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航空航天外界环境条件
航天器空间环境规范

航天器空间环境规范1. 引言航天器是人类探索宇宙的重要工具,然而在极端的空间环境下,航天器将面临各种挑战和风险。
为了确保航天器能够安全地工作并完成任务,在航天领域建立了一系列的空间环境规范。
本文将深入探讨航天器空间环境规范,介绍其重要性和内容。
2. 太阳辐射保护太阳辐射是航天器在太空中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强烈的紫外线、带电粒子和高温度都可能对航天器的外表面和内部元件造成损坏。
因此,航天器的设计和材料选择要考虑到太阳辐射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使用遮阳板、特殊材料和涂层来减少辐射的影响。
3. 真空环境要求太空是一个极端的真空环境,对航天器的密封性和材料使用提出了高要求。
航天器在真空环境下应保持良好的密封性,以防止气体泄漏和压力变化对设备和系统的影响。
此外,航天器使用的材料应具有足够的抗辐射和耐温性能,以确保其长期在太空中运行稳定。
4. 温度控制航天器在进入和离开地球轨道时会面临极端的温度变化,从极低的温度到极高的温度。
因此,航天器需要有效的温度控制系统,以确保设备和系统在不同温度环境下正常工作。
同时,航天器还需要考虑到太阳辐射的热效应,采取相应的散热措施来保持合适的工作温度。
5. 粒子辐射防护航天器在太空中会遇到带电粒子辐射,如太阳风、宇宙射线等。
这些粒子辐射会对航天器的电子设备和人员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航天器需要进行粒子辐射防护设计,包括屏蔽和减轻措施,以减少辐射对航天器和航天员的影响。
6. 微重力环境要求航天器在地球轨道上会面临微重力环境,与地球上的重力环境有很大的不同。
在微重力环境下,航天器内的液体、气体和固体材料的行为将发生改变,对航天器的设计和系统运行提出了新的挑战。
为了适应微重力环境,航天器需要相应的设备和控制系统,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和操作。
7. 尘埃与微陨石防护太空中存在大量的尘埃和微陨石,它们可能对航天器的表面和窗户造成损坏。
因此,航天器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使用特殊涂层、覆盖物和窗户设计,以减少尘埃和微陨石对航天器的影响。
第一章《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

2022年,我国“天宫”空间站全面建成
本节知识结构
地 球 的 宇 宙 环 境
地球在宇宙中 银河系 太阳系 地球
宇宙 天体 天体系统
太阳系的组成 八颗行星
地球是一颗普通行星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警
抖音号:cnstv
中 国 航宇
可观测宇宙
河外星系
太阳系
其他恒星系
地月 系
其他行星系
以
PAR T/02
银河系
银河系有数千亿颗恒星组 成,太阳是其中的一颗。地球 位于银河系的边缘,距银河系 的中心约2.6万光年。
仙女座星系
银河系以外,还
有许许多多与银河系 类似的星系,我们称 其为河外星系。
以
PAR
T/03
太阳系
太阳
月球
水星 金星)地球 火星
130万倍:其质量大约是2×103°千克(
地球的33000倍)。
太阳系八颗行星均按照 各自轨道绕太阳公转。
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 的远近,从近到远的顺序 依次为水星、金星、地
球、火星、木星、土星、
天王星、海王星
太阳系的八颗行星除了水星、金 星外,其他行星均有自己的卫星。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两者 共同组成了地月系。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小行星带
注:太阳系各天体体积及 天体之间的距离未按实际 比例绘制。
太阳系由太阳、行星、小行星、卫星等天体组成,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太阳其质量约占太阳系总质量的
99.86%。太阳是位于太阳系中心的恒
生,吧机平是热等离子体与磁场父织着的
10想球体 。16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航天卫星发射基地的选择条件

条
海上人类活动少,安全性高。
件
5. 交通条件:要有便利的交通,利于大型设备的运输。
6. 国防安全:建在人烟稀少地区、山区、沙漠地区。
7. 其他因素:如科技因素、历史因素等。
航
天 器
1. 地形平坦开阔,视野开阔,便于搜救。
返
2. 地质条件稳定,利于平稳安疏散人群,保证安全。
3.根据材料和厄瓜多尔在南美洲的位置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1)厄瓜多尔将在 B 地筹建新卫星 发射基地,试分析其优势条件。
① 低纬度或者高海拔地带,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卫星发 射可获得较大的初速度,节省燃料。
② 海拔高,大气透明度高; ③ 距海洋远,水汽少;山区人口少,安全性好。
四、天文观测基地的区位条件
不利条件:纬度较高,地球自转线速度较小,初始速度小,耗能较 多。 发射成就: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神舟系列飞船(中国第一种载人航 天器)
山西太原卫星发射基地
位置:山西省忻州市岢岚县神堂坪乡
有利条件: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北的高原地区, 地处温带,海拔约为1500米,空气污染较轻,大气能见度高;交通便 利;晴天多。这里冬长无夏,春秋相连,无霜期只有90天,全年平均 气温5℃。
昌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主要在于( ) A.降水少,晴天多, 发射窗口期长
B.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节省燃料 C.空中及海上交通都很方便,
便于运输
C
D.人口稀少,发射后残骸不易危及人们安全2.相对于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不利条件是( ) A.地形平坦开阔,不利于国防安全
B.深居内陆,交通不便 C.纬度较高,燃料和成本相对较高 D.基础设施不完善,技术更新相对落后
航空航天概论复习重点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1.叙述航空航天的空间范围航空航天是人类利用载人或不载人的飞行器在地球大气层中和大气层外的外层空间(太空)的航行行为的总称。
其中,大气层中的活动称为航空,大气层外的活动称为航天。
大气层的外缘距离地面的高度目前尚未完全确定,一般认为距地面90~100km是航空和航天范围的分界区域。
2.简述现代战斗机的分代和技术特点发展史特点:a.可垂直起降、对起降场地木有太多特殊要求,b.可在空中悬停,c.能沿任意方向飞行但速度比较低、航程相对较短;工作原理:直升机以航空发动机驱动旋翼旋转作为升力和推进力来源,动能守恒要求,旋翼升力的获得靠向下加速空气,因此对直升机而言由旋翼带动空气向下运动,每一片旋翼叶片都产生升力,这些升力的合力就是直升机的升力。
4.试述航空飞行器的主要类别及其基本飞行原理A.轻于空气(浮空器):气球;飞艇。
原理:靠空气静浮力升空。
气球没有动力装置,升空后只能随风飘动或被系留在某一固定位置;飞艇装有发动机、螺旋桨、安定面和操纵面,可控制飞行方向和路线。
B.重于空气:固定翼航空器(飞机+滑翔机);旋翼航空器(直升机+旋翼机);扑翼航空器(扑翼机)。
原理:靠空气动力克服自身重力升空。
飞机由固定的机翼产生升力,装有提供拉力或推力的动力装置、固定机翼、控制飞行姿态的操纵面,滑翔机最大区别在于升空后不用动力而是靠自身重力在飞行方向的分力向前滑翔(装有的小型发动机是为了在滑翔前获得初始高度);旋翼机由旋转的机翼产生升力,其旋翼木有动力驱动,由动力装置提供的拉力作用下前进时,迎面气流吹动旋翼像风车似地旋转来产生升力;直升机的旋翼是由发动机驱动的,垂直和水平运动所需要的拉力都由旋翼产生;扑翼机(振翼机)像鸟类翅膀那样扑动的翼面产生升力和拉力。
5.简述火箭、导弹与航天器的发展史6.航天器的主要类别A.无人航天器:a.人造卫星(科学卫星、应用卫星、技术试验卫星),b.空间平台,c.空间探测器(月球探测器、行星探测器);B.载人航天器:a.载人飞船(卫星式、登月式),b.空间站,c.轨道间飞行器(轨道机动器、轨道转移器),d.航天飞机。
x第一节微专题1航天发射基地区位条件评价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微专题1航天发射基地区位条件评价答题指导1.航天发射基地选址的条件23 .航天器回收基地选址的条件(1)地形平坦,视野开阔,便于搜救。
(2)人烟稀少,有利于疏散人群,保证安全。
(3)气候干旱,多晴朗天气,能见度高。
(4)地质条件好。
⑸无大河、湖泊,少森林的地区。
4 .我国四大航天发射基地的有利区位40"有利条件::①交通便利.;海运方便运,输大吨位火:箭;②纬度,低.节约成本; :")›③可以多方:位发射,直接湎向大海,安;全系数高;:④原有基础 —;条件好 针对练习 (2023・湖南长沙月考)2023年2月27日,我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将22颗商业卫星成功发射升空。
据此完成1〜2题。
1.相对于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主要在于()A.降水少,晴天多,发射窗口期长B.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节省燃料C.空中及海上交通都很方便,便于运输D.人口稀少,发射后残骸不易危及人们安全2 .向火星发射探测器需要更大推力的火箭和更重的载荷,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中,最适合承担火星探测器发射任务的是()A.酒泉B.太原C.西昌D.文昌2019年6月5日,我国“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在黄海海上发射平台,将“捕风一号”等7颗卫星成功送入离地600千米的预定轨道。
读图,完成3〜4题。
3 .与陆地相比,海上发射运载火箭的优势有()①发射点选择更灵活②发射平台更稳固③火箭落区更安全④初速度更大A.①②B.①③C.@@D.②④4.“捕风一号”运行轨道位于()A.对流层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臭氧层 (2023∙山东烟台周测)2023年3月12日,我国“长征七号改遥二”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有利条件:多晴朗天气.海拔较高.大气稀薄利于观测看市阑件:位于内陆工人烟稀;少,较;安全IOO o 10o‘一箭七星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
据此完成5〜6题。
5 .若由天津往海南文昌卫星发射基地运送大吨位运载火箭,最合适的运输方式是()A.铁路运输B.航空运输C.海洋运输D.高速公路运输6 .选择文昌作为我国大型航天器发射基地的区位优势不包括()A.纬度优势B.气候优势C.海运优势D.安全优势7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航空航天工程师的航天器环境和人类生存技术

航空航天工程师的航天器环境和人类生存技术航空航天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工程学科,涉及到太空探索、卫星通信、航天器设计等众多领域。
在航天工程中,航天器环境和人类生存技术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航天器环境的特点以及为人类乘员提供的生存技术。
一、航天器环境的特点航天器在太空中运行,与地球的大气层、重力场、周围环境相去甚远,因此其环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真空:太空中几乎没有气体和压力,形成了一种接近真空的环境。
这种环境与地球上的大气环境非常不同,对航天器的设计和材料选择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温度极端:太空中的温度范围广泛而极端,从阳光暴晒的高温到夜晚的极低温度都可能存在。
航天器必须具备良好的隔热和散热能力,以保护机载设备和乘员。
3.辐射:太空中存在各种辐射,包括太阳辐射、宇宙射线等。
这些辐射对人体和电子设备都具有潜在的损害作用,航天器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确保人员的健康和设备的正常运作。
4.微重力:在轨道上运行的航天器所处的环境是微重力或零重力状态,对人体和物体的行为有着重要影响。
航天器必须提供合适的人体支持系统和物体固定措施,以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二、航天器环境下的人类生存技术1.生命保障系统:航天器必须配备一套完善的生命保障系统,包括供氧、供水、排泄处理、二氧化碳去除等设备。
这些系统能够为人类提供基本的生存物质,保证他们能够在太空环境中生活和工作。
2.食品与营养:航天器必须携带足够的食品供应,保证航天员能够获得充足的营养。
同时,还需要提供食品的加热和储存设备,以满足航天员对食物的基本需求。
3.卫生与医疗:航天器必须配备卫生设施和医疗设备,保证航天员的卫生和健康。
航天员可能会面临各种疾病和伤害,航天器上必须有足够的医疗资源和急救措施,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
4.心理支持:太空探索对航天员的心理状况提出了极大的要求。
航天器必须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系统,包括心理咨询、交流设备等,以保证航天员能够在长时间的太空探索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01 地球的宇宙环境

地球的宇宙环境设计说明本节课是初中地理的第一节课,因此要从学生熟悉的地理事件入手,注重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
利用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培养其对地理学科的兴趣,也培养其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学习目标1.运用图片、影视资料,以及数字技术等手段,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认识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2. 结合图片、影视资料等,描述探月工程、火星探测以及空间站建设等人类太空探索的进展与意义。
收集中国航天及太空观测发展的相关材料,举例说出中国太空探索的成就。
重点难点重点:人类探索太空的进展与意义,中国太空探索的成就。
难点: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太阳系、银河系等天体构成。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概括归纳法等。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完成《七彩作业》知识梳理部分的内容。
二、学习任务一教学模块的包含关系如图所示。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太阳系的构成。
教师:展示图1.1“太阳系和银河系”。
太阳是一颗恒星,它周围围绕着八大行星。
同学们根据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说出八大行星的名称。
学生:读图说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教师补充:月球围绕在地球周围,二者构成了地月系。
教师:读图,分析地球在八大行星中距离太阳的位置特点,结合教材第7页活动,分析地球是迄今人类唯一的家园的原因。
学生(合作探究):在太阳系中,与金星、火星等其他行星相比,地球距离太阳不远不近,自身体积和质量不大不小,容易形成适合生命存在的温度、大气和水等条件,地球是迄今人类唯一的家园。
三、学习任务二教学模块四、过程性评价随堂练习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了解了地球所在的宇宙环境,知道了地球是迄今人类唯一的家园,有助于我们更加热爱和珍惜自己的家园;通过了解世界和中国对宇宙的探索,有利于初步形成科学的宇宙观,增强科学兴趣,提升科学探究意识与科学精神。
六、布置作业建议所有同学完成本节《七彩作业》的【基础通关】和【能力突破】,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同时完成【素养达标】和【考点专练】。
航空航天概论复习重点知识点整理

航空航天概论复习重点知识点整理第一章绪论1.叙述航空航天的空间范围航空航天是人类利用载人或不载人的飞行器在地球大气层中和大气层外的外层空间(太空)的航行行为的总称。
其中,大气层中的活动称为航空,大气层外的活动称为航天。
大气层的外缘距离地面的高度目前尚未完全确定,一般认为距地面90~100km是航空和航天范围的分界区域。
2.简述现代战斗机的分代和技术特点超音速战斗机分代一(50年代初) 二(60年代) 技术特点代表机型低超音速(1.3~1.5)飞行;最大升限达170米格-29;F-100 00m 速度普遍超过2;最大高度2万米并出现双米格-21、米格-23;F-104、F-105、F-三飞机 4;幻影-3、幻影F-1(法);英国P-追求高空高速 1闪电;瑞典SAAB-37雷、SAAB-35龙;J-7、J-8 保留高空高速,强调机动性能、低速性能;米格-29、苏-27;F-14、F-15、F-普遍装配涡扇发动机;大量采用新技术 16、F-18;狂风,幻影2000 超音速巡航、过失速机动能力、隐身能力F-、良好的维护性、短距起落能力 22(超视距作战、近距离格斗、隐身、相控阵雷达、中距空空导弹)、F-35;M1.44、S-37 三(70年代中期、80年代早期) 四(现在) 3.简述直升机的发展史、特点及其旋翼的工作原理发展史特点:a.可垂直起降、对起降场地木有太多特殊要求,b.可在空中悬停,c.能沿任意方向飞行但速度比较低、航程相对较短; 工作原理:直升机以航空发动机驱动旋翼旋转作为升力和推进力来源,动能守恒要求,旋翼升力的获得靠向下加速空气,因此对直升机而言由旋翼带动空气向下运动,每一片旋翼叶片都产生升力,这些升力的合力就是直升机的升力。
4.试述航空飞行器的主要类别及其基本飞行原理A.轻于空气(浮空器):气球;飞艇。
原理:靠空气静浮力升空。
气球没有动力装置,升空后只能随风飘动或被系留在某一固定位置;飞艇装有发动机、螺旋桨、安定面和操纵面,可控制飞行方向和路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2
X2
5×10-5
8×10-6
2.016
131.800
氙气
2.压力、温度和密度 一般以海平面的标准大气条件为基准值, H= 0 km 时,取: p0 101325 Pa
T0 288.15K
0 1.225kg / m3
假设: ①空气气体常数在各高度不变; ②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在各高度 上均适用; ③各高度上,空气湿度为0; ④H=0~11km时,空气的年平均温 度梯度不变
Page 13
1.2.2 湿空气的焓湿图
湿空气的状态参数:
湿空气的压力P,温度t,含湿量d 相对湿度 —— 基本参数
,焓h,水蒸气分压力Pv
湿空气的状态参数及其变化可以用焓湿图表示,该图是在湿空气压力P为 一定条件下绘制的。
在h-d 图上,若已知任意两个参数,就可在图上确定一个状态点,即可 确定该点的湿空气的全部状态。
Page 17
2.人体的急性缺氧反应 0~1500m 无反应区 无任何缺氧反应 3000m以上 功效保证区 适应能力下降,但是无缺氧反应 4000m以上 功效保证区 部分人轻度缺氧,各种症状发生率增加 5000m以上 缺氧耐限区 各症状加剧,功效明显降低,缺氧反应明显, 为人体难以忍受的生理界限值,但不危及生命 7000~7500m 缺氧极限区 缺氧的生理极限,人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意 识丧失。
Page 2
第一章 航空航天外界环境条件
1.1 外界大气条件 外大气层
1.1.1 地球大气的分层 中间层 (电离层)
平流层
对流层
Page 3
图1.1 地球大气分层图
大气各层的特点:
(1)对流层:高度随地区、季节和昼夜等变化而变化,18Km以内 ①气温随高度线性下降; ②空气沿垂直和水平方向对流运动激烈; ③可以形成云、雾、雨、雪。 (2)平流层:平流层顶到60~80km ①同温层和暖层; ②空气沿水平方向对流,无垂直方向; ③层内水汽极少,几乎无云、雾、雨、雪。 (3)电离层:80~700km
产生机理
2. 人和恒温动物的体温均为37度,而在19000m时, 水沸腾的温度是34度,因此,超过19000m,体液就会 沸腾。 1. 缺氧,引起循环停止,乃至死亡。
对人体的影响 2. 人的救援允许暴露时间为1.5~2.5min。
3. 减压前吸氧排氮可以减轻此类损伤。
Page 23
4. 肺损伤
—年平均温度梯度, 0.0065
G — 重力加速度, g=9.81m/s2
K/m
R — 空气气体常数,在各高度上不变 R=287J/(kg.k)
Page 7
PH /kPa
101.3
8.00
53.3
26.66
0
10
20
30
H/km 图1.2 大气压力随高度的变化情况
Page 8
图1.3 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变化情况
表1.1 大气的化学成分
化学符号 N2 O2 Ar CO2 Ne
占大气中的 体积分数% 78.09 20.94 0.93 0.03 0.0018
相对分子 质量 28.016 32.000 39.944 44.944 20.183
氦气
氪气
He
Kr
0.000528
0.001
4.003
83.800
氢气
Page 5
Page 19
4.高氧对人体的影响
高氧:氧分压和氧浓度远远超过海平面大气水平的情况。高氧生理反应为 高氧症,严重者为氧中毒。
症状:暴露部位粘膜刺激症状,可引起口干、喉痛、鼻出血、眼结膜充血、 红细胞减少,咳嗽和肺组织病变。
Page 20
1.3.2 低气压对人体的影响 低气压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有:减压症,高空胃肠胀气,体液沸腾,肺损伤。
p pdr pv
湿空气压力=干空气分压力+水蒸气分压力 (2)湿空气的含湿量表示
①湿空气的含湿量 d: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质量mv与其中所含干空
气的质量mdr之比。
d mv mdr
若将湿空气当成理想气体,经过计算:
d 0.622 pv p pv
kg/kg
Page 11
②湿空气的相对湿度 :湿空气水蒸气分压力 pV 和同一温度下饱 和水蒸气分压力 ( pV ) s 之比。表明湿空气接近饱和的程度。
一定高度H下的空气湿度:
d H d0 10 xH
d H , 0 分别表示高度H和地面(H=0)上的含湿量(g/kg); d x 为经验系数 x 2 104 ,
Page 9
湿空气中水蒸气的变化会引起湿空气中干、湿程度的改变 及物理性质的改变。
Page 10
湿空气物理性质的表示方法: (1)湿空气的分压力表示 道尔顿定律: 混合气体的压力等于该气体个组成成分的分压力之和。
航空保障技术与工程
课程安排:12-19 周 学 讲 时 师 :32 :刘磊
本文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九章 第十一章 航空航天外界环境条件 飞机环境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 座舱增压供气源 加温系统 制冷系统 座舱加湿与除湿 座舱的空气分配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机载电子设备的冷却
大型客机环境控制系统实例分析
?为什么飞机下降的时候建议张嘴,或吃东西 ?
Page 24
1.4 高空温度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1. 4.1 环境温度和温度环境
环境温度
1. 环境的冷热程度;
温度环境
1. 直接参与或影响人与环境间热交 换的有关环境物理变量的综合,通常 包括:气温、气湿、风速和辐射。
2. 用气温表示,考虑多个变量的综 合效应,用有效温度,作用温度,三 2. 航空活动还涉及气压,航天活动 球温度等复合指标来精确表示。 考虑气体的成分
h 常值
t
ts td
Page 16
A
B
C
100%
A—B 典型的绝热加湿过程 A—C 典型的等湿降温过程
d 常值
1.3 低气压对人体的影响 低压对人力的影响主要表现: ① 大气压力的降低引起氧分压下降,造成缺氧综合征; ② 低压因素本身对肌体造成的影响。 1.3.1 低氧、高氧对人体的影响 1.缺氧原因分析
g 1 R
H 0 1 44300
4.256
单位:kg/m3
11km<H<30km时,
PH 22.6e
H 11000 6340
单位:kPa 单位:K
TH 216.65
H 0.3636 e
H 11000 6340
单位:kg/m3
H —以海平面为零点的计算高度
Page 12
h c p,dr t d ( c p,v t )
③湿空气的密度 湿空气由干空气和水蒸气两个成分组成,其密度为两个和值:
dr v
pdr p v RdrT RvT
kg/m3
0.00349
( pv ) s p 0.00134 T T
Page 15
1.2 湿空气的简要介绍 2. 湿空气的几个概念 干球温度 t:将温度计感温包直接裸露在空气中测得的温度值,也为空气 的实际温度,此时的温度计为干球温度计。 湿球温度 t s:同样的温度计,将其感温包裹上纱布,纱布的下端浸入盛有 水的容器中,纱布处于湿润状态,此时的温度为湿球温度。 露点温度 t d:温度下降到td,相对湿度 100% ,空气处于饱和状态,温 度继续下降,将会有水分凝结出来,此温度为露点温度。
T H=0~11km 时,PH ,H , H ,呈一定的线性规律变化。
H PH P0 1 R
g R
H P0 1 44300
5.256
单K
H 0 1
Page 6
H
R
pv 100% ( pv ) s
Pa ,t 为湿空气的温度。
7.45t ( pV ) s 610 Pa 10 235 C t
含湿量的另一表达式:
d 0.622
( pv ) s p ( pv ) s
湿空气的状态变化前后的热量计算——焓值计算: 1kg干空气和含湿量为d的水蒸气组成的湿空气,0°C焓值均为0, 则湿空气的焓值为:
Page 21
发生条件
症 状
2.高空肠胃胀气
发生条件
1.胃肠气体膨胀:根据气体状态方程,温度不变,气体 体积和压力的乘积恒定,当外界环境压力下降时,胃肠 内的气体体积扩大。 2.胃肠机能差 3.食物产气 1.腹痛
症状
2.影响呼吸循环功能
Page 22
3.体液沸腾
1. 任何液体的蒸汽压力与作用于其表面的外界环境 压力相等时,就会发生沸腾。
Page 18
3.应急救生的时间概念 (1)有效意识时间 人暴露于缺氧环境后能保持意识活动的时间,即能采取自救的时间。
近真空 18000 m 7500 m 7000 m 不足10s 12~15 s 2~10min 7~27min
(2)安全暴露时间 人暴露于严重缺氧环境中个,为避免丧失意识,加压供氧允许延误的时 间。 5~6 s 应保证5s内加压供氧,才能避免丧失意识。 (3)总营救时间 人暴露于近真空环境中可以生还的最长持续时间。90s
1.减压症
指由于环境压力的降低,使溶解在肌体中的氮气过饱和游离出来形成的气 泡所导致的综合症状。
1. 环境压力低于某个值。5500m以下的高度是安全的; 6000m~7000m少数人会出现减压症,8000m多数人会出现。 氮气过饱和容许系数 R 2. 环境压力降低过快。 1.皮肤型:瘙痒感,冷热感,蚁走感。最轻 2.关节型:屈肢痛,头痛。60%~70% 3.呼吸型:胸骨下不适,压迫感,干燥感,灼热感,咳嗽 ,刺痛。发生率较低 4.中枢神经型: 头痛,视觉机能障碍,神经麻痹,肌肉 抽搐,甚至休克。很少发生,最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