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正畸培训资料
口腔正畸临床常用操作培训课件

适应证 • 所有接受正畸治疗的错合畸形患者
,在正畸治疗前和治疗后均需要取 记存模型,如有必要在正畸治疗中 也要取记存模型。
口腔正畸临床常用操作
1
口腔正畸临床常用操作
2
操作程序及方法
1、根据患者上、下牙弓的形态大小, 选择合适的托盘,使其能包括牙弓内 的全部牙齿,托盘的边缘应有足够的 高度以获得基骨和系带的正确形态。
2、拍摄正位咬合及侧位咬合像。 侧位像上应显示上、下磨牙关 系。
3、拍摄上、下牙列像。
口腔正畸临床常用操作
7
正位面像
口腔正畸临床常用操作
8
侧位面像
口腔正畸临床常用操作
9
3/4侧位
口腔正畸临床常用操作
10
微笑时正位面像
口腔正畸临床常用操作
11
正位咬合
口腔正畸临床常用操作
12
侧位咬合
口腔正畸临床常用操作
适应证
• 如有条件,对正畸患者,在其治疗 前、后及治疗过程中均应拍摄面像 与合像,记录颜面、牙齿排列和咬 合情况,为诊断、矫治设计、矫治 过程和矫治效果的评估提供形象化 的资料
口腔正畸临床常用操作
6
操作程序及方法
1、拍摄正位、侧位面像,必要时 需拍摄3/4侧位及微笑时正位 面像。
5、如果使用光固化型釉质粘接剂,先将少量渗 透液均匀涂布在酸蚀的牙面上,然后光照l0s 。将光固化釉质粘接剂放置在托槽背板上。 托槽粘接位置的调整同上。然后清理托槽周 围被挤出的釉质粘接剂。在托槽周围分别光 照10~ 20s。
口腔正畸临床常用操作
31
注意事项
1、酸蚀范围尽可能控制在需要粘接 托槽的牙面内。
3,以三用枪水气冲洗牙面,配合吸涎 器吸引,然后吹干牙面。酸蚀过的牙 面无光泽呈白垩色。
正畸专科医生培训计划

正畸专科医生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正畸专科医生培训旨在提高医生对于牙齿畸形和颌面畸形的诊断、治疗和管理能力,培养正畸专科医生对于正畸病患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促进正畸医疗事业的发展。
二、培训内容1. 基础理论课程- 牙齿和颌面发育的基本知识- 牙齿畸形和颌面畸形的分类和诊断- 正畸治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牙齿畸形和颌面畸形的影响因素和危害- 正畸治疗的风险和并发症2. 临床操作技术课程- 牙颌畸形的临床检查和诊断- 牙齿畸形的矫治过程和技术- 颌面畸形的手术治疗技术- 正畸材料的选择和应用- 正畸器械的操作和调整3. 专科知识课程- 牙齿畸形和颌面畸形的卫生保健知识- 牙齿和颌面畸形的整体治疗方案- 正畸病患的心理辅导和管理- 正畸医疗事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4. 实习培训- 参与正畸医疗诊疗实践- 学习和掌握正畸医疗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参与正畸临床研究和学术交流三、培训方法1. 理论授课- 通过讲座、讨论、互动等方式传授正畸专科医生的基础理论知识- 指导医生学习相关学术文献和研究成果2. 临床操作技术培训- 安排实验操作和技能培训课程- 开展临床技能演练和模拟实践3. 专科知识培训- 进行专题讲座、学术报告等形式的专科知识传授- 培养医生的医疗管理和患者心理辅导技能4. 实习培训- 安排医生参与临床实践和研究课题- 指导医生进行正畸病例的诊治和学术交流四、培训师资1. 主讲教师- 正畸专业教授和临床医师- 医学教育专家和专科管理者2. 实习导师- 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专业技能的正畸医师3. 学术辅导- 医学专家和学术研究人员五、培训评估1.知识水平- 通过理论考试、临床操作技能测试等方式进行知识水平的评估2.临床能力- 培训结束后,医生需完成一定数量的正畸患者临床治疗和手术操作,由导师进行临床能力评估3.学术研究- 培训期间,医生需完成符合专业要求的学术研究课题,提交学术论文,并参与学术交流活动六、培训效果1. 临床实践- 培养出一批具有临床实践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的正畸专科医生2. 学术交流- 提升医生的学术交流和科研能力,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活动,促进行业内正畸医疗技术和治疗水平的提高3. 医疗服务- 提高正畸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正畸医疗服务七、结业证书通过正畸专科医生培训课程的学习和实习,医生将获得正畸专科医生培训结业证书,证明其已完成相关培训并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
正畸操作护理培训计划内容

正畸操作护理培训计划内容一、前言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自己口腔健康的重视程度一直在提高。
而牙齿的正畸治疗作为一种常见的口腔治疗方式,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得到专业护理人员的支持与配合。
因此,为了提高护理人员对正畸治疗的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有必要对护理人员进行正畸操作护理培训。
二、培训目的1. 提高护理人员对正畸治疗的认识与了解,使其具备相关的理论知识。
2. 熟悉正畸治疗中的基本操作和技能,掌握正畸器械的使用及维护。
3. 提高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护理能力和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
三、培训对象拟参加培训的对象为具有相关医学护理基础知识,对正畸治疗有一定了解并有志于从事口腔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
四、培训内容1. 正畸治疗的基本概念与原理(1)正畸治疗的定义与作用(2)正畸治疗的主要原理(3)正畸治疗的分类及适应症2. 正畸器械的使用及维护(1)各类正畸器械的基本构造和功能(2)不同器械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3)正畸器械的清洁与维护3. 正畸治疗中的护理操作(1)患者的口腔卫生保健(2)患者的饮食护理(3)对患者的口腔局部护理4. 正畸治疗中的常见并发症及处理(1)正畸治疗中的常见并发症(2)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5. 正畸治疗中的预防知识(1)正畸治疗中的预防知识普及(2)预防知识的普及宣传与实施6. 临床实践与操作训练(1)进行正畸器械的基本操作训练(2)进行患者的口腔护理操作训练(3)进行常见并发症的处理操作训练(4)实践操作总结与训练成果评价五、培训方法1. 理论学习通过课堂讲授、情景模拟、多媒体教学等方式进行正畸治疗相关的知识普及。
2. 实践操作组织学员进行正畸器械的基本操作训练及口腔护理操作训练,培养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3. 临床实践组织学员到口腔正畸专科临床实践,亲身参与患者的护理工作,了解和掌握正畸治疗的实际操作流程。
六、培训时间安排本次培训计划为期3个月,具体时间安排如下:第1周:理论学习——正畸治疗的基本概念与原理第2周:理论学习——正畸器械的使用及维护第3周:理论学习——正畸治疗中的护理操作第4周:理论学习——正畸治疗中的常见并发症及处理第5周:理论学习——正畸治疗中的预防知识第6-12周:实践操作及临床实践七、培训考核1. 理论考核:在培训过程中根据学员的学习情况进行定期考试。
口腔正畸学(全套课件251P)

(2)口腔及其周围器官 的功能因素
❖ 1)吮吸功能 ❖ 2)咀嚼功能 ❖ 3)吞咽功能 ❖ 4)呼吸功能
安抚奶嘴
(3)口腔不良习惯
❖ 1)吮指习惯 ❖ 2)咬物习惯
3)咬唇习惯
4)舔牙习惯 5)吐舌习惯
6)偏侧咀嚼习惯
7)托腮及单侧枕物习惯
(4)乳牙期及替牙期的 局部障碍
❖ 1)乳牙早失 2)乳尖牙磨耗不足
❖ 1.先天因素
(1)母体因素
(2)胎儿因素
(3)常见的发育障碍及 缺陷
❖ 1)牙齿数目异常 2)牙齿大小形态异常
3)舌形态异常 4)唇系带异常
5)唇裂和腭裂
2.后天因素
❖ (1)全身疾病 ❖ 1)急性传染病 ❖ 2)慢性消耗性疾病 ❖ 3)佝偻病 ❖ 4)垂体功能异常 ❖ 5)甲状腺功能异常 ❖ 6)营养不良性疾病
前牙拥挤、个别前牙反合
后牙中性合
上牙弓前突
双牙弓前突
前牙反合
后牙颊、舌向错位
(2)Angle第二类错牙合— 远中错牙合
❖ 第一分类:磨牙远中错牙合,上颌切牙唇向 倾斜
第二分类:磨牙远中错牙合, 上颌切牙舌向倾斜
(3)Angle第三类错牙合— 近中错牙合
❖ 反合正面照
反合右侧面照
反合左侧面照
❖ 实习三 活动矫治器功能附件的制作:单曲纵簧2个 (4分)。
❖ 实习四 上颌双侧后牙颌垫可摘矫治器的制作:上颌 双侧后牙颌垫可摘矫治器(4分)、下颌唇弓斜面 导板矫治器制作(4分)。
错合畸形
理想正常牙合
❖个别正常牙合
❖局部危害 ❖全身危害
矫治方法
❖预防性矫治 ❖阻断矫治 ❖一般矫治 ❖外科矫治
3)乳牙滞留 5)恒牙萌出顺序紊乱
口腔正畸矫正健康知识讲座PPT全

XXX口腔
XXXXXXX
Part 06
Does orthodontic treatment necessarily require tooth extraction
期治疗患者的第二期矫治在恒牙期完成。此
时患者应具有Ⅰ类磨牙关系,但仍存在前牙
前突或牙列拥挤,需要固定矫治器矫治。
XXX口腔
XXXXXXX
Part 04
Corrective treatment process
矫正治疗流程
矫正治疗流程
理想的牙齿矫正治疗流程大可分 成以下几个阶段,待整个疗程结 束后,就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恒牙期
关爱健康 关心牙齿
恒牙期的错合畸形多进行综合正畸治疗,对 不于记各得类你错是合可畸能形是均可能能开性始你治说疗你,能可拿以到使手用不各记得 你类是固可定能矫是治可技能术性(你方说丝你弓能、拿亚到历手山不大记、得你是可 能M是E可AW能、性你M说BT你、能Ti拿p-到ed手ge不、记Z得2、你等是)可。能双是可 能性你说你能拿到手
二、替牙期
• 替牙期是矫治早期轻度骨性畸形(下颌前突和下颌 后缩)的最佳阶段,这时可以充分利用青春期发育期的
生长发育潜力,使用矫形力矫治器或者功能性矫治器对颌 骨进行生长改良矫治。在此期多进行双期矫治的第一期治 疗(颌位关系的矫治)。
• 替牙期应鉴别诊断暂时性错合,不要盲目进行矫治。
对于影响牙齿正常建合的错合,例如,例如前牙反 合,也应积极治疗。
XXX口腔
XXXXXXX
Part 02
完整正畸培训资料

完整正畸一、名词解释1.错合畸形:是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先天或后天因素导致的牙齿、咬合、颌骨、颅面的畸形。
2.口腔正畸学:是研究错合畸形的症状,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分析,预防和治疗的一门学科。
3.序列拔牙:是指应用于替牙合期通过技拔牙手段矫治牙列拥挤的一种手段4.直接骨吸收:在大小适当的矫治力作用下,压力侧牙槽骨的吸收是在内面直接发生,也称为直接骨吸收。
5.牙弓拥挤度:牙弓应有长度与牙弓现有长度之差或必须间隙与可用间隙之差,即为牙弓的拥挤度。
6.乳牙滞留:个别乳牙在正常替换过后仍不脱落,称为乳牙滞留7.额外牙:牙的数目超出正常范畴者称额外牙。
8.支抗:支抗是指正畸矫治的过程中,任何矫治器作用于牙、牙弓或颌骨产生使其移动的力,必然同时产生一个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的力,而支持或对抗这种作用力引起的反作用力的能力称为支抗9.转矩:牙齿的唇舌向倾斜,牙齿临床冠长轴的唇舌向倾斜度称为冠倾斜和冠转矩10.ANB角:上齿槽座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构成的角11.颏下点:颏前点和颏下点的中点12.口外矫形力:是移动整个牙弓,甚至是上颌骨或下颌骨而不是移动个别牙,作为矫形力,一般上颌可接受每侧八百至一千一百克的力值,而下颌可接受每侧一千二百至一千七百克的力值13.箭头卡环:主要用于第一恒磨牙,它有两个类似箭头的突起卡在牙冠颊面的近远中倒凹处,并用横臂梁连接以达到固位目的14.下齿槽座点:下颌骨联合前面下齿槽座点的最凹点15.中性错合:上下颌骨及上下牙弓的近远中关系正常,正中颌位时,上颌第一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与下第一磨的近中颊沟,若全口其它牙齿无一错位者称为正常合16.阻断性矫治:阻断性矫治是指乳牙期、替牙期或恒牙早期对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畸形用简单的矫治方法阻断畸形的发展,使之自行调整成为正常合或采用矫治的方法引导其正常生长而成为正常合。
17.面平面:鼻根点与颏前点的连线18.乳牙早失:乳牙在正常替换前因龋病,外伤及其它原因丧失或拔出,称乳牙早失。
口腔正畸资料

口腔正畸学资料第一章绪论1、口腔正畸学:是口腔医学的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其学科内容是研究错合畸形的病因机制、诊断分析及预防和治疗。
2、错合畸形: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先天的遗传因素或后天的环境因素等导致的牙齿、颌骨、颅面之间的关系不协调而引起的各种畸形,是一种发育畸形。
3、个别正常合:凡轻微的错合畸形,对于生理过程无大碍者,都列入正常合范畴。
这种正常范畴内的个体合,彼此之间又有所不同。
4、理想正常合:Angle提出的,即保存全副牙齿,牙齿在上下牙弓上排列的很整齐,上下牙的尖窝关系完全正常,上下牙弓的合关系非常理想。
5、错颌畸形的危害性1.局部危害性:⑴影响合颌面的发育:前牙反合-面下1/3凹陷和下颌前突-新月状面型⑵影响口腔健康:龋齿、牙龈及牙周炎⑶影响口腔功能:咀嚼、吞咽、发音、呼吸⑷影响容貌美观2.全身危害咀嚼-消化不良;颜面畸形-心理和精神障碍。
6、预防矫治:在牙颌颅面的胚胎发育和后天发育过程中,采用各种预防措施来防止错合畸形的发生。
7、阻断矫治:当错合畸形发生的早期,通过简单的方法进行早期矫治,阻断错合畸形向严重发展,将合颌面的发育导向正常。
8、错合畸形矫治的标准是—个别正常合。
9、错颌畸形的矫治目标是平衡,稳定和美观。
10、口腔正畸矫治中最常见的矫治方法:一般矫治。
第二章颅面部的生长发育1、面上部在3岁时已完成成人的80%,面中部77%,面下部69%。
面上深度在5-14岁时增加为15%,面中部18%,面下部22%。
2、乳牙合期: 7—8个月,约2—3岁。
替牙合期:6岁-12岁期间。
3、恒牙萌出顺序(看书P27,熟悉)4、替牙间隙:乳尖牙及第一,二磨牙的牙冠宽度总和比替换后的恒尖牙和第一,二前磨牙大,这个差称为替牙间隙。
上颌单侧约有0.9—1㎜,下颌单侧约有1.7—2㎜5、替牙期间的暂时性错合(选择)①上颌左右中切牙萌出早期,出现间隙。
②上颌侧切牙初萌时,牙冠向远中倾斜。
③横切牙萌出初期可能因较乳牙大,而出现轻度拥挤现象。
口腔正畸学知识重点培训资料

口腔正畸学知识重点口腔正畸学知识重点第一章错牙合畸形是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先天或后天因素如遗传、疾病、替牙期异常、口腔不良习惯等导致的牙齿、咬合、颌骨、颅面的畸形。
理想正常牙合:是即全副牙齿完整,牙齿在上下牙弓上排列得十分整齐,上下牙的尖窝关系完全正确,上下牙弓的牙合关系非常理想。
个别正常牙合:凡轻微的错牙合畸形对于生理过程无大妨碍者,都可列入正常牙合畴。
这种正常范畴内的个体牙合,彼此之间又有所不同。
错牙合畸形的危害性:局部的危害除了直接影响面容相貌、口腔健康、口腔功能,还可影响牙合颌面生长发育,全身性危害如错牙合畸形导致咀嚼功能降低,直接影响消化系统的功能,进而影响到全是健康,直至造成心理和精神障碍。
错牙合畸形的矫治方法:预防性矫治、发病后的阻断矫治、一般矫治和外科矫治。
错牙合畸形经过治疗应达到平衡、稳定、健康和美观的目标。
第二章正常牙合的建立不仅依赖于牙齿的正常发育、萌出、排列、功能等还依赖于牙槽骨、颌骨及整个面部、颅部的正常发育以及面颌肌的动力平衡。
乳牙的萌出顺序下Ⅰ→上Ⅰ→下Ⅱ→上Ⅱ→Ⅳ→Ⅲ→下Ⅴ→上Ⅴ正常乳牙牙合形成后不断生长发育的变化‘特点’①牙弓呈卵圆形②乳牙排列紧密随着儿童的生长发育上下颌前牙出现大量生理性散在间隙尤其是上颌乳尖牙的近中和下颌乳尖牙的远中更加明显对以后恒牙列期牙齿的排列或牙合关系的建立有重要的作用③切缘和牙合面逐渐出现磨耗现象前牙轴前倾覆牙合、覆盖浅切牙可能出现对刃关系④下颌第二乳磨牙逐渐前移上下第二乳磨牙远中终末平面关系变为近中阶梯终末平面关系。
错牙合畸形的病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的表现形式:重复表现、断续表现、变化表现口腔不良习惯允指习惯、咬物习惯、咬唇习惯、舔牙习惯、吐舌习惯、偏侧咀嚼习惯乳牙期及替牙期的局部障碍乳牙早失、乳尖牙磨耗不足、乳牙滞留、儒雅下沉、恒牙萌出顺序紊乱、恒牙早失、上颌中切牙间隙不闭合第六章支抗:是指正畸矫治的过程中,任何矫治器作用于牙,牙弓或颌骨产生使其移动的力,必然同时产生一个方向想法,大小相等的力,而支持或对抗这种作用力引起的反作用力的能力称为支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整正畸一、名词解释1.错合畸形:是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先天或后天因素导致的牙齿、咬合、颌骨、颅面的畸形。
2.口腔正畸学:是研究错合畸形的症状,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分析,预防和治疗的一门学科。
3.序列拔牙:是指应用于替牙合期通过技拔牙手段矫治牙列拥挤的一种手段4.直接骨吸收:在大小适当的矫治力作用下,压力侧牙槽骨的吸收是在内面直接发生,也称为直接骨吸收。
5.牙弓拥挤度:牙弓应有长度与牙弓现有长度之差或必须间隙与可用间隙之差,即为牙弓的拥挤度。
6.乳牙滞留:个别乳牙在正常替换过后仍不脱落,称为乳牙滞留7.额外牙:牙的数目超出正常范畴者称额外牙。
8.支抗:支抗是指正畸矫治的过程中,任何矫治器作用于牙、牙弓或颌骨产生使其移动的力,必然同时产生一个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的力,而支持或对抗这种作用力引起的反作用力的能力称为支抗9.转矩:牙齿的唇舌向倾斜,牙齿临床冠长轴的唇舌向倾斜度称为冠倾斜和冠转矩10.ANB角:上齿槽座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构成的角11.颏下点:颏前点和颏下点的中点12.口外矫形力:是移动整个牙弓,甚至是上颌骨或下颌骨而不是移动个别牙,作为矫形力,一般上颌可接受每侧八百至一千一百克的力值,而下颌可接受每侧一千二百至一千七百克的力值13.箭头卡环:主要用于第一恒磨牙,它有两个类似箭头的突起卡在牙冠颊面的近远中倒凹处,并用横臂梁连接以达到固位目的14.下齿槽座点:下颌骨联合前面下齿槽座点的最凹点15.中性错合:上下颌骨及上下牙弓的近远中关系正常,正中颌位时,上颌第一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与下第一磨的近中颊沟,若全口其它牙齿无一错位者称为正常合16.阻断性矫治:阻断性矫治是指乳牙期、替牙期或恒牙早期对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畸形用简单的矫治方法阻断畸形的发展,使之自行调整成为正常合或采用矫治的方法引导其正常生长而成为正常合。
17.面平面:鼻根点与颏前点的连线18.乳牙早失:乳牙在正常替换前因龋病,外伤及其它原因丧失或拔出,称乳牙早失。
19.Y轴角:Y轴角与眼耳平面相交之前下角20.预防性矫治:预防性矫治是指发生错合畸形以前采取的预防性措施,去除可能造成错合畸形的危险因素,使之不发生错合畸形。
二、填空题1. 错合畸形矫治的标准个别正常合2. 错合畸形的形成机制错合形成的骨骼因素,错合形成的肌因素,错合形成的牙因素3.造成错合畸形的先天因素中,常见的发育障碍及缺陷有牙齿数目异常、牙齿大小形态异常、舌形态异常、唇系带异常、唇裂合腭裂_.4.乳牙期及替牙期的局部障碍有:乳牙早失、乳牙磨耗不足、乳牙滞留、乳牙下沉、恒牙萌出顺序紊乱、恒牙早失。
5.头影测量中反映上颌骨相对于颅部的前后位置关系是.SAN角6 .口腔三大疾病是_龋病、牙周病、错合畸形_.7 .完全近中合是指上颌第一恒磨牙近中颊尖咬合于下颌第一、第二恒磨牙之间_8 .重度牙列拥挤是指牙列拥挤度大于8mm_。
9 .错合畸形的矫治方法可分为_预防性矫治,阻断矫治,一般矫治,外科矫治_.10. 牙齿移动的种类_倾斜移动、整体移动、转矩移动、垂直移动、旋转移动_。
11 . NP-FH是指_______代表_________________。
12. 按治矫力强度分类轻度力、中度力、重度力_。
13. 功能性矫治器主要可分为简单功能性矫治器,肌激动器类,功能调节器三类。
14. II度开合指上下前牙切端垂直向间隙3一5mm。
15.牙弓有应长度与牙弓现有长度之差或_________与_________之差,即为牙弓的拥挤度16.头颅测量反映上颌骨相对于颅部的前后位置关系SNA角反映下颌骨相对于颅部的前后位置关系SNB角17. 根据矫治力的强度轻度力是指强度小于60克18 . Ange分类中,远中错合上颌前牙唇倾者,记为_Ⅱ_类__1__分类错合19. 错合形成的病因可分为遗传和环境两大方面20 . Angle分类中,近中错合记为:第2类错合21. 牙弓形态及牙齿排列异常包括_牙弓狭窄,牙弓宽大,牙弓不对称__.22.第一序列弯曲的两种基本类型的弯曲是内收弯和外展弯,第二序列弯曲由后倾弯,_末端后倾弯,前倾弯和前牙轴倾弯_第三序列弯曲只能在方丝弓上完成是在方丝弓上做转矩。
23. 反映上颌骨相对于颅部的前后位置关系SNA角24. I度开合指上下前牙切端垂直向间隙小于3mm25. III度深覆盖是指覆盖大于8mm26. 影响牙齿移动的条件机体条件,施力的强度和时间。
27. 基骨宽度是指左右第一双尖牙颊侧移行皱襞处牙槽骨最凹点距离28. 颏部最下点是Me.(用英文字母表示)29. 矫治力按矫治力源部位分类共分哪三类颌内力、颌外力、颌间力矫治过程中的组织改变牙周膜的反应、骨组织的反应、牙髓的反应、牙根的反应、乳牙移动对恒牙胚的影响、下颌骨颞下颌关节的改变.30. 根矫治据力的强度中度力是指60~350克31.一个生长发育高峰前期的儿童,下颌骨发育不足后缩,上颌发育正常对该患者应采用肌能力矫治力。
32.弱支抗这种支抗设计允许下后牙前移量超过拔牙间隙1/2以上_,中度支抗这种支抗设计允许下后牙前移量为拔牙间隙量的1/4至1/2,强支抗这种支抗设计允许下后牙前移量为不超过拔牙间隙量的1/433.双侧合垫矫治器由上下合垫组成,上合垫覆盖磨牙和第二前磨牙合面,并在第二前磨牙近中边缘脊处形成向近中45度的斜面,下合垫覆盖前磨牙合面,并在第二前磨牙远中边缘脊处形成向远中45度斜面,这种咬合接触关系将下颌引导并保持在前伸位置34.按照牙齿移动的方式,可将固定矫正技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整体牙移动技术,其代表是esgewise和传统的直弓丝技术,另一类是差动牙移动技术,其代表是begg 细丝弓技术和tip-edge差动直丝弓技术35. 方丝弓矫治器的基本矫治步骤分为排平和整平牙列、关闭拔牙间隙、矫治合关系牙位及合接触关系的进一步调整四部分36. 牙弓形态及牙齿排列异常包括牙弓狭窄、牙弓宽大、牙弓不对称.37. 箭头卡环通常用直径为0.8~0.9mm的弹性不锈钢丝弯制,前牙用细的后牙用粗的38. 功能性矫治器最使用于青春生长迸发期前1至2年开始,并持续整个迸发期39.肌激动器的矫正力来源于咀嚼肌,功能调节器的主要作用部位在牙弓之外的口腔前庭,矫治器通过唇挡和颊屏改变口周肌肉的动力平衡而影响牙弓颌骨的发育,生物调节器是一种调节舌位置,促使唇闭合,改善牙弓形态和牙弓关系以确定中性合的颌骨功能矫形器40. begg矫治器使用的是细丝和微力,其原理是合的生理磨耗和差动力41. 牙根进行性吸收发生部位最常位于根尖表面42.牙弓弧度长度是指第一恒磨牙近中接触点开始连接牙之接触点及前牙切缘到达对侧第一恒磨牙近中接触点为止的一条弧形测量曲线长度三、简答题1.简述错合畸形的矫治目标?答:错合畸形的矫治目标是平衡,稳定,美观。
平衡是指牙河颅面形态和功能取得新的平衡和协调关系,前牙覆合覆盖正常,磨牙关系中性,尖窝关系正常,颌间关系及颌面关系正常,口颌系统的功能恢复正常。
稳定指形态和功能的矫正效果必须稳定,不出现复发。
美观作为矫治目标之一,是指随着牙颌面畸形的矫治,面部侧貌形态得到改善。
2.恒牙萌出异常有哪几种情况及处理措施3.简述引起错合畸形的口腔不良习惯答:.1) 吮指习惯;2) 咬物习惯;3) 咬唇习惯;4) 添牙习惯;5) 吐舌习惯;6) 偏侧咀嚼习惯;7)托腮及单侧枕物习惯。
4.记存模的常规用途?答①研究诊断;②确定治疗方案;③治疗过程中对照观察。
④医学纠纷时原始资料5.什么是深覆合?怎样分度?答:上前牙覆盖过下前牙唇面超过切1/3或下前牙切缘咬在上前牙舌面切1/3以上者称为深覆合,按成度不同分三度:I度深覆合:上前牙覆盖下前牙唇面超过切1/3而不足1/2,或下前牙切缘咬在上前牙舌面超过切1/3而不足1/2者。
II度深覆合:上前牙覆盖下前牙唇面超过切1/2而不足2/3,或下前牙切缘咬在上前牙舌面超过切1/2而不足2/3者。
III度深覆合:上前牙覆盖下前牙唇面超过切2/3,或下前牙切缘咬在上前牙舌面超过颈1/3者6.做固定矫治时加强支抗的方法有哪些?答:加强支抗的方法有:①增加用作支抗牙齿的数目,②将支抗牙连成一整体增强支抗作用,③增大活动矫治器的基托面积保持与组织的密贴,④利用6︱6间加横腭杆,nance 弓,⑤下颌第一磨牙间加舌弓来增加支抗,⑥加用口外唇弓颌外支抗来增强支抗,⑦利用种植体作为支抗。
7.牙槽骨的直接骨吸收和进行性骨吸收及其原因?答:在大小适当的矫治力作用下,牙力侧牙周膜分化出破骨细胞,牙槽骨的吸收是在牙周膜面直接发生,也成为直接骨吸收,如矫治力过大压力侧牙周膜大面积发生玻璃样变,破骨细胞的分化终止,而代之以在稍远处的骨髓腔来自血液的破骨细胞分化,所以,骨的吸收不在牙槽骨的牙周膜面直接发生,而是在稍远处的骨髓腔开始发生骨吸收,这种骨吸收称为间接骨吸收,这种骨吸收的方式成潜行性,可使牙移动的速度减慢。
矫治器产生的力作用于牙、牙周膜、颌骨等,从而产生一系列的改变。
8.直丝弓矫治技术通过那些托槽变化来消除方丝弓矫治技术中的三个弯曲。
答:直丝弓矫治器的托槽是矫治器的关键,目的及多希望达到的牙齿位置都已包含在托槽之内一消除第一序列弯曲通过调节托槽底的厚度;二消除第二序列弯曲,根据不同牙齿的位置在槽沟上加入了不同的近远中倾斜角度;三消除第三序列弯曲,根据不同牙齿的位置在槽沟上加入了不同的冠唇舌向转矩。
9.试述常用的矫治性活动矫治器及其适应症。
答:合垫式活动矫治器用于矫正前牙反合;带翼扩弓矫治器同时扩大上下牙弓;螺旋器分裂基托矫治器放在前牙舌侧,可推前牙向唇侧,放在后牙舌侧基托内,可将后牙分别向颊侧或远中移动;平面导板矫治器是用于前牙过高、后牙过低所形成的深覆合;斜面导板矫治器适用于上颌正常下颌后缩的远中错合。
四 .病例分析1.安氏分类法答:安氏第一类错合---- 中性错合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于下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沟内。
表现为牙列拥挤、上牙弓前突、双牙弓前突、前牙反合、前牙深覆合和后牙颊舌向错位。
安氏第二类错合---- 远中错合第二类,第一分类:磨牙是远中错合关系,上颌切牙唇向倾斜。
第二类,第一分类,亚类:一侧磨牙为远中错合关系,而另一侧为中性合关系,且上颌前牙唇向倾斜。
第二类,第二分类:磨牙是远中错合关系,上颌切牙舌向倾斜。
第二类,第二分类,亚类:磨牙一侧为远中错合关系,另一侧为中性关系。
安氏第三类错合---- 近中错合第三类亚类:磨牙一侧为近中错合,另一侧为中性错合。
2.详述临床正畸矫治时拔牙矫治应考虑哪些因素?答:⑴牙齿拥挤度;⑵牙弓突度;⑶Spee氏曲线曲度;⑷支抗磨牙的前移;⑸颌骨垂直生长型;⑹颌骨矢状骨面型;⑺面部然组织侧貌;⑻生长发育;3.论述方丝弓矫治器和直丝弓矫治器的不同点?答:4.试述不同类型的反合及其早期矫治方法?答:前牙⑴上颌合垫矫治器:适用以牙因素为主的前移反合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