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了解电路全章知识点
《电是什么》了解电路PPT优秀课件

知4-讲
【例7】 下列现象中与静电无关的是( B ) A.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越梳越蓬松 B.冬天,戴眼镜的人刚从外面进入室内时眼 镜变模糊 C.运送石油的大卡车常在地上拖一条铁链 D.晚上脱化纤毛衣时会有火花产生
(来自《点拨》)
【导引】
知4-讲
知1-导
1. 一些物体被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体。人们就说 这些摩擦后的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2. 带电体的基本性质是: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当利用这一性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时常用转换法。
3.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知1-讲
【例1】有些用化纤布料做成的衣服很容易脏,这主要是 因为化纤布料容易发生__摩__擦__起__电__现象而吸引细 小的灰尘。
4. 易错提示:电荷不同于电子,电荷包括正电荷、负 电荷;而电子只是带负电荷的一种粒子。
5.摩擦起电的认识:
知3-讲
原因
结果
实质 能的转化 易错提醒
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束缚能 力不同
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束缚能力强的物质 得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对核外电子
束缚能力弱的物质失电子,带正电 电荷转移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同种物质相互摩擦不能带电
总结
知2-讲
当两个轻小物体相互排斥时,这两个物体一定带 同种电荷;当两个轻小物体相互吸引时,这两个物体 可能带异种电荷,也可能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
知2-练
1 (中考·沈阳)长毛狗在家中的沙发上玩耍,淘气的小 明用干燥的毯子将它包裹起来并来回摩擦,结果小 狗的长毛竖了起来,像一只可爱的刺猬,如图所示, 狗毛是因为摩擦带上了________(填“同种”或“异 种”)电荷而互相排斥。
第十四章 了解电路复习

第十四章 了解电路复习【知识点一】电荷及摩擦起电(1)电荷定义: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2)三种起电方式:①摩擦起电:由于物体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则原来电中性的物体由于得到电子而带负电荷,失去电子而带正电荷。
注:摩擦起电时,电荷并没有凭空产生,其本质是发生了电子的转移,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②接触起电③感应起电【经典例题】例1.台式电脑使用一段时间后,为保证电脑的稳定性,需要打开主机箱盖除尘,这是因为散热风扇的扇叶在转动过程中与空气摩擦带上了_________,可以_______轻小物体,所以灰尘会附着在扇叶上。
例2.玻璃跟绸子摩擦,玻璃的一些______转移到绸子上,玻璃因__________而带正电;绸子因__________而带等量负电。
例3.下列关于摩擦起电的原因,正确的说法是( )A .摩擦后产生了新的电荷B .电子和正电荷同时按相反方向转移C .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D .正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例4.绝缘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个轻质小球a ,a 的表面镀有铝膜,在a 的附近,有一个绝缘金属球b ,开始a 、b 都不带电,如图1所示,现在使a 带电,则( ) A .a 、b 之间不发生相互作用 B .b 将吸引a ,吸住后不放C .b 立即把a 排斥开D .b 先吸引a ,接触后又把a 排斥开例5.将经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的箔片张开。
下列图2中哪个是正确的( )图1AB图2CD【知识点二】正负电荷及验电器(1)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 (2)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中和现象:等量异种电荷在一起相互抵消(4)验电器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经典例题】例1.与丝绸摩擦的玻璃棒A 分别靠近悬挂的轻质带电小球B 和C ,发现B 被排斥,C 被吸引,则_____带正电。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四章了解电路 单元课件

(1)用甲靠近乙,发现乙被排斥,则乙的带电 情况是__乙__带__正__电__;
(2)用乙靠近丙,丙被吸引,用丙靠近丁,丁 被吸引,则丙的带电情况是_丙__带__负__电___。
(来自《点拨》)
(来自《点拨》)
知1-练
1 有些用化纤布料做成的衣服很容易脏,这主要是因 为化纤布料容易发生________现象而吸引细小的灰 尘。
2 如图所示,将一塑料梳子与干燥的 头发摩擦几次,然后将梳子靠近碎 纸屑,你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由于梳子与头发____________,使梳子带了电 的缘故。
知1-导
一些物体被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体。人们就说 这些摩擦后的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摩擦起电
知1-讲
定义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带电体的性质 吸引轻小物体。
知1-讲
【例1】 下列现象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是( D ) A. 在干燥的天气脱毛衣时会听到轻微的“啪啪”声 B. 化纤衣服穿在身上特别爱吸附灰尘 C. 用干净的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随梳子飘起 D. 擦黑板时粉笔灰四处飘落
知2-讲
2.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 电荷相互吸引。
易错提醒:与带电体相互吸引的物体可能带与带电体 不同的电荷,也可能不带电。
3. 电荷量
知2-讲
定义 •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Q),简称电荷。 单位 •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
•不要混淆了电荷量的符号Q和电荷量 单位“库仑”的符号C。
(来自《点拨》)
知1-讲
【解析】 •化纤的衣服和皮肤摩擦后带电,吸引轻小的灰尘; •脱毛衣时毛衣和内衣之间相互摩擦带电; •梳头时梳子和头发摩擦而带电; •粉笔灰四处飘落是力改变了粉笔灰的运动状态。
第十四章探究电路全章知识点

IU R =第十四章探究电路实验一、探究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控制哪个物理量不变,改变哪个物理量,观察哪个物理量,得出什么结论)导体的长度,导体的横截面积,导体的材料结论:导体的电阻的大小与很截面积成反比,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导体的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成反比,导线越长,电阻越小 导体的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有关总结上述三条结论:R l Sρ= 电流 电压电阻 三者关系 电流与电压的探究电路电阻概念定义: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符号:R ,单位:欧姆,符号Ω影响电阻的因素导体的长度 导体的横截面积 导体的材料 导体的温度变阻器种类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作用:改变电流,改变电压欧姆定律实验:探究: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如何控制电阻上的电压不变 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如何改变电阻上的电压内容: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I=U/R 注意:电阻不受电流和电压的影响 应用伏安法测电阻电阻的串并联 串联:R=R 1+R 2 并联:12111R R R = 家庭 用电 家庭组成:进户线、地线、安全用电触电事故:一定强度的电流流过人体所引起的伤害事故。
安全电压:不高于36V1、 家庭电路的安装应当符合安全用电的要求原则2、 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不接触高于36V 以上的带电体3、 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保护层4、原理IU R=另外电阻还跟导体的温度有关。
实验二、探究电流跟哪些因素有关1、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控制哪个物理量不变,改变哪个物理量,观察哪个物理量,得出什么结论)A :保持电压不变时,研究电流随电阻的变化如何保持电压不变---来回调节滑动变阻器,保持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得出结论:保持电阻不变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
B :保持电阻不变时,研究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如何在一个电路中改变电压---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电阻两端电压 得出结论:保持电压不变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
第十四章了解电路知识点

精心整理第十四章了解电路知识点总结一、电是什么1、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
人们把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2、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带电体能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
若相互吸引,可能带异种电荷,还可能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
若相互排斥,都带电,且带的是同种电荷。
3、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在物体间发生了转移。
(电是不会凭空产生的)得到电子的物体显示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显示带等量的正电。
4(1(2(35端。
6问1问2(1)问312(1(2)电流可能只是由负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
(3)电流可能是由正、负电荷同时向相反方向定向移动形成的。
3、物理学中规定: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1)正负电荷的定向移动都可以形成电流,那么按照定义,负电荷的定向移动与电流的方向相反,如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是由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
那么它的电流就和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相反。
(2)外电路中的电流方向:电路接通时,电流总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出,经过导线、开关、用电器等流入电源负极。
4、三种电路:(1)通路:处处相通的电路。
或叫电路是闭合的。
(2)开(断)路:某处断开的电路(3)短路: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将电源两极用导线连通的电路。
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
①电源短路: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烧坏电源或烧坏导线的绝缘皮,很容易引起火灾。
②用电器短路(部分电路短路):用电器(或部分电路)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该用电器(或部分电路)不能工作,没有电流通过该用电器(或部分电路)。
5、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画电路图的要求:要用统一规定的符号;简洁、整齐、画成矩形、用直尺。
三、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1、串联: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小灯泡逐个顺次串接在一起,然后在接入电路的连接方式。
2、串联电路的特点:(1(2(334(1(2(35123如图电流表选择的量程,最小分度值,此时电流表的示数是。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四章了解电路本章复习课件新版沪科版

2020/1/1
精品课件
3
(2)在实验中,小宇需要比较带电小球悬挂在B、C、D三 处时受到的排斥力的大小,在你看来,小宇是通过分析什么 现象来做出比较的?你能简述他的分析过程吗?
小宇是通过分析悬挂的小球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来判断 和比较斥力的大小的.小球悬挂于B处的偏离角度最大,即小 球受到的斥力最大;小球悬挂在C处的偏离角度次之;小球 悬挂在D处的偏离角度最小,即小球受到的斥力最小.
铃发声,电池要装在B办公室.试设计一个符合要求的电路图.
两只电铃是独立工作的,电路属并联
由此可知,两解:电路图 源自图所示.只开关分别接 在两条支路上, 分别控制着对
方的电铃.
2020/1/1
精品课件
7
考点4 电流、电流表
解析:要注意电流表的正确使用规则:A1在干路上、A2和 L2串联在其中一条支路上;让电流从“+”进、从“-”出.
知识梳理
1.认识摩擦起电现象,知道两种电荷及它们的相互作用. 2.认识电源、开关、用电器等简单的电路元件,会读、会 画简单的电路图. 3.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 联电路,能说出生活中采用简单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实 例. 4.知道电流,会使用电流表测电流,知道串、并联电路中 电流的规律. 5.在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的过程中,体验科学研 究的方法 和科学探究的步骤.
IA+IB=IC
2020/1/1
精品课件
11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 你有什么收获?
2020/1/1
精品课件
12
请你根据他们的实验步骤和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①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__断__开___. ②上面设计的表格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缺__少__电__流__的__单__位___.
14 《了解电路》知识点汇总—伦

第十四章了解电路第一节电是什么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等)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①摩擦起电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能的转化:机械能→电能。
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
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见一面,分一半)实质:电荷在不同物体间,或在同一物体不同部分间的转移。
③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实质:电荷在同一物体不同部分的重新排布。
3.两种电荷: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
(都光滑)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
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
(都粗糙)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A、B都是轻小物体,相互排斥:一定带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同种电荷,或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
5.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6.电荷量(Q):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
单位:库仑(C)7.原子的结构质子(带正电)原子核原子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8.原子对外不显带电性的原因: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数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
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①如果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和现象。
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用部分电荷和带电量少的物体中和,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体带同种电荷。
(验电器金属箔片闭合后又张开?)②中和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消灭,实际上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只是等量的正负电荷使物体整体显不出电性。
第二节让灯泡发光1.电路的组成:②用电器:定义:用电来工作的设备。
工作时:将电能—→其他形式的能。
第14章了解电路全章知识点

了解电路一、电是什么1.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人们把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2.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1)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2)有种电荷有相互吸引的性质3.摩擦起电的原因:是电子在物体间发生了转移。
(电是不会凭空产了解电路电路组成状态通路 开路 短路连接 方式串联 并联电流电流的方向 电流的单位 电流表及其使用 电流的规律 串联电路中,I=I 1=I 2 并联电路中,I=I 1+I 2电压电压的作用电压的单位 电压表及其使用 电压的规律串联电路中,U=U 1+U 2 并联电路中,U=U 1=U 2 电荷摩擦起电 两种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静电感应串联: 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
① 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通路, ②各个用电器不能独立工作 ③ 只需一个开关并联: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
①电流有两条(或多条)路径; ②各元件可以独立工作;③干路的开关控制整个干路,支路的开关 只控制本支路.各支路互相不影响。
生的)得到电子的物体显示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显示带等量的正电。
能的转化:机械能→电能4.验电器是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
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原理制成。
验电器结构特点: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5.静电感应:带电体与不带电的导体靠近时,由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会使导体内部的电荷重新分布;导体内的异种电荷会被吸引到带电体附近,同种电荷会被排斥到远离带电体的导体另一端。
(由2推导出来)静电的应用与防预应用:1)避雷针2)静电复印3)静电涂漆4)静电选矿5)静电纺纱、静电植绒预防:天气干燥,化学纤维质地的内衣、地毯、坐垫等会摩擦产生静电。
卧室不摆放电视,看电视要保持距离,看完电视要洗脸、吸手问1:毛皮与橡胶棒相比,哪个更容易失去电子?丝绸与玻璃棒相比,哪个个更容易得到电子?问2:你有几种方法检验物体是否带电?(1)利用带电体的性质(2)利用验电器(3)利用电荷间相互作用的性质问题3:使物体带电的方式1)摩擦起电2)静电感应二、让电灯发光1、电路定义: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通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了解电路
一、电是什么
1.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人们把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2.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1)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2)有种电荷有相互吸引的性质
3.摩擦起电的原因:是电子在物体间发生了转移。
(电是不会凭空产生的)
得到电子的物体显示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显示带等量的正电。
能的转化:机械能 → 电能
4.验电器是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
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原理制成。
验电器结构特点: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5.静电感应:带电体与不带电的导体靠近时,由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会使导体内部的电荷重新分布;导体内的异种电荷会被吸引到带电体附近,同种电荷会被排斥到远离带电体的导体另一端。
(由2推导出来)
静电的应用与防预
应用:1)避雷针 2)静电复印 3)静电涂漆 4)静电选矿 5)静电纺纱、静电植绒 了
解
电
路
电路
组成 状态 通路 开路 短路 连接 方式 串联 并联 电
流 电流的方向 电流的单位 电流表及其使用 电流的规律 串联电路中,I=I 1=I 2 并联电路中,I=I 1+I 2 电
压
电压的作用 电压的单位 电压表及其使用 电压的规律 串联电路中,U=U 1+U 2 并联电路中,U=U 1=U 2 电
荷
摩擦起电 两种电荷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静电感应 串联: 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
① 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通路, ② 各个用电器不能独立工作 ③ 只需一个开关 并联: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
①电流有两条(或多条)路径; ②各元件可以独立工作; ③干路的开关控制整个干路,支路的开关 只控制本支路.各支路互相不影响。
预防:天气干燥,化学纤维质地的内衣、地毯、坐垫等会摩擦产生静电。
卧室不摆放电视,看电视要保持距离,看完电视要洗脸、吸手
问1:毛皮与橡胶棒相比,哪个更容易失去电子?
丝绸与玻璃棒相比,哪个个更容易得到电子?
问2:你有几种方法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1)利用带电体的性质(2)利用验电器(3)利用电荷间相互作用的性质
问题3:使物体带电的方式
1)摩擦起电2)静电感应
二、让电灯发光
1、电路定义: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通路。
电源:结构(正负极),功能(提供电能的装置)
用电器:(消耗电能)
开关:控制电路
2.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而电荷可以分为两种,即:正电荷和负电荷,所以在理解电流的形成这一内容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1)电流可能只是由正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
(2)电流可能只是由负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
(3)电流可能是由正、负电荷同时向相反方向定向移动形成的。
3. 物理学中规定: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正负电荷的定向移动都可以形成电流,那么按照定义,负电荷的定向移动与电流的方向相反, 如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是由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
那么它的电流就和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相反。
电路接通时,电流总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出,经过导线、用电器等流入电源负极。
4、三种电路:
(1)通路; 处处相通的电路
(2)开路;某处断开的电路
(3)短路:导线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跟电源两端连接的电路
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
①电源短路: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烧坏电源或烧坏导线的绝缘皮,很容易引起火灾;②用电器短路(部分电路短路):用电器(或部分电路)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该用电器(或部分电路)不能工作,没有电流通过该用电器(或部分电路)。
5、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三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1、串联: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
各用电器相互影响。
1)串联电路: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通路,切断任何一个元件整个电路均不工作,各个用电器相互影响,只需一个开关.
2、并联: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
①电流有两条(或多条)路径;
②各元件可以独立工作;
③干路的开关控制整个干路,支路的开关只控制本支路.各支路互相不影响。
3、识别电路串、并联的常用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熟练掌握)
①电流分析法(从结构上):在识别电路时,电流:电源正极→各用电器→电源负极,
若途中不分流,用电器串联;若电流在某一处分流,每条支路只有一个用电器,这些用电
器并联;
②断开法:去掉任意一个用电器,若另一个用电器也不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串联;若另一个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为并联。
4、画电路图或设计电路图
①判断出串并联(实物图电路图)
②根据用电器能不能独立工作
四、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
1、物理学中用每秒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积的电荷量Q来表示电流强弱叫做电流。
(说明:电流只与电荷量、通电时间有关,与导线的粗细,即横截面积的大小无关。
)
2、电流的单位:安培(A),毫安(mA),微安(uA)
3、换算关系:1A=1000 mA,1 mA=1000 uA
4、公式:I=Q/t
(I表示电流,单位是: A ;Q表示:电荷量,单位是: C ;t表示时间,单位是: s )
5、电流表的使用
①使用电流表前首先要校零,即使指针对准表头刻度盘的零刻度线,同时弄清电流表的量
程和分度值。
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②电流表与被测用电器串联,
③电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就直接把电流表接到电源的两极上
6. 串联电路电流特点: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7. 并联电路电流特点。
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五、测量电压
1、电压是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单位:伏特(V),KV,mV。
1 KV=1000 V,1 V=1000 mV。
3、常用电压值: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 V,家庭照明电路电压220 V,对人体的安全电压
不高于36 V,铅蓄电池电池每个2 V。
4、电压表大的使用
(一)测量电路两端电压的仪表——电压表。
(二)电压表的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
(1)若用“+”(“-”)“3”两个接线柱,量程为3V,分度值0.1V。
(2)若用“+”(“-”)“15”两个接线柱,量程为15V,分度值0.5V。
(3)注意:先看量程(找接线柱)后确定分度值。
5. 电压表的使用规则
(1)电压表要并联在被测电路的两端。
(2)电流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进,从“-”接线柱流出。
(3)不要超过量程。
(4)电压表可以直接接到电源的正负极上测出电源电压。
6. 电压表与电流表比较
7、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压的关系
(1)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
(2)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