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世界地形教案

世界地形

【教学目标】:

1、理解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根本概念。

2、了解五种根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3、识记特殊的地形区。

4、了解海底地形特征。

【教学重点】:

1、理解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根本概念。

2、了解五种根本地形,能够区分它们的形态特征。

3、识记特殊的地形区。

【教学难点】:

1、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根本概念。

2、五种陆地根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3、海底地形的分布规律。

【重难点的突破策略】:

海拔与相对高度、五种陆地地形的异同点,课采取比拟法,因为有比拟才有鉴别,要鉴别地理事物的异同,最好的方法是把它们放在一块比拟。

【教具】:

多媒体、地图

【教学过程】:组织教学

讲授新课

〔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已经学习了地球上的七和四大洋,知道了它们的名称、分布、大小以及洲界限,那么,外表和大洋底部的外貌形态具体是什么样的呢〞是平坦还是上下起伏呢〞学生:上下起伏的,〔其它答复〕。

教师:恩,是的,同学们都有自己的干点和看法,但上下起伏是对地表形态最好的形容。那么我们首先用三分钟的时间来给大家看看世界有哪些地形,这些地形是什么样的有什么不同。〔放视频给同学们看〕

同学们看完视频大家有什么感受呢,世界的地形是不是上下起伏以及多种多样的呢,有的是平的,有的是凸起的,有的是凹陷的,我们就把这些地球外表上各种各样上下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今天教师将带大家去探秘世界的地形。〔板书:第三节:世界地形〕

刚刚教师已经提到什么是地形,有哪位同学记得吗〞学生:是地球外表各种各样上下起伏的形态的总称。

教师:这位同学答复得非常棒。地形就是地表各种各样上下起伏的形态的总称。一定要记住是地表各种各样的上下起伏的形态。〔边讲边板书:一、地形概念地表各种各样上下起伏〕

地表的上下起伏是在陆地上能看见的,但是还有一些被海水淹没,存在于海底的,因此我们把地形总体分为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板书:二:陆地地形〕我们先来看看陆地地形是怎么区分的,人们根据高度和形态特征的差异将陆地地形分为了平原、高原、

山地、丘陵和盆地五大类型〔边讲边板书: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刚刚说到了,人们是根据高度来区分陆地地形的,那么用什么方法来表示地形的上下呢〞同学们先想想,我们人也有上下,我们平时是怎样来表示我们自己的身高呢〞

学生:用尺子量、比高矮……

教师:同学们的答复都很正确,用尺子量出来的高度就是绝对身高,是你的真正的身高,是确定的,而和别人相比出来的身高那么是相对于别人的相对身高,是不确定的,这就与和你比身高的对象有关。在地理上,我们也用同样的方法来表示地形的上下。〔便板书边讲述〕

高度表示方法:海拔〔绝对高度〕——地表某一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要注意是垂直高度〕

相对高度——地面某地点与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地点之间的高差

随后把第一PPT放出来,让同学们算算A、B两点的绝对身高和相对身高,让学生懂得怎样算。然后再把第二幅小动物的身高比例的图挂出来,让同学们来帮助小动物比身高以及他们之间的绝对身高,同学们你们看一看小鹿、骆驼和小鸭的绝对身高是多少,那么他们对于其他小动物的相对身高又是多少呢〞动动你们的小脑瓜算算,这样有给同学们对绝对身高和相对身高有一个真实的概念,让同学们加深对绝对身高和相对身高的理解。

我们知道了如何表示地表的上下,那么五大陆地地形又具有怎

么样的上下形态特征呢〞接下来我就带同学们来看看五形,运用比拟法区分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的地形类型特征,然后把PPT 上的表格填好。

我们先来看平原,请同学们来说一下他们对平原特点的看法,然后进一步对对同学们所说的进展总结和归纳,我们可以发现他是很平坦的,地面起伏小,也就是说平原部的相对高度很小,同样的,在绝对高度上,平原的海拔也是较低的。我们在看看高原,它也是相对平坦的,地面起伏较小,相对高度较小,而从高原的这幅图来看,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高原边缘陡峻。那么从两幅图我们不难发现,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起伏小,高原和平原顶部都是比拟平坦的,而

不同点在于平原海拔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高,边缘崎岖。也就是说区分平原和高原就看海拔的上下。

之后又放出山地和丘陵的图片,根据图片分析山地地形的相对高度比拟大,地表崎岖不平,海拔比拟高,而丘陵也有上下起伏,地表也是崎岖不平的,不过丘陵的起伏没有山地起伏大,除此以外,丘陵海拔要比山地低。通过联系比拟,我们就可以知道山地和丘陵地面崎岖不平,不同点就在于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而丘陵海拔较低,起伏相对较小,相对高度一般在200米以。

最后放出盆地地形,他看起来和我们平时用的脸盆有一定的相似度,它是中间低四周高的一个复合型地形,中间可以是平原也可以是丘陵,但是海拔都比四周的山地或高原低很多。

学习了五大陆地地形,我们再来学习几个特殊的地形区,请同学们看书本35页的阅读,在地图上找出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平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世界上最大的盆地——刚过盆地,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然后看谁答复PPT上的问题最快。学完了世界之最,我们再来看看世界的两大山脉带的分布,一个是环太平洋山脉带,在太平洋东岸有由北美洲的落基山山脉和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带组成的世界上最长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山系就是有多条山脉带组成的山脉系统。而安第斯山脉那么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在太平洋西岸是有日本群岛、岛和菲律宾群岛等一系列岛屿山体组成了太平洋先山脉。另一条是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带,是由非洲的阿特拉斯山、欧洲的阿

尔卑斯山和亚洲的喜马拉雅山脉组成。大家要在书上记好笔记。

看完了陆地地形,接下来教师将继续带着大家去探秘海洋。以前由于条件限制,人们对海洋知之甚少。随着科技的开展,人类在20世纪初创造了“回声探测仪〞,以及各种探测技术,慢慢的揭开了海底地形的神秘面纱。我们来看PPT上或书上的海底地形图,可以看出海底地形包括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和大洋中脊。那么现在跟教师来学习记忆它的特点及位置。在图上指出大陆架向海洋延伸的局部,这局部成为大陆架,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同时,它是和我们人类密切的海底地形,在这里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像石油、天然气等等资源,在这里还分布着鱼场等。继续向海洋深处走,将会有一个陡坡迎接你,叫大陆坡,大家注意它名字里面的坡字,大陆坡的特点是坡很陡,是大陆坡的特点是坡度很陡,是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在这里水深急剧增加。下了这个陡坡之后,在你面前即将出现的是一条深沟,它叫做海沟,是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跨过这条深沟,你将会看到海底地形的主体局部,洋盆,整个海底地形大致就像一个脸盆,而洋盆是盆底,比拟平坦。在大洋的中部,是新海底诞生的地方,大洋中脊,在这里火山活动比拟强烈。最后再指一遍图,让同学回忆,并复述他们各自的特点。

最后进展知识的梳理。

板书设计:

课题世界的地形

一地形:地表固定性物体上下起伏形态总称二陆地地形

1.五种根本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2.绝对高度〔海拔〕:高出海平面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两地点垂直高度差

3.地形比拟:

4.特殊的陆地地形

世界之最

两大山脉分布带

三海底地形

〔见图〕

湘教版世界地形教案

世界地形 【教学目标】: 1、理解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根本概念。 2、了解五种根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3、识记特殊的地形区。 4、了解海底地形特征。 【教学重点】: 1、理解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根本概念。 2、了解五种根本地形,能够区分它们的形态特征。 3、识记特殊的地形区。 【教学难点】: 1、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根本概念。 2、五种陆地根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3、海底地形的分布规律。 【重难点的突破策略】: 海拔与相对高度、五种陆地地形的异同点,课采取比拟法,因为有比拟才有鉴别,要鉴别地理事物的异同,最好的方法是把它们放在一块比拟。 【教具】: 多媒体、地图 【教学过程】:组织教学 讲授新课

〔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已经学习了地球上的七和四大洋,知道了它们的名称、分布、大小以及洲界限,那么,外表和大洋底部的外貌形态具体是什么样的呢〞是平坦还是上下起伏呢〞学生:上下起伏的,〔其它答复〕。 教师:恩,是的,同学们都有自己的干点和看法,但上下起伏是对地表形态最好的形容。那么我们首先用三分钟的时间来给大家看看世界有哪些地形,这些地形是什么样的有什么不同。〔放视频给同学们看〕 同学们看完视频大家有什么感受呢,世界的地形是不是上下起伏以及多种多样的呢,有的是平的,有的是凸起的,有的是凹陷的,我们就把这些地球外表上各种各样上下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今天教师将带大家去探秘世界的地形。〔板书:第三节:世界地形〕 刚刚教师已经提到什么是地形,有哪位同学记得吗〞学生:是地球外表各种各样上下起伏的形态的总称。 教师:这位同学答复得非常棒。地形就是地表各种各样上下起伏的形态的总称。一定要记住是地表各种各样的上下起伏的形态。〔边讲边板书:一、地形概念地表各种各样上下起伏〕 地表的上下起伏是在陆地上能看见的,但是还有一些被海水淹没,存在于海底的,因此我们把地形总体分为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板书:二:陆地地形〕我们先来看看陆地地形是怎么区分的,人们根据高度和形态特征的差异将陆地地形分为了平原、高原、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世界的地形教案与课后反思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世界的地形)教案与课后反思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湘教版七年级上第二章第三节内容,本教材包含“陆地地形〞、“海底地形〞和“学看地形图〞三局部内容。陆地地形:教材首先从运用海拔和相对高度这两个根本概念入手,对平原与高原、山地与丘陵这两组地形类型作出了简略的比照。海底地形:教材利用海底地形示意图,介绍了海底地形的主要组成局部是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以及大洋中脊。学看地形图:主要通过实例,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指导学生看地形图。教材通过展示同一地区的四幅图,形象的说明了分层设色地形图的来历、特点及阅读的方法。学情分析 1、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经常出现照抄现象。2、通过第—次月考可以看出,学生看图马马虎虎,根底掌握不牢,两极分化特别严峻。3、学生方向感不强,计算不过关是本节课学生的最大薄弱环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等深线等根本概念。2、了解五种根本地形的形态特征和海底地形特征。3、初步学会在地图上区分方向、量算距离、估算不同地点的海拔以及地势的上下起伏和坡度陡缓。4、了解等高线分层设色的制作原理并学会阅读地形图。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指点、小组互动合作等形式,采纳比照分析法,认识各种地形图,进而学会阅读地形图。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地形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2、能够依据需要选择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一般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五种陆地根本地形,能够了解它们的形态特征。 2、五种陆地根本地形的形态特征。教学难点1、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制作与阅读。2、等高线形态与地势上下、坡度都换的关系。 由于 2022-8-24 15:00 编辑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本节课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的对话活动、学生的读图活动比

七年级地理上册23《世界的地形》教案湘教版

第三节世界的地形 [教学目的] 1、理解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等深线等基本概念。 2、了解陆地上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等五种地形类型的特征,熟悉各种地 形的世界之最 3、了解海底地形的结构,学会看地形图,根据等高线的分布来判断各种不同的地表 形态。 4、通过读图比较平原与高原、山地与丘陵的异同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地 理事物的能力。 5、通过指导学生看地形图,培养学生判断地势高低、坡度变化及辨别地表形态的能 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弄清海拔与相对高度的观观念,掌握陆地地形的划分及其特征,会看等高线地形图 难点:在地形图上根据等高线辨别方向,量算距离。分析地势变化;根据等高线的分布判断山谷、山脊、悬崖、鞍部等地形 [教学方法] 启发法、讨论法、谈话法、读图法 [教具准备] 五种地形的景观突图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我们生活的地球上,陆地地表高低起伏,形态各异。你认为我们这儿的地表起伏如何?你对哪里的地形感兴趣?为什么? 一、陆地地形 1、首先向学生讲解和地形相关的两个概念:海拔和相对高度,而后结合板图理解 2、展示五种地形景观图,设问:你知道这些有差异的美丽图片分别代表了什么地形 吗?

(过渡)从地表景观来看,五种地形的地表形态的起伏各有差异,那么,我们应如何描述各种地形的特征呢?(从海拔和相对高度两个方面) 3、展示表格,学生分组讨论,完成下表: 1、将全班学生分成五大组,并将每组依次命名为五种基本地形名称。而后展开自述,全面细致的说出自己的特征。并设问:学校所在地以什么地形为主? 2、学生观察地图册P13-14,结合P28文字,思考:世界上陆地上高大山脉主要分布在哪两大地带?分别是由哪些山脉组成? 3、引导学生在“世界地形图”上熟悉主要山脉的位置,并强调: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最高大的山脉 4、引导学生熟悉: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最大的高原、最大的盆地的位置。 (过渡)了解了陆地的五种基本地形,你想知道深不可测的海底地形的样子吗? 二、海底地形 1、学生阅读图2-37,回答海底地形的种类,教师重点讲述大陆架、大洋中脊的特点, 并引导学生在地图上识别大陆架。 (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本节重点,教师点拨 (作业布置)用橡皮泥自制五种基本地形模型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陆地地形有哪些种类?海底地形有哪些种类? (过渡)陆地五种基本地形的地表起伏状况,在地图上是如何反映出来的呢? 一、学看地形图 1、学生阅读地图册上的“地形鸟瞰图”,提问:你能从这幅地图中看到哪些地理事物?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世界的地形》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世界的地形》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三节《世界的地形》,主要介绍世界的地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地球的地形特征,包括山地、高原、盆地、平原等,并能够理解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世界的地形特征,掌握山地、高原、盆地、平原的定义和特点。 2.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不同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地球地形的兴趣,增强保护地球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山地、高原、盆地、平原的定义和特点。教学难点:理解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四、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七年级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球

的基本概念和地理要素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地形的概念和分类可能存在一定的困惑。因此,本节课需要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五、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新课导入 1. 教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地球的基本形状和地理要素,你们还记得吗? 2. 学生回答。 3. 教师:很好。那么,你们知道世界上有哪些不同的地形吗?请举例说明。 4. 学生举手回答。 第二环节:呈现与讲解 1.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地形的图片,包括山地、高原、盆地、平原等。 2. 教师:同学们,这些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世界地形。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些图片,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 3. 学生观察并思考。 第三环节:讨论与合作 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地形进行讨论。 2. 教师:现在,请你们和小组成员一起讨论你们选择的地形。你们可以讨论这个地形的特点、地理位置、对人类活动的影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节世界的地形教案 湘教版

第三节世界的地形总计第课时 学习任务: 知识与技能: 1、掌握五种陆地地形的基本形态特征,主要地形区和海底地形的主要组成部分 2、能对照地图说出著名山脉,高原,平原和盆地的名称及分布 3、理解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 方法与过程:通过读图,析图,填图,学会本节的主要问题 重难点:1、五种陆地地形的基本特征,主要地形区在大洲的分布 2、高度的两种计算方法 学习过程: 一、地面高度的两种计算方法 学生活动:读P27图2——31完成要求 第一种:定义注意它有之分。第二种:定义 练习:在下图中指出哪些是海拔,哪些是相对高度 A A的海拔,B的海拔 300 C的海拔 200 B A与B的相对高度, 100 A与C的相对高度。 0 海平面 100 C 注意:在计算相对高度时,海拔高的减海拔低的,减深度时一度要变号为加。 二、陆地地形 1、陆地上的五种基本地形: 练习:1、世界上最大的平原,在洲;最大的高原,在洲;最高的高原,在洲;最大的盆地,在洲。 2、世界上的两大山脉带:一是,二是。与世界上的两大山系:一是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二是科迪勒拉山系(由落基山和安第斯山脉组成)。 在图中找出这几条山脉,并指出其走向。三、海底地形 学生活动: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陆地 A B C D E F 海底地形分三部分: 1、, 2、 3、包括()在这三部分中其中以的经济开发价值最高,可以从事 四、巩固练习: 1、平原主要分布在江河的游,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在洲。 2.向海洋的浅海地区是,其深度一般不超过米。 3、是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火山活动比较强烈。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诗中的“山小”是指高度。 5、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阿特拉斯山位于洲。 6、我国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是米。 7、世界最高峰和世界陆地表面的最低点(死海,海拔-400米)的相对高度是 8、下列关于丘陵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峰峦起伏,坡度陡峻B.海拔高,但相对高度低 C.按一定走向有规律的分布D.有起伏,但坡度和缓 9、世界上有“世界屋脊”之称的大高原是( )。 A.巴西高原B.青藏高原C.蒙古高原D.东非高原 10、纵贯南北美洲的高大山系是( )。 A.喜马拉雅山系B.阿尔卑斯山系C.科迪勒拉山系D.阿特拉l 12、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 )。 A.东北平原B.亚马孙平原C.西伯利亚大平原D.恒河平 15、海底地形多样,属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一般坡度不大,海水不深米)的称为( )。 A.海岭B.海盆c.大陆架D.海沟 16、大洋底部一般有( )。 A.洋盆海岭海沟B.大陆架大陆坡洋盆C.大陆架海岭海沟D.大陆坡洋盆海沟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_《世界的地形》优教学案(第1课时)

《世界的地形》优教学案(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2.了解世界陆地两火著名高山带的分布规律,能在地图,上找出最著名的山脉、高原、平原和盆地的位置。 学习任务及展示自主学习法、导学法、对比分析法和分组合作讨论。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一、陆地地形 1.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_____________。 2.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五种基本类型。 3.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不同的是,平原海拔较________;而高原海拔较________,边缘比较________;世界最大的平原是________平原,世界最高的高原是________高原,世界最大的高原是________高原。 4.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点是地表________。不同的是,山地较高,坡度较________,沟谷较________;丘陵较______,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______米。 5.盆地四周多被________环绕,中部相对________。有些盆地内部分布着起伏的丘陵。 6.陆地上高峻的山脉主要分布在两大地带。一是________山脉带,如纵贯南、北美洲西部的________山系。二是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大体呈________方向延伸,主要有________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和阿特拉斯山脉等。世界最长的山脉是________山脉,世界最高的山脉是________山脉。 二、海底地形 海底地形是起伏不平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海沟等地形。世界最深的海沟是________海沟。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节世界的地形教案 湘教版 教案

第三节世界的地形 今天我说的课题是《世界的地形》,这一课题选自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的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三节《世界的地形》。 一、【说教材】《世界的地形》是对上节《地球海陆分布》的细化。地形是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形态,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这一节内容它是学习世界地理的基础,又是学习地理所必备的知识,无论是在知识体系上还是在内容上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统领全局的作用。 教材包括了三大内容,即“陆地地形”、“海底地形”、“学看地形图”。“陆地地形”教材首先从海拔和相对高度这两个基本概念入手,对平原与高原、山地与丘陵这两组地形类型作出了简略对比。对于各种主要地形类型的分布,要充分利用世界地形图,重点学习陆地上的两大山脉带,其他的让学生自主去收集有关的世界之最。“海底地形”部分通过图示形象地说明了海底地形的组成。“学看地形图”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指导学生学看地形图。以具体的事例帮助学生读图、析图。培养学生分析认识地形图的能力。由于学生综合分析事物的能力较差,故确定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是本节的又一个重点也是本节的难点。 知识与技能:1、通过阅读比较五种基本地形素描图,使学生了解山脉、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的异同特征并初步学会在地形图上识别它们。 2、通过对比地形鸟瞰图、平面图、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使学生初步了解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制作及如何从地形图上辨方向、量距离以及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3、了解世界陆地两大著名的山脉带的分布规律,通过自主地学习能对照地图说出最著名的山脉、高原、平原、与盆地的名称以及它们所在的大洲。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五种基本地形的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2、通过组织学生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3、通过读图和制作地形模型,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运用图片、彩图等培养学生热爱自然,认识自然的积极态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2、关注当地的地形类型和分布特点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本节课任务重,等高线地形图难度较大,教材是以学生读图比较一—获取知识—一归纳规律的线索来组织内容的。教学过程要避免照本宣科式的讲述,要创设情景,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师的引导下,轻松、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学过程中读图法贯穿始终。各种图像通过课件演示出来,增强直观性。 二、【说教法】新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突破口,使教材符合学生的实际,因此我根据本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情况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教学法: 1、比较教学法:通过对地理知识(五种基本地形、等高线地形图等)的纵向、横向比较,开拓学生的思维,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使学生深入了解世界地形的概况。 2、读图提问法:教学中采取读图提问的方式,可帮助学生回忆、总结、提高,使在有限的课时内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对地理原理和难点,教师运用多媒体及图表辅助,分析讲解,予以突破。读图方法的掌握对以后的学习至关重要。 3、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通过多种方式,如观察思考、探究训练、信息查询、阅读讨论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从而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说学法指导】 新型的地理教学模式,不仅要学生学会知识,更主要的是让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因此,地理教师应充当地理学习方法的指导者。 1、尽量从感性入手,用问题引导,把感性和合理性相结合,充分注意教学的启发性,努力使学生成为积极主动的思考性学习者,而非被动的听众。 2、辨图识图是学生应掌握的基本地理技能,也是能引发学生兴趣的兴奋点。探究活动,既考虑到了基础性,又考虑到了实践性和应用性。学看地形图是以后学习气温图、降水量图的基础,指导学生掌握识图、辨图、用图的方法。 四、【说程序】组织教学: [导入]利用课件放一些我国的各种陆地地形(青藏地区、四川盆地、华北平原、江南丘陵等图片)地球表面存在着高低起伏的各种形态——地形,那么我们用什么表示地形的高低呢?(美丽的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入新课) [讲授新课]一、陆地地形 [创设情境]地表的高与低需要用什么来衡量?先用人的身高来举例,形象的类比高度的测量方法。(提出疑问,启发学生。运用数学上接触过的知识理解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运用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上2.3《世界的地形--等高线地形图》学案

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图的实践运用 1) 水库坝址的选择:一般选在峡谷地段,“口袋形”洼地处(水平距离窄,垂直落差大)。 2) 铁路、公路选线:一般应选在缓坡,避开陡崖、滑坡,沿等高线建盘山路,翻山时应选择缓坡,并通过鞍部。 3) 建港口、海滨浴场 港口应选在避风的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浴场一般选在海滨缓坡沙岸。 4)建疗养院:一般选在城郊山地向阳坡,清静,新鲜,森林覆盖率高的地方。 5)选择引水线路:不仅考虑距离的远近,还应当考虑水从高处往低处自流。 6)选择输油管线: 既考虑线路尽可能短,还要考虑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 7)港口码头的位置:应选在海水较深且避风的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造成航道淤塞;近岸要有足够的水深,表现为沿岸等深线密集并且数值较大。 8)工业区、居民区选址: 工业区宜建在平坦开阔的地形区,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接近资源的地区。 9)进行农业规划: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貌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副渔业布局方案。例如,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业、牧业。 练习一 1. 根据等高线的弯曲形状,可以判断地形,A地为;C为线; D为线;E地为

2.读上面四幅等高线图,回答 ⑴ 图中的数字表示地形的部位,下列选项中,地形部位名称排列与图序相符的是() A.①山峰②山谷③山脊④盆地B.①山峰②山脊③鞍部④山谷 C.①盆地②山脊③鞍部④山峰D.①盆地②山脊③山谷④山峰 3.上图四幅地图中的虚线部位,可能发育成河流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下列所示的湖泊或湖群,最可能为咸水湖的是() 5.读下图,图中断崖顶部E点的海拔高度可能为() A. 59米 B. 99米 C. 199米 D. 259米

七年级地理世界的地形教案湘教版

世界的地形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 2、了解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3、了解海底地形特征。 能力目标:能判别五种基本的地形类型 情感目标:关注当地地形类型和分布特点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产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理解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 2•了解五种陆地基本地形,能够区分它们的形态特征。 教学难点:11、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 2、五种陆地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学情分析:学生可以运用数学上接触过的知识理解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对五种陆地基本地 形的实际形态也较熟悉,但是五种陆地基本地形的具体特征,统计数字需要强调, 尤其是 山地与丘陵、平原与高原之间的差别,可以利用剖面示意图辅助。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创设情境法

三.五种陆地基本地形绘制地形剖面示意图让学生判断 海拔高度(米) 5.平原:〈200 2.高原:〉500 3.山地:〉500 坡度较陡 4.丘陵:〈500 相对高度〈200 5.盆地:中间低、四周咼 最高高原一一青藏高原“世界屋脊” 面积取大的咼原 巴西咼原 面积最大的平原一一亚马孙平原最大的盆地一一刚果盆地最深的海沟一一马里亚那海沟了解海底地形 课堂小结:利用板书总结知识点,强调读书、学习的方法。 课后作业;布置阅读“世界地形图”从中找出世界著名的高原、平原、盆地、山脉,熟读名称,记清位置。利用简单的地形 剖面示意图,启 发学生辨别五种 陆地基本地形 总结五种陆地基 本地形特点 通过书上活动, 指导学生从课文 中找出世界之 最,并强调“世 界之最”的重要 性 可与陆地地形进 行对比分析海底 地形是学生比较 喜欢的一部分内 容,可适当将一 些海底的内容, 引起学生的兴趣 和增加课堂的趣 味性。 通过读图思考 判断,提高兴 趣 积极思考 比较平原与高 原;山地与丘 陵的相同之处 和不同之处。 总结盆地的特 点。 定性定量描述 五种陆地地形 的特点 、、亠 注意: 本课可让学生找世界之最,学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扩大知识面,了解更多的地理知识。理解相对高度、绝对高度、海拔是本课的一个重点。 板书设计: 陆地地形 海拔、相对高度五种基本地形类型 海底地形

湖南省醴陵市七年级地理上册2_3世界的地形教案2新版湘教版

世界的地形 课题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2)主备人 教学目标1.了解等高线与等深线的含义,掌握等高线的特点,学会海拔、相对 高度、等高距的判读和计算; 2.学会运用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等高线疏密与坡度陡缓的关系,识别出 山地的不同形态部位; 3.了解分层设色地形图。 重点运用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等高线疏 密与坡度陡缓的关系,识别出山 地的不同形态部位 难点 运用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等高线疏 密与坡度陡缓的关系,识别出山地 的不同形态部位 预设流程个性化设计

一、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的内容及地图,完成: 1.在课本37页的图2-45中,查找山脉、丘陵、盆地、平原、高原的分布位 置。 2.观察课本38页的图2-46中,想一想:等高线上标写的数值是海拔还是相 对高度?结合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的地形特点,看看这几种陆地地形等高线的分布特点。 海洋中的等深线上标写的数值为什么是负值? 3.观察图2-47,想一想:分层设色地形图是怎么绘制的?图中蓝色、绿色、 黄色、褐色、淡紫色(或白色)分别代表什么? 4.结合课本39页的图2-49,认识山地的不同部位——山顶、山脊、山谷、鞍 部、陡崖,看看它们的等高线分布有何特点。 5.补充:地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 地形图为基础绘制的,从图中可 以直观地看出沿某一方向地势的 高低和坡度的陡缓。 二、合作探究 1.等高线地形图的制作 2.陡坡、缓坡的判读 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可以判断坡度的陡缓: (1)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如B处。 (修公路尽量不跨或少跨等高线) (2)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如A处。 (爬山容易) 3.等高线地形图中,山地不同形态部位的判读。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案】第三节世界的地形教案与反思2022

世界的地形教学教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 1、能陈述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的几种类型及特征; 2、能在陆地地形图和海底地形图上识别几种地形; 理解: 1、了解七大洲地形分布; 2、能概括各大洲的地形特征; 3、了解全球海底地形图; 运用: 1、制作地形模型,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2、小组合作,思考不同地形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索的精神,进一步锻炼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任务分析: 起点能力:学生已了解到陆地及海洋分布着多种多样的地形; 知识类型:陈述性知识:陆地地形类型及特征;海底地形类型及特征;七大洲地形分布。程序性知识:识别地形图;大陆架和人类的关系;七大洲地形特征。 使能目标: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的几种类型及特征;能在陆地地形图和海底地形图上识别几种地形;了解七大洲地形分布及其地形特征。 支持性条件:讲授演示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地形的类型、特征,并制作模型使各大洲的地形特性立体化,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事例引导法、讨论分析法、归纳讲授法等

四、教学资源: 多媒体、板书、世界地形挂图、各大洲轮廓图、不同颜色的橡皮泥、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 (板书)第二节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引课)下面请看一组图片,这五幅景观图,它们的形态如何?(课件展示形态差异很大的五幅景观图),我们把地表的各种形态总称地形。人们把地形分为上面的五种基本类型,山地、平原、高原、盆地和丘陵。你能把他们区分开吗?你能描述这五种地形的特征吗? (学生活动)观察这几幅图?找出它们的主要差异? 如果比较两个人的身材,要从哪几个方面考虑?(高矮、胖瘦和身段)。 所以,地形的差异:一方面是高低不同,另一方面是地面的起伏状况不同。 那么判断地面高低依据什么?(海拔) 地面的起伏大小呢?(用相对高度来表示)。 我们可以根据地面的高低起伏的状况,来判别各种各样的地形。 (影像资料)我们知道它是世界的最高峰。首先,先看一段有关珠穆朗玛峰的影像资料,然后,再归纳山地的形态特征。 (学生活动)山地的特征:1.海拔高 2.险峻,也就是坡度较大。山体往往是成组分布的,常用峰起伏,有的山地呈条带状分布,并且沿着一定的方向延伸很长,叫山脉。世界有哪些著名的山脉呢? (课件演示)世界上有很多高大而绵长的山脉,其中最突出的是两条有若干条高大山脉组合而成的巨大山系:一条横穿亚欧大陆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另一条是纵贯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有落基山、安第斯山等山脉组成。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 教学设计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教学设计课题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课型新课 课标要求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2、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3、利用泡沫塑料、沙土等制作地形模型。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学会在地形图上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 2、结合景观图认识五种陆地地形的特征,能够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难点) 3、了解世界两大山脉带的分布,在图上记忆主要山脉、高原、平原和盆地的名称和位置。(重点) 4、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等山地部位,判读坡的陡缓。(重难点) 5、有条件可以引导学生制作地形模型。 课时安排2个课时 教学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归纳总结等 知识结构 教学设计二次备课

导学阶段: 导入:我们生活的地表每个地方都不一样,比如上蔡县是平坦的地方,而有的地方则是高大的山脉,那么地表的高度起伏的形态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下地形。 出示学习目标。 自学阶段: 学生据目标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地形的内容,老师巡视指导,后小组内交流。 点拨阶段: 一、陆地地形 (一)地形概念和高度 提问:1、什么是地形?陆地表面有哪五种基本地形? 2、高度有哪两种表示方式? 3、什么是海拔,什么是相对高度?据图完成33页活动。 4、通常我们标注在地图上的高度是哪一种高度?海拔有几个值?相对高度呢? 在问答中引导学生对高度的不同表示理解,并能估算某地的海拔或者相对高度。我国海拔的起点是黄海的海平面。 (二)五种基本地形的比较 通过课本的景观图,引导学生明白,对地形的描述主要从“海拔高度”和“地表起伏状态”等方面。 列表比较五种地形的异同1 也可以从描述的两个方面总结五种地形的异同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教案

第二章地球的相貌 第三节世界的地形 教学内容 本课时在教材第27—32页。详细教学内容包括陆地地形、海底地形、学看地形图。 教学目的 知识与才能 1.理解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等深线的根本概念。 2.理解五种根本地形的形态特征,并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典型的平原、高原、山地、盆地等地形类型。 3.理解世界陆地两大著名高山带的分布规律,能对照地图说出最著名的山脉、高原、平原、和盆地的名称以及他们所在的大洲。 4、初步学会从地形图上区分方向、量算间隔、估算不同地点的海拔高度及地势的上下起伏 和坡度陡缓。 过程与方法 分成四人一组,合作制作地形模型,开动脑筋用乖巧的双手制作各种地形模型。在制作模型时,自觉地反复去看书,认真领会地形模型不同地区的特征,根据其特征发挥无限想象,激活思维,再按一定比例缩小画出等高线示意图。欣喜地欣赏自己的作品时,用心去感受学习的乐趣。事先预习,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在对家乡的地形的调查过程中注意关注家乡,关注身边的地理事物,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自制地形模型的过程中,理解到动手理论的重要性。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要学会发现、认识、比较、判断。 2.通过调查家乡的地形特征培养热爱家乡、关注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及打破 重点 根据等高线数值大小区分地势上下;根据等高线疏密区分坡度陡缓。 难点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表的各种根本形态。 教学打破 本节教学内容以认知地形图为中心,容量大,而对于初一学生来说,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即地形图与实际的地表形态之间的联络仅靠老师的口头讲解和几幅图片不易形成空间思维,不能很快地认识和运用地图。所以,通过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自制地形模型的活动,使地形图的绘制过程非常形象、直观,对地表形态的图示比课本上的插图更明确,把各种地形的实际形状与地形图严密联络在一起分析,便于低年龄的七年级学生理解承受,不仅教学重点、难点迎刃而解,同时还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激发了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进步了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思维的才能。 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 1.安排学生分组,并选出组长,按学生情况详细分工,便于上课讨论。 2.自己事先用聚丙乙烯制作一个较大的地形模型,做出山谷、山脊、并画出等高线。上课时作为教具使用。 3、关注学生的准备工作情况,及时反响、协调。 学生准备 1.预习地面高度的两种计算方法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_《世界的地形》金榜教案(第1课时)

第三节世界的地形 一陆地地形海底地形 【教学目标】 1.理解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的概念。 2.了解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重点) 3.了解世界陆地两大著名山脉带的分布规律,能在地图上找出最著名的山脉、高原、平原和盆地的位置。(难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小组合作法。 【教具准备】地球仪、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小明从地形图上发现世界陆地最高点珠穆朗 玛峰的高度是8 844.43米,可来自青藏高原的卓玛 却说珠峰的高度只有4 000多米。聪明的你觉得他 们谁对谁错呢? 分析高度的两种计算方法(海拔、相对高度), 导入新课。 模式三图片导入 多媒体展示陆地表面多种多样、千姿百态的地 形图片,导入新课。 观察与发现 展示海拔与相对高度的 图片,学生观察与思考: 通过引导学 生思考,明确 相对高度、海

下列描述的高度哪些表 示海拔?哪些表示相对 高度? ①学校旗杆高15米 ②珠穆朗玛峰高 8844.43米 ③姚明身高2.26米 ④吐鲁番盆地高-155米 结论: ②④是海拔 ①③是相对高度 拔的概念。练习与总结 问题:甲、乙两地海拔及 它们之间的相对高度分 别是多少米? 思考: 1.什么是海拔与相对高 度? 2.如何计算相对高度? 总结:海拔、相对高度的 概念及相对高度的计 结论: 相对高度=两地海拔之 差。 掌握相对高 度的计算方 法。

算。 追问与思考地表有高低起伏状况, 哪种高度的表示方法表 示地表的高低,哪种方 法表示地表的起伏状 况? 结论: 海拔→地表高低; 相对高度→地表起伏。 理解高度表 示方法的应 用。 承转地表高低起伏差异很大,有很多地形类型。 观察与发现观察五种地形景观图, 发现:常见的地形类型 有哪些? 多媒体展示我国地形 图,并观看《地形的特 点》视频,分析各种地形 类型的特点。 比较平原与高原、山地 和丘陵这两组地形类型 的特征,讨论后归纳并 完成表格。 结论: 山地、丘陵、平原、高原、 盆地 1.高原与平原,地表起伏 小,但高原边缘陡峭,而且 海拔高,超过500米。 2.山地与丘陵,地表崎岖 不平,但山地海拔高,超过 500米,丘陵海拔低,一般 在500米以下。 明确五种基 本地形的概 念,理解不 同地形类型 的异同。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 学案

章节与课题第三节世界的地形课时 学习目标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学会从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地势的高低和坡度的陡缓。 2,学生能在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 3,学生能通过等高线地形图可识别各种陆地地形(如: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 本课时重点难点或学习建议教学重点: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教学难点: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形种类。 本课时教学资源的 使用 多媒体设备,各种地图 学习过程学 习 要 求 或 学 法 指 导 教师二 次备课 栏 【自学准备】: 一、等高线地形图 1. 读一读: (1)在地图上,将陆地高度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叫等高线。(2)在地图上,将海洋中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等深线。(3)等高线中的高度用的是海拔还是相对高度?。(4)等深线中深度起点应该从开始,采用负值。预习、填空 【学习交流与问题研讨】: 2. 想一想: (1)在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的海拔有什么特点?。 (2)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等高距)一样吗?。 (3)不同的山坡,坡度不同,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是如何反映的? 。 3. 看一看: 对比课本2-28地形鸟瞰和2-40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表。 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高度 地面起伏程度 结论:等高线是把各个地点的海拔标注在地图上,再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判定:山顶的高度;坡度的陡缓(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等深线就是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高度>1000米<200米>500米<500米--------读图分析、思考讨论,并在学案上落实下

来地面起伏程度内部平坦地势平坦坡度陡坡度和缓周围高,中间低 二、五种山地地形 1. 找一找: (1)在课本2-42和2-44中分别找到以下山地地形的名称:山顶、山脊、山谷、鞍部。 (2)山顶的图例是。 2. 比一比: (1)山脊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还是低处伸出?。 (2)山脊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还是低处伸出?。 (3)分别从海拔100米处,沿山脊和山谷爬向山顶,哪个部位更容易?。 3. 想一想: (1)站在山脊两侧的两个人,能够完全看清楚对方的身体部位吗?。 (2)站在山谷的两侧地两个人,能够完全看清楚对方的身体部位吗?。 (3)如果天降暴雨,山脊两侧的雨水的流向是什么?。 (4)如果天降暴雨,山谷两侧的雨水的流向是什么?。 4. 做一做: (1)利用橡皮泥或粘土等材料制作一座山地模型,要求做出山顶、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 (2)将红色或黑色的纱线沿不同的高度围住你制作的地形模型,表示不同高度的等高线。注意等 高距要相等。 结论:五种山地地形是: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向低处伸出 的为山脊,等高线向高处伸出的为山谷;山脊是河流的分水岭,山谷发育成河流;两山顶之间为鞍部;等高线相交的地方是陡崖。 【练习检测与拓展延伸】: 一.选择题: 阅读图2.3-4,回答1-3题。 1. 图中A点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A.小于260米 B. 大于260米 C.240─260米之间 D. 260─280米之间 2. 图中登山相对容易的地点是:() A.B处 B.C处 C.B和C两处都一样容易 D.B和C两处都不容易 3. 在陆地地形景观中该图所示地形属于() A.高原 B.平原 C.山地 D.丘陵 4. 下列四幅等高线图(图2.3-5)中,表示盆地的是 ( )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三节世界的地形教案 湘教版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 七班级地理上册其次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 2.了解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3.了解海底地形特征。 4.理解等高线、等深线等基本概念; 5.对比地形俯视图、平面地图、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了解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它在使用时有哪些优点以及如何使用及如何阅读地形图; 6.关注当地地形类型和分布特点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产生对家乡的宠爱之情。 【学情分析】 前面同学学习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主要介绍地理学基本常识,介绍地理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意义、地理学习的方法途径。学习本章内容是为今后学习地理做情感上的铺垫与预备,引导同学宠爱并亲近地理学科。加上其次章《地球的面貌》生疏地球和世界海陆分布的学习,挂念同学确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基础学问,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 2.了解五种陆地基本地形,能够区分它们的形态特征。 3.理解等高线、等深线的基本概念。 4.对比地形俯视图、平面地图、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了解等高线分层 5.设色地形图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教学难点: 1.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 2.五种陆地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3.对比地形俯视图、平面地图、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了解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世界的地形 课前我先问同学:我们都生活在哪里?(同学回答:地球上)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陆地表面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往窗户外看回答:有山、有树、有水……总的来说多种多样,千姿百态,下面请看几副图片(用课件呈现各类地形图片),多种多样的地下早就了我们这个秀丽的地球,今日让我们走进世界,了解世界的地形。 活动2【讲授】海拔与相对高度 海拔与相对高度 那同学们知道吗?什么是地形? 同学回答:地球表面各种各样凹凸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 我们用什么来表示地形的凹凸呢? 活动3【活动】世界的地形1 活动1:先观看图2-38,后看很多种的文字介绍。同学回答:表示高度的方法有两种:海拔(确定高度)和相对高度。请两个高矮不同的同学上台,分别说出自己的身高,然后大家一起计算他们的身高之差,从而类比,“海拔”和“相对高度”,让同学了解和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两个概念。 活动2:思考并回答教材P.33“活动”1、2,以加深同学对“海拔”和“相对高度”两个概念的理解,并能进行简洁估算。 活动3:课件呈现“珠穆朗玛峰”三幅图片。有人说珠穆朗玛峰高度有8811.43米,但有人站在山脚说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只有4000米左右。你能解释这到底是为什么吗?(提问个别同学回答:8844.43米是珠穆朗玛峰的海拔,而4000米时珠穆朗玛峰与山脚的相对高度。) 五种地形类型 正是由于陆地表面各个地方的海拔高度、相对高度都不相同,所以就有了各种不同的地形类型。陆地表面有哪些地形类型呢? 同学阅读教材后回答: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 老师呈现这五种地形类型的图片。 同学们,你们能区分这五种地形吗?要想区分和辨认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地形,首先要知道它们的特征。请用3分钟时间阅读P.34的内容。 活动4【活动】世界的地形1 活动1:利用教材P.36“活动”1,读图2-38,推断A、B、C、D、E各点所在地形区分别属于哪一种地形类型。(让同学利用直观的方法加强对五种地形的感性生疏。 活动2:运用比较法区分五种地形类型的特征,同学通过阅读教材和很多1进行归纳完成下表。 世界有名地形 我们了解了五种陆地地形的基本特征,你知道世界上哪些有名的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吗? 活动5【活动】世界的地形1 活动1:课件呈现世界地形图。在世界地形图中,找出世界陆地上两大高峻山脉地带——太平洋沿岸山脉带和横贯亚欧大陆南部的山脉带,观看它们的走向分别有何特点?它们分别由哪些山脉构成? 同学之间小组合作,最终请同学回答他们观看的结果。 活动2:在世界地形图中,找出青藏高原、巴西高原、亚马孙平原、东欧平原、刚果盆地等地形区,并描述它们所在的大洲位置。 活动3.阅读教材P.35“阅读”——世界陆地地形之最,并在图上找出它们。思考与沟通:你还知道哪些世界地形之最?请在世界地形图上标注出来(教材P.36“活动”2)。 活动4:教材P.36“活动”3——生疏家乡的地形。 说一说,你的家乡以哪一种地形类型为主? 举例说明当地地形对人们生活或生产活动有哪些影响。 同学争辩后回答。 海底地形 总的来看,陆地地形的起伏是可以通过眼睛观看到的,由于被深厚的海水掩盖,海面一下200米漆黑一片,几乎什么都看不见,人们难以直接观看到海底地形的变化。海底地形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课堂活动: 活动1:通过课件呈现的“海底地形示意图”找出主要海底地形,并归纳它们的位置及特点。

第三节世界的地形(第二课时)教案湘教版[修改版]

第一篇:第三节世界的地形(第二课时)教案湘教版 第三节世界的地形(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让学生知道地面的高低起伏可用等高线表示在平面上。 2、理解等高线,会读用等高线表示的地形图。 3、指导学生看地形图,根据等高线的分布判断地势高低、坡度变化、辨认山脊、山谷等地形。 二、能力目标 通过指导学生看地形图,培养学生判断地势高低、坡度变化及辨别地表形态的能力。教学重点会看等高线地形图教学难点 掌握陆地地形的划分及其特征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教学准备等高线示意图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仔细观察这美丽的图片,你能从图片上看到什么呢?(山脉、河流、平原、湖泊、海洋等)我们知道图片上有多种地形,有众多山脉,我们能从这幅图上读出山脉或其他地方的海拔吗?能读出地形的坡度变化、地势高低吗?(无法读出各处的海拔,也无法判断地势坡度的变化)那么我们如何将海拔、坡度、地形直观地描绘出来呢? 这节课老师和大家共同探讨如何将海拔、坡度、地形名称直观地表示在平面上。 二、课前热身 (1)出示与以上内容对应的平面地图,讨论:这幅地图上与幅图比较,有什么明显不足?明确:这幅平面地图不仅没有海拔高度,而且无法判断地形的起伏变化。(2)用什么方法可以将地形的起伏变化表示在平面上呢?(用等高线表示) 三、合作探究 1、整体感知 什么是等高线?有何特征?你能读出任何一条线的海拔吗?请同学们围绕这些问题阅读教材P30-31的内容。 2、四边互动

互动1:(1)什么是等高线? 明确:在地图上,将陆地海拔高度相等的各点的连线叫等高线。(2)仔细观察图,你能说出等高线的特点吗? 明确:①等高线属于曲线。②等高线是闭合的。③各条等高线不相交。互动2:看下列两幅等高线图: 甲、乙各表示什么地形? 明确:甲表示盆地,乙表示山地。要判断属哪一类地形,必须读出各条线的海拔高度。 互动3:提问:陆地上地形的高度可用等高线表示,那么海洋中的深度如何表示在平面上呢? 明确:用等深线表示。 提问:什么叫等深线?计算深度从哪里为起点? 明确:海洋中深度想同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为等深线,深度起点应该从海平面开始,采用负值。有了等高线和等深线,就能准确分辨一幅地图的高低起伏。互动4:阅读教材中图2-40。 较复杂的等高线地形图,因曲线太多,看起来费劲。没有色彩变化而显得单调。如果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颜色,寻么看起来直观清晰。这种地形图叫做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阅读教材图2-41。 明确:分层设色地图一般有着色规律: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不同深度的黄色表示丘陵、高原、山地,白色表示冰雪,褐色表示高山。互动5:等高线是如何反映坡度变化的呢? 明确: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反映坡度变化:一般等高线越稠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度越缓。 四、达标反馈选择题: 1、绘制分层设色地形图是根据(C) A、地图种类 B、海陆分布 C、等高线原理 D、比例尺大小 2、以下不属等高线的特点的是(D) A、闭合的 B、曲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