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轮组和机械效率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课件(BS) 第九章 机械和功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 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读数时,弹簧测力计 应处于向上匀速运动中,还是静止状态? 向上匀速运动中(静止状态不做功)
4. 如何测量钩码上升的高度h?细绳自由端通过的距离s?
先把钩码(的上沿或下沿)对准刻度尺某一 整刻度处,读出重物的初位置,同时用有色笔 在细绳的适当位置做标记,读出绳端的初位 置,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后,再读 出重物的末位置和绳端的末位置,重物两次 位置差为钩码上升的高度,细绳两次位置差 为绳端移动的距离。
W有/J
W总/J
2
3
保持钩码重力一定,改变动滑轮重:。
G/N h/m F/N s/m W有/J
W总/J
1
2
实验结论
1.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的重物,重物越重,机械效率越高。 2.物重一定,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越低。
关于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几点说明:
Gh
Gh
G
G
η=
=
=
即: η=FsFra bibliotekFnh nF
A.小明做的有用功为32J
F
B.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32N
C.斜面的机械效率为20%
D.小明做的总功为160J
课堂小结
测滑 轮组 的机 械效 率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动滑轮重 物重 摩擦、绳重等
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
斜面的倾斜程度 斜面的粗糙程度
随堂训练
1.某同学想通过实验来探究“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因素”, 如图所示,并测算了各次实验装置的机械效率。关于他的实验过 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机械效 率η
较缓1.7 0.06 0.4 0.82 0.1 0.33 30 %
较陡1.7 0.1 0.5 0.82 0.17 0.41 41%
4. 如何测量钩码上升的高度h?细绳自由端通过的距离s?
先把钩码(的上沿或下沿)对准刻度尺某一 整刻度处,读出重物的初位置,同时用有色笔 在细绳的适当位置做标记,读出绳端的初位 置,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后,再读 出重物的末位置和绳端的末位置,重物两次 位置差为钩码上升的高度,细绳两次位置差 为绳端移动的距离。
W有/J
W总/J
2
3
保持钩码重力一定,改变动滑轮重:。
G/N h/m F/N s/m W有/J
W总/J
1
2
实验结论
1.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的重物,重物越重,机械效率越高。 2.物重一定,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越低。
关于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几点说明:
Gh
Gh
G
G
η=
=
=
即: η=FsFra bibliotekFnh nF
A.小明做的有用功为32J
F
B.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32N
C.斜面的机械效率为20%
D.小明做的总功为160J
课堂小结
测滑 轮组 的机 械效 率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动滑轮重 物重 摩擦、绳重等
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
斜面的倾斜程度 斜面的粗糙程度
随堂训练
1.某同学想通过实验来探究“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因素”, 如图所示,并测算了各次实验装置的机械效率。关于他的实验过 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机械效 率η
较缓1.7 0.06 0.4 0.82 0.1 0.33 30 %
较陡1.7 0.1 0.5 0.82 0.17 0.41 41%
初三物理《机械效率》ppt课件(原创)

进阶习题
进阶习题1
用动滑轮将重400N的物体提升5m,拉力F做的功是1000J,求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进阶习题2
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物上升的高度为1m,拉力F做的功为200J,不考虑滑轮重和摩擦, 则拉力F的大小及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分别为( )
进阶习题3
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物上升的高度为1m,拉力F做的功为200J,不考虑滑轮重和摩擦, 则拉力F的大小及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分别为多少?
公式
01
机械效率的公式为:$eta
=
frac{W_{有用}}{W_{总}}$
02
其中,$eta$表示机械效率, $W_{有用}$表示有用功,$W_{总 }$表示总功。
单位
机械效率的单位是百分比,表示为百 分数。
例如,如果机械效率为80%,则表示机 械效率为80%。
02
机械效率的原理
有用功和总功
谢谢观看
高阶习题
1 2
高阶习题1
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物重G=6×10^3N,滑轮 组的机械效率为80%,拉力F做的有用功是多大?
高阶习题2
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物重G=6×10^3N,滑轮 组的机械效率为80%,拉力F做的总功是多大?
3
高阶习题3
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物重G=6×10^3N,滑轮 组的机械效率为80%,拉力F的大小为多少?
提高生产效率
机械效率的提高意味着生产过程 中能量的利用率更高,从而提高
了生产效率。
降低能耗
机械效率的提高意味着生产过程 中能量的损耗更少,从而降低了
能耗。
增强市场竞争力
机械效率的提高可以降低生产成 本,提高产品质量,从而增强企
业的市场竞争力。
机械效率(共30张PPT)

机械效率 在物理学中,将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
机械效率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机械效率=有 总 用 功 功100
如用字母η表示机械效率,则上式又可写成:
=W有用 100 W总
注意:(1)机械效率η没有单位是一个比值 ; (2)对于实际机械,由于额外功的存在,总有 W有用<W总,因此η<100%。
额外功 2520J
砂子重100N
桶重20N
地面到三楼高6 m
1对砂子 做功
600J
有用功 600J
人拉滑轮做功
总功 720J 2对桶做功
120J
额外功 120J
砂子重100N 桶重20N
动
滑轮重10N 地面到三楼高6 m
在物理学中,将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 (2)对于实际机械,由于额外功的存在,总有
第五节 机械效率
思考:
如何帮助小明的爸爸把50 块木料顺利地搬到房上?
可以使用的方法:
(1)起重机(杠杆) (2)斜面 (3)轮轴 (4)动滑轮(滑轮组)
起重机(杠杆)
斜面
小明利用动滑轮把 木料拉上四楼时,
手拉绳子做的功与 动滑轮对木料做的
功相等吗?
活动 11.7 再探动滑轮
如图所示,用手通过一个弹簧测力计沿竖直 方向匀速拉一个动滑轮,使挂在动滑轮下面
1
2
10
1.5
20
2
5
5
3.0
10
⑴实验中应 匀速拉弹簧测力计.
⑵第一次实验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6__6_.;7 %
第二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大于(选填“大于”、“小于
或“等于”)第一次实验时的机械效率.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课件---第14讲 滑轮与滑轮组 机械效率

滑轮与滑轮组 机械效率— 实 验 剖 析
实验
返回实验清单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实验
原理
主要
实验
仪器
及作
用
(1)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实验时
用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 匀速 拉动
绳子,此时拉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刻度尺:测量钩码上升的高度和弹
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
(3)钩码:改变物重的大小
返回栏目导航
担物重的绳子的段数n。
第14讲 滑轮与滑轮组 机械效率— 考 点 梳 理
返回思维导图
返回栏目导航
2.其他简单机械
(1)轮轴由具有公共转轴的轮和轴组成,可看作杠杆的变形,如门把手、方向盘、
扳手等。
(2)斜面是一种省力、费距离的简单机械,如盘山公路等。同一斜面,倾斜程度
越大,拉同一物体越费力,但机械效率越高。
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同一滑轮组,物重越大,机械效
(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
(4)在忽略摩擦和绳重的前提下,通过第4次数据可算出动滑轮的总重为 1.3
N。
第14讲
滑轮与滑轮组 机械效率— 真题试做
6
数据链接
真题试做
(2018~2023)
命题点 1 滑轮组的设计与组装
命题点 2 机械效率的计算
命题点 3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返回栏目导航
第14讲
滑轮与滑轮组 机械效率— 真 题 试 做
返回命题点清单
返回栏目导航
命题点 1 滑轮组的设计与组装(毕节2021.15)
1.(2021·毕节15题,2分)用滑轮组将放在水平地面上的重物G提起,在图中画出最
省力的绳子绕法。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12.2-3 滑轮 机械效率 课件

新知探究 斜面的特点
光滑的斜面
沿斜面向上的推力:
F= —Gl h—
斜面高度一定时,斜面越长越省力
新知探究
典例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使用轮轴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B.盘山公路实际上就是一个斜面 C.动力作用在轮轴的轮上,轮的半径就是动力臂 D.使用轮轴一定省力
轮轴不一定省力,关键看动力 作用在轮上还是轴上
他的目的是: 把沙子运上三楼
• 对沙子做功 对人们有用必须做的功
• 对空桶做功 • 克服自身重力做功
有用功 并不需要做但又不
得不做的功
额外功
3 自主学习
1. 有用功(W有):为了达到工作目的,必须做的功。
2. 额外功(W额):为了达到工作目的,并非我们所需 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3. 总功(W总):动力所做的所有功。 即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 公式(1): W总 = W有 + W额
第12章 第2节
滑轮
学习目标
1.能识别定滑轮和动滑轮; 2.通过实验,掌握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并能根据需要 选择合适的滑轮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对滑轮组的学习,掌握安装滑轮组的方法,并能根 据安装情况分析拉力的大小与物重的关系。
【重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难点】安装滑轮组的方法及根据情况分析滑轮组拉力的大小与物重的关系。
A.省力,不改变施力方向 B.不省力,改变施力方向 C.既省力,也改变施力方向 D.既不省力也不改变施力方向
新知探究 典例3 如图所示,小明用重为4N的定滑轮匀速提升物体,小明所用拉 力为10N。不计摩擦和绳重,则物体的重力为( C )
A.4N C.10N
B.6N D.14N
新知探究
机械效率课件ppt

5. 开始实验,手动转动滑轮组,使滑轮组转动一定距离 ,同时记录测力计和计时器数据。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6. 重复实验多次,以获取更准确的数据。
数据记录与处理
01
记录每次实验中测力计 和计时器的数据,整理 成表格。
02
根据测力计和计时器的 数据,计算每次实验中 滑轮组转动的机械效率 。
03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机 械效率与作用在滑轮上 的力、转动距离和时间 之间的关系。
发动机的机械效率。
总结词
采用轻量化材料
详细描述
采用轻量化材料,如铝合金和复合材料等 ,以降低发动机重量,减少能量损耗,提 高机械效率。
总结词
定期保养维护
详细描述
定期对汽车发动机进行保养维护,确保其 正常运行,及时更换磨损部件,以提高机 械效率。
PART 06
机械效率的发展趋势与展 望
新型材料的应用
通过调整切削参数,如切削深度、进 给速度和切削液等,以减少切削阻力 ,提高切削效率。
06
详细描述
采用新型刀具材料,如硬质合金和陶瓷等,以 提高刀具的耐磨性和切削性能,从而提高机床 的机械效率。
提高抽水机机械效率的案例
总结词
减少摩擦损失
详细描述
通过改进抽水机的轴承和密封装置 ,减少摩擦损失,降低能量损耗, 从而提高抽水机的机械效率。
2. 将滑轮组固定在支架上,调整滑轮组的高度,使测力 计能够水平测量力的大小。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3. 将测力计和计时器连接到滑轮组上,确保测力计能够 准确测量作用在滑轮上的力,计时器能够准确记录转动时 间。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4. 使用刻度尺测量滑轮组转动的距离,确保测量准确无 误。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6. 重复实验多次,以获取更准确的数据。
数据记录与处理
01
记录每次实验中测力计 和计时器的数据,整理 成表格。
02
根据测力计和计时器的 数据,计算每次实验中 滑轮组转动的机械效率 。
03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机 械效率与作用在滑轮上 的力、转动距离和时间 之间的关系。
发动机的机械效率。
总结词
采用轻量化材料
详细描述
采用轻量化材料,如铝合金和复合材料等 ,以降低发动机重量,减少能量损耗,提 高机械效率。
总结词
定期保养维护
详细描述
定期对汽车发动机进行保养维护,确保其 正常运行,及时更换磨损部件,以提高机 械效率。
PART 06
机械效率的发展趋势与展 望
新型材料的应用
通过调整切削参数,如切削深度、进 给速度和切削液等,以减少切削阻力 ,提高切削效率。
06
详细描述
采用新型刀具材料,如硬质合金和陶瓷等,以 提高刀具的耐磨性和切削性能,从而提高机床 的机械效率。
提高抽水机机械效率的案例
总结词
减少摩擦损失
详细描述
通过改进抽水机的轴承和密封装置 ,减少摩擦损失,降低能量损耗, 从而提高抽水机的机械效率。
2. 将滑轮组固定在支架上,调整滑轮组的高度,使测力 计能够水平测量力的大小。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3. 将测力计和计时器连接到滑轮组上,确保测力计能够 准确测量作用在滑轮上的力,计时器能够准确记录转动时 间。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4. 使用刻度尺测量滑轮组转动的距离,确保测量准确无 误。
初三物理全册《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课件新人教版

•例1: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把重为80N的物体 匀速提起。(1)在不计绳重、动滑轮重和摩擦的
情况下,拉力F的大小是•40 N;(2)若实际的
拉力为50N,匀速将物体提高4m,则拉力所做
的功是•400 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 。
•2、如下图所示,用一动滑轮拉一物体在
水平面上匀速运动的距离是L ,物体受到
的摩擦力为f,水平拉力为F,则动滑轮所
做的有用功W有用=•f_•_fL_ •的机械效率为_•2_F__
,总功W总=_•_2_F_它 (不计滑轮重L力)
•f L
•f
•F
•F物
滑轮组机械效率计算
•2、用如图的滑轮组水平地拉动物体.已知物重为
1000N,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240N,当绳端的
拉力是100N物体移动了4m时。求:有用功、总功
• (2)若动滑轮的重为12N(不计绳
•1280 J
重及摩擦),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 率•N.
•等时性 40s
•额外功 12N 8m•G
•f •8m
• 2009河北
• 6、小明做“测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时,用图 中所示的滑轮,组装成滑轮组,请在图中画出使 用该滑轮组时最省力的绕法。用此滑轮组将重为 3.6N的物体匀速提起时,拉力的功率为0.36W,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忽略摩擦及绳重)
•5•• 、如•拉图力•所做示的,W功额用W=滑=GF轮动sh,组=所1拉2以×着F8=重=69060(NJ的)物• 体=A8沿0(水N平)
s 方功•向为匀12拉速8力0•移J的滑动.功轮,率组P在的=4机0械内效物率η体=•移=动3了2(W8m) F的大小及拉力的功率
•W有用 •直接对物体所做的功
•W有用=F物S物
情况下,拉力F的大小是•40 N;(2)若实际的
拉力为50N,匀速将物体提高4m,则拉力所做
的功是•400 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 。
•2、如下图所示,用一动滑轮拉一物体在
水平面上匀速运动的距离是L ,物体受到
的摩擦力为f,水平拉力为F,则动滑轮所
做的有用功W有用=•f_•_fL_ •的机械效率为_•2_F__
,总功W总=_•_2_F_它 (不计滑轮重L力)
•f L
•f
•F
•F物
滑轮组机械效率计算
•2、用如图的滑轮组水平地拉动物体.已知物重为
1000N,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240N,当绳端的
拉力是100N物体移动了4m时。求:有用功、总功
• (2)若动滑轮的重为12N(不计绳
•1280 J
重及摩擦),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 率•N.
•等时性 40s
•额外功 12N 8m•G
•f •8m
• 2009河北
• 6、小明做“测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时,用图 中所示的滑轮,组装成滑轮组,请在图中画出使 用该滑轮组时最省力的绕法。用此滑轮组将重为 3.6N的物体匀速提起时,拉力的功率为0.36W,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忽略摩擦及绳重)
•5•• 、如•拉图力•所做示的,W功额用W=滑=GF轮动sh,组=所1拉2以×着F8=重=69060(NJ的)物• 体=A8沿0(水N平)
s 方功•向为匀12拉速8力0•移J的滑动.功轮,率组P在的=4机0械内效物率η体=•移=动3了2(W8m) F的大小及拉力的功率
•W有用 •直接对物体所做的功
•W有用=F物S物
中考专题训练《滑轮组机械效率计算》PPT课件

5、小明同学看到火炬手攀爬很费劲,想到物理课上学过利用 滑轮组可以省力.小明同学如果站在地面上,用如下图所示的哪 个滑轮组拉起火炬手侯斌最合适,理由是什么?如果该滑轮组 机械效率为80%求小明同学的拉力至少要多大?
F F
F
F
F物
A
B
C
解:D滑轮组.
理由是拉力方向向下且更省力
D G 800N 39m
90 N G
10 N 5m 5m
Hale Waihona Puke 4、用下图所示的滑轮,组装成滑轮组,请在图中画出 使用该滑轮组时最省力的绕法。使用这个滑轮组,匀
速提升质量是600kg的物体,则拉力F是2500N,求 次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取g=10N/kg)
W有用 Gh Gh G
W总 Fs Fnh nF F物 600kg G
组的机械效率分别为(取g=10N/s)(A)
7.5kw
A.104N
70%
B.1.5x104N 70%
C.7X103N 100%
D.1.05x104N 50%
2.It 5m
F物
G
2、一物体质量为18kg,其所受重力为180 N.如图所
示,小明用定滑轮将该物体在4s内匀速提高2m.所用
拉力为200N.此过程中,小明做的有用功是360 J,定
F物
F物 F物
W有用
滑轮组对物体所做
W有用 W总
Gh Fs
Gh Fnh
G 的功就是使用机械 nF 目的所做的功
(从滑轮组直接对物体施加 的力处入手)
W总
动力对滑轮组所做的功 (从动力一般为人手处
入手)
这是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最后一棒火炬手侯斌,靠自己双手的力量,攀爬 到火炬台底部并最终点燃圣火的图片,该点火仪式充分体现了残疾人自强自立、 拼搏向上的勇气和精神.已知他和轮椅总重力为800N,攀爬高度39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相同( )
× 6。机械效率高的机械省功( )
20
专题三
例2. 某同学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图4所 示的甲、乙两滑轮组提升同一重物,若物重为 100N,每个动滑轮重20N,(摩擦不计),求: ①通过计算比较甲、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②若甲挂的重物为140N,它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21
专题三
W用机械=FS=60N×4m=240J
8
4、机械效率
专题一
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公式:
=
W有 W总
0 0
9
5、对机械效率的理解
专题一
1)思考:机械效率会大于1吗?为什么?
2)机械效率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没有单位
3)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45%,它表示什么意思?
10
知识盘点
1)、滑轮组的特点
18
专题三
专题三:
知识应用
19
专题三
× 例1、判断:下面说法中是否正确
1. 做功多的机械,机械效率高( )
2.因为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故机械效率总小于1(√ )
3.做相同的有用功,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 √ )
4.做的额外功一定时,总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 ) 5.用不同的滑轮组,做的有用功相同时,机械效率一定
24
专题三
2、如图,地面上一物体重100牛顿,当物体
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与地面的摩擦力是
60牛顿,则拉力F= 20 牛顿。
25
专题三
3. 交流与评估是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 德圣中学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 置完成了“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以
后,进行了小组交流,下表是各小组 的实验数据记录:
75.0
2
2
3.0
1.90
78.9
4.5
2.65
84.9
4
1.5
0.70
71.4
5
3
3.0
1.30
76.9
6
4.5
1.80
83.3
结论:1、用同一滑轮组,被提升的重物越重,机械效率越大。
2、提起相同的重物,绳子股数少的效率高
17
专题二
提高机械效率的常用方法 1、减小机械间的摩擦力。
2、减小机械自重 3、尽可能增大每次提升物体 的物重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4、如图,滑轮组最省力时 的机械效率为75%,将 900N的重物提高3m,
1)以画出线绕法
2)所做的总功为多少焦?
3)拉力F等于多少N?
专题三
F
G
28
G 29
专题三
专题一
2)、机械效率的的概念
11
专题二: 知识拓展
爱思考的你还想知道哪些有关滑 轮组和机械效率的知识呢?或者想解 答什么疑问,让我们共同来探讨!
12
专题二
小明在学了机械效率后,一直在想:
机械效率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你想和他一道去探寻吗?
13
猜想:
1)与轮和绳的摩擦力有关 2)与每次提升的物重有关 3)与滑轮组的构成有关
省一半力
动滑轮
F=
1 2
G
不能
费距离
动力臂为 阻力臂两
S=2h 倍的杠杆
省力
滑轮组
F
=
1
n
G
能 费距离 装配 S=nh 滑轮组
7
提示: W=FS
专题二
1、通过一动滑轮用60 牛的拉力提起重 为100牛的重物,使重物提高2米。 (1)如用手直接提起做功多少? (2)拉力做多少功? 解:1) W手=Gh=100N×2m=200J 2) S=2h=2×2m=4m
1
引入
2
专题一
专题一:
知识回顾
3
l2
l1
O
定滑轮
F2
h F1
(G)
(F)
专题一
S= h
4
动滑轮
l1
O
l2
F1 (F)
h
F2 (G)
S =2h h
h 5
滑轮组
F
=
1 2
G
n=2
G
F
=
1 3
G
n=3
G 6
滑轮
种类
能否 省力
能否改变 能否 动力方向 省距离
实质
不省力
定滑轮
F=G
能
不省距离 等臂 不费距离 杠杆
练习. 用图3所示的滑轮组(不计摩擦)提升某一 重物,所用拉力F为200N,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0%,求:①被提升物重;②动滑轮重。
22
专题三
23
专题三
1、如图14—1所示,用一只动滑轮匀速 提起800N的重物,(1)不计滑轮、绳重 及摩擦,则所用拉力F=_4_00_N,机械效 率__1_0_0%____; (2)不计绳重和摩擦,动滑轮重200N, 则所用拉力是_5_0_0___N,机械效率是 _8_0_%__;(3)不计绳重和摩擦时,当被提 起的物重增大时,所用拉力将_增__大___, 机械效率将__提_高_____。
专题二
14
猜想:
1)与轮和绳的摩擦力有关 2)与每次提升的物重有关
3)与滑轮组的构成有关
专题二
15
实验过程:
•测力计要 竖直 向上 以较小的速度 匀速 拉动。
专题二
16
数据分析:
专题二
实验 次数
承担动 滑轮绳 股数n
被提升 物体重
G/N
重物上升 绳自由端 拉力F/N
机械 效率
η/%
1
1.5
1.00
本节课的收获
1、复习了动、定滑轮及滑轮组的特点 2、复习了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方法 3、巩固有关滑轮组和机械效率的问题
课后思考:使用机械能省功吗?为什么?
30
fxkj
31
请你对表中各小组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回答下列问题:
26
专题三 钩码重G 动滑轮G′ 拉力F( 滑轮组的机械效
实验组 (N)
(N)
N)
率η
1 0.5
0.4 0.35 47.6%
2 0.5
0.4 0.38 43.9%
3
1
0.6 0.62 53.8%
4
1
0.8 0.71 46.9%
5
2
0.6 0.98 68.0%
6
2
0.8 1.06 62.9%
(1)实验中影响滑轮组效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物滑重轮、重动
(2)1、2两个小组的动滑轮重相同,提起的钩码重也相同,测
出的滑轮机械效率却不同,原因不可能是( D )
A 滑轮和轮与轴间的摩擦力大小不同 B 测拉力时没有使测力计匀速上升 C 测拉力时拉力的方向没有竖直向上 D 钩码被提升的高度不同 (3)请你就如何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提出自己的建议(要求写两点):
× 6。机械效率高的机械省功( )
20
专题三
例2. 某同学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图4所 示的甲、乙两滑轮组提升同一重物,若物重为 100N,每个动滑轮重20N,(摩擦不计),求: ①通过计算比较甲、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②若甲挂的重物为140N,它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21
专题三
W用机械=FS=60N×4m=240J
8
4、机械效率
专题一
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公式:
=
W有 W总
0 0
9
5、对机械效率的理解
专题一
1)思考:机械效率会大于1吗?为什么?
2)机械效率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没有单位
3)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45%,它表示什么意思?
10
知识盘点
1)、滑轮组的特点
18
专题三
专题三:
知识应用
19
专题三
× 例1、判断:下面说法中是否正确
1. 做功多的机械,机械效率高( )
2.因为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故机械效率总小于1(√ )
3.做相同的有用功,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 √ )
4.做的额外功一定时,总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 ) 5.用不同的滑轮组,做的有用功相同时,机械效率一定
24
专题三
2、如图,地面上一物体重100牛顿,当物体
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与地面的摩擦力是
60牛顿,则拉力F= 20 牛顿。
25
专题三
3. 交流与评估是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 德圣中学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 置完成了“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以
后,进行了小组交流,下表是各小组 的实验数据记录:
75.0
2
2
3.0
1.90
78.9
4.5
2.65
84.9
4
1.5
0.70
71.4
5
3
3.0
1.30
76.9
6
4.5
1.80
83.3
结论:1、用同一滑轮组,被提升的重物越重,机械效率越大。
2、提起相同的重物,绳子股数少的效率高
17
专题二
提高机械效率的常用方法 1、减小机械间的摩擦力。
2、减小机械自重 3、尽可能增大每次提升物体 的物重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4、如图,滑轮组最省力时 的机械效率为75%,将 900N的重物提高3m,
1)以画出线绕法
2)所做的总功为多少焦?
3)拉力F等于多少N?
专题三
F
G
28
G 29
专题三
专题一
2)、机械效率的的概念
11
专题二: 知识拓展
爱思考的你还想知道哪些有关滑 轮组和机械效率的知识呢?或者想解 答什么疑问,让我们共同来探讨!
12
专题二
小明在学了机械效率后,一直在想:
机械效率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你想和他一道去探寻吗?
13
猜想:
1)与轮和绳的摩擦力有关 2)与每次提升的物重有关 3)与滑轮组的构成有关
省一半力
动滑轮
F=
1 2
G
不能
费距离
动力臂为 阻力臂两
S=2h 倍的杠杆
省力
滑轮组
F
=
1
n
G
能 费距离 装配 S=nh 滑轮组
7
提示: W=FS
专题二
1、通过一动滑轮用60 牛的拉力提起重 为100牛的重物,使重物提高2米。 (1)如用手直接提起做功多少? (2)拉力做多少功? 解:1) W手=Gh=100N×2m=200J 2) S=2h=2×2m=4m
1
引入
2
专题一
专题一:
知识回顾
3
l2
l1
O
定滑轮
F2
h F1
(G)
(F)
专题一
S= h
4
动滑轮
l1
O
l2
F1 (F)
h
F2 (G)
S =2h h
h 5
滑轮组
F
=
1 2
G
n=2
G
F
=
1 3
G
n=3
G 6
滑轮
种类
能否 省力
能否改变 能否 动力方向 省距离
实质
不省力
定滑轮
F=G
能
不省距离 等臂 不费距离 杠杆
练习. 用图3所示的滑轮组(不计摩擦)提升某一 重物,所用拉力F为200N,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0%,求:①被提升物重;②动滑轮重。
22
专题三
23
专题三
1、如图14—1所示,用一只动滑轮匀速 提起800N的重物,(1)不计滑轮、绳重 及摩擦,则所用拉力F=_4_00_N,机械效 率__1_0_0%____; (2)不计绳重和摩擦,动滑轮重200N, 则所用拉力是_5_0_0___N,机械效率是 _8_0_%__;(3)不计绳重和摩擦时,当被提 起的物重增大时,所用拉力将_增__大___, 机械效率将__提_高_____。
专题二
14
猜想:
1)与轮和绳的摩擦力有关 2)与每次提升的物重有关
3)与滑轮组的构成有关
专题二
15
实验过程:
•测力计要 竖直 向上 以较小的速度 匀速 拉动。
专题二
16
数据分析:
专题二
实验 次数
承担动 滑轮绳 股数n
被提升 物体重
G/N
重物上升 绳自由端 拉力F/N
机械 效率
η/%
1
1.5
1.00
本节课的收获
1、复习了动、定滑轮及滑轮组的特点 2、复习了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方法 3、巩固有关滑轮组和机械效率的问题
课后思考:使用机械能省功吗?为什么?
30
fxkj
31
请你对表中各小组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回答下列问题:
26
专题三 钩码重G 动滑轮G′ 拉力F( 滑轮组的机械效
实验组 (N)
(N)
N)
率η
1 0.5
0.4 0.35 47.6%
2 0.5
0.4 0.38 43.9%
3
1
0.6 0.62 53.8%
4
1
0.8 0.71 46.9%
5
2
0.6 0.98 68.0%
6
2
0.8 1.06 62.9%
(1)实验中影响滑轮组效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物滑重轮、重动
(2)1、2两个小组的动滑轮重相同,提起的钩码重也相同,测
出的滑轮机械效率却不同,原因不可能是( D )
A 滑轮和轮与轴间的摩擦力大小不同 B 测拉力时没有使测力计匀速上升 C 测拉力时拉力的方向没有竖直向上 D 钩码被提升的高度不同 (3)请你就如何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提出自己的建议(要求写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