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措施通用范本
架空线路防雷保护措施

架空线路防雷保护措施引言架空线路是电力传输和配电系统中常见的一种形式,它由许多电线和电缆组成,将电能从发电站传输到终端用户。
然而,在雷电活动频繁的地区,架空线路往往面临着被雷击的风险。
为了保护架空线路免遭雷击,采取一系列的防雷保护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架空线路防雷保护措施,包括避雷针的设置、屏蔽线的使用以及接地系统的建立。
1. 避雷针的设置避雷针是一种利用物体尖端的放电原理来吸引和引导雷电放电的设备。
通过安装避雷针,可以有效地减少雷电击中架空线路的风险。
在架空线路上设置避雷针时,应遵循以下几点:•按照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避雷针的数量和位置,通常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一个避雷针;•避雷针应该安装在架空线路的最高点,以提高有效吸引雷电的概率;•避雷针应该与架空线路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介导过电压到达线路。
2. 屏蔽线的使用屏蔽线是一种能够吸收和消散雷电电荷的导体。
在架空线路中使用屏蔽线可以有效地减少雷电对线路的干扰。
使用屏蔽线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屏蔽线应该与架空线路成一定的错层或缠绕结构,以增加雷电放电途径的长度,减少雷电对线路的影响;•屏蔽线的导电性能应该符合相关标准,确保其能够有效地吸收和消散雷电电荷;•屏蔽线与架空线路之间的接地应该可靠,以确保电荷能够有效地被导入地下。
3. 接地系统的建立接地系统是架空线路防雷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建立良好的接地系统,可以将雷电电荷有效地引入地下,减少对架空线路的影响。
建立接地系统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接地系统应该符合相关标准,确保其安全可靠;•接地系统的导电性能要良好,以保持低电阻;•接地系统应该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结论架空线路防雷保护是确保电力传输和配电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
通过合理设置避雷针、使用屏蔽线以及建立良好的接地系统,可以有效地降低雷电对架空线路的影响。
然而,为了保持防雷保护的有效性,相关设备和系统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雷(标准版)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雷(标准版)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雷(标准版)1架设避雷线架设避雷线是输电线路防雷保护的最基本和最有效的措施。
避雷线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雷直击导线,同时还具有以下作用:①分流作用,以减小流经杆塔的雷电流,从而降低塔顶电位;②通过对导线的耦合作用可以减小线路绝缘子的电压;③对导线的屏蔽作用还可以降低导线上的感应过电压。
通常来说,线路电压愈高,采用避雷线的效果愈好,而且避雷线在线路造价中所占的比重也愈低。
因此规程规定,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应全线架设避雷线,110kV线路一般也应全线架设避雷线。
同时,为了提高避雷线对导线的屏蔽效果,减小绕击率。
避雷线对边导线的保护角应做得小一些,一般采用20°~30°。
220kV及330kV双避雷线线路应做到20°左右,500kV及以上的超高压、特高压线路都架设双避雷线,保护角在15°及以下。
为了起到保护作用,避雷线应在每基杆塔处接地。
在双避雷线的超高压输电线路上,正常的工作电流将在每个档距中两根避雷线所组成的闭合回路里感应出电流并引起功率损耗。
为了减小这一损耗,同时为了把避雷线兼作通讯及继电保护的通道,可将避雷线经过一个小间隙对地(杆塔)绝缘起来。
雷击时,间隙被击穿,使避雷线接地。
2降低杆塔接地电阻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可以减小雷击杆塔时的电位升高,这是配合架设避雷线所采取的一项有效措施。
输电线路的防雷技术措施通用版

解决方案编号:YTO-FS-PD892输电线路的防雷技术措施通用版The Problems, Defects, Requirements, Etc. That Have Been Reflected Or Can Be Expected, And A Solution Proposed T o Solve The Overall Problem Can Ensure The Rapid An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输电线路的防雷技术措施通用版使用提示:本解决方案文件可用于已经体现出的,或者可以预期的问题、不足、缺陷、需求等等,所提出的一个解决整体问题的方案(建议书、计划表),同时能够确保加以快速有效的执行。
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输电线路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同时伴随着电网的发展,雷击输电线路引起的跳闸、停电事故绝对值也日益增多。
据电网故障分类统计表明,在我国跳闸率较高的地区,高压线路运行的总跳闸次数中,由于雷击原因的事故次数约占(50~70)%。
尤其是在多雷、土壤电阻率高、地形复杂的山区,雷击输电线路引起的事故率更高,带来巨大的损失。
要保障线路安全运行;应对雷害原因进行有效的分析,确定雷击性质,并采取相应有效的防雷措施。
1雷害原因分析输电线路雷击闪电是由雷云放电造成的过电压通过线路杆塔建立放电通道,导致线路绝缘击穿,这种过电压也称为大气过电压,可分为直击雷过电压和感应雷过电压。
雷击主要是通过建立一个放电泄流通道,从而使大地感应电荷中和雷云中的异种电荷,因此雷击和接地装置的完好性有直接的关系。
输电线路感应雷过电压最大可达到400kV左右,它对35KV及以下线路绝缘威胁很大,但对于110kV及以上线路绝缘威胁很小,110kV及以上输电线路雷击故障多由直击雷引起,并且同接地装置的完好性有直接的关系。
架空配电线路雷击问题与防雷措施

架空配电线路雷击问题与防雷措施【摘要】架空配电线路在雷击天气下容易受到严重影响,导致供电中断和设备损坏。
针对此问题,雷击检测技术能及时发现雷击信息,雷击防护装置和地线防雷技术能有效降低雷击对线路的危害。
绝缘子防雷措施可以提高线路的安全性。
加强雷击防护意识,不断完善雷击防护技术是重要的。
综合应对方案包括综合利用各项技术手段,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测。
如此,可以有效应对架空配电线路雷击问题,确保电网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架空配电线路、雷击、防雷措施、危害、检测技术、防护装置、地线防雷技术、绝缘子、加强意识、完善技术、综合应对、雷击防护1. 引言1.1 架空配电线路雷击问题与防雷措施架空配电线路雷击问题是指在雷电活动频繁的地区,架空配电线路遭受雷击所产生的问题。
雷击对架空配电线路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雷击会造成线路设备的损坏,如变压器、绝缘子等,导致停电或设备故障,给用户的正常用电造成影响。
雷击会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造成威胁,可能引发火灾、短路等严重事故,影响供电可靠性和用户的生活。
雷击还会对线路工作人员的安全构成威胁,因为雷电活动时,工作人员在户外操作线路设备可能会受到雷击伤害。
为了有效应对架空配电线路雷击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
其中包括雷击检测技术、雷击防护装置、地线防雷技术和绝缘子防雷措施等。
这些措施可以减轻雷击对线路设备和工作人员造成的危害,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架空配电线路雷击问题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隐患,加强对雷击防护意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不断完善雷击防护技术并制定综合应对方案,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架空配电线路雷击问题所带来的危害。
2. 正文2.1 雷击对架空配电线路的危害1. 直接损坏设备:雷击会产生高压电流,直接冲击到架空配电线路上的设备,造成设备损坏甚至报废。
这不仅会导致设备维修或更换的费用增加,同时也会影响到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
2. 线路故障:雷击会导致线路短路、断路等故障,造成电力供应中断,给用户生活和生产带来不便和损失。
电力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措施

电力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措施摘要:架空线防雷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主要目标是通过加强其抗雷能力,减少其雷击跳闸,从而保证电网的正常运营。
线路防雷方式的选择要综合考虑线路所受雷击的种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并综合考虑线路重要程度、系统运行方式、线路穿越区域的雷电强度;根据地形地貌特征、土壤电阻率的高低情况,结合当地现有线路的运营经验,进行综合对比,因地制宜;采取适当的避雷措施。
关键词:电力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措施;引言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的用电需求,必须保证电力网络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
但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建设与完善,因雷击造成的用电事故也有上升的趋势,迫切需要对其进行防范;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用电需要。
1.架空输电线路遭雷击的特点和原因分析1.1架空輸电线路遭雷击的特点在雷雨季节,由于架空输电线路处于复杂的环境中,极易遭受闪电攻击,严重影响了线路的安全与稳定性。
对电线造成的特殊危险是,当电流通过导线时,由于电流过大,会产生发热,如果温度超过了导线所能承受的极限,那么导线就会被烧毁,从而失去保护,从而造成绝缘子的闪络和击穿。
一般来说,架空输电线路上的雷击都是有一定的规律的,比如远离地面的人,就会被闪电击中,或者是土壤电阻较高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很难被雷击。
1.2架空输电线路遭雷击的原因架空输电线路出现雷击的原因有很多,一是由于电线材料本身的绝缘性较差,二是长期使用会导致电线的绝缘性能降低。
第二,由于避雷线的布置不合理,造成了避雷线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不能有效地发挥避雷线的功能,或者是避雷线超过了保护范围,不能保障线路的传输。
第三,避雷线接地不良,避雷线与电线间距过短,会影响线路的防雷性,增加雷击的几率。
第四,架空输电线路发生雷击事故,与防雷防护工作不力有关。
2.电力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措施2.1提高线路绝缘的水平在架设输电线路时,应注意选用绝缘子,同时应充分重视绝缘子的监控和维修保养工作。
10kV配电架空线路避雷措施.docx

10kV配电架空线路避雷措施.docx
(一)、敷设雷电接地线
在10kV配电架空线上安装雷电接地线, 雷电接地线的设置从标准的地线室准则中可以看出,每300m设置1条雷电接地线,每条雷电接地线取得满足当地总接地电阻要求(less than 10Ω)。
每块晶闸管或隔离开关母线距离,安放附近应设置一条雷电接地线,也就是在高压架空线附近每1000m就要设置一条接地线。
无论是在RL/SL还是在自然环境中受接地资格安放应当满足:自然条件,机械条件,电气条件,防雷安全相关设施。
(二)、架空线布置
当架空线的起点或下沿选用的是单根桥架空线时,下线每1000m应设置一个拉线或拉绳子拉绳,每条架空线应有2条附加的拉线或拉绳子拉绳。
在高压架空线的上线段可以采用游离架空线布置。
假设高压架空线的上线段绕架安放。
每200m应设置一个绕架,如果有其他不能满足2m/s弯曲半径要求的情况,则每100m设置一个绕架。
绕架安装方位可以满足各路段的强度和曲率要求。
(三)、横断线的防雷措施
在任意横断线处,应大量采用6~10mm^2的接地导线,并设置合理的接地电阻,以保证雷电保护效能。
针对较大电气距离横断线处,建议安装漏电开关,同时设置合理的配电屏障设备,分段断开联接。
(四)、金具
金具也是防雷的一部分,一般应选用SPCC(热浸镀锌钢板)金具,并配有绝缘子,避免高压架空线出现端部接地或短路的情况,影响架空线的正常运行。
(五)、电力设备
架空线的防雷, 同时应重视动环路设备的防雷故障,动环路设备安全投入使用前,要进行严格的局部接地测试,以及网络电气间隙测试。
采用验电仪进行联动检测,确保动环路绝缘性和动环路路由的准确性。
架空配电线路雷击问题与防雷措施

架空配电线路雷击问题与防雷措施
在架空配电线路中,雷击问题是一种常见的天气因素所引起的风险。
由于线路构造和
材料的不同,其对雷击的抗力程度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设计和运营架空配电线路时,
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以减少雷击对线路的影响。
一、架空配电线路雷电灾害种类
在架空配电线路中,雷击灾害主要包括直接击中和感应击中两种形式。
其中,直接击
中较为严重,其电流和电压均较大,极易造成线路设备的烧毁甚至人身伤害。
而感应击中
一般发生在雷击附近的设备上,其影响程度较小。
(一)设计防护措施
在架空配电线路的设计中,应考虑其抗雷能力,设置必要的防护装置,提高线路设备
的耐雷水平。
对于直接击中的防护,应该在线路的高处设置避雷针,提高线路的绝缘水平,防止雷电静电场的积聚。
对于感应击中,可以适当设置振荡器、限压器等装置来减少解耦
效应,降低线路的阻抗,吸收过电压。
在架空配电线路的运行中,应注意及时排查设备的隐患,保持良好的绝缘状态,及时
清理杂草和树枝等导电物质,防止绝缘污秽。
另外,也应配备合适的防雷保护设备,如避
雷针、避雷器、限压器等,以便在雷电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降低过电压,保护设备。
三、结语:
架空配电线路的雷击防护需要在设计和运行中多方面进行,既要从线路结构的角度考
虑防护,又要从设备运行安全的角度出发,因此需要全面、准确地掌握防雷知识,完善架
空配电线路的安全管理。
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雷及运维措施

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雷及运维措施摘要:架空输电线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诸多潜在风险,其中雷击风险最为突出,必须得到重视,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运维技术,同时在设计阶段确保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雷效果,最大限度降低雷击故障发生概率,减少因雷击造成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架空;输电线路;防雷;运维引言电力资源是日常生活与生产建造中不可或缺的动力资源,而雷击事故则是引发电力系统中架空输电线路跳闸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需要根据区域情况合理布设防雷措施及相关运维措施,进而保障整体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
1、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接地的重要性1.1有利于高效预防停电事故在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架空输电线路配备有相应的自动保护措施,但一旦架空输电线路遭受雷电的冲击,受雷击的影响,架空输电线路电压会出现“过电压”现象,会自动进行跳闸操作,导致部分地区停电。
与此同时,雷电冲击还会使架空输电线路的基础设施设备受到破坏,使架空输电线路不能继续正常运行,需要工人进行维修。
而在维修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断电维修,因此难以避免停电现象。
而在架空输电线路中增加一定的防雷接地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架空输电线路遭遇雷电冲击的现象,从而避免出现跳闸和停电事故,确保供电系统能够正常供电,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提供稳定的电力。
1.2有利于保护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对架空输电线路增加防雷接地措施后,在雨天雷电能够通过防雷接地措施接地,从而能够有效避免雷电通过架空输电线路接地,极大地保护了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雷电冲击具有巨大的电能,能够经过架空输电线路与用电人家中的电气设备连接,而一般情况下,家用电气设备难以承受雷电的电能,因此,如果架空输电线路遭受雷电冲击,用电户家中的电气设备很可能出现爆炸和起火的情况[1]。
而如果架空输电线路增添了防雷接地措施,该措施能够有效将雷电引入地下,防止雷电与架空输电线路接触,使架空输电线路具有更高的实用性与安全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部编号:AN-QP-HT547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The Production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Object Of The Problem And The Scope Of Influence, Analyzing The Problem, Proposing Solutions And Suggestions, Cost Planning And Feasibility Analysis,Implementation, Follow-Up And Interactive Correction, Summary, Etc.编辑: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措施通用范本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措施通用范本使用指引:本解决方案文件可用于对工作想法的进一步提升,对工作的正常进行起指导性作用,产生流程包括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执行,后期跟进和交互修正,总结等。
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架空输电线路是电力网及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它暴露在自然之中,故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和损害,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方面是雷击。
架空输电线路所经之处大都为旷野或丘陵、高山,输电线路长,遭遇雷击的机率较大。
架空输电线路雷害事故的形成通常要经历这样四个阶段:输电线路受到雷电过电压的作用:输电线路发生闪络;输电线路从冲击闪络转变为稳定的工频电压;线路跳闸,供电中断。
针对雷害事故形成的四个阶段,现代输电线路在采取防雷保护措施时,要做到“四道防线”,即:1防直击,就是使输电线路不受直击雷。
2防闪络,就是使输电线路受雷后绝缘不发生闪络。
3防建弧,就是使输电线路发生闪络后不建立稳定的工频电弧。
4防停电,就是使输电线路建立工频电弧后不中断电力供应。
架空输电线路防雷的具体措施现对生产运行部门常用的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改进措施简述如下:1架设避雷线架设避雷线是输电线路防雷保护的最基本和最有效的措施。
避雷线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雷直击导线,同时还具有以下作用:1)分流作用,以减小流经杆塔的雷电流,从而降低塔顶电位;2)通过对导线的耦合作用可以减小线路绝缘子的电压;3)对导线的屏蔽作用还可以降低导线上的感应过电压。
通常来说,线路电压愈高,采用避雷线的效果愈好,而且避雷线在线路造价中所占的比重也愈低。
因此,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都应全线架设避雷线。
同时,为了提高避雷线对导线的屏蔽效果,减小绕击率,避雷线对边导线的保护角应做得小一些,一般采用20°~30°。
220kV及330kV双避雷线线路应做到20°左右,500kV 及以上的超高压、特高压线路都架设双避雷线,保护角在15°左右。
2安装避雷针安装避雷针也是架空输电线路常用的一种防雷措施。
但是在实际应用却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避雷针而导致雷击概率增大2)保护范围小国内外不少防雷专家,对避雷针能向被保护物有多大的保护距离做了系统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对一根垂直避雷针无法获得十分肯定的保护区域”。
英国的BS6551法规曾指出:“经验显示不能依赖避雷针提供任何保护区内的完整保护”。
而德国防雷法规则有意识地不引入避雷针保护范围的概念。
从避雷针因侧击雷、绕击雷,造成事故的实例来分析,其保护范围是不十分肯定的。
由于避雷针的引雷作用,所以雷击次数就会提高,当雷电被吸引到针上,在强大的雷电流沿针而流入大地过程中,雷电流周围形成的磁场会产生截应过电压,它与雷电流的大小及变化速度成正比,与雷击的距离成反比。
而被保护物的自然屏蔽装置对电磁感应或电磁干扰的屏蔽作用,不能达到有效屏蔽,使被保护区内的弱电设备因感应过电压而损坏。
4)反击的危害当雷电被吸引到针上,将有数千安的高频电流通过避雷针及其接地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此时针和引线的电压很高,若针对被保护物之间的距离小于安全距离时,会由针及引下线向被保护物发生反击,损坏被保护物。
我国国标规定针距被保护物的空气中距离≥5米,针距被保护物的接地装置间的地中距离Sd≥3米,针对这一要求,微波塔和电视发射塔的各种天线上的避雷针是难以满足规范的要求。
5)电磁感应问题在强大的雷电流沿避雷针向下流入地中的过程中,会在周围产生强大的电磁场,它会使微波通信、计算机等设备产生误动。
强大的电磁场,可以使金属开口环或打包用铁箍的接触不良处发生放电,从而引燃引爆易燃易爆物。
更常见的则是引起微电子设备(通信设备,计算机设备等)的失灵与损坏。
受雷击的针及引线,在高频雷电流作用下,将从接触点至地面产生一个较高的接触电压。
当雷电流流入大地扩散时,在入地点沿半径各点形成不同的电位,若跨入该区域会产生很高的跨步电压。
在测避雷针不适用于对弱电设备的保护,更不易用于易燃易爆品的防雷保护。
因它引来强大的雷电流在接地引线断线卡处易产生火花,还会在附近的金属开口环处产生火花,从而引起事故。
3加强线路绝缘由于输电线路个别地段需采用大跨越高杆塔(如:跨河杆塔),这就增加了杆塔落雷的机会。
高塔落雷时塔顶电位高,感应过电压大,而且受绕击的概率也较大。
为降低线路跳闸率,可在高杆塔上增加绝缘子串片数,加大大跨越档导线与地线之间的距离,以加强线路绝缘。
在35kV及以下的线路可采用瓷横担等冲击闪络电压较高的绝缘子来降低雷击跳闸率。
4采用差绝缘方式此措施适宜于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并且导线为三角形排列的情况。
所谓差绝缘,是指同一基杆塔上三相绝缘有差异,下面两相较之最上面一相各增加一片绝缘子,当雷击杆塔或上导线时,由于上导线绝缘相对较“弱”而先击穿,雷电流经杆塔人地,避免了两相闪络。
湖南郴州电业局和包头供电局在雷害严重的一些35kV线路上应用了这一方法,收到了事故率明显下降的效果。
据计算,采用差绝缘后,线路的耐雷水平可提高24%。
5采用不平衡绝缘方式在现代高压及超高压线路上,同杆架设的双回路线路日益增多,对此类线路在采用通常的防雷措施尚不能满足要求时,可考虑采用不平衡绝缘方式来降低双回路雷击同时跳闸率,以保障线路的连续供电。
不平衡绝缘的原则是使双回路的绝缘子串片数有差异,这样,雷击时绝缘子串片数少的回路先闪络,闪络后的导线相当于地线,增加了对另一回路导线的耦合作用,提高了线路的耐雷水平使之不发生闪络,保障了另一回路的连续供电。
6藕合地埋线藕合地埋线可起两个作用,一是降低接地电阻,《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指出:连续伸长接地线是沿线路在地中埋设1—2根接地线,并可与下一基塔的杆塔接地装置相连,此时对工频接地电阻值不作要隶_国内外的运行经验证明,它是降低高土壤电阻率地区杆塔接地电阻的有效措施之一。
二是起一部分架空地线的作用,既有避雷线的分流作用,又有避雷线的藕合作用。
据有的单位的运行经验,在一个20基杆塔的易击段埋设藕合地埋线后,10年中只发生一次雷击故障,有文献介绍可降低跳闸率40%,显著提高线路耐雷水平。
7预放电棒与负角保护针预放电棒的作用机理是减小导、地线间距,增大藕合系数,降低杆塔分流系数,加大导线、绝缘子串对地电容,改善电压分布;负角保护针可看成装在线路边导线外侧的避雷针,其目的是改善屏蔽,减小临界击距。
预放电棒与负角保护针常一起装设,这一方法曾在广东、贵州等地采用,有一定的效果。
制作、安装和运行维护方便,以及经济花费不多是其特点。
8装设消雷器消雷器是一种新型的直击雷防护装置,在国内已有十余年的应用历史,目前架空输电线路上装设的消雷器已有上千套,运行情况良好。
虽然对消雷器的机理和理论还存在怀疑和争论,但它确实能消除或减少雷击的事实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与接受。
消雷器对接地电阻的要求不严,其保护范围也远比避雷针大。
在实际装设时,应认真解决好有关的各个环节中的问题。
9使用接地降阻剂近几年来国内一些单位在处理接地时使用了降阻剂,取得了较好的降阻效果,介绍降阻剂的文章也不少,降阻剂确实热极一时。
据有关资料介绍,降阻剂使用后接地电阻随时间的推移而下降,并且由于其PH值一般均在7.6一8.5之间,有的呈中性略偏碱,对接地体有钝化保护作用,故基本无腐蚀现象。
但是,使用较长时间表明接地降阻剂对接地体产生了严重的腐蚀。
故在采用这一方法时应关注长期的效果,特别是对接地体的腐蚀问题。
10采用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方式在我国35kV及以下电力系统中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
这样可使由雷击引起的大多数单相接地故障能够自动消除,不致引起相间短路和跳闸。
而在二相或三相落雷时,由于先对地闪络的一相相当于一条避雷线,增加了分流和对未闪络相的耦合作用,使未闪络相绝缘上的电压下降,从而提高了线路的耐雷水平。
因此,对35kV线路的钢筋混凝土杆和铁塔,必须做好接地措施。
总之,影响架空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的因素很多,有一定的复杂性,解决线路的雷害问题,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综合治理。
在采取防雷改进措施之前,要认真调查分析,充分了解地理、气象及线路运行等各方面的情况,核算线路的耐雷水平,研究采用措施的可行性、工作量、难度、经济效益及效果等,最后来决定准备采用某一种或几种防雷改进措施。
可在此位置输入公司或组织名字You Can Enter 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