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复习题 (3)

合集下载

《分析化学》复习题及答案解析

《分析化学》复习题及答案解析

《分析化学》复习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根据标准化法,我国标准分为四级,下面不属于这四级的是(D)。

A、国家标准B、行业标准C、企业标准D、卫生标准2.下列标准代号属于国家商业部颁布的推荐性标准是( B )。

A、SH/TB、SB/TC、QB/TD、DB/T3.下列属于重量分析法的是( D )。

A、凯氏定氮法测食品中粗蛋白的含量B、密度瓶测酒精的比重C、斐林试剂法测食品中还原糖的含量D、索氏抽提法测食品中粗脂肪的含量重量分析法主要有沉淀法(被测组分形成难溶化合物沉淀)、气化法(通过加热或用其他方法使样品中某种挥发性组分逸出)、电解法(电解原理,使金属离子在电极上析出)4.一化学试剂瓶的标签为红色,其英文字母的缩写为( B )。

A、GRB、ARC、CPD、LR5.一化学试剂瓶的标签为绿色,其英文字母的缩写为( A )。

A、GRB、ARC、CPD、LR6.滴定管的最小刻度为( A )。

A、0.1mlB、0.01mlC、1mlD、0.02ml7.用于配制标准溶液的试剂的水最低要求为( C )。

A、一级水B、二级水C、三级水D、四级水8.下列溶液中需要避光保存的是( B )。

A、氢氧化钾B、碘化钾C、氯化钾D、硫酸钾9.贮存易燃易爆,强氧化性物质时,最高温度不能高于( C )。

A、20℃B、10℃C、30℃D、0℃10.配制0.2mol/L 的H2SO4溶液,应选用( A )量取浓酸。

A、量筒B、容量瓶C、酸式滴定管D、移液管11.由组批或货批中所抽取的样品称之( B )。

A、采样B、检样C、原始样品D、平均样品12.把许多份检样综合在一起的样品称为( C )。

A、检验样品B、平均样品C、原始样品D、仲裁样品13.可用“四分法”制备平均样品的是( A )。

A、稻谷B、蜂蜜C、鲜乳D、苹果14.对样品进行理化检验时,采集样品必须有( B )。

A、随机性B、代表性C、典型性D、适时性15.湿法消化常用的消化剂是( C )。

无机及分析化学考试题三(含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考试题三(含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考试题三(含答案)一、判断题(在正确的题前打“√”,错误的题前打“×”)1.同种原子间,双键键能是单键键能的两倍。

( )2.化学反应2X+3Y=Z 的反应速率可表示为=-d c (X)/2dt=d c (z)/dt 。

( )3.金属原子失去外层电子后都能形成与稀有气体相同的电子组态。

( )4.反应物浓度增加,反应速率增大。

( )5.在中心离子和配体及配位数相同的情况下,内轨型配合物比外轨型配合物的稳定性大。

( )6.--244M nO /M nO 电对对应电极电势不受酸度影响。

( )7.以硼砂为基准物质标定HCl 溶液时,选用酚酞为指示剂。

( )8.Fe 3+,Al 3+对铬黑T 有封闭作用。

( )9.有色配合物的摩尔吸收系数κ与其浓度有关。

( )10.配位滴定的突跃范围不仅与离子浓度有关,也与条件稳定常数有关。

( )二、选择题1.已知:Mg(s)+Cl 2(g)=MgCl 2(s) Δr H m = -624kJ·mol -1,则该反应( )。

A. 在任何温度下,正向反应自发进行B. 在任何温度下,正向反应不可能正向自发C. 高温下,正向反应是自发的,低温下,正向反应不自发D. 高温下,正向反应不自发,低温下,正向反应可以自发进行2.在一容器中,反应2SO 2(g)+O 2(g)=2SO 3(g)达到平衡后,加入一定量的氮气,并保持总压力和温度不变,平衡将会( )。

A. 向正方向移动B. 向逆方向移动C. 无明显变化D. 不能判断。

3.下列化学键极性大小次序正确的是( )。

A. Si -Cl>Al -Cl>P -ClB. Al -Cl>Si -Cl>P -ClC. Al -Cl>P -Cl>Si -ClD. Si -Cl>P -Cl>Al -Cl4.下列离子中外层d 轨道达到半充满的是( )。

A. Cr 3+B. Fe 3+C. Co 3+D. Cu5.下列哪一反应的焓变代表KCl 的晶格能是( )。

《分析化学》练习题第3章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及数据处理

《分析化学》练习题第3章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及数据处理

一、单选题(共30小题)1. 下列不属于系统误差性质的是( ) A. 重复性B. 数据很小C. 单向性D. 误差大小基本不变2. 下列不属于系统误差产生原因的是( ) A. 方法不完善B. 试剂纯度不够C. 仪器未经校正D. 操作失误3. 下列分析过程中不会产生系统误差的是( ) A. 沉淀重量法中使用定性滤纸,使最后灰分加大 B. 使用分析天平时,天平零点稍有变动 C. 试剂中含有少量的被测组分D. 以含量为99%的邻苯二甲酸氢钾作基准物标定碱溶液 4. 下列哪种情况所产生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 A. 指示剂的变色点与化学剂量点不一致 B. 滴定管读数最后一位估计不准 C. 称样时,砝码数值记错D. 称量过程中,天平零点稍有变动5. 下列哪种措施可用于消除分析方法中系统误差( ) A. 增大试样称量质量 B. 操作时细心、认真 C. 增加测定次数 D. 进行仪器校准6. 下列关于随机误差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分析过程中不可避免 B. 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 C. 具有单向性D. 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7. 下述关于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曲线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 A. 横坐标x 值等于总体平均值μ时,曲线出现极大值B. 曲线与横坐标之间所夹面积的总和代表所有测量值出现的概率,其值为1C. 标准偏差σ越小,测量值越分散,曲线越平坦D .分布曲线以x=μ点做纵坐标为其对称轴呈镜面对称,说明正负误差出现概率相等 8. 在下列表述中,最能说明偶然误差小的是( ) A. 高精密度 B. 与已知含量的试样多次分析结果的平均值一致 C. 标准偏差大D. 仔细校正所用的天平、容量仪器等9. 下列可用于减小定量分析中偶然误差的方法是( ) A. 校正测定结果B. 进行对照实验C.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D. 进行空白实验10. 从精密度就可以断定分析结果可靠的前提是( ) A. 随机误差小B. 系统误差小C. 平均误差小D. 增加平行实验的次数11. n 次测定结果平均值的标准偏差x s 和单次测量结果的标准偏差s x 之间关系的正确表达式是( ) A. n /s s x x =B. n /s s x x =C. n /s s x x =D. x x s s >12. 下列关于置信区间定义,正确的是( )A. 以真值为中心的某一区间包括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的几率B. 在一定置信度下,以测量值的平均值为中心的包括总体平均值的范围C. 真值落在某一可靠区间的几率D. 在一定置信度下,以真值为中心的可靠范围13. 有两组分析数据,要比较它们的测量精密度有无显著性差异,应采用( ) A. F 检验B. t 检验C. Q 检验D. 格鲁布斯法14. 有一组平行测定的分析数据,要判断其中是否有异常值,可采用( ) A. F 检验B. t 检验C. 方差分析D. 格鲁布斯法15. 对同一试样用两种不同的测量方法进行分析,得到两组数据,若想判断两组数据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应采用( ) A. u 检验B. t 检验C. F+t 检验D. F 检验16. 用25 mL 移液管移出的溶液体积应记为( ) A. 25 mLB. 25.0 mLC. 25.00 mLD. 25.000 mL17.四位学生用重量法同时对分析纯BaCl 2⋅2H 2O 试剂中Ba 的质量分数各测三次,所得结果及标准偏差如下,其中结果最好的是( )已知:3.244M O H 2BaCl 22=⋅;()3.137Ba Ar = A. 42.55x =;%5.1s = B. 18.56x =;%1.2s = C. 22.56x =;%21.0s =D. 10.55x =;%20.0s =18. 滴定分析中通常要求称量误差≤±0.1%,若分析天平精度为0.1 mg ,则至少应称取多少样品( ) A. 0.1 gB. 0.2 gC.0.05 gD. 1.0 g19. 下列是95%置信度下某试样测量结果的报告,请问哪份报告更为合理( ) A. ()%2.036.25±B. ()%24.036.25±C. ()%243.036.25±D. ()%2432.036.25±20. 下列数值中,有效数字为四位的是( ) A. π=3.141B. pH=10.50C. CaO%=25.30D. 222.3021. 下列数据不是四位有效数字的是( ) A. pH=11.26 B. [H +]=0.1020 C. Cu%=10.26D. [Pb 2+]=12.28×10-4 22. 测得某种新合成的有机酸pKa 为12.35,其Ka 值应表示为( )A. 4.467⨯10-13B. 4.47⨯10-13C. 4.5⨯10-13D. 4⨯10-1323. 已知某溶液的pH 为11.02,其氢离子活度的正确表示为( ) A. 9.550⨯10-12mol ⋅L -1B. 9.55⨯10-12mol ⋅L -1C. 9.5⨯10-12mol ⋅L -1D. 1⨯10-11mol ⋅L -124. 误差的有效数字位数通常为( ) A. 1~2位B. 2~3位C. 四位有效数字D.算出多少就多少 25. 定量分析中,对测定结果误差的要求是( ) A. 越大越好B. 越小越好C. 等于零D. 在允许范围内即可26. 甲乙丙丁四人同时分析一矿物中的含硫量,取样均为3.5 g ,下列哪份报告合理( ) A. 甲:0.04%B. 乙:0.042%C. 丙:0.0421%D. 丁:0.04211%27. 欲测定石英(SiO 2)中的Fe 、Al 、Ca 、Mg 的含量,应采用下列哪组试剂分解试样( ) A. HF+H 2SO 4B. H 2SO 4+HNO 3C. H 2SO 4+H 3PO 4D. HClO 4+HNO 328. 欲进行硅酸盐的全分析,宜采用下列哪种熔剂分解试样( ) A. K 2S 2O 7B. KHSO 4C. Na 2CO 3D. NaHCO 329. 欲测定钢铁中的磷含量,选择下列哪组试剂分解试样最合适( ) A. HClB. HNO 3+H 2SO 4C. H 2SO 4D. H 2SO 4+HCl30. 某组分的质量分数按下式计算而得:s m /M v c w ⋅⋅= ,若c =0.1020±0.0001 mol ⋅L -1,V = 30.02±0.02 mL ,M =50.00±0.01 g ⋅mol -1,m =0.2020±0.0001 g ,则对w 的误差而言( ) A. V 项引入的最大B. c 项引入的最大C. M 项引入的最大D. m 项引入的最大二、填空题(共15小题,30个空)1. 决定正态分布曲线形状的两个参数为:________和________;它们分别反应了测量值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化学试题-3

分析化学试题-3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5分,共计30分)1.下列情况引起系统误差的是( )A.天平零点稍有改变B.滴定时从锥形瓶中溅出少量试液C.容量瓶与移液管不配套D.滴定管读数最后一位数字读不准2.下列数据中有三位有效数字的是( )A.1.50×10-8B.0.48C.PH=3.22D.0.0403.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是( )A.PH=PKIn ±1 B.PH> PKIn+1C.PH< PKIn -1 D.PH=PKIn±104.测某样品中A组分含量,称量0.1234g,测出含量<1%,下列报告正确的是( )A. 0.7634%B.0.763%C.0.76%D. 0.8%5.用[NH4Fe(SO4)2]作指示剂,用NH4SCN标液滴定Ag+滴定条件中错误的是( )A. 在HNO3介质中B.终点为红色C.在PH=5-6D.充分振荡6.配位滴定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EDTA在溶液中有7种型体B. 各种型体浓度受PH影响C.溶液[H+]越大[Y4-]减少D. 溶液PH越大,[T4-]越小7.用0.1000mol.L-1 NaOH滴定0.1000mol.L-1HCl,突跃范围PH是4.3~9.7 ,如用0.01000mol.L-1 NaOH滴定0.01000mol.L-1HCl,下列指示剂可选的是( ) A.甲基黄(2.9~4.0) B.百里酚蓝(1.2~2.8)C.靛蓝(染料)D.甲基红(4.4~6.2)8.下列说法不妥的是( )A.GR为分析试剂B.AR为分析纯试剂C.基准物质纯度在99.9%以上D.GR级试剂可作基准物质9.多于多元酸,若要分步滴定的判据为( )A. K a1/K a2>10-6B. K a1/K a2>10-8C.K a1/K a2>6D.K a1/K a2>10410.滴定分析中,指示剂变色时,通称( )A. 等当点B.终点C.中和点D.化学计量点11.HCl不能直接滴定Na2C2O4,其理论依据是( )(H2C2O4K a1=10-1.23K a2=10-4.19 )A.反应慢B.无合适的指示剂C.K b1<10-8D.C2O42-有还原性12.标定盐酸溶液,甲、乙两人均称基准物质1.1060g,各自放入锥形瓶中,甲加水30ml,乙加水40ml溶解,照样标定,其标定结果( )A .甲偏高 B.乙偏高C.一致D.无法判定13.在用Na 2CO 3作基准物质标定HCl 时,若Na 2CO 3中含有少量不溶性杂质,则对标定结果的影响为( )A .偏高 B. 偏低C .没有影响 D.不能判定有无影响 1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S 标准差小,精密度高,分散度小B.d 有正负之分C. 准确度用误差大小表示,不分正负D.精密度高,准确度亦高15.配位滴定准确滴定的条件是( )A.8lg ,≥MY CKB.6lg ,≥MY CKC.8lg ,≥MY CKD.6lg ≥MYCK16.EDTA 酸效应系数正确的表示式是( ) A .a Y(H)=Y C Y ][ B.Y H Y C Y H ][2)(=α C .a Y(H)=][Y C YD.][2)(Y H C Y H Y =α 17.在标定Na 2S 2O 3溶液时,滴定条件较多,对KI 使用过量下列理解中错误的是( )A.加速反应,使定量完全B.作氧化剂C.增加I 2溶解性D.防止I 2的挥发18.用NaOH 标准溶液测定(NH 4)2SO 4中含氮量,应怎样操作( ) A.直接滴定 B.加入甲醛 C.加入甘油 D.加热 19.在氧化还原滴定中,下列认识不对的是( )A.在滴定过程中,浓度与电位均发生变化,有关电对电位基本不变 B .在滴定过程中,浓度与电位均发生变化C.滴定曲线实跃范围受标准溶液与被测物质电位差值大小的影响D.滴定曲线实跃范围受介质影响 20.指示剂封闭现象消除的方法是( )A.加热B.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二.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每个1分,共计10分) 1.沉淀滴定的突跃范围的大小与K SP 有关,K SP 大,突跃范围大。

分析化学复习第三章例题

分析化学复习第三章例题

1K2Cr2O7 3Fe
TFe2O3 / K 2Cr2O7 3cK 2Cr2O7 M Fe2O3 3 0.02000 159.7 103 0.009582 / m L g
1K2Cr2O7 2Fe
TFe3O4 / K 2Cr2O7 2cK 2Cr2O7 M Fe3O4 2 0.02000 231.5 103
1014 0.10 10.25 20K w 10
2 10 14 10 6.38 0.10 10 14 10 10.25 0.05
2 K b2 K b1 c A2
c A2
0.10 14 10.25 562 400 Kb1 10 10
采用最简式计算,得到
第三章
例15:0.080 mol/L二氯乙酸与0.12 mol/L 二氯乙酸钠。
( pKa 1.30)
一般做法:准确称量1.471g(±0.07%) K2Cr2O7基准物 质,于容量瓶中定容,再计算出其准确浓度。
nA mA cA VA M A VA
第三章
例:以K2Cr2O7为基准物质,采用析出I2的方法标定0.020 mol/L Na2S2O3溶液的浓度,需称多少克K2Cr2O7?如何做才能使称 量误差不大于0.1%? 解: Cr2O72- + 6I- + 14H+ = 2Cr3+ + 3I2 + 7H2O
第三章


Ca
2

n Ca 2 M Ca 2 V 5 n MnO4 M Ca 2 2 V





5c MnO4 V MnO4 M Ca 2 2V 1 1 5 c MnO4 V MnO4 M Ca 2 5 5 2V 1 5 0.0500 1.20 40.08 1 5 0.601g L 2 2第三章 .00

分析化学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考试复习题及答案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分析化学考试复习题及答案分析化学考试复习题第一部分:误差及分析数据处理一.填空:√1.用丁二酮肟总量法测定Ni的含量,得到下列结果:10.48%、10.37%、10.43%、10.40% 10.47%已求得单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偏差为0.036% 则相对平均偏差为();标准偏差为();相对标准偏差为()。

√2.滴定管的读数常有±0.01mL的误差,在完成一次测定时的绝对误差可能为()mL;常量分析的相对误差一般要求应≤0.1%,为此,滴定时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必须控制在( ) mL以上。

√3.定量分析中,影响测定结果精密度的是()误差。

√5.0.908001有()位有效数字,0.024有()位有效数字二.选择:√1.下列有关偶然误差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A)偶然误差具有随机性(B)偶然误差具有单向性(C)偶然误差在分析中是无法避免的(D)偶然误差的数值大小、正负出现的机会是均等的√4.如果要求分析结果达到0.1%的准确度,使用灵敏度为0.1mg的天平称取试样时,至少应称取(A)0.1g (B)0.2g(C)0.05g (D)0.5g三.判断:√1.下面有关有效数字的说法是否正确(A)有效数字中每一位数字都是准确的(B)有效数字中的末位数字是估计值,不是测定结果(C)有效数字的位数多少,反映了测量值相对误差的大小(D)有效数字的位数与采用的单位有关√2.下面有关误差的叙述是否正确(A)准确度高,一定要求精密度高(B)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C)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D)分析工作中,要求分析误差为零√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A)偏差是指测定值与真实值之差(B)随机误差影响测定结果的精密度(C)在分析数据中,所有的“0”均为有效数字(D)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四.回答问题:√1.指出在下列情况下,都会引起哪种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应该采用什么方法避免(1)读取滴定体积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2)试剂中含有微量的被测组分(3)滴定时不慎从锥形瓶中溅出一滴溶液(4)重量分析中,沉淀溶解损失√3.指出下列操作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1)用台秤称出10.6g固体试样(2)用分析天平称得坩埚重为14.0857g第二部分滴定分析一.填空:√1.称取纯K2Cr2O7 5.8836g,配制成1000mL溶液,则此溶液的C(K2Cr2O7)为()mol L-1,C(1/6K2Cr2O7)为(),T(Fe/K2Cr2O7)为()g/ mL,T(Fe2O3/K2Cr2O7)为()g /mL,T(Fe3O4/K2Cr2O7)为()g /mL。

《分析化学》第3章》滴定分析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第3章》滴定分析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1、(标准溶液的概念) 盐酸标准溶液可用直接法配制。

(×)2、(标准溶液的概念) NaOH标准溶液可用直接法配制。

(×)3、滴定分析中,滴定至溶液中指示剂恰好发生颜色突变,该点即为化学计量点。

(×)4、标准溶液,指的是具有准确已知浓度的试剂溶液,在滴定分析中常用作滴定剂。

(√)5、只要反应平衡常数足够大,则该反应一定可作为滴定反应。

(×)6、滴定反应平衡常数越大,则滴定突跃越不显著。

(×)7、化学计量点就是滴定终点,两者含义一样。

(×)8、滴定分析中要求被测物质与标准溶液之间的反应按照由滴定反应方程式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定量进行,为此应不发生或少发生滴定反应以外的其他反应。

(√)9、滴加的标准溶液与待测组分恰好符合化学计量关系的这一点称滴定终点。

(×)10、硫代硫酸钠溶液可用直接法配制。

(×)二、选择题1、(利用化学计量关系的基本计算) 已知邻苯二甲酸氢钾的摩尔质量为204.2g∙mol-1,用它来(D)标定0.1 mol∙L-1的NaOH溶液,采用常规的滴定管,则宜称取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

A、0.25g左右B、1g左右C、0.1g左右D、0.45g左右2、(利用化学计量关系的基本计算) 0.2000 mol·L-1NaOH溶液对H2SO4的滴定度为g·mL-1。

(C)A、0.00049B、0.0049C、0.009800D、0.000983、下列物质中可用于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是。

(B)A、固体NaOH(GR)B、固体K2Cr2O7(GR)C、固体Na2S2O3∙5H2O(AR)D、固体KIO3(GR)4、在滴定分析中,计量点与滴定终点间的关系是。

(B)A、两者含义相同B、两者越接近,滴定误差越小C、两者越接近,滴定误差越大D、两者必须吻合5、用间接法配制,需要标定的溶液为。

(B)A、分析试剂B、标准溶液D、待测溶液D、分析助剂6、某基准物质A的摩尔质量为50g/mo1,采用常规的50mL滴定管来标定浓度约为0.20 mo1/L的B溶液,设标定反应为A+2B=P,则每份基准物质的称取量为。

分析化学3习题

分析化学3习题

分析化学(003)一、名词解释(2分/题,共20分)1. 基准物质; 6. 振动自由度2. 参比电极; 7. 化学位移3. 共存离子效应; 8. 荧光薄层板4. 均匀沉淀法。

9、程序升温5. 荧光效率 10、化学键合相二、选择题(单选题,2分/题,共40分)1.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其pH 值最高的是( )A .NaAc ; B. Na 2CO 3; C. NH 4Cl ; D. NH 4 Ac ; E. NaCl 。

2. H 3PO 4的pKa 1~pKa 3分别为2.12、7.20、12.4。

当溶液pH=7.80时溶液中主要存在形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H 2PO 4-]>[HPO 42-]; B. [HPO 42-] >[H 2PO 4-]; C. [H 2PO 4-]=[HPO 42-];D. [PO 43-]>[HPO 42-];E. [H 2PO 4-]>[H 3PO 4]。

3. 在配位滴定中用铬黑T 为指示剂,溶液的酸度应用( )来调节。

A .硝酸;B .盐酸;C .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 D. 氨-氯化铵缓冲溶液。

4. 要区分盐酸、高氯酸、硝酸和硫酸的强度大小,应选择的溶剂是( )A .水; B. 吡啶; C. 醋酸; D. 乙醚。

5. 间接碘量法中加入淀粉指示剂的适宜时间是( )。

A .滴定开始前;B .滴定开始后;C .滴定至近终点; D. 滴定至红棕色褪尽至无色时。

6. 用洗涤的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沉淀纯度的是( )。

A .混晶共沉淀;B .吸附共沉淀;C .包藏共沉淀; D. 后沉淀。

7. 测定溶液的pH 时,用标准缓冲溶液进行校正的主要目的是消除( )。

A .不对称电位;B .液接电位;C .不对称电位和液接电位; D. 温度。

8. 下列永停滴定中,以电流指针突然下降至零并保持不再变动为滴定终点的是( )。

A .I 2溶液滴定Na 2S 2O 3;B .Na 2S 2O 3滴定I 2溶液;C .Ce 4+溶液滴定Fe 3+溶液; D. Fe 3+溶液滴定Ce 4+溶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题:1. 用同一NaOH溶液滴定同浓度的HA1和HA2,若K aθ(HA1) > K a θ(HA2),则( B )。

A HA1突跃较小B HA1突跃较大C 突跃范围相同D 无法确定2. 用甲醛法测定铵盐中的氮,如果铵盐中含有游离酸,可用(A)为指示剂,用NaOH溶液事先中和游离酸。

A 甲基红B 甲基橙C 酚酞D 荧光黄3. 某碱可能是Na2CO3、NaHCO3、NaOH或其中二者混合物,用HCl标准溶液滴至酚酞变色,消耗体积为V1,再滴至甲基橙变色,消耗体积为V2,若V2>V1>0,则该碱可能是( C )。

A Na2CO3B NaHCO3C Na2CO3+NaHCO3D Na2CO3+NaOH4. 某碱可能是Na2CO3、NaHCO3、NaOH或其中二者混合物,用HCl标准溶液滴至酚酞变色,消耗体积为V1,再滴至甲基橙变色,消耗体积为V2,若V1>V2>0,则该碱可能是(D )。

A Na2CO3B NaHCO3C Na2CO3+NaHCO3D Na2CO3+NaOH5. 以H2C2O4·2H2O作基准物质用来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可选用(C)作指示剂。

A 甲基红B 甲基橙C 酚酞D 溴酚蓝6. 下列物质的溶液,不能用0.1000 mol·L-1 NaOH直接滴定的是(C )。

A HAc (Kθa=1.8×10-5)B HCOOH (Kθa=1.8×10-4)C NH4Cl (NH3的Kθb=1.77×10-5)D 苹果酸(Kθa1=3.9×10-4,Kθa2=7.8×10-6)7. 用同一NaOH溶液滴定相同浓度和体积的不同的弱一元酸,则K aθ较大的弱一元酸(B)。

A 计量点pH较高B 突跃范围大C 突跃范围小D 指示剂变色不敏锐8. 下列酸不能用0.1000mol/L的NaOH溶液滴定的是(C)。

A HAc (Kθa =1.75⨯10-5) B 苯甲酸C6H5-COOH(Kθa=6.2×10-5)C HCN (Kθa =4.9⨯10-10) D HF (Kθa=6.8⨯10-4)9. 用NaOH滴定H2C2O4(草酸)(Kθa1=5.6×10-2 Kθa2=5.1×10-5)可有(A)个突跃。

A 1B 2C 无法确定D 没有突跃10. Na2CO3和NaHCO3混合物可用HCl标准溶液来测定,测定过程中用到的两种指示剂是( A )。

A酚酞、甲基橙B百里酚酞、酚酞C 酚酞、中性红D百里酚蓝、酚酞11. 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醋酸,如以酚酞作指示剂,则当滴定到酚酞变为粉红色时停止滴定,此时称滴定到达了(B )。

A 滴定的停点B 滴定的终点C 滴定的等量点D 前三个答案都正确12. 下列物质不能用NaOH标准溶液直接滴定的是( D )。

A:HCOOH(Kθa=1.8×10-4)B:HAc(Kθa=1.75×10-5)C:酒石酸(Kθa1=1.0×10-3;Kθa2=4.6×10-5)D:NH4Cl(Kθb=1.8×10-5)13. 某弱碱能被强酸准确滴定的条件是{c/cθ}.Kθb( B )A:≥10-9 B: `≥10-8 C:< 10-8 D:<10-914. 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用强酸溶液直接滴定的是(A)。

A:NH3•H2O (Kθb=1.77×10-5)B:苯甲酸钠C6H5-COONa(C6H5-COOH,Kθa=6.2×10-5)C:羟胺NH2OH(Kθb=1.07×10-8)D:NaAc (HAc的Kθa=1.8×10-5)15. 下列物质的溶液,可用0.1000 mol·L-1 HCl准确滴定的是(C )。

A NaAc [Kθa(HAc)=1.8×10-5]B HCOONa [Kθa(HCOOH)=1.8×10-4]OH(Kθb=1.07×10-8)C NH3.H2O(Kθb=1.77×10-5)D 羟胺NH216.用NaOH测定食醋的总酸量,最合适的指示剂是( C )A 甲基红B 甲基橙C 酚酞D 百里酚蓝。

17.某碱由下列物质组成,用HCl标准溶液滴至酚酞变色,消耗体积为V1,再滴至甲基橙变色,消耗体积为V2,若V2=V1,则该碱是( A )。

A Na2CO3B NaHCO3C Na2CO3+NaHCO3D Na2CO3+NaOH18. 以H2C2O4·2H2O作基准物质用来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

因保存不当,草酸失去部分结晶水。

用此草酸标定NaOH溶液,测得NaOH溶液的浓度将(A )。

A 偏低B 偏高C 无影响D 无法确定19. 某碱由下列物质组成,用HCl标准溶液滴至酚酞变色,消耗体积为V1,再滴至甲基橙变色,消耗体积为V2,若V1=0 V2≠0,则该碱是( B )。

A:Na2CO3 B:NaHCO3C:Na2CO3+NaHCO3 D:Na2CO3+NaOH20. 以H2C2O4·2H2O作基准物质用来标定NaOH溶液浓度,因保存不当,草酸失去部分结晶水。

用此草酸标定的NaOH溶液浓度将(A )。

A:偏低B:偏高C:无影响D:无法确定21. HCl溶液的浓度通常用硼砂来进行标定,在滴定开始前,最后用来润洗三角锥瓶的溶液是(D )。

A:HCl溶液;B:硼砂溶液;C:洗液;D:蒸馏水。

22.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HAc的含量时,可选用的指示剂是( D )。

A:淀粉;B:铬黑T;C:甲基橙;D:酚酞。

23. 用同一HCl溶液分别滴定体积相同的NaOH和NH3·H2O溶液,消耗HCl 溶液的体积相等,则NaOH和NH3·H2O两溶液的(A )相等。

A:c(OH-);B:物质的量浓度;C:pKθb;D:电离度。

24. 混合指示剂不但颜色变化更为敏锐,而且变色范围( A )A:窄 B:宽 C:快 D:慢填空课题:1. 甲醛法测定铵盐中N的含量时,若铵盐中含有游离酸,应事先中和除去。

方法是:在铵盐溶液中加甲基红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橙色。

2. 用硼砂标定HCl时,可选用甲基红作指示剂,终点颜色由黄色变为橙色。

3. 弱酸被滴定时,突跃范围的大小与弱酸的K a及c有关,c越大,突跃范围越大;K a越大,突跃范围越大。

4. 混合碱测定中用到的两种指示剂是酚酞和甲基橙。

5. 甲醛法测定铵盐中N的含量时,若铵盐中含有游离酸,应事先中和除去。

方法是:在铵盐溶液中加甲基红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橙色。

6. HCl溶液的浓度通常用硼砂来进行标定。

请在下列所用到的玻璃仪器后面填上最后应用哪种溶液来润洗。

滴定管盐酸,移液管硼砂,三角锥瓶蒸馏水。

7. 甲醛法测定铵盐中N的含量时,若铵盐中含有游离酸,应事先中和除去。

方法是:在铵盐溶液中加甲基红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橙色。

8. 用蒸馏法测定铵盐中氮的含量时,可用稀HCl来吸收NH3,然后用NaOH 标准溶液返滴定,这时需用甲基红作指示剂,这是因为滴定体系中有氯化铵。

9. 弱酸被滴定时,突跃范围的大小与弱酸的Kθa及c有关,c越大,突跃范围越大;Kθa越大,突跃范围越大。

判断题:1. 由于草酸是二元酸,所以用NaOH溶液滴定0.1mol.L-1H2C2O4(Ka1=5.9⨯10-2,Ka2=6.4⨯10-5)时,有两个突跃。

(错)2. 选择指示剂的唯一要考虑的因是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 错)3. 铵盐中氮的含量可选用酸碱滴定法来测定。

(对)计算题:1. 用凯氏法测定牛奶中含氮量,称奶样0.4750g,消化后,加碱蒸馏出的NH3用50.00mL 盐酸吸收,再用c(NaOH)=0.07891mol·L-1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13.12mL 回滴至终点。

已知25.00mLHCl需15.83mLNaOH溶液中和。

计算奶样中氮的质量分数。

[M(N)=14.01 g.mol-1]2. 标定盐酸时,若称取0.6818克纯硼砂(Na2B4O7·10H2O)溶于适量水中,以甲基红作指示剂,用盐酸滴定至终点,消耗盐酸的体积为28.30ml,则该盐酸的准确浓度为多少?(M(Na2B4O7·10H2O)=381.4 g/mol)3. 粗铵盐2.000g,加入过量的KOH溶液,加热,蒸出的NH3吸收在50.00ml c(HCl)=0.5000mol.L-1标准盐酸中,过量的酸用c(NaOH)=0.4500mol.L-1标准氢氧化钠溶液 2.31mL回滴至终点。

计算样品中NH3的质量分数。

[M(NH3)=17.03g.mol-1]4. 标定盐酸时,若称取0.1592克纯Na2CO3溶于适量水中,以甲基橙作指示剂,用盐酸滴定至终点,消耗盐酸的体积为28.30ml,则该盐酸的准确浓度为多少?(M(Na2CO3)=106.0 g.mol-1)5. 用c(HCl)=0.1100 mol˙L-1的盐酸标准溶液滴定一含惰性杂质的碳酸钠样品0.2500 g至生成CO2时,消耗HCl25.00 mL,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w(Na2CO3)。

已知M(Na2CO3)=106.0 g˙mol-1。

6. 含惰性杂质的Na2CO3试样0.3452g,溶解后,以甲基橙作指示剂,用c(HCl)=0.1012mol·L-1盐酸滴定至终点,消耗盐酸的体积为26.30ml,计算试样中Na2CO3的质量分数w(Na2CO3)。

(M(Na2CO3)=106.0 g/mol)7. 用Na2CO3基准物质标定盐酸的浓度,以甲基橙为指示剂。

已知0.2500g Na2CO3需消耗21.40mLHCl 溶液,求c(HCl)。

M(Na2CO3)=105.99 g·mol-18. 标定盐酸时,若称取0.3409克纯碳酸钠(Na2CO3)溶于适量水中,以甲基橙作指示剂,用盐酸滴定至终点,消耗盐酸的体积为28.30ml,则该盐酸的准确浓度为多少?(M(Na2CO3)=106.0 g/mol)9. 工业硼砂1.000g,用c(HCl)=0.2000mol˙L-1的盐酸25.00mL恰滴定至终点:Na2B4O7·10H2O +2HCl=4H3BO3+2NaCl+5H2O计算样品中w(Na2B4O7·10H2O)、w(B)(M(Na2B4O7·10H2O)=381.4 g/mol,M(B)=10.81 g/mol)10. 配制c(NaOH)=0.1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500 mL ,需NaOH固体多少克?若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20 .00mL需要c(HCl)=0.1000 mol·L-1盐酸溶液21.38mL完全中和,计算该氢氧化钠溶液的准确浓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