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单元检测试题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单元检测试题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单元检测试题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单元检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家长签名

一、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符合要求的答案。(每题2分,本题共20分)

⒈用右图的简易净水器处理河水,下面对该净水器分析正确的是………( )

A .能杀菌消毒

B .能把硬水变为软水

C .能得到纯净水

D .活性炭主要起吸附杂质的作用

⒉下列日常生活里常见的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河水

B .蒸馏水

C .矿泉水

D .自来水

⒊区别野外采集的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可选用………………………( )

A .明矾

B .活性炭

C .肥皂水

D .石灰水

⒋在生产和生活中使用下列物质,可能存在引发事故隐患的是………………………………( )

A .庆典活动中可使用大量氢气球

B .净水器中用活性炭可以吸附、过滤水中的杂质

C .在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以防腐

D .使用稀有气体制成霓虹灯

⒌中秋节在桂花园中赏月,浓醇的桂花香味沁人肺腑,这个事实说明………………………( )

A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C .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D .分子具有质量

⒍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则保持水的化学性质有粒子可表示为…( )

A .

B .

C .

D .

⒎下列物质组合中,前者属于单质,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 )

A .澄清石灰水、氧化汞

B .金属铜、二氧化硫

C .红磷、空气

D .除尽氧气后的空气、制氧气的双氧水

⒏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 .氢气 + 氧气点燃____→水

B .锌 + 盐酸____→氢气 + 氯化锌

C .过氧化氢二氧化锰____→水 + 氧气

D .铝 + 氧气点燃____→氧化铝

⒐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被污染后,水体一定会呈现各种颜色

B.水的密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降温到4℃)

C.被污染的水经过滤后就可消除污染

D.水生动植物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水中含有氧元素 ⒑2004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水——二十亿人生命之所系”。下列措施:①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②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③工业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④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生产生活中排放的污染物。其中能改善水质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二、选择题:以下各题,有一个或二个符合要求的答案。错选、多选不给分。有二个答案的,只选一个且正确,给2分。(每题3分,本题共15分)

⒒为建一大型化工企业基地而收集了下列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

A .应建在干旱山区可以帮助脱贫致富

B .应建在水源充足和交通便利的地区

C .企业有权自主选择基地地址

D .应建在居民区附近以便于产品销售

⒓意大利科学家最近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氧分子,其化学式为O 4。下列对这种物质的分析与认识中正确的是……………………………………………………………………………………………( )

A .O 4是一种化合物

B .O 4是由O 2组成的混合物

C .O 4是一种单质

D .每个O 4的分子中含有四个氧原子

⒔水与我们息息相关,下列关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陆地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

B 、人类直接利用最多的是海洋水

C 、使用无磷洗衣粉有利于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D 、硬水与肥皂作用易起泡沫

⒕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 .液态氧

B .高锰酸钾

C .液态空气

D .二氧化碳

15.下列有关水分于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水受热时水分子运动加快

B .水变成蒸气时水分子变大

C .水电解时水分子发生改变

D .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三、填空题(本题共 分)

16.在下面⑴~⑸事实后的空格内,选择填写有关分子基本特征的序号..

。 A .分子很小 B .分子间有间隔 C .分子在不停运动

D .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⑴将50mL 酒精和50mL 水混合后,混合液体积小于100mL 。 ;

⑵湿衣服经晾晒一段时间后,会变干。 ;

⑶25m 3的石油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0.024m 3的钢瓶。 ;

⑷一滴水里的水分子个数由10亿人数,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用

3万年才能数完。 ;

⑸如右图-1所示,用长颈漏斗小心地将硫酸铜溶液(蓝色)注入水的下面,可

以看到明显的界面。静置几天后,界面逐渐模糊不清了。 。

17.在一些重要活动或一些商业庆典时,常悬挂一些氢气球,但有时气球破裂遇到明火时很容易发生爆炸或引起火灾,因此有人用密度稍微比氢气大的稀有气体

氦气充填气球,这样既可以使气球上升,又杜绝了安全隐患。请据此简要回答:

(1)从以上事实中可以得出氢气的物理性质有 ,化学性质有 。(2)用氦气充填气球的优点是: 。

18.本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很多概念,对于概念我们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运用。

(1)由于 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所以水的化学性质是由 (填写具体的微观粒子,下同)保持的,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由 保持的。但是,因为金属汞是由 直接构成的,所以, 保持了汞的化学性质。

(2)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还有的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

(3)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二氧化硫分子是由 和 构成的。

(4)纯净物按照其组成元素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写出下列几种物质的化学符号。①氧气 ②氢气 ③铁 ④水 ⑤一氧化碳 ⑥五氧化二磷 ⑦ 氯化钾 ⑧高锰酸钾 ⑨氯酸钾 。在以上九种物质中,可以发现,前三种物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为 。后六种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为 。而④⑤⑥三种物质,又由于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所以,它们还属于 。

图-1

-4 (5)下面有几种物质以及它们的化学符号。①氢氧化钠NaOH ②硫酸H 2SO 4③氧化铝Al 2O 3 ④氯气Cl 2⑤氧化铜CuO ⑥臭氧O 3⑦酒精C 2H 5OH 。

其中,属于单质的是 (用序号填空,下同),属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

19.⑴我国的水资源总量居于世界第 位,但人均水量约为世界人均水量

的 分之一。我国人均水量最多的地区是 。江苏省的人均水

量低于500m 3·a -1,根据水资源紧缺指标,我省属于 缺水地区。

⑵请写出右图-3所示徽记的名称,再简述它的涵义是什么?

⑶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请你提出三条家庭节约用水的措施。

20.如下图所示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

①通电后,电极上出现气泡,一段时间后a 试管和b 试管中所收集的气体体积

比约为: ;

②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为: 。

③由电解水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 。

21.请你仔细研读下列表格中的例子:

表中有许多规律,如:“单质中含有一种元素”。相信你在物质分类方面会发现其他的规律:

(1) ;(2) 。

四、实验题(本题共 分)

22.如果给你提供物品:食盐、酒精灯、保鲜袋、火柴、杯子、两片小玻璃片等。问:你(选填“能”或“不能”) 设计实验证明芹菜茎中含水。你将

,观察到 ,证明芹菜茎中含有大量的水分。

23.在实验室可用图-4所示装置制取蒸馏水。回

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

a . ;

b . ;

c . ;

d . 。

⑵制得的蒸馏水在 中;装置中

的冷却水经过

d

仪器的方向如图报示,如果

改为从上端流入、下端流出则不行,其原因是 。 ⑶实验中水发生的是(选填:“化学”或“物理”) 变化。

24.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

探究分子有运动。请回答实

验中的有关问题。

图-3

⑴验Ⅰ:在盛有少量蒸

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 ~ 3

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

浓氨水。由实验得出的结论

有。

⑵实验Ⅱ(如图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⑶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兴趣小组成设计实验Ⅲ(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理由是。

25.某山区所饮用的水常是河水,由于河水中常含有大量的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可用次氯酸(HClO)杀死细菌,将漂白粉(主要成分是Ca(ClO)2)溶于水可生成可溶性氯化钙和次氯酸。下列是某户居民在饮用水之前对河水的处理步骤:

(l)可以除去较大颗粒、悬浮物杂质的步骤是。(填编号

...)

(2)能够消毒杀菌的步骤为。(填编号

...)

(3)A步中加明矾的作用是。

(4)该户居民得到的净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其原因是

26.有一种含有碎菜叶、碎塑料薄膜、泥沙,还具有一定臭味的生活污水,将其经过去渣、去臭处理后,可转化成为用于冲洗厕所的清洁用水。请回答:

⑴采用何种操作,可除去污水中的碎菜叶,碎塑料薄膜及泥沙?

⑵用什么物质,可除去污水中的臭味?

⑶把生活污水回收处理,进行再利用的目的是什么?

五、简答题

27.请从下面两小题中任选一题

....完成。

(1)设计关系图表示下列知识之间的关系:水、水的净化、防止水污染、爱护水资源、硬水、水的组成、软水、水污染源。

(2)设计概念图表示下列概念之间的关系:物质、纯净物、原子、单质、化合物、分子、混合物。

答:我选。

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1—12题每题2分,13—15题,每题3分,共33分)

⒈D ⒉B ⒊C ⒋A ⒌A ⒍C ⒎B ⒏C ⒐B ⒑A

⒒B ⒓C D ⒔C ⒕A 15.BD

三、填空(16—20每空(问)1分,共39分,21—22每空2分,共12分。本题共51分)

16.⑴B⑵C⑶B⑷A⑸C

17.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或者氢气是气体等合理皆可);具有可燃性;氦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使用安全,不会发生爆炸。

18.(1)分子;水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汞原子;汞原子

(2)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3)硫原子和氧原子

(4)化学式略,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5)④⑥;①②③⑤⑦;③⑤

19.节水徽记,节约每一滴水;节水方法合理皆可,如一水多用,变不间断淋浴,为间断洗浴,使用节水器具等

20.氢气:氧气=2:1;H2O 通电

____→H

2

↑+O2↑;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都不改变等等。

21.化合物中含有不同的元素;氧化物中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

三、实验探究(每空2分,共16分)

22.能;方案合理即可

23.

24.(1)水不能使酚酞变红,氨水可以使酚酞变红(2)烧杯中的液体由无色变为红色;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运动到B中后,形成氨水,使酚酞变红(3)无必要;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红,在第一个实验中已经可以证明了

25.(1)ABC;(2)D;(3)明矾溶于水形成胶状物吸附不溶性悬浮物,使之沉降;(4)混合物,因为其中含有可溶性杂质;

26.(1)过滤(2)活性炭(3)节约用水

27.

水的净化方法目的是:

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

水体污染源

爱护水资源

防止水体

污染

高二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同步练习及答案.doc

高二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同步练习及答案 高二学生想要学好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的知识,加强练习很关键,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二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同步练习,希望对你有帮助。高二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同步练习 一、基础巩固(21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选出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行伍(hng) 跬步(kuǐ) 锋镝(d) 锲而不舍(qi) B. 逡巡(qūn) 鞭笞(chī) 句读(du) 经传(zhun) C. 氓隶(mng) 劲驽(jn) 瓮牖(yǒu) 参省(xǐng) D. 中规(zhng) 槁暴(p) 遗镞(z) 老聃(dān) 解析:C项,"劲"应读jng。 答案:C 2.下列加点的词语,完全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①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②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③以致天下之士 ④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⑤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⑥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⑦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⑧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A.①③⑤ B.②⑥⑦ C.③④⑤ D.②④⑧ 解析:①"然而"意为"这样,那么"; ②"肥饶"与现代汉语相同;③"以致"意为"用来招纳"。④"逡巡" 与现代汉语相同;⑤"以为"意为"把......设为";⑥"用心"意为"使用心力";⑦"从而"意为"跟随并且";⑧"先后"与现代汉语相同。 答案:D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②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B.①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C.①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②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D.①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 ②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解析:A项,①连词,表递进,并且;②连词,表转折,却。B项,①连词,表因果,所以;②形容词,原来的。C项,①代词,它的;②副词,大概。D项,①②都是助词,的。 答案:D

第三单元单元检测试题

【中考强化复习训练】思想品德8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检测试题 (教科版) 班级:姓名: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学习,相信你们的收获肯定很大!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沉着动笔,祝你旗开得胜!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你选出并将它的字母代号填入下表相应的括号内。) 1、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下列图片中不是全部属于我国少数民族的有。(A) A汉族满族回族蒙古族 B 纳西族哈萨克族土家族普米族 C 布依族基诺族佤族德昂族 D 傣族裕固族土族景颇族 2、新中国成立后,我军在少数民族地区的部队和少数民族数量多的部队集中编了一些多民族组成的“民族连”,名气最大的是新疆军区某部民族六连。这个连队由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锡伯族等13个民族的官兵组成,至今仍然被人们称赞为“民族团结好六连”。这个事实说明(A ) ①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祖国大家庭中,各民族平等相处,形如兄弟②各族儿女心连心、手牵手,团结合作,共创中华文明③我国各族儿女团结一致,共同保卫着我们祖国的安全,维护着祖国的统一④在我国军队里各民族才能和平相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200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下图是由56个民族手拉手构成60图形,象征着 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飞向北京,庆祝祖国 六十周年节日!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要维护民 族团结,班班级生活中应该(D ) ①了解和尊重少数民族同学的生活习惯② 帮助少数民族同学尽快熟悉汉语③主动与 少数民族同学交流学习经验,和他们谈心④ 帮助少数民族同学克服生活中的困难,尊重 他们的文化和宗教信仰 A.①②③ B.①②④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四章 多彩的光 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四章多彩的光单元测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如图中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甲图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乙图中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丙图中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 D.丁图中漫反射的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 . 如图所示,一盛水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这时反射角为a,折射角为r,若光线传播方向不变,把容器右侧稍微垫高,待水面重新平静后,测出反射角为a′,折射角为r′,那么() A.a′a,r>r D.a′=a,r>r 3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图象;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40cm刻度处,对于此时像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A.一定是实像B.一定是缩小的像 C.一定是倒立的像D.一定是虚像 4 . 判断下图,平面镜成像正确的图是() A.B.C.D. 5 . 小军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如图.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A.若蜡烛放置在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正立的像 B.若蜡烛放置在3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缩小的像 C.若蜡烛放置在4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的实像 D.若要说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可以把蜡烛放置在15cm刻度线处 6 . 下列关于“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孔成像”——像是倒立、等大的实像 B.“平面镜成像”——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C.“照相机成像”——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D.“放大镜成像”——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第三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第三单元检测试卷 班级:座号:姓名:得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 A、陌.生(mò)宿.儒(s ù)秕.谷(bǐ)暂.时(zàn) B、确凿.(záo)绽.开(dìng)惭愧.(kuì)赠.送(zēng) C、自卑.(bēi)浸.满(qìng)弹簧(dàn)尴尬.(gà) D、蝉蜕.(duì)搓捻.(niǎn)唾.沫(cuí)贪婪.(lán)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B ) A.“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 B.我要给爷爷理发,爷爷笑了:“你?笤帚疙瘩戴帽子——充人哩。” C.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D.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3、回顾课文结合语境对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 ) A、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 ..。 机关:这里是秘密的意思。 B、他是渊博的宿儒 ..,这些知识不至于不知道。 宿儒:书念得多的老学者。 C、一页,两页,我如饥饿的瘦狼,贪婪 ..地吞读下去。 贪婪:贪得无厌。 D、从此以后,以这种不求甚解 ....的方式,我学会了拼写词语。 不求甚解: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 A、能不能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B、月球“玉兔”其实是一个小型化、低功耗、高集成的机器人。 C、经过这次月考动员大会,使我端正了学习态度。 D、她那活泼可爱的形象,清脆悦耳的嗓音,时时浮现在眼前。 5、下列句子只采用一种修辞方法的一项是(C) 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 D、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6-7题。(4分) 立春偶成 [宋]张栻 律回①岁晚②冰霜少, 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 东风吹水绿参差③。 [注释]①律回:即大地回春的意思。②岁晚:写这首诗时的立春是在年前,民间称作内,所以叫岁晚。③参差:不齐的样子。 6.诗中写实的诗句是(A ) A、律回岁晚冰霜少 B、春到人间草木知 C、便觉眼前生意满 D、东风吹水绿参差7.下面对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A. 诗人紧紧把握住立春这一节气真实地描绘了春到人间的动人情景。 B.从“草木知”到“生意满”诗人在作品中富有层次地再现了大自然的这一变化过程。 C.“便觉”写出了诗人因春回大地而无比喜悦的心情。 D.此诗流露出了感叹时光流逝的淡淡忧愁。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释](1)[媪]ǎo,年老的妇女。(2)[卒]完成。 8.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划一处)(2分) 逢老媪方磨铁杵 9.解释文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去:_离开______ 方:___正________ 欲:__想要_______ 还:____回去_____ 10.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2分) (1)问之,曰:“欲作针。”__代老妪___________ (2)学而时习之____代以前学过的知识 11.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______李白被老妇人感动了,回去完成了学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2分) _______铁杵磨针。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无论多么难的事情都会成功。________________ ___ 13.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增、漏、错、别字均不得分)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论语》中表明学与思辩证关系的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__三人行___ ,必有我师焉。 (5)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三分春色一分愁》,完成第14-18题。(16分)

大学附中八年级物理单元测试题:多彩的光及参考答案

第四章多彩的光 一、选择题 1.在我们上体育课站直队时,老师从队列正前方看,如果前面一位同学挡住了其他同学,就判断队列直了。这是因为() A.光速太大B.光的直线传播 C.队列很整齐D.前面的人高 2.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20°时,反射角也是20° B.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C.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 D.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3.小欣同学站在平面镜前看自己在镜中的像,如图4所示,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小欣和她的像的是() 图4 4.在湖边看平静湖水中的“鱼”和“云”,看到的是() A.“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B.“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C.“鱼”和“云”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D.“鱼”和“云”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5.如图5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CD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图5 A.入射角为60°,界面右侧是空气 B.折射角为45°,界面右侧是玻璃 C.入射角为30°,界面左侧是空气 D.折射角为45°,界面左侧是玻璃 6.把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5 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离凸透镜14 cm处,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A.正立、放大的虚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实像 7.一凸透镜正对太阳光时,在距凸透镜中心12 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把一支点燃的蜡烛分别置于光具座上距该凸透镜15 cm和8 cm处,则两次经该凸透镜成的像() A.都是放大的像B.都是正立的像 C.都是实像D.都是虚像 8.在天安门广场某处小丽想拍摄天安门城楼的全景,但发现在该位置只能从观景框中看到城楼的一部分,为了拍摄到天安门城楼的全景,拍摄位置及镜头的调整正确的是() A.远离城楼,镜头向后缩B.远离城楼,镜头向前伸 C.靠近城楼,镜头向后缩D.靠近城楼,镜头向前伸 9.如图6所示是小明戴上眼镜前和戴上眼镜后观察到的远处帆船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出小明视力存在的问题以及所戴眼镜的镜片类型是()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测试题

高二历史(必修3 )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5 ?昆明一中月考)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 A. 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 B. “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C. “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D. 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 2?《九章算术》分为方田、粟米、均输、方程、勾股等九章。这反映出中国古代数学() ①注重解决实际问题②与农耕生产密切相关③注重理论研究④以科学实验见长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古代中国人通过观测天象,明方向、知季节、告农时,逐渐积累了天文学知识,萌生和发展 了古代的天文学。这说明古代中国人掌握天文知识的目的是() A.神话统治阶级 B.服务于小农经济 C.服务于祭祀活动 D.战胜自然灾害 4.1262年,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被推荐给元世祖忽必烈,主持编订了《授时历》,与今天世界 通用的公历基本相同,但早于现行公历300年。《授时历》其名取意于“敬授民时”。这主要 说明 ①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农业科技特色古代很早就重视科学理论的研究 A.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②统治者重视天文立法是“重农”政策的体现 ④中国古代科技成就领先于世界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③中国 5?“民以食为天”,古代农书对农业生产有巨大的指导作用。下列有关农书《齐民要术》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 A?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B. 主要记载了长江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 C. 是北魏贾思勰所著 D. 强调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6.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黄帝内经》一一中医奠基之作 B. 《伤寒杂病论》一一“万盛宝典” C.张仲景一一“医圣” D. 《本草纲目》一一奠定中医临床学理论基础 姓名朝代著作 贾思勰北朝《齐民要术》 郭守敬元朝《授时历》 李时珍明朝《本草纲目》 ①中国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②古代科技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③表中者作一脉相承 A.①② B. ③④④农耕经济史古代科技发展保障 C.②④ D.① () 7. (2013 ?西安高二检测)阅读古代中国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简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 一、我会拼,也会写(10分) shēn zhǎn jiàn lìjié shěnɡnénɡ ɡòuēn qínɡ jìnɡ ài xiān hónɡɡōu huàxiónɡ wěi huīhuánɡ 二、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画出。(9分) 水分(fēn fèn )钉着(dīnɡdìnɡ)空(kōnɡkònɡ) 地 应该(yīnɡyìnɡ)答应(yīnɡyìnɡ)好( hǎo hào) 客 盛(shènɡ chénɡ)装兴( xīnɡxìnɡ)起葡萄干(ɡān ɡàn) 三、我会选字填空(8分) 1、密蜜 甜()()切茂()()林 2、沙纱 ()发()土()巾泥() 3、末未 ()来周()()尾()必 4、结洁 ()白清()()网()实 四、照样子,我也会写。(3分) 照相照相机火车

五、识字加减法。(9分) 1、宁(泞)(泥泞)急()()发()() 2、胜(生)(学生)省()()季()() 3、浇(烧)(烧火)兴()()搭()() 六、我会填。(15分) 1、一()灯光一()葡萄一()掌声 一()笑脸一()彩虹一()立交桥 2、群山()()树木()()点点()()华灯()()光彩()()银光()() 3、明亮的()难忘的()川流不息的() 动人的()火红的()风光秀丽的() 七、词语接龙。(4分) 国家——()——()——()——() 保留——()——()——()——() 八、我会连。(8分) 1、碉夜繁绚清朦环橱 华晰堡胧幕窗丽绕 2、宽穷贵恶强胜内加 贱弱窄富善减负外 九、把下面句子补充完整,并加上标点符号。(6分)

多彩的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多彩的光单元测试题及答 案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多彩的光》单元测试题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 如图1所示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水中倒影B.日食形成图1 C.小孔成像D.铅笔“折断” 2.小明同学在平面镜中的像是图2中的:() 3.在皮鞋擦过鞋油,还要用鞋刷或软布反复擦几下,越擦越亮,这是由于() A、反复擦可增加漫反射效果 B、反复擦可使鞋油填平皮革表面的凹坑,增加表面光滑程度,增加镜面反射效果 C、鞋油反光性能比皮革好,反复擦可使鞋油均匀分布,增加漫反射效果 D、鞋油的颜色比皮革鲜艳,可增加镜面反射效果 4. 如图3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 A.沿ON前后转动板E B.沿ON前后转动板F C.改变光线OB与ON的夹角 D.改变光线AO与ON的夹角 5. 下列光学器具中,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制成的是( ) ①放大镜②穿衣镜③潜望镜④近视眼镜 A.①与② B. ②与③ C.①与③ D.②与④ 6. 在下列光路图描述的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的是()图3 图2 A B 图4 C D

7. 小敏作发光点S的像S/的光路图,如图5。他作图的步骤有:①作反射光线O1A1、O2A2。②作入射光线SO1、SO2,③作法线O1N1、O2N2,④将反射光线O1A1、O2A2反向延长交于S/。正确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④①③② D.②①③④ 8. 电影院放映电影过程中涉及到很多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射到银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B.银幕上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C.从放映机射向银幕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D.白色的银幕可以吸收所有的色光 9.小翔周末与兴趣小组一起去参加活动,在用手机给同学们拍合影时,发现同学们已经占满手机取景显示画面,但左边的小明没有在画面中完整出现,为了让他也完全拍进照片,应该怎样调整:() A.手机远离同学 B.手机靠近同学 C.手机适当向左移 D.手机适当向右移 10.如果你在一平面镜中看到了另一个同学的眼睛,那么无论这平面镜多么小,该同学也 一定会通过这平面镜看到你的眼睛,这是因为() A.光的漫反射B.光的镜面反射 C.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D.彼此处在眼睛的明视距离位置 11. 图6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镜是() 12.如图7所示的光路图中,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射人水中时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现象是() 图7 13.舞蹈演员站在平面前训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演员在平面镜中成实像

第三单元 检测试题

第三单元检测试题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将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能恢复原状,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合理的是( C ) A.分子质量增大 B.分子个数增多 C.分子间间隔变大 D.分子体积变大 解析:将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能恢复原状,是由于温度升高导致 分子间的间隔变大,C正确。 2.下列粒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 C ) A.原子 B.分子 C.电子 D.离子 解析: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电子不是构成物质的粒子,故选C。 3.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 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温度升高,分子的体积变大 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解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A正确;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分子本身体积不变,B不正确;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C、D正确。

4.下列化学用语,通常只表示微观意义,而不表示宏观意义的是 ( C ) A.Ca B.N C.2N D.He 解析: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就只能表示微观意义,即几个原子,2N只能表示2个氮原子,不再有宏观意义。 5.稀土是储量较少的一类金属的统称,有“工业维生素”的美誉,是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铈是一种稀土元素,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C ) A.铈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58 B.在化学反应中,铈原子一般失去电子 C.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 g D.铈元素符号是Ce 解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8,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铈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58,A 正确;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电子,B正确;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C错误;铈元素符号是Ce,D正确。 6.核电荷数多于核外电子数的粒子一定是( D ) A.分子 B.原子 C.阴离子 D.阳离子 解析:分子与原子都不带电,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相同,A、B不正确;阴离子核电荷数小于核外电子数,C不正确;阳离子的核电荷数大于核外电子数,D正确。

《多彩的光》单元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多彩的光》单元测试题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3.在皮鞋擦过鞋油,还要用鞋刷或软布反复擦几下,越擦越亮,这是由于() ON 前后转动板F .改变光线AO 与ON 的夹角下列光学器具中,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制成的是() ③潜望镜 ④近视眼镜 .①与③D .②与④ ) 的光路图,如图5的步骤有:①作反射光线放映机射向银幕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景显示画面,但左边的小明没有在画面中完整出现,为了让他也完全拍进照片,应该怎样调整:() A .手机远离同学 B .手机靠近同学 C .手机适当向左移 D .手机适当向右移 10.如果你在一平面镜中看到了另一个同学的眼睛,那么无论这平面镜多么小,该同学也一定会通过这平面镜看到你的眼睛,这是因为( ) 12.如图7所示的光路图中,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射人水中时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现象是() 图3

图 7 图11 图10 13.舞蹈演 员站在平面 前训练.下 列说法正确 的是() A .演员在 平面镜中成实像 B .演员远离平面镜时,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变小 C .演员靠近平面镜时,像远离平面镜 D .演员以0.5m/s 的速度运动时,像也以0.5m/s 的速度运动 1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图9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 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A .幻灯机B .照相机 C .放大镜 D .潜望镜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 30分) 1.夏季,当你在河岸边漫步时,有时会看到“鱼在云中游”的美景。你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______ 形成的像,水中的云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像 雨后的天空,常常出现彩虹,这属于光的现象。我国是世界上电或“虚或光柱会伴随着动听的音乐,将喷泉照射得绚丽多彩。某一时刻, 一束光柱从池底通过水面斜射向空气,在水面上发生了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若入射角为30o ,则 反射角________;当入射光线远离水面时,折射光线将________水面。 6.华蓥市举办了几届颇具影响的梨花节。其中有一次,台湾歌手周杰伦也来到了梨花节晚会的舞台上,现场观众能从不同的位置看见他,这是一种光的____现象;当时他身穿紫色T 恤,蓝色 牛仔裤,如果舞台只用红色灯光照向他时,观众看到他的裤子的颜色是___色。 7.小明同学身高1.65m ,他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 m 处,他在镜中的像高为m ,像与他相距m 。 三、作图问答题(1题3分,2题4分,3题4分,4题2分,共13分) 1.小文和小满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通过实验收集到一组实验数据,当入射角为 45°时折射角为30°。但粗心的小文没有及时在图中标出折射光线的位置,请你在图12中画出折 射光线。根据图示可知光的传播方向改变的角度是。 图8 图9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复习质量检测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复习质量检测(60分) 一、基础巩固(21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选出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行伍(háng)跬步(kuǐ) 锋镝(dí) 锲而不舍(qiè) B.逡巡(qūn) 鞭笞(chī) 句读(dòu) 经传(zhuàn) C.氓隶(méng) 劲驽(jìn) 瓮牖(yǒu) 参省(xǐng) D.中规(zhòng) 槁暴(pù) 遗镞(zú) 老聃(dān) 2.下列加点的词语,完全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①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②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③以致天下之士④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⑤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⑥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⑦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⑧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A.①③⑤B.②⑥⑦C.③④⑤D.②④⑧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②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B.①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C.①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②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D.①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②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4.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罪:归咎,归罪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风尚 C.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弱点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断绝 5.下列语句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③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④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⑤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⑥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⑦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⑧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A.①⑤⑧/②/③⑥/④⑦B.①⑤/②⑧/③⑥/④⑦ C.①⑤/②/③⑥/④⑦/⑧D.①⑤⑧/②/③/④⑥⑦

第三单元检测题

第三单元检测题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得分:______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从上古至秦汉,山水或是作为神仙居所,或是作为祭拜对象,或是作为“比德”象征,或是作为通向“道”的媒介而存在,那一时期的山水图像只是一些零散的山石、树木。而进入魏晋南北朝之后,文人官宦所集聚的社会名流、上层集团在道、释、玄的思想驱动下,萌发了一股强烈的重返自然的激情与热望,原本作为“自在之物”的山水因此成为一个新被发现的审美对象,成为一种凝结着生理舒适感与视觉悦目感的现实而具精神性的空间。中国人的情感世界中从此生长出山水之乐。山水也逐渐从宗教画和故事画的背景中独立出来,成为绘画主体;作为自然情愫图像表达的山水画,以山川景色为载体实现着人们皈依自然的情感诉求。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在洛神与曹植的身影背后描绘着树石流水、河岸远山,它们为这一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铺设了“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的自然空间。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是现存最早的卷轴山水画,表现了悦目怡情的自然风光。远山高耸,白云缭绕,山石积翠,树影婆娑;山间瀑布垂下,激起珠光一片;朱桥衔接台岸、近坡,坡陀上桃树掩映,绿草如茵;游人或策马而行,或寻径闲步;春水初涨,微波粼粼,二三佳人沐浴熏风,荡舟远眺……一派春和景明的旖旎风光,一派纵享山水的陶然心境。这是美的目光与大自然欣然相遇的

情与景偕。 美的目光同样诱导着唐代的自然情愫。唐人富于诗人气质,他们用浓酒般的热情拥抱山水,也用唐诗般的浓情把丘壑林泉之美渲染得淋漓尽致;他们敏感而多情,纵情于现实山水,却将其表现得如同“湍濑潺湲,云霞缥缈”的神仙之境。青绿山水技法语言的成熟也为将这般美景描绘得绚丽多彩提供了可能。李思训(传)《江帆楼阁图》即是用江天一色、波光万重、轻舟荡漾、巉岩幽岭、松竹掩映、桃红椿绿、水榭朱栏等,烘托出日丽风清的江岸美景;而李昭道(传)《明皇幸蜀图》所表现的本是“安史之乱”后唐玄宗仓皇出逃、避难入蜀的窘迫经历,但却也一定要把那蜀地山水画得群峰竞秀,山花争妍。 (摘编自牛克诚《山水画:中国人自然情愫的图像表达》) 材料二: 山水画,从真正诞生之时起便与中国哲学中最核心的“道”的精神紧密相连。儒家的道德感悟是与山水连在一起的。《礼记·中庸》云:“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正是以山高水长来形容仁爱之道。同时,“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以老庄思想为核心的道家哲学更是崇尚自然山水。在这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心灵相照、气息相通的所谓“天人合一”的关系。而庄子心目中的神人居“藐姑射之山”,“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则更是一种心游万仞的自如之境。老庄哲学,成为中国山水画最重要的哲学基础,历代山水画家几乎无一不受其影响。将空理与山水融合起来进行阐发更是中国佛教和禅宗的一大特色。佛教徒们“性好山泉,多处岩壑”(《高僧传》)。建于深山之中的寺庙已经成为中国山水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对山水的亲近不仅有利于僧人们的修悟,也是他们具有较高审美感受力的表现,于是中国山水画史上便有了王维和诸多卓越的画僧。透过对儒道释哲学与山水关系的简单梳理我们不难看出,

八年级第四章《多彩的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C D

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10cm B.12cm C.24cm D.6cm 9、图2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镜是() 二、填空题 10.雨后的天空,常常出现彩虹,这属于光的现象。彩色电视机屏幕上各种艳丽色彩是由红、、蓝三种色光通过适当的比例混合得到的。教室里不同位置上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这是由于光的现象,(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11.如图,是检查视力时平面镜、被测者和视力表的位置关系示意图.若平面镜距视力表3m远,该视力表要求被测者在5m远处,则人应坐在离视力表m远处,视力表上其中一个“E”字开口指向纸外,则被测者应向她的(选填“上方”、“下方”、“左方”或“右方”)指才正确. (图11) 12.夏季,当你在河岸边漫步时,有时会看到“鱼在云中游”的美景。你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______形成的像,水中的云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像。 13.如图11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取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蜡烛A,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慢慢移动蜡烛B直到使它与蜡烛A的像,表明像与物的相同.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先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在光屏上观察不到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14.生活中经常提到的“影”与我们学到的许多光学知识有关,例如,水中倒影是由形成的,立竿见影是由形成的。摄影是由形成的。同学身高1.65m,站在平面镜前2m处,她在平面镜中的像距她_______m;她走近平面镜时,她在镜中像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5.常见的光学仪器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照相时,被拍摄者应站在距镜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投影仪能使投影片在屏幕上成倒立、___________实像;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为使看到的像更大,应适当_______________放大镜与地图间的距离,生活中我们经常观察到“实像”和“虚像”,请写出二者的一项区别:;在我们学过的光学元件中,能使物体成“虚像”的有:(写出一种即可)。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阶段水平测试卷(十七) 考查范围: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读山西省煤炭年产量增长图,回答1~3题。 1.山西省作为能源基地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因为 () A.能源资源丰富,采煤成本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B.全省产煤量的2/3供外调出口 C.山西省煤田地质条件良好,采煤成本低 D.已形成完整配套的采煤体系,综合利用水平全国第一 2.山西省煤炭产量增长快是因为 () A.全国能源利用效率降低,需求量大 B.重视采煤技术创新,开采速度快 C.交通运输发达,铁路网密布 D.人口多,劳动力多 3.山西省经济发展的正确战略抉择应是 () A.坚持以原煤生产和输出为主 B.以二次能源和高能耗原材料工业为主 C.改变原来以煤炭为主的生产模式,大力发展农业 D.调整经济结构,延长生产链 [解析]第1题,山西煤炭的开采成本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约58.4%供外调出口,综合利用水平有待提高。第2题,煤炭产量增长主要和市场需求、采煤技术有关。第3题,目前山西能源基地的突出问题是产业结构单一。 [答案] 1.C 2.B 3.D 读图,回答4~6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能源是煤炭,分布最多的省是山西省 B.②能源在世界上分布最多的地区是东南亚 C.我国的西气东输工程输的是③能源 D.④能源在东北地区分布最多 5.①能源在我国分布最多的地区的资源特点是 () ①分布范围广②煤种单一③埋藏浅,易开采④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 A.①②B.①③④ C.①③D.③④ 6.德国鲁尔区工业的最初兴起靠的是 () A.②B.① C.④D.③ [解析]本题组综合考查图表阅读分析能力。读图知,①应为煤炭,②为石油,④为天然气,③为水电,故第4题A项正确。第5题,考查山西煤炭资源的优势条件。第6题,德国鲁尔区是以煤炭资源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著名工业区。 [答案] 4.A 5.B 6.B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人教版2016七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人教版2016语文下第三单元检测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取缔(dì). B.跋涉(bá). C.呵斥(hē). D.赋闲(fù).诘问(jí)吊唁(yàn)举箸提笔(zhù)...滞笨(chì震悚(sǒng)情郁于中(yù)...针灸(jiǚ)涎水(xián)颠沛流离(pai)...差使(chāi)凹凼(dàng)肆无忌惮(dàn)...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分) 对于作家而言,粉丝易得,知音难觅。粉丝,是为成名______;知音,是为寂寞______。知音之可贵,不但在于______,能看出天才,而且在于______,敢畅言所见。 A.雪中送炭锦上添花慧眼独具胆识过人 B.锦上添花雪中送炭慧眼独具胆识过人 C.锦上添花雪中送炭胆识过人慧眼独具 D.雪中送炭锦上添花胆识过人慧眼独具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老王怎么了?”我急切地问他的邻居,“他好些没有?”

B.如何为农民提供量足质优的电视节目?是有关部门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 C.童年是懵懂的清晨,像沾露的牵牛花,枝条鲜嫩、柔软,充满汁液和梦幻。 D.“你把生命交给了浩瀚。从此,雄关漫道真如铁,八千里路云和月。君问归期,应是中华崛起时!”这句湖南卫视系列人物报道《绝对忠诚》的宣传语让人不禁心生豪迈。 4.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1分) A.琐屑伎俩满院狼籍祸不单行 B.粗拙焦灼变卖典质大厅广众 C.孤孀惨淡鸡零狗碎低眉顺眼 D.踌躇霹雳穷愁僚倒深不可测 5.下列句中划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1分) A B C.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不合坐一条板凳。 D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1分)。 A.随着粤剧表演及广彩制作等活动引入课堂,让更多学生受到了广府传统文化的熏陶。 B.中国体育健儿正在积极备战2020年奥运会,他们将在赛场上努力拼搏,争创佳绩。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多彩的光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多彩的光复习检测试题 (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对它们的解释正确的是() A.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B.在岸上看到水中的鱼,看到的是鱼的实像 C.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你将看到排列有序的三色发光区域是红、黄、绿 D.电视机遥控器前端有一发光二极管,可以发出红外线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 2.如图所示,把人参泡在酒中,通过酒瓶看见的是人参的放大虚像,这时的瓶和酒相当于一个() A. 凸透镜 B. 凹透镜 C. 凸面镜 D. 凹面镜 3.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凸透镜只对平行光线有会聚作用 B. 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他在镜中的像逐渐变大 C. 黑板面反光是由于光发生漫反射造成的 D. 日食的形成是由于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 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A. 放大镜 B. 照相机 C. 幻灯机 D. 潜望镜

5.小周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与烛焰等大的像(如图)。保持凸透 镜位置不变,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缩小的像,他必须 A. 让蜡烛远离透镜,同时让光屏也远离透镜 B. 让蜡烛远离透镜,同时让光屏靠近透镜 C. 让蜡烛靠近透镜,同时让光屏也靠近透镜 D. 让蜡烛靠近透镜,同时让光屏远离透镜 6.如图所示,小宇同学正在用“自拍神器”摄影留念.与用手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 A. 增大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 B. 减小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 C. 增大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 D. 减小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个清晰的像,则 ( ) A. 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 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 把凸透镜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 D. 把凸透镜向右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放大镜到地图的距离应大于焦距 B. 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C. 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D. 人眼相当于一架照相机,物体能在视网膜上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第三单元测试题及试卷答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姓名: 班别: 成绩: 一、读拼音,写汉字。(6分) lǜpàn dù dào zào fèi 过()()断()子()窃()音()水 二、多音字组词。(6分) cánɡ()diào() cháo() 藏调朝 zànɡ()tiáo()zhāo() 三、组词。(4分) 肺()夹()藕()柿() 矮()嫌()胎()粘() 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8分) 安然()恙古往今()庞然大()气象万() 藕断()连干干净()蛰伏()动来无影去无() 五、选词填空。(8分) 突然果然居然仍然 1、天下着大雨,解放军战士()冒雨前进。 2、夜深了,博物馆里()传出了急促的报警声。 3、气象预报员说:“今天有雨”。到了下午三点钟,()下起雨来。 4、我们在自家的后院荒地里种了花生,没过几个月,()收获了。 六、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6分) 软:A物体内部的组织疏松,受外力作用后容易改变,与“硬”相对;B柔和;C软弱; D容易被感动或动摇。 1、老师的话语像春天里的柳条一样柔软。() 2、我的同桌总是欺软怕硬。() 3、他妈妈是个耳朵软的人,被儿子缠了一通,只好答应让他去参加电脑培训班。() 七、判断句子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6分) 1、鲸跟牛马一样用肺呼吸。() 2、齿鲸主要吃虾和小鱼。() 3、鲸的寿命很短,一般只活几年。() 4、松鼠喜欢下水。() 5、松鼠经常在高处活动,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 6、“变色玻璃”能够对阳光起反射作用。() 八、修改病句(在原句修改)。(8分) 1、鲸的后肢经过漫长的年代,终于变化了。 2、鲸跟牛羊一样用肺呼气,这证明它不属于鱼类。 3、博物馆里陈旧着许多珍贵文物,供人参观。 4、窗口装了“隔热玻璃”,就能阻止强烈的阳光。 九、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8分)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训)良,很讨人喜欢。它们虽然有时也捕捉鸟雀,却不是肉食动物,常吃的是杏仁、榛子、榉实和橡栗。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骄)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拢)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座)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1、把文段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划去。(4分) 2、按要求写词语。(4分)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知识检测题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知识检测题 一、积累运用:(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而耻学于师 D人非生而知之者小学而大遗 2.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B.七十者衣帛食肉 C.外连横而斗诸侯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君子生非异也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斯天下之民至焉 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尽心焉耳矣B.古之学者必有师 C.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D.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5.下列各组句子中,“所以”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C圣人之所以为圣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6.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申之以孝悌之义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D.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7、下列各句中“胜”字的含义与“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中“胜”字相同的一项是() A、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B、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C、日出江花江胜火 D、引人入胜 8、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危(高)乎高哉凡六百一十六言(字) B、填然鼓(动词,击鼓)之非能水(用做动词,游水)也 C、合从(通“纵”)缔交赢粮而景(通“影”)从 D、而耻(以……为耻,意动用法)学于师南(向南,动词)取汉中 二、文言文阅读:(共3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19分)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9.下列各句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五亩之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