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浇注工艺简介

合集下载

连铸保护浇注总结

连铸保护浇注总结

连铸保护浇注总结连铸保护浇注包括五各环节:大包液面的保护(钢包覆盖剂);夹杂物吸附到渣子里大包至中包间注流的保护(钢包长水口);形状;密封垫;中包液面的保护(中包覆盖剂);中包至结晶器间注流的保护(浸入式水口);氩气保护,结晶器液面的保护(结晶器保护渣)。

全程保护浇注又称无氧化保护浇注,钢水经钢包处理后,钢中总氧含量可由130ppm降到20ppm。

仅钢包至中包注流不保护或保护不良,则中包钢水中总氧量又上升到60-100ppm,恢复到炉外精练前的水平,使炉外精练前功尽弃。

保护浇注的最大好处是减少了钢坯中的夹杂物含量,是生产洁净钢的重要手段。

对铝镇静钢及不锈钢而言,可减少Al2O3、AlN或TiN的形成,较少水口絮死的几率,为此增加了连铸机所能生产的钢种。

一、钢包长水口保护管保护浇铸钢包长水口保护浇铸,就是用一个长的耐火套管与钢包滑动水口的下水口啮(nie)合连接,在连接处通入氩气密封,防止空气吸入,耐火套管的下部浸入中间包的钢液中,使钢包到中间包的铸流全密封好,可有效地防止二次氧化。

1、长水口形状和材质长水口(或称保护套管)安装在钢包滑动水口下水口的端部,其结构形式主要有两种:(1)带有吹氩沟槽的长水口。

在长水口保护管与钢包下水口接触部有一条环形沟槽,氩气通入环形沟槽后形成氩气幕,并形成正压,防止空气吸入。

(2)带有弥散透气环的长水口。

在长水口上端镶有一个透气环,氩气通过透气环而形成氩气幕,保持正压,防止空气进入。

目前普遍使用两种耐火材质的长水口:1)铝碳质长水口。

铝碳质长水口对钢水适应性强,耐冲蚀,是多炉连浇的好材质。

但由于使用前往往需要烘烤,而烘烤中要防止石墨的氧化,通常在长水口表面涂上防氧化材料,该材料主要由长石、石英、粘土等原料组成,通过湿磨制成釉料,这种材料的熔融温度较低,可以在700℃-900℃范围内形成釉层,从而保护石墨不被氧化或氧化极少。

2)熔融石英质长水口。

这种水口以熔融石英为原料,采用泥浆浇铸法成型,高温烧成。

保护浇注技术操作规定

保护浇注技术操作规定

连铸保护浇铸工艺技术操作要点1. 物件的准备及标准在生产前应准备检查:烘烤箱(使用时将六个烧嘴都点火后将煤气开到最大,不用时关停煤气)、保护渣(干燥、无结块)、托圈(托环直径:10cm 、托杆长:1.5m ~1.7m )、浸入水口(表面无缺口、裂纹)、加渣锨、捞渣棒、堵锥、挂环、配重2. 保护浇注操作步骤2.1把水口装入托圈直接插入箱内大火烘烤两小时以上,保证温度升至800℃以上使用,防止结瘤浇溢,烫伤操作人员;2.2中包开浇正常,坯头切割后,手动控制拉速安装浸入水口;2.3安装浸入水口:先将结晶器液面降低至距上口10~20cm 处,再将水口下口插入结晶器内(下口尽量不要浸入钢液,防止结瘤),上口端平先贴近钢流后,平稳迅速的用上口接住钢流后与滑板下口结合,(过程严禁一只脚踩在结晶器护板上戴浸入式水口,防止戴水口过程溅起的钢花烫伤操作人员)调整浸入式水口竖直插入,戴上配重,稳定钢液面至正常位;2.4钢液面在正常位稳定后,用渣锨开始加保护渣,同时关停润滑油;2.5保护渣加渣标准2.5.1保护渣正常消耗为0.4~0.6kg/t,开始加渣粉渣层厚度10~25mm ,保证渣面不漏红;2.5.2过程渣层表面出现熔融红斑时,推入一定量的保护渣,且加渣要少、勤、保证厚度均匀;2.6造渣过程若发现结晶器液面上保护渣有结块或四壁结渣圈时,及时用捞渣棒捞出,防止卷渣、结渣发生漏钢事故;2.7操作稳定正常后,改液面手动控制为自动控制;事故状态时改自动控制为手动控制;3. 更换浸入式水口3.1浸入式水口渣线处侵蚀超过1cm 或寿命达到4h时进行更换,同时视滑板情况考虑是否更换滑板;3.2更换浸入式水口要求降低拉速,防止戴水口钢液流速过快溅起烫伤操作人员,因此要在大包转包时或正常浇铸将中包液面降到比正常液面低10~20cm时进行更换;3.3更换时停止加保护渣,使保护渣层尽可能的薄,防止卷渣,液面自动控制改为手动控制,双手托住托杆使水口上沿与滑板下沿分离,沿浇铸时托杆方向迅速撤出套管;3.4随后戴上备用套管,更换间隙时间≤1min,如更换有问题时,立刻改为敞开浇铸,开油润滑;4. 事故状态下的操作4.1出现漏钢出现漏钢后,先迅速沿浇铸时托杆方向取下浸入式水口,再摆槽(严禁未取水口直接摆槽),然后堵流处理事故流;4.2出现浸入水口堵塞4.2.1迅速沿浇铸时托杆方向取下浸入式水口,改敞开浇铸;4.2.2查明堵塞原因后,再执行保护浇铸;4.3结晶器液面出现波动4.3.1如浇铸过程结晶器液面波动,停止加保护渣,待液面稳定后再加;4.3.2如果液面波动无法稳定时,改敞开浇铸,并查明原因;。

全保护浇注

全保护浇注

全保护浇注连续铸钢又称连铸,它是衡量一个国家钢铁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对钢质量要求日益提高,人们开发应用了许多精炼技术净化钢液,生产超纯净度钢,硅钢,合金钢,工具钢等等。

但精练后成分和温度都合格的洁净钢水,与空气,耐材、溶渣相接触,仍然发生物理化学作用,使钢水二次氧化又被重新污染,精炼效果前功尽弃。

因此钢水在传递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减少重新污染,保证钢水的纯净度。

防止钢水重新污染的重要措施是采取全过程保护浇注。

一、钢包到中间包的保护浇注钢包到中间包敞开浇注时,由于钢包注流具有一定的速度,在钢包注流周围形成一个负压区,将四周的空气吸入钢包注流并带入中间包熔池,造成二次氧化。

敞开式浇注时,钢包注流冲击中间包液面,使熔池表面不断被更新,此时钢水的吸氧量比静止状态严重的多。

据理论计算:例如中间包液面为1000毫米乘5000毫米,熔池深度700毫米时,由于钢包注流冲击,引起中包液面的运动。

使表面裸露的钢水不断更新,每1.15秒表面就更新一次,1分钟内液面更新52次之多,液面裸露更新总面积约260平方米。

由此可见注流引起液面裸露更新造成的二次氧化非常严重。

此外,由于钢包注流的冲击,将中间包钢水液面上的渣子卷入钢中,容易造成卷渣。

因此,钢包注流和中间包钢液面必须加以保护。

措施:在钢包水口与中包液面之间加装长水口,隔绝空气,保护钢包注流,长水口插入中间包液面下100毫米处,这样,既避免了钢包注流吸气造成钢水的二次氧化,又减少了钢包注流对中间包液面的冲击,从而改善了中间包内钢水的流动状态,有利于夹杂物的上浮,也大大减轻了卷渣现象。

在中间包液面加双层覆盖剂,这样可以使液面与空气完全隔绝,既能保温,又能吸附夹杂,更重要的是防止了二次氧化。

安装长水口时,长水口与钢包滑动水口若密封不严,水口装不正,就会吸入空气,同样也能使钢水二次氧化。

又因长水口内孔径比滑动水口内孔径大,钢水不能充满内孔,这时在长水口顶部就形成一个负压区,就好象一个气泵,空气不断的从缝隙中被吸入,造成钢水的二次氧化。

连铸保护浇注工艺措施

连铸保护浇注工艺措施

图6
图7
Page 10
连铸保护浇注工艺措施
四 试验结果分析
我们通过酸溶铝损失率情况来判定钢水的二次氧化情况,对改进前(表1)和改进后(表2)的 取样结果来分析保护浇注效果(3#机与4#机均采用相同的密封形式)。
改进前酸溶铝损失情况
炉号 41-1051 41-1052 43-1095 41-982 41-14 41-15 33-154 33-160 32-1271 32-1274 32-1275 31-897 钢种 40Cr 40Cr 45# 40Cr 45# 45# 40Cr 40Cr 45# 45# 45# 40Cr 平均 精炼AlS 0.0114 0.0130 0.0150 0.0137 0.0129 0.0151 0.0160 0.0147 0.0118 0.0138 0.0149 0.0168 0.0141 测温平台 AlS 0.0091 0.0099 0.0121 0.0104 0.0098 0.0119 0.0125 0.0119 0.0095 0.0108 0.0115 0.0137 0.0111 铸坯AlS 0.0065 0.0080 0.0076 0.0080 0.0071 0.0088 0.0091 0.0094 0.0070 0.0084 0.0091 0.0105 0.0083
Page 3
连铸保护浇注工艺措施
二 连铸机的主要工艺参数
铸坯断面:150mm×150mm 连铸机类型:弧形连铸机 弧形半径:R9m 流数:五机五流 浇注钢种:合金钢、电炉转移钢 中间包容量:24t
Page 4
连铸保护浇注工艺措施
三 保护浇注改进措施
1.中包开浇及浇注操作工艺改进
连铸大包套管采用单边使用的方式,规定大包套管采用套上开浇的浇注方式,在大包开 浇前中包进行氩气吹扫,并投入4包覆盖剂,大包开浇后迅速放满中包浇注液面,再投

保护浇注(模铸)

保护浇注(模铸)

保护浇注(模铸)创建时间:2008-08-02在浇注过程中,采取必要措施,保护钢水免受大气氧化或玷污的技术。

也称无氧化浇注。

是改善钢锭质量、提高钢锭收得率和成材率的一项重要手段。

保护浇注包括注流保护和钢液面保护。

注流保护从盛钢桶水口流向中注管或钢锭模的注流如果直接与大气接触,势必造成钢水的二次氧化及氮、氢等气体含量的增加,从而恶化钢锭质量和降低钢的洁净度。

故需采取适当方法使注流与空气隔绝。

方法注流保护有气幕法、液氮法和密封罩法等多种。

(1)气幕法:在水口附近设环管或透气耐火材料,通以Ar气在注流周围形成气幕.隔绝大气。

(2)液氮法:液氮罐中的液氮经绝热保温管道通入安装在盛钢桶水口周围的分配环中,再经喷出孔围绕注流向下喷出,液氮气化形成气幕保护注流。

(3)密封罩法:在中注管漏斗砖(下注时)或钢锭模(上注时)上设置密封罩,再通过进气管或透气砖向罩内通入Ar气对注流加以保护。

图1即为诸多密封罩法中较典型的一例。

不管哪种注流保护法,密封的越好,防止二次氧化的效果越佳。

上注时,开棒前应通入足够的Ar气(为锭模容积的2~6倍),完全驱出模内的空气;下注时,只需将中注管内空气驱出。

浇注过程中不断通Ar气,直至浇注完毕。

通气量一般控制在200~400L/mim,可使注流周围气氛中氧的浓度小于0.20%。

由于注流保护耗Ar量较大,操作上又有诸多不便,模铸时采用不多,只有个别厂家在浇注不锈钢等易氧化钢种时应用。

效果用氩气保护注流,对低碳、低锰、高硅、高铝等钢种,能显著减少钢锭中沉积锥处的大型夹杂物,防止酸溶铝减少,并使含氧量和含氮量明显降低。

注流保护方法与不锈钢中全氧量的关系如图2所示。

注流未加任何保护,由于二次氧化使钢中的∑O量由盛钢桶中的85ppm增至钢锭中的1 09ppm(曲线1),而采用气幕保护(曲线2)和密封罩保护(曲线3)时,钢中全氧量分别降低约4×10-6和6×10-6。

同时,注流保护还可以使钢锭中氮含量降低(10~30)×10-6,并使钢锭原始合格率(不清理率)提高约10%~50%。

板坯连铸机保护浇注工艺优化

板坯连铸机保护浇注工艺优化

板坯连铸机保护浇注工艺优化保护浇注工艺是指在板坯连铸过程中,在结晶器出口的一段距离内,通过向结晶器中注入保护剂,使保护剂在结晶器中形成一定高度的液堆,以提高板坯的表面质量和内部组织的均匀性。

保护剂一般为含有氮气的复合物,通过吹氮气进入结晶器中形成液堆。

目前,板坯连铸机的保护浇注工艺存在一些问题,如保护剂浇注不均匀、浇注量难以控制、浇注时间过长等。

这些问题导致连铸板坯的表面质量不佳,易产生废品;同时,保护剂的使用量较大,浪费资源。

因此,通过优化保护浇注工艺,可以提高板坯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首先,优化保护剂的浇注方式。

目前的浇注方式主要是通过注入氮气形成液堆,然后让保护剂自然流入结晶器。

这种方式容易造成浇注不均匀,部分区域保护剂流入较多,而其他区域则较少。

应该采用均匀喷洒的方式,通过喷嘴将保护剂均匀喷洒在结晶器表面,使保护剂能够均匀地流入结晶器中,保护板坯表面的质量。

其次,优化保护剂的配比。

目前的保护剂主要是一种含有氮气的复合物,但其含氮量可能不够,导致保护效果不佳。

应该根据板坯的具体要求,调整保护剂的配比,增加氮气含量,提高保护效果。

另外,优化保护剂的喷洒方式。

目前的喷洒方式主要是通过固定喷嘴,在特定位置进行喷洒。

这种方式容易造成喷洒量不均匀,部分区域喷洒过多,而其他区域则较少。

应该采用可调节的喷洒系统,根据板坯的具体形状和尺寸,调整喷洒量,使保护剂能够均匀地喷洒在结晶器表面。

最后,优化保护剂的浇注时间。

目前的浇注时间一般较长,导致保护剂的使用量较大,浪费资源。

应该根据板坯的具体要求,调整浇注时间,使保护剂的使用量能够减少,提高资源利用率。

综上所述,板坯连铸机的保护浇注工艺可以通过优化保护剂的浇注方式、配比、喷洒方式和浇注时间等方面来改善。

通过这些优化措施,可以提高板坯的表面质量和内部组织的均匀性,降低废品率,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通过减少保护剂的使用量,可以节约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板坯连铸机保护浇注研究

板坯连铸机保护浇注研究
2 2 钢 包注 流保 护浇 注优化 .
l 钢 水 工 艺 流 程
铁水 预处 理 一 10 t 底 复 吹氧 气 转 炉一 1O t 2 顶 2
为 了防止 钢 包 到 中间 包 的钢 流 与 空气 接触 , 设
底 吹氩钢 包 一 L 、 H 精 炼 炉一 大 包 升 降 式 回转 台 FR

计、 采用 了带 吹氩 沟 槽 的 铝碳 质 钢 包 长 水 口,使 钢
包长 水 口与钢 包下水 口呈 啮合 连接 ,在 连处 吹人
中问包 浇注一 结 晶器一 扇型段 区域 一全 自动火焰
切割一 热送 轨道一 铸坯 热送 轧钢 加热 炉一 轧机 。
氩气 ,形成 氩 气气幕 ,防止空 气 的进 人 ,起 到 了一 定 的保 护浇 注作 用 ;同 时 ,研 究设计 了纤 维水 口密
改进 , 促使 保护 浇注 工艺技 术不 断得 到提 高 。
2 1 连铸 浇注 过程钢 水二 次氧 化 的主要环 节 .
1 钢 包 一 中 间包 钢 水 注 流 与 空 气 接 触 氧 化 。 ) 2 第一 炉 中间 包 开 浇 初期 钢 水 裸 露 氧化 。3 中间 ) )
包 冲击 区钢 水 裸 露 氧 化 。4 中间 包 注 流浇 注 过 程 ) 二 次氧 化 。
措施 , 钢水 就 不 可 避 免 地 与 空 气 接 触 , 成 二 次 氧 造
氧 气清理 干 净钢包 长 水 口碗 内的冷 钢 , 证 水 口密 保
封 圈完全 放入 钢 包 长水 口碗 内。三 正 : 正 是 指纤 一
维水 口密 封 圈在钢 包 长 水 口碗 内放 正 , 证 密 封 圈 保
莱钢 科技
21 0 0年 8月
板 坯 连 铸 机 保 护 浇 注 研 究

施工中的浇筑工艺

施工中的浇筑工艺

施工中的浇筑工艺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浇筑工艺在施工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正确的浇筑工艺可以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性,因此,对浇筑工艺进行深入了解和合理应用,对于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一、浇筑工艺的概述浇筑工艺是指在建筑施工中,将混凝土、砂浆等材料倒入模板中,形成所需结构的过程。

它涵盖了从材料的准备到混凝土养护的全过程。

二、浇筑工艺的准备工作1. 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和规范,准备好所需的混凝土、砂浆以及其他辅助材料。

2. 模板搭建:根据结构设计图纸和浇筑方案,搭建好与浇筑对象相匹配的模板。

三、浇筑工艺的步骤1. 混凝土浇筑:将准备好的混凝土倒入模板中,并采取适当的振捣措施,以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2. 砂浆浇筑:针对部分细节区域,如墙角、台阶等,采用砂浆浇筑的方式完成,确保结构的牢固和精确度。

3. 泵送浇筑:对于高层建筑或不便于人工浇筑的地方,可以使用泵送设备进行浇筑,以提高效率和施工质量。

4. 养护措施:在浇筑完成后,及时做好养护工作,以确保混凝土或砂浆的正常硬化和强度发展。

四、浇筑工艺的注意事项1. 浇注速度:根据混凝土的特性和施工环境,控制好浇注速度,以避免出现冷缝、偏浇等质量问题。

2. 振捣技巧:振捣操作应均匀细致,保证混凝土或砂浆的均匀分布,并将气泡排除,提高结构密实度。

3. 控制温度:在高温、低温和冷水作业环境下,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好混凝土或砂浆的温度,避免开裂和质量问题。

4. 施工现场管理:严格遵守施工组织和协调规定,确保浇筑工艺按照计划进行,并做好安全、环境保护等工作。

五、浇筑工艺的质量控制1. 材料检验:对所使用的混凝土、砂浆等材料进行必要的检验,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

2. 施工记录:做好施工记录,包括浇筑时间、温度、湿度等关键数据,以备后期参考和分析。

3. 质量检验:根据规范和验收标准,对已浇筑的混凝土或砂浆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其达到要求。

结论施工中的浇筑工艺是建筑施工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合理的浇筑工艺可以保证建筑物的结构和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护浇注大体分四种:
(1)气体保护法。

目前常用氩气、氮气作为保护气体,因其对于钢液是惰性气体,它与钢液中的活泼元素(如Al、Ti、Si、Mn)不发生化学反应;作为钢包→中间包或中间包→结晶器的保护气体,保护气体中的[O2]<1%,才能有效地防止二次氧化,起到保护作用。

(2)液体保护剂。

液体保护剂可分为三类:矿物油、植物油和合成油。

合成油一般是矿物油的混合物。

小方坯连铸机敞开浇注的结晶器目前广泛使用菜籽油作润滑保护剂。

油流到结晶器四周的铜壁并附着其上形成油膜,当油膜与高温坯壳接触就裂解,油挥发成含CH化合物的还原性气体,在弯月面起防止空气二次氧化的作用,同时有碳沉积在铜壁上,当结晶器向下运动时,油或碳被挤入到坯壳与结晶器壁之间起润滑作用。

菜籽油用量一般为0.2~0.3L/t钢。

(3)固体保护剂。

中间包钢液面用覆盖剂(如碳化稻壳)或双层结构的覆盖渣,结晶器采用保护渣,均可防止二次氧化。

目前浇注优特钢品种均采用专用结晶器保护渣进行保护浇注。

(4)物理保护法。

连铸生产优特品种钢的过程中,采用较多的物理保护方法是:钢包→中间包采用Al-C质长水口,将长水口插入中间包熔池里100mm左右,机械地把注流与空气隔开,同时避免了注流冲击到中间包熔池面引起的钢水裸露和飞溅造成的二次氧化。

保护的关键是钢包滑动水口与长水口连接部位密封状况,该区域是空气最容易进入的部位。

因长水口内径大未被钢流充满,如同一个抽气泵把空气从接缝处吸入。

为防止在接缝处吸入空气,可采用下述办法解决:
1)接缝处使用耐火纤维密封圈;
2)接缝处使用金属环并通氩气;
3)在接缝处直接通氩气;
4)在接缝严密处通入氩气,使长水口顶部区形成正压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