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之花绽放》优质课教案
让生命之花绽放教案

让生命之花绽放教案【篇一:人教版思想品德七上教案第3课让生命之花绽放教案】珍爱生命——让生命之花绽放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为“让生命之花绽放”,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三节的教学内容,第三节是在第二节的基础上更一层次的延伸和提升,教育功能在于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生命是一切的基本和源泉,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探索,不断奋斗,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并在教导学生如何在人生过程中,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善待生命。
生命是最重要的,是最根本的,是每个人的权利,把它设计在七年级上册,使学生在走进青少年的同时,做到正确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形成正确的行为。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阶段的学生刚步入青春期,这是学生进行全面认识自己的阶段,他们还没从本质上认识自我,这个年龄的学生对周围的一切新鲜事物较为好奇,想去尝试一些新鲜的事物,但是他们对生命的内涵缺乏认识,对生命的重要性认识不完善,而生命只有一次,因此,在现代错综复杂的社会,保证学生的安全,教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并善待他人,互帮互助,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延伸生命的价值是我们这一课的目的。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让学生认识生命的重要性,肯定自己的生命。
尊重自己的生命。
(2)在尊重自己生命的同时,善待别人的生命,树立正确意识,和他人,社会和谐的相处。
(3)理解生命的意义,延伸生命的价值,学会为社会做贡献2、能力目标:使学生在生活中,充分了解生命,认识生命,肯定自己的生命,并学会尊重他人,通过不断学习,用自己的一份力为社会做贡献,实现生命的价值。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热爱生命,自尊自信,乐观向上,形成积极健康的情绪和人生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1如何才能让学生正确的看待生命,认识生命的重要性,从而做到肯定、珍惜生命。
2让学生学会在尊重自己生命的同时,善待别人的生命,并且实现自身的价值。
五、教学方式和手段: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六、教学过程活动一:永不放弃生的希望1、今天我们讲课的内容是:让生命之花绽放,在开始之前,我先给同学们讲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也是书上第29页的故事:两名矿工到井下检修,不幸突遇矿井塌陷,被困井下。
《让生命之花绽放》教案3.doc

《让生命之花绽放》教案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够做出正确的价值评判,永不放弃生的希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锻造坚强的意志品质;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对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充满敬意;立志提升自身生命的价值,具有团结合作和奉献精神。
2. 能力冃标:(1)学会判断紧急情况的能力;(2)提高紧急情况下自我保护的能力;(3)发展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书面及口头表述能力,模仿、创造能力。
3. 知识目标:(1)知道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应该尊重自身和他人的生命。
(2)正确理解生命的涵义,懂得人的生命不仅有吋问的长短之分,更有质的差别。
(3)知道怎样的生命才更有价值。
(4)懂得要提升生命的价值应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教学重点:肯定生命,尊重生命。
教学难点:延伸生命的价值。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同学们,让我们回首一段令人心痛的记忆。
视频:5.12汶川地震视频(真实的生活情景,更易唤起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师:同学们,看到这些令人心痛的画面,看到数万生命在震中顷刻间消失,此时此刻,你最想表达的是什么?生答:(引起学生对生命的思考,体会到生命的可贵,警示学生不能轻易地放弃生命)师:老师有和你们一样的感受。
所以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该更加珍爱自己的生命,今天老师将和你们一起进行一次特殊的生命旅行,愿我们能从中领悟到生命的可贵,懂得如何珍爱我们的生命,让生命之花绽放。
显示课题:让生命Z花绽放(二)在活动屮体验感悟一一讲授新课1、生命旅行之一一一为生命而感动师引:同学们,你有没有想过,你生命的存在有何价值?今天就让我们用心來体会吧。
显示:生命旅行之------ 为生命而感动活动1:回归生活尊重生命(1)做一做:你能为他人带来快乐和幸福,试试看吧!父母很辛苦,我能我的同桌学习不如我,我会老师的嗓子嘶哑,我会在公共场合,看见有人起哄,我会灾区的小刖友遇到困难,我可以奥运来临,我要生:讨论交流师:同学们,当我们为他人带来快乐和幸福或者为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事的时候,我们自身的价值也就得到了实现。
《让生命之花绽放》教学设计5篇

《让生命之花绽放》教学设计5篇第一篇:《让生命之花绽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明白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轻易放弃求生的希望,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尊重他人的生命,造福更多的生命。
2.能力目标:学会悦纳自己的生命,并且尊重他人的生命;掌握应对紧急情况的基本方法,遇到危险时能够安全逃生。
3.知识目标:知道珍爱生命的人不会轻易放弃生的希望;认识和了解生命的价值,既要尊重自己的生命,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了解生命的意义的真正内涵。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1.教学重点:肯定生命、尊重生命。
2.教学难点:延伸生命的价值。
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活动体验教学法。
四、教学准备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分组收集相关求生知识。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显示1:播放视频《汶川地震中的非凡女孩──康洁》多媒体显示2内容简介:康洁是映秀小学6年级学生,汶川地震发生时,她勇敢机智地选择了跳楼求生,自己成功脱险后又去救助别人,11岁的她不但救了自己,也救了别人。
设问:1.地震发生时,康洁为什么会选择跳楼求生?2.当遇到如此艰难的抉择时,你能果断地选择求生吗?3.康洁脱险后为什么还要回去救其他人呢?在学生回答、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生命是宝贵的,应当珍爱我们的生命。
当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时不能轻言放弃;当他人生命遭遇困境时,要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
(二)永不放弃生的希望:学会自救,学会救人(板书)多媒体显示3:求生知识知多少1.家里煤气泄漏,你该怎么做?2.上课时发生地震,你应该怎样保护自己?3.乘坐公交车时发生火灾,你知道怎么逃生吗?4.遇到溺水者,你知道如何救助他?请学生根据课前收集到的相关求生知识进行分析,并从中适当选择几个项目让学生分组上台进行自救、救人演习,教师从旁指点,最后进行归纳总结,鼓励学生平时要多掌握自救以及救助他人的方法和知识,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让生命之花绽放》课教案(襄樊)

《让生命之花绽放》优质课教案(襄樊)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宝贵,认识到每个人都有权利珍爱和尊重生命。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面对困难与挫折的态度。
3. 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生命,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生命的定义与价值2. 珍爱生命的重要性3. 面对困难与挫折的态度4. 关注周围生命,培养同情心和责任感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命的定义与价值,珍爱生命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身边的生命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面对困难与挫折,以及如何关注周围生命。
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生命的不同阶段和挑战。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多媒体教学材料,如图片、视频等。
2. 准备案例分析材料,包括身边的生命案例。
3. 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指导。
4. 准备角色扮演的场景和剧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命的美丽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生命的兴趣和思考。
2. 讲解生命的定义与价值,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和独特性。
3. 分析身边的生命案例,让学生思考和讨论生命的意义和影响。
4.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面对困难与挫折,分享积极的态度和经验。
5. 分组讨论如何关注周围生命,培养同情心和责任感。
6. 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生命的不同阶段和挑战。
7. 总结并强调珍爱生命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面对生活。
8. 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珍爱生命的作文或绘画一幅相关主题的画。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生命价值的理解和认识。
2. 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思考能力、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
3. 分析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于面对困难与挫折的态度和应对策略。
4. 评估学生写作或绘画作业的质量,了解他们对珍爱生命的思考和感悟。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深入地介绍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让生命之花绽放教案设计(1篇)

让生命之花绽放教案设计(1篇)让生命之花绽放教案设计 1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引起我们对生命的思考,体会到生命的可贵,感受到生命的韧性和弹性;通过自救知识的讲解和演习,从中学会必备的求生知识。
2、能力目标:增强在日常生活中自救能力:紧急呼救能力、火场逃生能力、溺水自救能力、地震自救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生命,乐观向上;保护生命,意志坚强。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知道基本求生知识,学会紧急呼救、防火自救、溺水自救、地震自救必备的求生知识。
难点:感受生命的韧性。
三、课前准备分别查找紧急呼救知识,防火自救知识、溺水自救、地震自救知识。
四、课堂助学1.活动一:欣赏一首诗《我还有一只脚》,感受生命的可贵。
2.活动二:学会自救的方法:把全班同学分四个组,分别是:紧急呼救组、防火自救组、溺水自救组、地震自救组。
每个组的同学进行自救方法的讲解和演习。
3、课堂总结。
五、巩固与反思①锻炼身体,保持健康②不宰吃动物③保护生态环境④敢于同疾病作__ ⑤面对凶恶歹徒,不作无谓的牺牲⑥及时享受短暂、宝贵的生命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⑥2.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
实现人生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应该()A.从明天做起B.从干一番大事业做起C.从进入初中以后做起D.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3.吴欲同学给自己的生命箴言是:人活着,不应该追求生命的长度,而是追求生命的质量。
对“生命的质量”的正确理解是()A.生活条件的优越B.生活的艰辛和曲折C.生命的价值和意义D.生活的快乐和悲伤4.提升生命的价值最主要的是()A.延长生命的时间B.绝不放弃生的希望C.多享受社会财富D.为社会多作贡献。
《让生命之花绽放》公开课教案

《让生命之花绽放》-公开课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生命的关注和敬畏。
2. 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教学内容:教师通过展示图片、视频或讲述真实故事,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例如,可以展示一张婴儿诞生的照片,一张大自然的美丽图片,以及一张濒临灭绝的动物的照片。
让学生思考生命的诞生、生命的美丽和生命的脆弱。
教学活动:1. 教师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
2.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3.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素材。
2. 学生记录本。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
2. 收集学生的感受和思考。
第二章:生命的诞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诞生过程。
2. 培养学生的生命尊重意识。
教学内容:教师通过讲解或邀请专家讲解生命的诞生过程,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奇迹和宝贵。
强调每个生命的独特性和尊重生命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生命的诞生过程,引导学生了解生命的奇迹。
2. 邀请专家分享生命的诞生过程和相关知识。
3. 学生提问,与专家进行互动。
教学资源:1. 生命的诞生资料和图片。
2. 专家邀请函和相关资料。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听讲和互动情况。
2. 收集学生的问题和观点。
第三章:生命的美丽教学目标:1. 让学生欣赏生命的美丽。
2. 培养学生的生命珍惜意识。
教学内容:教师通过展示大自然的美丽图片、视频或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讲解,让学生欣赏生命的美丽,并引导他们珍惜生命。
教学活动:1. 教师展示大自然的美丽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欣赏。
2.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分享生命的美丽和相关知识。
3. 学生提问,与专家进行互动。
教学资源:1. 大自然的美丽图片或视频。
2. 专家邀请函和相关资料。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欣赏和珍惜态度。
2. 收集学生的问题和观点。
第四章:生命的脆弱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脆弱性。
2. 培养学生的生命保护意识。
七年级政治《让生命之花绽放》教案人教新课标版范文

七年级政治《让生命之花绽放》教案人教新课标版范文第一篇:七年级政治《让生命之花绽放》教案人教新课标版范文第三节《让生命之花绽放》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两个真实的故事做对比,引起学生对生命的思考,体会生命的可贵;通过自救急救知识的讲解和讨论,学生从中学习必备的求生、救生(自救、求救、救人)知识;通过丰富的教学案例和学生的生活经历,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在紧急情况下自我保护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权利、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的能力;发展学生交流合作、获取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热爱、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乐观向上、意志坚强。
教学方式合作探究学习为主,启发式和讲授式为辅。
教学重点基本求生知识教学难点如何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环节】一、导入教师:同学们,经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想大家达成了共识:生命是可贵的,生命对每个人而言,只有一次,但是,不同的人是如何对待这仅有一次的生命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几则材料,在这几则材料中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材料一:2007年5月16日中国人民大学宜园3号学生宿舍北侧楼一名女博士生跳楼身亡;去年同一日该校另一女博士生董某从品园4号学生宿舍楼8层跳下身亡;……2007年2月25日深圳福田区一16岁男中学生蔡某由于学习压力太大而跳楼;2006年6月10日早晨,宜兴市某中学高二(3)班女孩小玲站在宿舍6楼窗台前,她轻轻一跃,一个青春的生命就此消失,而她跳楼自杀却是缘于与室友间的250元纠纷。
材料二:汶川地震中矿工的例子。
教师:看了这几则材料,相信大家都深有感触,有哪位同学来谈谈你的看法或者感受呢?(学生发言)教师小结:同样是面对对人仅有一次的生命,有的人在绝境中创造生的希望,结果“柳暗花明又一村”,有的人选择“解脱”,却留给亲朋好友无限悲痛和世人的不解,以及“生”的权利和希望。
可见,生命是坚强的,也是脆弱的。
七年级思想品德《让生命之花绽放》教学设计(说课稿)(含五篇)

七年级思想品德《让生命之花绽放》教学设计(说课稿)(含五篇)第一篇:七年级思想品德《让生命之花绽放》教学设计(说课稿)七年级思想品德《让生命之花绽放》教学设计(说课稿)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七年级思想品德《让生命之花绽放》教学设计(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是来自牡丹江市第十四中学的徐丽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让生命之花绽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课第三框。
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阐述我的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我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核心理念,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淡化说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人人参与教学,师生互动,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
二、学情分析据我了解,现在的学生因是独生子女,唯我的心态意识强,加之生活的优越感,使他们缺少对生命的关爱,忽视生命的价值。
因此,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真实体验和感悟,让他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感悟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
三、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初中阶段是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生命的意义何在,这些都是极为重要的问题。
本节课的要求就是引导学生在正确看待自我的基础上,学会尊重他人的生命与价值,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生命,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同时,也是认识自我这一单元的基础部分,因此,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及确立的依据通过以上分析,制定了如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既尊重自己的生命,也尊重他人的生命。
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认识自我,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培养全面、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从思想上懂得生命的可贵,行动上学会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三)重难点及确立依据根据课标要求和学情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肯定生命、尊重生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生命之花绽放
随州市外国语学校王秀芝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树立悦纳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的观念,并认识到只有不断奉献社会才能使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懂得既要尊重自己的生命,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
认识只有奉献社会才会延伸生命的价值。
教学重点:肯定生命、尊重生命。
教学难点:生命的价值,延伸生命价值。
学情分析:
受享乐主义思想的影响,在学生中普遍有一种及时行乐,得过且过的想法,对未来的希望、对生命的意义缺少思考,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缺少必要的责任感。
这种虚度年华的现象滋生出许多负面影响。
因此,对青少年进行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教育已迫在眉睫了。
综合设计思路:
本课在前两个框题激发学生热爱生命之情的基础上,第三个框题接着延伸,探讨如何珍爱生命。
教材分三个层面来与学生共同探讨如何珍爱生命:一是无论何时都不轻言放弃自己(或他人)的生命,强调能承受挫折、勇敢坚强;二是对任何生命都应抱着肯定其意义、尊重其存在的态度。
三是珍爱生命的最高表现:不断延伸生命的价值,激发学生努力突破自我,不断实现自我价值。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播放“四川地震”视频,感受生命的脆弱,教育学生生命是宝贵的,愿每个人都能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努力实现人生价值,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让生命之花绽放。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有关生命的话题。
二、课堂情境、活动设置
探究活动一:珍爱生命永不放弃
先展示“微笑女孩”的照片,然后播放李青松被困104小时获救的视频,思考问题:
1.女孩被困废墟为什么还能露出甜甜的微笑?
2.李青松为什么能坚持104个小时创造生命的奇迹?
3.微笑女孩和李青松被救说明了什么?
学生讨论后踊跃发言,得出结论:珍爱生命,永不放弃。
当我们的生命受到威胁时,不轻言放弃,不丧失生的希望。
当他人的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
探究活动二:肯定生命尊重生命
播放抗震救灾视频,学生观看视频讨论问题:
1.“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努力”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观点?
2. 为什么要尽百倍努力拯救生命?
3.视频中让你感动的是什么?“感动”给你带来什么启示?
经过探讨,得出结论:要肯定生命,尊重生命。
每个生命都是有价值的。
在肯定自己的价值,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肯定他人的价值,尊重他人的生命。
探究活动三:丰富内涵延伸价值
通过视频“谭千秋老师的事迹”来震撼学生的心灵,由“千秋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得出结论: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再引导学生搜集列举古今中外丰富生命内涵,延伸生命价值的人及他们的贡献。
最后通过思考写出自己的生命箴言(对生命的感悟或如何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并在全班交流。
探究活动四:盘点收获内化知识
学生回顾本课内容盘点收获(每位学生限谈一条),老师总结延伸: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珍爱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努力提升生命价值,让生命之花绽放。
探究活动五:走进生命考场,提升生存技能
(1)请快速说出下列电话:
报警电话急救电话
火警电话交通事故
(2)你在下列紧急情况时应当怎样求生?
突遇地震时:家中着火时:
发现燃气泄露时:发现有人溺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