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 计算机模拟

合集下载

第5讲 离散事件仿真

第5讲   离散事件仿真

2.1.1 仿真程序的主要成分:
采用步长法仿真的程序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 ① 仿真时钟:提供仿真时间的当前值 ② 事件表:由策划和事件调度生成事件名称、时间的二维表,即有 关未来事件的表 ③ 系统的状态变量:描述系统状态的变量 ④ 初始化子程序:用于模型初始化 ⑤ 事件子程序:每一类事件的服务子程序 ⑥ 调度子程序:将未来事件插入事件表的子程序 ⑦ 时钟推进子程序:根据事件表决定下次的事件,将仿真时钟推进 到事件发生时刻 ⑧ 随机数产生子程序:产生给定分布随机数的子程序 ⑨ 输出函数子程序:用于系统性能分析的子程序 ⑩ 统计计数器:用来存放与系统性能分析有关的统计数据的各个变 量值 ⑾ 主程序:调用上述各子程序并完成仿真任务全过程
❖ 引起系统状态变化的行为称为事件。“顾客到达事件”引起了系统 状态变化:服务员由“闲”变为“忙”,或排队的队长加1。事件是 在某一时间点的瞬时行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系统是由事件驱动 的。事件不仅用来协调两个实体之间的同步活动,还用于各个实体 之间传递信息。
❖ 一个系统中往往有许多类事件,事件发生与某一实体相联系,并可 能引起其它事件的发生。 仿真模型中必须建立事件表,记录每次发 生的事件或将要发生事件的类型、时间、相关实体属性等。
2.1.2 仿真程序的流程管理:
仿真流程管理(即仿真调度)是仿真建模的核心.
(1) 仿真时钟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中时间的变化是用一个逻辑时钟的时间数来表示。 仿真时间与所有实体的活动及所有事件的调度有关系,仿真时间与真实 时间可以通过选定的时间的比例尺相关联。每一事件通过被调度事件时 间与仿真时钟相关联,当对应的物理事件发生时,这个事件时间就对应 于实际系统的真实时间。仿真时钟一般有两种推进方式:
1.3 离散事件建模的步骤

第五讲认知心理学与传播

第五讲认知心理学与传播

• 认知理论:是指当代心理学和学习心理学中的一 种理论。它包括结构主义的观点和信息加工的观 点。
• 认知心理学:狭义的认知心理学指信息加 工心理学,它把人的认知和计算机进行功 能模拟。
广义的认知心理学既包括信息加工的观点, 也包括结构主义的原理,还涉及到情绪和 动机。
心理学派
结构学派 机能学派 格式塔学派 行为主义 精神分析
• 2、它隐含着理论所要求的世界观,决定某种自然图像以 及某种价值标准,形成不同的形式系统或符号系统。
• 3、它是得到一定科学共同体一致赞同的,其成员共同拥 有的信念。
• 因此范式是一个包括各种科学、哲学、社会因素在内的综 合体。范式由符号概括、形而上学假定以及范例(解决具 体问题的解题模型)三个要素组成。
态度有以下几个特性:
(1)态度不是生来俱有,而是后天习得; (2)态度必有对像。它可以是具体的人、物、事件,
也可以是抽像的思想、理论等; (3)态度一旦形成,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4)态度有结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性构成。
彼此间协调一致。 (5)态度是内在的体验,只有通过言语、行为、间接
地推测; (6)态度有方向、强度和信任度。
霍夫兰对传播学最突出的贡献:
• 一是将心理实验方法引入传播学研究;
• 二是通过研究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 性和复杂性,对否定早期的“子弹论”效 果观起到了很大作用。
库恩对于科学哲学的最大贡献就是深化了范式的概念。 一般说来范式指的是科学共同体的共有信念,它至少 有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 1、它建立在最大理论成就的基础上,为以后的科学研究 工作提供了可供模仿的范例,提示了一种新思路、新框架, 规定了一定时期中这门科学发展的道路和工作方式。
认知心理学

第5讲 离散事件仿真

第5讲   离散事件仿真

1.2 离散事件系统模型的建立
• 还可以根据系统输入信息及状态演变的确定性/不确定性, 分成确定性DEDS模型和随机性DEDS模型。
• 根据状态变化的量化特征,分成逻辑(定性)模型与数 量(定量)模型等。
• 从现有各类的DEDS模型来看,尚没有通用的、适合于各 类研究对象的模型表示形式。 从现有模型的形成过程来 看,DEDS模型的常用办法主要有 –排队论方法 –网络图或事件图法 –形式语言与自动机法 –随机过程描述法(如Markov过程和CSMP过程) –抽象代数法(如双子代数、极小代数、极大代数)
• 进程是由若干个事件和若干个活动组成,它描述了事 件及活动之间的相互逻辑关系及时序关系。
[例2] 在一个有较大水位落差河段上的船闸运行系统,从上游 新来的船只到达船闸时,进行排队,排到时,船闸打开,船只 过闸,最后船只离开船闸。 该系统的实体、事件、活动和进 程,它们之间的关系?
实体:船只为临时实体,船闸为永久实体.
相互关系
相互关系规定了系统中不同变量的相互关联,指影响系统变化的各实 体、变量和参数之间的连接关系和作用关系。 相互关系大部分反映在 各成分的活动之中,而活动又由事件所引发,所以弄清事件、活动的 关系是系统描述中极为重要的。
例如,船闸运行系统中的事件:船只到达、船闸开始服务、船闸结束服务、船只 离开。活动有:排队活动、过闸服务等。按仿真目的表示出这些事件发生的顺序、 活动持续过程,以便描述出系统间的相互关系,由此可以进一步画出系统的流程 图和网络图。
• 而离散事件仿真通常是面对事件的,时间指针不是固 定增值推进,而是由事件的推动而随机递进。
• 连续系统仿真中,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是由表征系统变 量之间的关系的方程来描述的,仿真的结果表现为系 统变量随时间变化的历程。

计算机一级PPT05计算机组成

计算机一级PPT05计算机组成
答: 所以,阿花儿老师一共养了8000头猪,是个土豪。
7 内存大小的计算
【例1】:某存储器的地址范围为1000H~4FFFH,其寻址范 围是( 16 )KB?
实际存储空间
1B 1B 1B 1B … 1B 1B
地址
4FFFH 4FFEH 4FFDH 4FFCH …. 1001H 1000H
解: 存储空间数量:
(1)运算器(ALU) 运算器主要由算术逻辑单元和各种寄存器组成。主 要功能是执行数值运算的加、减、乘、除等算术运算和 执行与、或、非的逻辑运算。
1.1 五大基本硬件-CPU
(2)控制器 控制器是计算机的指挥中枢,用于控制计算机各个部 件按照指令的功能要求协同工作,负责全机控制。其基 本功能是从内存取指令、分析指令、执行指令和向其他 部件发出控制信号。 控制器的主要部件由程序计数器(PC) 、指令寄存器 (IR) 、指令译码器(ID) 、操作控制器(OC)组成。
工具:编译程序
解释程序
2 系统软件-程序设计语言
解释方式:口译 特点:边翻译边执行 不产生目标程序
6 硬盘大小的计算
磁盘空间大小的计算 磁盘的数据存储是按照扇区进行存储的,同时,存储
容量是硬盘的主要参数。目前机械硬盘存储容量已经超过 6TB,一般的计算机也会达到几百GB到几TB,存储容量的 公式为:
存储容量=盘面数 × 磁道数 × 扇区数 × 每个扇区容量 例如:一个机械硬盘有64个扇面,1600个磁道,1024个扇
4FFFH-1000H+1 = 4000H 转换成十进制: 4000H = 4*163 空间大小: 4*163/210 = 16KB
02软件系统
1 基本概念
► 软件
程序、程序运行所需要的数据及开发、使用和维护这些程序所需要的文档。

信息化导论 第5讲 通信与计算机网络B

信息化导论 第5讲 通信与计算机网络B

4.5.3 TCP/IP模型

本来无层,人为添加




(1)网络接口层 TCP/IP协议栈结构没有包含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因此不 能完成计算机网络的全部功能,必须与其他协议协同工作。 网络接口层负责将IP分组封装成适合在具体的物理网络上 传输的帧结构并交付传输。它包括: · 用于协作IP分组在现有网络介质上传输的协议,如IEEE 802.x; · IP地址与实际物理网络地址间的转换协议——ARP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和RARP; · 用于串行线路连接主机与网络或连接网络与网络的SLIP 协议和PPP协议。
Leabharlann (4)应用层 TCP/IP的应用层是几个可以在各种机型上 广泛实现的协议,如文件传输协议FTP、远 程终端访问协议Telnet、域名服务程序 (Domain Name Service,DNS)、简单邮件 传输协议(Simple Message Transfer Protocol, SMTP)等。



4.5.2 IEEE 802模型

IEEE于1980年2月成立了局域网标准委员会, 简称IEEE 802委员会,专门从事局域网的 标准化工作,它为局域网制定了一系列标 准,统称为IEEE 802标准。

1. 局域网的特点




局域网覆盖范围有限、站点不多,与广域网相比,它的体系结构也有 很大不同。 (1)局域网的物理层与OSI的物理层具有相同的功能,包括了位流传 输与接收、信号电平与编码、拓扑结构、传播速率等。但是,由于局 域网传输距离短,可以使用的传输介质比较多,并且各种介质差异较 大,从而使物理层的处理比较复杂。为了有效地进行这些处理,局域 网的物理层被分成两个子层: · 下面的子层用于对传输介质进行说明,如以太网中的物理信令 (physical signaling,PLS)子层; · 上面的子层作为传输介质的访问单元,用于发送/接收比特、编码以 及介质处理,类似于OSI/RM的物理层,如以太网中的物理连接 (physical medium attachment,PMA)子层。

信息化导论 第5讲 通信与计算机网络A

信息化导论 第5讲 通信与计算机网络A




1950年 时分多路通信应用于电话系统 1951年 直拨长途电话开通 1956年 铺设越洋通信电缆 1969年 电视电话业务开通 20世纪70年代程控数字交换机、光纤通信系统 投入使用 20世纪90年代 蜂窝电话系统开通,各种无线通 信技术不断涌现。 1997年 68个国家签定国际协定,互相开放电信 市场
跨越时间的通信
广西西南左江流域的宁明、 龙洲等壮族聚居地区,已 发现有80多处花山崖壁 画,据有关专家统计所有 花山崖壁画的图案超过1 800个,其中人像就有 1300多个,已有20 00多年的历史。
跨越时间的通信
楔形文字的指公元前30 00年左右,由苏美尔创 造的一种文字。这种文字 多刻写在石头和泥版上。 笔划呈楔状,颇像钉头或 箭头。古代西亚的阿卡得 人、巴比伦人、亚述人、 波斯人等,都曾使用过这 种文字。


不过,这件事并没有最后了结。2002年6月16日, 美国众议院通过表决,推翻了贝尔发明电话的历 史,认定安东尼奥· 梅乌奇为电话的发明者,梅乌 奇因而被称为“电话之父” 梅乌奇是一位贫穷的佛罗伦萨移民。19世纪30年 代,他移居古巴。在研究用电击法治病的过程中, 他发现声音能以电脉冲的形式沿着铜线传播。他 在1850年移居纽约后继续这项研究,并制作出电 话的原型。1860年,他公开展示了这套装置。当 时纽约的意大利文报纸报道了这一消息。

电磁波的发现产生了巨大影响。不到6年的时间,俄国的波 波夫、意大利的马可尼分别发明了无线电报,实现了信息 的无线电传播,其他的无线电技术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 来。

1901年12月,意大利发明家马可尼 (1874.4,25—1937.7.20日)成功地用莫尔斯电 码传输无线电信号,首次跨越了大西洋,距离 远达3200公里。此事一经传开即引起轰动,马 可尼一夜之间成为世界名人。

第五讲微机保护的数据采集系统

第五讲微机保护的数据采集系统

usc
2、对采样保持电路的要求 a)截获时间(Tc)尽量短,以便采用很短采样脉冲。 b)保持时间长,在保持期间输出电压变化小。 c)模拟开关的动作延时、闭合电阻和开断时的漏电流要小。 采样保持电路的典型芯片
usr
usc
usr
uHale Waihona Puke cS/H3、模拟低通滤波器
电力系统故障初期,电流、电压中可能含有相当高的频率分 量(如2 kHZ以上)。而目前大多数微机保护原理都是反映 50HZ工频分量的。因此,在采样保持前用一个模拟低通滤波器 把高频分量过滤掉,防止高频分量混叠到工频来。 最简单的模拟低通滤波器是RC低通滤波器。 其中 R = 4.3kΩ
当采样时间 Ts 很小时,且输入模拟信号中没有高频分量时, u也不变。则有: 可以认为在采样时间内输入模拟电压 sr (t )
D = KV ⋅ usr (t) ⋅ ∫
t
′ dτ = KV ⋅ usr (t) ⋅Ts = KV ⋅ usr (t)
所以最终输出的数字量D也正比于输入的模拟信号 usr (t)。
微机保护的硬件构成
数据采集系统( 二、 数据采集系统(模拟量输入系统)
(一)电压形成回路
微机保护要从被保护电力线路的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取 得电流、电压信息,必须把这些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的 二次电流、电压(5A或1A、100V)进一步变换降低为±5V或 ±10V范围内的电压信号,供微机保护的模数转换芯片使用。
第五讲 微机保护数据采集系统
微机继电保护举例
微机保护 的结构
CPU板 板
一、 概述
微机保护的硬件构成由三部分组成
1、模拟量输入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电压形成、模拟 滤波、采样保持(S/H)、多路转换(MPX)以及模数转换(A/D), 完成将模拟输入量准确地转换为所需的数字量 2、CPU主系统:微处理器(MPU)、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 内存单元(FLASH)、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定时器、并行以 及串行接口等。MPU执行编制好的程序,以完成各种继电保 护测量、逻辑和控制功能 3、开关量(数字量)输入/输出系统:并行接口(PIA或 PIO)、光电隔离器件及有触点的中间继电器等组成,完成保 护的出口跳闸、信号、外部接点输入及人机对话等功能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二章第5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练习(含解析)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二章第5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练习(含解析)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1.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后确认,60个N原子可结合成N60分子,下列关于N60的叙述正确的是( )A.N60是一种新型化合物B.N60和N2性质完全相同C.一个N60分子中有30个N2分子D.N60和N2混合形成的是混合物解析:N60是一种单质,A项错误;N60和N2是两种不同的单质,物理性质不相同,化学性质相似,B项错误;N60是纯净物,不含有N2分子,C项错误。

答案:D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不同原子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B.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C.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一定都是阳离子D.胆矾是纯净物,水泥是混合物解析:A项,如HD(D为氢的同位素)是由不同原子组成的纯净物,但它属于单质,A项错误;B项,如CO为非金属氧化物,但它不是酸性氧化物;C项,如MnO-4含金属元素Mn,但它是阴离子。

答案:D3.下列有关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沼气和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B.盐酸和醋酸既是化合物又是酸C.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D.豆浆、牛奶和油脂都属于胶体解析:A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B项,盐酸是HCl的水溶液,是混合物,不是化合物;D项,油脂不属于胶体。

答案:C4.符合图中阴影部分的物质是( )A.Na2CO3B.Cu2(OH)2CO3C.NaClD.NaHCO3解析:Na2CO3分别属于正盐、碳酸盐和钠盐,故A正确;Cu2(OH)2CO3属于碱式盐,故B 错误;NaCl不属于碳酸盐,故C错误;NaHCO3属于酸式盐,故D错误。

答案:A5.下列物质归类正确的是( )A.电解质:冰醋酸、小苏打、明矾、氧化铝B.化合物:液氯、干冰、烧碱、纯碱C.混合物:漂白粉、铝热剂、矿泉水、磁性氧化铁D.胶体:豆浆、墨水、血液、生理盐水解析:明矾是十二水合硫酸铝钾,溶于水电离出钾离子、铝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为电解质,冰醋酸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为电解质,小苏打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为电解质,氧化铝为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故A正确;液氯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故B错误;磁性氧化铁为四氧化三铁,为纯净物,故C错误;生理盐水是溶液,不是胶体,故D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O
B
D
C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求解过程: 求解过程 1.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A(x1,y1), B(x2,y2), C(x3,y3), D(x4,y4). 2. 取时间间隔为Δt,计算每一点在各个时刻的坐标.
设某点在 t 时刻的坐标为: ( xi , y i ) 则在 t + ∆t 时刻的坐标为: ( xi + v∆t cosα , y i + v∆t sin α ) 其中
计算程序: 计算程序
v=1; dt=0.05; x=[0 0 10 10]; y=[0 10 10 0]; for i=1:4 plot(x(i),y(i),'.'),hold on end d=20; while(d>0.1) x(5)=x(1);y(5)=y(1); for i=1:4 d=sqrt((x(i+1)-x(i))^2+(y(i+1)-y(i))^2); x(i)=x(i)+v*dt*(x(i+1)-x(i))/d; y(i)=y(i)+v*dt*(y(i+1)-y(i))/d; plot(x(i),y(i),'.'),hold on end end
To Matlab(chase)
返回
已知有一个等边三角形,如图,在三角形 内任取一点,现丢一色子,若朝上的点 数为3,则这个点运动到这个点与B点的 中点,以此下去,问丢了1000个点后的 图像 A: 1, 2
B: 3, 4
C: 5, 6
xi +1 − xi cosα = d
sin α =
y i +1 − yi d
d = ( xi +1 − xi ) 2 + ( y i +1 − y i ) 2
3. 取足够小的 ε , d < ε 时结束算法. 4. 对每一个点,连接它在各时刻的位置,即得所求运动轨迹.
To Matlab(chase) 返回
追逐问题 状态随时间连续变化的系统称为连续系统 连续系统。对连续系 连续系统 统的计算机模拟只能是近似的,只要这种近似达到一定的 精度,也就可以满足要求。 追逐问题: 例 追逐问题 如图,正方形ABCD的四个顶
点各有一人.在某一时刻,四人同时出发以匀速 v=1米/秒按顺时针方向追逐下一人,如果他们始 终保持对准目标,则最终按螺旋状曲线于中心点 O.试求出这种情况下每个人的行进轨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