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少功《飞过蓝天》阅读练习及答案
飞过蓝天(上)

飞过蓝天(上)作者:韩少功来源:《阅读(书香天地)》2022年第10期韩少功(1953- ),出生于湖南长沙,当代作家。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西望茅草地》《飞过蓝天》,中篇小说《爸爸爸》,长篇小说《马桥词典》,散文《山南水北》等。
《飞过蓝天》于1981年发表于《中国青年》杂志,曾获“‘五四’青年文学奖”和“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它是一只鸽子,但有人的名字,叫晶晶。
它饿了,落在屋檐咕咕叫,左顾右盼,总希望看到那个人的身影。
晚霞已越来越暗,炊烟已快飘尽。
要是平常,那个人早就回来了,担着柴,或扛着锄头,或提着柴刀,老远打响一个长长的呼哨。
于是,晶晶飞过去,落在那个带有汗渍气味的肩上,挺胸四顾,得意洋洋,尾巴在主人脸上挤挤蹭蹭。
那个人会轻轻抚摸它,从口袋里摸出一把稻谷或绿豆,有时还有它吃上了瘾的野葡萄。
那个人把晶晶的名字叫得多了,它知道那就是自己的名字。
它迎上去,任主人给它梳毛,任主人给它装哨子,在自己难受的时候,任主人填喂一种气味奇怪的白色粉末。
有时候,他会带着它出门旅行,一次比一次走得更远,于是它兴奋无比,翅膀越飞越健壮,升腾和俯冲的动作越来越熟练,掠过附近一个大湖的时间也一次次缩短。
如果带上足够的食物,它相信自己几乎可以啄来天上那些熠熠闪光的银色颗粒。
它当然不能全部听懂主人的话,但也能慢慢琢磨出对方的很多意思。
比方说一声呼哨,那是他召唤它。
比方说几声巴掌,那是他放飞它。
如果几声巴掌之后还加一声“着——”,那它就得飞向北山,飞越大岭,飞到山谷里一间木屋前。
它在那里会见到一个女人,就是一个长头发的人。
对方解下它腿上的一个小竹筒,取出里面的纸条。
当它从长发人那里带回了纸条,主人常常会笑容满面。
“这样快?老子要给你提高工分!”他可能这样说。
“亲爱的,你是我的幸运之神。
求求你,行行好,不会带来什么坏消息吧?”有一次他还这样说。
一般来说,他看完纸条后会特别高兴,挠挠脑袋,伸伸手臂,在地上翻一个筋斗,摸出一个闪亮的铁匣子,塞进口里左右拉动。
韩少功《我心归去》阅读练习(附参考答案)

韩少功《我心归去》阅读练习(附参考答案)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12―15题。
①我在圣・纳塞尔市为时一个月的“家”,是一幢雅静的别墅。
两层楼的六间房子四张床三个厕所全属于我,怎么也用不过来。
房子前面是蓝海,旁边是绿公园。
很少看见人――除了偶尔隔着玻璃窗向我叽里哇啦说些法语的公园游客。
②最初几天的约会和采访热潮已经过去,任何外来者都会突然陷入难耐的冷清,恐怕连流亡的总统或国王也概莫能外。
这个城市不属于你,除了所有的服务都要你付钱外,这里的一切声响都弃你而去,奔赴它们既定的目的,与你没有什么关系。
你拿起电话不知道要打向哪里,你拿着门钥匙不知道出门后要去向何方。
电视广播以及行人的谈话全是法语法语法语,把你囚禁在一座法语的监狱无处逃遁。
从巴黎带来的华文报纸和英文书看完了,这成了最严重的事态,因为在下一个钟头,下一刻钟,下一分钟,你就不知道该干什么。
你到了悬崖的边缘,前面是寂静的深谷,不,连深谷也不是。
深谷还可以使你粉身碎骨,使你头破血流,使你感触到实在,那不是深谷,那里什么也没有,你跳下去不会有任何声音和光影,只有虚空。
③你对吊灯作第六或六十次研究,这时候你就可以知道,你差不多开始发疯了。
移民的日子是能让人发疯的。
④我不想移民,好像是缺乏勇气也缺乏兴趣。
C曾问我想不想留在法国,他的市长朋友可以办成这件事,他的父亲与法国总理也是好朋友。
我说我在这里能干什么?守仓库或做家具?当文化盲流变着法子讨饭?即使能活得好,我就那么在乎法国的面包和雷诺牌汽车?⑤很想念家里――似乎是有点没出息。
倒不是特别害怕孤寂,而是惦念亲人。
我知道我对她们来说是多么重要,我是她们的快乐和依靠。
我坐在柔和的灯雾里,听窗外的海涛和海鸥的鸣叫,想像母亲、妻子、女儿现在熟睡的模样,隔着万里守候她们睡到天明。
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没法不时常感怀身后远远的一片热土,因为那里有他的亲友,至少也有他的过去。
时光总是把过去的日子冲洗得熠熠闪光,引人回望。
⑥我这才明白,为什么各种异国的旅游景区都不能像故乡一样使我感到亲切和激动。
【2022届新高考】韩少功《归去来》小说阅读理解与答案分析

【2022届新⾼考】韩少功《归去来》⼩说阅读理解与答案分析阅读下⾯的⽂字,完成6~9题。
归去来韩少功很多⼈说过,他们有时第⼀次到了某个地⽅,却觉得那地⽅很眼熟,奇怪之余不知道是何原因。
现在,我也得到这种体会。
互相紧紧地挤靠在⼀起的民居房屋,厚实的⽯墙,开得⼜⾼⼜⼩的窗户……这⼀切居然越看越眼熟。
见⿁,我到底来过这⾥没有呢?让我来测试⼀下吧:在油榨房边往左⼀折,也许可以看见⼀棵⽼树,银杏或者是樟树,已经被雷电劈死。
⽚刻之后,预测竟然被证实!凉⽓突然从我的脚跟上升,直冲我的后脑。
我⼀定没有来过这⾥,绝不可能。
我脑⼦还管⽤。
那么眼前的⼀切也许是在电影⾥看过?听朋友们说过?或是曾在梦中相遇……我慌慌地回忆着。
更奇怪的是,⼭民们似乎都认识我。
刚才我扎起裤脚探着⽯头过溪⽔时,⼀个汉⼦见我脚下溜溜滑滑,就从路边⽠地⾥拔出⼀根树枝,远远地丢给我,莫名其妙地露出⼀⼝黄⽛,笑了笑。
“来了?怕有上⼗年了吧?”“到屋⾥去坐吧,三贵在门前犁秧⽥。
”他的屋在哪⾥?三贵⼜是谁?我糊涂了。
我⾛上⼀个坡,⼏个⼥⼈在地坪中翻打⾖荚。
⼀位⼤嫂看到了我:“这不是马……”“马眼镜。
”另⼀个提醒她。
觉得这个名字好笑,她们都笑了。
我很快察觉到,她们都把我错当成“马眼镜”。
也许那家伙同我长得很像,也躲在眼镜⽚后⾯看⼈。
他是什么⼈?我需要去设想和伪装他吗?从⼥⼈们的笑脸来看,我今天的吃和住是不成问题了,谢天谢地。
当⼀个什么姓马的也不坏。
回答关于⼀个还是两个的问题,让⼥⼈们惊讶或惋惜⼀阵,不费多少⽓⼒。
⼤嫂把我引进家⾥,端上油茶。
“马知青①呵,我家公公他⽼是挂牵你,说你仁义,有天良。
你给他的那件袄⼦,他穿了好⼏个冬天。
他故了,我就把它改了条棉裤,满崽⼜穿……”屋⾥⼜进来⼀个乡亲。
“马同志呵,哎哟哟,呵呀呀……何时来的?”我想说我根本不姓马,姓黄,叫黄治先,也不是来寻访故地的,只是进⼭来随便问问⼭货,做点⽣意。
“还识得吾吧?吾叫艾⼋,⼀起种过⽥的,还同你去赶过⾁的,记不记得?那次吾要安⼭神,你说是迷信,不让我敬⾹和念诀。
第八章第六节:张承志韩少功莫言

二,张承志主要作品简介
小说集:《老桥》《北方的河》《错开的花》 《奔驰的美神》《神示的诗篇》等 散文集:《绿风土》《荒芜英雄路》《清洁的精 神》《牧人笔记》《鞍与笔》等。 长篇小说:《金牧场》《心灵史》等。 小说《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黑骏马》《北方 的河》分别获得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 1982年、1984年的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张承志的新作
张承志花了六个月 游历西班牙和摩洛哥, 写成了这部情感浸透 的笔记。文字犀利深 刻,思想的激烈表达, 处处显露出“张承志 式”的批判的立场与 锋芒。
《聋子的耳朵》
“或者是因为有一种认为大 街上匪患滚滚的心理,所 以本来是流水茶饭,我却 敏感而警觉,好像随时准 备拔出匕首,刺入无影之 中的敌腹。在一个失聪的 年代,一切判断的根据, 只是‘内在的听力’。也 就是说,拒绝强制灌输塞 入耳朵的喧嚣声响,用人 的另一种本能,去听取茫 茫沉默中的哑语本音。”
一张承志生平简介张承志生于1948年回族人籍贯山东1967年毕业于北京清华附中1968到内蒙古草原插队1972年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学习1975年毕业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工作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专攻北方民族史及蒙古史专业1981年毕业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工作
第八章 80年代小说
第六节 张承志 莫言 韩少功
《心灵史》的希望
“中国的回民是被中国文化养育的最贫 穷的儿子,他们所代表的是一种信仰的中 国人,他们用自己的牺牲为代价,贡献了 新鲜的血液。只要这种信仰精神坚持于国 民,迟早会以某种形式使中国文明丰富; 只要十亿汉族有理想主义和信仰精神,回 民就会获得被理解的可能。”
四,张承志小说的艺术特征。
张承志小说的诗化特征。
“种的退化”
【飞过蓝天】飞过蓝天韩少功

【飞过蓝天】飞过蓝天韩少功【飞过蓝天】飞过蓝天韩少功它是一只鸽子,但有人的名字,叫晶晶。
它饿了,落在屋檐咕咕叫,左顾右盼,总希望看到那个人的身影。
晚霞已经越来越红了,炊烟已经快飘尽了。
要是平常,“那个人”早就回来了,担着柴,或扛着耙头,老远就打响一个长长的呼哨,一招手:“晶晶,过来!来!”于是,晶晶飞过去,落在那个带有汗渍气味的肩上,挺胸四顾。
那个人会轻柔地抚摸它,从口袋摸出一把稻谷,有时还有晶晶最喜爱的绿豆……那个人还给晶晶安了个古怪的名字:“通讯科长”。
叫得多了,晶晶知道是叫自己。
他把它送上天,挥挥手指着北山。
晶晶懂得他的意思,展翅腾空,向北山顶一座木屋子飞去,当木屋里的人在晶晶腿上缠上一个竹筒之后,它再越过山峰飞回来。
这时,主人常常兴奋得笑容满面:“这样快?老子要是真当了气象局局长,就宣布给你提高工分!”他取下竹筒,就伏到木箱子上忙去了。
忙完了,会一拍大腿跳起来,伸伸手臂,摸出一个闪亮的铁匣子,塞进口里左右拉动。
于是奇妙的声音就发出来了,象清晨雀噪,象流水回环,象阳光流过密林,雨点敲打绿叶……晶晶常常被这种声音惊得发呆。
现在那些声音没有了,食物也没有。
牛犊饱了,正舔着母亲的肚皮。
乳燕困了,正躲进妈妈的羽翼。
人呢,在饭桌边与亲人团聚。
可晶晶多么孤独饥寒啊!它要找他。
它飞到桌上,桌上只有两个烟头,还有半钵剩菜。
它飞到床下,床下只有破球鞋臭袜子。
它飞到门外那个白箱子(气象百叶箱)上,四周仍然不见那个人的身影。
它失望了,焦急了。
鸽子的锐目,可以帮助它发现云外的来客;鸽子的力,可以帮助它在远走数年之后认出自己的旧巢。
但现在,它们都无法使它发现那平发,那圆乎乎的脸,那有力的嘴角……他是一个人,但有鸟的名字,外号叫“麻雀”。
在公社里整整一天的“外交活动”,累得他浑身筋骨酸痛,脸部肌肉也紧张到了极点——那是陪笑脸的结果呀!唉,招工!招工!一切都为这个头痛的事旋转。
给公社秘书递烟,请招工师傅喝酒,装出谦恭和诚实,又迫不及待地吹牛自夸。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3板块现代文阅读专题3考点2小说的环境描写跟踪检测含解析

小说的环境描写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霞光绚丽的早晨陈忠实不管夜里睡得多么迟,饲养员恒老八准定在五点钟醒来。
屋里静极了,耳边没有了骡马踢踏的骚动声音,也没有牛倒嚼时磨牙的声音。
恒老八坐起来的时候,猛乍想起,昨日后晌,队里已经把牲畜包养到户了。
他昨晚睡在这里,是队长派他看管一时来不及挪走的农具草料。
窗外很黑,隐隐传来一声鸡啼。
他又钻进被窝,却怎么也不能再次入睡……编上了号码的纸块儿,盖着队长的私人印章,揉成一团,掺杂在很多空白纸块揉成的纸团当中,一同放到碗里,摇啊搅啊。
队长端着碗,走到每一个农户的户主面前,由他们随意拣出一只来……队里给牲畜核了价,价钱比牲畜交易市场的行情低得多了,而且是三年还清。
这样的美事,谁不想抓到手一匹马或一头牛哩!八老汉早在心里祈愿,要是能抓到那头母牛就好了。
惋惜,这牛到了杨三家里,明年准定生出一头小牛犊,人家的小院里,该是怎样一种生气勃勃的气派……他嫉妒起杨三来了。
杨恒老汉为公社整整喂了十九年牲畜了。
十九年来,他睡在塬坡上的这间饲养棚里。
多数个日日夜夜,牛马嚼草的声音,像音乐一样和谐悦耳。
牛马的粪便和草料混合的气味,灌进鼻孔,渗透进衣裤的布眼儿……惋惜!没有抓到一头!这样的生活今日完结啰!从明天起先,他就要在自个儿的责任田里劳作了。
木格窗户透出一缕缕微微的亮光。
山野里传来一声声沉重的吭哧声,伴和着车轮的吱吱响。
一听见别人干活,恒老八躺不住了。
他拉开门栓,一股初冬的寒风迎面扑来,让他打个寒颤。
从村庄通到塬坡上来的小路上,有人躬着腰,推着独轮小车,前头有婆娘肩头挂着绳拽着。
那是杨云山嘛!狗东西,杨庄第一号懒民,混工分专家,刚一包产到户,天不明就推粪上坡了。
勤人倒不惹眼,懒民比一般庄稼人还主动了。
他想笑骂那小子几句,想想又没有开口。
既然懒民都抓紧给责任田施冬肥,恒老八这样的正经庄稼人还停得住么?回,抓紧回去。
恒老八下了坡,刚到村口,老伴迎面走来:“人家都给麦地上粪哩,你倒好,睡到这时间!”“八叔——”玉琴跑着喊着,挡在当面,“我那头黄牛,不吃草咧,你去给看看——”不等老八开口,八婶转过身来:“各家种各家的地,过各家的日月了。
高考文学类韩少功《飞过蓝天》阅读练习及答案.doc

高考文学类韩少功《飞过蓝天》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题在高考语文考试中占有一定的分值,很多高考生总是在阅读题上难以取得高分,通过做练习题能够帮助大家提高解题水平,下面教育为大家带来高考文学类韩少功《飞过蓝天》阅读练习及答案,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做这些练习题。
飞过蓝天韩少功它是一只名叫晶晶的鸽子,它饿了。
平常,那个人早就回来了,老远打响一个长长的呼哨,晶晶飞过去,落在他的肩上,那个人会抚摸它,从口袋摸出一把稻谷或绿豆喂它。
每当它飞向北山山谷从那里带回纸条,主人就会笑容满面,看完纸条后他会在地上翻一个斤斗,摸出一个闪亮的铁匣子塞进口里左右拉动,奇妙的声音就在这时发出来了。
可现在,它正面临着孤独与饥寒。
它的主人是一个外号叫麻雀的人。
招工这件要命的事闹腾得他周身疲惫,结果对方还是摇头。
麻雀必须投入最后的一搏,他长嘘了一口气,声音透出了沉重:兄弟,这事只能你来帮我一把了。
实在对不起,我舍不得你走,可有什么办法呢?人家居然看上你了主人看着它,不再说话,眼里有了亮晶晶的东西。
第二天一早,主人把晶晶塞进一个暗而闷的硬纸盒,鸽子扑扑地挣扎,主人找来剪刀,给它挖了两个方方正正的透气窗,然后提着纸盒出门了,它不再听到主人的说话声。
它在剧烈晃荡的黑暗中不知过了多久,眼前突然变得明亮,晶晶本能地往后一坐,再猛地一弹,就箭一般射了出去。
一个中年人的粗嗓门留在了它身后,一个小孩的哭泣声也留在了它身后。
晶晶一头扑进了无边无际的开阔与自由。
这地方空气太冷太干了,它记得家乡的群山中有个美丽的湖,还有主人圆乎乎的黑脸。
它越飞越高。
一早醒来,少了鸽子的叫声,他恨不得抽自己两个耳光。
这次鸽子外交同样失败,虽然好容易讨得了招工师傅的欢心,但在公社推荐这一关仍踩了地雷。
此时,老队长正喊着他的名字,说:还没吃早饭啦?要吹哨子了。
上午在丝瓜冲散粪。
我手痛。
他右手腕一弯,好像再不能伸直了,哎哟哟,哎哟哟,怕是骨折了。
那,那你就去看牛吧。
他实在不愿在这个山冲与泥粪打交道了。
韩少功《飞过蓝天》阅读答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飞过蓝天韩少功它是一只名叫“晶晶”的鸽子,它饿了。
平常,那个人早就回来了,老远打响一个长长的呼哨,“晶晶”飞过去,落在他的肩上,那个人会抚摸它,从口袋摸出一把稻谷或绿豆喂它。
每当它飞向北山山谷从那里带回纸条,主人就会笑容满面,看完纸条后他会在地上翻一个斤斗,摸出一个闪亮的铁匣子塞进口里左右拉动,奇妙的声音就在这时发出来了。
可现在,它正面临着孤独与饥寒。
它的主人是一个外号叫“麻雀”的人。
招工这件要命的事闹腾得他周身疲惫,结果对方还是摇头。
“麻雀”必须投入最后的一搏,他长嘘了一口气,声音透出了沉重:“兄弟,这事只能你来帮我一把了。
实在对不起,我舍不得你走,可有什么办法呢?人家居然看上你了……”主人看着它,不再说话,眼里有了亮晶晶的东西。
第二天一早,主人把“晶晶”塞进一个暗而闷的硬纸盒,鸽子扑扑地挣扎,主人找来剪刀,给它挖了两个方方正正的透气窗,然后提着纸盒出门了,它不再听到主人的说话声。
它在剧烈晃荡的黑暗中不知过了多久,眼前突然变得明亮,“晶晶”本能地往后一坐,再猛地一弹,就箭一般射了出去。
一个中年人的粗嗓门留在了它身后,一个小孩的哭泣声也留在了它身后。
“晶晶”一头扑进了无边无际的开阔与自由。
这地方空气太冷太干了,它记得家乡的群山中有个美丽的湖,还有主人圆乎乎的黑脸。
它越飞越高。
一早醒来,少了鸽子的叫声,他恨不得抽自己两个耳光。
这次鸽子外交同样失败,虽然好容易讨得了招工师傅的欢心,但在“公社推荐”这一关仍踩了地雷。
此时,老队长正喊着他的名字,说:“还没吃早饭啦?要吹哨子了。
上午在丝瓜冲散粪。
”“我……手痛。
”他右手腕一弯,好像再不能伸直了,“哎哟哟,哎哟哟,怕是骨折了。
”“那,那你就去看牛吧。
”他实在不愿在这个山冲与泥粪打交道了。
记得六年前刚下乡时,他有多么火热的幻想呵。
他是瞒着母亲转户口的,是揣着诗集偷偷溜进下乡行列的。
他渴望在瀑布下洗澡,在山顶上放歌,他还想靠自学当一个气象专家或林业专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飞过蓝天
韩少功
它是一只名叫“晶晶”的鸽子,它饿了。
平常,那个人早就回来了,老远打响一个长长的呼哨,“晶晶”飞过去,落在他的肩上,那个人会抚摸它,从口袋摸出一把稻谷或绿豆喂它。
每当它飞向北山山谷从那里带回纸条,主人就会笑容满面,看完纸条后他会在地上翻一个斤斗,摸出一个闪亮的铁匣子塞进口里左右拉动,奇妙的声音就在这时发出来了。
可现在,它正面临着孤独与饥寒。
它的主人是一个外号叫“麻雀”的人。
招工这件要命的事闹腾得他周身疲惫,结果对方还是摇头。
“麻雀”必须投入最后的一搏,他长嘘了一口气,声音透出了沉重:“兄弟,这事只能你来帮我一把了。
实在对不起,我舍不得你走,可有什么办法呢?人家居然看上你了……”主人看着它,不再说话,眼里有了亮晶晶的东西。
第二天一早,主人把“晶晶”塞进一个暗而闷的硬纸盒,鸽子扑扑地挣扎,主人找来剪刀,给它挖了两个方方正正的透气窗,然后提着纸盒出门了,它不再听到主人的说话声。
它在剧烈晃荡的黑暗中不知过了多久,眼前突然变得明亮,“晶晶”本能地往后一坐,再猛地一弹,就箭一般射了出去。
一个中年人的粗嗓门留在了它身后,一个小孩的哭泣声也留在了它身后。
“晶晶”一头扑进了无边无际的开阔与自由。
这地方空气太冷太干了,它记得家乡的群山中有个美丽的湖,还有主人圆乎乎的黑脸。
它越飞越高。
一早醒来,少了鸽子的叫声,他恨不得抽自己两个耳光。
这次鸽子外交同样失败,虽然好容易讨得了招工师傅的欢心,但在“公社推荐”这一关仍踩了地雷。
此时,老队长正喊着他的名字,说:“还没吃早饭啦?要吹哨子了。
上午在丝瓜冲散粪。
”
“我……手痛。
”
他右手腕一弯,好像再不能伸直了,“哎哟哟,哎哟哟,怕是骨折了。
”
“那,那你就去看牛吧。
”
他实在不愿在这个山冲与泥粪打交道了。
记得六年前刚下乡时,他有多么火热的幻想呵。
他是瞒着母亲转户口的,是揣着诗集偷偷溜进下乡行列的。
他渴望在瀑布下洗澡,在山顶上放歌,他还想靠自学当一个气象专家或林业专家。
是什么使他学会了手腕表演术呢?他想不太清楚。
他只知道,第一次招工给人们的震动太大了。
现在一个个都走了,连山那边那位热情为自己掌管衣服钱粮的姑娘也一走就没了音讯。
“晶晶”感谢那只灰鸽,要不是它,自己早被老鹰撕成碎片了。
灰鸽飞走了,不一会儿,带来一大群鸽子,这是个多么热闹的群体呵。
咕咕咕——“晶晶”听出了它们的欢迎和安慰。
它吃饱了,喝足了,但还在东张四望。
这里的一切没法使它忘记“那个地方”、“那个人”,它怎么能停留在这里?不,我要寻找!
他开始了新战略,他打定主意要让他们(当地领导)六神不宁放他走。
那天,他在公社秘书面前耍赖,不几天,秘书的话就风传下来了:“那个叫‘麻雀’的,简直是城里的街痞子。
”
今天看牛当然也不能太老实。
一上山,他就一个大字躺在地上睡觉,结果收工时发现少了一头黑牛。
社员们对他投射埋怨的目光。
它飞向南方。
记得那天的暴风雨,真是惊心动魄,被风一次次掀倒,但它继续挣扎着向前,向前。
现在终于有希望了,所见的多么眼熟呀!对于“晶晶”来说,寻找成了生命的寄托和生活的目的。
晨光从大树的枝缝里筛落,蜜蜂和蝴蝶又开始了工作……这里没有工作,这里有的是笑骂,扑克牌,空酒瓶以及来自父母的汇款单。
“麻雀”现在已经学会了打扑克输了以后钻桌子和夹耳朵,学会了骂人……
这天,外号叫“瓦西里”的黑大个说:“你太懒了!今天罚你去打鸟或抓鱼。
”
他没有争辩,提起气枪出发。
“麻雀”转了两个山冲,并未见到鸟。
忽然,有鸟叫的声音传来,就在不远处。
他赶快上子弹,弓着腰潜身树下,悄悄向前方运动。
嘣——糟糕,慢点,它还没走,再来一下。
嘣——它闪了一下,就栽了下去。
打中啦!他一跃而起,跑过一个草坡,看到了包谷地里的尸体。
这原来是一只鸽子。
不过它太瘦了,也太脏了,全身都是泥灰。
它是谁家的鸽子?射手想起了什么,上前捡起鸽子,摸摸鸟嘴边黑色的血污,身上的泥垢,大腿上化脓的伤口,还有胸前稀疏欲脱的羽毛。
突然,他眨眨眼,惊得脸色突变:它腿上有一条破烂褪色的红绸带,还系着一个眼熟的鸽哨。
“晶晶!”他大叫了一声。
他捧着逐渐冷却的鸽子,带血的手指在哆嗦。
入夜了,他的思绪总离不开“晶晶”。
不可想象,蓝天这么大,路途这么远,遥遥千里云和月,它居然成功地飞回来了。
当他酒酣昏睡时,它却在风雨中搏击前进,喷吐着满嘴的血腥气味向他一步步接近。
像突然悟到了一种什么,他深深吸了一口气,把上衣往肩头一搭,走向门口。
“我……再也不到这里来了。
”
“‘麻雀’,你不要太娘娘心肠吧?不就是一只鸟么?”
他默默地走了,沿着山路走向自己的家,那里有他的柴刀、锄头、扁担,还有口琴和鸽巢,以及散发出桐油香味的斗笠。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作者韩少功是一位具有知青生活体验的作家,他在文中刻画了知青“麻雀”的形象,真切地表现了那个时代留给人们心灵的创伤。
B.送走心爱的鸽子,“麻雀”依然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于是采取了消极怠工的办法离开了农村,“晶晶”早已被他忘记了。
C.出乎读者的意料,故事的高潮并不是历经苦难的“晶晶”找到了自己的主人,完成了自己长途跋涉的飞行理想,而是“晶晶”死在了“麻雀”的枪口下。
D.主人“麻雀”和鸽子“晶晶”都在不停地追寻着自己的理想,最终“晶晶”殷红的鲜血,引起了“麻雀”灵魂的震撼。
5.请简要分析“麻雀”对“晶晶”的心理变化过程。
(6分)
6.双线结构是这篇小说结构的鲜明特色,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分)
答案:
4.(3分)B 【解析】从小说后面的部分可以看出“麻雀”并没有离开农村,也不是早已忘记了“晶晶”。
5.(6分)①满怀理想时:“麻雀”爱“晶晶”,“晶晶”也爱主人。
“晶晶”是他的伙伴,是他的精神寄托,是他患难与共的伴侣,他们之间达成了不需任何言语就有的默契。
②被招工和进城“闹腾得他周身疲惫”时:“麻雀”对“晶晶”是难舍难分而又无可奈何。
“麻雀”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忍痛把心爱的“晶晶”送给招工的师傅,送到遥远的北方去。
③见到“晶晶”死于自己的枪口下时:理想幻灭的“麻雀”感到了沉痛,进而引起了对生活深邃的思索,“麻雀”的灵魂重获新生,他回到了乡村的怀抱。
(答对一点给2分,第一点的关键词是“爱”,第二点的关键词是“送”,第三点的关键词是“沉痛”。
)
6.(6分)小说采用双线结构:①一条情节线索是一只取名为“晶晶”的鸽子,它被主人送给了喜欢鸽子的招工师傅,带到了遥远的北方,但“它”从新主人手里逃出,并开始了艰难的寻找与飞行,最后“晶晶”死在了“麻雀”的枪口下。
②另一条情节线索是一个外号叫“麻雀”的知青,在“鸽子外交”同样失败后,他沉沦了,开始消极地“反抗”,执行所谓“新战略”。
作品最后,“晶晶”从遥远的北方飞回来,被“麻雀”一枪击毙。
③这两条情节线索交织穿插,相互补充,相互映衬,使作品成为了统一的整体;这样安排避免了平铺直叙,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