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数易学》

《象数易学》
《象数易学》

《象数易学》

张其成著

《周易》由卦爻象数系统与卦爻辞文字系统构成,历代注释研究《周易》也分为象数与义理两大流派。由于象数学派在解《易》时,涉及天文、历法、音律、伦理、哲学、占测等内容,致使象数学系统十分庞杂,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象数”被看作是“术数”、“占算”的代名词,象数学家被看作是掌握天机、预测未来的神秘大师。在学术界,不少专家认为“象数”不是易学正宗,与哲学毫不相干;也有专家认为“象数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基础,是古代自然哲学的代表……

本书客观而翔实地介绍了博大精深的象数学理论体系,用简洁生动的笔调勾画出一幅迷人的象数哲学图画,并回答了象数学对哲学、科学产生影响的深层次原因,充分论证了“象数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本书从范畴论、源流论、本体论、方法论、天道观、人道观等六个层面,对以孟喜、京房为代表的汉代象数学家和以邵雍、周敦颐为代表的宋代象数学家进行了深入研究,比较了汉与宋这两个各具特色的象数学系统,揭示了“象数”范畴的多层次内涵和“象数学”演变的历史过程,提出了“象学派”和“数学派”的哲学史观点,分析了取象、取数与符号模型的象数学方法,展示了历代象数学家宇宙世界与人文世界同构、物理之学与心性之学相通的理论图式,表达了象数学家坦夷旷达的宇宙情怀和中和安乐的生命境界。本书以作者在北京大学攻读哲学博士的学位论文为基础,历经近十年功夫而成。作为《易学智慧丛书》的一种,本书不仅给易学爱好者以智慧的启迪,而且对澄清学术界的一些误解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本书已列入朱伯昆主编的《易学智慧丛书》,22万字,中国书店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

《象数易学》

目录

前言

第一章“象数”的内涵——象数范畴论

一、卜筮与象数

二、《易经》中的象数

(一)卦象

(二)爻数

三、《易传》象数论

(一)《易传》论“象”

(二)《易传》论“数”

四、易学中的象数观

(一)象数学派论象数

(二)义理学派论象数

五。象数与数术

(一)数术源流

(二)象数之学与数术

六。象数与义理

(一)义理是易学“意义”与“道理”的动态系统

(二)象数为「周易」之体,义理为「周易」之用

(三)象数派与义理派的偏向与互补

七、小结

第二章象数易学的发展与演变——象数学派源流论

一、两汉象数学

(一)孟喜与京房:象数学

(二)《易纬》与郑玄:爻辰九宫说

(三)荀爽与虞翻:卦变说

二、两宋象数学

(一)陈抟:象数学

(二)刘牧:河洛学

(三)邵雍:先天学

(四)周敦颐:太极图说

(五)张行成:象数学

(六)蔡元定与蔡沈:河洛学

三、明清象数学

(一)来知德:错综变中说

(二)方以智:象数学

(三)焦循:天元术

四、象数学派的特征

第三章对宇宙本源的探索——象数本体论

一、象本论

(一)象与数

(二)象与气

二、数本论

(一)数与象

(二)数与理

(三)太极

三、象数本体论的特征

第四章传统思维方式的典范——象数方法论

一、《周易》思维形式与象数思维形式

二、象数思维方法

(一) 取象-观象法

(二) 取数-明数法

(三) 符号模型法

三、象数方法论的特征及其影响

第五章穷宇宙造化之妙——象数学派天道观

一、气化流行:宇宙的生成过程

(一)卦变-宇宙变化是一个气化过程

(二)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宇宙发生四阶段九宫序(三)“一分为二”的生成法则与“元会运世”的演进数理二.象数模型:宇宙的结构次序

(一)卦爻:时空合一的宇宙模型

(二)九宫五行与河图洛书:宇宙生成变化的结构图式(三)四象:天地间物事皆成四片

第六章人文情怀与生命境界——象数学派人道观

一、借卦占以定人伦明王道

二、五常伦理与政治神学

三、从太极到人极

四、作为人伦图景的河图洛书

五、先天心法与性命之学

(一)天人相为表里,推天道以明人事

(二)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性命之学的建构

(三)修养功夫与生命境界

后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