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如画《设计色彩与构成》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色彩的基本原理)

合集下载

《设计构成》课件——色彩属性课件

《设计构成》课件——色彩属性课件

补 色:又称互补色,是特殊的对比色,在色轮上 相距180°。如红和绿、黄和紫、青与橙都是互补色。
色彩三要素之二——明度
明 度:又叫色度或光度。指的是色彩的明暗深浅的差别程度。 (1)色相相同的颜色有明度差异,这就是同种色的明度; (2)色相不同的颜色也有明度的不同,如黄色明度较高,仅次于白色;而紫色明度较低,仅次于
色彩三要素之一——色相
(2)色相环:又叫色轮,色相环是由三原 色及分别以三原色中的两种原色按一定 比例调出的间色依一定的顺序排列构成 的一个圆环。
什么是原色、间色、复色
原色: 按色彩学的一般观点,只有红、黄、蓝三种颜色不可分解、不可被别 的颜色调配出来,而这三种色却可调和出任何颜色,因此我们把这三 种能混合出其他各种色彩的原始颜色称为原色,红、黄、蓝三种颜色, 俗称“三原色”。 间 色: 将三原色中的两种原色分别等值相调,(等值不是等量,调出的色应 不倾向于原色的任何一方)产生出的颜色称作间色:红+黄=橙;黄+蓝 =绿; 红+蓝=紫。 复色: 含三种原色成分的颜 色,统称为复色。如:赭石、熟褐、黑色、 土 黄、土红等。
谢 谢!
设 计 构 成——色 彩 分 析
色彩属性
认识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
1、光源色:是物体所在环境里面光源的颜色。物体 呈现的颜色受周围光源色的影响而发生一定的改变。 比如在酒吧、KTV的灯光影响下,人的衣服、脸色都 会发生一些变化。
2、固有色: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自然物体 颜色最常有的那种概念。 如“绿色的田野,金黄色的麦田,红色的晚霞, 蓝天白云,红花绿叶……。是我们对色彩最初级 的认识,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黑色。)
高————————————————————→ 低

《色彩构成》附标准答案

《色彩构成》附标准答案

一、选择填空题,请将答案按顺序写下。

上图中,第D组是色彩的"明度对比”序列;上图中,第B组是色彩的"纯度对比”序列(艳度对比);上图中,第A组是色彩的"互补色相对比”序列;上图中,第C组是色彩的"邻近色相对比”序列;二、判断题,请将答案"√”或"”按顺序写下。

1、可见光谱中,光波最长的是紫色。

答:×错误可见光谱中,光波最长的是红色。

2、灰色受光源色的影响最小。

答:×错误黑色物体受光源的影响变化最不明显。

3、从明度对比的角度来分析,"高长调”画面中色块之间视觉的对比效果一般比"高短调”的画面显得更加明确和耀眼。

答:√正确高长调:该调明暗反差大,感觉刺激、明快、积极、活泼、强烈。

高短调:是大面积的暖色,配上小面积的冷色加上明度、纯度的变化的色彩搭配。

4、我们在电脑屏幕上看到的色彩是加色混合。

答:√正确加色混合可以得出:红光+绿光=黄光红光+蓝光=品红光蓝光+绿光=青光红光+绿光+蓝光=白光5、纯度对比是色彩整体效果把握的关键。

答:×错误明度对比/色彩整体效果把握的关键明度差是色彩造形表达的关键6、从色彩的基本属性上来讲,色彩对比包括同时对比和连续对比;从时间和空间概念上来讲,色彩对比包括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艳度)对比。

答:×错误从色彩的基本属性上来看,色彩对比主要包括:1冷暖,冷暖是相对的,根据色环判断2虚实,一幅画不能面面俱到,有主有次,有视觉中心和一定的视觉流程3黑白对比,不是纯粹的黑色和白色,准确说是亮色和重色对比,往往在视觉中心,为了强调主体物或主体区域4纯色和灰色对比,现在大多流行亮灰色调的画,高雅明亮且抢眼,但也不能全是高级灰,纯色一般出现在水果或反光上,当然,还是在视觉中心的多,一切为主体服务三、名词解释1、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2、单色光:不能再分解的色光叫做单色光。

构成设计知识点色构

构成设计知识点色构

构成设计知识点色构构成设计知识点色构一、引言色彩在构成设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色彩的选择和组合能够影响设计的整体效果和表达的意义。

色彩构成是设计中的一个关键知识点,本文将从色彩的基本原理、色彩构成的意义和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色彩基本原理色彩基本原理涉及色相、明度和饱和度三个主要要素。

1.色相色相指的是色彩所表现的基本颜色,比如红、黄、蓝等。

色相对于色彩构成而言至关重要,不同的色相能够传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意义。

2.明度明度指的是色彩的明暗程度,从黑到白的过渡。

通过明度可以调整设计的整体明暗感,从而影响设计的视觉效果。

3.饱和度饱和度指的是色彩的纯度和浓淡程度。

高饱和度的色彩更加鲜艳、明快,而低饱和度的色彩则更加柔和、稳定。

这三个色彩基本原理相互影响,通过不同的组合和调整,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色彩效果。

三、色彩构成的意义色彩构成在设计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1. 色彩表达情感不同的色彩能够传递出不同的情感和意义。

比如红色代表热情和力量,蓝色代表冷静和稳重。

通过巧妙运用色彩构成,设计师可以准确传达出设计作品想要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2. 色彩引导视线色彩构成还可以通过色彩的对比和分布来引导视线。

明亮饱和的色彩会更容易吸引人的眼球,而柔和的色彩则不容易引起关注。

设计师可以利用色彩构成的特性来引导观众的注意力,突出重点。

3. 色彩营造氛围色彩构成也可以用来营造设计作品的整体氛围。

比如黄色可以营造出明快欢乐的氛围,而灰色则给人一种低调稳重的感觉。

通过巧妙运用不同的色彩,设计师能够为作品注入特定的氛围和情绪。

四、色彩构成的实际应用色彩构成在实际设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1. 室内设计在室内设计中,色彩构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通过选择合适的墙面、家具和饰品颜色,设计师可以打造出独特的空间氛围。

比如在儿童房设计中,可以采用明亮色彩来创造出活泼欢快的氛围。

2. 平面设计在平面设计中,色彩构成可以帮助设计师营造出吸引人眼球的视觉效果。

绘画色彩知识点总结

绘画色彩知识点总结

绘画色彩知识点总结一、色彩的基本原理。

1. 三原色。

- 色彩中的三原色为红、黄、蓝(在颜料中)。

这三种颜色不能通过其他颜色混合得到,但可以混合出其他各种颜色。

例如,红色和黄色混合可以得到橙色,黄色和蓝色混合得到绿色,蓝色和红色混合得到紫色。

2. 间色与复色。

- 间色:由两种原色相混合而成的颜色。

如橙色(红 + 黄)、绿色(黄+蓝)、紫色(蓝 + 红)。

- 复色:由三种原色或两种间色混合而成的颜色。

例如,橙绿混合、紫绿混合等,复色的色彩层次更加丰富和复杂。

3. 色彩的三要素。

- 色相:指色彩的相貌,是区别不同色彩的名称,如红、橙、黄、绿等。

它是色彩最基本的特征。

- 明度:指色彩的明亮程度。

白色明度最高,黑色明度最低。

在同一色相中,也有明度的变化,例如浅蓝比深蓝明度高。

- 纯度:也叫饱和度,指色彩的纯净程度。

原色纯度最高,混合的颜色越多,纯度越低。

例如,纯红色的纯度高,而加入白色或黑色混合后的红色,纯度就降低了。

二、色彩的混合。

1. 加法混合。

- 加法混合主要是指色光的混合。

例如,在舞台灯光中,红、绿、蓝三原色光混合可以得到白色光。

红 + 绿 = 黄(色光),绿+蓝 = 青(色光),蓝+红 = 紫(色光)。

这种混合方式随着色光混合量的增加,明度也会增加。

2. 减法混合。

- 减法混合主要是指颜料的混合。

如前面提到的颜料三原色混合。

与加法混合不同,减法混合中,混合的颜色越多,明度越低,色彩越暗。

三、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1. 色彩对比。

- 明度对比:指色彩之间明度差异形成的对比。

例如,将黑色与白色放在一起,明度对比非常强烈;而浅灰色和深灰色之间的明度对比相对较弱。

- 纯度对比:高纯度色彩与低纯度色彩放在一起时产生的对比。

如鲜艳的红色与灰红色放在一起,鲜艳的红色会更加突出。

- 色相对比:不同色相之间的对比。

可以分为同类色对比(色相环上15°以内的色彩对比,如深红与浅红)、邻近色对比(色相环上30° - 60°的色彩对比,如红与橙)、对比色对比(色相环上120° - 180°的色彩对比,如红与绿)、互补色对比(色相环上180°的色彩对比,如黄与紫)。

设计基础色彩构成知识点

设计基础色彩构成知识点

设计基础色彩构成知识点在设计领域中,色彩构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通过合理运用色彩,设计师可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视觉效果,引起观众的注意并传递出特定的情感和信息。

本文将介绍一些设计基础色彩构成的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色彩。

1. 色彩基本属性色彩有三个基本属性,即色调、明度和饱和度。

色调指的是颜色相对于光的波长的属性,如红、黄、蓝等。

明度指颜色的明暗程度,可以通过改变亮度来调节。

饱和度表示颜色的纯净度,越纯净的颜色饱和度越高。

设计师可以通过调整这三个属性的组合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色彩效果。

2. 色彩搭配原理在设计中,色彩搭配是一个关键的考虑因素。

常用的色彩搭配原理有对比、类比和互补。

对比色搭配通过使用色彩环中相互相对的颜色,如红和绿、蓝和橙,可以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

类比色搭配则是使用色彩环中相邻的颜色,如红、橙、黄,可以创造出和谐、温暖的效果。

互补色搭配是使用色彩环中相对的颜色,如红和绿、黄和紫,可以产生鲜明的对比效果。

3. 色彩情感和象征意义不同的色彩对人们的情感和情绪有着不同的影响。

例如,红色通常被认为是充满活力和激情的颜色,常用于表示爱、热情和力量。

蓝色则常被用于表示冷静、稳定和信任。

黄色则象征着阳光、快乐和活力。

设计师需要根据设计的目的和所需表达的情感选择合适的色彩,以达到更好的传达效果。

4. 色彩心理学色彩心理学研究了色彩对人们心理活动、行为和认知的影响。

不同的色彩可以引起不同的心理反应。

例如,红色可以增加人的兴奋和注意力,蓝色则有助于放松和平静。

通过研究色彩心理学,设计师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们对色彩的认知和反应,从而运用适合的色彩来设计,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

5. 色彩应用的行业特点不同行业对色彩的运用也有其特点。

例如,快餐行业常常使用红色和黄色来刺激食欲和吸引注意力。

科技行业则常用蓝色来表达专业和可靠。

儿童产品行业通常使用明亮鲜艳的色彩,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了解不同行业对色彩运用的特点,设计师可以更好地根据需求来选择和运用合适的色彩。

色彩构成色彩笔记

色彩构成色彩笔记

色彩构成三大构成:平面、色彩、立体春:绿夏:红秋:黄冬:白一. 来历1919年包豪斯学院在德国魏玛成立,它由著名的建筑师格罗佩斯将魏玛工艺学校和魏玛美术学院改成组合并而成,西方画坛的艺术大师康定斯基和克利等人进入该校后倡导并创立了系统的学院框架。

二. 色彩构成定义将两个以上的色彩根据不同的目的性,按照一定的原则重新组合搭配,在互相作用下构成新的和美的色彩关系。

三. 色彩构成的研究方法色彩构成所涵概的知识领域及为广泛,重色彩基本要素色相、纯度、明度入手,对色彩的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等方面进行研究是色彩构成的研究方法。

四. 学习色彩构成的目的学习色彩构成是为了提高对色彩的审美感觉引导研究色彩的美学范畴以及色彩的规律和法则,从而能理性的掌握色彩的美感实质和其组分原理能拓宽色彩视野,提高色彩艺术修养,形成科学的色彩设计思路第一章色彩的原理第一节色彩的物理理论色彩是一种由三个因素综合造成的现象1.光线2.反色光线3.有眼睛和大脑组成的能解读光线中的信息的感觉器官一. 光与色光在物理学上属于电磁波的一部分,她与宇宙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雷达电波、无线电波、交流电波等并存于宇宙中,由于辐射能是从起浮波的形成传递,所以他们都各有不同的波长和振动频率。

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在剑桥大学的实验室里完成了用三棱镜分解日光的著名实验,牛顿将太阳的白光从小缝引进暗室使其通过三棱镜和在投射到白色屏幕上,结果光线被分解成一条美丽的彩带,有红开始依次为红、橙、黄、绿、青、蓝、紫现在我们称紫之为光谱,七种色光混合在一起产生白光,每种单色光不能再分解称“单色光”光的物理性质有广波的振幅和波长两个因素决定。

第二节色彩的理论一. 人眼的构造及功能眼球包括眼球壁,眼内腔和内容物,神经血管等组织1.眼球壁主要分为外、中、内三层,外层由角膜和巩膜组成,中层分为由红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红膜有两种肌肉控制瞳孔的大小,缩孔膜,收缩时瞳孔小,放孔肌收缩时则瞳孔放大。

张如画《设计色彩与构成》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案例分析)【圣才出品】

张如画《设计色彩与构成》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案例分析)【圣才出品】

第9章案例分析色彩训练是对自然色彩进行观察与理解,通过色彩的感知与心理效应,运用多种色彩物象表现形式进行重新组合,将具象事物与抽象的情感表达融为一体,形成心理色彩形象。

色彩训练包括情感训练、空间混合、色彩推移、色彩限色表现等多种表现形式。

一、色彩情感联想案例分析1.色彩情感(1)色彩具有情感,不同的色彩可以引起人们不同的情感反应,相同的色彩因人们的地域、年龄、身份、文化修养、宗教、政治信仰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情感联想。

(2)人们对色彩的情感表现进行了科学地分析、总结,制定出一套训练方法,即通过意象的或抽象的形体与色彩表现不同的情感,这主要是通过人们的视觉与知觉经验综合完成的。

2.色彩情感联想案例分析(1)通过抽象图形的运用与近似色彩组合、明度变化,充分表现了不同的情感因素,画面处于动荡不安之中,色彩表现和谐、统一(如图9-1所示)。

图9-1 李建宁色彩情感联想(2)通过一组几何图形的组合、穿插、叠加表现了丰富的画面层次,色彩进行了冷暖对比,色块组织富有创意,形体简洁,情感表现充分(如图9-2所示)。

图9-2 张莉莉色彩情感联想(3)形体表现丰富,色彩对比强烈、层次丰富、错落有致。

画面主体色调突出,形与形之间的色彩相互呼应,充分体现了生活的丰富多彩(如图9-3所示)。

图9-3 封华色彩情感联想二、色彩推移案例分析1.色彩推移训练的作用色彩的推移训练可以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色彩的明度、纯度、色相等变化,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丰富对颜料性能的了解、掌握与运用程度。

画面色彩搭配需要进行主观分析与处理,注意画面色彩的虚实、明暗、远近等对比关系。

2.色彩推移案例分析(1)作品采用了明度推移设计方法,色阶秩序符合渐变的特征,通过错接与曲线变化,映衬出山的重峦叠嶂。

整幅作品运用不同的颜色进行贯穿,体现出生机与活力(如图9-4所示)。

图9-4 赵金凤《日照重山》(2)作品采用了色相推移,运用了大量紫色,从古至今,人们都以紫为贵,神秘而浪漫。

色彩设计原理知识点总结

色彩设计原理知识点总结

色彩设计原理知识点总结色彩是设计中重要的元素之一,它能够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感知和行为。

在设计过程中,了解和运用色彩设计原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色彩设计原理的关键知识点进行总结,并介绍如何运用这些原理来创作出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的设计作品。

一、色轮和色彩基础1. 主要色彩:红、黄、蓝,是构成色轮的三个基本颜色,它们无法通过其他颜色混合调配得到。

2. 二级色彩:橙、绿、紫,它们是主要色彩相互混合而成的颜色。

3. 中间色彩:红橙、黄橙、黄绿、蓝绿、蓝紫、红紫,是主要色彩和二级色彩混合形成的颜色。

4. 补色:位于色轮上互为对角的颜色,例如红色和绿色,蓝色和橙色。

5. 冷暖色调:色轮中的蓝、绿、紫为冷色调,红、黄、橙为暖色调。

二、色彩搭配原理1. 色彩对比:指使用对比鲜明的色彩来达到强烈的视觉效果,如互补色(补色)、对比色、对比明暗等。

2. 类似色:指相邻的颜色在色轮上的位置接近,搭配在一起会形成和谐的效果。

3. 色彩分离:将色彩分散使用,创造出明亮清晰的视觉效果。

4. 色彩平衡:在设计中,不同的色彩所占的比例要合理平衡,避免某一种颜色过于突出。

三、色彩心理学1. 红色:激发情绪,代表激情、动力和力量,也与警戒、危险相关。

2. 蓝色:冷静、平和、安全感,适合在舒缓、安静场景中使用。

3. 黄色:活跃、快乐、充满能量,但过度使用可能会引发不安和不安定感。

4. 绿色:自然、和谐、有机,常用于生态、健康或环保相关设计。

5. 紫色:神秘、高贵、能够引起创造力和幻想,适用于创意类设计。

6. 橙色:充满活力和热情,适用于引人注意或展示产品。

7. 粉色:代表温暖、甜美、童趣,常用于女性相关的设计。

8. 黑白灰:简洁、正式、高级感,常用于商务和时尚设计。

四、色彩应用技巧1. 突出重点:使用高饱和度、对比明显的色彩来突出重点信息或设计元素。

2. 色彩渐变:运用色彩渐变效果,可以增加层次感和流动感,创造出立体的效果。

3. 色彩平面:将鲜艳的色彩与简单的平面结合,可以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色彩的基本原理
1.1 复习笔记
引导案例
约翰·伊顿将色彩和谐定义为:“两种以上颜色的共同效果。

”当两种以上的色彩被感知,并创造出一种令人愉悦且独立完整的视觉效果,那么色彩的和谐也就实现了。

对于各种和谐的色彩组合来说,其首要特征就是这些组合看上去轻松自如,无矫揉造作之感。

每种颜色都与其他颜色保持着自然和谐的关系。

有百年历史的可口可乐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除了它特有的口感、曲线般的瓶形,还有就是它动感流畅的CocaCola专用字体以及色彩的和谐搭配,给人以视觉上势不可挡的冲击(如图1-1所示)。

图1-1 可口可乐包装
一、色彩的物理性质
色彩的物理性质是人们经过长期研究发现的自然属性,它的理论形成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依据,可以更加深刻地研究光与色给我们带来的多彩世界。

(一)光与色
1.光与色的关系
(1)色彩是一种视觉体验,人们能感知到色彩,主要取决于光。

光是产生色的原因,色是光被感觉的结果。

(2)当光刺激眼球内侧的视网膜时,视神经会将这种刺激传至大脑的视觉中枢,从而产生色的感觉。

2.光的可见性
(1)光是属于一定波长范围内的一种电磁辐射。

(2)电磁辐射的波长范围很广,最短的如宇宙射线,最长的如交流电。

(3)在电磁辐射中,只有波长为380~780nm的电磁辐射能够被人的视觉接受,此范围称为可见光(如图1-2所示)。

图1-2 可见光示意图
3.光的物理性质
(1)波长
光的物理性质可由波长来描述,波长可用来区别色彩特征,波长的差异(长短)产生色相差别,并决定光量的种类。

①对于波长为780nm的光线,人的感觉是红色。

②对于波长为380nm的光线,人的感觉是紫色。

③适中的是波长为580nm的“黄色光”。

(2)振幅
光的物理性质还可由振幅来描述,振幅的大小(强弱)产生色彩明暗的差别(如图1-3所示)。

图1-3 光的波长与振幅示意图
4.色散实验
(1)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进行了著名的色散实验(如图1-4所示),利用光的折射实验,确定了色与光的关系。

(2)他将一束白光从细缝引入暗室并穿过三棱镜,光即产生折射现象。

当折射的光碰到白的屏幕时,显现出色带,称为光谱。

光谱色以红、橙、黄、绿、蓝、紫的顺序排列。

如果将这个图像用聚光透镜加以聚合,这些分解了的色彩就会重新变成白色。

(3)根据色散实验可见,白光是由一组色光混合而成的。

图1-4 太阳光谱
(二)物与色
1.物体色的产生
(1)物体本身并不发光,它是光源色经过物体的吸收反射,反映到视觉中的光色感觉。

这些本身不发光的色彩称为物体色,如衣服的颜色、建筑物的颜色等。

(2)光的作用与物体的特征,是构成物体色的两个不可或缺的条件,它们既互相依存又互相制约。

2.光的反射与吸收
物体和颜料色的产生,是由于光源发出的光,碰到不透明的物体或颜料,一部分被吸收,剩下的部分反射到眼睛中,即人们看到的色彩(如图1-5所示)。

图1-5 光的反射与吸收
3.固有色
物体在正常的日光照射下所呈现的颜色称为固有色。

在日光照射下物体都有相对稳定的物理性质,因此我们日常看到的物体都有相对稳定的颜色。

二、色彩的属性
(一)无彩色与有彩色
1.无彩色
(1)无彩色的定义
无彩色系是指黑色、白色及黑白色相间隔而成的各种深浅不同的灰色系列(如图1-6(a)所示)。

(2)无彩色的特点
①从物理学角度看,无彩色系不包括在可见光谱中,不能称为色彩。

②但在颜料中有其重要的作用,当一种颜料混入白色后,它会显得比较明亮;相反,混入黑色后它就显得比较深暗;而加入黑与白混合的灰色时,它将失去原有色彩的纯度。

因此,黑、白、灰色不但在心理上,而且在生理上、化学上都可称色彩。

③无彩色系列的颜色不具备色相与纯度的性质,它们的色相和纯度在理论上为零,而只在明度上有变化。

色彩的明度可以用黑白度来表示,愈接近白色,明度愈高;愈接近黑色,明度愈低。

2.有彩色
(1)有彩色的定义
有彩色系是指包括可见光谱的全部色彩(如图1-6(b)所示)。

(2)有彩色的特点
有彩色是无数的,它以红、橙、黄、绿、蓝、紫为基本色。

基本色之间不同量的混合,以及基本色与黑、白、灰色之间不同量的混合会产生出成千上万种有彩色。

图1-6 无彩色与基本色相
(二)色彩的三属性
1.明度
(1)明度的定义
明度是指色的明暗程度,也可称色的亮度、深浅度,它主要由光波的振幅所定。

(2)明度系列
①定义
若把无彩色的黑、白作为两个极端,在中间根据明度的顺序,等间隔地排列若干个灰色,就成为有关明度阶段的系列,即明度系列。

②明度等级
靠近白端为高明度色,靠近黑端为低明度色,中间部分为中明度色(如图1-7所示)。

图1-7 等级明度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