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膨胀式土壤耦合热泵系统设计与施工
地源热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地源热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第二章施工部署在总体施工部署中,我们以“一流的科学管理、一流的施工技术、一流的工程质量、一流的施工进度”为指导思想,以“高标准、严要求、抓落实、创一流”为质量方针,以“先进合理的施工方案、周到严密的施工组织设计、严格认真的施工管理、可靠落实的合同责任”为行动措施,确保工程顺利达到预期施工目标。
一、项目目标1.质量目标合格、优质地完成工程施工,达到施工验收规范合格标准。
2.进度目标根据招标文件和工程总体安排的进度计划,在收到书面进场开工通知后的100个日历天内完成(在土建场地已交付且施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取室内、室外同时进行的方式)。
3.成本目标在保证工程效果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
4.安全目标重大伤亡事故为“零”,一般事故控制在1‰以内。
二、项目管理总体安排我们将本项目作为公司的重点项目来抓,成立专门的安装项目部,在业主和监理方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密切配合总包商抓好本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与其他专业单位及时联系和协调,做到配合紧密,互不影响进度,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展。
我们配备了经验丰富、综合素质高、专业技术过硬、责任心强的项目经理和优秀的、团结、高效务实的施工项目班子。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现行的相关验收规范标准进行施工,遵循国家、省、市有关工程的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相关的管理文件和施工标准。
我们遵照公司一贯原则做到规范化、文明化施工,为确保工程达到预期的施工目标提供组织保障条件。
三、重点、难点分析及解决方法本项目工程施工的特点是整个项目施工工期短,在土建交房后,需同时进行室内风水系统安装和室外地埋系统施工,与此同时还要确保能预留时间给园林绿化、市政等专业事故,各专业配合的地方多。
室外地埋换热器是整个地源热泵系统设计及安装施工过程的重中之重,要兼顾考虑当地的市政管网、地下管线等因素,在施工安装前应与各相关专业密切配合,统筹安排施工顺序及方式,有效利用时间和空间,有效控制过程质量和进度,避免返工、浪费和质量事故的发生。
地源热泵系统施工方案

地源热泵系统施工方案一、引言地源热泵系统是一种能够高效利用地下能源的供暖和制冷系统,它通过调节地下水的热量来达到环境控制的目的。
本方案将详细介绍地源热泵系统的工程施工步骤与要求,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二、施工准备1. 确定设计方案:根据建筑的需求和特点,确定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热泵机组容量、地源热井数量和深度等。
2. 现场勘察:进行现场勘察,确认地源热井的施工位置,并进行地质勘探,评估地下水资源和地质条件,确保施工安全性。
3. 材料准备:准备所需的地源热泵系统施工材料,包括地源热井钢管、热泵机组、水泵、阀门等。
三、地源热井施工1. 预埋地源热井钢管:根据设计要求,在施工位置钻探孔,将地源热井钢管预埋于地下,确保钢管与地面的高度符合要求。
2. 钢管连接与固定:将地源热井钢管进行连接,并使用专用夹具将其牢固固定在预埋位置,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
3. 导热材料填充:在地源热井钢管与孔壁之间填充导热材料,提高热能传递效率,并防止管道受损。
4. 井口防护:对地源热井的井口进行防护措施,避免杂物或污染物进入井内。
四、主机房施工1. 热泵机组安装:按照设计方案的要求,将热泵机组安装在主机房内,并与地源热井连接,确保连接处的密封性和稳固性。
2. 冷暖水管路安装:根据施工图纸,安装冷暖水管路,包括冷却水管路、热水供应管路和回水管路,确保管路的畅通和连接的可靠性。
3. 阀门和水泵安装:安装阀门和水泵,用于控制冷暖水流量和调节水温,确保系统运行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4. 电气系统安装:安装电气控制设备,并与热泵机组、水泵和阀门进行连接,确保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和安全性。
五、系统调试与运行1. 系统检查与试运行:在施工完成后,进行系统的全面检查,包括管路的压力测试和机组的性能测试,确保系统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2. 系统调试与调节:根据实际情况,对系统进行调试和调节,确保系统的热效率和能耗达到设计要求。
3. 操作培训与验收:对系统进行操作培训,使用户能够熟练掌握系统的使用方法,并进行系统的验收,确保系统的质量和性能。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设计要点解析

国家标准《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设计要点解析摘要:本文针对不同地源热泵系统的特点,结合《规范》条文,对地源热泵系统设计特点、方法及要点进行了深入分析,为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提供指导。
关键词:地源热泵系统、设计要点、系统优化1前言实施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已成为新时期我国能源发展的基本方针,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是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6年1月1日《可再生能源法》正式实施,地源热泵系统作为可再生能源应用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最利于与太阳能供热系统相结合的系统形式,近年来在国内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
地源热泵系统利用浅层地热能资源进行供热与空调,具有良好的节能与环境效益,但由于缺乏相应规范的约束,地源热泵系统的推广呈现出很大盲目性,许多项目在没有对当地资源状况进行充分评估的条件下就匆匆上马,造成了地源热泵系统工作不正常,为规范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施工及验收,确保地源热泵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更好的发挥其节能效益,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会同13个单位共同编制了《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该规范现已颁布,并于2006年1月1日起实施。
由于地源热泵系统的特殊性,其设计方法是其关键与难点,也是业内人士普遍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国外热点课题,在新颁布的《规范》中首次对其设计方法提出了具体要求。
为了加深对规范条文的理解,本文对其部分要点内容进行解析。
2《规范》的适用范围及地源热泵系统的定义2.1《规范》的适用范围该《规范》适用于以岩土体、地下水、地表水为低温热源,以水或添加防冻剂的水溶液为传热介质,采用蒸气压缩热泵技术进行供热、空调或加热生活热水的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它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含义:(1)“以水或添加防冻剂的水溶液为传热介质”,意旨不适用于直接膨胀热泵系统,即直接将蒸发器或冷凝器埋入地下的一种热泵系统。
该系统目前在北美地区别墅或小型商用建筑中应用,它优点是成孔直径小,效率高,也可避免使用防冻剂;但制冷剂泄漏危险性较大,仅适于小规模应用。
热泵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某小区热泵安装工程2. 工程地点:某小区3. 工程规模:该小区共有住宅楼10栋,共计1000户居民,计划安装热泵系统,满足居民冬季供暖需求。
4. 工程内容:热泵机组安装、管道铺设、控制系统安装、调试及验收。
二、施工准备1. 人员准备:组织施工队伍,包括施工队长、技术人员、电工、焊工、安装工等,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关资质。
2. 材料准备:根据设计图纸及工程量清单,采购热泵机组、管道、阀门、泵、控制系统、保温材料等。
3. 施工设备准备:准备施工工具,如电焊机、切割机、钻床、扳手、螺丝刀等。
4. 施工场地准备: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确保施工环境整洁、安全。
5. 施工方案编制:根据设计图纸及现场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
三、施工流程1. 施工前期准备(1)组织施工队伍,明确施工人员职责。
(2)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了解施工工艺及质量要求。
(3)采购、检验施工材料及设备,确保材料及设备符合质量要求。
2. 施工阶段(1)热泵机组安装1)确定机组安装位置,确保机组基础稳固。
2)安装机组支架,确保支架水平、牢固。
3)安装机组,连接电气线路、管道。
4)调试机组,确保机组运行正常。
(2)管道铺设1)按照设计图纸及现场实际情况,确定管道走向。
2)开挖管道沟槽,确保沟槽尺寸符合要求。
3)铺设管道,连接阀门、泵等设备。
4)对管道进行保温处理。
(3)控制系统安装1)安装控制柜,确保控制柜位置合理。
2)连接电气线路,确保线路连接牢固。
3)调试控制系统,确保控制系统运行正常。
4)安装传感器,确保传感器安装位置准确。
(4)调试及验收1)对整个热泵系统进行调试,确保系统运行稳定、安全。
2)进行试运行,检查系统运行效果。
3)对系统进行验收,确保系统符合设计要求。
四、施工质量控制1. 材料及设备质量控制:对采购的材料及设备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质量要求。
2.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及质量标准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27070338_太阳能-空气源热泵耦合供暖系统组合形式

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愈发被人们重视,充分利用太阳能来满足建筑所消耗的大量能耗,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空气能作为低品位能源,具有方便易得、无任何污染等优点,但存在环境适应性问题。
空气源热泵技术是一种成熟并被广泛使用的空气能利用技术手段,但在低温环境下,空气源热泵系统很难达到高效节能。
太阳能是间歇性的,能量密度低,并且分布不均匀。
将两者有效结合成一种新型加热系统,效率将大幅度提升。
根据空气源热泵和太阳能集热器之间的组合形式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膨胀式,另一类是非直接膨胀式。
在非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系统中,太阳能与空气源热泵系统分为3种方式:串联、并联和混联。
一、直接膨胀式耦合功能系统
直接膨胀式耦合供能系统原理是将供能的蒸发器用太阳能集热器代替。
高温高压气态工质从压缩机出来,然后通过冷凝器中释放热量,经过膨胀阀后在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内吸收热量,进而将热量从室外传递到室内。
这种形式的系统由于受太阳辐射影响比较大,具有不稳定性。
直接膨胀式耦合热泵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图一 直接膨胀式耦合热泵系统图
太阳能-空气源热泵耦合供暖系统组合形式
空气源热泵的优势,在未来推广上更好发展。
竖直埋地换热器内两相流动数值模拟

埋 地换热 器作 为 土壤 源热 泵 与大 地 热交 换 的唯 一设 备, 其传热 效果 的好 坏直 接 决定 着热 泵 机组 的性 能 系数。 根据 土壤 源热 泵地埋管换热系统 中是否存 在 中间传热介质
器) 的作用 , 内部 的换热存 在相 变过 程 , F U N 其 故 L E T缺省
【 摘
要】 为了给直接膨胀式土壤源热泵 U型铜管埋地换 热器的优化设 计提供理论依 据 , 分析各 因素 通过
对两相流动换热 的影 响, 建立修正的两相流混合 物模 型 , 对直接膨胀式土壤源 热泵地下换热 系统 供热工况下 的三 维流场和热交换 过程进行 了数值模拟 。结果表明该模型符合工程精度要求 , U型管与土壤的换热主要 是在进 口支
基于导热型传热机制的地埋管 与土壤传 热模型忽 略了 多孔介质 中复杂 的传热 问题 , 目前 国内外 分析 地埋 管换 是 热器传热常用的数学物理模 型。但 导热型地 埋管换热 器的 传热过程 也是 十分 复 杂 的, 换热 效果 受很 多 因素 影 响。 其
以现有 的计算技术 来说 , 建立 精确 模拟 所有 实 际情况 的模
三维瞬态远边界传热理论 。线源和 圆柱孑 模 型的建立 和求 L
解较容易 , 在工程实践中实用性较 强 ; 三维瞬态模 型考虑 了
就是弥散 的第二 相 的体积 比率应 很低 , 与本 文求 解 问题不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方案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方案(一)术语<1>地源热泵系统,以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为低温热源,由水源热泵机组、地热能交换系统、建筑物内系统组成的供热空调系统。
根据地热能交换系统形式的不同,地源热泵系统分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和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
<2>水源热泵机组,以水或添加防冻剂的水溶液为低温热源的热泵。
通常有水/水热泵、水/空气热泵等形式。
<3>地热能交换系统,将浅层地热能资源加以利用的热交换系统。
<4>浅层地热能资源,蕴藏在浅层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中的热能资源。
<5>传热介质,地源热泵系统中,通过换热管与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进行热交换的一种液体。
一般为水或添加防冻剂的水溶液。
<6>地埋管换热系统,传热介质通过竖直或水平地埋管换热器与岩土体进行热交换的地热能交换系统,又称土壤热交换系统。
<7>地埋管换热器,供传热介质与岩土体换热用的,由埋于地下的密闭循环管组构成的换热器,又称土壤热交换器。
根据管路埋置方式不同,分为水平地埋管换热器和竖直地埋管换热器。
<8>水平地埋管换热器,换热管路埋置在水平管沟内的地埋管换热器,又称水平土壤热交换器。
<9>竖直地埋管换热器,换热管路埋置在竖直钻孔内的地埋管换热器,又称竖直土壤热交换器。
<10>地下水换热系统,与地下水进行热交换的地热能交换系统,分为直接地下水换热系统和间接地下水换热系统。
<11>直接地下水换热系统,由抽水井取出的地下水,经处理后直接流经水源热泵机组热交换后返回地下同一含水层的地下水换热系统。
<12>间接地下水换热系统,由抽水井取出的地下水经中间换热器热交换后返回地下同一含水层的地下水换热系统。
<13>地表水换热系统,与地表水进行热交换的地热能交换系统,分为开式地表水换热系统和闭式地表水换热系统。
热泵系统施工方案

热泵系统施工方案说明本文档介绍了热泵系统的施工方案。
热泵系统是一种利用空气、地热、水等源热能进行加热、制冷和热水供应的系统。
热泵系统施工需要考虑相关的设计、材料和工艺,并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本文档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1.系统概述2.设计考虑3.材料选择4.工艺流程5.施工质量控制6.安全注意事项1. 系统概述热泵系统是一种利用热力泵的原理,将低温热能转化为高温热能的系统。
它可以利用环境中的空气、地热、水等能源进行能量的转换,从而实现加热、制冷和热水供应的功能。
热泵系统主要由热能源、热泵机组、热交换器、控制系统和热泵剂组成。
2. 设计考虑在进行热泵系统的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系统负荷:根据建筑物的面积、用途和设计要求确定热泵系统的负荷。
•能源选择:根据可利用的能源资源和经济性选择合适的能源类型。
•系统布局:根据建筑物的布局和使用需求,确定合理的系统布局。
•管道设计:根据负荷和管道距离,设计合适的管道尺寸和布局。
•控制系统:选择适合的控制系统,实现对热泵系统的精确控制和调节。
3. 材料选择在热泵系统的施工中,材料的选择对系统的性能和寿命有着重要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材料选择建议:•管道材料:选择耐高温、耐腐蚀的管道材料,如不锈钢、铜等。
•绝缘材料:选择具有良好绝缘性能和耐高温性能的材料,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效果。
•热交换器材料:选择具有高导热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材料,如铜、铝等。
4. 工艺流程热泵系统的施工工艺流程如下:1.安装热泵机组:根据设计要求,将热泵机组安装在合适的位置,并连接电源和管道。
2.安装热交换器:将热交换器安装在系统中,并连接相应的管道。
3.安装管道系统:根据设计要求,安装管道系统,并进行管道连接和固定。
4.安装控制系统:将控制系统安装在合适的位置,并连接相关的传感器和执行器。
5.系统调试:对热泵系统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5. 施工质量控制为了保证热泵系统的施工质量,需要进行以下控制措施:•施工前的准备: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施工区域的干净和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 10 , 依据文献 [ 4] 冷凝温度定为 42 ; 过冷度 取 5 。不考虑制冷剂在地下铜管中的压降, 绘制 制冷循环压焓图如图 3 所示, 各状态点参数见表 1。
图 3 制冷循环 lg p-h 图
表1
状态点 温度 / 1 2 3 4 5 6 7 10 53. 93 42 42 37 2 2 压力 / M Pa 0. 314 6 1. 072 2 1. 072 2 1. 072 2 1. 072 2 0. 314 6 0. 314 6
* 国 家 十 一 五 科 技 支 撑 项 目 ( 编号 : 2006BA J04A 05, 2006 BA J 04A 13) 郭永辉 , 男 , 1976 年 3 月生 , 博士研究生 , 讲师 410082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0) 13974815247 E - mail: gyh763@ 163. com 收稿日期 : 2009 - 12 - 22 修回日期 : 2010 - 01 - 18 图 1 第二环路土壤耦合热泵系统示意图
方便。 2) 制冷剂循环管路直接埋入地下, 制冷剂通 过地下铜管直接与土壤接触并进行换热, 没有中间 换热环节和水泵耗功, 系统的效率更高。 3) 铜的导热系数( 399 W/ ( m K) 左右) 比高密 度聚乙烯的导热系数 ( 0. 42 W/ ( m K) 左右) 高很
62
技术交流
暖通空调 HV&AC 2010 年第 40 卷第 12期 的研究关注较少, 成熟因而技术不够成熟。目前美 国和加拿大只有一些小型公司生产安装直接膨胀 式土壤耦合热泵系统, 安装数量极少。奥地利国内 60% 的热泵系统是直接膨胀式土壤耦合热泵系统 , 水平埋管式居多[ 2]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 , 直接 膨胀式土壤耦 合热泵系统的制 热量普遍小 于 20 kW, 是典型的 一户一机 小型户式集中空调。我 国对直接膨胀式土壤耦合热泵系统的相关研究和 开发属于起步阶段。 2 设计方法及流程 从设计施工角度来说, 直接膨胀式地源热泵可 以分为热泵机组设备设计、 地下铜管换热器设计及 空调端设备与管道设计施工三部分, 其中空调端设 备与管道的设计施工和传统暖通空调设备的设计 施工一样 , 而地下铜管换热器设计、 热泵机组设备 设计有一定的特点 ,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仅对热泵机 组设备设计与地下铜管换热器的设计及施工问题 作一讨论。 2. 1 工程概况 示范 工程 地 处 湖 南 省 浏阳 市 官 渡 镇 , 东 经 113. 08 , 北纬 28. 20 , 海拔高度 68 m, 为一幢两层 两户住宅 , 占地面积为 192 m 2 , 空调面积 60. 8 m 2 。 建筑冷负荷 5 kW, 热负荷 4 kW 。年室外平均温度 为 19 。 设计参数 : 夏季, 空调室外计算温度 35. 80 空调室内计算温度 26 0 , 空调室内计算温度 18 。 2. 2 直接膨胀式地源热泵机组设计方法与流程 示范地区属于夏热冬冷地区 , 热泵设计以夏季 降温为主 , 兼顾冬季供暖。故本系统按夏季工况设 计, 进行冬季校核。 1) 制冷剂的选择 制冷剂的替代是整个制冷空调行业所面临的 共同问题。文献[ 3] 提出在小型制冷系统中 R134a 是 R12 的优良替代工质。 R134a 具有较好的热稳 定性 , 其自燃温度为 770 , 而且与润滑油有良好 的互溶性 ; 同时 R134a 和润滑油对金属 , 如铜、 铁、 铝等 均 有 较 好 的 稳 定 性。该 示 范 工 程 中 采 用 R134a 作为制冷剂。 2) 制冷工况的确定 已知冷水供水温度为 7 南地区年平均温度为 19 , 回水温度 12 ,湖 。蒸发温度比冷水供水 ,
; 冬季, 空调室外计算温度
暖通空调 HV&AC 2010 年第 40 卷第 12 期 温度低 5 , 设定为 2 。过热度选 8 , 吸气温度
技术交流
63
性的内平衡式膨胀阀。一般情况下, 膨胀阀的容量 比蒸 发器 制冷 能力 大 20% ~ 30% 。采用 型号 为 T EN5 - 3. 7 内平衡式膨胀阀。适用温度范围: - 70 ~ 10 , 可调节的关闭过热度: 2~ 8 , 制冷量: 标准/ 空调( 5. 8 kW/ 5. 3 kW) , 标称直径为 2 mm 。 5) 四通换向阀 四通换向阀也是系统中的关键部件之一。它 通过改变制冷剂流 向使系统达到制 冷、 制热 的效 果, 根据制冷剂管径及制冷量 , 选取 ST F - 0301G 四 通阀。 6) 干燥过滤器
暖通空调 HV&AC 2010 年第 40 卷第 12 期
技术交流
61
直接膨胀式土壤耦合热泵 * 系统设计与施工
湖南大学 湖南大学
摘要
河南科技大学 张国强 周 晋
郭永辉 吴加胜
结合示范工程 , 介绍了直接膨胀式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施工要点。 详细分 直接膨胀 地源热泵 设计 施工
析和讨论了系统的初投资和冬夏季运行情况 。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 , 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 关键词
表 2 直接膨胀式地源热泵空调系统 设备明细
名称 压缩机 四通阀 换热器 膨胀阀 风机盘管 冷水泵 膨胀水箱 油分离器 干燥过滤器 型号 ZB21K Q EQ ST F -0301G CB26 TE N5 -3. 7 FP -68WA / G GP-125 0. 2 m 0. 2 m A -W 55824 BFK-084S 型号 ZB21K Q E - PFJ ST F -0301G CB26 CB26 TE N5 -3. 7 FP -68WA / G GP-125 GP-125 0. 2 m 0. 2 m A -W 55824 BFK-084S 0. 2 m 单位 台 个 片 个 台 台 台 台 个 单位 台 个 片 片 个 台 台 台 台 台 个 数量 1 1 28 1 2 1 1 1 1 数量 1 1 28 35 1 2 1 1 1 1 1
Hunan Univers ity, Hunan, China
1 直接膨胀式地源热泵 地源热泵以大地作为热源和热汇, 其换热器埋 入地下, 与土壤进行换热。近年来国内外正在加强 对地 源 热 泵 的 系 统 研 究, 其 中 土 壤 耦 合 热 泵 ( gr ound - co upled heat pum p, GCH P ) 是研 究的重 点。我国根据 GCH P 系统的地埋管换热系统是否 存在中间传热介质( 通常是水或添加防冻液的水溶 液) 分为第二环路土壤耦合热泵系统和直接膨胀式 土壤耦合热泵 [ 1] 。直接膨胀式土壤源热泵系统将 制冷剂铜管环路直接埋入土壤中, 实现制冷剂和土 壤的直接换热。在冬季供暖时 , 地下铜管换热器作 为热泵机组的蒸发器吸收土壤中的热量 ; 在夏季供 冷时 , 地下铜管换热器作为热泵机组的冷凝器向土 壤排放热量。第二环路土壤耦合热泵系统与直接 膨胀式土壤耦合热泵系统示意图分别见图 1, 2 。 直接膨胀式土壤耦合热泵系统有以下优点: 1) 系统中没有水 - 水换热器、 中间换热环路和 水泵及其辅助部件 ( 阀门等 ) , 系统更简单 , 安装更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di rect expansion ground -coupled heat pump systems
By Guo Yonghui , Zhang Guoqiang , Zhou Jin and Wu Jiasheng
Abstract Pre sents the design me thod a nd co nstr uction points r elated to a de monstra tio n pro ject. Analyses on the initia l investment and o per at io n in w inter and summ er sho w that the system w or ks smo othly and a chiev es ex pe cted eff ects. Keywords direct e xpansion, gr ound - so urce hea t pump, design, constr uc tio n
图 2 直接膨胀式土壤耦合热泵系统示意图
多。而且制冷剂和周围土壤的温差比传统 GSHP 系统水 - 土壤温差更大, 因而地埋管换热器的换热效 率更高, 所需的管长大大降低, 施工费用降低。 4) 因换热效率高, 需要埋管的土地面积少。 直接膨胀式土壤耦合热泵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地下铜管换热器系统设计复杂。地下铜管 换热器和土壤的换热过程是由管内制冷剂液体的 相变 ( 蒸发或冷凝) 换热过程、 管壁的导热过程、 回 填材料的导热过程和 周围土壤的导 热过程组成。 地下铜管的制冷剂两相流的传热与能量交换比较 复杂 , 比如制热时地下铜管作为热泵的蒸发器 , 制 冷剂液体在地下铜管中的沸腾属于非均质沸腾中 的管内流动沸腾 , 既是液体的沸腾过程, 又是非绝 热的两相流体的流动过程 , 这两个过程相互联系又 相互影响。 2) 回油问题。直接膨胀式土壤耦合热泵系统 制热运行时, 地下铜管换热器作为热泵机组的蒸发 器。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在地埋管中蒸发成低 温、 低压气体, 而大部分润滑油仍然是液态, 从过热 区开始, 润滑油和制冷剂分离 , 由于润滑油的黏度 大, 润滑油流动阻力很大 , 同时由于地下管路长, 弯 头多 , 因此管路会积存润滑油。随着运行时间的增 加, 管路中的润滑油越积越多 , 压缩机会因为缺油 而损坏。 3) 制冷剂储液问题。在制冷工况运行时 , 地 下换热器管路作用为冷凝器, 制冷剂的状态为高温 高压的气体; 在制热工况运行时, 地下换热器管路 作用为蒸发器, 制冷剂的状态为低温低压的液体。 制冷与制热工况下 , 管路中制冷剂 的质量差别很 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满足系统的正常工作, 必须对系统的制冷剂 充注量随工况改变进行调节。 国内外学者对直接膨胀式土壤耦合热泵系统
各状态点参数
比焓 / ( kJ/ k g) 比熵 / ( kJ/ ( k g 407. 0 433. 7 420. 3 259. 4 251. 9 251. 9 399. 8 1. 752 1. 752 1. 710 1. 200 1. 176 1. 189 1. 726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