从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现在对体育教学改革影响的研究

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现在对体育 教学改革影响的研究
丈 /i 宏 伟
1 . 学 生体 质健 康 下 降 的缘 由
【 摘 要】 本文从分析在 高校 学生体 育体 质健康标准的 历程及发展及 实施手段 ,对我 国高校 实施 的具有代 表性的 体育健康标准 , 针对此标准进行 分析 , 为以后 的学生体质健
2 . 健 康 的 概 念
健康是指身体上 、 心理( 精神) 上和社会适应等方 面完美 的状态 , 而不仅是没有疾病 和不虚弱。它强调 了“ 全面健康” 的三个重要组成 因素 : 无 生理疾病 ; 无心理疾 病 ; 具有社会 的适 应能力 。健康具有多维性和复杂性的特点 , 从生物角度 看健康主要是 检查器官功能和各项指标是否正常 ; 从心理 、 精神角度观察健康 主要是看有无 自我控制能力 ,能 否在外 界影响下保持内心的平衡状态 ;从社会学 角度衡量 健康主 要涉及个体的社会适应性 、 良好 的工作 和生活习惯 、 和谐 的 人际关 系和应付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 。 : 3 . 体质与健 . 的关蠢 . 体质 与健康 的关系可 以 _ 三 = 个方 面进行 描述 ,体质是 健康的物质基 础 ,健康是体质 的外在表现 ;体 质是 一种特 质 ,健康是一 种状态 ;体质是人体维持 良好健康 状态的能 力。同样健康的人 , 体质有可能千差万别 , 前者 是相对稳定 不易改变 的, 后 者的状态是 相对不稳定易改变 的。从二者的 定义 可以看 出, 二者有许多交叉 的地方。 三、 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对体育教学改革的影响
康 提 供 了一 个参 考 作 用 。
【 关键词 】 学生; 体质健康标 准; 体 育教 学改革
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一体化教学的改革

关的营养 、环境 、卫生 保健等 知识 , 展体能 ,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 发 通过本课程 的学 习 , 高学生对身体和健康的 认识 ,掌握有关身体健 提 康的 知识和科 学健 身方法 ,提高 自我保 健意识 ;坚持 锻炼 ,增 强体 能 ,促进身体健康 ;养成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 。 ( ) 高心理健 康水平 。心理 健康包括 两层含义 :一 种是指心 2 提
理健康状态 ,个体处于这种状 态时 ,不仅 自我感觉 良好 ,而且与社会 处于 契合和谐的状态 ;另一种是指维持 心理 健康 、减少行为问题和精 神疾病 的原则和措施 。体育活动对于 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 响。作为学习领域的心理健康 , 要求学 生学 会通过 体育活动调节情绪 状态 ,增强 自尊和 自信 ,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 。 通过本课程的学 习,学生将在和 谐 、平等 、友爱的运动环境 中感 受到集 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 ;在经历挫折和 克服 困难的过程中 ,提 高抗挫折能 力和情绪调节能力 ,培养坚 强的意 志品质 ; 不断体 验进 在 步 或成功 的过程 中,增强 自尊心和 自信心 ,培养 创新精 神和创 新能 力,形成积极 向上 、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 3)提 高适 应 能 力。适 应能 力包 括 人体对 自然 环境 的 适应 能 力 、 社会 环境的适应能 力和对疾病 的抵抗能 力。社会适 应指个体为 对 了适应社会 生活环境而调整 自己的行为 习惯或 态度 的过程 。经常 参加 体育活动 的人 ,其社会适 应能力会提高 。作 为学 习领域 的社 会适应 , 要求学 生培 养良好的合作和竞争精神 ,形成和谐 的人 际关 系 ,学会获 取现代社会 中体育 与健康 知识的方法。
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网络教育毕业论文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学生姓名:王世通指导教师:王彤学科专业:体育教育 专业 学 号: 13095090319001 学习中心:邯郸奥鹏学习中心东北师范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2015 年4月摘要:身体素质是体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身体发育水平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体质状况, 而对于大学生来讲,面对紧张的学习和快节奏的生活、拥挤的空间和激烈的竞争都会损害健康,若平时不加紧锻炼也会与成功失之交臂。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的研究,对加强大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育教育进行了调查分析,探讨当前大学生身体素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改变传统教育理念,让应试教育尽快蜕变为素质教育; 改革高校体育教育模式; 改善学校体育运动条件和设施; 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等建议。
一个国家学生体质的状况是其潜在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体质的改善和增强是国家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关键词:大学生;体质;现状;身体素质1前言社会发展以人为本,人的综合素质决定未来社会的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
大学生是国家兴旺民族强盛的中流砥柱,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教育部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
随着中国加入WTO,如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严峻课题。
增强学生体质已成为各国关注的话题。
要想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必须对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各国为了能够全面的了解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采取了不同的测量和评价体系。
目前我校在校生15000余人, 本课题通过对全国大学生身体素质测试平均值进行统计分析,找出体型特征、发育水平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了解当前体质特征,重点探讨影响体质变化的原因,为进一步增强我国大学生体质、促进健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供理论依据,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如何增强大学生体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大学体育教学改革

浅议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摘要】当前大学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教学内容不够合理、师资队伍没有与时俱进、教学环境还不完善等。
改革思路主要是更新教学观念,坚持因材施教,强化师资团队建设,持续提升教学水平。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学;存在问题;改革思路前言:随着中国的各项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也步入了一个全新的革新时代。
笔者通过对最近几年来的大学生体质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身体情况不太好,耐力素质普遍下降,肥胖人数不断增加,情况不容乐观。
现代大学生体育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培养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运动,帮助他们形成终身体育的习惯,促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为此,我们作为大学体育教育工作者就要努力地实现教育目标。
一、当前大学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1、大学体育教学内容的组织不够合理,在教学上人文方面没有得到充分体现长久以来我国大学在体育课程和教学内容的设置方面,与中学没有明显的区别,没有体现出丰富的内涵,没有充分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和拓展能力。
不同年龄的人教学同样的运动,大学教学完全实行强制性的教学,影响了学生的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体育教学的目标太有限,一味地强调增强学生体质,忽视发展和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体现在教学根本不区分反映教学环节内容的文化性、健身性、民族环节性、可接收性等等,且也没把世界观结合起来,只强调掌握体育教学技术的“教”、“实践”,根本就没有顾及针对大学生进行终身体育和体育健康的培养。
2、对大学体育的认识不够充分体育教育的认识可以说是不足够的重视,意识薄弱。
“以文取人”、“环节重智轻体”的环节现象仍然十分普遍。
社会评价学校的办学水准时,很多时候都是看学校有没有知名教授,看学校的科研水平高低等等。
这就很容易产生智育代表一切、体育没有用的结论。
在对大学生进行调查时很多学生都说:上了高中后,时间不再属于他们自己了。
“学习”似乎是学生唯一的任务,目标是“大学”,至于身体就无关紧要了。
“健康中国”背景下高校体育改革与发展

“健康中国” 背景下高校体育改革与发展摘要:在当前“健康中国”的政策环境下,高校的体育教学需要及时作出调整,适应时代发展,为社会发展提供需要的人才。
因此,高校体育教育需要对学生负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积极完成新政策下的体育教学任务。
本文从“健康中国”理念出发,针对目前高校体育存在的问题做出了分析,进一步探究“健康中国”下加强高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途径,以期对高校未来体育教学活动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健康中国”;高校体育;改革与发展高校体育教育工作是国家培养全面型人才的关键,发挥着重要价值。
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无论是对教育还是对精神的需求都在提高,所以对体育教学的要求也在提升。
在“健康中国”背景下,我国引入了很多新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满足新时代教育环境的新需求。
因此,在“健康中国”环境下进行高校体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健康中国”理念的内涵“健康中国”的目标是在2030年能够全面实现人民健康的指标并提高人均寿命水平。
主要强调人们的生活方式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学习健康知识,践行健康活动,提升生活的健康质量,从而促使身心实现健康发展[1]。
从更宏观的国家意义层面上来讲,“健康中国”具有极大的战略意义,国家的经济建设离不开国民健康的身体素质,落实健康政策不仅可以提高公民的整体素质,也有效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从而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1.“健康中国”背景下高校体育存在的问题1.公共体育教学能力不足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能力一直存在不足的问题,这其中包括教师教学能力不足、教学精力不够、欠缺师资等具体问题,导致高校体育教学效果差,学生的身心素质得不到发展,甚至给学生造成了更大的学习压力。
然而体育教学不仅需要理论知识的讲解,也需要配合实践活动以及课下的自我训练。
由于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课内外分离,教学效果并不明显,反而让学生产生了抵触、恐惧等消极情绪,这样会阻碍高校体育改革的发展进程。
基于高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状况谈深化高职院校体育改革——以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研究与交流基于高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状况谈深化高职院校体育改革——以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谢玉萍 王晓丹 龙钎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摘要:体质健康测试是对学生体质状况的掌握,也是对体育教学效果的检测。
通过本文研究,发现高职学生的体质健康在逐年下降,特别是耐力素质、上肢力量以及腿部的爆发力。
为了改善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我们针对高职院校体育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如转变师生意识,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教师督促,加强课外锻炼等。
关键词:高职;体质健康测试;体育;教学改革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不仅经济上有了飞速的发展,教育体制改革也在大力推进。
国家近年来高度重视高职院校的发展,高职教育也为国家输送了大批技能性人才,但高职学生的体质健康却令人堪忧。
针对这一情况,相关部门发布了全新的高等院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党的第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指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
本文以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7级在校学生为例,对他们大一大二两个阶段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探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
一、研究对象本文抽取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7级部分在校学生大一、大二两个阶段的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1916人、女生1219人,共3135人,不考虑系别差异。
二、研究方法(一)测试法对2017级在校学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50米、女子800米、男子1000米、女子一分钟仰卧起坐、男子引体向上共10个项目进行测试,其中大一阶段测试时间为2017年11月份,大二阶段测试时间为2018年11月份,将两个学年的体测数据记录保存。
(二)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我国高职学生的体质健康情况,也对本文选取的样本进行对比分析,为具体实施提供有效的依据。
关于大学生体质健康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体质健康情况的调查报告本次我校测试学生共有1305人,其中男生654人,女生651人。
总体上看学生大多处在良好和及格档上,从样本数的综合评定等级人数比例来看,我校被测学生中,优秀人数36人优秀率为20.76%,良好人数553人,良好率为42.38%,及格人数532人,及格率为40.77%,不及格率为14.10%。
详细的数据评定祥见后表,并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的特点,从体育保健课、课外活动和体育课程的延伸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通过这几方面的努力,切实提高我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今年我校学生的体质状况呈现下降的趋势。
学生的许多身体素质指标明显下降,主要表现在耐力素质小学50米*8往反跑,中学男1000米,女800米呈下降趋势,肺活量指标大幅下降具体数据见《七、八、九六年级各测试项目评价等级的人数比例统计表》,这一情况值得人们深思和研究。
为此,针对我校学生的体质状况分析其中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改进我们的体育教育,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平时锻炼的时间方面,男女生之间差距比较明显。
男生每周锻炼时间从1小时到12小时不等,大多在3—5小时。
而女生能坚持锻炼的就不多,只是极少数可以坚持每周运动2—3小时,大部分女生表示除了上体育课,平常很少锻炼。
根据对发育状况、身高体重比、肺活量测试等国家颁发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里规定的项目的测试的结果看,大学生身体素质指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且肥胖人数也在增加。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一.课上课下大学生较少进行体育锻炼,并且大多数学生存在怕吃苦、意志品质稍差的现象,造成对体育锻炼不感兴趣,抵触心理较强,致使教师的教学效果也较差,随着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渐差。
二.大学生自身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与兴趣淡薄,缺乏外界舆论的正确健康导向。
因为不了解体育运动而不喜欢体育运动,进而不参与甚至抵触体育运动。
体质是智育德育的载体,毛主席曾向全国人民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今天对大学生身体素质问题仍然有现实指导意义。
从大学生体质测试数据看高校体育的重要性

而 女生 的均 值水 平缓 慢 下降 ( < . ) P O0 。 5
32 建 .
议
大 学 生 的体 质健 康 水 平 ,3年 中大 体 上 为 先 升 后 降 ,一 般 二 年 级 测试 成 绩 最
(m) c
3 结 论 与 建 议
31 结 . 论
随 时 间 的 增 长 , 男、 女 大 学 生 的 立 定 跳 远 、 台 阶 试 验 指 数 平 均 水 平 , 有 着 明 显 的 先 升 后 降 的 变 化 规 律 ( < .1 P O 或 0 P O 5 。在 20 级 大 学生 随机 抽取 的固 <. ) 0 06
立 定 跳 远 是 测 试 人 体 弹跳 力 和 腿 部 力量 的一个 常用 的重 要指 标 。 从 表 7~表 9可 以 看 出 , 总 体 上 立
定 跳 远 的 成 绩 是 上 升 的, 由 一 年 级 的 2 6 4 m 上 升 到 二 年 级 的 2 6 9 m,又 0. c 0 0. c 3 下 降 到 三 年 级 的 2 51 c 0 . m,但 经 统 计 分 7
上 升 到 4. ( 78 P< 0 1 , 到 大三年 级 时 , 9 . )而 0 成 绩 明显 下 降 ,分 别 下 降为 总体 的 4 . 、 53 6 男 生 的 4 . , 女 生 的 成 绩 下 降 尤 其 显 67 4 著 ,甚 至 低于 大一 时 的成 绩 ,为 4 . P 51 5(
数据 采用 S S1.进 行 了数据 分析 。 P S2 0
2 研 究 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p rme t 1 PE De a t n ,AHUT,M a a s a 4 0 2 ’ n h n 2 3 0 ,An u ,C ia 2 M a a s a u h h i h n : . ’ n h n Yo t
o h rh n ,p o e h eo m ft c i g c n e t ,fr n t o s ec t e a d r p l e r f r o e hn o t n s o msa d meh d t . t a
Ke r s:nie st y wo d u v r i y;su e t ph sq e;p y ial n s c oo ia e t PE;t c ig r fr td ns y iu h sc d p y h lgc lh al a h; ea hn eo m
摘 要 : 校 学生 体 质 健康 与高 校 体育 教 学密 切 相关 。提 高高 校 体育 教 学 水 平 和 质 量必 须 针 对 学பைடு நூலகம்生 体 质 健 康 状 高
况 , 断 推进 教 学改 革 , 方 面 要着 力 构建 多 样 化 的 教 学 模 式 , 一 方 面 要 大 力 推 进 教 学 内容 、 式 和方 法等 方 面 的 不 一 另 形
改革 。
关键 词 : 高等 学校 ; 学生 体 质 ; 大 身心 健康 ; 体育 ; 学 改革 教
中图分 类 号 : 8 7 4 G 0 . 文 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6 19 4 ( 0 9 0 — 1 00 1 7 — 2 7 2 0 ) 50 5 — 2
On t eReo m fP T a hn r m t d n s h f r o E e c ig fo S u e t ’Ph sq e He l t t y i u a t S ae h
u i est n v riy,we s oud c r u e c ng rf r c tn ou l h l ary o tt hi eo m on iu sy,o h n nd,c n tuc a iu e c ig mo s,o t e a n t e o e ha o s r tv ro s t hn de a n h
一
、
学 生体质 健康 与 高 校体 育 教 育
体质是 指人 体 的质 量 , 是 遗传 性 和获 得性 基础 它 上表现 出来 的人 体形 态结 构 , 理机 能 和心 理 因素 的 生 综合 的、 相对 稳定 的特 征 。健 康 不仅 指没 有 疾病 或没 有异 常现象 , 而且也 包 括在 精 神 上 和社会 生 活 中处 于 良好 的状态 。体质 是 健康 的物 质基 础 , 康 是体质 的 健 外在表现 ; 质是 一 种特 质 , 康 是 一种 状 态 ; 体 健 体质 是 人体维持 良好健 康 状态 的能 力。 实践证 明 , 种能 力 这 和状态与先 天因素 有关 , 通 过后 天 的教 育 和训练 也 但 可培养和提高 。所 以高校 学 生体质 健康 与高校体育 教 学密切相关 , 一方面高校 体育 教学 是提高学 生体质 , 促 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基 本途 径 。另一 方面学 生体质健 康 的发展水 平对高校体育 教 学产生 深远影 响 。体育教 学 水 平和质 量是提 高学 生 体质 健 康 水平 的 重要 因素 , 教 学水平 的提高其 根本 动力在 于不 断深化 教学改 革。因 此, 提高高校 体育 教学 水平 必 须 依据 学 生体 质健 康状 况 的实 际, 不断推进教 学 改革 , 教学 中不断 明确体质 在 与健康 的关 系 , 教 学 内容 的 选择 、 在 课程 体 系 的设 置 、 课程资源 的开发 、 学模 式 的 构建 等 方方 面 面切 实落 教 实“ 健康第一” 健 康教育” 和“ 的理念 。
提 高学 生 的 体质 健 康 水 平 , 和 政 府 十 分 重视 。 党 20 年 1 7日, 07 月 胡锦涛 总书 记做 出重要指示 , 强青 增 少年体质 , 促进青 少 年健 康 成长 是 关 国家 和 民族未 来 的大事 , 需要党 委 和政 府 高度 重 视 , 全社 会要 关 心、 支 持 。同年 4月 2 3日, 胡锦 涛总 书记 主持召开 中共 中央 政治局会议 , 专门研究加 强青 少年 体育工 作 。因此 , 增 强学生体 质 , 正确 引导和促 进 学生健 康成长 , 高校体 育 教育责无旁贷 。
2 00 9年 9 月
S p e e ,2 0 e tmb r 0 9
从 大 学 生 的体 质 健 康 状 况 看 高 校体 育 教 学 改 革
唐静 萍 唐 , 峰
(.安徽 工业大学 体 育部 , 1 安徽 马鞍L 40 2 2 L 2 30 ;.马鞍 山市青少年业余体校 , I 安徽 马鞍 山 2 3 0 ) 4 0 0
第2卷 6
第5 期
安 徽工 业 大学 学 报 ( 社会 科 学 版 )
J u n l fAn u Unv ri fT c n lg ( o il ce c s o r a o h i ie s y o e h o o y S c in e ) t aS
Vo .26 , No.5 1
Amae rAt lt c o lMa a s a 4 0 0 An u , ia t u h ei S h o ’ n h n 2 3 0 , h iChn ) c Ab ta t S u e t ’p y iu e l a ls ea i t E t c i g o p o t E t a h n v l n u l yi sr c : t d n s h sq e h a t h sa c er lt n wi P e hn .T r mo e P c i g l e a d q a i h o o h a e e t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