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 大学化学(下)复习题1

合集下载

2002—2003学年第二学期有机化学

2002—2003学年第二学期有机化学

2002—2003学年第二学期有机化学期末考试试题(A )一、命名或根据名称写结构式:(共11分)1.N 2.NCH 33.氯化四乙基铵4.NHNH5.CH 3CH CHCHCHOCH 2CH 36.COOH H Cl 3H OH 7.8.9.CC O NH 10.十氢萘的稳定构象式11.甘、丙、苯丙氨酸二、性质比较:(共14分) 1、碳正离子的稳定性( )a.+b.(CH 3)3C+c.CH2CH+d.CH 3+Ph 3C2、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CH 3)3NHOH -+b.N Hc.N Hd.Ne.NH 23、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CH 3CH 2COOHb. H 2CO 3c.OHd.CH 2OH4、下列各种氢进行自由基卤代的顺序为( )CH 3CH CH CH CH 2CH 3CH 3a b c d e5、发生亲电取代反应的活性顺序为( )a.N Hb.Oc.Sd.6、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的活性顺序为( )c.CH3CCH3O d.CHOa.CH 3CClO b.CH 3CHO7、与甲醇发生酯化反应的活性( )a.b. CH 3CH 2COOHc. CH 3COOHd.CH 3HCOH三、指出下列化合物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对映体,哪些是非对映体(8分)1.H Br H CH 3Br2H 5和Br C 2H 5HBr CH 3H 2.ClCl和3.H 33和CH 3H Br 3H Br 4.3和CH 3H Br 3HBr5.CH 3CH 3和四、完成下列反应:(共20分)+O OO3?32Zn/Hg H 3C?1.3)23)2H 3C2.O+ROH干HCl+/H 2O?+?浓碱o 3.H 3COCH 2CH CHPh*??4.CH 25.O2CHO?+?6.O?7.OOO +CH 3CH 2CO 2C 2H 5(1)NaOC 2H 5(2)H ?8.CH 3CH 2OCCH 2CH 2COCH 2CH 3O O+CO 2C 2H (1)NaOC H (2)H ?1)OH -/H 2O 2)H,9.NK +O+BrCH(CO 2C 2H 5)(1)NaOC 2H 5(2)PhCH 2Br?2)H +,1)NaOH/H O ?10.CHO +BrCH 2OOC 2H 525?五、简单回答(5分)在醛酮与氨及其衍生物的缩合反应中,反映条件如何控制?为什么? 六、机理题(任选2个,10分)1.C CH 3O CH 3OH+OH+C CH 33O 2.C 2H 5O 2COOCH 3(1)NaOC 2H 5(2)H H 2OOOCH 3CH 2CH 2COOH3.O OC 2H 5OH 3CH 325O CH 3CH 3OO OCH 2+七、推结构(7分)某化合物A ,分子式C 7H 15N ,经碘甲烷处理得一水溶性盐B ,分子式C 8H 18NI ,后者与潮湿氧化银共热得C ,分子式C 8H 17N ,C 重新在经碘甲烷处理,接着再与潮湿氧化银共热,得三甲胺和D ,D 的分子式为C 6H 10,可吸收2mol 氢气生成E ,分子式C 6H 14,E 的HNMR 显示一组七重峰和一组二重峰,二者相对强度之比1:6,试推测A 、B 、C 、D 和E 的结构式(不要求推导过程)。

2002上海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02上海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02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本试卷分为第Ⅰ卷(第1~4页)和第Ⅱ卷(第5~10页)两部分。

全卷共10页。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共66分)考生注意:1.答第Ⅰ卷前。

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钢笔或圆珠笔清楚填写姓名、准考证号、校验码,并用铅笔正确涂写准考证号和校验码。

2.第Ⅰ卷(1~22题),由机器阅卷,答案必须全部涂写在答题纸上。

考生应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小方格用铅笔涂黑。

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纸编号—一对应,不能错位。

答案需要更改时,必须将原选项用橡皮擦去,重新选择。

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K-39 Ca-40 Cu-64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1.为维持人体内电解质平衡,人在大量出汗后应及时补充的离子是A Mg2+B Ca2+C Na+D Fe3+2.C60与现代足球有很相似的结构,它与石墨互为A 同位素B 同素异形体C 同分异构体D 同系物3.下列表达方式错误的是A 甲烷的电子式B 氟化钠的电子式C 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4CD 碳-12原子1264.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述液体中,能形成胶体的是A 冷水B 沸水C NaOH浓溶液D NaCl浓溶液5.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在化学界享有盛名的科学家是A 爱因斯坦B 达尔文C 居里夫人D 欧拉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化学备课吧——化学备课吧——6.有人认为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ⅠA 族的氢元素,也可以放在ⅦA 族,下列物质能支持这种观点的是A HFB H 3O +C NaHD H 2O 27.在下列有关晶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离子晶体中,一定存在离子键B 原子晶体中,只存在共价键C 金属晶体的熔沸点均很高D 稀有气体的原子能形成分子晶体8.N A 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述正确的是A 80g 硝酸铵含有氮原子数为2N AB 1L 1mol/L 的盐酸溶液中,所含氯化氢分子数为N AC 标准状况下,11.2L 四氯化碳所含分子数为0.5 N AD 在铜与硫的反应中,1mol 铜失去的电子数为2 N A9.在pH =1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 NH 4+、Mg 2+、SO 42-、Cl -B Ba 2+、K +、OH -、NO 3-C Al 3+、Cu 2+、SO 42-、Cl -D Na +、Ca 2+、Cl -、AlO 2-10.水的状态除了气、液和固态外,还有玻璃态。

2002广东高考化学真题

2002广东高考化学真题

2002广东高考化学真题2002年广东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化学科目试题Ⅰ.选择题1. 下列属于晶体缺陷的是( )A. 脱水水合物B. 空隙原子C. 导电电子D. 不稳定离子2. 下列元素中,能够与氢原子发生金属氢化物反应生成无水氢碱的是( )A. 钠B. 铝C. 铜D. 锌3. 不属于KCl晶体的主要成键的是( )A. 利用键B. 静电键C. 氢键D. 离子键4. NaCl的晶格常数为5.63Å,已知Na原子半径为0.101nm,Cl原子半径为0.167nm,则NaCl晶体的密度为( )A. 2.23g/cm^3B.3.41g/cm^3C. 2.42g/cm^3D. 3.15g/cm^35. 以下物质中属于共价晶体的是( )A. NaClB. FeC. 菜籽油D. Cu6. 水合铁离子的消除一水合物的重量为其自由态离子的( )A. 2倍B. 2.25倍C. 1.5倍D. 1倍7. 下列离子化合物中,水溶液呈蓝色者为( )A. CoCl_2B. CrCl_3C. Cu_2SO_4D. Cr_2(SO_4)_38. 某氯化物毛棉酒精溶液用AgNO_3试液滴定,终点确定时,若加入了试验时,称试液的质量为m,盛试的量为v,毛棉的被溶解的部分质量为M。

试剂完全反应、放B=143 的热时,下列关系式正确的为( ),数据(g/mol):AgCl(m)=127,Cl=35.5A. m/v=MB. m/v=M/254C. m/v=M/243D. m/v=2M,E. v/m=2M9. 下列描述氧化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它能于H_2SO_4发生还原反应B. 它能与Na_2SO_4 发生还原反应C. 它能在 SO_2 中被还原D. 它能在空气中与氧发生还原反应10. Cu^2+ 的电子配置为[Ar]3d^9,则Cu_2O的结构的元素的组成电子配置是( )A. 1s^2 2s^2 2p^6 3s^2 3p^6 4s^2 3d^10B.1s^2 2s^2 2p^6 3s^2 3p^6 4s^1 3d^10C.1s^2 2s^2 2p^6 3s^2 3p^6 4s^2 3d^8D. 1s^2 2s^2 2p^6 3s^2 3p^6 3d^111s^111. 某活泼金属类,其在硫酸中发生放g氢气,试析出硫化钡,铜试纯时,试剂与试厂的比值为( ),中溶液中活泼金属的量发生变化前后,这个比值为( ),2g Cu的质量含蕴费尔的正比例,CuI=64A. 2:11, 1:1B. 1:11, 2:1C. 1:11, 2:1D. 2:11, 2:112. 现在兆帅电解CuSO_4,使用的电极是主二价阳离子的电极所与主二价阴离子的电解,瓮试中占我们意的主电离质量的比值为附_H= 1:1,则根据法拉第的电解瓮说,Cu^2+ 的电极反应的物质中使量的确定总溶质是(既克量化表可以出现减减也应该)A. O_2B. SO_4^2-C. H_2D. NO_3-13. 氢氧化铵的热敏型及五水合物在 210和一0^oC是氨气及水的原点以上净赚,当晒倒令热是后原始含量有他低下两将255与250一5同比较则两在w 上一化铵和居和即w 的右怎么选择A. 40, 220B. 40, 250C. 220, 40D. 250,22014. 6g NaCl 颗适用到沸石所有的纯弱酸下后少一的上媳张所花费用于这种酸反应是为了快地水母的高度,水易铜用15克研磨。

《大学化学》复习题库及答案

《大学化学》复习题库及答案

一、选择题1、自然界中,有的树木可高达100m ,能提供营养和水分到树冠的主要动力为( C )。

(A)因外界大气压引起树干内导管的空吸作用(B)树干中微导管的毛吸作用(C)树内体液含盐浓度高,其渗透压大(D)水分与营养自雨水直接落到树冠上2、在恒温抽空的玻璃罩中封入两杯液面相同的糖水(A)和纯水(B)。

经历若干时间后,两杯液面的高度将是( A )。

(A)A 杯高于B 杯 (B)A 杯等于B 杯(C)A 杯低于B 杯 (D)视温度而定3、活化能的降低,主要是达到( A )目的。

(A )提高反应速率 (B )平衡向正方向移动(C )平衡向反方向移动 (D )增大反应热效应4、298K ,下列反应的△r G m θ 等于AgCl(S)的△f G m θ 的为( B )。

(A) 2Ag(S)+Cl 2(g) ═ 2AgCl(S)(B) Ag(S)+ 21Cl 2(g) ═ AgCl(s)(C) Ag(s)+Cl(g) ═ AgCl(s)(D)Ag+(aq)+Cl -(aq) ═ AgCl(s)5、H 2PO 4-的共轭碱是( B )(A)H 3PO 4 (B)HPO 42- (C)PO 43- (D) OH -6、一定温度下,将等物质的量的气态CO 2和O 2装入同一容器中,则混合气体的压力等于( B )。

(A)CO 2单独存在时的压力 (B)O 2单独存在时的压力(C)CO 2和O 2单独存在时的压力之和(D)CO 2和O 2单独存在时的压力之积7、pH=2的溶液中的H +离子浓度是pH=6的溶液中H + 离子浓度的( D )。

(A)4倍 (B)40倍 (C)4000倍 (D)10000倍8、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化学物质中既可作为酸又可以作为碱的是 ( D )。

(A)NH 4+ (B)H 2CO 3 (C) H 3O + (D)H 2O9、已知反应A + B =2C 的标准平衡常数为K 1Ө ,那么反应2A + 2B = 4C 在同一温度下的标准平衡常数K 2Ө为( D )(A)K 2Ө=K 1Ө (B)K 2Ө= (K 1 Ө)1/2 (C) K 2 Ө = 1/2 K 1 Ө (D)K 2 Ө = (K 1 Ө)210、封闭体系与环境之间( D )。

2002师本03专化工基础试题

2002师本03专化工基础试题

鲁大在线论坛出品: 鲁大在线( )--鲁东大学学生门户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2002级化学教育专业本科、2003级化学教育专业专科化工基础考试卷A 课程号( )一、 填空(20分,每空1分): 阅卷人 得 分1、化学工程研究和探讨的是___________过程中共同性操作的规律及其工程性质的问题。

2、理想流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流体。

3、流体流动的系统中,任一截面上流体的性质和流动参数不随_________而改变,则称为定态流动。

4、工程上将_________________所具有的各种形式的能量统称为压头。

5、粘度是流体_______________的表现,是流体的重要物性参数之一。

在国际单位制中,粘度的单位是____________,它与厘泊的换算关系为:_______________。

6、当离心泵启动时,若泵内存在空气,会发生_________现象。

7、在传热过程中,各部分的温度降与该部分的_____________成正比。

8、强化传热过程的途径有:增大传热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蒸馏(包括精馏)是利用物系在发生相变过程中组分间___________的差异,将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分离的操作。

10、列管式热交换器中,腐蚀性流体应走管_____,饱和水蒸气宜走管______。

11、随压力的增加,相平衡系数m 变_______;亨利系数E 的值越大,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越_______。

12、当吸收塔两截面间吸收质的浓度变化等于这范围内吸收的推动力时,这样一个区域就称为一个___________。

13、一般来说,压力降低,使体系的相对挥发度__________。

14、精馏操作采用全回流时,回流比R=_____,此时精馏所需的理论塔板数最____。

二、选择(20分,每题2分): 1 2 3 4 5 6 78910得分1、、流体在圆管内流动,若流量不变,而使管径增大一倍(设流体的物性不变),则雷诺数的值为原来_______倍。

2002年化学试题(广东卷)

2002年化学试题(广东卷)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1至3页,第Ⅱ卷4至11页,共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1.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位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同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K 39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和地区定期公布空气质量报告,在空气质量报告中,一般不涉及A. S02B. NO2C.CO2D.可吸入颗粒物2.为了除去蛋白质溶液中混入的少量氯化钠,可以采用的方法是A.过滤B.电泳C.渗析D.加入AgNO3溶液,过滤3.铁屑溶于过量的稀硫酸,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硝酸,再加入过量的氨水,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过滤,加热沉淀物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得到红棕色的残渣。

上述沉淀和残渣分别为A.Fe(OH)3 ;Fe2O3B.Fe(OH)2;FeOC.Fe(OH)2、Fe(OH)3 ;Fe304 D.Fe2O3;Fe(OH)34.六氯苯是被联合国有关公约禁止或限制使用的有毒物质之一。

下式中能表示六氯苯的是5.R、X、Y和Z是四种元素,其常见化合价均为+2价,且X2+与单质R不反应;X2++Z =X + Z2+ ;Y + Z2+ =Y2+ + Z。

这四种离子被还原成0价时表现的氧化性大小符合A.R2+>X2+>Z2+>Y2+B.X2+>R2+>Y2+>Z2+C.Y2+>Z2+>R2+>X2+ D.Z2+>X2+>R2+>Y2+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大学化学复习题及答案

大学化学复习题及答案
A. 灯光明暗程度不变
B. 灯光变暗
C. 灯光明暗程度变化不明显
D. 灯光变亮

3. 现将足量分别放入下列物质中,①20ml 0.01mol?L-1 KCl溶液 ②30ml 0.02mol?L-1 CaCl2溶液 ③40ml 0.03mol?L-1 HCl溶液 ④10ml蒸馏水 ⑤50ml 0.05mol?L-1 AgNO3溶液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D)
C. 蛋壳浸泡在白醋中有气体放出
D. 试纸显示白醋的为
34.PH=4的醋酸和氯化铵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的关系前者与后者的比较(B)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无法确定
35.享有“未来的金属”的美誉的是: C
A. 铁
B. 镍
C. 钛
D. 铜
36.已知H2(g)+Cl2(g)=2HCl(g) △H=―184.6kJ?mol-1, 则反应HCl(g)=1/2H2(g)+1/2Cl2(g)的 △H为(D)
B. P2(V2-V1)
C. [P2V2γ/(1-γ)](1/V2γ-1)- (1/ V1γ-1)
D. (P2V2-P1V1)/(1-γ)
7. 工业上制备纯净的氯化锌时,将含杂质的氧化锌溶于过量的盐酸,为了除去杂质需要调节溶液的pH到4,应加入试剂是(C)
A. 氢氧化钠
B. 氨水
C. 氧化锌
A. 能量的循环供给
B. 能量的不断供给
C. 无能量供给
D. 能量的自我供给
32.下列不是化工能源的是: A
A. 氢气
B. 煤
C. 石油
D. 天然气

2002级化学专业、化学教育、材料专业《分析化学》期末试卷:

2002级化学专业、化学教育、材料专业《分析化学》期末试卷:

2002级化学专业、化学教育、材料专业《分析化学》期末试卷:厦门大学试卷《分析化学》期终考试试卷(Ⅵ)课程一、选择题(28分,每题2分)1.下面哪种说法不符合随机误差正态分布的特点:----------------------------------()A.各种数值的误差随机出现。

B.大误差出现的概率小,小误差出现的概率大。

C.绝对值相同、正负号不同的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

D.误差的分布与总体标准偏差( )无关。

2.有50 mL 含0.10 mol / L HAc - 0.050 mol / L NaAc缓冲溶液,增加其缓冲容量的最有效办法是-------------------------------------------------------------------------------------------()A.加50 mL 0.050 mol / L的HCl。

B.加50 mL 0.050 mol / L的NaOH。

C.加2.5 mmol NaAc。

D.加2.5 mmol HAc。

3.有一溶液含有浓度均为0.1 mol / L的乙胺(C2H5NH2, p K b= 3.37 )和六次甲基四胺((CH2)6N4, ( p K b = 8.87 ),取20 ml该溶液,加入20 ml 0.1 mol / L HCl,混合溶液的酸碱性应是:----------------------------------------------------------------------------------()A. 酸性B. 弱酸性C. 中性D. 弱碱性4.用0.2 mol / L NaOH滴定0.2 mol / L 乳酸(p K a = 3.86),应选指示剂为--------()A. 酚酞 B. 甲基橙 C. 二甲酚橙 D. 甲基红5.已知K CuY > K ZnY > K MgY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2年大学化学(下)复习题
一选择题
( C )1. 量子力学中所说的原子轨道是指
(A)波函数ψn,m,l,ms(B)电子云
(C)波函数ψn,m,l,(D)概率密度
( A )2. 下列离子半径变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A)F- > Na+ > Mg2+ > Al3+(B)Na+>Mg2+>Al3+> F-
(C)Al3+ > Mg2+ > Na+ > F-(D)F->Al3+>Na+>Mg2+ ( B )3. 下面原子在基态时,反磁性的是
(A)F; (B)Ne; (C)B; (D)Si
( B )4. 在下列原子中,第一电离能最低的是
(A)Be; (B)B; (C)C; (D)N
( C )5. 由于镧系收缩,使性质相似的一组元素是
(A)Ca, Sr; (B)Li, Na
(C)Zr, Hf; (D)Cr, Mo
( B )6. 根据晶体场理论,在八面体强场中,中心离子电子数为()时,晶体场稳定化能最大。

(A)9 ;(B)6 ;(C)5 ;(D)3
( C )7. 基态原子的第六电子层有2个电子,则该原子的第五电子层中的电子数为:
(A)8电子;(B)18电子;(C)8-18电子;(D)8-32电子( C )8. 在下列物质中,氧原子间化学键最稳定的是
(A)-2
O;(B)-2O;(C)+2O;(D)O2
2
( D )9. 在下列晶体中,熔化时只需要克服色散力的是(A)K ;(B)H2O;(C)SiC;(D)SiF4
( B )10 .下列分子中,偶极矩大于0的是
(A)BF3;(B)PF3;(C)SiF4;(D)CCl4
( C )11. 弱场中,八面体和四面体配合物的CFSE相等的是(A)Fe2+;(B)Ni2+;(C)Mn2+;(D)Cu2+
( B )12. CaCO3(s),CaO(s),BaCO3(s)及CO2(g)构成一个平衡系统,其组分数为:
(A)2 ;(B)3 ;(C)4 ;(D)5
( C )13. Pb2+离子的价电子层结构是
(A)6s26p2(B)5s25p2
(C)6s2(D)5s25p65d106s2
( C )14.对反应A (g) + B (g) →AB (g) 进行反应速率的测定,有关数据如下:
c (A) / ( mol·L-1 ) c (B) /( mol·L-1 ) v /( mol·L-1·s-1 )
0.50 0.40 6.0 ×10-3
0.25 0.40 1.5 ×10-3
0.25 0.80 3.0 ×10-3
则此反应的级数是:
(A) 5;(B) 4;(C) 3;(D) 2。

( C )15.某 基元 反 应 2A (g) + B (g) → C (g), 将 2mol A (g) 和 1 mol B (g) 放 在 1 L 容 器 中 混 合, 则 开 始 的 反 应 速 率 与 A 、B 都 消 耗 一 半 时 反 应 速 率 的 比 为。

(A) 1/4; (B) 4; (C) 8; (D) 1。

二.填空题
1. 在下列空白处填入所充许的量子数
(1) n=1, l= 0 , m= 0 ;
(2) n=2, l=1, m= 0,±1 ;
(3) n=3, l=2, m= 0, ±1, ±2 ;
2. 24号元素Cr 的电子构型为 [Ar]3d 54s 1 ,它位于 四周期,ⅥB 族,其最高氧化数为 +6 。

3. C 2的分子轨道式是[kk(σ2s )2(σ2s *)2
(πy 2p=πz 2p )4],
其分子的键级是 2 ,分子的磁性是 反磁性 。

F 2分子的分子轨道式是 [kk(σ2s )2(σ
2s *)2(σ2p )2(πy 2p=πz 2p )4(πy *2p=πz *
2p )4],其分子的键级是 1 。

4. BBr 3的熔点-46℃,属于 分子 晶体,晶格结点上排列的粒子是 BBr 3分子,微粒之间的作用力是分子间力。

KF 的熔点880℃,属 离子 晶体,晶格结点上排列的粒子是 K + 和 F - ,微粒之间的作用力为 离子键 。

Si 的熔点1423℃,属 原子 晶体,晶格结点上排列的
粒子是中性Si原子,微粒之间的作用力是共价键。

5.在极性分子之间存在着取向、诱导和色散力;
在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之间存在着诱导和色散力;
在非极性分子之间存在着色散力;
6 .对于八面体构型的配离子,若中心离子具有d5电子组态,则在弱场中,t2g轨道上有3 个电子,e g轨道上有2 个电子;在强场中,t2g轨道上有5 个电子,e g轨道上有0 个电子。

7. 已知[Co(NH3)6]2+的磁矩为3.8B.M.。

按价键理论,中心离子的杂化轨道为sp3d2,空间构型为正八面体,按晶体场理论,中心离子的电子排布为(t2g)5(e g)2,CFSE等于8Dq,配合物的自旋态为高自旋。

8. 氢原子4s轨道的能量等于(大于、小于、等于)4p的轨道的能量。

9.通常活化能大的反应,其反应速率较慢;加入催化剂可使反应速率加快;这主要是因为活化能_减小_,因而活化分子增加的缘故。

10.由实验得知,反应A + B →C 的反应速率方程式为:v = k[c (A)]1/2 c (B),当A 的浓度增大时,反应速率增大,反应速率常数不变;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反应速率常数增大。

三.推测分子结构
给出下列分子的空间构型,并指出其杂化轨道类型。

BCl3sp2平面三角形
PCl3不等性sp3三角锥形
H2O不等性sp3角形
[Zn(NH3)4]2+sp3正四面体
[Ni(CN)4]2-dsp2平面正方形
四.简答题
1.HBr的沸点高于HCl的沸点,却比HF的沸点低。

答:在HBr、HCl之间主要是色散力,且HBr的分子量大于HCl的,所以HBr的沸点较高;虽然HBr
分子间力大于HF 的,但HF分子间还存在着氢键,
其分子间总的作用力大于HBr,所以HF的沸点较
高。

2.AgF、AgCl、AgBr、AgI在水中的溶解度依次减少。

答:在这些分子中,阳离子相同,阴离子依F→I的顺序,离子半径逐渐增大,变形性增大,所以按AgF→AgCl →AgBr→AgI的顺序极化作用增强,分子的共价成份逐渐增大,故在水中的溶解度依次减小。

3.[CoL6]3+是橙色,[CoL6']3-是兰色(L和L'是配位体),
试根据晶体场理论估计哪一种配体引起的d轨道分裂
能较大,为什么?
答:L配体引起的d轨道分裂能较大。

因为:[CoL6]3+为橙色,说明配合物吸收了蓝紫色的光,即配合物完成d-d跃迁所需要的能量较大;而[CoL6]3-为蓝色,说明配合物吸收了橙色光,配合物完成d-d跃迁所需要的能量较小,所以有上述结论。

4. 氧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小于氮原子的第一电离能。

答:影响第一电离能的因素除了有效核电荷和原子半径外,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氧原子的价电子层结构为2s22p4,当氧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变为较稳定的半充满构型,电离一个电子所需要的能量相对较小;而氮原子的价电子层结构为2s22p3,是半充满的稳定构型,电离一个电子时,需要较高的能量,所以氧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小于氮原子的第一电离能。

五.计算题
1.实验测得水在373.15K和298.15K下的蒸汽压分别为101.325kpa和3.17kpa,试计算水的平均摩尔气化焓。

解:由克-克方程有:
2. 450℃时,将NH 3(g )和N 2(g)混合,由于氨的分解,最终得到NH 3、N 2和H 2平衡共存系统,求该系统的组分数C ,相数φ和自由度f 。

解:s=3; R=1; φ=1;
C=s -R=3-1=2
∴f *=C -φ+1=2-1+1=2
4. 液态As 的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为:
ln(p/Pa)=-(5665K/T)+20.30
固态As 的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为:ln(p/Pa)=-(15999K/T)+29.76
试求As 的三相点和压力。

解:在三相点时,气、液、固三相呈平衡,其蒸气压相同,即P L =P S
∴-(15999K/T)+29.76=-(5665K/T)+20.30
故:T=1092K
mol 42.7kJ :15.373115.2981314.83170101325ln :
11ln 1-2112⋅=∆⎪⎭
⎫ ⎝⎛-∆=⎪⎪⎭
⎫ ⎝⎛-∆=O O O m Vap m Vap m Vap H H T T R H p p 解之得得
将T 值代入任何一个方程,即可求得p ,即 ln(p/Pa)=-(5665K/1092K)+20.30
p=3657kPa
六、相图
1.相图如下,
1
2
4
35
78
69
Al Zn
请将结果列入下表:
相区 相态 相数 自由度 1 溶液L 1 2 2 固溶体 s 1 1 2 3 L+s 1 2 1 4 L+s 2,或s 3 2 1 5 s 1+s 2 2 1 6 固溶体s 2 1
2 7 s 2+s
3 2 1
8 固溶体s3 1 2
9 Zn+s3 2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