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电线路防雷技术措施(新版)

合集下载

浅析送电线路运行中的防雷措施

浅析送电线路运行中的防雷措施

浅析送电线路运行中的防雷措施【摘要】送电线路在电力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在运行过程中常常面临雷击带来的危害。

为了保障送电线路的安全和稳定运行,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雷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安装防雷设备、选择合适的防雷设备、合理设置防雷设备的安装位置、加强送电线路的绝缘防雷措施以及实施有效的接地保护措施。

通过这些措施的综合运用,可以有效地提高送电线路的抗雷击能力,保障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

加强送电线路防雷工作至关重要,并且需要不断总结和改进防雷措施的有效性,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雷击风险和挑战。

展望未来,送电线路防雷工作有望在技术和设备配备上不断提升,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关键词】送电线路、防雷、防雷设备、绝缘、接地保护、重要性、有效性、发展方向1. 引言1.1 介绍送电线路的重要性送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传输至用户的重要任务。

送电线路负责将电能从发电厂输送至各个地点,为社会各行各业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是现代社会正常运转的基础。

送电线路的正常运行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质量。

一旦送电线路发生故障,将会给用户带来停电、停工等严重后果,甚至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送电线路的重要性体现在其作为电力的传输通道,对于维护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送电线路连接了发电站和用电用户,是电力系统中的动脉和毛细血管,通过送电线路实现能源的输送和利用。

送电线路的正常运行是电力系统稳定供电的基础,保障了各行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正常进行。

保障送电线路的正常运行,确保其安全可靠性十分重要,而防雷是送电线路运行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

1.2 阐述雷击对送电线路的危害雷击是一种天然现象,但对送电线路造成的危害却是不可忽视的。

雷电在击中送电线路时,会产生高能量的电流和电压,导致线路设备受损甚至被烧坏,严重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雷击对送电线路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雷电造成的电弧放电会导致设备绝缘损坏,进而引起设备短路故障,甚至引发火灾事故。

低压配电线路的防雷技术措施

低压配电线路的防雷技术措施

低压配电线路的防雷技术措施1.站桩接地:在低压配电线路的终端和转角处设置站桩,将接地装置埋入地下,确保配电线路和其他设备与地面保持良好的接地连接。

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欧姆,以确保及时将雷击电流导入地下,并将地下的电荷快速进行分散。

站桩的选择和设计应符合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

2.绝缘保护:低压配电线路的绝缘保护应符合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

在线路中使用绝缘良好的电缆和导线,以减少雷击产生的电流通过绝缘体的破坏。

绝缘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应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

3.避雷针/避雷网:在低压配电线路的起始点和高风险区域,设置合适的避雷针或避雷网。

避雷针或避雷网能够吸引雷击电流,将其引导到地下,减少对线路和设备的直接损害。

避雷针和避雷网的选择和设置应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

4.高抗冲击电压设备:在低压配电线路中使用抗冲击电压的设备和器件,如避雷器、过压保护器等。

这些设备能够吸收或分散雷电电流,保护线路和设备不受雷击损害。

在设备选择和安装时,应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

5.绕风线圈:在低压配电线路的架空段和高风险区域,适当设置绕风线圈。

绕风线圈能够分散雷击电流,减少雷击对线路和设备的影响。

绕风线圈的安装和参数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并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6.定期巡检和维护:定期对低压配电线路进行巡检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雷击隐患。

清除线路周围的积水、杂草等引起雷击的物体,并检查线路和设备的绝缘状况,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综上所述,低压配电线路的防雷技术措施包括站桩接地、绝缘保护、避雷针/避雷网、高抗冲击电压设备、绕风线圈以及定期巡检和维护等。

通过合理选择和使用这些技术措施,可以有效减少雷击对低压配电线路的影响,保障线路和设备的安全运行。

浅析送电线路运行中的防雷措施

浅析送电线路运行中的防雷措施

浅析送电线路运行中的防雷措施
送电线路在正常运行过程中需要防止雷击,采取一系列的防雷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防雷措施是指针对雷电自然灾害而采取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对于线路的设计,应该采用钢塔和混凝土杆作为支架,以增强其耐雷性能。

2. 安装避雷装置,避免雷电直接击打线路。

避雷装置包括避雷针、避雷网、避雷带等,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安装。

3. 线路绝缘应具有足够的绝缘强度,避免闪络事故的发生。

线路绝缘有两种,一种是绝缘子,另一种是电缆。

应该采用高质量的绝缘产品,并定期进行检查和替换。

4. 对于地线的安装,应保证其与架设的线路有良好的接触。

地线的设立可以提供电力系统的防雷保护。

同时还应做好接地装置的保养和维修,保证其良好接地。

5. 定期对线路进行维护和检查,提早发现可能存在的隐患并及时处理。

例如对于避雷装置和绝缘子等部件,应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和清洁,以确保其有效性。

总之,送电线路的防雷措施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涉及到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加强管理和维护,以确保其安全可靠地运行。

输电线路的防雷技术措施

输电线路的防雷技术措施

输电线路的防雷技术措施随着经济的发展,对输电线路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同时伴随着电网的发展,雷击输电线路引起的跳闸、停电事故绝对值也日益增多。

据电网故障分类统计表明,在我国跳闸率较高的地区,高压线路运行的总跳闸次数中,由于雷击原因的事故次数约占(50~70)%。

尤其是在多雷、土壤电阻率高、地形复杂的山区,雷击输电线路引起的事故率更高,带来巨大的损失。

要保障线路安全运行;应对雷害原因进行有效的分析,确定雷击性质,并采取相应有效的防雷措施。

1雷害原因分析输电线路雷击闪电是由雷云放电造成的过电压通过线路杆塔建立放电通道,导致线路绝缘击穿,这种过电压也称为大气过电压,可分为直击雷过电压和感应雷过电压。

雷击主要是通过建立一个放电泄流通道,从而使大地感应电荷中和雷云中的异种电荷,因此雷击和接地装置的完好性有直接的关系。

输电线路感应雷过电压最大可达到400kV左右,它对35KV及以下线路绝缘威胁很大,但对于110kV及以上线路绝缘威胁很小,110kV及以上输电线路雷击故障多由直击雷引起,并且同接地装置的完好性有直接的关系。

直击雷又分为反击和绕击,都严重危害线路安全运行。

在采取各种防雷措施之前,应该对雷击性质进行有效分析,准确分析每次线路故障的闪络类型,采用针对性强的防雷措施,才能达到很好的防雷效果。

反击雷过电压是雷击杆顶和避雷线出现的雷过电压,主要与绝缘强度和杆塔接地电阻有关,一般发生在绝缘弱相,无固定闪络相别,所以对于反击雷过电压应采取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加强绝缘,提高耐雷水平。

绕击雷过电压是雷电绕过避雷线直接击中导线而出现的雷过电压,主要与雷电流幅值,线路防雷保护方式,杆塔高度,特殊地形有关,主要发生在两边相。

目前对绕击雷过电压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减少避雷线保护角,安装避雷器等。

实际运行经验表明:山区线路由于地形因素的影响和有效高度的增加,绕击率较高;平原,丘陵地区的线路则以反击为主。

山区线路选择良好的防雷走廊,减小避雷线保护角,加强绝缘是最有效的防雷措施。

送电线路防雷措施

送电线路防雷措施

入 分 流 。 部 分 的 雷 电流 从 避 雷 器 流 入 导 线 , 播 到 相 临 杆 大 传 塔 。雷 电 流在 流 经 避 雷 线和 导 线 时 , 由于 导 线 间 的电 磁 感 应 作用 , 分 别 在 导 线 和 避 雷 线 上 产 生 耦 合 分 量 。因为 避 雷器 将 的分 流 远远 大 于 从 避 雷 线 中分 流 的 雷 电 流 , 这 种 分 流 的耦
l 技 沿 K Onn 科 前 ◆e i a a Y
送 电线路 防雷措施
杜 海
( 阳三 一 重 型 装 备 有 限 公 司 , 宁 沈 阳 10 3 ) 沈 辽 01 1

水平。
要 : 过分析高压送 电线路 雷击闪络跳 闸产生 的原因, 通 在进行线路 防雷 工作时 , 出一些 合理 的防雷方式 , 提 以提 高送 电线路耐 雷
推 广‘ 用 。 运
动 作 , 雷 器 本 体完 全 处 于 不 带 电状 态 , 除 电气 老 化 问题 ; 避 排 串联 间 隙 的 下 电极 与 上 电 极 ( 路 导 线) 垂 直 布 置 , 电特 线 呈 放
性 稳 定 且 分 散 性 小 等 优 点 ; 一 种 是 带 串 联 间 隙 型 , 雷 器 另 避 与 导线 通 过 空 气 间 隙 来连 接 , 有 在雷 电流 作 用 时 才 承 受 工 只 频 电压 的作 用 , 具有 可 靠 性 高 、 行寿 命 长 等优 点 。 般 常 用 运 一 的是带串联间隙型 , 由于 其 问 隙 的隔 离 作 用 , 雷 器 本 体 部 避 分( 装有 电 阻片 的 部 分) 本 上 不 承 担系 统运 行 电压 , 基 不必 考 虑 长 期 运行 电压 下的 老 化 问题 , 本 体 部 分 的 故 障不 会对 线 且 路 的 正 常运 行造 成 隐患 。 线 路避 雷 器 防雷 的 基本 原 理 : 雷击 杆 塔 时 , 部 分 雷 电流 一

线路防雷四原则和具体措施

线路防雷四原则和具体措施

线路防雷四原则和具体措施
线路防雷的四原则如下:
1. 保护导线不受或少受雷直击。

2. 雷击塔顶或避雷线时不使或少使绝缘发生闪络。

3. 当绝缘发生冲击闪络时,尽量减小由冲击闪络转变为稳定电力电弧的概率,从而减少雷击跳闸率次数。

4. 即使跳闸也不中断电力的供应。

具体措施如下:
1. 合理选择输电线路路径,避开易遭受雷击的地段,如雷暴走廊、潮湿盆地、土壤电阻率突变地带等。

2. 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提高耦合系数、减小分流系数、加强高压输电线路绝缘等,以提高高压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

3. 根据地区的地貌、地形、地质以及土壤状况与接地电阻的合理水平,找出可能存在薄弱环节或缺陷,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

请注意,上述措施并不能保证线路完全不受雷击,雷电活动具有复杂性和随机性,因此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采取多种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减少雷击对线路的危害。

浅析送电线路运行中的防雷措施

浅析送电线路运行中的防雷措施

浅析送电线路运行中的防雷措施送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部分,为了确保线路的稳定运行和安全可靠,防雷措施必不可少。

以下是有关送电线路运行中的防雷措施的浅析。

一、线路设计防雷措施1. 设计适当的安全距离:在线路设计中,应根据雷电活动特点和区域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线路的安全距离。

一般来说,对于高压送电线路,应采取较大的安全距离,以减少雷电对线路设备的影响。

2. 设置避雷针或避雷带:在架空线路的终端或高架设备的顶部,设置避雷针或避雷带。

这样可以引导雷电电流到达地面,减少对线路的直接冲击,保护设备的安全运行。

3. 选择合适的绝缘材料:线路上的设备和绝缘子的绝缘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雷电性能。

选择合适的绝缘材料可以有效降低雷电对线路设备的影响,提高设备的抗雷击能力。

二、巡视检查防雷措施1. 定期检查线路设备和绝缘子的状态:定期对线路设备和绝缘子进行视察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或更换,确保设备和绝缘子的完好性,减少雷击的危害。

2. 加强对线路的防火管理:雷电击中线路容易引发火灾,因此要加强线路周边的防火管理工作,保持线路周围的环境整洁,防止可燃物质的积聚,确保线路的安全运行。

三、现场维护防雷措施1. 建立完善的雷击警报系统:在送电线路附近建立雷击警报系统,及时监测雷电活动并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采取相应措施,确保人员的安全。

2. 做好设备的接地保护:对于线路设备,要进行良好的接地保护工作。

合理布置接地装置,确保设备能够及时排除雷电引起的超过设备耐受能力的电压。

3. 加强人员的防雷意识培训:对送电线路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防雷意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防雷知识的理解和应对能力,增强线路的安全保障能力。

送电线路防雷措施

送电线路防雷措施

送电线路防雷措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力在我们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电力行业也越来越发达,电力设备和电力设施也越来越多,这就对电力设施的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中,防雷问题是我们必须要注意的,因为电力设施一旦遭到雷击,将引起严重事故,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威胁。

下面将从送电线路方面为大家介绍防雷措施。

一、送电线路建设时的防雷措施1.选择合适的杆塔杆塔应该尽量选择高于周边房屋,树木的地方,因为这些地方靠近天线,并且容易成为雷电击中的对象,高的杆塔可以减少雷电对线路的影响,从而保证传输质量。

2.地线与接地网的设置线路地线是电力设施最基本的防雷措施之一,地线的设置对于保护线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送电线路中应该设置良好的接地网。

在地形地貌较为平坦的地区,开槽深度不应小于1.5米,宽度不应小于20厘米,每隔2-3公里设置一个接地井,提高接地性能。

3.绝缘电子器件的使用绝缘电子器件在减少雷击损伤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建议选用抗雷击等级较高的绝缘器件,且要求其绝缘度满足使用条件,这样可以有效减少雷电的危害。

二、送电线路运维时的防雷措施1.巡查保养应定期对网架将杆、地线、接地、避雷器等线路施工用设施进行巡视检查。

发现有危及线路安全的情况,如杆塔损坏、地线腐蚀、断股、接地失效、避雷器损坏或变形等,应及时修缮或更换。

2.避雷器的维护在安装避雷器后,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检查,避雷器在运作中会出现放电,若当地雷暴气候常发,避雷器就可能被破坏。

因此,维修人员应经常定期对避雷器进行必要的维护,以保证其可靠地工作。

3.隔离设备的使用隔离设备的作用就是当雷电击中杆塔后,可以隔离线路,防止过电压对电气设备产生影响。

此外,在设备进行维护时,应使用隔离设备,以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

总之,以上就是送电线路防雷措施的一些重点,为我们防范雷电对电力设施的侵害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当然,除了这些通常的措施外,防雷措施还需要根据不同的电线路和地理位置情况加以灵活运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送电线路防雷技术措施(新版)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AQ-SN-0712送电线路防雷技术措施(新版)一、概述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电力生产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对于送电线路来讲,雷击跳闸一直是影响高压送电线路供电可靠性的重要因素。

由于大气雷电活动的随机性和复杂性,目前世界上对输电线路雷害的认识研究还有诸多未知的成分。

架空输电线路和雷击跳闸一直是困扰安全供电的一个难题,雷害事故几乎占线路全部跳闸事故1/3或更多。

因此,寻求更有效的线路防雷保护措施,一直是电力工作者关注的课题。

河池电网处于桂西北山区地形剧变、峰高谷深,山峦起伏,线路雷击跳闸是整个电网跳闸的重要原因,经常占到跳闸总数的80%~90%。

且由于线路大多处于高山大岭,降低雷击跳部率对于日常线路设备的运行维护人员来说将大大降低劳动强度,且效益是不仅仅是金钱可以衡量的。

目前输电线路本身的防雷措施主要依靠架设在杆塔顶端的架空地线,其运行维护工作中主要是对杆塔接地电阻的检测及改造。

由于其防雷措施的单一性,无法达到防雷要求。

而推行的安装耦合地线、增强线路绝缘水平的防雷措施,受到一定的条件限制而无法得到有效实施,如通常采用增加绝缘子片数或更换为大爬距的合成绝缘子的方法来提高线路绝缘,对防止雷击塔顶反击过电压效果较好,但对于防止绕击则效果较差,且增加绝缘子片数受杆塔头部绝缘间隙及导线对地安全距离的限制,因此线路绝缘的增强也是有限的。

而安装耦合地线则一般适用于丘陵或山区跨越档,可以对导线起到有效的屏蔽保护作用,用等击距原理也就是降低了导线的暴露弧段。

但其受杆塔强度、对地安全距离、交叉跨越及线路下方的交通运输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架设耦合地线对于旧线路不易实施。

因此研究不受条件限制的线路防雷措施就显得十分重要,将安装线路避雷器、降低杆塔接地电阻、进行综合分析运用,从它们对防止雷击形式的针对性出发,真正做到切实可行而又能收到实际效果。

二、雷击线路跳闸原因高压送电线路遭受雷击的事故主要与四个因素有关:线路绝缘子的50%放电电压;有无架空地线;雷电流强度;杆塔的接地电阻。

高压送电线路各种防雷措施都有其针对性,因此,在进行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时,我们选择防雷方式首先要明确高压送电线路遭雷击跳闸原因。

1.高压送电线路绕击成因分析。

根据高压送电线路的运行经验、现场实测和模拟试验均证明,雷电绕击率与避雷线对边导线的保护角、杆塔高度以及高压送电线路经过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有关。

对山区的杆塔,计算公式是:山区高压送电线路的绕击率约为平地高压送电线路的3倍。

山区设计送电线路时不可避免会出现大跨越、大高差档距,这是线路耐雷水平的薄弱环节;一些地区雷电活动相对强烈,使某一区段的线路较其它线路更容易遭受雷击。

2.高压送电线路反击成因分析。

雷击杆、塔顶部或避雷线时,雷电电流流过塔体和接地体,使杆塔电位升高,同时在相导线上产生感应过电压。

如果升高塔体电位和相导线感应过电压合成的电位差超过高压送电线路绝缘闪络电压值,即Uj>U50%时,导线与杆塔之间就会发生闪络,这种闪络就是反击闪络。

由以上公式可以看出,降低杆塔接地电阻Rch、提高耦合系数k、减小分流系数β、加强高压送电线路绝缘都可以提高高压送电线路的耐雷水平。

在实际实施中,我们着重考虑降低杆塔接地电阻Rch和提高耦合系数k的方法作为提高线路耐雷水平的主要手段。

三、高压送电线路防雷措施清楚了送电线路雷击跳闸的发生原因,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对送电线路所经过的不同地段,不同地理位置的杆塔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

目前线路防雷主要有以下几种措施:1.加强高压送电线路的绝缘水平。

高压送电线路的绝缘水平与耐雷水平成正比,加强零值绝缘子的检测,保证高压送电线路有足够的绝缘强度是提高线路耐雷水平的重要因素。

2.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

高压送电线路的接地电阻与耐雷水平成反比,根据各基杆塔的土壤电阻率的情况,尽可能地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这是提高高压送电线路耐雷水平的基础,是最经济、有效的手段。

3.根据规程规定:在雷电活动强烈的地区和经常发生雷击故障的杆塔和地段,可以增设耦合地线。

由于耦合地线可以使避雷线和导线之间的耦合系数增大,并使流经杆塔的雷电流向两侧分流,从而提高高压送电线路的耐雷水平。

4.适当运用高压送电线路避雷器。

由于安装避雷器使得杆塔和导线电位差超过避雷器的动作电压时,避雷器就加入分流,保证绝缘子不发生闪络。

根据实际运行经验,在雷击跳闸较频繁的高压送电线路上选择性安装避雷器可达到很好的避雷效果。

目前在全国范围已使用一定数量的高压送电线路避雷器,运行反映较好,但由于装设避雷器投资较大,设计中我们只能根据特殊情况少量使用。

本文主要对安装线路避雷器、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两方面进行分析:1.安装线路避雷器。

运用高压送电线路避雷器。

由于安装避雷器使得杆塔和导线电位差超过避雷器的动作电压时,避雷器就加入分流,保证绝缘子不发生闪络。

我们在雷击跳闸较频繁的高压送电线路上选择性安装避雷器。

线路避雷器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无间隙型;避雷器与导线直接连接,它是电站型避雷器的延续,具有吸收冲击能量可靠,无放电时延、串联间隙在正常运行电压和操作电压下不动作,避雷器本体完全处于不带电状态,排除电气老化问题;串联间隙的下电极与上电极(线路导线)呈垂直布置,放电特性稳定且分散性小等优点;另一种是带串联间隙型,避雷器与导线通过空气间隙来连接,只有在雷电流作用时才承受工频电压的作用,具有可靠性高、运行寿命长等优点。

一般常用的是带串联间隙型,由于其间隙的隔离作用,避雷器本体部分(装有电阻片的部分)基本上不承担系统运行电压,不必考虑长期运行电压下的老化问题,且本体部分的故障不会对线路的正常运行造成隐患。

线路避雷器防雷的基本原理:雷击杆塔时,一部分雷电流通过避雷线流到相临杆塔,另一部分雷电流经杆塔流入大地,杆塔接地电阻呈暂态电阻特性,一般用冲击接地电阻来表征。

雷击杆塔时塔顶电位迅速提高,其电位值为Ut=iRd+L.di/dt(1) 式中,i——雷电流;Rd——冲击接地电阻;L.di/dt——暂态分量。

当塔顶电位Ut与导线上的感应电位U1的差值超过绝缘子串50%的放电电压时,将发生由塔顶至导线的闪络。

即Ut-U1>U50,如果考虑线路工频电压幅值Um的影响,则为Ut-U1+Um>U50。

因此,线路的耐雷水平与3个重要因素有关,即线路绝缘子的50%放电电压、雷电流强度和塔体的冲击接地电阻。

一般来说,线路的50%放电电压是一定的,雷电流强度与地理位置和大气条件相关,不加装避雷器时,提高输电线路耐雷水平往往是采用降低塔体的接地电阻,在山区,降低接地电阻是非常困难的,这也是为什么输电线路屡遭雷击的原因。

加装线路避雷器以后,当输电线路遭受雷击时,雷电流的分流将发生变化,一部分部分经塔体入地,当雷电流超过一定值后,避雷器动作加入分流。

大部分的雷电流从避雷器流入导线,传播到相临杆塔。

雷电流在流经避雷线和导线时,由于导线间的电磁感应作用,将分别在导线和避雷线上产生耦合分量。

因为避雷器的分流远远大于从避雷线中分流的雷电流,这种分流的耦合作用将使导线电位提高,使导线和塔顶之间的电位差小于绝缘子串的闪络电压,绝缘子不会发生闪络,因此,线路避雷器具有很好的钳电位作用,这也是线路避雷器进行防雷的明显特点。

但由于其费用较高,故综合考虑后未进行行推广运用。

2.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

杆塔接地电阻增加主要有以下原因:(1)接地体的腐蚀,特别是在山区酸性土壤中,或风化后土壤中,最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和吸氧腐蚀,最容易发生腐蚀的部位是接地引下线与水平接地体的连接处,由腐蚀电位差不同引起的电化学腐蚀。

有时会发生因腐蚀断裂而使杆塔“失地”的现象。

还有就是接地体的埋深不够,或用碎石、砂子回填,土壤中含氧量高,使接地体容易发生吸氧腐蚀,由于腐蚀使接地体与周围土壤之间的接触电阻变大,甚至使接地体在焊接头处断裂,导致杆塔接地电阻变大,或失去接地。

(2)在山坡坡带由于雨水的冲刷使水土流失而使接地体外露失去与大地的接触。

(3)在施工时使用化学降阻剂,或性能不稳定的降阻剂,随着时间的推移降阻剂的降阻成分流失或失效后使接地电阻增大。

(4)外力破坏,杆塔接地引下线或接地体被盗或外力破坏。

高压送电线路的接地电阻与耐雷水平成反比,根据各基杆塔的土壤电阻率的情况,尽可能地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这是提高高压送电线路耐雷水平的基础,是最经济、有效的手段。

针对河池供电局部分线路接地电阻值长期以来偏大,降低了线路的耐雷水平。

为确保线路安全运行,对不同的杆塔型式我们采用φ8的园钢进行了接地网统一设计、统一加工,避免了高山大岭上进行施工焊接造成工艺质量不合格等的可能,同时也减少了野外工作量,大大降低劳动强度,加快改造速度。

通地改造使杆塔地网的接地电阻值大幅度降低,从而使线路的耐雷水平从理论上得到大大提高。

1.设计接地网改造型式。

方案:利用绝缘摇表采用四极法进行土壤电阻率的测试,以及采用智能接地电阻测试仪,直测土壤电阻率。

根据测试的土壤电阻率的结果进行比较再根据设计时所给予的接地装置的型式,确定最终的接地体的敷设方案。

有架空地线路的线路杆塔的接地电阻接地放射线(1)土壤电阻率在10000欧•米及以上的杆塔:采用八根放射线不小于518米的φ8圆钢进行敷设并焊接。

(2)土壤电阻率在2300~3200欧•米的杆塔:采用八根放射线不小于518米的φ8圆钢进行敷设并焊接。

(3)土壤电阻率在1500~2300欧•米的杆塔:采用八根放射线不小于358米的φ8圆钢进行敷设并焊接。

(4)土壤电阻率在1200~1500欧•米的杆塔:采用八根放射线不小于238米的φ8圆钢进行敷设并焊接。

(5)土壤电阻率在750~1200欧•米的杆塔:采用八根放射线不小于198米的φ8圆钢进行敷设并焊接。

(6)土壤电阻率在500~750欧•米的杆塔:采用八根放射线不小于138米的φ8圆钢进行敷设并焊接。

(7)土壤电阻率在250~500欧•米的杆塔:采用八根放射线不小于118米的φ8圆钢进行敷设并焊接。

(8)土壤电阻率在250欧•米及以下的杆塔采用八根放射线不小于388米的φ8圆钢进行敷设并焊接。

2.杆塔接地装置埋深:在耕地,一般采用水平敷设的接地装置,接地体埋深不得小于0.8米;在非耕地,接地体埋深不得小于0.6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