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超引导介入治疗肝囊肿326例临床观察
彩色多普勒超声介入治疗肝脓肿的临床疗效观察

彩色多普勒超声介入治疗肝脓肿的临床疗效观察目的观察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介入治疗肝脓肿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我院84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42例在超声引导下行针刺抽吸术;B组42例在超声引导下行置管引流术。
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住院天数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B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A组的(67.50%)(P<0.05),且两组均未见明显并发症。
B组患者脓腔得以缩小50%的用时明显短于A组的(P<0.05),但两组脓腔缩小≥90%的用时相似。
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行肝脓肿治疗,操作简便,疗效显著。
从患者脓腔得以缩小50%的用时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看,采用置管引流术较针刺抽吸术更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彩色多普勒超声;肝脓肿;针刺抽吸术;置管引流术;临床疗效肝脓肿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重、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的特点[1]。
肝脓肿由阿米巴原虫或细菌感染所引起,属于继发性的感染,以细菌性常见。
临床症状主要有发热、畏寒、右上腹疼痛及伴有胃肠道症状。
传统的肝脓肿治疗为采用内科药物治疗和进行外科手术切开引流治疗。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具有操作方便快捷、定位准确的优势,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检查、引导经皮穿刺治疗肝脓肿[2]。
本文将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8月收治的84例肝脓肿患者随机分组,统计分析了超声介入采用针刺抽吸术和置管引流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自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8月收治的确诊为肝脓肿的患者84例。
其中,男49例,女35例;年龄11~71岁,平均(44.05±4.71)岁;脓肿位于肝右叶的患者60例(71.43%),位于肝左叶的患者19例(22.62%),位于肝左右叶的患者5例(5.95%);脓肿直径10cm的患者12例(14.29%);病程为11d~3个月。
将84例肝脓肿患者随机分为A组(行针刺抽吸术组)和B组(行置管引流术组)。
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肝囊肿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肝囊肿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发布时间:2023-02-12T05:24:58.618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9月18期作者:马成露[导读]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肝囊肿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马成露(南京市中医院功能检查科;江苏南京210000)【摘要】目的:探索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肝囊肿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2019年10月至2021年12 月纳入的87例均是我院收治的肝囊肿患者,随机分二组。
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手术,观察组患者则实施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前后患者生存状态。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后患者生存状态均优于对照组,P<0.05。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无显著差异,其中,对照组治疗显效有24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100.00%。
观察组治疗显效有27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100.00%,P>0.05。
结论:肝囊肿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效果确切,可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生存状态改善。
【关键词】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肝囊肿;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肝囊肿是当前肝脏良性病变中的一种常见且多发性的病变[1]。
以往手术中,多进行开腹或囊肿开窗治疗,外科手术具有创伤大、术后复发率高的弊端,尤其是合并病变多、手术麻醉风险大、囊肿位于肝中央的病人。
近年来,超声引导下的穿刺介入疗法已广泛用于临床,它具有更高的安全性[2]。
本研究2019年10月至2021年12 月纳入的87例均是我院收治的肝囊肿患者,随机分二组。
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手术,观察组患者则实施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探讨了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肝囊肿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9年10月至2021年12 月纳入的87例均是我院收治的肝囊肿患者,随机分二组。
观察组44例,男女比例是19:25,年龄最小、最大分别35岁、80岁,平均(58.45±2.45)岁。
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肝囊肿的临床应用价值观察

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肝囊肿的临床应用价值观察郭金瑞【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肝囊肿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肝囊肿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无水乙醇硬化剂进行超声引导下介入穿刺治疗,观察组应用聚桂醇硬化剂进行超声引导下介入穿刺治疗,进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的对比.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2.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2.0%,高于对照组的18.0%(P<0.05).结论:应用聚桂醇硬化剂进行超声引导下介入穿刺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期刊名称】《中国医疗器械信息》【年(卷),期】2018(024)009【总页数】2页(P92-93)【关键词】超声引导;穿刺介入;聚桂醇;肝囊肿【作者】郭金瑞【作者单位】抚顺市第二医院辽宁抚顺 113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7.3近年来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开始广泛应用于肝囊肿治疗,该方法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治疗过程中需要应用硬化剂,常用的硬化剂包括聚桂醇和无水乙醇,但对于两者应用效果临床中还没有形成统一论断。
为进一步提升超声引导下介入穿刺治疗效果,本研究选择本院收治肝囊肿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对其中50例患者应用聚桂醇硬化剂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另外50例患者应用无水乙醇硬化剂,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本院2016年7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肝囊肿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肝囊肿,并且不存在血液系统异常、心肾功能异常、精神系统异常患者。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
观察组包括女22例、男28例,患者年龄26~63岁,平均(42.3±5.3)岁;其中多发囊肿28例,单发囊肿22例。
肝脓肿患者应用超声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肝脓肿患者应用超声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一、研究背景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肝脓肿患者应用超声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三、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肝脓肿患者100例,其中男性60例,女性40例,年龄范围为18-80岁。
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超声引导下肝脓肿抽脓引流术。
术后随访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四、研究结果通过观察发现,超声引导下肝脓肿抽脓引流术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疗效显著,治愈率高。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未发现严重并发症。
研究结果表明,超声介入治疗对肝脓肿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肝脓肿患者应用超声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超声介入治疗在肝脓肿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六、研究意义本研究为肝脓肿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为临床医生在肝脓肿患者治疗过程中提供了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也为临床上进一步开展超声介入治疗肝脓肿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七、研究不足本研究虽然结果显示了肝脓肿患者应用超声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但由于样本数量有限且缺乏对照组,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有必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开展多中心大样本对照研究,进一步验证本研究结果。
八、致谢在本研究进行期间,得到了相关专家和同事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九、参考文献1. 王晓云. 肝脓肿的超声介入治疗. 中华实用医学, 2019: 28-30.。
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肝囊肿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龙源期刊网 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肝囊肿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作者:陈霞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12期【摘 ;要】目的:探析在肝囊肿的治疗中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于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11月收治的肝囊肿患者,共计60例,根据患者的选取顺序进行分组,将前30例患者分到对照组,另外30例分到观察组。
所有的患者均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选择无水乙醇硬化剂,观察组则使用聚桂醇硬化剂。
观察和分析两组采用同样治疗方法不同硬化剂后的临床状况,并记录详细的数据,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症状积分和生活质量。
结果:通过分析可知,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肝囊肿;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473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2-0106-01前言:随着医疗技术的提升,肝囊肿的治疗中超声引导穿刺介入治疗的应用愈加广泛,其不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还能够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在实际治疗中硬化剂的选取对治疗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鉴于此,本次演技选取我院收治的部分肝囊肿患者进行分析,采用分组对比的方法,探析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肝囊肿的临床应用效果,具体报告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11月收治的肝囊腫患者选取其中60例作为本次主要研究对象。
根据选取患者的先后顺序,将前30例患者分到对照组,后30例分到观察组。
对照组中男女比例分别是14例和16例,本组患者的年龄阶段处于22-69岁之间,年龄的平均值为。
肝脓肿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

肝脓肿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肝脓肿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
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7月本院收治的肝脓肿60例患者纳入研究,依据治疗方式所分的对照组(30例),手术治疗,观察组(30例)介入治疗,对比效果。
结果观察组WBC、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长,均短于对照组(P<0.05);而住院费用、并发症率,则比对照组低(P<0.05)。
结论对肝脓肿的治疗,超声引导下介入干预,能缩短病人恢复的时间,并发症少。
【关键词】超声引导;肝脓肿;介入治疗[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of liver abscess under ultrasound guidance.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liver absces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20 to July 2021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According to the treatment method, they were pided into control group (30 cases), surgical treatment and observation group (30 cases)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Results the WBC, temperature return to normal time and length of hospitaliz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hospitalization cost and complication rate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Conclus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liver abscess, interventional intervention under ultrasound guidance can shorten the recovery time of patients and reduce complications.[Key words] ultrasound guidance; Liver abscess; interventional therapy在腹部脓肿的发生中,肝脏属于高发部位,尤其患者抵抗力差时,病原体更容易侵入肝脏,导致炎症反应,形成较大的脓肿。
CT引导下介入治疗囊肿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第31卷第4期吉林医药学院学报V01.31N o.42010年08月Jour nal of J il in M e di cal C o H e g e A ug.2010—209一人”,可在合同中明确双方的约定和承诺(如防止过面的知识培养,提高医务人员的医德素质,在医疗过度医疗的条款可作为医院对职工的要求),达到有效程中时刻不忘“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防止在医疗的激励与约束作用。
服务中违背了“病人第一”、“知情同意”等医学道德3.2行为层面:建立适度的激励机制原则。
要求医生必须向病人提供充分的病情资料,包根据医生身份的双重性,建立适度的激励机制。
括治疗方案的益处、危险性及可能发生的其他意外情要求医生、医院管理者、医生助理、患者和医院领导共况,并以此建立诊疗方案,使病人能自主地做出决定,同参与。
其最大特点是以医疗效果为导向,患者、医接受或不接受这种诊疗。
这里,重点强调医务人员所院管理层和医生助理评价为辅助,医生自我评价为底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与易理解性,反对出于自线,医院领导监督管理的绩效考核体系。
医生、患者、己的经济利益诱导患者的医疗需求。
同时,还要严把医院考核结果都作为医生评定职称和晋升的依据,以医务人员关,加强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对此来约束医生的行为,规避道德风险。
不适合医生岗位的人员要作出更加合理的调整,对败建立医生劳务补偿机制,适当提高技术劳务收入坏社会风气的医生要坚决清除出医疗队伍,在最大限报酬(如提高挂号费、手术费等医疗服务费);降低大度内制约医疗服务中损害病人的利益。
型医疗设备检查收费标准;健全定点医院竞争机制,提高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降低医疗成本。
政府有关参考文献:部门要监督医疗服务质量、协调医患关系和政策调研;建立标准化的管理机制,制定出入院标准、诊疗技[1]兰碧政过度要!、适乒医疗与诊疗最优化[J]医学与查磊謦:要矍篓翼规甍:茎圭銎型制度层面’建立和医[2]蓁耄嚣’警’妥氦阶段医患关系的社会学研究疗机构共担费用风险的完善机制。
肝脓肿患者应用超声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肝脓肿患者应用超声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肝脓肿是指发生在肝脏内的一种感染性疾病,其特点是肝组织内形成大量脓肿。
传统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然而这些治疗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容易导致药物抗性和手术创伤较大的问题。
而超声介入治疗在肝脓肿的治疗中有着一定的优势,因此我们开展了一项临床研究,对肝脓肿患者应用超声介入治疗的疗效进行评估。
本研究的对象为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肝脓肿患者共计100例,这些患者年龄范围18-75岁,男女比例为2:1。
其中80例为急性肝脓肿患者,20例为慢性肝脓肿患者。
超声介入治疗包括穿刺引流、药物注入和脓肿灌注消融等。
研究结果显示,肝脓肿患者应用超声介入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其中急性肝脓肿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慢性肝脓肿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
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体温及白细胞计数均得到明显改善。
超声介入治疗对患者的肝功能和免疫功能均无明显损伤。
超声介入治疗的主要优势在于其微创性和精确性。
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引流,可以准确地选择穿刺点和插管,并且可以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避免了手术操作的盲目性。
超声引导下的脓液灌注消融可有效杀灭脓肿中的病原菌,并避免了手术操作对肝脏的破坏。
在本研究中,治疗过程中仅有2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分别为局部出血和感染,但经过及时处理后均得到了控制。
超声介入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超声介入治疗对肝脓肿患者具有较高的疗效和安全性。
该治疗方法的微创性和精确性使得其成为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选择。
由于本研究的样本量有限,时间跨度较短,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开展大样本、长时间的临床研究来验证本研究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彩超引导介入治疗肝囊肿326例临床观察
作者单位: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中心医院
通讯作者:张练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注射无水乙醇治疗肝囊肿的方法,寻求疗效更好、更安全的操作方法。
方法总结分析注射无水乙醇治疗肝囊肿326例,置管引流及不予控制乙醇总量为主要方法。
所有病例均随访3~6个月。
结果肝囊肿326例共362个囊肿,治愈330个,有效20个,无效12个。
治疗总有效率约96.7%。
其中术中、术后出现轻度腹部不适22例,术中囊内出血7例,术后腹腔积血2例。
结论超声引导下乙醇直接冲洗或置管引流冲洗治疗肝囊肿疗效确切,不良
反应少。
肝囊肿是一种良性病变,以往多采用手术治疗,手术创伤较大。
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应用,现多采用在彩超引导下将穿刺针、导管、药物或操作器械等
正确放置到所要到达的病灶、囊腔、体腔,达到定性诊断和治疗目的[1]。
介入性超声治疗肝囊肿已有报道,但对其远期疗效及介入治疗方法的改进报
道较少。
本研究通过对笔者所在医院326例肝囊肿介入治疗和随访观察,进一步探讨介入超声对肝囊肿的具体操作方法的改进及近、中远期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2001年6月~2011年6月本院彩超或CT诊断的326例肝囊肿患者(共362个囊肿)进行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
患者年龄18~83岁,平均50.11岁。
囊肿最大直径3.1~1
2.0 cm。
其中多发性肝囊肿15例。
1.2 仪器与方法采用东芝SSA-550A型超声诊断仪,配备专用穿刺探头,探头频率3.75 MHz,使用日本八光18~21G×200 mmPTC穿刺针。
超声引导下选取囊肿穿刺点,一般取囊肿距皮肤最近位置的最低点。
彩色多普勒显示尽量避开
大的血管和重要脏器。
皮肤常规消毒,2%利多卡因 5 ml局麻后放置无菌探
头,待图像显示清楚后,固定探头,进针至皮下后嘱患者屏气,当针尖到达囊肿中心偏后一点位置后,退针芯,外接导管及注射器。
嘱患者平静小幅度呼吸。
尽量抽净囊液后注入利多卡因6 ml,随注入99.9%医用酒精硬化治疗。
无水酒精用量常规为抽出囊液的1/4~1/3。
单次乙醇注入剂量≤60 ml,保留3 min后抽出再行第2次乙醇冲洗,如此反复冲洗,乙醇注入总量不控制,以乙醇注入后回抽的颜色由乳白逐渐变清,直至完全纯清液后再冲洗2次为原则。
治疗结束前抽出无水酒精,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囊腔,拔针时缓慢推少量利多卡因。
置管引流者待引流管置入后,每4 h观察一次引流情况,记录引流量,以引流结束后(一般2~3 d)再行乙醇冲洗,每天2次,2~3 d结束,冲洗方法同上单次穿刺。
所有病例均随
访3个月~1年。
2 结果
本组肝囊肿326例共362个囊肿,治愈330个,有效20个,无效12个,治疗总有效率96.7%。
362个囊肿中直径<10 cm的322个,治愈及有效者共319个,有效率99.0%;>10 cm的囊肿40个,治愈及有效者共31个,有效率77.5%,
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明超声介入治疗肝囊肿,随着囊
肿增大疗效呈下降趋势。
对直径<10 cm者疗效肯定,对>10 cm者疗效相对较差。
>10 cm的囊肿40个中,30个采用直接冲洗疗法,治愈及有效者共8个,有效率约26.7%;10个囊肿采用置管引流冲洗疗法,治愈及有效者共7个,有效
率约7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明对直径>10 cm
的肝囊肿,置管引流治疗方法优于直接冲洗疗法。
本研究中不良反应有,在治疗术中、术后患者发生类似醉酒后症状,如面红、心跳加快、头晕、恶心者21例,轻度腹痛22例,经密切观察均未作特殊处理自行缓解。
术中囊内出血2例,手术未中断,术后随访为治愈。
术后1例出现腹腔少量积血,经保守治疗、超声引
导下穿刺抽血生理盐水冲洗后缓解。
全部病例无术后感染。
3 讨论
既往治疗肝囊肿以手术治疗为主,即在剖腹术下或经腹腔镜切除囊壁。
其术后恢复慢,并发症较多。
近年来,随着影像介入学的发展,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并硬化治疗肝囊肿,已逐渐被临床所认可。
本研究通过对362个肝囊肿行超声介入治疗,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技巧是提高肝囊肿治疗成功率的关键。
对于穿刺点的选择,要保证定位准确,选择自体表至病灶的最短途径进行穿刺,最好囊壁前有一定的正常肝组织。
并尽可能使针垂直皮肤进针,以降低并发症。
对于近膈面的病灶,最好在肋缘下进针或在肺底强回声以下3 cm
处进针,可避免穿刺胸膜腔。
利用彩超可以避开大血管,减少危险[2]。
为了使囊腔能尽快闭合和提高一次治愈率,本研究采用了以下方法:注射乙醇前尽量抽尽囊液,避免残留囊液对乙醇的稀释;乙醇用量常规为抽出囊液的1/4~1/3,对较大囊肿并且患者可以耐受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加大乙醇用量至抽出囊液的1/2,以求彻底凝固囊壁,取得较好的疗效。
穿刺过程中可调整针尖位置,但避免大幅度调整,以免针尖脱出囊腔,引起乙醇外漏。
本研究乙醇冲洗后,不予保留少量乙醇,对疗效无影响。
另外,随着囊肿增大,其治疗有效率呈下降趋势。
究其原因可能是单次乙醇用量不足,导致囊壁细胞凝固不完全。
所以对于直
径>10 cm的巨大囊肿可行多次乙醇冲洗疗法或置管引流冲洗疗法。
介入超
声并发症主要有出血、过敏反应及迷走神经反射性心动过缓,应及时抢救处理。
本组有22例在注射无水乙醇后1 d自觉肝区隐痛,能耐受,一般持续3~5 d,未做特殊处理均自行缓解。
超声介入治疗肝囊肿具有简便、安全、有效、微创、穿刺成功率高等优势。
对适合病例可替代传统的开放引流及外科手术切除,值得临
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1351.
[2]Zhang YS,He S,Zhu SH,et al.Therapeutic effect of absolute treatment for hepatic and renal cyst under the guidance of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J].Chin J Interv Imaging Ther,2005,2(3):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