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单元试卷

三年级科学单元试卷
三年级科学单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植物的(C )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A、绿叶

B、花

C、根

D、果实

E、茎

2、植物的(A )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

A、绿叶

B、花

C、根

D、果实

E、茎

3、植物的(E )具有支撑植物体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A、绿叶

B、花

C、根

D、果实

E、茎

4、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E )

开始他们的新的生命的。

A、根

B、茎

C、叶

D、花

E、种子

5、植物的这些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C )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喝水制

的。

A、根

B、茎

C、叶

D、花

6、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发现(C )可以更新空气。后来,实验证明这是

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结果。

A、草本植物

B、木本植物

C、绿色植物

D、开花植物

7、植物的茎能(D )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物体的各个部分;( B )将

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A、从左向右

B、从上向下

C、从右向左

D、从下向上

8、凤仙花又叫指甲花、芨芨草、急性子,是一种常见的(C )。

A、开花植物

B、常绿植物

C、草本植物

D、木本植物

9、凤仙花等植物的茎垂直地面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D );牵牛花的茎缠绕在其他

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C );葡萄的茎攀缘在其他物体上生长,叫(B );

红薯的茎平卧地面蔓延生长,叫(A )。

A、匍匐茎

B、攀缘茎

C、缠绕茎

D、直立茎

二、多项选择题。新课标第一

1、绿色开花植物生长一般都要经历一定的生命周期:(ABCD)

A、种子萌发

B、幼苗生长

C、营养生长

D、开花结果

2、绿色开花植物有(ABCDEF )等器官。

A、根

B、茎

C、叶

D、花

E、果实

F、种子

3、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ABDC )等条件。

A、阳光

B、土壤

C、适宜的水分

D、温度

4、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ABCDE)的过程。

A、出生

B、成长

C、繁殖

D、衰老

E、死亡

5、做好凤仙花播种前的准备工作:(ABCD )

A、准备一些凤仙花的种子

B、查阅凤仙花的有关资料

C、了解凤仙花的栽培方法

D、准备播种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6、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需要做好(ABC )等多项工作。

A、管理

B、观察

C、记录

D、播种

7、做观察记录要注意将播种凤仙花、芽出土、出现花芽、开花、果实成熟的准确时间记录下

来,还可以用(BCD )等方式写观察日记。

A、数字

B、文字

C、图画

D、照片

三、填空题。

1、一颗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萌发、长成一棵植物,这棵植物又能结出许多种子,植物的物种就是这样不断繁衍的。

2、植物的(器官)有自己特殊的结构,这种结构与它们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所承担的功

相适应。

3、植物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叶,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4、植物的花都要经历花(开)花(谢)的过程。

5、花谢后结果,果实是由(花)发育来的。

6、任何植物的茎上都有“(节)”它是茎最本质的特征。

四、判断题。

1、不同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2、植物的茎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

中。(×)

3、经过科学家多年的研究,发现多数植物能自己制造“食物”——养料,满足植物生长的需

要。(√ )

4、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来。(√)

5、植物茎的形态多种多样,高的150余米,直径粗达10米以上;矮的只有几厘米;没有茎的

植物是极为罕见的。(√)

五、看图填空题。

1、叶为植物提供“食物”。

(11页右上图)阳光

()+水——→()+养料

2、一、单项选择题。

1、人和动物通过(C )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亡,并得以

不断延续。

A、出生

B、生长发育

C、繁殖

D、死亡

2、蚕是一生要经过(D )次变化的昆虫。

A、一

B、四

C、八

D、多

3、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个全过程就是

蚕的生命周期。

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B )天。

A、30

B、56

C、65

D、365

4、完全变态的昆虫的一生和蚕一样,要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种形态;

不完全变态的

昆虫一生经历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常见的昆虫中,蜜蜂、蚂蚁、苍蝇、蚊子、跳蚤、蝴

蝶、蛾子,以及各种甲虫都是(B )的;蝗虫、蟋蟀、螳螂、蜻蜓、蝉、蟑螂、蚜虫、

虱子等都是(D )的。

A、变态

B、完全变态

C、不变态

D、不完全变态

二、多项选择题。

1、蚕的一生是不断生长变化的,要经历(ABDE)四个不同形态的变化阶段。

A、卵

B、蛋

C、蚕

D、蛹

E、蚕蛾

2、蚕的一生会经历(ABCE )四个阶段,这个过程称为蚕的生命周期。

A、出生

B、生长发育

C、繁殖

D、衰老

E、死亡

3、从小蚕孵出开始,观察、测量小蚕的生长变化情况并记录下来。还可以采用(ABCD )

等方式记录小蚕的生长变化。

A、拍照

B、画图

C、写观察日记

D、制作标本

4、我们认为:(ABCD )等,都会影响蚕的生存。

A、食物

B、气温

C、有害气体

D、疾病

5、(ABCD)是保证我们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

A、合理的膳食

B、足够的营养

C、充足的休息

D、加强体育锻炼

6、人的一生有两副牙齿,一副乳牙,一副恒牙。牙齿的生长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ABC))

A、乳牙阶段

B、混合牙阶段

C、恒牙阶段

D、磨牙阶段

三、填空题。

1、蚕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生命。

2、蚕卵近似(圆形),看上去很像小米粒,宽约1毫米,厚约0.5毫米。刚

产下的蚕卵是淡

黄色或黄色的,经1天~2天变成淡红色、浅褐色,再经3天~4天变成灰绿色

或紫黑色,以后

不再发生变化。

3、养蚕窍门:小蚕爱吃(桑叶)。它一出生就要及时用毛笔或羽毛轻轻地要

把它刷到

(桑叶)上;要让小蚕吃饱吃好,(桑叶)要新鲜并保持干燥,切成碎片或条;经常清除

蚕的粪便和吃剩的残叶,保持小蚕“房间”的清洁;把小蚕放在(空气)流通的

地方,不要

在养蚕的房间喷撒杀虫剂。新课标第一网

4、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5、从卵里出来的蚕是蚕的(幼虫),蚕蛾是蚕的(成虫)。

6、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7、蚕卵里孵出的蚁蚕是蚕生命的(开始),蚕生长发育到一定的阶段就会变

成蛹,从蛹

里出来的蚕蛾交配产卵,蚕蛾的死亡是蚕生命的(结束)。

8、有些动物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样子很不相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外一种形

态,这种变化

叫做(变态)。

四、判断题。

1、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生命周期,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

段。(√ )

2、人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和动物一样也具有生命周

期。(√ )

3、人和动物寿命的长短与生活环境无关。(×)

4、自然界中的动物有很多种,它们身体的外形、结构以及生活习性千差万别,所以,并不是

所以的动物都要经历出生、出生到死亡的全过程。(×)

5、这个过程就是动物的生命周期。(√ )

6、对于不同的动物,这个过程的长短和变化是相同的。(×)

7、有的数小时,有的长达几百年;有的形态变化不大,有的在生命的不同阶段形态有很大的

差异。(√ )

8、养蚕、抽取蚕丝织成丝绸,是我国的伟大发明之一。(√)

9、自然界中没有动物的一生要经过变态。(×)

10、在人的一生中,有两个时期长得最快。第一个时期是出生前后,即胎儿期到出生后1岁,

短短的1年零六个月,身高和体重都飞速增长。第二个时期是青春发育期,即10岁~20岁间。

(√)

五、填表题。

1、蚕的一生。

外形特征行动食物时间(天)

卵圆形,黑紫色,像小米粒大小不会动不吃食物得到蚕卵的第2天~第5天就孵出蚁蚕

蚕圆筒形、身体有环节,从黑褐色

色逐渐变成白色,从约1毫米

长到8厘米左右爬行吃桑叶,随着身体

身体不断长大,

食量也逐渐增

33天~35天

蛹椭圆形、酱色一般不动,受

到刺激会动

不吃食物

10天~13天

成虫白色,身体分为头、胸、腹三

部分,头上有触角,胸部有三

对足,长出翅不会飞,能振

动双翅不吃食物

6天~8天

2、画出蚕的一生,并填写出蚕的四种形态。

(32页左上图)

一、单项选择题。

1、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B );物体获得热量,温度(D)。

A、没有变化

B、下降

C、有变化

D、上升

2、水的状态变化与(C )有关。

A、温度

B、气候

C、热量

D、环境

3、从不同的角度看温度计的液面,可以读出几个不同的温度。我们应选择哪个角度观察温度

计上的读数作为测得的温度呢?(B )

A、俯视

B、平视

C、仰视

D、斜视

4、我们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A )的水能凝固成(C )的冰,(C )的冰

能融化成(A )的水;(A )的水会蒸发成(E )的水蒸气,(E )的

水蒸气又会凝结成(A )的水。

A、液态

B、动态

C、固态

D、静态

E、气态

F、变态

5、大约在1593年,意大利科学家(D )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

A、华伦海特

B、摄尔休斯

C、阿尔伯特

D、伽利略

二、多项选择题。

1、水在自然界有(ACE )三种存在状态。

A、液态

B、动态

C、固态

D、变态

E、气态

F、静态

2、使用温度计前需要弄清楚的问题:(ABCD)

A、这是一支摄氏温度计吗?即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吗?

B、温度计上的每一个刻度表示多少度?

C、它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是多少?

D、它能测量的最低温度是多少?

3、测量水温的方法:(BCDEF)

A、手拿温度计的下端

B、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C、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D、视线与温度计持平

E、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F、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三、填空题。

1、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称为(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物体的(温度))

可以用(温度计)进行测量。

2、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3、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这使水在自然界中产生了(循环)运动。

4、物体的冷热也总是在变化着:一杯热水会慢慢地变(冷),而电水壶里的水又在慢慢

地变

(热)。水冷到一定的程度会结成(冰),而电水壶里的水烧开了,又会变成(气)

冒出来。

5、25摄氏度可以写成(25℃),(25℃ )可以读为25摄氏度。

6、零下8摄氏度可以写成(-8℃),(-8℃ )可以读为零下8摄氏度。

7、当环境温度低于(0℃ ),水的温度下降到(0℃ ),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固体状态。

8、当环境温度高于(0℃ ),冰的温度升至(0℃ )时开始融化;并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 ),直至完全融化成冰。

9、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我们叫做(蒸发)。

10、由于盛水的玻璃杯使它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下来,因而在杯壁上形成了小水滴。

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变成看得见的水滴,这种现象叫(凝结)。

四、判断题。

1、我们的身体时刻感受着周围环境的冷热,有时候觉得冷,有时候觉得热。(√ )

2、虽然水蒸气的微粒太小,但是我们还是有办法看见。(×)

3、从水里蒸发出来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杯就会冷却下来,变成人们看得见的水滴。(√ )

4、物质之所以存在三种状态,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微粒运动的方式不同。(√ )

5、已知的大多数物质,在温度或压力变化到一定程度时都会发生状态的变化。(√ )

6、专门用来测定人体温度的温度计叫体温计。由于人的温度变化有一定的范围,体温计的刻

度一般在35℃~42℃之间,每一摄氏度细分为10个小格,所以,测定的温度更加精确。(√)

五、问答题。

1、比较冰和水,它们有哪些相同的特征和不同的特征?

(48页下图)

不同点:冰有固体形状,不会流动,坚硬。

水无固定形状,会流动,柔软。

相同点: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透明的物体。

2、根据我们观察到的现象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说说云、雾、露、霜、雪是由什么变化而来的?它们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形成的?

水的形态变化的过程变化的条件

霜水蒸气在物体上凝固

水蒸气(气体)→冰晶(固体)温度降到0℃以下

雪水蒸气→冰晶温度降到0℃以下

冰水→冰温度降到0℃以下

露水蒸气→水温度下降(0℃以下)

云水蒸气→水温度下降(0℃以下)

雾水蒸气→水温度下降(0℃以下)

3、水的形态是怎样相互转化的?是什么原因引起了水的三态变化?

(58页下图)

一、单项选择题。

1、磁铁能指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C )”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 A )”表示。

A、N

B、M

C、S

D、W

2、两块磁铁的磁极相互吸引时,有时会往一块吸,我们叫它们相互(D );有时会往外推,我们叫它们相互(B )。

A、接近

B、排斥

C、排挤

D、吸引

3、我们把两个相同的磁极叫(C ),不相同的磁极叫(D )。

A、南极

B、北极

C、同极

D、异极

4、很早以前,人们在寻找铁矿时,发现了一种能吸铁的矿石,他们把这种矿石叫做(C )

A、磁铁

B、吸铁石

C、磁石

D、铁矿石

二、多项选择题。新课标第一网

1、用指南针定方向的方法:(ABC )

A、把指南针盒放平,让磁针自由转动。

B、待磁针停止摆动后,转动指南针盒,使方位盘上标明的南(S)、北(N)方向与磁针指

南、北方向一致。

C、对照方位盘确定出各个方向。

2、找找哪里有磁铁?(ABCDE )

A、电冰箱门外封条里

B、扬声器(喇叭)的背面

C、电话机里

D、耳机里

E、麦克风(话筒)里

三、填空题。

1、磁铁能吸引铁质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2、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3、(指南针)是利用磁铁能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仪器。

4、2000多年前,人们把天然磁石制成勺形,放在一个光滑的铜盘上,铜盘上刻着方向,

轻轻

转动勺子,当它停止转动后勺柄总是指向南方,人们称它为“(司南)”。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了。

5、到了900多年前,人们知道了使铁片、钢针变成磁铁的方法,制作出了灵巧的(指南鱼))

和水浮式指南针。

6、后来,人们又把磁针和方位盘组合在一起,制造了叫做(罗盘)的定方位的仪器。

了(罗盘),航海就不容易迷失方向了。

7、磁悬浮列车的底部与专用轨道上都安装有用特殊材料和方法制成的有超强磁力的磁

体,

并让磁体相同的磁极相对。磁悬浮列车就是利用相同磁极相互(排斥)的磁力悬浮起来的。

四、判断题。

1、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不能吸铁。(×)

2、磁铁的同极相互吸引,异极相互排斥。两个磁极的作用是相互的。(×)

3、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 )

4、钢针经过磁铁摩擦可以变成磁铁。(√ )

5、磁铁的用途和它的性质是不相联系的。(×)

6、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

7、人们很早就发现,铁钉、钢针被磁石接触或摩擦后,有时会具有磁性,还发现同样用磁

石摩擦,钢针比铁钉、铁片具有的磁性弱一些。(×)

五、连线题。

1、磁铁的两级:

指南的磁极北极(用“N”表示)

指北的磁极南极(用“S”表示)

2、磁铁的性质:

磁铁的同极相互吸引

磁铁的异极相互排斥

六、看图填空题。

1、用指南针定方向。

(77页右上图)

指南针方位盘上的字母的含义是:

N——北;S——南;W——西;E——东;

NE——东北;SE——东南;SW——西南;NW——西北。

2、吉尔伯特实验图。(82页右下图)

400多年前,有一位热爱科学、喜欢探究

的英国医生吉尔伯特认为,地球本身就是一块

巨大的有磁性的物体,也有南北两极,所以能

与指南针的两级相互作用(吸引或排斥),使指

南针总是指向(南北)方向。

3、我们的磁悬浮列车图。(84页右下图)

把一个环形磁铁套在一根细木棍或

细塑料管上,细管的粗细要能让磁铁上下

自由移动。再在细管上套一个环形磁铁,

注意要使两个磁铁相对的磁极相同。

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

上面一个磁铁(悬浮)在空中了!

向下按一按,一放手它有被推起来了。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四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B );物体获得热量,温度(D )。

A、没有变化

B、下降

C、有变化

D、上升

2、水的状态变化与(C )有关。

A、温度

B、气候

C、热量

D、环境

3、从不同的角度看温度计的液面,可以读出几个不同的温度。我们应选择哪个角度观察温度

计上的读数作为测得的温度呢?(B )

A、俯视

B、平视

C、仰视

D、斜视

4、我们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A )的水能凝固成(C )的冰,(C )的冰

能融化成(A )的水;( A )的水会蒸发成(E )的水蒸气,(E )的

水蒸气又会凝结成(A )的水。

A、液态

B、动态

C、固态

D、静态

E、气态

F、变态

5、磁铁能指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C )”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 A )”表示。

A、N

B、M

C、S

D、W

6、两块磁铁的磁极相互吸引时,有时会往一块吸,我们叫它们相互(D );有时会往外推,我们叫它们相互(B )。

A、接近

B、排斥

C、排挤

D、吸引

7、我们把两个相同的磁极叫(C ),不相同的磁极叫(D )。

A、南极

B、北极

C、同极

D、异极

二、填空题。

1、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称为(温度),通常用(摄氏度℃ )来表示,物体的(温度))

可以用(温度计)进行测量。

2、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3、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这使水在自然界中产生了(循环)运动。

4、25摄氏度可以写成(25℃),(25℃ )可以读为25摄氏度。

5、零下8摄氏度可以写成(-8℃ ),(-8℃ )可以读为零下8摄氏度。

6、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我们叫做(蒸发)。

7、由于盛水的玻璃杯使它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下来,因而在杯壁上形成了小水滴。

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变成看得见的水滴,这种现象叫(凝结)。

8、磁铁能吸引铁质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9、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10、(指南针)是利用磁铁能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仪器。

三、判断题。

1、我们的身体时刻感受着周围环境的冷热,有时候觉得冷,有时候觉得热。(√ )

2、虽然水蒸气的微粒太小,但是我们还是有办法看见。(×)

3、从水里蒸发出来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杯就会冷却下来,变成人们看得见的水滴。(√)

4、物质之所以存在三种状态,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微粒运动的方式不同。(√ )

5、已知的大多数物质,在温度或压力变化到一定程度时都会发生状态的变化。(√ )

6、专门用来测定人体温度的温度计叫体温计。由于人的温度变化有一定的范围,体温计的刻

度一般在35℃~42℃之间,每一摄氏度细分为10个小格,所以,测定的温度更加精确。

(√ )

7、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不能吸铁。(×)

8、磁铁的同极相互吸引,异极相互排斥。两个磁极的作用是相互的。(×)

9、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

10、钢针经过磁铁摩擦可以变成磁铁。(√ )

11、磁铁的用途和它的性质是不相联系的。(×)

12、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四、连线题。

1、磁铁的两级:

指南的磁极北极(用“N”表示)

指北的磁极南极(用“S”表示)

2、磁铁的性质:

磁铁的同极相互吸引

磁铁的异极相互排斥

五、问答题。

1、比较冰和水,它们有哪些相同的特征和不同的特征?

(48页下图)

不同点:冰有固体形状,不会流动,坚硬。

水无固定形状,会流动,柔软。

相同点: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透明的物体。

2、根据我们观察到的现象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说说云、雾、露、霜、雪是由什么变化而来的?它们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形成的?

水的形态变化的过程变化的条件

霜水蒸气在物体上凝固

水蒸气(气体)→冰晶(固体)温度降到0℃以下雪水蒸气→冰晶温度降到0℃以下

冰水→冰温度降到0℃以下

露水蒸气→水温度下降(0℃以下)

云水蒸气→水温度下降(0℃以下)

雾水蒸气→水温度下降(0℃以下)

3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单元试卷及答案.doc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26分,2′×13) 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 (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我们发现凤仙花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水分)、(空气)、(温度)、(阳光)和(土壤)等。 3.植物的光合作用不仅为植物制造(养料),还为我们人类和动物制造(食物)和(氧气)。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24分, 3′×8) 1.经过科学家多年的研究,发现植物都能自己制造"食物"——养料,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 ) 2.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是相同的。( ×) 3.种子在土壤中是先向上长出茎,发育成幼芽,再长根。( ×) 4.绿叶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 ( √ ) 5.所有的植物都是用种子来开始它们的新生命的。( ×) 6.有些种子太小了,我们要用显微镜看。( √ ) 7.凤仙花的果实是由雌蕊发育来的。( √ ) 8.所有的植物都有它的生命周期。( √ ) 三、单项选择题。(15分, 3′×5) 1.凤仙花的身体由( C )个部分组成。 A.4 B.5 C.6 2.牵牛花的茎是( B )。 A.直立茎 B.缠绕茎 C.攀缘茎 D.匍匐茎 3.解剖凤仙花应( B )撕下花的各个部分。 A.从内到外 B.从外到内 4.凤仙花的播种方法是( A )。 A.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B.选种-下种-放土-浇水 C.选种-放土-浇水-下种 5.凤仙花的果实是( A )的。 A.椭圆 B.圆 C.圆柱形 四、简答。(35分) 1.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15分) 答:植物的根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2.植物的茎有什么作用?(20分) 答: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

教科版六年级毕业科学试卷及答案

六年级数学升学模拟试卷四(附答案) 六年级数学升学试卷(附答案) (满分120分) 一、认真思考,对号入座(20分,每空1分) 1、3∶()= =24÷()=()%= 六成 2、目前,我国香港地区的总面积是十亿五千二百万平方米,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写作()平方米,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平方米。 3、a与b是相邻的两个非零自然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4、如果=y,那么x与y成()比例,如果=y,那么x和y成()比例。 5、甲数是150,乙数比甲数多15%,丙数比乙数少20%,丙数是()。 6、一张精密零件图纸的比例尺是5∶1,在图纸上量得某个零件的长度是25毫米,这个零件的实际长度是()。 7、某药店经营的抗病毒药品,在市场紧缺的情况下提价100%,物价部门查处后,限定其提价的幅度只能是原价的10%,则该药品现在需降价()%。 8、一个圆扩大后,面积比原来多8倍,周长比原来多50.24厘米,这个圆原来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9、一根木料,锯成4段要付费1.2元,如果要锯成12段要

付费()元。 10、两个高相等,底面半径之比是1∶2的圆柱与圆锥,它们的体积之比是()。 11、6千克减少千克后是( )千克,6千克减少它的后是( )千克。 1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甲的面积 是36平方厘米,乙的面积是63平方厘 米,则丙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13、用8个棱长1厘米的立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其中表面积最大的与最小的相差()平方厘米。 二、反复比较,择优录取。(10%) 1、一根绳子分成两段,第一段长米,第二段占全长的,比较两段绳子的长度是( )。 55 A、第一段长 B、第二段长 C、一样长 D、无法比较 2、一个真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加上同一个非零自然数,得到的分数值一定( )。 A、与原分数相等 B、比原分数大 C、比原分数小 D、无法确定 3、a、b和c是三个非零自然数,在a=b×c中,能够成立的说法是( )。 A、b和c是互质数 B、b和c都是a的质因数 C、b和c都是a的约数 D、b一定是c的倍数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三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试卷 一、我会填写(每格1分,共28分) 1、观察一个物体,我们可以用看,用摸,用听,用闻, 还可以用__________来测量等。 2、蚂蚁的身体分为、、三部分,有条腿,都 长在部。 3、我们用量叶片的和的方法来比较叶片大小。 4、蚯蚓的身体由一节一节的组成。 5、蚯蚓与蜗牛一样喜欢、的环境。 6、植物都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都需要、、和营养等条件。 7、和都属于生物,它们都是有的物体。 8、金鱼全身长有片,用呼。 9、一棵大树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组成。 10、通过观察,我知道草本植物有、,木本植物有、。 二、我会判断(每题2分,共20分) 1、蜗牛的壳不会随着蜗牛一起长大。() 2、蚯蚓不喜欢在水里生活。() 3、我们可以用放在水里的方法叫醒正在睡觉的蜗牛。() 4、观察蚂蚁时,我们可以直接用手捉。() 5、植物不能运动,所以它们是没有生命的。() 6、小洞里可能有小动物。我们可以直接将手伸进去寻找。() 7、狗尾草的叶子像鸡蛋,是卵形的。() 8、蚂蚁在行进队伍过程中,我们可以用手去划。() 9、在给金鱼喂食时,别喂得太多。() 10、“无心插柳柳成荫”说明了用柳树的茎可以进行繁殖。()

三、我会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植物属于水生植物的是(),属于木本植物的是() A、樟树 B、狗尾草 C、水葫芦 2、像狗尾草一样比较软的茎叫() A、木本植物 B、草质茎 C、木质茎 3、水葫芦能浮在水面的原因是()。 A它很轻 B 它的叶柄内有气囊C它是水生植物 4、蜗牛通常在夜间活动,给蜗牛喂食的时间一般是() A、早上 B、中午 C、傍晚 5、金鱼在水里不停的张嘴是因为() A、它要不停的喝水 B、它在呼吸中的氧气 C、它是在寻找水中食物 6、蚂蚁是用()来交流信息的 A 头上的触角B、眼睛C、声音 7、在观察活动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保持动物的生存环境,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 B、观察过的小动物随便放在路边 就行了 C、爱护小动物,不要伤害它们 8、拓印树皮图案正确的方法是先将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再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然 后()蜡笔在纸上涂擦。() A、竖捏 B、平捏 9、测量大树树干的粗细可以用()工具。 A 、绳子和尺B、放大镜C、秒表 10、下列现象中说明树有生命的是() A、书上有鸟窝B 、树干可以做家具C、树会生长 四、我会连线(共8分)

三年级科学试卷及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三年级期末科学试卷 一、填空题(共10分) 1、声音能在()()、()中传播。 2、每个磁铁都有两极。()磁极相互排斥,()磁极相互吸引。 3、光是沿()传播的。 4、一株完整的开花植物一般都有()、()、()、()、()()()六个部分。 5、液态的水温度降到()时就开始凝固成冰。 6、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7、水变成()的过程叫蒸发,雨过天晴,地面上的积水由于()现象变干的。 8、人们常用金属做水壶、锅等炊具,是因为它的()好。 9、蜗牛是用()爬行的,金鱼是用()呼吸的。 10、25摄氏度可以写作()。 二、选择题(共10分) 1、钢琴发出的声音由()产生的。 2、A、琴弦的振动B、空气的振动 3、、雷雨天的闪电可以击坏物体,潮湿的空气是() 4、A、绝缘体B、导体 5、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叫() 6、A、司南B、指南鱼C、指南针D、软盘

7、在太阳下晒衣服,要是还有一点风,衣服干得更() 8、A.快 B.慢 9、下列物质中________能溶解在水中。( ) 10、A土壤B面粉C盐 11、“举伞步行艰”所指的风级是。() 12、A、5级B、6级C、7级D、8级 8、堤坝上种防护林的作用是() A、保持水土 B、吸烟滞尘 C、减少噪音 9、夏天,在冰棍周围常常可以看到“白气”,这是() A 冰棍周围的水蒸气 B冰棍里水气变成水蒸汽 C 冰棍周围的水蒸气冷却形成的雾状小水滴 10. 植物自己制造“食物”的器官是________。 11. A.根 B .茎 C .叶 D .根、茎、叶 三、判断题(共5分) 1、沙土、粘土、壤土中壤土的渗水性最强。() 2、蚯蚓被称作是“改良土壤的能手”。() 3、3、“蜻蜓低飞要下雨”是没有道理的。() 4、4、液体和固体在水里的沉浮情况不一样。() 5、植物能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传粉,常见的是借助昆虫和风力。()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单元试卷(新教材)

第一单元单元测试 一、填空题(19分) 1. 要想精确知道物体的温度,需要用来()测量,计量温度的单位通常用()。 2.当水的温度下降到()℃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状态。 3.我们把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此时水需要()热量。 4.给水加热时,水蒸发得更();持续加热到100℃时,水会()。 5.烧水时的“白汽”是水受热产生的()遇冷变成看得见的小水滴。 6.水在自然界同时以液态、()和()三种状态存在 ,这三种状态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促成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 7.把少量食盐和红糖放在水中,过一段时间后,食盐和红糖会消失,这个过程叫() 8.可以用()、()切碎等方法加快物质的溶解速度。 9.酒精灯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温度最低。 10.将沙子从水中分离出来,应该采用()的方法;将食盐从水中分离出来,应该采用()的方法。 二、判断题(10分) 1. 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2.冰融化时,周围的空气温度会上升。() 3.液态的水在加热时能变成气态的水。() 4.只有温度才能影响水蒸发的快慢。() 5.冰必须在变成液态的水后才能变成水蒸气。() 6.所有的物质都能溶解在水中。() 7.实验时,为了节约时间,可以把一大包盐倒在杯里,看看能不能都溶解。() 8.因为砂糖能溶解于水,所以在一杯水中能无限制地溶解砂糖。() 9.水蒸发了,溶解在水中的食盐也同时蒸发了。() 10.把盐水放在太阳下晒,可以将食盐和水分离。() 三,选择题(14分) 1.我们观察到( ),说明沙子在水中没有溶解。 A.沙子看不见了 B.在滤纸上没有留下沙子 C. 沙子沉在水底 2.一杯浓盐水的底部还有未溶解的盐,( )能让底部的盐完全溶解。 A.继续搅拌 B.加水再搅拌 C.加热蒸发 3.下面糖块溶解的速度最快的是( )。 A.不断搅拌糖块 B.把糖块切碎 C.切碎糖块并搅拌 4.水和糖块质量相同的条件下,杯中糖块溶解的速度最快的是( )。 A.冷水中的糖块 B. 热水中的糖块 C. 温水中的糖块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搅拌能使不溶于水的物质溶于水 B.温度对水溶解食盐的量有影响 C.把物体切碎不能加快溶解的速度 6.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方法正确的是() A.用盏酒精灯为另盏酒精灯点火

六年级下册科学测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形成性测试题 一.我会填: 1.子女和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动物、植物的子代和亲代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特征,叫做()。 2.人类有遗传不仅遗传现象,()和()也有遗传现象。 3.变异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指()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变异,称为()的变异;另一种是指在()下产生的变异,其()没有发生变化,称为()的变异。 4.金鱼品种繁多,这些品种的培育就是利用了金鱼繁殖时的()现象。 5.()和()是生命最基本的两种特征。 6.()被人们成为现代遗传学之父,我国的()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7.除了生物自身产生的变异,用()也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变异。 8.有些变异对生物是()的,有些变异对生物是()的,还有一些变异()。 9.()使物种延续,()使物种后代出现差别。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父母双方都是高个的,因为遗传的缘故,所生子女一定是高个的。() 2、太空椒是因为它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异,所以才长得果大色艳,籽少肉厚的。() 3、生物的每一个特征都是能遗传的。() 4、遗传和变异是生命最基本的两种特征。() 5、变异都是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 6、同遗传一样,变异现象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 7、形态各异的金鱼是人们有意识地利用野生鲫鱼的后代与亲代存在的遗传培育而成的。() 8、孟德尔被人们称为遗传学之父。() 9、变异对生物体都是有益的。() 10、袁隆平是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用人工的方法也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变异。科研人员利用人工()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 ①遗传; ②变异; ③繁殖。 2、俗话说:“一猪生九崽,连母个个样”就是对()现象的生动描述。 ①遗传; ②变异; ③繁殖。 3、子女和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 ①繁殖; ②变异; ③遗传。 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话说的是()现象。 ①遗传; ②变异; ③遗传和变异。 5、10万株的三叶草中,才有一株会长出四片叶子,这是生物的()现象。 ①遗传; ②变异; ③自然选择。 6、人的智力与遗传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智力是先天遗传的; ②人的智力与遗传无关; ③后代的智力与遗传有关,但不是完全靠遗传决定的。 7、大自然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这是因为生物()的缘故。 ①变异; ②遗传; ③自然选择。 8、科学家对生物的变异现象做了一些有趣的利用。如无籽西瓜、新型草莓、太空椒、瘦肉型猪等都是利用了()现象。 ①遗传; ②变异; ③自然选择。 9、物质在不同条件下产生的变异,其遗传没有发生变化,称为()。 ①变异; ②可遗传的变异; ③不可遗传的变异. 10、下列项目中,()不能被遗传。 ①相貌;②身高;③知识。 四、智慧问答: 1、写出关于遗传与变异的谚语。(各写三个) 2、什么叫可遗传变异?什么叫不可遗传变异? 五、分析与讨论: 生物变异现象有哪些利弊?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三年级上册科学试卷

第五册《科学》练习题 第一单元探访生物王国 一、填空。 1、是科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常常需要借助一些。 2、、都是有生命的,它们都属于生物。 3、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番匣的果实里有、、等。番茄的花可以分成、、、,它的颜色是,形状。 4、植物的形状虽然,但大部分的植物都像番茄一样,具有、、、、和等器官。 5、小白兔的身体可以为、 、、等部分。小白兔喜欢吃、、等不喜欢吃、、。 6、有生命的东西是可以、 ,它们都需要和。有生命的东西统称为,没有生命的东西称为。 7、自然界中,有些动物善于伪装, 它们能在捕食者面前瞒头过海。比如:、、、等。二、简答题。 1、纸锅能烧水吗?为什么? 2、说说你从哪些方面了解小白兔? 3、观察冰棍周围的“白雾”从哪里 来的呢? 第五册《科学》练习题 第二单元走进水世界 一、填空。 1、可以、的 物体叫液体。是水的基本性 质。 2、用和方法能把浊 水变清。用、、 可以加速物质在水里的溶解。 3、生活中有些物质像茶叶一样,既含有的成分,也含有 的成分,如、、等。 4、一种物质像糖和盐一样,可以 在水中,就说它在水中了,生活中、、、 也能在水中深解。 5、自来水不是“自来”的,它是经过过程生产出 来的。自来水厂的水来源于,我们要和自然界的水源。、、、 、、是自然

界几种常见的水体。 6、是人体必需的物质,正常情况下,人每天都需要。水的多少可以用表示,可以 用、测量,我一天共喝了亳升左右的水。 7、是生命之源,不但人和动物需要它,同样也离不开它。如果缺乏水的滋润的生长会受到影响。 8、生物体内含有大量的水份,如西红柿含水份,柳树枝条含水份,人体内含水份,水母含水份,鲜鱼含水份。 二、简答题。 1、你对保护水资源有什么好建议? 2、海水很清澈呀,为什么不能喝 呢? 3、请说一说水是什么形状的? 第五册《科学》练习题 第三单元 一、填空。 1、空气是一种、、 的气体。 2、空气具有和可以 的性质。 3、空气可以被,压缩空气有,压缩空气具有。 4、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 和也离不开空气。 5、我们需要、 的空气环境。 6、生活在水里的动物,也需要呼吸,它们有的呼吸水里溶解的 ,有的每隔一段时间就浮到水面上呼吸。 7、在生活中, _____________利用了压缩空气。 二、判断。 1、水里也有空气。() 2、空气是混合物。() 3、空气是一种看不见的液体。 () 4、空气是不流动的。() 5、用嘴吹进塑料袋中的气体是空 气。() 6、汽车轮胎是利用压缩空气具有弹性的性质,可以起到减振的作用。() 三、简答题。 1、空气有哪些性质? 2、压缩空气的应用有哪些? 3、我们的教室和家里,为什么要经 常打开窗户通风? 第五册《科学》练习题

三年级科学试题和答案

三年级科学试题 出卷人陈琳 一、选择(30分) 1、下列液体中流动速度最快的是() A、纯净水 B、油 C、胶水 2、注射器抽进空气,堵住口,用力压活塞,观察活塞会()。 A、推不动 B、推到底 C、推到一定程度推不动 3、下边能用来观察大树粗细的工具是()。 A、量筒 B、放大镜 C、绳子和尺 4 判断是不是同一种树叶,主要看叶子的()是不是差不多。 A、大小 B、形状 C、颜色 5、蚂蚁是用()来交流信息的。 A、气味 B、声音 C、舞蹈 6、蜗牛喜欢吃下面哪些食物?() A. 肉 B.饼干 C.蔬菜 7、下列材料的吸水性最好的是()。 A、木片 B、金属片 C、塑料片 8、把一小片纸撕开,我们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 A. 纸浆 B.纸纤维 C.塑料 9、狗尾草和小猫都属于(),它们都是有生命的物体。 A、植物 B、生物 C、动物 10、我们用过的废纸,应该尽可能(),利于保护环境。 A、焚烧 B、回收 C、在垃圾场填埋 二、判断题,把你认为正确的打“√”,错误的打“×”(24分)。 1、为了研究树洞里有些什么小动物,小明把手伸进去仔细地摸。() 2、进行体育锻炼是促进身体发育的好方法。() 3、淀粉是白色粉状的,它遇到碘酒会变成蓝紫色。所以,白色粉状的东西遇到碘酒都会变成蓝紫色。() 4、5毫升相当于大雪碧瓶的一瓶。() 5、小动物都有自己生活的地方,我们不能随意去破坏或打扰它们。() 6、食用油也是液体。() 7、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8、小明上完体育课回家,口很渴。他看到家里墙角放着一个已经打开的可乐瓶,就拿来大口的喝了下去。() 9、比较树叶的大小只能用数方格的方法。() 10、画图、拓印、搜集实物标本等,都是我们描述树叶时的方法。()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单元试卷(新审定)

三年级上科学学习评价测试题(一) 第一单元水 等级 一、我来填空: 1.冰是态的水,水是态,水蒸气是的水。 2.食盐在水中溶解的速度与的高低以及是否有关。 二、我来选择:把正确答案番号填入下表,未填入方框不得分。 1.把湿衣服晾在太阳下,过一会儿就干了,是因为 A.太阳把水吸收了 B.水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了 C.水掉到地上了 2.在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杯子里加入等量的水,甲用塑料膜盖好杯口并扎紧,乙不盖,两杯均放在通风向阳无雨处,两天后 A.甲杯中的水更少 B.乙杯中的水更少 C.两杯一样多 3.一般情况下,在给水加热一段时间后,水会沸腾,这时的温度是 A.约100℃ B.一定是100℃ C.不确定 4.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 A.变大 B.变小 C.不确定 5.水通常会在什么温度时开始结冰 A.0℃ B.100℃ C.50℃ 6.水结冰后,体积会 A.变大 B.变小 C.不确定 7.试管里的冰融化成水,液面会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8.水和冰的变化中,起作用的是 A.温度的变化 B.容器的变化 C.体积的变化 9.下列物质能在水中溶解的有 A.食盐 B.红糖 C.味精 D.三种都能 10.把食盐和小苏打溶解在相同的水中 A.食盐溶解得多些 B.小苏打溶解得多些 C.无法比较 11.可以把沙子和食盐分离的方法是 A.用筛子筛 B.用磁铁吸 C.放入水中过滤后蒸发 12.分离食盐和水时,应在什么时候熄灭酒精灯火焰 A.水干后 B.当有白色颗粒出现时 C.等酒精灯自然熄灭 13.乒乓球被踩瘪了,怎样能恢复原状 A.再踩一下 B.放入热水中 C.不要了,重新买新的 14.撕纸和捏橡皮泥 A.只是形状变化了,本质上没变 B.纸和橡皮泥巴本质上发生了变化,不再是纸和橡皮泥了 C.一点变化都没有 15.天上有下不完的雨,是因为 A.天上的水很多 B.水通过三态变化在不断循环 C.天上的雨会下完的 三、我来判断:对的打√,错的打×,答案填入方框,否则不得分。 1.用湿布擦黑板会在黑板上留下水迹,过一会儿水迹就不见了,是水被黑板吸收了。 2.水在沸腾过程中,我们看到水面上产生许多白汽,这就是水蒸气。

六年级科学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科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一;填空题: 1;细菌;霉;病毒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2;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 3;绝大多数的微生物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4;细菌;霉及病毒,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所以通常把它们称作《微生物》。 5;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变成酸奶。 6;利用细菌可以《加工食品》;《生产药品》;《净化环境》;《生产燃料》。 7;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和细菌叫做《病菌》。 8;许多传染病是由《病菌》引起的。用《捂住鼻子打喷嚏》;《用热水冲洗筷子》;《勤用肥皂洗手》等方法可以减少致病细菌的传播。 9;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做《青霉素》。 10;物体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11;《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12;细胞有不同的《形状》;《大小》和《功能》。 二;问答题: 1;使用显微镜时要注意什么? 答:《1》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 《2》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3》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 2;怎样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 答:《1》真空包装;《2》放干燥剂《3》低温保存;《4》太阳暴晒。 3;你知道伤口化脓是怎么回事? 答:当人体遇到病菌入侵时,白细胞便会与病菌展开激战。在消灭这些入侵者时,白细胞也会有很大的伤亡。“脓”就是死亡的白细胞和病菌的尸体。 4;请你设计如何自制酸奶? 答:材料:牛奶;玻璃瓶;酸奶;小勺;杯子;温度计;锅;高压锅等。 步骤:《1》在鲜牛奶里加入1~2勺白糖,煮开几分钟。《2》待牛奶冷却到35~40℃,加入两勺酸奶,仔细搅匀。《3》再倒进消毒过的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4》保温5~6小时后,酸奶就做 成了。 现象:牛奶变成了粘稠的酸奶。 结论: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5;请你设计馒头发霉的实验。 答:材料:湿馒头;干馒头;塑料袋等。 步骤:《1》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2》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5天后观察它们。 现象:湿馒头发霉了,干馒头没有发霉。 结论:温暖;潮湿的馒头容易发霉。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 一;填空题: 1;按照火山活动的历史,可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2;古代的人们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了《天圆地方》的猜想。 3;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

三年级上册科学试题 人教版(含答案)

2019年上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三年级科学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10分) 1.()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在我国,我们使用的温度单位是 ()。 2.风有()、()的不同。 3.天气谚语可以分为()、看风、()和看物象四类。 4.用放大镜在阳光下能()火柴、这是因为放大镜有()的作用。 5.磁铁能够吸(),磁铁磁力最大的部分叫()。 二、我会选(请将唯一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水泥马路相隔一定距离的地方会留有一条缝隙,原因是()。 A.为了美观 B.为了行人方便 C.防止水泥热胀冷缩 2.中国气象事业的创始人是()。 A.李四光 B.竺可桢 C.袁隆平 3.“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的谜底是()。 A.下雨 B.下冰雹 C.沙尘暴 4.蚕的头很小,头上有适于咀嚼桑叶的()。 A.牙齿 B.口器 C.舌头 5.“海市蜃楼”现象的形成是由于光的()。 A.直射 B.放射 C.折射 三、我会判(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20分) 1.太阳的热主要是通过辐射的方式传到地球上来的。() 2.每天室外的温度都是一样的。()

3.风可以用来发电,也可以给人类生活带来一定的破坏作用。() 4.马王堆出土的汉代丝绸就是蚕丝制作而成的。() 5.磁铁有无数个磁极。() 6.照相机镜头中的透明镜片是凸透镜。() 7.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8.用潜望镜能在水下观察水上物体,这说明光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9.熄灭酒精灯时,用嘴一吹就可以了,但要注意防止火灾。() 10.我们学生自己搜集到的天气数据可以通过报纸发布。() 四、我会连(每连对一条得1分,共6分) 小孔成像折射张衡发明液体温度计 平面镜反射牛顿发明了“相风铜鸟” 三棱镜直射雷伊色散实验 五、我会答(共4分) 常见的天气现象有哪些?(至少写四种)(4分) 答:

最新三年级科学试题及答案

1、我看到了什么 一、判断 1、每一种大树的表皮都是相同的。(错) 2、大树不会开花结果。(错) 3、要想了解大树,我们先从观察入手。(对) 4、树干上除了有一些寄生在上面的植物外,还有一些小动物也活跃在大树上。(对) 二、选择 1、树木的(B)是输送水分和养料的通道,所以保护它十分重要。A、叶B、表皮C、根D、枝叶 2、大树的( C )能使大树牢牢矗立在土地上。A、叶 B 、皮C、根 D 、枝 3、每一种大树的叶子( A )A、各不相同B、都相同 C 、形状相同 4 树瘤是( C )原因造成的A、生病B、天生的C、树皮或树枝受到了伤害 2、校园的树木 一、判断: 1、所有的植物秋天都落叶。(错) 2、画树的拓片是用圆珠笔把树皮画出来。(错) 3、远远看去一棵大树的形状是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对) 4、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对) 二、选择题: 1、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 b )组成。A 树皮B 种子C 树冠 2、从远处看树木,看到的是树的形态是( a )。A 整体B 部分C 粗细 3、一棵树都有生长、发育和( c )。A 开花B 结果C 生殖 4、树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和(c )。A 氧气B 二氧化碳C 空气 3 大树和小草 科学概念: 1.小草与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2.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 3.大树和小草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一.判断1.小草和大树的生长都需要阳光和水分(对) 2.小草不会开花,也不会结果(错) 3.小草的寿命一般都比较短(对) 二.选择1.下面不属于大树和小草共同点的是(D)A.都长在土壤里 B.都需要阳光,水分C.都有根,茎,叶 D.寿命都很长 2.下面哪种植物不是陆生植物(B)A.蒲公英 B.水花生 C.狗尾草 D.车前草 4、观察水生植物 科学概念: 1.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2.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他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一.判断1.金鱼藻生活在水中,所以它的生长不需要空气(错)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一、单项选择题. 1、植物的( C )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A、绿叶 B、花 C、根 D、果实 E、茎 2、植物的( A )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 A、绿叶 B、花 C、根 D、果实 E、茎 3、植物的( E )具有支撑植物体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A、绿叶 B、花 C、根 D、果实 E、茎 4、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E ) 开始他们的新的生命的. A、根 B、茎 C、叶 D、花 E、种子 5、植物的这些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 C )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喝水制成 的. A、根 B、茎 C、叶 D、花 6、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发现( C )可以更新空气.后来.实验证明这是植 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结果. A、草本植物 B、木本植物 C、绿色植物 D、开花植物 7、植物的茎能( D )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物体的各个部分;( B )将 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A、从左向右 B、从上向下 C、从右向左 D、从下向上 8、凤仙花又叫指甲花、芨芨草、急性子.是一种常见的( C ). A、开花植物 B、常绿植物 C、草本植物 D、木本植物 9、凤仙花等植物的茎垂直地面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D );牵牛花的茎缠绕在其他 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 C );葡萄的茎攀缘在其他物体上生长.叫(B ); 红薯的茎平卧地面蔓延生长.叫( A ). A、匍匐茎 B、攀缘茎 C、缠绕茎 D、直立茎 二、多项选择题.新课标第一 1、绿色开花植物生长一般都要经历一定的生命周期:(ABCD) A、种子萌发 B、幼苗生长 C、营养生长 D、开花结果 2、绿色开花植物有(ABCDEF )等器官. A、根 B、茎 C、叶 D、花 E、果实 F、种子 3、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ABDC )等条件. A、阳光 B、土壤 C、适宜的水分 D、温度 4、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ABCDE)的过程. A、出生 B、成长 C、繁殖 D、衰老 E、死亡 5、做好凤仙花播种前的准备工作:( ABCD ) A、准备一些凤仙花的种子 B、查阅凤仙花的有关资料 C、了解凤仙花的栽培方法 D、准备播种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6、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需要做好(ABC )等多项工作. A、管理 B、观察 C、记录 D、播种 7、做观察记录要注意将播种凤仙花、芽出土、出现花芽、开花、果实成熟的准确时间记录下来.还可以用( BCD )等方式写观察日记. A、数字 B、文字 C、图画 D、照片 三、填空题. 1、一颗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萌发、长成一棵植物.这棵植物又能结出许多种子. 植物的物种就是这样不断繁衍的. 2、植物的(器官)有自己特殊的结构.这种结构与它们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所承担的功能 相适应.

2018六年级上册科学试卷(附答案)

J 六年级科学—1(共4页) 2018六年级期末质量评估试题 科 学 (考试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40分,每题2分) 1.丹麦科学家( )通过多次实验发现: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 A .牛顿 B .奥斯特 C .爱迪生 2.要取出钉在木板上的铁钉,最省力、方便的工具是( )。 A .羊角锤 B .螺丝刀 C .剪刀 3.食物中储存的能量叫( )。 A .热能 B .动能 C .化学能 4.煤是亿万年前的( )经过长期、复杂的变化形成的。 A .植物 B .生物 C .岩层 5. 路边常见的狗尾草属于( )。 A .水生植物 B .开花植物 C .不开花植物 6.台州火力发电厂是将( )转化成电能。 A .光能 B .核能 C .化学能 7. 下列形状的框架中,( )最容易变形。 A . B . C . 8. 把一张白纸折成“W ”形后,它的抗弯曲能力( )。 A .会减弱 B .会增强 C .保持不变 9.下列材料中,能做电磁铁铁芯的是( )。 A .铁棒 B .铜棒 C .铝棒 10. 小电动机的( )中有一对磁铁。 A .外壳 B .转子 C .后盖 11.自行车的“车把”运用了( )原理。 A .杠杆 B .轮轴 C .滑轮 12. 今年开通的椒江二桥(右图)是一座( )。 A .拱桥 B .梁桥 C .钢索桥 学 校 __ __ _ _ ___ _ __ _ _ _ 班 级_ __ _ __ _ _ __ __ __ _ 姓 名___ _ _ _ __ __ __ _ _ 学号_ __ ___ _ __ _ __ _ _ -------------------------------------------------装 ---------------------------------------- 订----------------------------------------线 ------------------------------------------------------

三年级科学下册试题及答案全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题?及?答?案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一、填空 1、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_______ 开始它的新的生命。 2、选种要挑选_______ 的、没有受过_____________ 的种子。 3、种子萌发先萌发出_____ ,再长出_______ ;植物的根向___ 生长,根的生长速度_____ 。 4、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______ 和_____ ,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_______在土壤中。 5、植物的茎具有_______ 植物及_______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6、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__________、________,以及适宜的_________和________等条件。 7、植物的_________能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_______和_________制造自己生长所需要的养料。 8、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等方式写观察日记。 二、判断 1 、不同植物的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 ) 2 、“一年之计在于春”,所以只有春天才是播种的好季节。( ) 3、凤仙花是从种子开始它新的生命的。( ) 4、植物一生生长所需养料全部是叶通过光合作用提供的。( ) 5、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条件。( ) 6、凤仙花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组成。() 7、凤仙花的种子先长芽,再长出根。() 8、每种果实中的种子的数量是一定的。()

三、选择 1、在自然条件下,______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A.有些 B .很多 C .全部 2、植物自己制造“食物”的器官是________。 A.根 B .茎 C .叶 D .根、茎、叶 3、植物叶片交叉生长,伸向四面八方,主要是为了________。 A.植物身体的平衡 B .能最大限度地接受太阳光 4、金鱼缸里养些小草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A.释放氧气 B .显得美观 C. 清洁水质 5、植物的生长发育不一定都需要_______。 A.阳光 B. 水分 C. 土壤 6、具有支撑植物作用的是_______。 A. 根 B. 茎 C. 叶 四、连线将下面的植物与它们的外部形态连线。 凤仙花攀援茎 牵牛花缠绕茎 葡萄直立茎 红薯匍匐茎 五、回答: 开花植物的生长一般经历哪几个阶段?它们的身体分为哪六个部分?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练习题 一、填空 1、动物的一生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阶段。

六年级科学试题及答案

2015年秋季教学质量阶段性检测题及答案 六年级科学 等级: 科学部分 一、我来当裁判。(对的在题后括号里打“√”,错的打“×”) 1.植物在成长的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物质。(√) 2.粉笔折断后不能恢复成原来的样子,因此这属于不可逆变化。(×) 3.昼夜交替变化的原因是地球的自转造成的。(√) 4.火车的运动方式包括移动、滚动等。(√) 5.坐在车上的乘客相对于座位是运动的。(×) 6.物体的惯性有时候是有利的,我们可以合理利用。(√) 7.地球是静止的,飞奔的汽车是运动的。(×) 8.鸵鸟属于鸟类,但它不能飞行,只能在地面上行走或奔跑。(√) 9.牛奶和柠檬汁混在一起,即发生了形态的变化,又产生了新物质。(√) 二、自选超市。(将唯一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中横线上) 1.细菌的繁殖方法是 B 。 A.复制 B.分裂 C.繁殖 2.在牛奶中加入食醋后,牛奶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C 。 A.有气泡冒出 B.看不出明显变化 C.出现粘稠状物质,并发生沉淀 3.美丽的烟花,当它在空中爆炸时,发生了剧烈的 A 。 A.不可逆变化 B.可逆变化 C.形态变化 4.车辆的惯性是造成许多交通事故的原因。下列交通规则与惯性无关的是 B 。 A.保持车距 B.靠右行驶 C.系安全带 5. C 的运动方式是摆动。 A.易拉罐 B.风车 C.秋千 6.将一根铁钉的一半浸入水中,一半露在空气中,最容易生锈的部分是 C 。 A.在空气中的一半 B.在水中的一半 C.空气和水交界处 7. 一个人坐在行驶的车厢内,认为自己是静止不动的,这时所选的参照物是 A 。 A.车厢本身 B.行进的路面 C.路边的房子 三、科学积累。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试卷考卷定稿版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试 卷考卷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试卷(一单元)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一、我知道:(每空1分,共19分) 1、像樟树这样的植物叫()植物,它的茎叫()?? 像狗尾巴草这样的植物叫()植物,它的茎叫()。 2、陆地上生长的植物叫()植物,水中生长的植物叫()。 3、植物的生长一般要经过()、()、()、 ()等过程。 4、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的基本特征。 5、植物的叶一般由()和()组成,叶片上有()。 6、叶也是有生命的,叶从()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7、拓印树皮图案的方法:把()紧压在树干上,先用()在纸上反复按压,再平捏()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8、在校园、田野、路旁、果园中都能找到(),它是一年生杂草,全国各地都有分布。它的果实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 二、辩一辩。(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24分) 1、带着目的去观察大树,才能发现更多。() 2、大树和小草的茎都一样坚硬。()

3、车前草和水花生都是水生植物。() 4、新鲜的树叶是黄色的。() 5、有的树生长时间长,永远都不会枯死。() 6、树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有一定的生存需要。() 7、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沉在水底的原因。() 8、植物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有的变化比较明显,有的变化不太明显。() 9、许多植物的叶从春天长出来,到冬天枯黄死去,完成了叶的一生。() 10、有的树木虽然秋天不落叶,但它们的叶同样也有生长和衰老的完整过程。 () 11、春暖花开的季节,许多植物很快地进入了生长期,发芽、长大、开花结果。 () 12、世界上有生命短暂的植物,没有寿命很长的植物。() 三、对号入座。(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4分) 1、一些大树看不到它的根,它应该()根。 A、有 B、没有 2、蒲公英属于() A、木本植物 B、草本植物 3、不属于陆生植物的是()。

三年级上科学单元试卷第三单元教科版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 1、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和在水中沉浮的能力等来描述材料的各种性质。 2、我们周围常见的材料有____、____、____、____等。 3、砖和陶瓷都是____材料。 4、____有固定的形状和一定的体积;____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____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5、我们用____测量液体体积的多少。 6、液体的黏度会影响它的____速度。 7、空气占据一定的____,空气的体积是可以____的。 二、判断 1、空气没有形状,没有重量。() 2、虽说材料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但材料的使用并不影响周围的环境。() 3、所有的材料都可以反复利用。() 4、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5、材料的硬度越大,就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 6、一般情况下,塑料尺的柔韧性没有不锈钢尺好。() 7、不同材料吸水能力是不同的。() 8、陶瓷制品的吸水性好。() 9、通常情况下,油比水轻。()

10、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 三、选择题 1、下列物品中是塑料做的是() A、钥匙 B、课桌 C、矿泉水瓶 2、下面哪一项不是木材的性质() A、透明 B、有条纹 C、在水中漂浮 3、你常见的陶瓷制品有() A、碗和盘子 B、文具盒和茶杯 C、筷子和牙刷 4、陶瓷和砖都是由()烧制而成的。 A、木材 B、黏土 C、塑料 5、5毫升水大约是() A、一小勺 B、一杯 C、一瓶 6、把铝片做成易拉罐,主要是利用的金属的() A、坚硬 B、延展性 C、有光泽 7、下列物品中哪能一个吸水性更好() A、塑料 B、牛皮纸 C、餐巾纸 8、判断物体的沉浮,主要看物体()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

六年级科学试卷及答案(科教版)

科学试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动滑轮的作用(), 定滑轮的作用()。 2.()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是人类 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1609年,意大利科学家 ()发明了望远镜。 3.在食物上滴上碘酒的目的是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 铁生锈是一种()现象,影响铁生锈的主要因素有 ()和()。 4.月相的变换是有规律的,上半月由(),下半月 由()。 5.把薄的材料用不同的方式()或(),可以 提高材料的的抗弯曲能力。长方体和圆柱相比,承受力较强的 是()。 6.请举例说明:()属于杠杆,()属 于斜面,()属于轮轴。 7.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有()、()、 ()、()等。二.判断(每题1分,共10分) 1.将垃圾深埋以后,再也不会污染环境了。() 2.放大镜放大的倍数越高,所看到的视野就越大。() 3.光年是一种时间单位。() 4.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 5.消耗石化燃料,会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产生温室效应。( ) 6.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远的行星是水星。 ( ) 7.所有垃圾都可以回收利用。 ( ) 8.微生物是对人类有害的东西。 ( ) 9.日食和月食都有全食.偏食.环食三种形式。 ( ) 10.我们不能用放大镜去直接观察太阳,否则很容易灼伤眼睛。 ( )

三、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在宇宙中,范围最大的是() A.太阳系B.河外星系C.银河系2.阳光透过透明的()可以分解为多种颜色的光,形成太阳光谱。 A.平面镜B.放大镜C.棱镜3.体温计的测量范围一般是()℃ A.36℃~40℃B.35℃~42℃C.35℃~40℃4.下面物体中,导电性最差的是() A.钢笔B.陶瓷C.湿毛巾5.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小。 A.水星B.地球C.木星D.海王星 6、下面属于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是() A.钳子 B.剪刀 C.跷跷板 D.筷子 7、煤是由()转变而成的。 A.石头 B.植物 C.矿物 8.放大镜的特点是中间(),边缘() A.凸、薄 B.凸、厚 C.凹、薄 D.凹、厚 9.下面哪种物质不是晶体() A.食盐 B.味精 C.白糖 D.水 10.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在于() A.颜色是否发生了变化 B.气味是否发生了变化 C.是否产生了新的物质 D.形状是否发生了变化 四、连线题(共10分) 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奇妙的微生物世界列文.虎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 在米饭上滴碘酒产生气体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形状发生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