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机械效率》ppt课件公开课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2.3《机械效率》ppt课件

次 钩码 钩码上升 弹簧测力 弹簧测力计移 数 重/N 高度/cm 计示数/N 动距离/cm
12
10
0.8
40
25
5
1.5
20
3. 工人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800N的物体 竖直向上匀速提升1m,工人对绳的拉力为500N, 则滑轮组对重物所做的有用功W有和该滑轮组此时
的机械效率η分别是( D )
1.图为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 验装置,钩码总重6 N。
(1)实验时要竖直向上_缓___慢__
拉动弹簧测力计,由图可知拉力
大小为___2_.4___N,若钩码上升的 高度为8cm,则弹簧测力计向上移动__2_4___cm,该滑 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8__3_.3_%___。
(2)若仅增加钩码的个数,该滑轮组有机械效率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02 1/6/30 2021/6/ 302021 /6/302 021/6/3 06/30/ 2021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 021年6 月30日 星期三 2021/6 /30202 1/6/302 021/6/ 30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 少什么 。。202 1年6月 2021/6 /30202 1/6/302 021/6/ 306/30/ 2021
F
实验2:保持钩码重力一定,改变动滑轮重。
G/N h/m F/N s/m W有/J W总/J
1
2
F
结论:物重一定,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低。
1.有没有机械效率为100%的机械? 为什么?
没有!因为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 机械效率总小于1。
2.怎样才能提高机械的效率?
减少额外功 改进结构,使其合理、轻巧 经常保养、定时润滑
机械效率(共30张PPT)

机械效率 在物理学中,将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
机械效率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机械效率=有 总 用 功 功100
如用字母η表示机械效率,则上式又可写成:
=W有用 100 W总
注意:(1)机械效率η没有单位是一个比值 ; (2)对于实际机械,由于额外功的存在,总有 W有用<W总,因此η<100%。
额外功 2520J
砂子重100N
桶重20N
地面到三楼高6 m
1对砂子 做功
600J
有用功 600J
人拉滑轮做功
总功 720J 2对桶做功
120J
额外功 120J
砂子重100N 桶重20N
动
滑轮重10N 地面到三楼高6 m
在物理学中,将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 (2)对于实际机械,由于额外功的存在,总有
第五节 机械效率
思考:
如何帮助小明的爸爸把50 块木料顺利地搬到房上?
可以使用的方法:
(1)起重机(杠杆) (2)斜面 (3)轮轴 (4)动滑轮(滑轮组)
起重机(杠杆)
斜面
小明利用动滑轮把 木料拉上四楼时,
手拉绳子做的功与 动滑轮对木料做的
功相等吗?
活动 11.7 再探动滑轮
如图所示,用手通过一个弹簧测力计沿竖直 方向匀速拉一个动滑轮,使挂在动滑轮下面
1
2
10
1.5
20
2
5
5
3.0
10
⑴实验中应 匀速拉弹簧测力计.
⑵第一次实验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6__6_.;7 %
第二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大于(选填“大于”、“小于
或“等于”)第一次实验时的机械效率.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教学课件12.3机械效率(共12张PPT)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2021/3/172021/3/172021/3/173/17/2021 4:03:32 PM •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1/3/172021/3/172021/3/17Mar-2117-Mar-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1/3/172021/3/172021/3/17Wednesday, March 17, 2021 •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1/3/172021/3/172021/3/172021/3/173/17/2021
三 机械效率
知识回顾
1、什么是功? 2、功的计算式是什么? 3、你如何理解功的原理?
? 想想议议
你 会 选 哪 种 方 法 呢 ?
1
2
3
对沙子做功
1 对桶做功
对沙子做功
对沙子做功
2 对桶做功 3 对口袋做功
克服重力做功
对滑轮做功
对滑轮做功
一、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有用功 W 有用:使用机械时对人们有用的功
人教版物理《机械效率》ppt经典课件

小明家住在二楼,买了一批木料,可以直接用手拉
到二楼,也可以使用动滑轮,使用动滑轮的作用为
了
。
省力
思考:
用手直接对木料做功与 手对机械做功相等吗?
机械的三种功
要提升G,同时必须将 本滑轮也提升。这时要 克服滑轮重力和摩擦而 额外做功,否则你不能 完成任务。本功无利用 价值而又不得不做,是 额外功。
人教版物理《机械效率》ppt实用课件 (PPT 优秀课 件)
人教版物理《机械效率》ppt实用课件 (PPT 优秀课 件)
物重G/N 高度h/m 有用功W有/J 拉力F/N 距离S/m 总功W总/J 机械效率
人教版物理《机械效率》ppt实用课件 (PPT 优秀课 件)
人教版物理《机械效率》ppt实用课件 (PPT 优秀课 件)
1、有用功 2、总功、 3、机械效率
F
.
人教版物理《机械效率》ppt实用课件 (PPT 优秀课 件)
人教版物理《机械效率》ppt实用课件 (PPT 优秀课 件)
3:如图所示:用80N的拉力,将180N的物体匀速举高1m,绳
重、摩擦不计。
求:(1)W总=? (2)W有用=? (3) W额外=? (4)η=?
滑轮组中若已知承担物重绳子的段数为n,则
η nGF100%
一些机械的机械效率:
起重机的机 械效率是60%, 它表示什么 意思?
使用起重机提升重物时所做的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是 60%,也可以说有用功在总功中占有60%,另外的40%
是额外功.
一些机械的机械效率:
抽水机:60% -80%
柴油机: 28% -40%
W 总
W 有 用 W 额外
2、公式讨论:
W 额外 0(实际)存 所在 以 1 W 额外 0(理想)情 所况 以 1
到二楼,也可以使用动滑轮,使用动滑轮的作用为
了
。
省力
思考:
用手直接对木料做功与 手对机械做功相等吗?
机械的三种功
要提升G,同时必须将 本滑轮也提升。这时要 克服滑轮重力和摩擦而 额外做功,否则你不能 完成任务。本功无利用 价值而又不得不做,是 额外功。
人教版物理《机械效率》ppt实用课件 (PPT 优秀课 件)
人教版物理《机械效率》ppt实用课件 (PPT 优秀课 件)
物重G/N 高度h/m 有用功W有/J 拉力F/N 距离S/m 总功W总/J 机械效率
人教版物理《机械效率》ppt实用课件 (PPT 优秀课 件)
人教版物理《机械效率》ppt实用课件 (PPT 优秀课 件)
1、有用功 2、总功、 3、机械效率
F
.
人教版物理《机械效率》ppt实用课件 (PPT 优秀课 件)
人教版物理《机械效率》ppt实用课件 (PPT 优秀课 件)
3:如图所示:用80N的拉力,将180N的物体匀速举高1m,绳
重、摩擦不计。
求:(1)W总=? (2)W有用=? (3) W额外=? (4)η=?
滑轮组中若已知承担物重绳子的段数为n,则
η nGF100%
一些机械的机械效率:
起重机的机 械效率是60%, 它表示什么 意思?
使用起重机提升重物时所做的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是 60%,也可以说有用功在总功中占有60%,另外的40%
是额外功.
一些机械的机械效率:
抽水机:60% -80%
柴油机: 28% -40%
W 总
W 有 用 W 额外
2、公式讨论:
W 额外 0(实际)存 所在 以 1 W 额外 0(理想)情 所况 以 1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2.3机械效率课件(共39张PPT)

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八年级
12.3 机械效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结合实例分析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 总功。 (2)明确机械效率是描述做功效率的物理量。 能利用机械效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能设计实验,测定某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 率。
教学目标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特点,知道 使用机械就要做额外功。 (2)通过实验与讨论,认识提高机械效 率的主要方法。
No Image
1.有用功:W有=Gh 2.总功:W总=Fs=W有+W额
滑轮组总功W总=Fs=F•nh。
3.机械效率 W有 100%
W总
提高机械效率可充分发挥机械设 备的作用,对节能减排、提高经济效 益有重要意义 。
提高机械效率的主要办法是改进结构, 使它更合理,更轻轻。在使用中按照技术规 程经常保养,使机械处于良好的状态,对提 高机械效率也有重要作用。
做有用功。用W有 表示。若用滑轮组提升钩
码,我们还不得不克服动滑轮本身所受重力 以及摩擦力等因素的影响而多做一些功,这
部分功叫做额外功,用W额 表示。有用功与 额外功之后是总共做的功,叫做总功,用W总
表示。W总=W有+W额
二、机械效率
二、机械效率
例题 起重机把质量为0.5t的重物匀速 提升了3m,而它的电动机所做的功为 3.4╳104J,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多少?g取 10N/kg。
教学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实际意义和方法,
有合理改进机械、提高效率的意识,增强 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机械效率的概念和有关计算。
教学难点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效率
12.3 机械效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结合实例分析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 总功。 (2)明确机械效率是描述做功效率的物理量。 能利用机械效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能设计实验,测定某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 率。
教学目标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特点,知道 使用机械就要做额外功。 (2)通过实验与讨论,认识提高机械效 率的主要方法。
No Image
1.有用功:W有=Gh 2.总功:W总=Fs=W有+W额
滑轮组总功W总=Fs=F•nh。
3.机械效率 W有 100%
W总
提高机械效率可充分发挥机械设 备的作用,对节能减排、提高经济效 益有重要意义 。
提高机械效率的主要办法是改进结构, 使它更合理,更轻轻。在使用中按照技术规 程经常保养,使机械处于良好的状态,对提 高机械效率也有重要作用。
做有用功。用W有 表示。若用滑轮组提升钩
码,我们还不得不克服动滑轮本身所受重力 以及摩擦力等因素的影响而多做一些功,这
部分功叫做额外功,用W额 表示。有用功与 额外功之后是总共做的功,叫做总功,用W总
表示。W总=W有+W额
二、机械效率
二、机械效率
例题 起重机把质量为0.5t的重物匀速 提升了3m,而它的电动机所做的功为 3.4╳104J,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多少?g取 10N/kg。
教学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实际意义和方法,
有合理改进机械、提高效率的意识,增强 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机械效率的概念和有关计算。
教学难点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效率
(人教版)机械效率PPT课件1

•
6、人性本善,纯如清溪流水凝露莹烁。欲望与情绪如风沙袭扰,把原本如天空旷蔚蓝的心蒙蔽。但我知道,每个人的心灵深处,不管乌云密布还是阴淤苍茫,但依然有一道彩虹,亮丽于心中某处。
•
7、每个人的心里,都藏着一个了不起的自己,只要你不颓废,不消极,一直悄悄酝酿着乐观,培养着豁达,坚持着善良,只要在路上,就没有到达不了的远方!
3
对口袋做功 对滑轮做功
一、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有用功( W有 ):使用机械时对人们有用的功
额外功( W额):人们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总功( W总 ):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即 W总=W有+W额
想一想
一个人用水桶从井里打水,有用功是什么? 额外功是什么?
对水做的功为有用功,对桶做的功为额外功
•
11、这个世界其实很公平,你想要比别人强,你就必须去做别人不想做的事,你想要过更好的生活,你就必须去承受更多的困难,承受别人不能承受的压力。
•
12、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炼机会。只有经得起环境考验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者。自古以来的伟人,大多是抱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从逆境中挣扎奋斗过来的。
•
13、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幸福。去发现你所拥有幸运,少抱怨上苍的不公,把握属于自己的幸福。你,我,我们大家都可以经历幸福的人生。
•
14、给自己一份坚强,擦干眼泪;给自己一份自信,不卑不亢;给自己一份洒脱,悠然前行。轻轻品,静静藏。为了看阳光,我来到这世上;为了与阳光同行,我笑对忧伤。
•
15、总不能流血就喊痛,怕黑就开灯,想念就联系,疲惫就放空,被孤立就讨好,脆弱就想家,不要被现在而蒙蔽双眼,终究是要长大,最漆黑的那段路终要自己走完。
•
9、照自己的意思去理解自己,不要小看自己,被别人的意见引入歧途。
机械效率ppt23 人教版优质课件优质课件

4、斜面的公式: F·L=G·h
5、斜面的原理: 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
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即: F G • h L
6、功的含义:
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 物体在这个力的作用下通 过了一段距离,这个力的 作用就有了成效,(或者 说达到了目的)力学中我 们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三、机械效率 1、有用功:无论采取那种 方法都必须做的功。即:为 达到目的所必须做的功。
b)提高机械效率的办法是改 进结构,使它更合理、更轻巧,
在使用中按照技术规程经常保 养,定时润滑,以减小摩擦。
想一想;议一议:
用水桶从井中提水的时候, 所做的功哪部分是有用功,哪 部分是额外功?如果桶掉到井 里,从井里捞桶的时候,捞上 的桶里带了一些水,这种情况 下哪部分是有用功,哪部分是 额外功?
初中物理
机械效率
复习提问:
1、功的两个要素: 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 过的距离。 2、功的计算公式:
W=F·S
3、功的原理 (1)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 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 接用手所做的功。 (不计 机械自重及摩擦) (2)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 功。(任何情况下)
(3)公式:W机=W手
(1)举高重物时:W有=G物·h
(2)在粗糙水平面上移动又不得不做的功
(1)克服机械自重做功: 使用动滑轮或滑轮组时:
W额外=G动滑轮·h (2)克服机械间的摩擦做功:
使用斜面时:W额外=f摩擦·L
3、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 的和,叫总功。
公式(1) :W总=W有用+ W额外 公式(2) :W总=F动力·S动力
W总 W额外
W总
6、机械效率分析: (1)因为有用功总小于总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2.3机械效率》PPT课件 (共24张PPT)

2、(2017•潍坊)(6分)如图所示,斜面长s=1.5m, 高h=0.3m。建筑工人将重G=500N的货物箱,用绳子 从地面匀速拉到顶端时,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150N。 忽略绳子重力。求:
(1)该过程拉力F做的功; (2)该装置的机械效率; (3)货物箱在斜面上受的摩擦力大小。
3.(2017•德州)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中,动滑轮重1N, 小强用6N的拉力F通过该滑轮组匀速拉起重10N的物体, 物体沿竖直方向上升0.4m.此过程中,额外功和机械 效率分别是( C )
W总=FS绳=120N×8m×2=1920J
η=W有/W总=1600J/1920J ≈83.3%
解法二: η=
G =200N/(2×120N)≈83.3﹪
nF
答:李师傅做功的机械效率是 83.3﹪。
二、机械效率
2. 探究实验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实验步骤】
1. 测出钩码的重力G,并记录表中。 2. 照图组装滑轮组,分别记下钩码 和弹簧测力计的起始位置;
一、有用功和额外功
1. 有用功:对人们有用的功
竖直提升物体或使用斜面: W有 = Gh
水平匀速拉动物体:
W有 = f S物
2. 额外功:人们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3. 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
使用滑轮: W总 = F拉 S绳 使用斜面: W总 = f L
二、机械效率 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η= W有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一、有用功和额外功
1. 探究使用动滑轮是否省功 2. 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把重100N的沙子运上三楼。
下图画了三种办法。同学们讨论一 下:哪种办法最好,哪种办法最不 好,为什么?
论小 组 讨
方法1
手提水桶提沙子
他的目的是:把沙子运上三楼 • 对砂子做功
对人们有用 必须做的功 并不需要做 但 又不得不做的功
3m
• 对空桶做功 • 克服自身重力做功
3m
有用Hale Waihona Puke 和额外功F乙 F甲 G G
甲
乙
4.用它们分别将重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匀速提 升相同的高度,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甲、F乙, 它们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甲、η乙。则F甲 < > 乙(选填“>”、“<” _____F 乙 ,η甲_____η 或“=”)
5、如图1所示用滑轮组来匀速拉动一个重为 100N的木箱,拉力F为25N,木箱受到的摩 擦力为60N,则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机械效率
1. 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η )
W 2. 公式: 有用 100 % W总
3. 特点:
(1)机械效率通常用百分数表示,没有单位. (2)机械效率总小于1 . (因为有用功总小于总功)
W总 W额外 W总
三种提沙方法中的机械效率η 再算算:
方法1:W有1 = 600J
有用
W总 W有用 W额外
W W Gh 公式 : 100% W W W Fs
有用 总 有用 额外
2、公式讨论:
W额外 0(实际存在 )所以 1
布置作业
• 动手动脑学物理1、2、3、4
三种提沙方法中的W有、W额、W总分别为多少? 算一算:
方法1:W有1 = G沙 h
= 100N×6m = 600J
W额1 =(G桶 + G人)h
= (20N+400N)×6m = 2520J
方法1
方法2
方法3
W总1 =(W有1 + W额1)
= 3120J
方法2:W有2 = G沙 h = 600J W额2 =(G桶 + G轮)h
提出问题
直接提升物体做功,与使用机械提升物体做 功相同吗?
提出问题:
实 验
G/N h/m W直/J 2 0.1 0.2 F/N s/m W机/J 1.2 0.2 0.24 结论:比较弹簧测力计两次所做的功,一样吗? 省力 的有利因素, 实验后回答:使用机械时,会有______ 具有重力 摩擦 但由于机械本身___________ ,以及__________ 等因 素,所以要做更多的功。由实验数据可知:直接提升 物体时Gh=FS,使用动滑轮时Gh_____FS <。探究归 纳:使用机械不省_________ 功。
W有用 100 W总
%
=44%
所以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44%
练一练
1、用一动滑轮将货物 400N的货物匀速提到高2m,所 用拉力是 250N ,求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和动滑轮的 机械效率各是多少?
解:W有 G h 400N 2m 800J
W总 F s
250 N 4m 1000 J
分别为多少?
600J
W额1 =2520J
W总1 =3120J
方法2:W有2 = 600J
W额2 =180J
W总2 =780J 方法3: W有3 = 600J
W额3 =90J
W总3 =690J
} } }
η
1
=
W有1
W总1
=
3120J
= 19.2%
有用功相同,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 η =
2
W有2 W总2
=
600J 780J
= 76.9%
η
3
=
W有3 W总3
=
600J 690J
= 87.0%
例 题
起重机把质量为0.5t的重物匀速提升了3m,而它的电 动机所做的总功3.4×104 J,机械效率是多少?g取 10N/kg
解: F=G=mg=500kg×10N/kg=5000N
W有 G h 5000N×3m=1.5×10 4 J
= (20N+10N)×6m = 180J
3m
W总2 =(W有2 + W额2)
= 780J
方法3: W有3 = G沙 h = 600J W额3 =(G袋 + G轮)h
= (5N+10N)×6m = 90J
3m
W总3 =(W有3 + W额3)
= 690J
沙子重100N 桶重20N 体重400N 口袋重5N 动滑轮重10N
(2)在粗糙水平面上移动物体时:
W有=f摩擦· S物
额外功的计算
F
(1)克服动滑轮重力做功:
G
W额外=G动滑轮· h W额外=f摩擦· L
(2)克服机械间的摩擦做功: 使用斜面时:
总功的计算 公式(1) : W总=W有用+ W额外 公式(2) : W总=F动力· S动力
作用在机械上的 动力 动力作用点移动 的距离
例题:小红用塑料桶从井中打水;小军把不小心掉 进井中的塑料桶打捞上来。在这两个情形中水桶中都 有水。那么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D )
A、两个情形中,两人对水做的功都是有用功 B、两个情形中,两人对水做的功都是额外功 C、小红对水做的功是额外功,小军对水做的 功是有用功 D、小红对水做的功是有用功,小军对水做的 功是额外功
C.总功越大,机械的机械效率就越低
D.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越大,机械的机械效率就越高
2.某同学做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得 到了如下数据,一定错误的是( C )
A.80% C.125%
B.70% D.90%
3、小明用100N的力沿竖直方向将杠杆的一 端拉下2m,杠杆的另一端把320N的重物提高 160 ,总功是 了0.5m,他做的有用功是______J 200 ,杠杆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 80% ______J
方法2
方法3
W有
}W
额
}W }W
总
动滑轮提口袋提沙子
方法3: • 对砂子做功
W有
• 对口袋做功 • 对动滑轮做功
}W
总
额
理解机械的三种功
动力所做的是
总功
F
如:用滑轮组 提升物体G
提升物体G 做的功是
克服动滑轮重 力和摩擦而额 外做功,是额 外功。
有用功
G
有用功的计算
F
(1)举高重物时:
G
W有用=G物· h
W额= W总 —W有 =1000J-800J=200J
W有 800J 80% W总 1000 J
所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80%
2、在斜面上将一个重4.5N的物体匀速拉到高处,沿斜 面向上的拉力为1.8N,斜面长1.2m、高0.3m。把重物 直接提升h所做的功作为有用功,求这个斜面的机械效 率。
1.有用功(W有):为了达到工作目的,必须做的功 2.额外功(W额):为了达到工作目的,并非我们所
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3.总 功(W总):动力所做的所有功
即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
W总 = W 有
+ W额
议一议:
另两种提沙方法中做的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分别是哪些?
动滑轮提水桶提沙子
方法2:
• 对砂子做功 • 对空桶做功 • 对动滑轮做功
图1
6 .如图所示,建筑工地上,工人用一个动滑轮 将重720N的重物匀速提升5m,工人所用拉力为 450N,求: (1)工人做的总功 (2)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3)不考虑摩擦,求动滑轮的重力 (4)提升的物体重为900N, 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知识小结
一、机械的三种功: 有用功——有利用价值的功。 总功——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 额外功——对人们无利用价值而又不得不做的功。 二、机械效率: 1、定义: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解:
W有 G h 4.5N×0.3m=1.35J
W总 F s =1.8N×1.2m=2.16J
W有用 100 W总
%
=62.5%
所以斜面的机械效率是62.5%
达标测试
1.关于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有用功越大,机械的机械效率就越高
)
B.额外功越大,机械的机械效率就越低
下图画了三种办法。同学们讨论一 下:哪种办法最好,哪种办法最不 好,为什么?
论小 组 讨
方法1
手提水桶提沙子
他的目的是:把沙子运上三楼 • 对砂子做功
对人们有用 必须做的功 并不需要做 但 又不得不做的功
3m
• 对空桶做功 • 克服自身重力做功
3m
有用Hale Waihona Puke 和额外功F乙 F甲 G G
甲
乙
4.用它们分别将重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匀速提 升相同的高度,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甲、F乙, 它们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甲、η乙。则F甲 < > 乙(选填“>”、“<” _____F 乙 ,η甲_____η 或“=”)
5、如图1所示用滑轮组来匀速拉动一个重为 100N的木箱,拉力F为25N,木箱受到的摩 擦力为60N,则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机械效率
1. 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η )
W 2. 公式: 有用 100 % W总
3. 特点:
(1)机械效率通常用百分数表示,没有单位. (2)机械效率总小于1 . (因为有用功总小于总功)
W总 W额外 W总
三种提沙方法中的机械效率η 再算算:
方法1:W有1 = 600J
有用
W总 W有用 W额外
W W Gh 公式 : 100% W W W Fs
有用 总 有用 额外
2、公式讨论:
W额外 0(实际存在 )所以 1
布置作业
• 动手动脑学物理1、2、3、4
三种提沙方法中的W有、W额、W总分别为多少? 算一算:
方法1:W有1 = G沙 h
= 100N×6m = 600J
W额1 =(G桶 + G人)h
= (20N+400N)×6m = 2520J
方法1
方法2
方法3
W总1 =(W有1 + W额1)
= 3120J
方法2:W有2 = G沙 h = 600J W额2 =(G桶 + G轮)h
提出问题
直接提升物体做功,与使用机械提升物体做 功相同吗?
提出问题:
实 验
G/N h/m W直/J 2 0.1 0.2 F/N s/m W机/J 1.2 0.2 0.24 结论:比较弹簧测力计两次所做的功,一样吗? 省力 的有利因素, 实验后回答:使用机械时,会有______ 具有重力 摩擦 但由于机械本身___________ ,以及__________ 等因 素,所以要做更多的功。由实验数据可知:直接提升 物体时Gh=FS,使用动滑轮时Gh_____FS <。探究归 纳:使用机械不省_________ 功。
W有用 100 W总
%
=44%
所以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44%
练一练
1、用一动滑轮将货物 400N的货物匀速提到高2m,所 用拉力是 250N ,求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和动滑轮的 机械效率各是多少?
解:W有 G h 400N 2m 800J
W总 F s
250 N 4m 1000 J
分别为多少?
600J
W额1 =2520J
W总1 =3120J
方法2:W有2 = 600J
W额2 =180J
W总2 =780J 方法3: W有3 = 600J
W额3 =90J
W总3 =690J
} } }
η
1
=
W有1
W总1
=
3120J
= 19.2%
有用功相同,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 η =
2
W有2 W总2
=
600J 780J
= 76.9%
η
3
=
W有3 W总3
=
600J 690J
= 87.0%
例 题
起重机把质量为0.5t的重物匀速提升了3m,而它的电 动机所做的总功3.4×104 J,机械效率是多少?g取 10N/kg
解: F=G=mg=500kg×10N/kg=5000N
W有 G h 5000N×3m=1.5×10 4 J
= (20N+10N)×6m = 180J
3m
W总2 =(W有2 + W额2)
= 780J
方法3: W有3 = G沙 h = 600J W额3 =(G袋 + G轮)h
= (5N+10N)×6m = 90J
3m
W总3 =(W有3 + W额3)
= 690J
沙子重100N 桶重20N 体重400N 口袋重5N 动滑轮重10N
(2)在粗糙水平面上移动物体时:
W有=f摩擦· S物
额外功的计算
F
(1)克服动滑轮重力做功:
G
W额外=G动滑轮· h W额外=f摩擦· L
(2)克服机械间的摩擦做功: 使用斜面时:
总功的计算 公式(1) : W总=W有用+ W额外 公式(2) : W总=F动力· S动力
作用在机械上的 动力 动力作用点移动 的距离
例题:小红用塑料桶从井中打水;小军把不小心掉 进井中的塑料桶打捞上来。在这两个情形中水桶中都 有水。那么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D )
A、两个情形中,两人对水做的功都是有用功 B、两个情形中,两人对水做的功都是额外功 C、小红对水做的功是额外功,小军对水做的 功是有用功 D、小红对水做的功是有用功,小军对水做的 功是额外功
C.总功越大,机械的机械效率就越低
D.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越大,机械的机械效率就越高
2.某同学做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得 到了如下数据,一定错误的是( C )
A.80% C.125%
B.70% D.90%
3、小明用100N的力沿竖直方向将杠杆的一 端拉下2m,杠杆的另一端把320N的重物提高 160 ,总功是 了0.5m,他做的有用功是______J 200 ,杠杆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 80% ______J
方法2
方法3
W有
}W
额
}W }W
总
动滑轮提口袋提沙子
方法3: • 对砂子做功
W有
• 对口袋做功 • 对动滑轮做功
}W
总
额
理解机械的三种功
动力所做的是
总功
F
如:用滑轮组 提升物体G
提升物体G 做的功是
克服动滑轮重 力和摩擦而额 外做功,是额 外功。
有用功
G
有用功的计算
F
(1)举高重物时:
G
W有用=G物· h
W额= W总 —W有 =1000J-800J=200J
W有 800J 80% W总 1000 J
所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80%
2、在斜面上将一个重4.5N的物体匀速拉到高处,沿斜 面向上的拉力为1.8N,斜面长1.2m、高0.3m。把重物 直接提升h所做的功作为有用功,求这个斜面的机械效 率。
1.有用功(W有):为了达到工作目的,必须做的功 2.额外功(W额):为了达到工作目的,并非我们所
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3.总 功(W总):动力所做的所有功
即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
W总 = W 有
+ W额
议一议:
另两种提沙方法中做的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分别是哪些?
动滑轮提水桶提沙子
方法2:
• 对砂子做功 • 对空桶做功 • 对动滑轮做功
图1
6 .如图所示,建筑工地上,工人用一个动滑轮 将重720N的重物匀速提升5m,工人所用拉力为 450N,求: (1)工人做的总功 (2)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3)不考虑摩擦,求动滑轮的重力 (4)提升的物体重为900N, 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知识小结
一、机械的三种功: 有用功——有利用价值的功。 总功——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 额外功——对人们无利用价值而又不得不做的功。 二、机械效率: 1、定义: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解:
W有 G h 4.5N×0.3m=1.35J
W总 F s =1.8N×1.2m=2.16J
W有用 100 W总
%
=62.5%
所以斜面的机械效率是62.5%
达标测试
1.关于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有用功越大,机械的机械效率就越高
)
B.额外功越大,机械的机械效率就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