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荣是个好皇帝:被湮没的后周和五代十国往

合集下载

历史趣谈:后周世宗柴荣简介 被史家称为“五代第一明君”

历史趣谈:后周世宗柴荣简介 被史家称为“五代第一明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后周世宗柴荣简介被史家称为“五代第一明君”导语:后周世宗柴荣(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是五代时期后周皇帝。

954959在位,在位6年。

邢州尧山柴家庄(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后周世宗柴荣(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是五代时期后周皇帝。

954—959在位,在位6年。

邢州尧山柴家庄(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父柴守礼,祖父柴翁是当地望族,柴荣年轻时曾随商人颉跌氏在江陵贩茶,对社会积弊有所体验。

史载其“器貌英奇,善骑射,略通书史黄老,性沉重寡言”,他是后周太祖郭威内侄,收为养子,又名郭荣。

继位后复本姓。

柴荣在位六年,整军练卒、裁汰冗弱、招抚流亡、减少赋税,使后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中原开始复苏。

又南征北战,西败后蜀,夺取秦、凤、成、阶四州;南摧南唐,尽得江北、淮南14州;北破契丹,连克二州三关。

在议取幽州时病倒,不久去世,年仅39岁,庙号世宗,谥号睿武孝文皇帝。

世宗,名柴荣(公元921~959年),又名郭荣。

周太祖郭威养子。

郭威死后继位。

在位5年,病死,终年39岁,葬于庆陵(今河南省新郑县北)。

柴荣,周太祖皇后柴氏的侄儿,后被郭威收为养子,邢州龙岗(今河北省邢台县西南)人。

早年他为郭威操持家务,往返南北贩卖茶货。

郭威举兵进攻汴京时,他奉命留守邺城。

后周初年,封为澶州节度使,晋王。

郭威于公元954年正月病死,他于同月丙申日继位,沿用太祖年号“显德”。

柴荣是五代十国时期最有作为的帝王。

他精明强干,志气宏大,决心统一中国。

即位后,他在太祖改革积弊的基础上,进一步整肃吏治,均定田赋,整顿禁军,限制佛教,奖励农耕。

他命人雕刻了一对木头生活常识分享。

五代十国历代皇帝

五代十国历代皇帝

前蜀高祖王廸
前蜀高祖王廸(847年——918年),字
光图,五代时期前蜀皇帝(907年—— 918年在位),许州舞(今河南舞阳)人。 少年时为无赖,以屠牛驴和贩私盐为业, 乡里称为「贼王八」,黄巠起义时期投 敁唐朝军队。长安沦陷时他奋不顾身的 护驾,号为「随驾五都」,被唐僖宗封 为西川节度使、壁州刺史,十军观军容 使田令孜也收他为养子。僖宗还长安後, 升为御林军宿卫将领。光启事年(886 年),僖宗又逃往兴元(今陕西汉中), 任命王廸为「清道使」,以後他向四方 发展势力。最终廸立前蜀王朝。
五代十国
五代君主
后梁太祖朱温(全忠)
朱温(852年-912年)曾被赐名朱全忠,
称帝后改名朱晃。宊州砀山午沟里(今安 徽省砀山县)人 家世为儒,祖朱信,父 朱诚,皆以教授为业。幼年丧父,家贫, 母王氏佣食于萧县刘崇家。朱温成人后, 与其兄朱存“勇有力,而温尤凶悍”, “不亊生业,以雄勇自负,里人多厌之”。 朱全忠在位时颇重视农业发展,下令两税 之外不得妄有科配;但因违年战亊,民不 聊生,开平四年(910年)发生柏乡之战, 与晋王李存勖矛盾加剧。晚年宫廷内陷入 权力斗争,皇后张氏临终前劝他:“君人 中英杰,妾无他虑,惟‘戒杀进色’四字, 请君留意。”朱温生性残暴,杀人如草芥。 夫人在世时尚能劝止,死后却大肆淫乱, 甚至乱伦,包括儿媳都得入宫侍寝。乾化 事年(912年)被三子朱友圭刺杀,享年 61岁,在位6年。
英俊 的周 世宗 柴荣
后周恭帝柴宗训
柴 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训 画 像

柴宗训(953年9月14日-973年4月6日,959--960年在位),即位时,年仅7岁,由符太 后垂帘听政,范质、王溥等主持军国大亊。 柴宗训在位期间,特别重用赵匡胤,使他产 生了做皇帝梦。 公元960年正月元旦, 群臣正在朝贺柴宗训时,镇(今河北省正定 县)、定(今河北省定县)两州忽然有人来报说, 辽和北汉合兵南侵,其实这是赵匡胤和其他 将领编造的谎言。范质便命令赵匡胤率领禁 军北上抵御。禁军到达陈桥驿后,突然发动 兵变,拥赵匡胤为帝。赵匡胤回师开封,廸 立宊朝,废黜柴宗训,降封他为郑王。后周 亡。 不久,柴宗训被辿往房州(今湖北省 房县)居住。他于被废13年后去世。谥号 “恭”,陵号“顺陵”。史称柴宗训为恭帝。

柴荣

柴荣

五代十国中最英明的皇帝人物五代十国后周柴荣后周世宗柴荣(921 -959年),又称柴世宗,汉族,邢州尧山柴家庄人(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郭园村)。

他15岁从军,24岁拜将,33岁称帝,不仅精明强干,而且节约简朴,赢得了广泛的拥戴。

(公元954-公元959年)在位,在位时间五年六个月,后因重病无治而逝,终年三十八岁。

庙号世宗,谥号睿武孝文皇帝。

柴荣谦虚、谨慎、虚心纳谏,从未因言论杀一人。

他曾极为诚恳地下诏书要求群臣尽量上书言事,还点名让20多名翰林学士都写两篇文章:《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和《平边策》。

这种命题向众多朝臣征求治国之策的做法在历史上是很少见的,而且他也绝不是哗众取宠,充充样子样子。

在认真审读大臣的建议后,他欣然采纳了大臣王朴《平边策》中“先易后难”的主张,以此制定统一大计,付诸实践。

柴荣的一生,武功上高平大捷,西取后蜀凤陇四州,南唐江北14州,北攻辽,兵不血刃,取三关四州,这些成就是他在位五年半的时间就取得的,为北宋的统一基本奠定了军事上的基础。

可以说,他在五年半中完成的事业比宋太祖、宋太宗在以后几十年完成的任务还要多。

他是使当时的中国走向统一的领路人,而后宋太祖征战天下的河北军几乎就是后周的原班人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赵匡胤实际上是拿着人家柴荣的家当给自己打江山。

柴荣给那时饱受战争之苦的人们带来了黎明的曙光,他基本解决了自中唐以来近200年藩镇割据的局面,结束了五代频繁政权交替的历史,为结束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代奠定了基础。

他继位之初,曾立下了“十年平天下,十年休养生息,十年致太平”的中国历代最朴素的“皇帝梦”,可是命运却和他开了一个最无情的玩笑,历史没有给他三十年,甚至没有给他十年,而只给了他短短的五年零六个月。

而就是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柴荣创造了光耀千古的伟大功绩,效率之高,功绩之大,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帝王史上绝无仅有。

可是这一切,终归是为他人做嫁衣。

公元959年7月27日,柴荣因病而驾崩。

柴荣简介_柴荣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

柴荣简介_柴荣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

柴荣柴荣柴荣(921—959),邢州龙冈(今河北邢台西南)人,五代时期后周的皇帝,史称周世宗,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统帅。

后周第二代皇帝。

邢州龙冈(今河北邢台)人。

后周太祖郭威的内侄和养子。

柴荣善骑射,略通书史黄老。

曾随大商人颉跌氏贩茶江陵,对社会积弊有所体验。

显德元年(954)继郭威为帝,对军事、政治、经济继续进行整顿。

军事上,在显德元年对北汉作战中,他严明军纪,赏有功,斩临阵退却的大将樊爱能、何徽等;此后检阅禁军,裁汰老弱,选留精锐,又募天下壮士,选取优异,强化中央禁军。

政治上,他严禁贪污,惩治失职官吏。

经济上,停废敕额(朝廷给予寺名)外的寺院,禁私度僧尼,收购民间铜器佛像铸钱;招民开垦逃户荒田;颁《均田图》,均定河南等地六十州租赋,废除曲阜孔氏的免税特权。

此外,还扩建京城开封,恢复漕运,兴修水利,修订刑律和历法,考正雅乐,纠正科举弊端,搜求遗书,雕印古籍等。

显德二年起,伐后蜀,收秦(今甘肃秦安北)、凤(今陕西凤县东)、成(今甘肃成县)、阶(今甘肃武都东)四州;此后又三次亲征南唐,至显德五年,得南唐江北、淮南十四州。

六年,北伐辽,收复瀛(今河北河间)、莫(今河北任丘北)、易(今河北易县)三州及瓦桥(在今河北雄县)、益津(在今河北霸县)、淤口(在今河北霸县东信安镇)三关。

六年五月,柴荣正欲乘胜进取幽州,却因病不得不班师回开封。

同年六月死。

世宗柴荣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成就,为北宋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本是郭威内侄,后收为养子。

生父柴守礼,是郭威妻子柴氏之兄。

柴荣生于唐天祐十八年(后梁龙德元年,921)九月二十四日,成年以前就在姑父郭威家里。

当时郭威见柴荣办事谨慎,为人厚道,就把家里开支等事交他去管。

柴荣悉度,曾与一商人一起到江陵(今湖北荆沙)贩卖茶货,使本不宽裕的家用得到周济,郭威很赏识他,就把他收为义子。

柴荣的这一段经历,不仅锻炼了他,更使他有机会深入社会下层,深知民间疾苦和地方利弊,这对于他日后的发展有著极其重要的意义。

紫荣“屠城”辩

紫荣“屠城”辩

阵城 内, 誓死奋击。 谓之巷斗。日 暮, 转至 州廨 。 长短兵皆尽, 彦卿取绳床 搏战, 及兵马都监郑昭业等千余人皆
死之 。 无一人生 降 者。
万 。 战而 没 ,无 一 生 还者 ,遂 屠
其城 。
了屠城令 , 《 旧五代史 》著者薛居
正 等 人 都 曾 是后 周 臣子 ,他 们 对 当
火炬 , 以几 其 城 楼 ,克 之 。帝 计 其
是否下 了 “ 屠城令”?
公元9 5 6 年 ( 显德 _ 二年 )一
周 军 攻 陷楚 州 后 ,到底 做 了些
月,柴荣下诏亲 南唐 。显德五年 ( 9 5 8)正月二 十三 日,柴荣率 主
力 部 队兵 临 楚 州城 下 ,随 即下 令 攻
在 以上 诸 书 中 ,要 说 治 书最 严
《 新五代史 》:克楚州 。守将
张彦 卿 、郑 昭业 死 之 。
谨 的 , 首推 《 资 治 通 鉴 》。 司 马光
具体的战斗过程 ,陆游在 《 南
唐书 》中记载得非 常详细 ,如下 :
及 梯 冲 临城 , 什么 。再者 ,在 《 资治 通鉴 》中随处可见柴荣因怒 欲杀人
如 果 是 平 民 的 话 ,还 用 得 杀 掉 他
这 场 楚 州 之 战 ,是 周 军 在 淮 南 打 得 最 为 艰 苦 的一 场 战 役 ,交 战
等 ,六 军 大 掠 ,城 内军 民死 者 万 余 人 ,庐舍 焚之 殆 尽 。
过程异常惨烈。整个五代十 国的城 市攻坚战史 ,在作 战强度和惨烈度
皮都是血 肉横飞的战场 。楚军防御
使 张 彦 卿 的 骨 头真 是 硬 得 不 得 了 , 他 明知 这 场 和 柴荣 的决 战 中 ,笑 到 最 后 的肯 定 是 柴荣 ,而 他 注 定 要 成

周世宗柴荣是个什么样的人?如何评价柴荣?

周世宗柴荣是个什么样的人?如何评价柴荣?

周世宗柴荣是个什么样的人?如何评价柴荣?后周世宗,生于公元921年,去世于公元959年,是五代时期后周的第二位皇帝。

他原本是邢州尧山柴家庄一位名门望族之子,后来家道中落投奔小姑姑柴氏,与小姑丈郭威一家生活在一起。

郭威从军入伍之后,柴荣跟随左右,一直是郭威的左膀右臂,随着郭威的升迁而动。

他是郭威重要的辅佐,是最信任的下属。

郭威后来推翻后汉,建立后周,柴荣以皇子的身份任职,后被封为晋王。

郭威去世之后,柴荣依照郭威遗嘱继承后周皇位,成为后周世宗。

公元954年,郭威去世,柴荣继位。

他一共在位六年,在公元959年北伐辽朝的时候去世,享年三十八岁,可以说是英年早逝。

柴荣在位期间,改革军事,革除弊政,减少赋税,将后周带上了一个新高度。

可惜的是他死的太早了,留给年幼的儿子一个猛虎环伺的局面,最终使得大周朝被宋太祖赵匡胤夺取。

柴荣是个知恩图报之人,被郭威夫妻两人收养为义子之后,一直忠心的辅佐郭威。

郭威未曾参军之前,他外出经商,贩卖茶叶,就是为了贴补家用。

等到后来郭威决定从军的时候,柴荣也跟随在郭威身边,弃商从军。

在郭威从微末,走到后周皇帝的时间里。

柴荣一直都是他忠心的属下,信任的亲人。

柴荣是一位非常有能力,有作为,有勇有谋的人。

在他继位之前,因为一直跟随在郭威左右。

所以大部分光辉,都因为郭威的存在而被掩盖。

等到郭威去世之后,柴荣继承皇位,他的才能才清清楚楚的显示出来。

在位期间,柴荣清吏治,选人才,均定田赋,整顿禁军,限制佛教,奖励农耕,恢复漕运,兴修水利,修订刑律和历法,还考正雅乐,纠正科举弊端,搜求佚书,雕刻古籍,大兴文教,为后周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在他的带领下,后周一派清明平和的景象,百姓富庶安乐,中原逐渐恢复。

不同于大部分帝王的独断专行,柴荣是一个虚心纳谏的帝王。

他有着广阔的胸怀,接受臣子的建议和批评。

甚至在治理国家大事的时候,为了能够更好的管理这个国家,将国家发展的越发强盛,他还会主动向臣子寻求建议。

他曾经点名让二十多位翰林学士,作:《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和《平边策》两篇命题文章。

重读历史:周世宗柴荣灭佛的后世报应?

重读历史:周世宗柴荣灭佛的后世报应?

重读历史:周世宗柴荣灭佛的后世报应?我对佛教素有敬畏之心。

有一件事,常常想不明白。

为什么佛教寺院的佛像大都是泥塑和石刻的呢?比如,石刻的云岗佛像和泥塑的麦积山佛像、以及杭州灵隐、宁波天潼、上海龙华等寺。

元代诗人兼画家王冕,就有“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的说法。

铜塑铁铸的佛像,虽说也有(多为宋代以后的制品),但已极少。

现今存世者,大都收藏在博物馆里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近读五代史,读到周世宗柴荣(又叫郭荣系周太祖郭威养子)一节,论及其灭佛之作为,似有所悟。

五代史中,梁、唐、晋、汉、周,我敬佩的皇帝,就是郭威和柴荣父子。

这两个人,都是旷世英才。

特别是周世宗柴荣,胸怀治国安邦之志,大有振兴国家民族之势。

可惜,柴荣仅仅当了五年皇帝,便撒手走人了。

倘若其稍稍增寿几年,又何来三百年之大宋天下?从某种角度说,大宋天下,与其说是赵匡胤创立的,倒不如说是柴荣一手创下的。

著名的“陈桥兵变”,无非是赵氏是夺了柴家的“现成天下”而已。

周世宗柴荣(公元921—959年),又称柴世宗,邢州人(今河北邢台)。

宋代文豪欧阳修撰的《新五代史》(宋代另有薛居正监修的《旧五代史》)《世宗本纪》记载:“世宗睿武孝文皇帝,本姓柴氏,邢州龙冈人也。

柴氏女适太祖,是为圣穆皇后。

后兄守礼子荣,幼从姑长太祖家,以谨厚见爱,太祖遂以为子。

太祖后稍贵,荣亦壮,而器貌英奇,善骑射,略通书史黄老,性沉重寡言。

”这说明,柴荣是郭威老婆的侄子,从小投靠姑父郭威,在其家中长大。

其“办事谨厚”而深得郭威喜欢,故收为养子。

柴荣器宇非凡,既善骑谢,也读过点书,尢通黄老之术。

照理说,后周天下,本与柴荣无关。

但是,偏偏后汉隐帝刘承祐因妒杀了时任节度使的郭威和柴荣的家人及子嗣,因此,当周太祖郭威去世的时候,还没有来得及再生一个儿子,以致于让这个“沉重寡言”的养子继承了皇位。

新旧五代史对柴荣的评价都是极高的。

欧阳修的《新五代史》说“其英武之材可谓雄杰”。

《旧五代史》则称其“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

【五代十国】后周皇帝柴荣生父闹市杀人 儿子得道老子升天

【五代十国】后周皇帝柴荣生父闹市杀人 儿子得道老子升天

【五代十国】后周皇帝柴荣生父闹市杀人儿子得道老子升天【五代十国】后周皇帝柴荣生父闹市杀人-儿子得道老子升天“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普遍的,古今中外都不能排除这种关系。

具有“得道”神仙精神的普通人可能想要像样的风景。

他的儿子获得了权力,他的父母也不例外。

五代以后,周太祖国维没有孩子,他的弟弟柴守礼的儿子沙聪是他的养子。

柴荣后来继承了周世宗的王位,他的父亲柴守礼住在洛阳。

虽然他多年没有在京城见到儿子,但他依靠儿子当皇帝,犯下了许多罪行,并试图在城里杀人。

师宗没有问。

当时,王璞、王燕、王言超和韩令坤都是将军。

他们的老父亲也在洛阳,日夜随柴守礼返回。

然而,他们做到了他们的本意。

当时,人们鄙视他们为“十位啊父”,这是“升天”的典型代表。

而我说,儿子得道,老父不升天,则见旨趣了。

余极钦佩那些有势却不仗势的人物,真是高洁。

五胡十六国,前燕主慕容俊,征幽州刺史乙逸为左光禄大夫。

乙逸夫妇乘着窄小简朴的小车,很低调地来了。

儿子乙璋却带着随从数十骑,服饰甚丽,很高调地前来迎接。

乙逸大怒,闭车不与言。

到了邺城,将儿子痛骂一顿,乙璋犹不悔改,依然我行我素。

乙逸常担心儿子会因此而招祸,而乙璋却一路官运亨通,历中书令、御史中丞,位在老子之右。

乙逸于是感叹说:“我从小就注意品行,克己守道,仅能免罪。

乙璋不治节俭,专为奢纵,却屡被重用,这难道只是乙璋好运气吗,实是世风如此啊。

”慕容俊听说后,半晌说不出话。

刘禹未称帝时,谢辉是一位右后卫将军,受到刘禹的重视,权力巨大。

谢辉从彭城(徐州)回国。

客人们说着话,挤满了小巷。

大哥谢占志大吃一惊,对弟弟说:,“你的名字和职位不多,但人们会回到库奈尔!我的家人一直把退休当作一种职业,不想干涉时事。

你不能与亲朋好友交朋友。

你是如此强大,对门来说既不是福也不是恶!”于是他用栅栏把院子一分为二。

后来谢湛对刘禹说,我是个穷书生,我父亲和祖先的官员做得不多,而我哥哥只有30岁,可以算是普通人,但他地位很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柴荣是个好皇帝:被湮没的后周和五代十国往
说到中国历史上的千古一帝,我们会想到谁?
秦始皇赢政、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

还有吗?论及千古一帝,基本上就是他们几个,他们出现的频率最高。

有时,汉高祖刘邦、汉光武帝刘秀、魏武帝曹操、隋文帝杨坚、女皇帝武则天、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也会挤进来凑个热闹。

以各自帝国的功业来论,他们都是伟大的开拓者,都极深刻地影响了历史的进程。

直到现在,依然能感受到他们对历史的影响,他们都是天之骄子。

千古一帝有许多标准,但他们都至少符合其中的某一项。

除了以上这些开基立业的帝王之外,还有没有人可以挤进“千古一帝”的行列,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们一较短长?当打开已经落满灰尘的史书时,从泛黄的历史记忆中,还是找到了这样一位帝王。

他的伟大功业、他敢于与旧世界决裂的魄力、他的人格魅力、他先进的治政理念、他怜悯众生的仁善,都深深感动了历史。

只是由于他在位时间太短,还没有来得及伸展自己的雄图抱负,就带着深深的遗憾了离开了人世。

他死后仅仅半年,他的帝国就被部下夺去,从而取代了他,成为历史的主人。

而他,却被有意无意地隐藏在了历史的背后,离历史越来越远,渐渐不为人所熟知。

这个夭折的千古一帝,就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后周世宗柴荣。

五代十国时期是历史上著名的大乱世,战乱所造成的社会大动荡和社会生产力的大倒退,甚至要超过三国时期和南北朝时期,与十六国时期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五代从907年开始,至960年结束,期间换了五个王朝,十三位皇帝。

最短的后汉政权,仅仅存在了四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段黑暗的历史,是中国历史上难以启齿的伤痛,人性的光辉、道德的力量,已经成为传说。

到处充满了血腥和杀戮,民生凋敝,百业俱废,让人看不到一点恢复盛世的希望。

但由于柴荣的横空出世,改变了这段黑暗而丑恶的历史。

当时的人们惊喜地发现,这位出身贫寒的帝王,极有可能就是他们苦苦等待了近百年的、结束乱世的“救世主”。

虽然,他并不是历史最终的选择。

柴荣的人生很短暂,他在位只有五年半,去世时也只有三十九岁。

但就是在位的这短短五年半时间,柴荣却深深震撼了历史。

他以养子的身份入继大统,时人对他并不了解,以为他不过是朱友贞、石重贵之流的人物。

即位之初,他养父的仇人——北汉皇帝刘崇率兵大举南下,风云变色,人们都
用怀疑的眼光看着柴荣。

血气方刚的柴荣忍受不了别人对他的轻视,亲自带领军队与刘崇决战。

在极为不利的局面下,扭转战局,反败为胜,从而开始了一部不可复制的、伟大的人生传奇。

在五年半时间内,柴荣三次亲征南唐,艰难地占领了战略地位非常重要的淮南地区,为日后北宋的统一江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西征后蜀,夺去秦、凤四州,扭转了中原政权相对于后蜀的不利局面。

在内政方面,柴荣同样做得非常出色。

大胆起用新人,打破了官场因循守旧的积习。

他非常谦虚地请大臣们指出他的缺点,他从来不认为自己是完美的化身,人总是会犯错误的。

他出台各项政策,鼓励农民开垦荒田,恢复农业生产。

同时减轻百姓赋税,提高百姓生活水平。

他还对佛教进行极具争议的整改,把寺院占有的大量土地和财富收归国有。

柴荣因此背上了千古骂名,但他的初衷却不是为了贪图个人享受,而是为了济天下苍生。

他说过,只要能造福天下苍生,他愿意付出一切,包括生命。

这是何等伟大的胸怀!
同时,柴荣扩建了国都开封城区,北宋时的东京汴梁城繁华甲天下,柴荣有一半的功劳。

疏通河道,改变了交通落后的面貌,从而节省了大量的运输成本,提高了商业流通的效率。

五代时期的刑法非常繁杂混乱,柴荣注意到了这一点。

他修改了法律,让法律变得简单而有效,执行起来比较方便。

柴荣还要求监狱更好地服务于犯人。

尊重犯人的完整人格。

柴荣爱民如子,每当听到百姓受苦受难的消息时,他都非常的难过。

老百姓没饭吃了,柴荣立刻调拨粮食,免费发放给饥民。

他爱民如斯,并不求什么回报,只是图一个心安。

在柴荣的治理之下,周朝欣欣向荣,百姓安居乐业,盛世即将到来,这是当时绝大多数人的共识。

要想成为一个伟大的帝王,有一个标准非常重要,就是敢于向当时最强大的势力发起挑战。

在10世纪的中华大地上,最强大的政权,除了周朝,就是契丹人建立的辽朝。

二十多年前,石敬瑭出卖了自己的灵魂,将战略地位极为重要的幽云十六州送给契丹人,从此,中原农耕民族失去了抵御游牧民族的天然地理屏障。

柴荣是一个汉民族主义者,他无法容忍汉人的传统领土被契丹人占领。

在他生命中的最后半年,他亲自率领一支汉族北伐军,浩浩荡荡地杀向幽燕。

但遗憾的是,在柴荣兵不血刃收复三州十七县,准备向幽州发起最后的总攻时,他却毫无征兆地突然病倒了。

柴荣无奈之下,只好撤回本土。

一个月后,柴荣于东京开封的万岁殿含十艮而死。

半年后,赵匡胤发动了著名的陈桥兵变,夺取了天下。

一个伟大的帝国,一个伟大的千古一帝,就这么在历史的无情安排下,夭折了。

历史长河在959年,突然拐了一个大弯,朝着另一个方向流去。

柴荣的故事已经过去了一千多年,沧海桑田,换了几度人间。

虽然历史没有选择柴荣,但却没有忘记他,历史的大门还是艰难地打开了一条门缝,让人们看到一个伟岸而落寞的身影。

那,就是柴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