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河南对口升学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8年对口单招语文试题(一)

滥用(làn) 雾霭(ǎi) chì 尴尬(jiè) gà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D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辍学 斩新 逶迤 自惭形秽 崭新
B.油溺 慰藉 雾霭 往哲先贤 油腻
C.弘扬 龟裂 胆却 不耻下问 胆怯
D.遒劲 慎重 袖珍 恍然大悟
3.下列句子中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D )
A.天阴沉沉的,燕子飞得很低,好像要下雨了。 征兆
2018 年 对 口 单 招 语 文 试 卷 (一)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词语中,红色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B )
A.箢篼(yuàn) 逶迤(yí) 遒劲(qiú) 饿殍(fú) yuān piǎo
B.抽噎(yē) C.敕造(lè) D.沮丧(jǔ)
慰藉(jiè) 睿智(ruì) 圭臬(guī) 萦绕(yíng) 倩影(qiàn) 袅娜(niǎo)
14. 文中红色的词语极富表现力。下列关于这方面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C ) A.“泻”扣紧了“月光如流水”这个比喻,加强了月光的流动感。 B.“浮”这个动词把水气和月色交织在一起,雾的轻柔,以及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的特点准确地表 达出来了。 C.“斑驳”是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表明黑影中还有绿色与银白色。 D.“画”能突出“倩影”之美,表达了作者此时的喜爱之情。 15. 说明“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比喻句本体与喻体相似点正确的一项 是( B ) A.“光与影”的组合与“奏着的名曲”都能给人以艺术享受。 B.“光与影”的组合与“奏着的名曲”都能给人和谐自然的感受。 C.“光与影”的组合与“奏着的名曲”都作用于人的感官。 D.“光与影”的组合与“奏着的名曲”都不均匀,不呆板,富于变化。
2018年河南省中职学校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考试试题

2018年河南省中职学校对口升学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绵亘( gèng ) 粗犷( guǎng ) 自牧归(guì)荑B.訇( hōng )然萌蘖 ( niè ) 面面相觑( qù ) C.上溯( shù) 笑靥( yǎn ) 鸡豚狗彘( zhì)D.窸窣( shū) 债券( juàn ) 卷帙( zhì )浩繁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唾沫鲰生鸠占雀巢B.虔诚蹊跷冠冕堂皇C.柳絮静谧一逸待劳D.圭臬班斓爱屋及乌3.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这场足球友谊赛中,我校队员前仆后继,大显身手,终于取得了胜利。
B.近十多年来,我国的城市“夜景观”建设琳琅满目,发展十分迅速。
C.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奋进,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D.十几年来,他们俩在工作中相濡以沫,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一个成了研究部门的业务骨干,一个当上了公司的中层领导.4.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恰当的一组词语是()①住宅的寒伧,墙壁的黯淡,家具的______ ,衣料的粗陋,都使她苦恼。
②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______是鲜红微肿的。
③我觉得那一刻已经中奖了,真的是“一券在手,______无穷”。
④对于街头的这位老人,大部分人都会投以_____与疑惑的眼光,小部分人则投以同情。
A.破旧终年希望厌恶B.陈旧常年渴望讨厌C.陈旧常常希望恶心D.破旧平常希望讨厌5.从文学常识的角度看,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红楼梦》------曹雪芹《水浒传》------施耐庵B.《论语》------孟子《骆驼祥子》------老舍C.《荷塘月色》------朱自清《好雪片片》------林清玄D.《琵琶行》------白居易《雨霖铃》------柳永6.下列对文学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海明威,美国小说家,凭《老人与海》获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2018年河南对口语文模拟试卷1

河南省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语文模拟试题卷(一)考生注意:所有答案都要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上)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A.燠.热(ào) 寒伧.(chēn) 奖券.(quàn ) 逶迤.(yí)B.上溯.(shù) 隔阂.(hé) 做窠.(kē) 懊丧.(sàng)C. 慰藉.(jí) 搔.首(shāo) 喟.然(kuì) 打量.(liang)D.草莽.(mǎng) 梵.语(fàn) 霓裳.(cháng) 吞噬.(shì)2、下列各项词语书写全正确的一项是()A.刮痧缥渺影壁文恬武嬉B.攀援待弄纨绔越组代庖C.袅娜颓圮郁热沸反盈天D.罪愆撰玉暮霭前合后揠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那两个兵最后看了一眼,开始了他们精疲力竭....的奔跑。
B.这个选手个子虽低,但经验丰富,拿两块金牌如探囊取物.....。
C.他用南阳玉雕刻成的人物花鸟,形象生动,栩栩如生,真可谓巧夺天工。
.....D.在这场足球友谊赛中,我校队员前仆后继....,大显身手,终于取得了胜利。
4、下列句子没有病句的一项是()A.人们文明素质的高低,各部门服务意识的强弱,投资环境的好坏,都是一个地区吸引投资的重要保证。
B.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C.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了课堂,走向了社会,领会了自然界的丰富多彩。
D. 我们的语文老师上课说话风趣幽默,常让同学忍俊不禁地笑出声来。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从这里,我学得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
B.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C.大伙儿都不知道我获奖的事,也许知道,但不觉得那很重要;还是都问我的腿,问我是否有了正式工作。
2018年河南语文对口升学试卷(含答案)

河南省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语文试题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刮痧.(shā)奖券.(juàn)佳肴.(yáo)B.饿殍.(fú)眉黛.(dài)流岚.(lán)C.家当.(dàng)晌.午(shǎng)吮.吸(shǔn)D.积淀.(diàn)宁谧.(bì)点缀.(zhu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搔首缥缈怯弱仗义直言B.敷衍栖息稠密自惭形秽C.寒喧威仪攀援不经之谈D.灌概睿智侍弄锲而不舍3.下列作家、作品、体裁,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关汉卿——《窦娥冤》——小说B.舒婷——《致橡树》——诗歌C.曹禺——《雷雨》——话剧D.海明威——《老人与海》——小说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李明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强,总是把故事讲得绘声绘色....的。
B.他的演讲让人触目伤怀....,大家都感动地流下了眼泪。
C.王老师动情地说:“你们是明日黄花....,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一定要好好学习呀!”D.我和李敏是好朋友,多年来我俩一直相敬如宾....。
5.下列古诗词默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B.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
C.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D.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6.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莫泊桑是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巨匠”。
《羊脂球》是他的第一部作品,也是他的成名作、代表作。
B.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是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
他的喜剧有《威尼斯商人》。
C.苏轼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其词开豪放一派。
2018年河南对口语文模拟试卷4

河南省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语文模拟试题卷(二)考生注意:所有答案都要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上)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龟.裂(jǖn)两靥.(yè)玄.虚(xián)如履.平地(lǚ)B、睿.智(ruì)醴.酪(lǐ)遒劲.(jìng)咬文嚼.字(jué)C、脊鳍.(qí) 炽.热(chì)给.予(jǐ)强.词夺理(qiǎng)D、桌帷.(wéi) 休憩.(qì)自诩.(yǔ)卷帙.(zhì)浩繁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臭迹囊进揉躏指桑骂槐B、磨蹭船稍皱褶默守成规C、感慨訇然逶迤盘根错结D、镂空寥廓坍塌湛湛青天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句是( )A、那位足球明星在场上情绪低落,心不在焉,传球和防守都差强人意....,真是令人失望。
B、官员写诗为人诟病,往往遭到“不务正业”和“附庸风雅....”之类的非议。
C、学习上遇到困难,我们一定要不耻下问....,虚心向老师请教。
D、运动会上体育委员急功近利....,终于取得了优异成绩。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激烈的市场了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专业技术人才,二是足够的资金。
B、冲突双方在联合国特使的调解下,经过三天的艰苦谈判,紧张的局势终于得到了缓和。
C、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的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D、在社会交际中,无论个人还是组织,在公众中的信誉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决定交际成败的关键。
5、选出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 )A、《关雎》与《蒹葭》均选自《诗经》《秦风》。
B、她丈夫得意洋洋地回家来,手里拿着一个信封。
“看呀”,他说:“这里有点东西给你”。
最新--河南省对口升学语文高考题及参考答案精品

2018年河南省对口升学语文高考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涂在答题卡上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BA.优渥(wò)纶巾(lún)愀然(qiǎo)B.和煦(xù)肆虐(nüè)疏远(shū)C.鄙陋(pǐ)遁辞(dùn)踟蹰(zhí)D.囫囵(hú)吮吸(yǔn)斟酌(chè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CA.寒宣雍容华贵瓮牖绳书B.纨裤衣冠楚楚偶断丝连C.峥嵘潜移默化姹紫嫣红D.庇右自惭行秽锱铢必较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BA.体操队的五个小队员,都是十五六岁的小男孩,豆蔻年华,风华正茂。
B.敢于仗义执言的人,即使有些缺点,我认为也不可与那种少说为佳、明哲保身的“好好先生”同日而语。
C.西安事变时期,中国共产党以怨报德,协同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释放蒋介石,希望蒋介石悔过自新,共同抗日。
D.对于每个青年来说,机遇总是会有的,但是要善于抓住机遇,经过一番拼搏,才能取得成功。
否则一旦失去机遇,便会一失足成千古恨。
4.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DA.大豆含有大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特别是蛋白质的含量达到近40%以上,比所有粮食都高。
B.多边关贸组织是乌拉圭回合谈判的成果之一,今后将负责商议国际间的贸易纠纷问题。
C.说不清经过多少天的冥思苦想,我才弄明白他为什么要带我回来的原因。
D.为了更好地掌握学过的知识,集中一段复习是必要的。
5.下列作家、作品、体裁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DA.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散文B.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小说C.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歌D.欧·亨利——《警察和赞美诗》——戏剧6.下列古诗词默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A.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018年河南省中职学校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考试试题

2018年河南省中职学校对口升学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绵亘( gèng ) 粗犷( guǎng ) 自牧归(guì)荑B.訇( hōng )然萌蘖 ( niè ) 面面相觑( qù ) C.上溯( shù) 笑靥( yǎn ) 鸡豚狗彘( zhì)D.窸窣( shū) 债券( juàn ) 卷帙( zhì )浩繁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唾沫鲰生鸠占雀巢B.虔诚蹊跷冠冕堂皇C.柳絮静谧一逸待劳D.圭臬班斓爱屋及乌3.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这场足球友谊赛中,我校队员前仆后继,大显身手,终于取得了胜利。
B.近十多年来,我国的城市“夜景观”建设琳琅满目,发展十分迅速。
C.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奋进,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D.十几年来,他们俩在工作中相濡以沫,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一个成了研究部门的业务骨干,一个当上了公司的中层领导.4.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恰当的一组词语是()①住宅的寒伧,墙壁的黯淡,家具的______ ,衣料的粗陋,都使她苦恼。
②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______是鲜红微肿的。
③我觉得那一刻已经中奖了,真的是“一券在手,______无穷”。
④对于街头的这位老人,大部分人都会投以_____与疑惑的眼光,小部分人则投以同情。
A.破旧终年希望厌恶B.陈旧常年渴望讨厌C.陈旧常常希望恶心D.破旧平常希望讨厌5.从文学常识的角度看,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红楼梦》------曹雪芹《水浒传》------施耐庵B.《论语》------孟子《骆驼祥子》------老舍C.《荷塘月色》------朱自清《好雪片片》------林清玄D.《琵琶行》------白居易《雨霖铃》------柳永6.下列对文学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海明威,美国小说家,凭《老人与海》获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河南省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参考答案及部分评分标准

河南省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学前教育类语文模拟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二、简答题。
(每题3分,共6分)21、①描写真切,贴近幼儿生活②意境优美,充满幼儿想象③明丽清纯,渗透幼儿情趣22、①幼儿的审美是感性的审美②幼儿的审美是动态的审美③幼儿审美心理的自我中心思维三、阅读理解。
(每小题2分,共24分)23、D24、青春萌动,受不了“太平凡”的生活,想攀住新的人和事。
(意思对即可)25、对比,衬托26、①经典本身是纯粹的,它关注事物的本质,在表现形式上不那么具备观赏性,使读者对它产生隔膜。
②阅读经典需要充足的时间和从容的心境,而现代人习惯了浮光掠影的阅读。
(意思对即可。
一方面1分,共2分)27、①引用名言,指出经典面临的尴尬处境,引出议论的话题。
②(多用设问(问句)引发思考,引起下文。
(意思对即可。
一点1分,共2分)28、先提出观点:经典关注的是事物本质的东西。
接着分析对于同一新闻事件,经典和平庸作品有不同的关注点,突出经典关注的是事物的本质;然后以两部名著为例加以印证。
最后,再次强调经典关注的是事物本质的东西。
(意思对即可。
共2分)29、B30、告诫幼儿不要粗心,歌颂雪孩子的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答友谊可得1分)31、C32、D33、(1)愣住的样子(2)寂寞、忧伤34、向小石潭西南方向望去,溪水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曲地爬行,可以看见溪流的光亮或隐或现。
(意思接近即可得满分)四、作文。
(30分)作文分成六类:第一类:作文符合考试要求,主题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表达流畅,基本无病句。
成绩27~30分。
第二类:作文符合考试要求,主题明确,内容基本充实,结构基本完整,表达基本流畅,有病句。
成绩24~26分。
第三类:作文符合考试要求,主题不够明确,内容不够充实,结构不够完整,表达不够流畅,病句较多。
成绩21~23分。
第四类:作文基本符合考试要求,主题不够明确,内容较空洞,结构不完整,病句较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河南对口升学考试语文试卷(含答
案)
2018年河南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刮痧(shā)奖券(juàn)佳肴(yáo)
B.饿殍(fú)眉黛(dài)流岚(lán)
C.家当(dàng)晌(shǎng)午吮(shǔn)吸
D.积淀(diàn)宁谧(bì)点缀(zhu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搔首缥缈怯弱仗义直言
B.敷衍栖息稠密自惭形秽
C.寒喧威仪攀援不经之谈
D.XXX侍弄锲而不舍
3.下列作家、作品、体裁,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XXX—《窦娥冤》—话剧
B.XXX—《致橡树》—诗歌
C.XXX—《雷雨》—话剧
D.XXX—《老人与海》—小说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XXX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强,总是把故事讲得绘声绘色的。
B.他的演讲让人触目伤怀,大家都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C.XXX动情地说:“你们是明日黄花,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一定要好好研究呀!”
D.我和XXX是好朋友,多年来我俩一直相敬如宾。
5.下列古诗词默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B.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XXX对月。
C.昔我往矣,XXX。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D.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6.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XXX是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誉为“世界
短篇小说巨匠”,《羊脂球》是他的第一部作品,也是他的成
名作、代表作。
B.XXX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
是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
他的喜剧有《威尼斯商人》。
C.XXX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书画家,“XXX”之一,与
父XXX、弟XXX并称“三苏”,其词开豪放一派。
D.XXX是唐代伟大的诗人,字太白,号“XXX居士”,被
后人称为“诗圣”。
7.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通过机动车限号的措施,可以使郑州的空气更加清新。
B.中国人民有信心有能力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
11.XXX去见XXX的目的是什么?
答:XXX去见XXX是为了告诉他XXX对XXX的威胁。
12.XXX对XXX的话有何反应?
答:XXX听了XXX的话后,认为情况紧急,主动提出要进军门与XXX同命。
13.XXX召见XXX的原因是什么?
答:XXX召见XXX是因为他需要私下商议军事计划,所以让XXX出去等候。
11.《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XXX(朝代西汉)。
它记载了传说中的XXX到XXX时期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共130篇。
12.解释下列成语的含义。
1)项庄舞剑,意在XXX:比喻明明是朋友却暗中图谋陷害。
2)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比喻处境危险,随时可能被利用或牺牲。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意思是要做大事情时,不能拘泥于小节,要大气豁达;在重大场合,不必拘泥于小礼节。
2)XXX已去,间至军中。
意思是XXX已经离开,到达了军中。
14.第三级指的是什么?(2分)
第三级指的是海拔在5000米左右的高原。
15.红柳是如何生存的?(2分)
红柳生长在沙丘上,它的根像一柄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缠附至沙丘稳固的边缘。
红柳可以固住流沙,帮助土地防止沙漠化。
16.为什么人们要费几天时间掏尽大半个砂山?(2分)
人们要费几天时间掏尽大半个砂山,是为了让红柳能够生长在固定的土壤上,防止流沙侵蚀。
17.红柳与土地有什么关系?(2分)
红柳与土地生死相依,它可以固住流沙,帮助土地防止沙漠化。
18.文中“斋做了眼球摘除术的伤员”是用来比喻什么的?(4分)
斋做了眼球摘除术的伤员”是用来比喻那些被困在沙漠中的红柳,它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仍然坚强生存。
19.红柳给作者带来了什么感受?(4分)
红柳让作者感到敬畏和感动,它们在高原上艰苦生存,为土地保持生机,是高原的精灵。
作者曾以为红柳会和雪域一样永远存在,但它们也需要人们的保护和呵护。
14.以上文段选自《离太阳最近的树》,是一篇散文,作者是XXX。
(3分)
15.XXX指缓慢、曲折,逶迤指蜿蜒、曲折,遒指雄壮、有力,穹指高远的天空。
(5分)
16.(1)指难以想象、难以理解的境界。
(2分)(2)指把主次颠倒,把次要的放在主要的位置。
(2分)
17.红柳是高原上仅有的树,生命力很强,可以存活千万年。
(4分)
18.“红柳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拟人,它在文中的作用是让读者更加感受到红柳的坚韧和生命力。
(4分)
19.最后一段画线处两个问句是修辞手法反问的运用,它们在文中的作用是引起读者的思考,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4分)
20.作文评分标准:
1.符合题意,立意明确,结构合理,语言得体(10分)
2.观点鲜明,论证充分,内容充实(15分)
3.语言规范,无语病,书写工整(5分)
总分40分
3.红柳是一种美丽的植物,它的树干和叶子非常漂亮,还
能开出细密的花朵。
尽管生长在高原的恶劣环境下,但红柳依然微笑着面对挑战。
4.红柳具有庞大的根系,能够坚固地固住高原上的流沙,
防止沙漠扩张。
5.红柳的根系非常坚强,能够与沙砾黏合紧密,与高原的
土地形成紧密的联系,它们的生死相依。
18.红柳是一种顽强的植物,它能够抵抗恶劣环境的侵袭。
就像一个勇敢的战士一样,红柳微笑着面对挑战,不屈不挠地战斗。
19.作者对XXX烧光的红柳深感惋惜和无限怀念,也对人
为破坏所造成的自然灾害不断发生感到忧虑。
我们应该保护自然环境,避免这种悲剧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