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各省市城镇化率
2000-2011全国及各城镇化率简版修正

2000-2011全国及各城镇化率全国城镇化率在2000年至2011年的时间段中,中国的城镇化率经历了显著增长。
城镇化率是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根据数据统计,全国的城镇化率从2000年的36.22%增长到2011年的50.59%。
这意味着,中国在这十年的时间内取得了较大的进步,逐渐向城市化的方向发展。
各城市的城镇化率变化不同城市的城镇化率变化存在一定差异。
以下是一些主要城市的城镇化率变化情况:北京:2000年的城镇化率为73.7%,2011年增长到86.4%。
上海:2000年的城镇化率为74.4%,2011年增长到86.2%。
广州:2000年的城镇化率为78.9%,2011年增长到85.4%。
深圳:2000年的城镇化率为82.2%,2011年增长到88.4%。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这些主要城市在这十年中的城镇化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这主要得益于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推进。
城镇化的影响城镇化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城镇化可以促进人口流动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城镇化还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城镇化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空气污染、交通拥堵、住房问题等也日益凸显。
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注重解决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
,2000-2011年间中国的全国城镇化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各城市的城镇化率也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
城镇化在推动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需要正视与之相关的挑战和问题,并加以解决。
1979-2012各省市省城市化率

1984 966.60 558.10 795.52 437.09 5,487.00 728.00 2,631.48 2,113.60 1,993.10 548.20 3,564.80 1,447.30 2,284.50 802.60 3,331.00 1,304.60 1,204.78 760.75 6,171.43 968.77 3,993.09 567.62 5,103.00 657.00 2,676.83 422.40 3,457.89 587.01 7,637.00 936.00 7,737.00 832.00 4,917.75 931.78 5,561.32 744.52 5,576.59 1,097.35 3,806.00 445.00 589.31 103.96
1982 935.80 534.00 774.92 410.70 5,356.00 668.00 2,546.00 2,071.33 1,941.60 527.00 3,592.10 1,339.60 2,257.60 763.70 3,281.10 1,254.80 1,180.51 731.31 6,088.94 912.97 3,924.32 536.53 5,016.00 610.00 2,604.02 392.23 3,348.35 553.32 7,494.00 774.00 7,519.00 747.00 4,800.92 790.53 5,452.12 667.42 5,415.32 971.43 3,684.00 421.00 571.38 94.27
7,364.00 956.40 2,931.85 343.74 3,372.10 377.30 196.68 25.27 2,966.00 509.00 2,025.88 298.21 401.61 107.41 406.87 78.22 1,344.08 424.24
2012年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

2012年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DLI)统计监测结果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13-12-31 15:012012年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DLI)统计监测结果中国统计学会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为了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的要求,中国统计学会和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继续对各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Development and Life Index,简称DLI)进行监测。
测算结果显示,2012年我国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分别为71.57%、60.35%、58.22%和62.04%(见表1、表2、表3)。
发展与民生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发展、生态建设、科技创新和公众评价(公众评价暂未开展)六大方面,共42项指标(见附件1)。
指数的计算与合成借鉴了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HDI)等有关方法,根据每个评价指标的上、下限阈值来计算其指数(即无量纲化),指数介于0至100之间,根据指标权重合成分类指数和总指数(计算方法及指标解释见附件2、附件3)。
江苏46.2548.0149.852.1754.8556.0858.4661.6563.9768.0170.9574.1177.02浙江49.0750.5451.8653.754.9458.160.963.1665.067.6970.9672.5675.43福建45.847.3348.8650.3151.4752.5854.2756.7759.7161.9963.7366.4368.54山东41.7642.8644.8246.647.4749.3252.3955.1957.0559.7261.7163.9265.67广东50.5452.4354.554.8256.3157.2859.4562.0363.8566.2168.7570.6472.85海南40.5541.7142.8843.2543.9744.9346.748.9149.7852.8555.5458.6361.44中部地区36.8538.3939.5940.6141.843.4545.5448.4250.353.1955.5158.0460.35山西34.3135.7138.3638.8739.5241.4444.6747.6248.4652.2454.5456.5759.77安徽36.1337.1437.9938.4940.4841.1843.4246.3149.0852.2454.657.8960.09江西35.837.4139.5240.9842.2544.8346.1349.5652.1354.6256.6358.760.46河南35.8537.5438.6440.2641.342.744.7647.4649.0351.5853.7656.7259.04湖北40.3541.242.7143.5344.3745.9748.4151.1852.6755.7558.0860.0262.41湖南37.8940.3240.4541.2342.3844.646.2349.0350.9753.7256.3658.6960.88西部地区34.1835.3136.837.5838.5740.442.145.4447.0750.0552.6455.4358.22内蒙古35.7836.6437.7338.7340.3643.1545.3850.2149.6752.3954.6956.8559.14广西34.8336.5138.339.1540.0142.4243.8646.3447.6451.0952.9354.3357.55重庆36.1437.7939.1140.3642.4544.9447.551.0853.3856.4159.4963.6965.87四川35.4638.1739.8640.0240.9242.5644.7948.9250.6353.6455.9258.9561.54贵州28.6629.5531.0131.9733.2336.2937.2440.1741.1944.447.9351.2154.07云南35.4233.7934.9936.2537.1538.7939.5842.9644.6947.7750.1352.9556.2西藏30.0932.133.7234.9436.3935.838.8239.8840.9443.446.3247.8550.65陕西38.238.840.040.040.541.343.547.050.152.656.158.761.6附件1:发展与民生指数评价指标体系附件2:权重确定、指数计算方法与数据来源1.权重确定方法权重值的确定直接影响综合评估的结果,权重值的变动可能引起被评估对象排列顺序的改变。
1979-2012各地区省市省区城镇化率城市化率

1979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总人口(万人) 城镇人口数(万人) 总人口(万人) 城镇人口数(万人) 总人口(万人) 城镇人口数(万人) 总人口(万人) 城镇人口数(万人) 总人口(万人) 城镇人口数(万人) 总人口(万人) 城镇人口数(万人) 总人口(万人) 城镇人口数(万人) 总人口(万人) 城镇人口数(万人) 总人口(万人) 城镇人口数(万人) 总人口(万人) 城镇人口数(万人) 总人口(万人) 城镇人口数(万人) 总人口(万人) 城镇人口数(万人) 总人口(万人) 城镇人口数(万人) 总人口(万人) 城镇人口数(万人) 总人口(万人) 城镇人口数(万人) 总人口(万人) 城镇人口数(万人) 总人口(万人) 城镇人口数(万人) 总人口(万人) 城镇人口数(万人) 总人口(万人) 城镇人口数(万人) 总人口(万人) 城镇人口数(万人) 总人口(万人) 城镇人口数(万人) 总人口(万人) 城镇人口数(万人) 897.10 495.20 739.42 380.57 5,105.00 589.00 2,447.20 2,031.81 1,851.80 480.00 3,442.60 1,164.90 2,184.60 701.20 3,168.70 1,162.40 1,132.14 687.38 5,892.55 825.05 3,792.33 459.76 4,803.00 530.00 2,487.93 355.12 3,228.98 480.62 7,232.00 661.00 7,189.00 635.00 4,632.78 718.34 5,223.05 606.55 5,140.50 868.66 3,470.00 386.00 540.30 81.44
中国各省城市化率(1993-2013年)

地区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北京北京0.7120.7200.7260.7330.7420.7370.756天津天津0.7080.7080.7080.7120.7120.7140.718河北河北0.2090.2170.2280.2420.2480.2520.255山西山西0.3100.3190.3240.3320.3370.3410.345内蒙古内蒙古0.3750.3810.3870.3930.3990.4060.412辽宁辽宁0.5200.5240.5300.5330.5370.5400.542吉林吉林0.4880.4960.4990.4980.5000.5000.498黑龙江黑龙江0.4960.5050.5060.5110.5070.5120.514上海上海0.7760.7980.8210.8310.8500.8610.875江苏江苏0.2910.3030.3160.3270.3330.3390.361浙江浙江0.3960.4070.4170.4260.4400.4560.471安徽安徽0.2330.2350.2470.2560.2620.2670.277福建福建0.3470.3590.3660.3790.3870.3980.410江西江西0.2460.2540.2620.2660.2700.2710.273山东山东0.3400.3710.3760.3920.3900.3790.375河南河南0.1940.2090.2170.2230.2280.2300.230湖北湖北0.3240.3540.3690.3800.3900.3950.399湖南湖南0.2350.2460.2560.2680.2770.2840.291广东广东0.4760.5150.5280.5420.5510.5550.556广西广西0.2220.2380.2530.2660.2740.2800.284海南海南0.2930.3060.3090.3490.3650.3800.388重庆重庆0.2190.2340.2490.2650.2810.2980.316四川四川0.2260.2390.2470.2540.2620.2530.261贵州贵州0.2290.2400.2380.2410.2410.2420.242云南云南0.1930.1990.2040.2090.2150.2190.228西藏西藏0.1420.1480.1590.1630.1690.1750.186陕西陕西0.2690.2760.2850.2930.3040.3110.315甘肃甘肃0.2150.2210.2250.2290.2320.2350.236青海青海0.3290.3340.3370.3430.3480.3530.347宁夏宁夏0.2970.3220.3220.3240.3280.3320.330新疆新疆0.3310.3350.3390.3430.3390.3390.340全国注:1993-2000为周一星(2006)的修订值,2005-2012为统计局数据,2001-2004根据联合国法利用2000和2005年0.0826330.082743-0.049160.042946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0.7760.7890.8020.8140.8250.8360.8430.8450.8490.7200.7270.7330.7390.7450.7510.7570.7630.7720.2620.2830.3050.3280.3520.3770.3880.4030.4190.3510.3640.3780.3920.4070.4210.4300.4400.4510.4280.4370.4460.4540.4630.4720.4860.5020.5170.5440.5520.5610.5700.5780.5870.5900.5920.6010.4980.5030.5090.5140.5200.5250.5300.5320.5320.5160.5190.5220.5250.5280.5310.5350.5390.5540.8850.8860.8870.8880.8900.8910.8870.8870.8860.4180.4350.4520.4700.4870.5050.5190.5320.5430.4890.5030.5180.5320.5460.5600.5650.5720.5760.2800.2940.3090.3240.3390.3550.3710.3870.4050.4180.4330.4480.4630.4790.4940.5040.5140.5300.2780.2950.3130.3310.3500.3700.3870.3980.4140.3820.3950.4090.4220.4360.4500.4610.4680.4760.2330.2470.2610.2760.2910.3070.3250.3430.3600.4050.4100.4160.4210.4270.4320.4380.4430.4520.2990.3130.3270.3410.3550.3700.3870.4050.4220.5540.5640.5750.5860.5960.6070.6300.6310.6340.2840.2940.3040.3150.3250.3360.3460.3620.3820.4180.4250.4320.4380.4450.4520.4610.4720.4800.3340.3560.3800.4030.4270.4520.4670.4830.5000.2670.2790.2910.3040.3170.3300.3430.3560.3740.2390.2450.2510.2570.2630.2690.2750.2820.2910.2350.2460.2580.2700.2820.2950.3050.3160.3300.1900.1940.1970.2010.2050.2090.2110.2150.2190.3240.3330.3430.3530.3620.3720.3910.4060.4210.2410.2520.2640.2760.2880.3000.3110.3230.3360.3490.3580.3660.3750.3840.3930.3930.4010.4090.3250.3440.3630.3830.4030.4230.4300.4400.4500.3390.3450.3520.3580.3650.3720.3790.3920.3960.4300.4430.4590.470用2000和2005年数据修订得到。
全国各省市区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和2013年及未来五年主要发展目标

经 济 观 察
一
编者按 : 一月份 以来 , 全 国省级“ 两会” 陆续召开 。 在各省市 区
的《 政府工作报 告》 中, 对2 0 1 2年及 过去五年 的政府 工作进行 了
全面 总结 ,并提 出了 2 0 1 3年及未来五年 经济社会发展 的主要预
标 全面 实现省“ 十二 五” 规 全 市生产总值 1 1 4 5 9 亿 元 ,增 长
1 3 . 6 %; 社会消费品零 售总额达 到 3 9 6 1
1 3 . 9 %; 居 民消 费价 格 总水 平 上涨 2 . 6 %。
标
2 0 1 2年经济社 会发展取得的重大 全省生产总值达到 2 3 8 4 9 . 8 亿元 , 万 亿元 , 增长 1 9 . 3 %; 社会 消费 品零售
到6 2 %和 4 7 %。 城 乡 居 民 收 入 分 别 达 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 . 5 %以内;人 口
重 庆
2 0 1 2年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取 得 的 重 大成就
到 4万元和 1 . 5万元 , 赶上全 国平 均水 自然增长率控 制在 3 % 0 以内 ; 全 面完成 平。城镇 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 %以 内。 国家下达的节 能减排任务。 未来 五年经济社 会发 展的主要 目
贵
全 省经 济社 会发 展 的主要 预期 目
州
分别增 长 1 2 %和 1 4 % ,居 民 消 费 价 格 标 是 : 生产总值增 长 1 1 %; 规 模 以上工
2 0 1 2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 地 区生 产 总值 6 8 0 2亿元 ,增 长
中国286个地级以上城市城镇化质量大排名

中国286个地级以上城市城镇化质量大排名作者:李凤桃赵明月张伟等来源:《中国经济周刊》2013年第09期专题策划|《中国经济周刊》编辑部学术支持|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撰文|《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李凤桃赵明月张伟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魏后凯王业强苏红键郭叶波中国的城镇化是件世界级的大事。
它不仅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更如诺贝尔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所说,将成为影响人类21世纪发展的大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中国城镇人口达到7.12亿,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52.57%,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多年以来,城镇化率(即城镇常住人口占该区域总人口的比例)一直是衡量各地城镇化水平的唯一标准;很多时候,不断上升的城镇化率,被直接视为不断提高的城镇化水平。
诚然,人口的城镇化是城镇化的核心,但它并非城镇化的全部。
真正的城镇化应该包括四个方面:一、人口的城镇化;二、空间的城镇化、土地的城镇化;三、经济的城镇化、产业的城镇化;四、生活质量的城镇化。
在城镇化进程中,热衷于追求城镇化率,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因为城镇化率并不是越高越好,城镇化速度亦非越快越好。
城镇化的速度要和经济发展的阶段、工业化的程度、资源环境承载力、吸纳人口就业的能力必须相适应,否则会带来很多的社会问题。
对于近年来各地的城镇化,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魏后凯给出了九个字的评价:速度快、质量低、不协调,主要表现为:市民化的程度比较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城乡发展不协调。
不再“以城镇化率论英雄”,提高城镇化质量,刻不容缓。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的新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中国开始走进以提高城镇化质量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时代。
2012年甘肃省分地县城镇化率

4.6431 43.3401 4.817 52.654
3.3408 21.9877 1.1019 4.9461
15.7747 24.4507
临夏县
3.402
39.8156
8.5%
康乐县
2.4148
27.315
8.8%
临夏回族 自治州 (临夏市) 临夏回族 广河县 自治州 (临夏市) 临夏回族 和政县 自治州 (临夏市) 临夏回族 东乡族自 自治州 治县 (临夏市) 积石山保 临夏回族 安族东乡 自治州 族撒拉族 (临夏市) 自治县 甘南藏族 合作市 自治州 (合作市) 甘南藏族 临潭县 自治州 (合作市) 甘南藏族 卓尼县 自治州 (合作市) 甘南藏族 舟曲县 自治州 (合作市) 甘南藏族 迭部县 自治州 (合作市) 甘南藏族 玛曲县 自治州 (合作市) 甘南藏族 碌曲县 自治州 (合作市) 甘南藏族 夏河县 自治州 (合作市) 永靖县
91.3% 32.9% 28.6% 30.5% 15.1% 8.1% 14.4% 12.9% 12.1% 7.1% 7.1% 21.2% 10.4% 16.1% 7.4% 10.2% 10.2% 8.5% 24.3% 38.5% 15.4% 8.6% 10.4% 10.7% 9.1% 15.2% 22.3% 64.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 北京 福建 甘肃 广西
广州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东 江苏 上海 浙江 福建 广州 海南
56.5
57
65.7
90
0.82
西南五省区市 (四川、云南 、贵州、西藏 、重庆)、西
46.8 北五省区(陕 西、甘肃、青 海、新疆、宁 夏)和内蒙古 、广西 52
63.4
89
63.2
59.6
67.4
52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重庆
内蒙古 山西 河南 安徽 江西 广西 陕西 湖北 湖南 宁夏 四川 重庆 贵州 云南 甘肃 西藏 青海 新疆
57.5 51.2 42.2 46.5 47.5 43.6 50.02 53.49 46.6 50.67 50.02 56.98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东 江苏 上海 浙江 福建 广州 海南 内蒙古 山西 河南 安徽 江西 广西 陕西 湖北 湖南 宁夏 四川 重庆 贵州 云南 甘肃 西藏 青海 新疆
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 56.5 57 65.7 90 82% 46.8 52 63.4 89 63.2 59.6 67.4 52 57.5 51.2 42.2 46.5 47.5 43.6 50.02 53.49 46.6 50.67 50.02 56.98 35 39.3 38.75 28 47.44 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