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

合集下载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

1939年3月的世界阿诺德·托因比[英国][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第1卷》] 1952本卷规划第一编政治概览第一章世界大国第二章日本及其侵略范围第三章德国及其侵略范围(上)第三章德国及其侵略范围(中)第三章德国及其侵略范围(下)第二编强国的力量对比第一章导言第二章强国的地缘政治地位第三章强国的工业力量对比第四章战争的经济准备第五章结论附录一各大国制造业总产量中资本货物的份额附录二德国的军备支出附录三按生产要素成本计算的可动用的国民生产净值的组成附录四(一) 德国政府当局的支出附录四(二) 德国的投资总额第三编力量均势力量均势大战前夕1939年阿诺德·托因比[英国][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第2卷》] 1955前言第一编导论第一章1939年希特勒的机会第二章法国和英国对于捷克斯洛伐克覆灭的反应第二编西方国家试图组织对轴心国进一步侵略的抵抗第一章西方国家对1939年3月15日事件的立即反应第二章对罗马尼亚的明显威胁第三章建立和平阵线的初次尝试,3月17-23日第四章对波兰的威胁和英国的保证第五章英法两国对希腊和罗马尼亚的保证第六章英法两国与土耳其的谈判以及巩固并扩大巴尔干协约的问题第七章英法两国在宣布给予保证后同被保证国家的关系第八章英国政府希望墨索里尼会约束希特勒第九章英国对德政策的双重路线第三编意大利第一章1939年3月15日之后意大利的反应第二章阿尔巴尼亚的被兼并第三章意大利与德国的关系第四章意大利同德、法、英以外各欧洲国家的关系,1939年4-8月第四编德国第一章布拉格的后果,1939年3月第二章下一个目标:同波兰的一种“还可以容忍的关系”,3月21日-4月16日第三章悬而未决的一段时间,4月6日-5月23日第四章从5月23日开始的反波兰潮流第五编苏联第一章1939年初苏联的经济计划及其军事上的意义第二章斯大林3月10日的演说第三章莫洛托夫取代李维诺夫第四章俄德两国和解的背景第五章4月14日至5月31日的英法俄三国谈判:互惠问题第六章莫洛托夫5月31日的演说第七章一项英法苏三国互助公约的谈判,6月1日至8月4日第八章德苏谈判,6月8日至8月12日第九章派赴莫斯科的英法军事代表团,8月1日至25日第十章德苏互不侵犯公约及一项秘密议定书的签订,8月14日至24日第十一章苏联批准公约第六编欧洲和平的最后十天第一章伦敦:柏林第二章巴黎第三章华沙第四章罗马第五章中立国的立场第六章最后的和平呼吁第七编美利坚合众国第一章美国外交政策的目的和局限性第二章对侵略捷克斯洛伐克和阿尔巴尼亚的反应第三章围绕美国的外交政策和中立法进行的斗争第四章对日本侵略行为的反应第五章重整军备计划和西半球的防务第六章最后一个月第八编远东第一章中日战争的继续第二章日本人对外国租界施加压力第三章苏联与日本的关系第四章日本和轴心国家缔结军事同盟的谈判的夭折第九编从慕尼黑危机到战争爆发这一期间英法两国的重整军备第一章1938年9月30日和1939年9月3日的军备和防务措施平衡表第二章重整军备进展缓慢的政治原因第三章工艺技术的落后轴心国的初期胜利阿诺德·托因比[英国][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第3卷》] 1955第一编陆海空战概况1939年9月至1941年12月第一章德国征服波兰1939年9月1日至30日第二章英法的部署1939年9月3日至11月30日第三章俄国征服芬兰1939年11月30日至1940年3月12日第四章挪威战役1940年4月9日至6月10日第五章德国的西线攻势和法兰西之战1940年5月10日至6月25日第六章不列颠之战1940年8月8日至10月31日第七章第一次和第二次利比亚战役1940年6月至1941年4月第八章解放阿比西尼亚1941年1月至5月第九章巴尔干战役和德军占领克里特岛1940年10月28日至1941年5月31日第十章德军入侵俄国1941年6月22日至12月5日第二编瓜分东北欧1939年9月至1940年8月第一章波兰第二章波罗的海国家第三章芬兰第四章1939年秋季希特勒的“和平攻势”附录:关于苏管区和德管区之间人口迁移的俄德协定第三编法国崩溃以前的西欧第一章丹麦:德国入侵以前的政治情况第二章挪威:德国入侵以前的政治情况第三章荷兰:德国进犯以前的政治情况第四章比利时:德国进犯以前的政治情况第五章(上篇) 法国的政治背景1939年9月3日至1940年5月10日第五章(下篇) 法国的覆灭第六章意大利:从不交战到介入战争附录:沙斯少校关于1940年5月9日柏林事件的证词第四编英国和英联邦1939年9月至1941年12月第一章联合王国的国内战线第二章英国的经济背景第三章英联邦第五编征服东南欧1940年6月至1941年6月第一章德国以外交手段迫使罗马尼亚、匈牙利和保加利亚参加轴心国集团第二章意大利进攻希腊导致南斯拉夫革命和轴心国占领希、南两国第六编德国和苏联的破裂第一章德苏关系的恶化1939年8月23日至1941年6月22日第二章德国进攻苏联1941年6月22日至12月31日附录一:俄-德的经济交易1939年8月23日至1941年6月22日附录二:共产国际及其在各国的支部采取的有利于德国的行动附录三:英国和美国对苏联的经济援助1941年6月至12月附录四:苏联与英美以外其他国家的关系1941年6月至12月第七编美国和欧洲战争1939年9月至1941年12月第一章法国沦陷前第二章从法国沦陷到罗斯福重新当选第三章非交战状态的后期第八编日本第一章日本“不卷入”欧洲战事1939年9月至1940年7月第二章日本不由自主地陷入轴心国阵营1940年6月至9月第三章日本:有条件的轴心国伙伴1940年9月至1941年12月(上) 第三章日本:有条件的轴心国伙伴1940年9月至1941年12月(下)希特勒的欧洲阿诺德·托因比[英国][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第4卷》] 1954序第一编希特勒的欧洲的政治结构第一章1939-1945年的德国第二章新秩序的概念第三章党卫队与新秩序第四章行政管理第五章法律概况第六章德国人如何对待犹太人第二编希特勒的欧洲的经济结构第一章1940年新秩序的规划第二章欧洲经济管制的结构第三章工业和原料第四章粮食和农业第五章劳动力第六章运输第七章财政第八章结论第三编意大利第一章1940年6月至1943年7月的意大利第二章德国和意大利的经济关系,1940-1943年第三章德国占领意大利和新法西斯政权第四章意大利的抵抗运动第四编法国第一章维希法国(上)第一章维希法国(下)第二章自由法国运动1940-1942年附录:英国和自由法国远征达喀尔1940年9月第五编西欧被占领国家第一章比利时第二章荷兰第三章卢森堡第四章丹麦第五章挪威第六编东欧的被占领国家和卫星国第一章波兰第二章奥斯兰第三章芬兰第四章被瓜分了的捷克斯洛伐克第五章1941-1944年的匈牙利、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第六章德国占领下的乌克兰1941-1944年第七章被瓜分了的南斯拉夫第八章阿尔巴尼亚1939-1945年第九章希腊美国、英国和俄国:它们的合作和冲突1941-1946年威廉·哈代·麦克尼尔[美国]阿诺德·托因比[英国][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第5卷》] 1953前言作者序言第一编协同作战1941年12月-1943年12月第一章美国参战第二章退却并适应全球性战争1941年12月-1942年11月(上)第二章退却并适应全球性战争1941年12月-1942年11月(下)第三章从“火炬”到德黑兰:盟国夺取战略主动权1942年11月-1943年11月(上) 第三章从“火炬”到德黑兰:盟国夺取战略主动权1942年11月-1943年11月(中) 第三章从“火炬”到德黑兰:盟国夺取战略主动权1942年11月-1943年11月(下) 第二编和平临近时期的合作1943年12月-1945年2月第一章从德黑兰到诺曼底:准备赢得胜利1943年12月-1944年8月第二章从诺曼底到雅尔塔1944年8月-1945年2月(上)第二章从诺曼底到雅尔塔1944年8月-1945年2月(下)第三编盟国合作的瓦解1945年2月-1946年12月第一章胜利的问题1945年2-9月第二章为和平的争吵1945年9月-1946年12月(上)第二章为和平的争吵1945年9月-1946年12月(下)第四编感想和总论感想和总论附录附录一盟国间的主要会议1941年12月7日-1946年12月31日附录二租借法第6卷战时中东乔治·柯克、阿诺德·托因比[英国][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第6卷》] 1954序言导言第一编角逐中东的各种政治动机1939-1945年第一章阿拉伯民族主义第二章犹太复国主义第三章法国的利益和政策第四章英国的政策第五章美国第六章苏联第二编阿拉曼大捷之前1939-1942年第一章埃及的独立要求1940年6月第二章征服非洲的意大利帝国和埃塞俄比亚的复国第三章伊拉克的独立要求1940-1941年第四章近东各国的“解放”1941年第五章英法在近东国家中的关系1941-1942年第六章英苏对波斯的干涉第七章从阿富汗驱逐轴心国侨民第八章北方战线(波斯和伊拉克)第九章协调问题:国务大臣办公室第十章经济问题:中东补给中心第十一章埃及的独立要求1942年1-2月第十二章轴心国入侵埃及第十三章犹太复国主义者的独立要求1939-1942年第十四章法属索马里兰的解放第三编大战的低潮1943-1945年第一章埃及的独立要求1943-1945年;苏丹第二章近东国家的独立要求1943-1945年第三章犹太复国主义者的独立要求1943-1945年第四章阿拉伯统一和阿拉伯联盟的形成第五章阿拉伯半岛与大战;阿拉伯石油第六章埃塞俄比亚的独立要求1942-1945年第七章前意属殖民地第八章马格里布的独立要求第四编苏联与中东1939-1945年第一章土耳其第二章波斯第三章阿拉伯世界和埃塞俄比亚大战和中立国阿诺德·托因比[英国]维罗尼卡·M·托因比[英国][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第7卷》] 1956第一编经济战第一章英国的努力(1939-1941年)第二章英美的努力(1942年1月-1945年6月)第二编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拉丁美洲第一章袭击珍珠港以前泛美主义的发展第二章战火蔓延到西半球,里约热内卢会议(1942年1月15-28日) 第三章履行里约热内卢协定(1942-1943年)第四章紧张与压力(1943-1944年)第五章墨西哥城会议和旧金山会议第六章大战的结束及其后果(1945-1946年)第三编中立国与非交战盟国第一章瑞典第二章瑞士(1939-1946年)第三章爱尔兰第四章介于盟国和轴心国间的西班牙第五章葡萄牙第六章土耳其1942-1946年的远东阿诺德·托因比[英国][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第8卷》] 1954导言第一编战时的远东第一章大东亚(上)第一章大东亚(下)第二章1942-1945年的日本外交第三章中国、西方列强和苏联第二编战后的远东第一章在中国的和平努力的失败(1945年8月-1947年1月)第二章1945年8月15日至1946年12月31日的东南亚(上)第二章1945年8月15日至1946年12月31日的东南亚(中)第二章1945年8月15日至1946年12月31日的东南亚(下)第三章1945-1947年间盟国对日本的占领(上)第三章1945-1947年间盟国对日本的占领(中)第三章1945-1947年间盟国对日本的占领(下)第四章1945-1947年间美苏占领下的朝鲜第五章太平洋地区的领土:从委任统治到托管附录:主要文件日本朝鲜太平洋地区领土第9卷欧洲的重组阿诺德·托因比[英国]维罗尼卡·M·托因比[英国][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第9卷》] 1955导言第一编走向经济复兴的最初步骤第一章战争的经济后果第二章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上)第二章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下)第二编东欧第一章波兰(上)第一章波兰(下)第二章波罗的海国家第三章芬兰第四章罗马尼亚第五章保加利亚第六章匈牙利第七章东欧各国和约的缔结第八章南斯拉夫第九章阿尔巴尼亚第十章捷克斯洛伐克1945年春至1947年2月和约的签订第三编希腊希腊1944-1946年第四编意大利第一章解放了的意大利1943年9月至1947年2月第二章对意和约的领土条款第五编西欧第一章法国第二章比利时第三章荷兰第四章丹麦第五章挪威四国对德国和奥地利的管制1945-1946年阿诺德·托因比[英国][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第10卷》] 1955前言第一编四国对德国的管制(1945-1946年)作者序第一章投降时的德国第二章各占领国的态度第三章德国人的态度第四章急救,1945年5月至8月第五章波茨坦第六章管制机构第七章德国状祝第八章难民问题第九章经济事务第十章财产的管制第十一章解除武装、归还和赔偿第十二章非纳粹化第十三章行政和政治第十四章宣传工具第十五章教育第十六章两种积极的影响第十七章结束语第二编四国对奥地利的管制(1945-1946年)作者序第一章盟国政策的形成第二章解放第三章占领第四章结束语附录盟国对奥委员会:四国代表成员,1945-1946年1945-1950年的中东阿诺德·托因比[英国][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第11卷》] 1955第一编综论各国政策的相互作用,1945-1950年第二编土耳其、波斯和苏联第一章土耳其第二章波斯第三编阿拉伯国家与西方列强第一章欧洲人在列万特各国的优势的结束第二章英国-埃及关系第三章英国-伊拉克关系第四章英国在塞浦路斯的统治第五章英国在巴勒斯坦的统治,1945-1948年第六章巴勒斯坦战争及其后果,1948-1950年。

历史二战时间表_超完整

历史二战时间表_超完整

历史二战时间表_超完整二战时间表1.1929,10月爆发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2.1931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3. 西班牙共和国成立4.1933,1月德:希特勒,成为政府总理(法西斯独裁在德国建立,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5. 1935,10月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6. 1936 日:广田弘毅上台组阁日(初步建立起军事法西斯专政,亚洲出现世界大战策源地)7.西班牙人民阵线上台执政8. 5月埃塞俄比亚首都被意大利攻陷9. 10月德意签订柏林协定(柏林—罗马轴心正式形成)10. 11月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之后意大利也加入(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形成)11. 1937 日:近卫文麿上台组阁(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2. 1938 (春)中国台儿庄大捷13. 1938,3月德国吞并奥地利14. 9月英法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的顶峰)15. 1939,3月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16. 8月苏德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7. 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18. 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 9月底华沙沦陷20. 11月美国国会通过新《中立法》21. 1940,4月德军攻占丹麦、挪威22. 5月荷兰、比利时投降;丘吉尔接替张伯伦出任英国首相23. 6月德对法发动总攻24. 6月22日法国投降25.7月德对英实施“海狮计划”(为夺取英吉利海峡的制空权)26. 日本提出“大东亚共荣圈”的侵略计划27. 9月德军推迟“海狮计划”(希特勒的侵略计划第一次未能得逞)28. 德、意、日正式结成军事同盟29. 美、英、荷等冻结日本在这些国家的资产30. 年底英军集中力量在东非发动反击31. 1941 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加入德意日军事同盟32. 2月德国,隆美尔“沙漠之狐”,两方在北非展开拉锯战33. 3月美国通过《租赁法》34. 春天埃塞俄比亚复国35. 6月苏德战争爆发(二战进一步扩大)36. 8月14日英美发表《大西洋宪章》(支持苏联,英美结盟标志)37. 10月日本东条英机组阁38. 12月初莫斯科之战(德军闪电战破产)39. 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40. 12月8日美英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世界规模)41.1942,元旦 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42. 4月—6月中途岛战役(太平洋战争的转折)43. 7月斯大林格勒战役开始44. 10月阿拉曼战役(北非战场发生转折)45. 1943,2月苏军反攻,德军第六集团军覆灭44. 斯大林格勒会战结束(苏德战场的根本转折,推动整个反法西斯战局变化)45. 5月北非战事胜利结束46. 7月意大利率先退出战争(法西斯轴心国开始瓦解)47. 苏联普罗霍罗夫卡地区(二战最大规模坦克战)48. 11月美、英、中首次签署《开罗宣言》49. 年底苏、美、英召开德黑兰会议50. 1944,1月苏军收复全部国土51. 5月美、英军队在法国北部开辟第二战场52. 6月美英盟军诺曼底登陆(人类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53. 8月巴黎光复54. 1945,2月苏、美、英召开雅尔塔会议55. 春天反法西斯盟军进行强大攻势56. 4月美军逼近日本,日本伤亡损失惨重57. 4月30日苏军攻克柏林,希特勒自杀身亡58. 5月8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争结束59. 7月苏、美、英召开波茨坦会议以中美英名义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60. 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一枚原子弹61. 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62. 8月9日美国在日本长崎投下一枚原子弹63. 8月15日中国抗日军民发动战略反攻(日本投降的重要因素)64. 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反法西斯的二战终于胜利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事件介绍

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事件介绍

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事件介绍1939年9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历时6年之久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了,此次战争是一次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最终反法西斯同盟获得了战争的胜利,法西斯力量被瓦解消灭。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事件介绍,希望你喜欢。

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事件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

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

9月5日,美国发表《中立宣言》,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

1940年,德国发动“闪电”攻势。

(称“白色闪电”。

4月9日攻占丹麦和挪威,5月10日攻占荷兰、比利时、卢森堡、随后进攻法国。

)1940年5月10日,德军决定采用"曼斯坦因计划"完成了对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波兰、法国等西欧国家的侵略。

为了接着征服苏联,希特勒策划了《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

在1940年9月7日柏林签定完毕。

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向英法宣战,战火烧到了地中海和非洲。

1940年6月22日,6月,德发起总攻,法国投降。

1940年7月16日,希特勒发出了关于入侵英国的训令(海狮计划)。

1940年8月,德国航空兵开始对英国城市进行密集突击。

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条约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宣战,还有其他20多个国家同时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2年1月1日,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的有美利坚合众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中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哥斯达黎加、古巴、捷克斯洛伐克、多米尼加共和国、萨尔瓦多、希腊、危地马拉、海地、洪都拉斯、印度、卢森堡、荷兰、新西兰、尼加拉瓜、挪威、巴拿马、波兰、南非联邦和南斯拉夫,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形成。

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德国全面溃败。

1945年2月,美国、英国、苏联三国首脑在苏联雅尔塔召开会议。

会议决定打败德国后,要对德国进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同时,还决定成立联合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史(套装共11册)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史(套装共11册)

谢谢观看
爆发这一间英
法两国的重整
军备
第一编陆海空战概 况 (1939年9月—
1941年12月)
出版说明
第二编瓜分东北欧 (1939年9月— 1940年8月)
01
第三编法国 崩溃以前的 西欧
02
第四编英国 和英联邦 (1939年9 月—1941 年12月)
03
第五编征服 东南欧 (1940年6 月—1941 年6月)
1943年12月)
第二编和平临近时期 的合作 (1943年12
月—1945年2月)
第三编盟国合作的瓦 解 (1945年2月— 1946年12月)
第四编感想和总论 (1945年2月—1946 年12月)
出版说明 导言
第一编角逐中东的各 种政治动机 (1939—1945年)
第二编阿拉曼大捷之 前 (1939—1942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史(套装共 11册)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精彩摘录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情况
意大利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第二次世 界大战
第二次 世界大

军事
战争
中东
第二次世 界大战
政治
国家 年月
德国
套装
苏联
大战
欧洲
导言
国家
西欧
内容摘要
第一编四国对德国 的管制 (1945—
1946年)
出版说明
第二编四国对奥地
利的管制 (1945—1946年)
出版说明
第一编综论:各国政 策的相互作用
(1945—1950年)

二战大事年表

二战大事年表

二战大事年表二战大事年表1929:经济危机1931: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1932:纳粹党选举成为德国第一大党1935:①德国年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 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②1935年10月,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国联假“制裁”1936:①德国年出兵占领莱茵非军事区。

②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军事法西斯政权。

③该年五月意大利正式吞并埃塞俄比亚④西班牙左派势力执政,七月右翼势力叛乱。

内战爆发,英法“不干涉”,美国“中立⑤该年10月德意签订柏林协定,形成轴心⑥该年十一月,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后意大利也加入,形成柏林——罗马——东京轴心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1938.9,英法制造“慕尼黑阴谋”,达到顶峰1939:西班牙内战结束1939.4:英法苏关于集体安全体系建立进行谈判1939.8 ①谈判失败②苏德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939.9.1德国进攻波兰1939.9.3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1939.11美国通过新的《中立法》1940.5 ①德国进攻法国②敦刻尔克大撤退1940.6 德对法发动总攻,意对法宣战1940.6.22法国投降1940.7 ①德打英“海狮计划”②日本提出“大东亚共荣圈”1940.9①德国不定期推迟“海狮计划”,计划第一次未得逞②德意日正式形成三国同盟1941.3美国通过《租借法》1941.6.22 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苏发动袭击1941.8.14罗斯福丘吉尔在北大西洋纽芬兰会晤发表《太平洋宪章》1940.9 ①美(英荷)对日实行经济制裁②苏美英三国在莫斯科签订关于美英以武器供应苏连的第一个协定书1941.12.7 日本偷袭珍珠港1942.1.1 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1942.5 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了真正的世界大战的规模。

第二次世界大战介绍资料大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介绍资料大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介绍资料大全
第二次世界大战起自1939年9月1日,结束于1945年8月15日,是继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发生在世界范围内的又一场大规模战争。

战争双方分别为:德国、日本、意大利等法两斯轴心国及其追随者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中国、美国、英国、苏联等反法西斯同盟国以及全世界的反法两斯力量。

共有61个国家、20亿人被卷入战争,7000万伤亡军民,共造成4万多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是德国对波兰发动的闪电袭击。

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3日,英、法对德宣战;5日,美国发表《中立宣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德国在《凡尔赛条约》下受到了极其严厉的军事及经济惩罚,使得德国国民对该条约大为不满。

希特勒及其代表的纳粹党因将德国面临的发展问题门咎于《凡尔赛条约》,以同民众在意见上达成一致,从而获得广泛的支持。

1934年,希特勒继兴登堡之任成为总统,希特勒的统治正式形成;此时,意大利法西斯及日本军国主义也相继崛起,一场反法西斯的较量即将展开。

最终,这场世界大战以反法西斯国家及世界人民战胜法两斯、为世界重新赢回和平而告终。

第二次世界大战介绍资料大全长沙会战对于当时战局的影响是巨大的,它沉痛打击了日军的进攻,重挫了日军的攻势,同时提升了国军的自信,使中国实力得到了同盟国的认可和关注,同时国际大国地位得以巩固和提升。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长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关于二战起因、经过-结果及影响PPT课件

关于二战起因、经过-结果及影响PPT课件

从二战的历史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1、大战初期,德、意、日进行的是帝国主 义的非正义的战争。 2、全世界人民要团结战斗。正义的力量只 有加强联合,才能有效地战胜邪恶势力。 3、要为人类和平和进步事业尽绵薄之力。 ……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同,是逐步打 起来的:1931年日本占领了中国东北三省,然后又 于1937年发动大规模的侵华战争;1935年意大利入 侵埃塞俄比亚;1936年意大利和德国武装干涉西班 牙;1938年德国吞并了奥地利;1939年春德国又吞 并了捷克斯洛伐克。
• 据统计,在1939年9月英法对德宣战前,战争已席 卷了五亿多人口,蔓延在欧、亚、非三大洲的土地 上。因此,确切地说,1939年9月3日是第二次世界 大战“全面”爆发的日子,而不是开始。
东侵奥捷波 北上占丹挪 西荷卢比法 匈南希保罗 控制欧洲后 进攻莫斯科
课文小结
罗斯福新政

济 危
英退 法让 姑、
1939、9


德意日、
妥 协
1938年
慕尼黑会议
二 战
法西斯 化张
侵略(绥靖政
突袭波兰
法国溃败
前 期
不列颠
空战
突袭苏联
扩 大
偷袭 珍珠港
知识拓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1、战争的全面爆发:波兰速亡
波兰两周亡国:原因有三
3、苏联:为构筑维护自身安全的 “东方战线”,派兵占领波兰东部。 2、军事落后: 波兰用落后的骑兵对抗德国坦克
1、英法: “静坐战争”
1、战争的全面爆发:法国沦陷
戴高乐将军在英国组织“自由 法国运动”,继续斗争。
1940年四五月,德军进攻 西欧,占领法国等西欧北 欧国家,轰炸英国。在此 期间,意大利加入德国一 方作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全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全史)

调英 整美 关首 系脑 和会 战晤 略
1941年8月,在大西洋东北部的纽芬兰阿金夏湾,美国总 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举行了他们在二战中的第 一次会谈,14日公布了联合宣言,即“大西洋宪章”。
《联合国家宣言》
▪ 中途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美军在
中太平洋的重要的海空基地。美军把它扩建为
苏美英三国首脑会议
《大西洋宪章》(1941,美英) 《联合国家宣言》(1942,26国) 《开罗宣言》(1943,中美英) 《波茨坦公告》(1945,中美英)
三个法西斯投降
1943年意大利投降 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1、性质: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2、规模: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
3、这次战争给人类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
4、这次战争摧毁了法西斯主义,争取和平进步 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5、第二次世界大战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 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 6、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为二战胜利奠定基础
1942、6 1942—1943
中途岛海战 斯大林格勒战役
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 欧洲战场的转折点
1944、6 1945、2
诺曼底登陆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罗斯福(美)、丘吉尔(英)、斯大林 解决对德国的处置和对
(苏)雅尔塔会议
日本作战的相关事宜
1945、4—5
攻占柏林、德国投降
二战的欧洲战争结束
1939年9月1日,德国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袭击。英 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德军越过边境,侵入波兰
2、“奇怪战争”和波兰速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英法两国与土耳其的谈判以及巩固并扩大巴尔干协约的问题
第七章英法两国在宣布给予保证后同被保证国家的关系
第八章英国政府希望墨索里尼会约束xx
第九章xx对xx政策的双重路线
第三编xx
1
939年3月的世界
xx·托因比[xx]
[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第1卷》] 1952
本卷规划
第一编政治概览
第一章世界大国
第二章xx及其侵略范围
第三章xx及其侵略范围(上)
第三章xx及其侵略范围(中)
第三章xx及其侵略范围(下)
第二编强国的力量对比
第一章导言
第二章强国的地缘政治地位
第三章强国的工业力量对比
第四章战争的经济准备
第五章结论
附录一各大国制造业总产量中资本货物的份额
附录二xx的军备支出
附录三按生产要素成本计算的可动用的国民生产净值的组成
附录四
(一)德国政府当局的支出
附录四
(二)xx的投资总额
第三编力量均势
力量均势
大战前夕1939年
xx·托因比[xx]
[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第2一章1939年xx的机会
第二章法国和英国对于捷克斯洛伐克覆灭的反应
第二编西方国家试图组织对轴心国进一步侵略的抵抗
第一章西方国家对
1939年3月15日事件的立即反应
第二章对xx的明显威胁
第三章建立和平阵线的初次尝试,3月17-23日
第四章对xx的威胁和xx的保证
第五章英法xx对xx和xx的保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