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彩色的梦》教案【三篇】
(完整版)《彩色的梦》优质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8《彩色的梦》教学设计课型:精读引领课教学目标:1.识记“聊、郁、囱、叮、咛”5个字,会写“梦”。
2.朗读诗歌,读出节奏,边读边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彩色铅笔画出的梦。
3.感知儿童诗的魅力,拓展想象,勇于表达。
教学重点:边读边想象画面,学习表达。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用孩子之前背过的童谣《云飞机》导入。
师:孩子们,老师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云变成了飞机,在天空中悠闲地飞来飞去。
你们猜一猜,谁是他的乘客?生:雨点儿。
师:如果遇到电闪雷鸣,雨点儿会怎么办?生:落下来?师:就像带着降落伞一样。
出示《云飞机》。
师:瞧,孩子们,说着说着,我们就写成一首小诗了。
多么有趣啊!一起来读一读。
一首诗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著名儿童诗人高洪波先生也写了很多儿童诗,他用一把彩色的铅笔描绘了一个彩色的梦,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彩色的梦。
齐读课题。
二、指导书写“梦”1.观察字形。
出示“梦”字,梦这个字是要求会写的字,要想写好这个字,应该注意什么?师:什么结构?生:上下结构。
师:小眼睛真会观察。
(注意“林”左小右宽,在横中线上面;“夕”在横中线下面,整个梦字上宽下窄。
)2.教师范写。
上面一个林写在横中线上面,下面一个夕写在横中线下面,3.学生练写。
请你在课文纸上练写两个,争取一个比一个好。
4.点评、修改。
有的同学写的大小匀称,非常好看,有的同学林写的有点大了。
三、初读诗歌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首诗。
出示要求:(1)朗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流利。
(2)这首诗一共有几个小节?请用笔标出来。
2.检查诗歌朗读。
请四个同学接读课文,其他同学竖起耳朵认真倾听。
师:他们读的怎么样?你的小耳朵真会听。
你还听出来什么?强调“结”读音,读一声。
这四个同学读的很流利,掌声送给他们。
四、读诗歌,想画面1.学习第一小节。
出示第一小节。
再请一位同学起来读一读。
其他同学边听边想。
他们是谁?(1)听读第一小节,了解“他们”是谁?读的真流利,你们知道他们是谁吗?“文具”吗?再具体一点。
小学语文《彩色的梦》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彩色的梦》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彩色的梦》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充满了童真、童趣,以诗歌的形式描绘了小朋友用彩色铅笔在白纸上画画时的丰富想象,表现了儿童对大自然的赞美与向往。
诗歌语言优美,节奏明快,富有韵律感,非常适合二年级学生阅读和学习。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1.会认“盒、聊”等9个生字,会写“彩、梦”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歌中描述的彩色梦境的美好。
3.能展开想象,仿照课文相关段落,用几句话写出自己心中的彩色梦境。
4.感受梦境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重点难点1.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彩色梦境的美好。
2.难点仿照课文段落进行创作,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用自己的话写出心中的彩色梦境。
理解梦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1.教法情境教学法: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如展示色彩斑斓的绘画作品、播放轻柔的音乐等,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彩色的梦境之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
直观演示法: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字的笔画顺序、结构,以及课文中描写的各种彩色的事物,如彩色铅笔、蓝得透明的天空、葱郁的森林等,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形象,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诵读法:通过教师范读、学生个别读、齐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的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体会诗歌的情感。
问题引导法:在教学过程中,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如“你觉得彩色的梦还会有哪些颜色?”“为什么说雪松们拉着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学法自主识字法:让学生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编字谜等,自主学习生字,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讨论生字的读音、字形、字义,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彩色的梦》教案(精选20篇)

《彩色的梦》教案(精选20篇)《彩色的梦》教案篇1教学目标1、会认“盒、聊”等9个生字,会写“彩、梦”等9个生字。
2、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彩色铅笔画出的梦并能用自己的话描绘出来。
3、能展开想象,仿照课文相关段落把自己想画的内容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1、自主识字,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彩色铅笔画出的梦。
2、仿照课文第2小节或第3小节,把自己想象的内容写下来。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图片展示(PPT出示图片:彩色铅笔画的森林图)同学们,这幅图上都画了什么?画得美不美?我们请一位同学来讲一讲画中的景物好吗?(指名回答)这幅画叫作《彩色的梦》,什么是彩色的梦?下面我们来学习新课文《彩色的梦》,一起去作者的梦里遨游,观赏森林的美景吧。
(板书课题,范写“彩、梦”)二、初读课文,指导朗读1、配乐,教师范读。
学生圈出生字,标注小节号。
2、同桌互读,指导正音。
3、学生开火车认读词语,教师相机正音。
(1)后鼻音的字:坪、囱、精、叮、咛、梦、苹、灵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让学生自主识记:坪、叮、咛;猜字谜:一人一口酥(盒);熟字换偏旁:柳——聊,评、苹——坪,没——般,睛——精。
(2)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4、教师指导诗歌朗读的节奏。
大片的天空,蓝了,蓝——得——透——明!小屋的烟囱上,结一个苹果般的太阳,又大——又红!(这两个句子都带有破折号,朗读时声音要拖长一些)三、齐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完课文,你知道作者的“彩色的梦”是一个怎样的梦吗?2、为什么说这个梦是彩色的呢?(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这个彩色的梦是作者用彩色铅笔画出来的,他画了一个关于森林的彩色的梦。
我们接着学习课文,看看作者都用彩色铅笔在森林里画了什么吧。
二、插上想象的翅膀,学习诗歌1、出示第2节,思考:“我”的彩色铅笔在白纸上跳蹦,画了些什么呢?有哪些景物?是什么颜色?(草坪、野花、天空)(1)学生交流,教师评价、总结、补充。
(2)出示蓝天图片,引导理解“蓝得透明”。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彩色的梦》教案【三篇】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各种各样的梦,体验梦的多彩之处。
过程与⽅法:感受梦的⾊彩情感,运⽤⾃由、夸张的表现⼿法,⼤胆、快乐地描绘梦境,培养学⽣的丰富想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想象的乐趣,培养学⽣爱想象、敢表现的个性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启发学⽣回忆和想象,完成⼀副梦境的画作。
难点:梦的⾊彩情感体验及画⾯的布局和形象的塑造。
三、课前准备 梦境的图⽚、课件、学⽣⽤绘画材料等。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梦境。
师:想到能给你们上课,我昨晚兴奋的睡不着觉,迷迷糊糊的我好像进⼊到了⼀个奇妙的世界:我脚踏星星来到学校,我们的课堂飞到了天空,云朵变成了⼩朋友的课桌,⽽⽼师的讲台竟是⼀道七⾊的彩虹。
太阳和⽉亮为我们照明,⼩动物们争着来听课,⼩朋友们挥舞着画笔把天空变成了美丽的花园。
你们觉得⽼师的梦怎么样? ⽣:神奇、甜美。
师:梦可以带给我们许多新奇的体验。
引出课题《多彩的梦》师:那谁来说说你印象深刻的梦? 2、畅谈梦想,融⼊梦境 (1)学⽣畅谈⾃⼰的梦。
⽣讲述梦境。
教师⿎励和引导:“后来怎样了?”、“你当时的神态是怎样的?”、“他长得怎样?”等语⾔引导学⽣说出梦的多彩。
“这个梦真多彩,你的想象⼒真是丰富啊!”、“你的梦真精彩,我也想进⼊你的梦中玩玩”、“你的梦真惊险啊,⼩朋友都听的⼊迷了”等语⾔⿎励表扬学⽣。
让学⽣把梦说完整、说精彩,激活想象,加深体验,给予适当的奖励。
(2)师:看来同学们都做过梦,你知道⼈为什么会做梦吗?⽣回答。
师⼩结:梦是⼈的⼀种正常的⼼理现象,不光同学们会做梦,有⼀位⾮常了不起的艺术⼤师,他也爱做梦,他就是西班⽛画家达利,他做了⼀个什么梦呢? 请看画⾯:画⾯中画了哪些事物? 画家梦中的景象和现实⽣活⼀样吗? ⽣答:不⼀样, 师⼩结梦的特点:梦中的事⼉可以是⽣活中常见的,也可以是从来没见过的。
二年级《彩色的梦》教学设计[推荐5篇]
![二年级《彩色的梦》教学设计[推荐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4ba4171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81.png)
二年级《彩色的梦》教学设计[推荐5篇]第一篇:二年级《彩色的梦》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儿童诗,充满了智慧和童心。
诗歌语言优美、节奏明朗,读起来朗朗上口;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丰富的想象,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彰显出语言的表现力,贴近儿童的内心世界。
通过这首诗歌,我们能感受到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天真的童心。
二、学情分析: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诗人。
”正处于想象力丰富的二年级学生对于诗歌有异常浓厚的兴趣,能借助自己的想象力融入课文学习之中。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小作者用铅笔画出的彩色的梦。
3.仿照诗歌写一写自己想用彩色铅笔画些什么。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小作者用铅笔画出的彩色的梦。
难点1.仿照诗歌写一写自己想用彩色铅笔画些什么。
2.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教学准备教师:生字词卡,多媒体课件。
学生:用彩色铅笔画的作品。
五、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一、课时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彩、梦、森、拉”4个生字。
2.朗读诗歌,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二、重点难点重点1.会认9个生字,会写“彩、梦、森、拉”4个生字。
2.朗读课文,想象彩色铅笔画出的梦。
难点免费更新请加微信:330797386(清茶老师小学教育资源)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彩色铅笔画出的梦。
三、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请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画,在小组内评选。
2.请评选上的学生介绍下自己的作品。
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彩色的梦》教案docx.

《彩色的梦》教案《彩色的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认识“盒、聊”等 9 个生字,会写“彩、梦”等 9 个字,会写“彩色、脚尖”等 8 个词语。
•了解各种各样的梦,体验梦的多彩之处。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和想象,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通过讨论和分享,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热爱。
•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盒、聊”等 9 个生字,会写“彩、梦”等 9 个字,会写“彩色、脚尖”等 8 个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边读边想象,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彩色铅笔画出的梦。
2. 教学难点:•感受梦的色彩情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一些关于梦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师提问:你们做过梦吗?你们的梦是什么颜色的?•教师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关于梦的诗歌《彩色的梦》。
2. 初读诗歌•教师播放诗歌的录音,让学生听一遍。
•教师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圈出生字和词语,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
•教师指导学生书写难写的字,如“彩、梦、森、灵”等。
•教师让学生再读诗歌,思考:诗人用彩色铅笔画出了哪些美丽的梦境?3. 精读诗歌•教师让学生分组朗读诗歌,每组读一节。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每一节的梦境,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
•教师让学生找出每一节中描写颜色的词语,体会诗人对色彩的运用。
•教师让学生找出每一节中描写动作的词语,体会诗人对梦境的想象。
•教师让学生找出每一节中押韵的字,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教师让学生找出每一节中重复出现的句子,理解其含义和作用。
4. 品读诗歌•教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注意停顿和节奏。
•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一节,为什么?•教师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感受。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彩色的梦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彩色的梦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彩色的梦教案第1篇】一、课文简析。
本文采用诗歌的形式,描绘了小朋友绘画时天真、丰富的想象力,表现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二、生字及笔画要求会书写、组词、注音,知道笔顺、偏旁。
三、二类字组词要求认识、会注音。
四、词语解释。
透明:物质透过光线的性质或情况,形容能透过光的。
葱郁:形容树木青翠繁盛。
烟囱:排走烟气,改善燃烧条件的通风管道。
雪松:常绿大乔木,叶子针形,绿色、蓝绿色或银灰色,球果卵形,树冠圆锥形,初生的叶子有白粉,像雪,是著名的观赏树种。
精灵:一种日耳曼神话(北欧神话)中所出现的生物,精灵美丽无比,居住在森林的最深处。
梦境:梦中经历的情境。
也用于比喻虚构的美妙境界。
叮咛:叮嘱,告诫。
五、近义词。
叮咛——叮嘱、葱郁——葱翠。
六、反义词。
葱郁——枯黄、硬——软、长——短。
七、多音字。
结:[ jié ]打结、结网。
[ jiē ]结实、(开花)结果空:[ k ōng ]真空、空军。
[ kòng ]空白、空地。
八、段落大意。
第1小节,写了我的梦是彩色的、各种各样的,能在白纸上跳蹦。
第2小节,写了“我”画草坪、野花和天空的颜色。
第3小节,写“我”画了森林里的雪松、小鸟、小屋、太阳。
第4小节,写了“我”的彩色梦境是什么样子的。
九、练习。
1、给下列词语注音:彩色、脚尖、森林、雪松、歌声、苹果、精灵、季节。
2、想一想,填一填。
三石为()、三日为()、三口为()一个人,二人()、三人()、人山人海。
一棵树,双木()、三木()、绿树成荫。
3、课内阅读。
(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我有一大把()有的(),有的(),有的()他们躺在铅笔盒里聊天,一打开,就在白纸上跳蹦。
脚尖滑过的地方,大块的草坪,()了;大朵的野花,()了;大片的天空,()了;蓝——得——透——明!(1)按课文内容填空。
(2)仿照课文第2小节,写一写。
(3)双手拂过的地方,流淌的溪水,()了;大朵的云儿,()了;4、课外阅读。
8《彩色的梦》(第1课时)教案-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2)实验操作台:根据教学需要,设置一些实验操作台,方便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
(3)黑板和投影仪:确保黑板和投影仪的可用性,以便于教师进行讲解和展示。
(4)座位安排:根据教学需要,调整座位安排,以便于学生更好地参与教学活动。
2.句子的理解: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彩色的梦》中的句子,包括对“彩色的梦”的理解,以及如何用“彩色的梦”来描述自己的梦想。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这些句子的意思,并且能够理解这些句子的含义。
3.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彩色的梦》的内容,包括作者的梦想,以及如何用“彩色的梦”来表达自己的梦想。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作者的梦想,并且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梦想。
-测试:在课堂上,通过设计一些小测试,了解学生对课文《彩色的梦》的生字词、句子的理解和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对课文内容、生字词、句子的理解上的问题。
2.作业评价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和点评,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批改作业:认真批改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文《彩色的梦》的生字词、句子的理解和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对课文内容、生字词、句子的理解上的问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彩色的梦》,我通过对教材的深入研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套完整而详细的教学计划。在课前,我发布了预习任务,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同时设计了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课堂上,我通过讲解、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关知识点。在课后,我布置了适量的作业,并提供了一些拓展资源,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语】好的课件如同一块磁石,能深深地吸引学生,水到渠成地把学生引入课堂情境,使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从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下面是整理分享的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彩色的梦》课件,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各种各样的梦,体验梦的奇特之处。
认识梦境、区分梦境与现实的不同2、学生能描绘出一个奇异而又美丽的梦境。
培养学生的记忆、创新的能力,感受想象的乐趣。
3、用自由夸张的表现手法,大胆、快乐的把梦境描绘出来,培养学生大胆的创造力,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运用重组的方法,夸张地描绘出奇异的梦境。
教学难点:描绘出梦幻奇异的美丽梦境。
设计理念:本课创设了“彩色的梦”这个梦幻的情境,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梦境,让学生感受梦境与真实世界的不同,尽情体验梦境带来的离奇趣事,描绘出美丽、健康的梦境,进行有趣的想象力绘画创作活动。
课前准备:课件、范画、绘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我们都有属于自己的彩色梦,今天就让我们描画出属于自己的彩色梦吧。
二、对比观察1、找一找、说一说画面中的梦境景象与真实景象有哪些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小结:梦中的一切都变得其妙起来,瞧,小兔变得比人还大,月亮满街都是,小朋友站在会飞的花朵上,一切都变得奇妙起来,梦里的一切既真实但又离奇。
三、赏析感知1、梦境中的一切让人感觉非常真实:①梦境中常常出现在我们熟悉的亲人、朋友、喜爱的动物②梦境中会出现我们熟悉的、向往的地方③梦中会出现难以忘怀的事情,梦寐以求的愿望小结:生活中熟悉的人、事、场景编织着我们美丽而又神秘的梦境。
梦境里有我1/2们心里所期望的、关心的事情,这些事、物被剪成许多的片段离奇地出现在梦境中。
2、梦境离奇美之物体重组梦境很真实,但它往往梦幻又离奇。
①说说达利画作《奇异的梦》中离奇古怪的部分。
小结:原本粗壮的象腿变得又细又长,在梦里,许多事物改变了原有形象特征,编绘成一个个离奇地梦境。
②梦境描绘:头上长出木瓜树的小朋友,感受梦境的离奇。
3、梦境离奇美之空间重组:在梦里,原本生活在水里的海豚居然坐在了大树上,连小鹿、汽车都能在空中奔跑小结:在梦中,许多事物做着原本不可能做的事情,出现在原本不会出现的空间,组成了奇妙梦境的一个个片段。
可以物体重新组合,可以物体变大变小,可以上天入海。
四、创作表现1、说一说,在你的梦里出现过哪些奇怪的事物?选出一个你觉得最奇特的梦2、学生创作,画出梦境离奇、梦幻的感觉。
3、注意构图方法五、评价小结【篇二】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各种各样的梦,体验梦的多彩之处。
过程与方法:感受梦的色彩情感,运用自由、夸张的表现手法,大胆、快乐地描绘梦境,培养学生的丰富想象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想象的乐趣,培养学生爱想象、敢表现的个性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启发学生回忆和想象,完成一副梦境的画作。
难点:梦的色彩情感体验及画面的布局和形象的塑造。
三、课前准备梦境的图片、课件、学生用绘画材料等。
四、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引入梦境。
师:想到能给你们上课,我昨晚兴奋的睡不着觉,迷迷糊糊的我好像进入到了一个奇妙的世界:我脚踏星星来到学校,我们的课堂飞到了天空,云朵变成了小朋友的课桌,而老师的讲台竟是一道七色的彩虹。
太阳和月亮为我们照明,小动物们争着来听课,小朋友们挥舞着画笔把天空变成了美丽的花园。
你们觉得老师的梦怎么样?生:神奇、甜美。
师:梦可以带给我们许多新奇的体验。
引出课题《多彩的梦》。
师:那谁来说说你印象深刻的梦?2、畅谈梦想,融入梦境(1)学生畅谈自己的梦。
生讲述梦境。
教师鼓励和引导:“后来怎样了?”、“你当时的神态是怎样的?”、“他长得怎样?”等语言引导学生说出梦的多彩。
“这个梦真多彩,你的想象力真是丰富啊!”、“你的梦真精彩,我也想进入你的梦中玩玩”、“你的梦真惊险啊,小朋友都听的入迷了”等语言鼓励表扬学生。
让学生把梦说完整、说精彩,激活想象,加深体验,给予适当的奖励。
(2)师:看来同学们都做过梦,你知道人为什么会做梦吗?生回答。
师小结:梦是人的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不光同学们会做梦,有一位非常了不起的艺术大师,他也爱做梦,他就是西班牙画家达利,他做了一个什么梦呢?请看画面:画面中画了哪些事物?画家梦中的景象和现实生活一样吗?生答:不一样。
师小结梦的特点:梦中的事儿可以是生活中常见的,也可以是从来没见过的。
3、体验情感,表现色彩:师:每个人的梦都不一样,有几位同学也想给你们展示一下他们的梦,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你最欣赏哪一幅?他们做了一个什么梦?梦中有什么形象?他们的梦境主要运用了什么颜色?板书:形象色彩师生一起分析作品:不同的颜色体现了不同的梦境,带给我们门不同的感觉。
师:夸张的形象、大胆的色彩形成了多彩的梦。
看了他们的梦,同学们也得到了一些灵感,同学们,你的梦是什么颜色的?它是一个怎样的梦?现在和你周围的同学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后汇报。
师小结:同学们,你肯定也想把自己的梦表现出来,先来了解一下咱们的任务:回忆印象深刻的梦,通过想象,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现梦境。
4、学生创作,展现梦境,教师巡视指导。
播放音乐。
(1)现在,就请用你手中的画笔,尽情的描绘一个多彩的梦吧!(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音乐起——梦幻曲)5、评价交流,体验快乐(1)师:谁来晒晒自己的梦?生自评。
小朋友们,你觉得哪个梦最富有想象力呢?为什么?你想为谁的作品点个赞?(2)生互评。
色彩、内容、创意。
教师点评。
(3)小结:小朋友们,梦转眼就会消失,但今天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把梦留了下来,最后,李老师祝小朋友们能够美梦成真。
【篇三】教学目标:1、认识“盒、聊”等10个生字,会写“彩、梦”等10个新字。
会写“彩色、脚尖、森林、雪松、歌声、苹果、精灵、季节”等词语。
2、了解各种各样的梦,体验梦的多彩之处。
3、感受梦的色彩情感,运用自由、夸张的表现手法,大胆、快乐地描绘梦境,培养学生的丰富想象力。
4、感受想象的乐趣,培养学生爱想象、敢表现的个性品质。
教学重点:发学生回忆和想象力,突显个性,力求创新。
教学难点:感受梦的色彩情感,培养学生的丰富想象力。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盒、聊”等10个生字,会写“彩、梦”等10个新字。
会写“彩色、脚尖、森林、雪松、歌声、苹果、精灵、季节”等词语。
2、了解各种各样的梦,体验梦的多彩之处。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梦境1、师:小朋友们好,你们昨晚睡得好吗?有没有做梦?谁来讲讲你的梦?2、学生讲自己做的梦。
3、师:我昨晚想着今天要给孩子们上课,也兴奋得睡不着,感觉自己也做了一个奇妙的梦。
我梦到自己仿佛有了魔力,我用脚尖轻轻一滑,大片的草坪绿了,到处的野花都红了,天空也蓝了,蓝得可爱,蓝得透明。
在葱郁的森林里,雪松们手拉着手唱着歌、跳着舞。
在一座小屋的烟囱上,结出了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般的太阳。
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师:你们觉得老师的梦怎么样?生:神奇、甜美。
师:看来大家都做过梦,今天我们也要学学《彩色的梦》。
4、揭示课题《彩色的梦》。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
完成以下要求:(1)借助拼音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有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认一认,实在不认识的请圈出来。
(3)找出文中的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
(4)说说课文中讲了一个什么样的彩色的梦?2、检查学生的初读情况。
(1)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班读一个小节,看看哪个小组读得。
(2)认生字。
同桌互相认生字,看谁还有不认识的生字,同桌教教他。
(3)强调存在困难的生字。
A后鼻音:坪、囱、精、叮、咛B边音:聊(4)将生字的拼音帽子去掉,再开火车读一读。
(5)将生字宝宝藏到词语中读一读。
铅笔盒烟囱森林聊天精灵雪松草坪叮咛歌声葱郁彩色苹果拉手脚尖季节(6)有不理解的词语吗?联系上下文思考。
葱郁:森林里的雪松长得很好,很茂盛。
叮咛:本文指紫葡萄叮嘱、交待。
3、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样的彩色的梦?(1)学生再读课文。
(2)请学生概括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样的彩色的梦。
(3)师小结。
课文主要讲了我用画笔描绘了一个彩色的梦。
三、指导书写。
1、学生自由观察10个要求书写的生字,看看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
2、同学们互相提醒。
3、老师指导容易出错的生字。
(1)彩字的左上面的部分的写法。
(2)蓝字的上中下部分。
(3)森字三个不同的木字的写法。
(4)“般”字与“船”字的区别。
(5)“灵”字的“彐”部分没有出头。
4、学生描红,老师巡视指导。
5、学生书写生字。
四、作业。
1、书写生字。
2、朗读童谣,读熟悉,读流利。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感受梦的色彩情感,运用自由、夸张的表现手法,大胆、快乐地描绘梦境,培养学生的丰富想象力。
2、感受想象的乐趣,培养学生爱想象、敢表现的个性品质。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1、复习《彩色的梦》里面的生字新词。
2、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二、再读课文,了解各小节的内容。
1、再读课文,说说课文有多少个小节。
2、说说每个小节主要讲了什么。
(1)第一小节讲了我有一大把彩色的梦。
(2)第二、三小节主要讲了我编织的彩色的梦境。
(3)第四小节主要讲了我的彩色铅笔编织的彩色梦境。
三、品读课文,想象彩色的梦。
1、学习第一小节。
(1)请一小组的同学领读第一小节,其他小组的同学跟读。
(2)想象一下:我有一大把彩色的梦,有的长,有的圆,有的硬。
想象一下这一大把彩色的梦是什么?(3)学生汇报:彩色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等。
(4)长的可能是什么?圆的可能是什么?硬的呢?(5)师:从哪里可以看出他们可能是彩色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的。
(6)生汇报。
一是从“他们躺在铅笔盒里聊天”。
二是从“我的彩色铅笔,是大森林的精灵。
”(7)师:一打开,就在白纸上跳蹦。
他们在白纸上怎样跳蹦?你能想象出来吗?(8)学生汇报。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2、学习第二小节。
(1)全班齐读第二小节,说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彩色的梦?(2)学生汇报。
(3)师小结:草坪绿了,野花红了,天空蓝了,你还能照这样说吗?(4)学生仿照着说一说。
如:天上的云朵,白了。
(5)出示句子“蓝—得—透—明!”这里的破折号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理解,这里的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
(6)指导学生读一读。
3、学习第三小节。
(1)请女生读第三小节,注意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呢?(2)雪松们拉手,烟囱上结苹果,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啊!请孩子们读出惊讶的语气。
(3)“在葱郁的森林里,雪松们拉着手,请小鸟留下歌声。
”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4)引导学生认识拟人,就是把动植物当作人来写,赋予他们人物的特点,比如这里雪松拉手,小鸟唱歌。
(5)请学生照样子说一个拟人句。
(6)“烟囱上结一个苹果般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