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第二轮综合专题复习电磁波_相对论专题复习

合集下载

【沪科版】2013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课件:13-3电磁波 相对论简介

【沪科版】2013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课件:13-3电磁波 相对论简介

类型二
狭义相对论的简单应用 如图所示,考虑几个问题:
(1)如图所示,参考系 O′相对于参考系 O 静止时,人观测的光 速应是多少? (2)参考系 O′相对于参考系 O 以速度 v 向右运动,人观测的光 速应是多少? (3)参考系 O 相对于参考系 O′以速度 v 向左运动,人观测的光 速又是多少?
红外 线
1011~ 1015
10-3~ 10-7
热效应
红外线 遥感
可见光
1015
10-7
引起视觉 化学效应、 荧光效应、 能杀菌
照明、摄影
紫外线
1015~1017
10-7~
10-9 10-8~ 10-11 <10-11
医用消毒、防伪
X射线
1016~1019
贯穿性强 贯穿本领
最强
检查、医用透视 工业探伤、医用治
Hale Waihona Puke 化”、“均匀变化”、“周期性变化”这几种说法的不同.
【解析】 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可知选项 A 错,若电场或 磁场的变化是均匀的,则不能形成电磁波,只能形成稳定的磁场或电 场,B 项正确. 若电场的变化是非均匀的,则可形成电磁场,由电磁场的定义可 知 C 正确. 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从理论上预见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指出电 磁波的特点.例如: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它在真空中的速度等 于光速,电磁波是横波等,进而说明光是电磁波家庭中的一员,二十 多年后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所以 D 正确. 【答案】 BCD
v2 1- c
(2)物体运动时的质量 m 总要大于静止时的质量 m0. 【特别提醒】 回旋加速器中被加速的粒子,在速度增大后质
量增大,因此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变大,它的运动与加在 D 形盒上的 交变电压不再同步,回旋加速器粒子的能量受到了限制.

高三物理第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四电磁感应与电路教案 人教版

高三物理第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四电磁感应与电路教案 人教版

专题四 电磁感应与电路一、考点回顾“电磁感应”是电磁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同时又是与电学、力学知识紧密联系的知识点,是高考试题考查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很好落脚点,所以它向来高考关注的一个重点和热点,本专题涉及三个方面的知识:一、电磁感应,电磁感应研究是其它形式有能量转化为电能的特点和规律,其核心内容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二、与电路知识的综合,主要讨论电能在电路中传输、分配,并通过用电器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的特点及规律;三、与力学知识的综合,主要讨论产生电磁感应的导体受力、运动特点规律以及电磁感应过程中的能量关系。

由于本专题所涉及的知识较为综合,能力要求较高,所以往往会在高考中现身。

从近三年的高考试题来看,无论哪一套试卷,都有这一部分内容的考题,题量稳定在1~2道,题型可能为选择、实验和计算题三种,并且以计算题形式出现的较多。

考查的知识:以本部分内容为主线与力和运动、动量、能量、电场、磁场、电路等知识的综合,感应电流(电动势)图象问题也经常出现。

二、典例题剖析根据本专题所涉及内容的特点及高考试题中出的特点,本专题的复习我们分这样几个小专题来进行:1.感应电流的产生及方向判断。

2.电磁感应与电路知识的综合。

3.电磁感应中的动力学问题。

4.电磁感应中动量定理、动能定理的应用。

5.电磁感应中的单金属棒的运动及能量分析。

6.电磁感应中的双金属棒运动及能量分析。

7.多种原因引起的电磁感应现象。

(一)感应电流的产生及方向判断1.(2007理综II 卷)如图所示,在PQ 、QR 区域是在在着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均垂直于纸面,bc 边与磁场的边界P 重合。

导线框与磁场区域的尺寸如图所示。

从t =0时刻开始线框匀速横穿两个磁场区域。

以a →b →c →d →e →f 为线框中有电动势的正方向。

以下四个ε-t 关系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解析:楞次定律或左手定则可判定线框刚开始进入磁场时,电流方向,即感应电动势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故D 选项错误;1-2s 内,磁通量不变化,感应电动势为0,A 选项错误;2-3s 内,产生感应电动势E =2Blv +Blv =3Blv ,感应电动势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正方向),故C 选项正确。

2022物理新高考《专题15 光学、电磁波、相对论简介》

2022物理新高考《专题15  光学、电磁波、相对论简介》

考点2 光的波动性、电磁波和相对论
考点帮·必备知识通关
考法帮·解题能力提升
考法1
对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的考查
考法2
实验: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考法3
对电磁波相关知识的考查
考法4 对相对论的基本知识的考查
高分帮·“双一流”名校冲刺
重难突破
电磁波和机械波的区别与联系
考点1
光的折射、全反射
考点帮 必备知识通关
1
C= .

考点帮 必备知识通关
颜色
红橙黄绿青蓝紫
频率ν
低→高
同一介质中折射率
小→大
同一介质中速度
大→小
波长
大→小
临界角
大→小
通过棱镜的偏折角
小→大
考点帮 必备知识通关
概括•整合
(1)单色光的颜色是由其频率决定的.因而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
时.波长改变,光速改变,但频率不变.
(2)同一介质中,频率越大的光偏折角越大,折射角越大,传播速度越小.
考查对电磁波的认识及理解
考点1 光的折射、全反射
考点帮·必备知识通关
考法帮·解题能力提升
考法1
考法2
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的分析及求解
折射率和全反射现象的理解及应用
考法3
视深和视高的计算问题
考法4 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考法5 对光的色散现象的考查
高分帮·“双一流”名校冲刺
重难突破 光的折射和全反射问题的综合应用
考点帮 必备知识通关
4.实验:测玻璃的折射率
(1)实验原理——插针法
如图所示,abb'a'为两面平行的玻璃砖,用插针法
确定入射光线AO、出射光线O'B,通过连接OO',

【精品】北京高考第二轮综合专题复习----交变电流专题复习

【精品】北京高考第二轮综合专题复习----交变电流专题复习

高考综合复习——交变电流专题复习总体感知知识网络ﻫﻫ考纲要求内容要求交变电流、交变电流的图象正弦交变电流的函数表达式、峰值和有效值理想变压器远距离输电IﻫIﻫII命题规律ﻫ 1.从近五年的高考试题可以看出,本专题内容考查的知识点不是很多,一般以难度中等或中等偏下的考题出现。

通常是选择题。

ﻫ 2.重点考查交流电的产生原理、图象、表达式以及交流电的有效值、变压器的原理、远距离输电中线路损耗问题。

其中考查频率较高的是交流电有效值、变压器的有关知识。

3.这部分知识常与电场和力学知识结合在一起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如带电粒子在交变电场中的运动等。

ﻫ 4.交流电路与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出现的频率较高。

预计在今后的高考中本专题高考的热点仍是交变电流四值的计算以及变压器的原理和应用,还有涉及民生的远距离输电等。

ﻫ但从新课标地区题型的涉及和安排来看,本专题出大型计算题的可能性不大,应以选择题为主,但不排除与其他专题的知识点结合出综合性的题目。

ﻫﻫ复习策略1.要注意区分瞬时值、有效值、最大值、平均值(1)瞬时值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表达式为。

ﻫ (2)有效值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定义的,即如果交流电通过电阻时产生的热量与直流电通过同一电阻在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相等,则直流电的数值就是该交流电的有效值。

(3)最大值用来计算,是穿过线圈平面的磁通量为零时的感应电动势。

(4)平均值是利用来进行计算的,计算电量时用平均值。

ﻫ2.理想变压器的有关问题,要注意掌握电流比的应用,当只有一原一副时电流比,当理想变压器为一原多副时,电流比关系则不适用,只能利用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相等来进行计算。

第一部分交变电流的产生和描述知识要点梳理ﻫ知识点一——交变电流的产生及变化规律ﻫ▲知识梳理ﻫ1.交变电流的定义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叫交变电流。

2.正弦交变电流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的交变电流叫做正弦交变电流,正弦交变电流的图象是正弦曲线。

新教材2023年高考物理总复习 考案26 周测卷二十 光学 电磁波 相对论课件

新教材2023年高考物理总复习 考案26 周测卷二十 光学 电磁波 相对论课件

5.(2022·浙江高三开学考试)如图所示,真空中一半径为 R、质量分
布均匀的玻璃球,频率一定的细激光束在真空中沿直线 AB 传播,于玻璃
球表面的 B 点经折射进入小球,并在玻璃球表面的 D 点又经折射进入真
空中,已知∠BOD=120°,玻璃球对该激光的折射率为 3,c 为光在真空
中的传播速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激光束在 B 点的入射角 α=30°
[解析]设有一物体上表面与平板的夹角 θ,相邻亮条纹的间距为 ΔL, 由空气薄膜干涉条件,则有 2ΔLtan θ=λ,ΔL=2taλn θ,则若 α=β,则 G1 上方的干涉条纹间距等于 G2 上方的干涉条纹间距,若 α>β,则 G1 上 方的干涉条纹间距小于 G2 上方的干涉条纹间距,故 AB 错误;若将 G1、 G2 的间距缩短些,α 增大,则 G1 上方的干涉条纹分布变得更密,故 C 正 确;若 P 在两长方体间,在 P 处用较小的力下压平板 T,α 减小,则 G1 上方的干涉条纹分布变疏,故 D 错误。
( D) A.空气室和甲烷室内的介质不同,不能在光屏上观察到干涉条纹 B.P点出现亮条纹,可知此时甲烷室中没有甲烷 C.随着甲烷室中甲烷浓度的变化,光屏上相邻两干涉条纹的间距
也相应变化 D.通过测量干涉条纹在光屏上的位移量,可以知道甲烷在空气中
的含量
[解析]通过空气和甲烷,光的频率不变,能在光屏上观察到干涉条 纹,故A错误;只要满足光程差是波长的整数倍,就可以在P点出现亮条 纹,故B错误;由于光的频率未变,相邻两干涉条纹间距不变,故C错 误;光通过的介质浓度改变,干涉条纹相对原位置会在光屏上有位移, 通过测量位移量,可以知道甲烷在空气中的含量,故D正确。
向 B 移动过程中,能在 PM 面全反射后,从 OM 面射出的光是(不考虑三

第十三章 光学 电磁波 相对论13-1(新课标复习资料)

第十三章    光学   电磁波  相对论13-1(新课标复习资料)
限 时 规 范 特 训
易 错 易 混 分 析
选修3-4
第十三章
光学 电磁波 相对论
金版教程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高三物理
②当光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时,往往同时发生光 的折射和反射现象,但在全反射现象中,只发生反射, 不发生折射.当折射角等于90° 时,实际上就已经没有折 射光了. ③全反射现象可以从能量的角度去理解:当光由光 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在入射角逐渐增大的过程中, 反射光的能量逐渐增强,折射光的能量逐渐减弱,当入 射角等于临界角时,折射光的能量已经减弱为零,这时 就发生了全反射.
限 时 规 范 特 训 随 堂 针 对 训 练
考 技 案 例 导 析
易 错 易 混 分 析
同,但频率不变.
选修3-4
第十三章
光学 电磁波 相对论
金版教程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高三物理
例1
[2010· 江苏物理卷]如图所示,一束激光从O点
随 堂 针 对 训 练
由空气射入厚度均匀的介质,经下表面反射后,从上表 面的A点射出.已知入射角为θ1,A与O相距l,介质的折
限 时 规 范 特 训
易 错 易 混 分 析
选修3-4
第十三章
光学 电磁波 相对论
金版教程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高三物理
3.平行玻璃砖、三棱镜和圆柱体对光路的控制 类别 项目 结构 平行玻璃砖 三棱镜 圆柱体(球)
随 堂 针 对 训 练
考 技 案 例 导 析
玻璃砖上下表 横截面为三角 面是平行的 形的三棱镜
选修3-4
第十三章
光学 电磁波 相对论
金版教程
高三物理
第1单元 功和功率
选修3-4

高考物理电磁波的传播与应用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物理电磁波的传播与应用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物理电磁波的传播与应用专题复习教案【教案】【课程名称】高考物理电磁波的传播与应用【教学目标】1.了解电磁波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掌握电磁波的传播特性和基本公式;3.认识电磁波在通信、医学和生活中的应用;4.掌握高考物理中与电磁波相关的知识点和解题技巧。

【教学内容】一、电磁波的概念和分类(20分钟)1.电磁波的定义;2.电磁波的分类;3.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

二、电磁波的传播与性质(30分钟)1.电磁波的传播特性;2.电磁波的速度和能量;3.电磁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4.光的偏振和双折射现象。

三、电磁波的应用(40分钟)1.电磁波在通信中的应用;a.无线电通信;b.微波通信;c.光纤通信。

2.电磁波在医学中的应用;a.X射线的应用;b.核磁共振的应用;c.激光的应用。

3.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a.微波炉;b.雷达;c.红外线感应。

四、高考相关知识点复习与解题技巧(30分钟)1.电磁波相关知识点梳理;2.高考题型分析和解题技巧。

【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与示范:通过板书和多媒体展示,讲解电磁波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传播特性,同时通过实例演示电磁波在通信、医学和生活中的应用。

2.互动探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讨论的方式,深入理解电磁波的性质和应用,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个案讨论:针对高考物理中与电磁波相关的题目,引导学生分析题目的要点,提出解题思路,并进行讨论和解答。

【教学评估】1.课堂练习:在课堂上设置一些小题,测试学生对电磁波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小组合作:分小组完成一道与电磁波相关的综合题,既考察学生的合作能力,又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3.作业布置:布置一些高考物理试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提交书面答案。

【教学资源】1.多媒体课件:用于呈现电磁波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等内容。

2.实验器材:用于进行有关电磁波特性和应用的实验,如光的干涉、衍射实验等。

【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相关领域的科研机构或高校实验室,加深对电磁波应用的了解。

高考物理总复习第十三章 第3讲 电磁波、相对论

高考物理总复习第十三章 第3讲 电磁波、相对论

2013-11-27
有志者事竟成
25
高考复习· 物理
错误;电磁波发生衍射现象时,不再沿直线传播,波发生明 显衍射现象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孔的尺寸大小跟电磁波的波 长差不多或比波长还要小,D项错误.
有志者事竟成
24
高考复习· 物理
[思路分析] 理解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要点和电磁波的 传播. [解析] 如果电场(或磁场)是均匀变化的,产生的磁场 (或电场)是恒定的,不能再产生新的电场(或磁场),因而不 能产生电磁波,A项正确,C项错误;电磁波的传播速度跟 介质有关,频率由波源决定,同一频率的电磁波在不同介质 里波长不等,由v=λf知不同介质中波的传播速度不同,B项
2013-11-27
有志者事竟成
19
高考复习· 物理
解析
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一是在不同的惯性
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二是真空中的光速在 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即光速不变原理.由此可 知A项属于狭义相对论基本假设,故A项正确,B、C、D项 错误.
答案 A
2013-11-27
有志者事竟成
2013-11-27
有志者事竟成
23
高考复习· 物理
典 例 剖 析
题型一 对电磁场和电磁波的理解
【例1】
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均匀变化的磁场能够在空间产生电场 B.电磁波在真空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C.只要有电场和磁场,就能产生电磁波 D.电磁波在同种介质中只能沿直线传播
2013-11-27
20
高考复习· 物理
题型归类•深度剖析
2013-11-27
有志者事竟成
21
高考复习· 物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综合复习——电磁波相对论专题复习总体感知知识网络要求ⅠⅠⅠⅠⅠⅠ复习策略1.理解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时要注意电场和磁场互相产生的条件(1)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①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不变的电场;②非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变化的电场;③振荡磁场产生同频率的振荡电场。

(2)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①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稳定的磁场;②非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变化的磁场;③振荡电场产生同频率的振荡磁场。

(3)变化的电场或磁场不一定能够产生电磁波,因为均匀变化的磁场或电场只能产生稳定的电场或磁场,而稳定的磁场和电场是不能再产生电场或磁场的.故只有非均匀变化的电场或磁场才可能形成电磁波。

(4)在LC振荡电路中,电压与振荡电流之间的关系不符合欧姆定律,因振荡电路不是纯电阻电路。

2.识记相对论速度变换公式、相对论质量公式和质能方程并能进行简单的理解和应用第一部分电磁波知识要点梳理知识点一——电磁振荡▲知识梳理1.振荡电路能够产生振荡的电流的电路。

常见的振荡电路是由一个电感线圈和一个电容器组成,简称LC回路。

2.电磁振荡在振荡电路产生振荡电流的过程中,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通过线圈的电流,以及与电荷和电流相联系的电场和磁场都发生周期性变化的现象。

3.电磁振荡的周期与频率周期,频率由公式可知,改变T和f的大小,可以通过改变电容C或电感L来实现。

由知,要改变C的大小,可改变电容器两极板的正对面积S、介电常数或两极板的距离d来实现;改变L的大小,可改变线圈的匝数、长度、线圈的直径或插、拔铁芯来实现。

4.阻尼振荡和无阻尼振荡(1)阻尼振荡:振幅逐渐减小的振荡。

图像如图(1)所示。

(2)无阻尼振荡,振幅不变的振荡。

图像如图(2)所示。

▲疑难导析1.LC回路中各量的周期性变化电容器放电时,电容器所带电荷量、极板间的场强和电场能均减小,直到零;电路中的电流、线圈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和磁场能均增大,直到最大值。

充电时,情况相反。

电容器正反向充放电一次,便完成一次振荡的全过程。

图表示振荡过程中电路中的电流和极板上的电荷量的周期性变化。

2.从能量的转化角度分析电磁振荡过程理解电磁振荡过程中各物理量的变化规律,最好从电场能和磁场能相互转化的角度深化认识。

电磁振荡的过程实质上是电场能和磁场能相互转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电容器带电荷量的多少,两板间电压的高低,场强的大小均与电场能的大小相对应;电路中电流的大小、线圈中磁场的强弱与磁场能的大小相对应。

明确了这一关系,我们就可以根据电场能、磁场能的变化来判断上述各物理量的变化情况。

例如:在电容器放电过程中,电场能转化为磁场能,电场能减小磁场能增大,与电场能相关的电容器的带电荷量、两板间的电压、场强都减小;在与磁场能相关的电路中电流逐渐增大,线圈中的磁场逐渐增强。

放电完毕时,电场能为零,磁场能最大,电容器的带电荷量、两板间电压和场强都为零,电路中电流最大,线圈中磁场最强。

:一个LC接收电路,若要从接收较高频率的电磁波变到接收较低频率的电磁波,下列调节正确的是()A.增加谐振线圈的匝数B.在线圈中插入磁芯C.降低电源电压D.把可变电容器的动片适当旋进些知识点二——电磁场和电磁波▲知识梳理1、电磁场和电磁波的产生(1)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①变化的磁场(电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电场(磁场);②均匀变化的磁场(电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稳定的电场(磁场);③振荡的磁场(电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同频率的振荡电场(磁场)。

(2)电磁场和电磁波变化的电场和磁场总是相互联系的,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即为电磁场。

电磁场由近及远的传播就形成了电磁波。

电磁波的特点:①电磁波是横波。

在传播方向的任一点E和B随时间作正弦规律变化,E与B彼此垂直且与传播方向垂直。

②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③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赫兹证实了电磁波,测出了波长和频率,证实传播速度等于光速;验证电磁波能产生反射、折射、衍射和干涉。

2、电磁波的发射(1)有效地向外发射电磁波,振荡电路应具备的特点:①要有足够高的振荡频率。

理论的研究证明,振荡电路向外界辐射能量的本领与频率的四次方成正比;②振荡电路的电场和磁场必须分散到尽可能大的空间,才能有效地把电磁场的能量传播出来。

(2)发射电磁波的目的:传递信息(信号)①调制在无线电应用技术中,首先将音、图像等信息通过声电转换、光电转换等方式转为电信号,这种电信号频率很低,不能用来直接发射电磁波。

把要传递的低频率电信号“加”到高频电磁波上,使电磁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叫做调制。

其中,使高频振荡的电磁波振幅随信号而改变叫做调幅;使高频振荡的电磁波频率随信号而改变叫做调频。

②无线电波的发射由振荡器(常用LC振荡电路)产生高频振荡电流,用调制器将需传送的电信号调制到振荡电流上,再藕合到一个开放电路中激发出无线电波,向四周发射出去。

特别提醒:无线电技术中使用的电磁波叫无线电波,可分为:长波、中波、中短波、短波和微波。

3、电磁波的传播电磁波以横波形式传播,其传播不需要介质,传播方式有天波、地波和空间波(又称直线波)。

传播速度和频率、波长的关系为。

4、电磁波的接收(1)在无线电技术中,用天线和地线组成的接收电路来接收电磁波。

(2)通过电谐振实现选台①电谐振:当接收电路的固有频率跟接收到的电磁波的频率相同时,接收电路中产生的振荡电流最强,这种现象叫做电谐振。

②调谐:使接收电路发生电谐振的过程叫做调谐。

能够调谐的接收电路叫做调谐电路。

(3)通过检波获取信号检波:从高频振荡中“检”出所携带的信号,叫做检波。

检波是调制的逆过程,因此检波也叫解调。

▲疑难导析1.电磁波与机械波的区别(1)电磁波研究的是电磁现象;机械波研究的是力学现象。

(2)电磁波是电场E和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和空间做周期性变化;机械波是质点位移随时间和空间做周期性变化。

(3)电磁波传播无需媒质,在真空中波速总是c,在媒质中传播时,波速与媒质及频率都有关系,电磁波是横波;机械波传播需要介质,波速与媒质有关,与频率无关,有横波、纵波。

(4)电磁波是由周期性变化的电流(电磁振荡)激发;机械波是由质点(波源)的振动产生。

2.关于变化的电磁场的分析思路(1)变化的磁场在周围空间激发的电场,其电场线呈涡旋状,这种电场叫做涡旋电场。

涡旋电场与静电场一样,对电荷有力的作用;但涡旋电场又与静电场不同,它不是静电荷产生的,它的电场线是闭合的。

在涡旋电场中移动电荷时,电场力做的功与路径有关,因此不能引用“电势”、“电势能”等概念。

(2)用联系的观点认识规律,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是电磁感应现象的本质。

:无线电广播中波段范围是187~560m,为了避免邻近电台干扰,两个电台的频率范围至少应差104 Hz,则此波段中最多能容纳的电台数为多少个?知识点三——电磁波谱、电视和雷达▲知识梳理1.电磁波谱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伦琴射线、射线合起来构成了范围广阔的电磁波谱,如图所示.特别提醒:波长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射线。

各种电磁波中,除可见光以外,相邻两个波段间都有重叠。

2.电视发射端,由摄像管摄取景物并将景物反射的光转换为电信号。

由电子枪发出的电子束对屏上的图像进行逐行扫描完成。

接收端,由显像管把电信号还原成景物的像。

摄像机在一秒钟内要传送25张画面,由于画面更换迅速和视觉暂留,我们就可感觉到活动的影像。

在电视信号发送中同时传有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在调制中,图像信号采取的是调幅,伴音信号采取的是调频。

3.雷达雷达是根据电磁波遇到障碍物发生反射工作的,它利用的是无线电波中的微波,它的直线性好,反射性能强。

雷达的转动天线,向一定方向发射不连续的无线电波,每次发射时间约百万分之一秒,两次发射的时间间隔大约万分之一秒。

若发射接收的时间差是t ,则障碍物距离为。

▲疑难导析各种电磁波的产生、特性及应用:产生机理 特性 应用电路中的周期性振荡 波动性强 无线技术原子的外层电子受激发后产生的 热作用显著,衍射性强 加热、高空摄影、红外遥感引起视觉产生色彩效应 照明、摄影、光合作用化学、生理作用显著、能产生荧光效应 日光灯、医疗上杀菌消毒、治疗皮肤病、软骨病等原子的内层电子受激发后产生的穿透本领很大 医疗透视、工业探伤原子核受激发后产生的 穿透本领最大 探伤;电离作用;对生物组织的物理、化学作用;医疗上杀菌消毒特别提醒:不同电磁波频率和波长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性。

其中波长较长的无线电波和红外线等,易发生干涉、衍射现象;波长较短的紫外线,伦琴射线,射线等,穿透能力较强。

:某地的雷达站正在跟踪一架向雷达站匀速飞行的飞机。

设某一时刻从雷达站发出电磁波后到再接收到反射波历时200,经4s后又发出一个电磁波,雷达站从发出电磁波到再接收到反射波历时186,则该飞机的飞行速度多大?典型例题透析题型一——电磁振荡的变化规律在LC回路产生振荡电流的过程中,磁场能和电场能之间不断的相互转化着,电容器放电时,电容器电荷量减小,电流增大,电场能转化为磁场能,放电完毕的瞬间,电荷量为零,电流最大,电场能为零,磁场能最大;接着电容器反向充电,这时电流减小,电荷量增大,磁场能转化为电场能,充电完毕的瞬间,电流为零,电荷量达到最大,此时磁场能为零,电场能最大。

1、LC振荡电路中,某时刻磁场方向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磁场正在减弱,则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B.若电容器正在充电,则电容器下极板带正电C.若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则线圈中电流正在增大D.若电容器正放电,则自感电动势正在阻碍电流增大。

举一反三【变式】在LC振荡电路的电磁振荡过程中,某一时刻电场与磁场的方向如图所示,据图可以判定该电路中电感线圈中的磁场能正在①________,再经过电路中电容器里的电场能将正在②_______,电场方向③_________。

题型二——电磁场和电磁波1.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包括两个要点(1)变化的磁场在周围空间产生电场推广:没有导体环,变化的磁场在其周围空间同样会产生电场。

导体环的作用仅是用来显示电场的存在而已。

①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不变的电场;②非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变化的电场;③振荡磁场产生同频率的振荡电场。

注意:变化的磁场所产生的感应电场的方向可以利用楞次定律判断。

(2)变化的电场在周围空间产生磁场根据电现象与磁现象的相似性和变化磁场能产生电场的观点,认为变化的电场也会在周围空间产生磁场。

①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稳定的磁场;②非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变化的磁场;③振荡电场产生同频率的振荡磁场。

2.电磁波的特点(1)电磁波是物质波,传播时不需要介质,可在真空中传播;(2)电磁波是横波,电场方向和磁场方向都与传播方向垂直;(3)电磁波与物质相互作用时,能发生反射、吸收、折射现象;(4)电磁波具有波的共性,能产生干涉、衍射等现象;(5)电磁波在介质中波速减小,遵循波长、波速、频率的关系;(6)电磁波向外传播的是电磁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