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语文知识点
人教版高二上册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

【篇一】一、通假字1、傳道受業解惑(“受”通“授”,傳授)2、或不焉,或師焉(“不”通“否”)二、古今異義1、古之學者必有師:(古)泛指求學的人;讀書人。
(今)指有專門學問的人。
2、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古)特殊指示代詞“所”與介詞“以”結合,譯為㈠用來……辦法(方式、工具、依據等);㈡……的原因(或緣由)。
(今)表因果關係的連詞。
3、無貴無賤,無長無少:(古)無論,不論。
(今)沒有。
4、小學而大遺:(古)①小的方面;②一般指研究文字、訓詁、音韻的學問。
(今)對兒童、少年實施初等教育的學校。
5、句讀之不知:(古)句子停頓的地方。
(今)看字發出聲音。
6、今之眾人:(古)一般人、普通人。
(今)許多的人。
7、吾從而師之:(古)跟隨。
(今)連詞,表目的和結果。
8、師不必賢於弟子:(古)不一定。
(今)不需要。
三、一詞多義(1)師1、古之學者必有師(名詞,老師)2、吾師道也(動詞,學習)3、吾從而師之(意動用法,以……為師)4、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動詞,從師)5、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名詞,有專門技藝的人)6、十年春,齊師伐我(名詞,軍隊)(2)傳1、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動詞,流傳)2、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動詞,傳授)3、六藝經傳皆通習之(名詞,古代解釋經書的書)4、朔氣傳金柝(動詞,傳遞,傳送)5、舍相如廣成傳舍(名詞,客舍)其1、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代詞,表領屬關係,他(它)的,他(它)們的)2、其聞道也亦先乎吾(代詞,他,他們)3、其為惑也終不解矣(代詞,表遠指,那)4、其皆出於此乎(副詞,表推測、估計語氣,大概,或許)5、其可怪也歟(副詞,表反詰語氣,難道,真的)6、傳其道解其惑者也(代詞,前指老師的;後指學生的)7、其出人也遠矣(代詞,指聖人)8、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代詞,指“聞道先乎吾”的人)(5)於1、其皆出於此乎(介詞,表動作行為的處所,從)2、拜送書於庭(介詞,表動作行為的處所,在)3、學於餘(恥學於師)(介詞,表動作行為的趨向,向)4、於其身也(介詞,表動作行為的對象,對,對於)5、師不必賢於弟子(介詞,表比較,比)6、不拘於時(介詞,表被動,被)(6)之1、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助詞,的)2、擇師而教之(代詞,他)3、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4、句讀之不知(助詞,賓語前置的標誌)5、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代詞,這類,這些)6、輟耕之壟上(動詞,到,往)7、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代詞,他)8、師道之不復,可知矣(結構助詞。
高二语文必背知识点人教版

高二语文必背知识点人教版语文学科作为中学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在高二语文学习中,了解并掌握必背的知识点,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应对考试和提升语文能力。
本文将介绍高二语文必背的知识点,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
一、文言文基础知识点1. 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对仗等。
2. 词法知识:词义辨析、词语搭配等。
3. 句法知识:并列句、状语从句、宾语从句等。
4. 阅读理解:熟悉文言文的阅读理解方法,掌握理解文言文的技巧。
二、现代文基础知识点1. 文体特点: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的特点和写作方式。
2.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等现代文的修辞手法。
3. 名家名作: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和作品,如鲁迅、茅盾、郭沫若等。
4. 阅读理解:熟悉现代文的阅读理解方法,掌握把握主旨、抓关键词、理解隐含意义的技巧。
三、古诗文必背知识点1. 唐诗宋词:背诵并理解一些重要的唐诗和宋词,如杜甫、李白、苏轼等名家的作品。
2. 文言文阅读:熟悉古代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掌握古文的翻译和理解能力。
3. 修辞手法:对比、象征、排比等古文的修辞手法。
4. 阅读理解:掌握古文的阅读理解方法,理解作者的用意和写作手法。
四、语言文字知识点1. 词义辨析:掌握一些常见词汇的同义词、反义词和近义词,提升词汇运用能力。
2. 语法知识:掌握一些常见的语法规则,如时态、语态、主谓一致等。
3. 常用成语:掌握一些常见的成语并能够正确运用。
4. 口语表达:提升口语表达能力,学习一些地道的口语表达方式。
五、文化常识知识点1. 文化常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文学、历史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 文学常识:熟悉一些著名作家的生平和作品,了解文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3. 名著导读:掌握一些著名文学作品的导读知识,提升对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4. 文化现象:关注当代社会发展趋势,了解一些与语文相关的热点话题。
六、写作技巧与范文1. 写作技巧:掌握一些常见的写作技巧,如论证、排比、修辞等。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背知识点

1、拜为上卿被授予官职 2、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忧虑,担心 3、请以咸阳为赵王寿向人敬酒或献礼 4、请指示王指给……看 5、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离开亲人,包括父母和内外亲属 6、于是相如前进击上前进献 7、布衣之交平民 8、传以示美人及左右指秦王的嫔妃指近臣和侍从 9、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扬言,到处说 10、汉亦留之以相当。
抵押 11、闻汉天子甚怨卫律痛恨 12、皆为陛下所成就。
栽培,提拔 13、我丈人行也。
老人,长辈 14、欲因此时降武。
趁这时 15、独有女弟二人妹妹。
今一般不连用。
16、且陛下春秋高年纪。
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17、武等实在古义确实存在。
今义诚实、老实。
18、稍迁至移中厩监古义渐渐。
今义稍微。
19、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财物 20、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正当、适逢 21、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亲近的侍臣 22、公车特征拜郎中。
特地征召 23、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
栽培,提拔 24、扶辇下除,触柱折辕。
殿阶 25、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不应召 26、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
官吏初到任 27、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不应荐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背知识点一词多义 负①秦贪,负其强。
倚仗,凭借 ②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使…承担 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辜负,对不起 ④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背着 ⑤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违背 使 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 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 ③乃使其从者衣褐让 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 ⑤单于使使晓武派使者 引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援引,引用②左右欲引相如去牵, 拉③相如引车避匿牵,拉;引申为调转④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 徒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只, 只不过 幸①大王亦幸赦臣幸好,侥幸②而君幸于赵王宠幸 以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凭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 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而,连词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人教版 高二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高二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二单元第二单元欣赏七首唐诗:作者分别是李白、杜甫、白居易和李商隐。
李、杜二人是唐代诗坛最耀眼的两位明星,李白的歌行体诗歌想像丰富,比喻奇特,笔法夸张,韵律流转华美,杜甫的律诗沉郁顿挫,音律优美,构思奇妙,《蜀道难》和《秋兴》《咏怀古迹》《登高》分别代表了他们诗歌的最高成就。
白居易是中唐最著名的诗人,他的《琵琶行》叙事与抒情结合,字里行间渗透着深挚的情感。
李商隐是晚唐诗人,一生在政治夹缝中求生存,内心的抑郁不得志,使他更多在诗歌中抒发个人情感,《锦瑟》《马嵬》都体现了这个特点。
欣赏这些作品,需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情境。
诗歌长于抒情,它凝练的词句、富于想像的跳跃式结构、富有音乐美的韵律和节奏,使它更便于或含蓄或直接地抒发情感。
本单元所选的诗歌,情感的抒发都是含蓄的,这就需要我们进入诗人所描写的情境中细细体会。
引导学生进入情境,首先要抓好朗读和背诵,但要注意读诗要有读诗的方式,快慢徐急、抑扬顿挫要和诗歌的情感格调以及形式适配,比如读《蜀道难》要高亢激昂,读《琵琶行》要雅正悲慨,具体到每一句,也有不同的读法,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已有提示,此处不再赘述。
其次要发挥想像和联想,不仅要把诗歌描绘的景物、事态还原成脑中的图画,而且要设身处地,感受诗人在此种情境中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特征。
二、是尊重学生的多样化理解。
古人云:诗无达诂。
诗人的情感往往隐藏在写实或想像的画面背后,有很多“月朦胧,鸟朦胧”,难以捉摸。
因此,不同的人对同一首诗可能具有不同的感悟、不同的体验,这是正常的。
像本单元所选的《锦瑟》,千百年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本身就有丰富的多解性,各种说法恐怕都有合理的成分,我们且不能别黑白而定一尊,教给学生一个标准答案,而否定可能很有道理的个性化体验。
其他诗歌如《蜀道难》《咏怀古迹》等虽然诗意较为明朗,但理解上也不是没有分歧。
背诵篇目:李白:《蜀道难》杜甫:《秋兴》(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白居易:《琵琶行》李商隐:《锦瑟》《马嵬》。
人教版 高二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高二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第一单元欣赏中外小说:《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
相对于初中阶段所学的小说而言,这几篇小说情节结构比较复杂,反映的社会生活面也比较广,而且风格多样。
㈠《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为该书序幕之一,通过林黛玉的所见所闻,对贾府这个封建大家族做了具体的介绍,人物刻画、环境描写都体现了中国古代小说的艺术特色。
㈡《祝福》是鲁迅的代表作,关注的是一位下层农村妇女祥林嫂创伤累累而又麻木愚钝的心灵世界,一以贯之地体现了鲁迅关注农民命运、反对封建压迫的主题,代表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艺术成就。
㈢《老人与海》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成功塑造了一位“硬汉子”形象。
作品中充满象征意味的故事,简洁洗练的文风,生动的心理描写,充分表现了海明威炉火纯青的叙事艺术。
传统意义上的小说是一种通过叙述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
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故事情节、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构成了小说的三要素,欣赏《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可以通过分析这三个要素把握小说的主旨。
而其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则是重点,三篇小说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很成功的,像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祥林嫂、桑地亚哥,无不栩栩如生,学习时可以从人物语言、心理、神态、动作等方面来把握。
另外,在单元提示中提到另外一个学习重点就是品味语言,包括对个性化的人物语言以及作者的叙述语言的品味。
前者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可以得到解决,后者则需要单独拿出来分析。
《林黛玉进贾府》《祝福》两篇的叙述语言相对比较客观,我们平时所看到的小说大多是这样的风格。
值得注意的是,《老人与海》的叙述语言,前者的有意拖沓、刻意啰唆,后者的简洁明快,都需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细细品味。
人教版高二年级语文知识点

人教版高二年级语文知识点一、文言文基础知识在高二年级语文学习过程中,文言文是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它既是汉字和词汇的起源,也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掌握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对于提高语文素养和理解古代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人教版高二年级语文中的一些文言文基础知识点。
1. 文言文的特点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一种写作方式,和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区别。
文言文的特点是句式复杂、词汇丰富、语法繁琐。
它常常使用古代的词语、短语和表达方式,需要通过学习才能理解。
2. 文言文的基本结构文言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句、章、节等。
句是最基本的单位,由主谓宾等成分构成。
章和节是对文章进行划分的单位,用于组织内容。
3. 文言文的阅读技巧阅读文言文时,需要掌握一些技巧。
比如,可以先通读全文,把握大意;然后逐句分析,理解句子的意思和结构;同时,要注重理解句子中的关键词汇,通过字典查询来加深理解。
4. 文言文的鉴赏能力文言文是一种艺术形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要提高对文言文的鉴赏能力,需要了解作者的背景、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并学会分析文章的主题、情感和修辞手法。
二、文言文的阅读与鉴赏1. 阅读原文在高二年级语文中,学生们将接触到一些著名的文言文作品,如《孔子家语》、《史记》等。
阅读原文是了解和理解文言文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原文,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思想,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解读经典诗词古代的艺术形式之一是诗词,其中包括很多经典之作。
高二年级语文中,学生们将学习一些古代的诗词,如《离骚》、《木兰诗》等。
解读经典诗词需要理解其中的意境、把握词句间的联想和修辞手法,以及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3. 鉴赏典籍名著除了阅读原文和解读诗词之外,高二年级语文还注重培养学生们对典籍名著的鉴赏能力。
学生们将研究《论语》、《红楼梦》等经典之作,了解其中的思想、人物形象和情节设计,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
三、现代文阅读与写作能力除了文言文的学习之外,高二年级语文还注重培养学生们的现代文阅读与写作能力。
人教版高二语文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二语文知识点总结人教版高二语文主要包括了文学常识、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与修辞、听力与口语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对这些内容的知识点总结。
一、文学常识1.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描写了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的爱情悲剧。
2. 《西游记》是明代作家吴承恩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以孙悟空等人的西天取经为主线,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和哲理。
3. 《水浒传》是元代作家施耐庵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描写了水泊梁山上108位好汉的抗争故事。
4. 《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被称为中国四大名著。
5. 中国古代文学有五言诗和七言诗两种形式,五言诗一般有四句,每句五个字;七言诗一般有八句,每句七个字。
6. 古代文学流派有唐诗、宋词、元曲等,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7. 古代文人常采用典故、典型人物等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从而达到美学上的效果。
二、文言文阅读1.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具有丰富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在阅读文言文时,要注意对文言词语的理解和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2. 阅读文言文时,要注意理解句子结构,掌握词组和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3. 文言文的修辞手法较多,如夸张、对比、比喻、拟人等,需要对这些修辞手法有一定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 阅读文言文时,要关注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感情,从而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内涵和深意。
三、现代文阅读1. 现代文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后创作的文学作品,包括小说、散文、诗歌等形式。
2. 阅读现代文时,要注意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方式,从而更好地把握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3. 现代文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夸张、对比、排比等,运用这些修辞手法可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
4. 现代文中常会出现一些文化典故和外来语词汇,要求读者具备一定的文化背景和词汇储备。
四、写作与修辞1. 写作时要注意结构的合理性,包括开头、承上启下、主次分明、逻辑严密等方面。
2023年人教版高二语文课文知识点整理

2023年人教版高二语文课文知识点整理学习,学习,再学习!学,然后知不足。
每一门科目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但其实都是万变不离其中的,也是要记、要背、要练的。
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高二语文)的学问点,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高(二年级语文)必修四学问点1、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人,元代戏曲家。
本色派代表,其代表作有《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拜月亭》。
2、元曲四大家及各自代表作分别是关汉卿的《窦娥冤》、白朴的《墙头立刻》《梧桐雨》、马致远的《汉宫秋》和郑光祖的《倩女幽魂》。
文采派的代表作家是王实甫,他的代表作品是《西厢记》。
另外,纪君祥的《赵氏孤儿》是中国在西方影响深广的一部元杂剧。
3、元曲的组成包括两类文体:散曲和杂剧,其中,散曲又包括小令和套数。
元杂剧一般由四折组成,有些四折之外还有楔子,它起序幕或过渡的作用。
杂剧的舞台演出由唱、科、白三部分组成。
角色由末、旦、净三大类组成。
4、曹禺,原名万家宝,现当代剧作家,解放前著有《雷雨》、《日出》、《原野》、《蜕变》、《北京人》等话剧,其中《雷雨》标志着中国话剧艺术开头走向成熟。
5、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诗人。
被称为“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代表着他艺术的顶峰。
本·琼生曾如此评价莎士比亚: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全部的世纪。
6、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北宋时期词人。
因排行第七世称柳七,又称为柳屯田。
他的词集名叫《乐章集》,流传下来的有二百多首。
“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
7、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苏洵、苏辙并称“三苏”,诗歌与黄庭坚齐名,合称“苏黄”。
词上,扩大词的表现范围,开宋代豪放词先河,词风与辛弃疾相近,合称“苏辛”。
苏轼的(散文)也特别精彩,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拜为上卿被授予官职 2、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忧虑,担心 3、请以咸阳为赵王寿向人敬酒或献礼 4、请指示王指给……看 5、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离开亲人,包括父母和内外亲属 6、于是相如前进击上前进献 7、布衣之交平民 8、传以示美人及左右指秦王的嫔妃指近臣和侍从 9、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扬言,到处说 10、汉亦留之以相当。
抵押 11、闻汉天子甚怨卫律痛恨 12、皆为陛下所成就。
栽培,提拔 13、我丈人行也。
老人,长辈 14、欲因此时降武。
趁这时 15、独有女弟二人妹妹。
今一般不连用。
16、且陛下春秋高年纪。
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17、武等实在古义确实存在。
今义诚实、老实。
18、稍迁至移中厩监古义渐渐。
今义稍微。
19、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财物 20、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正当、适逢 21、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亲近的侍臣 22、公车特征拜郎中。
特地征召 23、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
栽培,提拔 24、扶辇下除,触柱折辕。
殿阶 25、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不应召 26、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
官吏初到任 27、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不应荐 高二人教版语文知识点一词多义 负
①秦贪,负其强。
倚仗,凭借 ②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使…承担 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辜负,对不起 ④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背着 ⑤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违背 使 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 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 ③乃使其从者衣褐让 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 ⑤单于使使晓武派使者 引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援引,引用②左右欲引相如去牵, 拉③相如引车避匿牵,拉;引申为调转④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 徒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只, 只不过 幸①大王亦幸赦臣幸好,侥幸②而君幸于赵王宠幸 以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凭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 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而,连词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用来 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因为 固 ①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坚决,坚持,执意 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 ③汝心之固,固不可彻顽固,固执 ④而戍死者固十六七本来 ⑤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坚固,特指地形险要和城郭坚固,易守难攻。
观①观太学观摩学习②大王见臣列观殿堂③而世之奇伟瑰怪非 常之观景象④玄都观里桃千树道士庙⑤启窗而观看 高二人教版语文知识点通假字 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与不?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2、拜送书于庭。
庭通廷,朝廷 3、召有司案图。
案,,通按,审察、察看 4、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缪通穆 5、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孰通熟,仔细
6、不顾思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7、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旃通毡,毛织的毡毯 8、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通弆,收藏 9、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通无,没有 10、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 11、法令亡常亡通无,没有 1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通无,没有 13、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没有 14、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霑通沾,沾湿。
衿通襟,衣襟。
决通诀诀别,辞别。
15、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
驩通欢,欢聚 16、前以降及物故。
以通已,已经 17、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禽通擒,逮捕,拘押 18、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
龟鸟兽之形。
员通圆,直径;尊通樽,酒杯【人教版高二语文知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