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35kV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措施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35kV输电线路中防雷技术的应用研究

35kV输电线路中防雷技术的应用研究

35kV输电线路中防雷技术的应用研究一、引言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电力系统中,输电线路是连接发电厂、变电站和用户的关键组成部分。

在高压输电线路上很容易受到雷击的影响,防雷技术在35kV输电线路的设计和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35kV输电线路中防雷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和探讨。

二、35kV输电线路中的雷击问题35kV输电线路是连接电网不同部分的主要输电线路,其在电力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5kV输电线路在遭受雷击时存在以下问题:1. 电力系统的设备和线路容易受到雷击的影响,从而导致设备损坏和停电;2. 对电网设备和线路的保护和维护成本增加;3. 影响电力系统的电能质量和稳定性。

35kV输电线路中的雷击问题需要通过防雷技术来解决。

三、35kV输电线路中的防雷技术1. 避雷针和避雷线避雷针和避雷线是35kV输电线路中常见的防雷设施,其作用是引导雷电到达地面,从而减少对输电线路和设备的影响。

避雷针通常安装在高压塔的顶部,避雷线则沿着输电线路的两侧进行布设。

通过引导雷电到达地面,避雷针和避雷线可以减少雷击对输电线路的影响,提高输电线路的安全性。

2. 避雷装置35kV输电线路中的避雷装置通常包括避雷器和雷电感应器。

避雷器是一种用来扼制雷电过电压的设备,通过将雷电过电压放到地下,从而保护线路设备不受损害。

而雷电感应器则可以及时检测到雷电信号,从而提醒运维人员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保障设备和线路的安全运行。

3. 地线系统35kV输电线路的地线系统也是防雷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线系统一方面可以引导雷电到达地面,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输电线路的接地性能,从而减少雷击对线路的影响。

地线系统也可以用于测量雷电的电流和电压,为运维人员提供数据支持。

四、35kV输电线路中防雷技术的应用研究1. 针对35kV输电线路的特点进行研究35kV输电线路有着较高的电压和电流,因此在防雷技术的应用中需要考虑电流的扼制和对设备的保护。

35kV输电线路中防雷技术的应用研究

35kV输电线路中防雷技术的应用研究

35kV输电线路中防雷技术的应用研究【摘要】35kV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供电方式,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会受到雷电灾害的影响。

为了有效防止35kV输电线路因雷击而受损,需要采取相应的防雷技术措施。

本文通过分析35kV输电线路雷电灾害情况和已有防雷技术,对35kV输电线路中防雷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从防雷技术分类、应用案例分析、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估。

通过对研究背景、目的、意义进行阐述,结合实际情况总结了35kV输电线路中防雷技术的应用研究成果和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为提高35kV输电线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35kV输电线路、防雷技术、雷电灾害、应用研究、防雷技术分类、应用案例、发展趋势、效果评估、总结、展望、贡献。

1. 引言1.1 研究背景35kV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输电通道,但由于雷电活动频繁,35kV输电线路容易受到雷击而造成设备损坏和电力中断。

研究35kV输电线路中的防雷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建设的加快,电力需求急剧增加,对35kV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传统的防雷技术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实际需要,有必要对35kV输电线路中的防雷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在此背景下,本研究旨在通过对35kV输电线路中防雷技术的应用研究,探讨如何更好地保护35kV输电线路设备,提高其抗雷击能力,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通过系统总结和分析,为我国35kV输电线路防雷技术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作出贡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35kV输电线路中防雷技术的应用研究,探讨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减少雷电灾害对输电线路的影响,提高输电线路的安全可靠性和稳定性。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了解35kV输电线路雷电灾害的情况及其对输电线路的危害,为进一步的防雷技术研究提供依据;对35kV输电线路中已经应用的防雷技术进行分类和总结,分析各类技术的优缺点,为选择最适合的防雷技术提供参考;接着,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不同防雷技术在35kV输电线路中的具体应用效果和可行性;然后,对未来35kV输电线路防雷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展望,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发展方向;对35kV输电线路中防雷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研究成果并提出改进建议。

浅谈35kv输电线路防雷措施

浅谈35kv输电线路防雷措施

浅谈 35KV输电线路防雷举措纲要:雷击自古到现在都在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在国家电网建设中它损坏性相当巨大,并且跟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电网建设不停加速,雷击的损坏也会逐年增加,的确做好输电电线路的防雷工作精益求精防雷举措、运用防雷技术对社会发展拥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本文要点经过剖析35KV输电线路雷击的原由和危害,提出相应的解决举措。

希望经过防雷举措的完美保证电网的正常运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要点字: 35KV输电线路雷击防雷举措跟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电力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陪伴日趋增加的电量需求,建设步伐不停加速、输电线路不停增加。

此中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工作,向来是电力建设设计施工和运行保护的要点内容。

据统计,因为雷电惹起的跳闸事故占整个电力系统跳闸次数的 75%左右。

特别在一些多雷、土壤的电阻高、地形地貌复杂地域,输电线遭到的雷击概率更高,危害更大,这都严重影响了电网的安全运行,阻挡经济社会发展。

此中 35KV输电线路在我国运用宽泛且受雷电影响大,所以本文就 35KV输电线路进行剖析,提出输电线防雷举措。

一、 35KV输电线路概略及防雷设计1.1 35KV 输电线路概略35KV输电线路属于中压网络,在我国电网中是主要的配电网络之一。

35KV 输电线路配网的绝缘水平较低,电网网架构造复杂化,在设计和施工时配电线路其实不可以所有安装避雷线、线路避雷器等保护举措,在遭受恶劣雷电天气时,极易造成电路短路。

1.2 35KV 输电线路防雷设计在输电线防雷设计中,原则上依照不一样的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 , 联合当地地域雷电活动散布规律和已有线路运行状况来设计避雷线根数,设计时需要确立避雷线的保护角、档距中央导线以及最小距离。

接地的避雷线是 35KV输电线路架空送电线路最有效的防雷举措 , 设计注意避雷线的保护角越小 , 所达到的避雷成效成效越好 , 但跟着线路电压等级的降落 , 避雷线在设计时需要注意成本和难度问题。

35kV输电线路中防雷技术的应用研究

35kV输电线路中防雷技术的应用研究

35kV输电线路中防雷技术的应用研究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35kV输电线路被建设和投入使用。

35kV输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经常会遭遇雷击,给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怎样更加有效地预防35kV输电线路遭遇雷击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对35kV输电线路中防雷技术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一、35kV输电线路雷击的危害35kV输电线路一旦遭遇雷击,可能会导致线路设备受损,线路跳闸,导致电网供电中断,给用户用电带来不便。

更严重的是,雷击会对线路上的绝缘材料和设备产生永久性损坏,甚至引发火灾事故,给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35kV输电线路遭遇雷击的危害不容忽视,急需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对雷击的防范和应对。

目前,35kV输电线路中防雷技术主要包括了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器、屏蔽罩等措施。

避雷针通过增加接地电阻来引导雷电入地,遏制雷电对绝缘子的冲击,起到拦截雷电、减小雷电对设备、人身的伤害的作用;避雷线则通过引导和排放闪电电流,减少雷电对设备和线路的冲击;而避雷器则是在线路上设置避雷接地、避雷间隙和避雷模块,以起到引导雷电、分散雷电电流的作用,有效减小雷击对设备的影响。

屏蔽罩也被广泛应用于35kV输电线路中,以起到屏蔽雷电、减小雷电冲击的作用。

以上防雷技术在35kV输电线路中的应用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设备的成本较高,给电网建设和运行增加了很大压力;二是效果不明显,仍有线路遭遇雷击的情况发生;三是维护成本高,需要经常进行维护和检修,给电网运行带来了额外的负担。

对35kV输电线路中防雷技术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和提升十分必要。

针对35kV输电线路中防雷技术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改进:1. 利用先进技术,提升设备性能。

采用先进的避雷器技术,结合电力电子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研发出具有自检测、自诊断、自动避雷等功能的避雷器,提高其对雷击的应对能力,减轻设备维护负担。

浅谈35kV线路防雷措施

浅谈35kV线路防雷措施

浅谈35kV线路防雷措施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输电线路是重要的基础设施。

本文首先介绍了雷击故障为35kV输电线路带来的危害,接着分析了目前的电力系统防雷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设计35kV输电线路综合防雷技术与接地电阻设计的有关措施,希望能为提升我国的电力传输安全有所帮助。

标签:220kV输电线路;综合防雷技术;接地电阻1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整体用电量逐年增长,电网系统也更加的复杂化。

有数据表明,线路的管理维护力度越大,其电网出现故障的频率就越低,外界的环境因素对线路的影响极大,很容易导致出现故障,致使区域大范围停电。

所以要保证线路的正常工作需要依靠大家的共同努力的,积极做好预防措施并且完善管理制度,这样才能稳定线路的运行环境。

2 35kV配电线路防雷现状2.1 环境因素以及自身问题配电线路一般都安装在室外的高空中,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大。

且一旦出现雷雨天气,配电线路就会出现老化或者短路的现象。

虽然我国加大了配电线路防雷措施的实施力度,并在雷电多发区采取了科学的防雷措施,但是配电线路的防雷效果尚不明显。

而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恶劣天气的影响,即使运用高质量的防雷设施以及配电线路,也很难在恶劣的天气下发挥影响,进而就会导致配电线路出现故障问题。

因此,还应加大对防雷保护措施的研究与创新,确保实现对配电线路的有效保护,避免影响其的运行安全性。

2.2 人为影响等因素出了以上不可预估的自然环境对35kV输电线路的考验外,人为因素对线路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这主有分为有意的破坏线路和无意的破坏线路。

在我国很多地区,人们在施工建造的时候不注意分析地形地势的影响,不节制的拆毁建筑并重新建设,使得线路被严重破坏,甚至有一些人只注重眼前利益,不考虑国家利益和线路破坏带来的影响,造成严重后果。

2.3 接地土壤电阻值过高有关人员对雷击故障发生于输电线路中的情况进行统计后,发现输电线路的杆塔电阻值不同对防雷击的效果也有所不同,土地中的电阻值越低输电线路接地防雷电额效果就越好,但是在目前对输电线路的杆塔电阻值进行了解后发现,部分区域的杆塔电阻值过高,土壤中的电阻值也偏高,因此线路的抗雷击效率较低。

浅谈35kV架空输电线路防雷设计措施

浅谈35kV架空输电线路防雷设计措施

浅谈35kV架空输电线路防雷设计措施单位省市: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单位邮编:013650摘要:电力能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而架空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架空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性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社会电力能源的正常供给。

文章结合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原因,分析了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雷及运维措施,希望对架空输电线路的运行保障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35KV;架空输电线路;线路故障;防雷措施1 35kV架空输电线路雷击原因分析1.1自然因素雷电是最常见的造成架空输电线路故障的自然因素,这是因为很难人为控制雷电,并且难以预测雷电的发生时间和发生强度。

我国的夏季高温多雨,在地势海拔较高的区域容易发生雷击现象,架空输电线路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

尽管在架空输电线路中会采取一定的防雷措施,但是不能从根本上避免雷电的危害。

1.2输电线路自身因素由于架空输电线路周边会有其他电路,在这种密集环境下,被雷击中的频率会更高。

与其他防雷技术不同的是,架空输电线研究力度不够深入,其防雷方式也未能得到有效应用,从而导致雷击现象产生。

针式绝缘子具有较好的防雷效果,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当针式绝缘子被雷击中,其故障便难以找出,维修难度加剧,维修时间延长。

1.3错误的防雷方式对于架空线路的防雷措施,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采取接地的方式:利用接地线接地,并在接地处安装低电阻装置。

这种方法在地表电阻比较小的平原地区还是比较实用的,但是在山地丘陵地区,这种接地方法的效果就不太明显,原因是在铺设接地网时,需要在四个塔脚处铺设一个较大面积的接地网,并分别安装低电阻装置,在雷击降下时,因接地线长,所以附加的电感会比较大,使得塔顶的电位相对较高,更容易遭受雷击,降低了35kV架空线路防雷能力。

2 35kV架空输电线路防雷设计措施2.1合理装设消雷器、避雷针对于雷击活动较多、未装有避雷线的地区,可在其杆塔顶端安装架设避雷针,以避免雷击现象的出现。

探讨35kV输电线路防雷措施

探讨35kV输电线路防雷措施

探讨35kV输电线路防雷措施35kV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较高电压的输电线路之一,需要特别注意防雷措施。

以下是对35kV输电线路防雷措施的探讨。

1. 地线防雷:地线是输电线路中的一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将感应到的雷电能量迅速引入大地,减少对其他设备的干扰。

对于35kV输电线路,地线的导体应采用符合规定标准的裸导线,以确保良好的接地效果。

还需注意地线的布设,尽量减少接地电阻,提高抗雷击能力。

2. 减少结构突出部分:为了减小35kV输电线路遭受雷击的风险,可尽量减少结构部件的突出部分,如减少绝缘子串数量,降低杆塔高度等。

这样可减少雷电击中的可能性,提高线路的抗雷击能力。

3. 良好的绝缘性能:35kV输电线路的绝缘设计需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以确保绝缘性能良好。

绝缘子的选择应遵循正常工作电压和附加电压等要求,防止中间相间隙电晕放电和绝缘子表面电晕放电产生,从而提高绝缘系数和耐电气击穿性能。

4. 防雷接地装置:35kV输电线路应配备有效的防雷接地装置。

这些装置包括避雷针、防雷带、防雷网等,通过引雷和集流放电的作用,将雷电能量迅速引入大地,保护线路设备。

5. 防雷检测:定期进行防雷设备的检测和维护工作,对电力线路的防雷设备进行定期的巡检和测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防雷设备的有效性。

6. 防雷杆塔绝缘和绝缘子串绝缘:对于35kV输电线路的钢管杆塔,应对其表面进行绝缘处理,以防止雷击短路。

绝缘子串在安装时应满足规范要求,确保良好的绝缘性能。

35kV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需要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包括地线防雷、减少突出部分、良好的绝缘性能、防雷接地装置、防雷检测以及杆塔绝缘和绝缘子串绝缘等。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配备有效的防雷设备,能够有效提高35kV输电线路的抗雷击能力,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探讨35kV输电线路防雷措施

探讨35kV输电线路防雷措施

探讨35kV输电线路防雷措施【摘要】35kV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在雷电天气下容易受到雷击影响造成设备损坏和停电等问题。

本文探讨了35kV输电线路防雷措施,从现状分析、防雷措施选择、设备保护设计、操作维护要点以及应急处理策略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讨论。

针对目前35kV输电线路存在的雷击问题,提出了有效的防雷措施,并对设备保护设计和操作维护要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和建议。

对应急处理策略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有效提高35kV输电线路的抗雷能力,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设备的安全性,为电力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35kV输电线路、防雷措施、设备保护、操作维护、应急处理、现状分析、选择、设计、要点、策略、结论1. 引言1.1 引言35kV输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中重要的输电通道,承载着大量电能的传输任务。

由于天气变化、雷电活动等自然因素的影响,35kV输电线路往往面临着雷击的威胁。

雷击不仅会造成设备损坏,还可能导致停电事故,给电网运行带来严重影响。

对35kV输电线路进行防雷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当前35kV 输电线路防雷措施的分析与探讨,可以更好地了解目前的防雷状况,掌握防雷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为完善35kV输电线路的防雷体系提供参考和指导。

本文将从现状分析、防雷措施选择、设备保护设计、操作维护要点以及应急处理策略等方面展开探讨,旨在为35kV输电线路的防雷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和可靠性。

2. 正文2.1 现状分析35kV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电能输送的重要任务。

在雷电天气中,输电线路很容易受到雷击而损坏,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对35kV输电线路的防雷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35kV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主要包括接地装置、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线圈等。

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在雷电活动频繁的地区,传统的防雷设施往往难以满足需求,容易导致设备损毁;在设备保护设计方面,存在着规划不合理、配置不足导致的漏洞,影响了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操作维护方面,人为因素导致的误操作和疏忽也是造成设备故障的重要原因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35kV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措施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摘要】输电线路是传送电能的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与当地的环境因素,重点分析对新上海庙矿区镇属变电站至某井田煤矿的35kV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雷设计,工程施工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及解决办法。

【关键词】35kV输电线路;防雷措施;实际应用
现代社会中,电能是一种最为广泛使用的能源,其应用程度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随着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对电能的需要量日益剧增,同时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电力系统中电厂大部分建在动力资源所在地,而大电力负荷中心则多集中在工业区和大城市,因而发电厂和负荷中心往往相距很远,就出现了电能输送的问题,需要用输电线路进行电能的输送。

根据调研,在国内高压输电线路跳闸事故中,因雷击引起的线路跳闸事故约占总跳闸事故的40%~60%,特别是在地形复杂、土壤电阻率高的多雷地带,跳闸率更高,严重威胁着电网运行的安全。

随着电网建设的不断加强,输电电路越来越多,电能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如何切实有效地制定及改善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从而降低线路雷击跳闸率,一直是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工作中的重点。

1 防雷的原则
线路防雷保护首先在于抓好基础工作,目前国内外在雷电防护手段上并没有出现根本的变化,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传统的技术措施,我们应该结合当地的地貌、地形、气象环境以及土壤状况,找出可能存在薄弱环节或缺陷,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

2 新上海庙矿区某井田35kV输电线路工程
新上海庙矿区某某井田位于鄂尔多斯高原西侧,毛乌素沙漠西南边缘,地形呈低缓丘陵地貌,地势开阔,起伏不大,地表多为沙土;气候具有冬寒长、夏热短,干旱少雨、蒸发强烈的特点;全年冻土时间为11月至次年3月,冻土最大深度为90cm;据当地气象台(站)记录年平均为40个雷暴日。

现因井田生产建设的需要,需建立一条镇属变电站至煤矿工业广场的35kV架空输电线路。

3 雷击跳闸原因分析
架空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类型主要有绕击跳闸、反击跳闸、感应跳闸。

经过统计分析该地区的输电线路跳闸情况,引起线路跳闸雷击形式主要为反击跳闸和感应雷跳闸。

3.1 反击类跳闸,其故障点的特点为故障点的接地电阻不合格,故障点为一基多相或多基多相,跳闸时故障点附近的雷电流幅值较大,故障相一般为水平排列的中相或垂直排列的中、下相。

此类跳闸在35~220kV线路当中均有出现;
3.2 感应雷跳闸,其故障点的特点为线路未架设架空避雷线,故障点的接地电阻合格,故障点为一基多相或单相,跳闸时故障点附近的雷电流幅值较大,故障相一般为水平排列的边相或垂直排列的上相,且多发生在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上。

4 我国主要防雷措施及本工程防雷措施的选择
目前,我国输电线路防雷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合理选择线路路径;架设避雷线;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在部分地段装设避雷器;提高线路整体绝缘水平。

这几种方法在输电线路防雷设计中运用得非常多,在线路路径受地形和投资限制,选择范围不大的情况下,架设避雷线,降低杆塔接地电阻、装设避雷器、提高线路绝缘水平成为防雷设计的主要方法。

目前,我国电力行业的常规做法是:110kV及以上的架空输电线路,沿全线架设避雷线;220kV及以上的架空输电线路,设置双避雷线。

然而,对于35kV 的架空输电线路,由于经济等方面的原因,不宜采用沿全线架设避雷线的方法,一般只在变电站和发电厂的进出线段架设1~2km的避雷线。

结合雷击跳闸原因分析,以及本35kV输电线路工程的控制成本要求,不考虑为本线路沿全线架设避雷线,且不考虑每基铁塔装设避雷器。

则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和提高线路绝缘水平成为本趟线路的主要防雷措施。

5 针对本输电线路工程防雷措施的设计
5.1 提高线路绝缘子水平绝缘子防污闪能力
提高线路绝缘子水平的主要措施就是提高绝缘子防污闪能力,本工程线路全线按Ⅳ级污秽区的要求进行绝缘配置,直线塔导线悬垂绝缘子串和耐张塔跳线绝缘子串的爬电比距不小于 3.1cm/kV;由于导线耐张绝缘子串不易积污和自洁能力强等特点,在国内以往线路设计中,导线耐张绝缘子串的爬电比距一般低于导线悬垂绝缘子串水平。

根据近年来已建线路的运行经验表明,在北方地区少雨的季节,导线耐张绝缘子串自洁能力较弱,考虑到上述因素,故在此段内导线耐张绝缘子串的绝缘水平适当提高,爬电比距按3.2cm/kV进行设计。

5.2 降低杆塔接地电阻
对于30~60kV的杆线路,虽然一般加挂避雷线的意义不大,但却仍然要逐塔接地。

因这时若一相因雷击闪络接地后,他就实际上起到了避雷线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其他两相进一步闪络。

本工程为35kV架空输电线路,所有
铁塔均逐基接地,埋设接地装置,考虑到冻土等因素,埋设深度1.2m。

高压输电线路的接地电阻与耐雷水平成反比,根据本工程沿径土壤电阻率高的情况,尽可能地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是提高本输电线路耐雷水平的基础,是最经济、有效的手段。

目前,降低杆塔接地电阻的主要方法有采用接地电阻降阻剂,采用爆破接地技术,采用支外引式接地装置,采取伸长水平接地体。

本工程设计采用放射式接地方法,同时在接地体附近土壤喷接洒地电阻降阻剂。

降阻剂主要分为和物理降阻剂两类,由于物理降阻剂无腐蚀性,稳定性高,本工程采用以炭素为主要成分的物理降阻剂。

6 本工程接地装置施工过程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6.1 根据企业作业标准,要求本线路接地电阻不大于5Ω。

在征求设计院同意,且充分考虑到成本控制,将线路设计中采用的接地材料圆钢全部替换为石墨接地模块。

6.2 在坡度较大的杆位,接地槽应尽量沿着等高线开挖,在此情况下可不受设计图式的严格约束,但接地体总长应予以保证。

6.3 接地装置施工后,施工人员第一次采用摇表对接地电阻进行实测。

实测结果为4.8Ω,满足企业标准。

此后在测量过程中多次测量结果基本维持在13Ω左右,经过施工及现场技术人员探讨,发现第一次测量时间是在雨后,接地电阻大大降低,初步判断正常天气情况下应为13Ω左右。

施工人员其他杆塔接地体附近土壤加量喷洒接地电阻降阻剂,摇测结果仍持续在8.5Ω左右。

后经不断的深入讨论,发现测量时接地装置上只是掩埋少量浮土。

施工人员以一基为例进行回填,回填时按层夯实,使接地体与土壤紧密结合,并在接地体附近土壤加大降阻剂喷洒力度,使降阻剂与土壤充分混合,测得接地电阻值为 4.9Ω,附近杆塔按此方法操作后,测量结果基本为5Ω左右。

6.4 经建设方要求,采取适当延长水平接地体,对设计中的放射式方法该为采用框式加放射式,确保接地电阻测量值完全满足建设方企业标准接地电阻不大于5Ω的要求。

7 结语
通过本工程的施工,基本的了解了35kV架空输电线路防雷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运用好常规防雷技术措施。

我们认为雷电活动是小概率事件,随机性强,要做好输电线路的防雷工作,就必须抓住其关键点。

综上所述,为防止和减少雷害故障,设计中我们要全面考虑高压输电线路经过地区雷电活动强弱程度、地形地貌特点和土壤电阻率的高低等情况,还要结合原有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经验以及实际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比较选取合理的防雷措施,提高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尽量减少雷害的发生,确保工业生产建设能够安全进行。

【参考文献】
[1]魏莱.浅谈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措施[J].广东科技,2009(6).
[2]王玮,王卉.高土壤电阻率地区接地降阻的方法[J].建筑工人,2007(1).
[3]陈家宏,吕军,钱之银,刘亚新,谷山强.输电线路差异化防雷技术与策略[J].高电压技术,2009(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