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_PCR引物设计

合集下载

PCR引物设计详细步骤

PCR引物设计详细步骤

PCR引物设计详细步骤引言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在分子生物学中常用的技术,用于放大DNA片段。

在PCR过程中,引物的选择非常重要,因为引物的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到PCR反应的效率和准确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PCR引物设计的步骤。

步骤1. 确定目标序列首先,需要确定所要放大的目标序列。

这可以是任何你感兴趣的DNA片段,如某个基因的编码区域,特定的DNA序列等。

2. 提取目标序列从已有的DNA样本中提取目标序列。

可以通过DNA提取试剂盒等方法进行提取,确保获得纯净的DNA。

3. 序列比对使用BLAST等工具将目标序列与已知的序列数据库进行比对,以确认目标序列的唯一性和可能存在的变异。

4. 引物设计原则根据目标序列,设计符合以下原则的引物:•引物长度通常在18-25个碱基对之间。

•碱基组成均匀,避免引物中存在大量的G或C碱基,以及连续多个重复的碱基。

•引物之间的互补性尽量避免,以防止二聚体的形成。

•避免引物末端存在碱基的互补序列,以防止非特异性扩增。

5. 引物设计工具使用引物设计工具,如Primer3、NCBI Primer-BLAST等,在目标序列中选择合适的引物。

这些工具可以根据给定的参数,自动设计合适的引物。

6. 引物评估对设计的引物进行评估,包括检查引物的反向互补性、引物的Tm值(熔解温度)、引物的二聚体和自身结构等。

确保引物的质量达到实验要求。

7. 引物合成将设计好的引物发送给合成公司进行合成。

确保引物的纯度和浓度符合要求。

8. PCR反应使用合成的引物进行PCR反应,按照标准的PCR反应体系和条件进行。

根据实验需求调整PCR反应的温度、时间等参数。

9. PCR产物验证通过凝胶电泳等方法验证PCR反应产物的大小和纯度。

确保PCR反应成功,并且没有非特异扩增的产物。

结论PCR引物设计是PCR反应成功的关键。

通过遵循引物设计的原则,结合引物设计工具的辅助,可以设计出合适的引物,弥补PCR技术在DNA放大中的巨大优势,为实验研究提供有效的工具。

引物设计原则

引物设计原则

引物设计原则引物是在PCR(聚合酶链式反应)中起到引导DNA复制的作用的两段短单链DNA序列。

设计引物是PCR实验的重要一环,引物的合理设计直接影响PCR反应的效果。

下面是一些引物设计的原则和技巧,供参考:1.周知序列:在设计引物之前,首先要确保目标DNA序列已经被充分了解。

这意味着你需要知道起始点和终止点,以及任何可能的变异、重复或剪接事件。

同时,需要避免引物与非目标序列的互补匹配。

2.引物长度:通常情况下,引物长度应在18到30个核苷酸之间。

过短的引物可能导致不特异性扩增,而过长的引物会增加PCR的难度。

3.引物Tm值:引物的熔解温度(Tm)是指引物在PCR反应中的温度。

引物的Tm值应该在50到65摄氏度之间,确保引物可以特异性地结合目标DNA的序列。

可以使用在线计算工具计算引物的Tm值。

4.GC含量:引物的GC含量对引物的稳定性和特异性有直接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引物的GC含量应在40%到60%之间。

高GC含量的引物可以提高特异性和稳定性,但可能会导致引物的熔解温度过高。

5.引物间配对:引物一般是成对使用的,因此两个引物之间应该相互配对。

引物间的配对应该没有重复、交叉或自身互补的现象。

此外,引物间的距离应该适中,可以通过距离目标DNA序列两端50到150个核苷酸来确定。

6.引物的互补性和自身互补性:引物应该避免与非目标序列互补匹配。

此外,引物本身也应该避免自身互补匹配,以免引起二次结构。

7.避免引物间的重复和重叠:引物之间的重复和重叠可能导致PCR扩增产物的重复和回退。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以使用在线工具来检查引物之间的相互性。

8. 引物设计软件:为了更准确、更高效地设计引物,可以使用一些专门的引物设计软件。

常用的引物设计软件有Primer3、NCBI Primer-BLAST和IDT OligoAnalyzer等。

总结:引物设计是PCR反应的关键一步,合理的引物设计直接影响PCR反应的成功与否。

生物信息学上机实验4 用DNAMAN软件进行引物设计

生物信息学上机实验4 用DNAMAN软件进行引物设计

生物信息学上机实验四用DNAMAN软件设计PCR引物一、目的要求DNAMAN 是一种常用的核酸序列分析软件。

由于它功能强大,使用方便,已成为一种普遍使用的DNA序列分析工具。

通过本实验,使学生掌握PCR引物的设计方法。

二、实验准备DNAMAN的使用说明书(word文档)一份、DNAMAN软件5.2.2版本、实验分析所用的4个序列见下面。

三、实验内容1、将待分析4个序列装入4个Channel,熟悉Channel的使用方法2、显示“序列(2)”的反向互补序列、互补序列、反向序列3、分析“序列(3)”的限制性酶切位点4、设计一对引物扩增“序列(1)”中的微卫星重复区域四、作业将上述前5项操作所得结果保存到电脑桌面,发到xiaopingjia@(1)CCAGA TGAGCGTGCGTTCGTTCCACGTACGTGTGCTGTGTGAGACGACACA TCT GCACCTGCACGTCAGCACGTACGTGCACCCGGTA TGTGTGCGCGTGTACT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CTGAGA TGAGGCCGGA TTCAGGA GCTGCGAGCTCA TAGGCCACAGTCACAGAA TTGCAACGGTACTTCAGTTCAGTCA TCTCCTAGTCCTTGAGAG(2)GGAAAAAAGA TACGTA TGTACA TA TACGTGTACGTGTGTGTGTGTGTGTGTGTGT 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AAGCAAAGACA TTGA TA TTGTTGCTGGTGGCGAGGTTGA TGCGCACAGCTCACTCCCGCGCTGACTGACACG(3)GGTCAGCAGAAAGCA TGCCGTAGTCAAACGA TCGACCTAGCTAGTAGCAGTGTG 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TTTGCAAAAACCTAGACCTTAGCAGCCTAG(4)CCTGA TTTGGA TCCAACAAAA TGCA TTTGACCA TA TAGTGTGTGTGTGTGTGTGTG 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TCACAGTCACAGAA TTGCAACGGTACTTCAGTTCAGTCA TCTCCTAGTCCTTGAGAG(2)题 SEQ DNAMAN2: 172 bp;Composition 57 A; 62 C; 22 G; 31 T; 0 OTHERPercentage: 33.1% A; 36.0% C; 12.8% G; 18.0% T; 0.0%OTHERMolecular Weight (kDa): ssDNA: 52.42 dsDNA: 106.04COLOURSsequence = 1features = 0ORIGIN1 CGTGTCAGTC AGCGCGGGAG TGAGCTGTGC GCATCAACCT CGCCACCAGC AACAATATCA 61 ATGTCTTTGC TTCACACACA CACACACACA CACACACACA CACACACACA CACACACACA 121 CACACACACA CACACACACG TACACGTATA TGTACATACG TATCTTTTTT CCSEQ DNAMAN2: 172 bp;Composition 57 A; 62 C; 22 G; 31 T; 0 OTHERPercentage: 33.1% A; 36.0% C; 12.8% G; 18.0% T; 0.0%OTHERMolecular Weight (kDa): ssDNA: 52.42 dsDNA: 106.04COLOURSsequence = 1features = 0ORIGIN1 CCTTTTTTCT ATGCATACAT GTATATGCAC ATGCACACAC ACACACACAC ACACACACAC 61 ACACACACAC ACACACACAC ACACACACAC ACACACACAC TTCGTTTCTG TAACTATAAC 121 AACGACCACC GCTCCAACTA CGCGTGTCGA GTGAGGGCGC GACTGACTGT GCSEQ DNAMAN2: 172 bp;Composition 31 A; 22 C; 62 G; 57 T; 0 OTHERPercentage: 18.0% A; 12.8% C; 36.0% G; 33.1% T; 0.0%OTHERMolecular Weight (kDa): ssDNA: 53.79 dsDNA: 106.04COLOURSsequence = 1features = 0ORIGIN1 GCACAGTCAG TCGCGCCCTC ACTCGACACG CGTAGTTGGA GCGGTGGTCG TTGTTATAG T 61 TACAGAAACG AAGTGTGTGT GTGTGTGTGT GTGTGTGTGT GTGTGTGTGT GTGTGTGTGT 121 GTGTGTGTGT GTGTGTGTGC ATGTGCATAT ACATGTATGC ATAGAAAAAA GG(3)题 Restriction analysis on DNAMAN3Methylation: dam-No dcm-NoScreened with 180 enzymes, 19 sites foundAluI AG/CT 1: 40BbvI GCAGCNNNNNNNN/ 1: 151BsaOI CGRY/CG 1: 32Bst71I GCAGCNNNNNNNN/ 1: 151DdeI C/TNAG 1: 135DpnI GA/TC 1: 31Fnu4HI GC/NGC 1: 140MaeI C/TAG 4: 37, 41, 129, 144MboI /GATC 1: 29NlaIII CATG/ 1: 17NspI RCATG/Y 1: 17PvuI CGAT/CG 1: 32Sau3AI /GATC 1: 29SphI GCATG/C 1: 17TaqI T/CGA 1: 32XorII CGAT/CG 1: 32List by Site Order17 NlaIII 31 DpnI 37 MaeI 140 Fnu4HI17 SphI 32 TaqI 40 AluI 144 MaeI17 NspI 32 PvuI 41 MaeI 151 BbvI29 Sau3AI 32 BsaOI 129 MaeI 151 Bst71I 29 MboI 32 XorII 135 DdeINon Cut EnzymesAatII Acc65I AccI AccII AccIII AclIAcyI AflII AflIII AgeI AhaIII Alw26IAlw44I AlwNI ApaBI ApaI ApaLI AscIAsp718I AsuI AsuII AvaI AvaII AvrIIBalI BamHI BanI BanII BbeI BbvIIBclI BglI BglII Bpu1102I BsaHI Bsc91IBsiI BsmI Bsp1286I Bsp1407I BspHI BspMIBspMII BssHII BstD102I BstEII BstNI BstXIBsu36I Cfr10I CfrI ClaI Csp45I CspICvnI DraI DraII DraIII DrdI EagIEam1105I Ecl136II Eco31I Eco47III Eco52I Eco56IEco57I Eco72I EcoHI EcoICRI EcoNI EcoRIEcoRII EcoRV EheI EspI FnuDII FokIFseI HaeII HaeIII HgaI HgiAI HhaIHindII HindIII HinfI HinP1I HpaI HpaIIHphI I-PpoI KpnI MaeII MaeIII MboIIMfeI Mlu113I MluI MnlI MscI MseIMspA1I MspI MstI MstII NaeI NarINcoI NdeI NheI NlaIV NotI NruINsiI NspBII PacI PflMI PinAI PleIPmaCI PmeI PpuMI PssI PstI PvuIIRleAI RsaI SacI SacII SalI SapISauI ScaI SciI ScrFI SduI SfaNISfiI SgrAI SmaI SnaBI SpeI SplISpoI SrfI SspI SstI SstII StuIStyI SunI SwaI ThaI Tth111I Tth111IIVspI XbaI XcmI XhoI XhoII XmaIXmaIII XmnIRestriction sites on DNAMAN3MaeIAluIMaeIXorIIBsaOIPvuITaqINspI DpnISphI MboINlaIII Sau3AI1 GGTCAGCAGAAAGCATGCCGTAGTCAAACGATCGACCTAGCTAGTAGCAGTGTGTGTGTGCCAGTCGTCTTTCGTACGGCATCAGTTTGCTAGCTGGATCGATCATCGTCACACACACAC61 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TTTACACACACACACACACACACACACACACACACACACACACACACACACACACACACAAAAMaeIMaeI DdeI Fnu4HI121 GCAAAAACCTAGACCTTAGCAGCCTAGCGTTTTTGGATCTGGAATCGTCGGATC(4)题Primer List29 CGTGTGCTGTGTGAGAC 51.9癈 and 224 GGAGATGACTGAACTGAAG 50.1癈30 GTGTGCTGTGTGAGACG 51.9癈 and 224 GGAGATGACTGAACTGAAG 50.1癈32 GTGCTGTGTGAGACGAC 50.7癈 and 224 GGAGATGACTGAACTGAAG 50.1癈。

PCR引物设计

PCR引物设计

PCR引物设计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方法,用于扩增特定的DNA片段。

PCR引物的设计对PCR反应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PCR引物的设计过程。

第一步,选择目标序列。

在设计PCR引物之前,首先需要确定要扩增的目标序列。

目标序列可以来自已知基因的特定片段,也可以通过测序等方法获得。

第二步,引物长度和温度。

PCR引物通常为单链DNA片段,一般长度在18-30个碱基对之间。

引物长度过短容易引起非特异性扩增,引物长度过长则会导致特异性降低。

此外,引物的长度还会影响PCR反应的温度。

一般情况下,引物的长度越长,PCR反应的温度就需要越高。

通常,引物的长度最好在20-24个碱基对之间。

第三步,引物序列的选择。

为了确保PCR反应的特异性,引物的选择至关重要。

引物应具有与目标序列完全互补的碱基序列,以确保引物能够精确结合到目标序列上。

此外,引物的序列还应避免序列内部的反向重复和结合位点之间的重复序列。

第四步,引物的熔解温度(Tm)的确定。

引物的熔解温度是引物与模板DNA结合的温度。

引物的熔解温度应该尽量接近反应的最低温度,以确保引物能够与目标序列特异性结合。

引物的Tm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Tm = 69.3 + 0.41 * (G+C%) - 650/length其中G+C%表示引物中鸟嘌呤(G)和胞嘧啶(C)的百分含量,length表示引物的长度。

第五步,特异性分析。

在设计引物之前,可以通过生物信息学工具对引物进行特异性分析。

特异性分析可以通过引物序列与目标序列的比对来进行。

引物在目标序列上应有唯一的结合位点,并且不应该与其他非目标序列有任何重复的位点。

第六步,引物的杂交性能。

为了确保引物的杂交性能,引物应具有适当的糖尖端修饰和杂交性能。

糖尖端修饰可以增强引物的杂交性能,并减少非特异性结合。

此外,引物的GC含量应该适中,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导致非特异性结合的问题。

第七步,引物的交叉反应。

引物设计的详细步骤

引物设计的详细步骤

引物设计是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中的关键步骤,以下是引物设计的详细步骤:选择合适的引物长度:通常选择18-30个核苷酸长度的引物。

引物太短可能降低特异性,
而太长则可能导致非特异性结合。

选择合适的引物GC含量:通常选择40%-60%的GC含量。

GC含量过高或过低都可能
影响PCR的效率。

避免引物二聚体和发夹结构:这些结构可能导致引物自身结合,从而影响PCR的效率。

可以使用软件工具检查引物的这种可能性。

避免引物间的互补:引物之间互补的序列可能导致引物结合,从而影响PCR的效率。

选择合适的引物位置:引物应位于目标基因的特异区域,通常选择基因的编码区。

此外,应避免选择有高突变率的区域,这可能影响引物的特异性。

使用软件进行引物设计:有许多在线和离线软件可以帮助设计PCR引物,如Primer3、Oligo 等。

这些软件可以根据输入的基因序列自动设计和选择最佳的引物。

实验验证:即使通过软件设计的引物看起来很好,也需要在实验中进行验证,以确保其特异性、有效性和可靠性。

引物浓度和退火温度的优化:引物的浓度和退火温度也是PCR的重要参数,需要针对特定的反应条件进行优化。

请注意,对于具体的实验和目的,可能需要更具体和详细的设计考虑,建议咨询相关领域的专家或具有丰富经验的实验员。

DNA的PCR引物设计

DNA的PCR引物设计

DNA的PCR引物设计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扩增DNA片段。

在PCR过程中,引物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在DNA两条链的特定位置结合,并指导聚合酶在该区域进行扩增。

正确设计引物对PCR的成功非常重要,本文将介绍PCR引物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PCR引物设计的原理主要基于下面几个方面:1.引物长度:合适的引物长度通常为18-30个碱基对,较长的引物可以提高特异性,但也容易产生不特异扩增的产物。

2.引物Tm值:引物的熔点(Tm值)是在PCR反应中引物和目标DNA 的解离温度。

通常,引物的Tm值应在58-62℃之间,以保证合适的结合和扩增。

3.引物序列:引物的序列应具有足够的特异性,以确保只扩增目标DNA片段。

在设计引物时,应避免引物之间的序列重复和互补。

PCR引物设计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目标序列选择:根据实验需求选择要扩增的目标DNA序列。

目标序列的长度和特异性对引物设计至关重要。

2. 引物设计软件:使用专业的引物设计软件进行引物设计。

常见的软件包括Primer3、OligoAnalyzer和NCBI Primer-BLAST等。

这些软件可以根据给定的目标序列自动生成一对合适的引物。

3.引物特异性检验:在引物设计后,应使用引物特异性检验工具检查引物与非目标DNA序列的匹配情况。

这可以帮助排除潜在的不特异扩增。

4.多重引物设计(可选):有时候,为了提高PCR扩增的特异性和准确性,可以设计多重引物。

多重引物PCR可以同时扩增多个目标DNA片段,但需要更复杂的优化和验证。

5.引物合成:设计好的引物可以通过合成方法获得,通常可以通过商业化的DNA合成公司进行合成。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PCR优化技术也可以用于引物设计:1.引物修饰:引物修饰可以改变引物的性质,如增加引物的特异性或稳定性。

例如,在引物的末端加入磷酸基团或胺基基团可以增加引物的特异性。

2.引物标记:引物标记可以用于追踪PCR扩增产物或使用其他技术进行进一步分析。

《PCR引物设计》课件

《PCR引物设计》课件

04
pcr引物的应用与案例分 析
pcr引物在基因克隆中的应用
01
pcr引物用于基因克隆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目的基因的序列信息, 进而进行后续的基因功能和表达研究。
02
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技术,从基因或基因组中筛选出目的基因。
引物设计需考虑基因序列的特异性、扩增效率和避免非特异性
03
扩增等因素。
引物特异性优化
避免引物间的互补
引物之间不应存在互补序列,以避免形成引物二聚体或发夹 结构。
避免引物与模板扩增 和产物。
引物扩增效率的优化
引物与模板的匹配度
引物的3'端应与模板完全匹配,以提 高引物的扩增效率。
引物之间的匹配度
两个引物之间应有良好的匹配度,以 保证PCR反应的顺利进行。
引导合成
引物作为合成子链的起点,通过与 DNA聚合酶的结合,引导合成与 模板互补的DNA链。
决定产物长度
引物的设计决定了PCR产物的长度 ,通过选择合适的引物,可以控制 产物的大小和特异性。
pcr引物设计的基本原则
特异性
长度和序列
引物应与模板DNA具有高度的特异性,避 免与其他非目标DNA序列发生非特异性结 合。
pcr引物的未来发展方向与挑战
引物设计的自动化
随着生物信息学的发展,未来引物设计 可能更加自动化,减少人工干预和误差

标准化和质量控制
建立引物设计的标准化流程,加强引 物设计的质量控制,确保实验结果的
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新型引物设计策略
针对特定需求,开发新型引物设计策 略,提高PCR反应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
引物灵敏度测试
03
测试引物在不同模板浓度下的扩增效率,选择灵敏度较高的引

实验四_PCR引物设计

实验四_PCR引物设计

实验四设计PCR引物一、实验目的学习引物设计软件PrimerPremier5的基本使用方法。

二、PCR引物设计原理与参数要求引物设计的目的是在两个目标间取得平衡:扩增特异性和扩增效率。

特异性是指发生错误引发的频率。

特异性不好或劣等的引物会产生额外无关和不想要的PCR扩增产物,在EB 染色的琼脂糖凝胶上可见到;引物效率是指在每一PCR循环中一对引物扩增的产物与理论上成倍增长量的接近程度。

①引物长度:特异性一般通过引物长度和退火温度控制。

如果PCR的退火温度设置在近于引物Tm值(引物/模板双链体的解链温度)几度的范围内,18到24个碱基的寡核苷酸链是有很好的序列特异性的。

引物越长,扩增退火时被引发的模板越少。

为优化PCR反应,使用确保溶解温度不低于54℃的最短的引物,可获得最好的效率和特异性。

总的来说,最好在特异性允许的范围内寻求安全性。

每增加一个核苷酸,引物特异性提高4倍;这样,大多数应用的最短引物长度为18个核苷酸。

引物设计时使合成的寡核苷酸链(18~24聚物)适用于多种实验条件仍不失为明智之举。

②引物的二级结构:包括引物自身二聚体、发卡结构、引物间二聚体等。

这些因素会影响引物和模板的结合从而影响引物效率。

对于引物的3’末端形成的二聚体,应控制其ΔG大于-5.0kcal/mol或少于三个连续的碱基互补,因为此种情形的引物二聚体有进一步形成更稳定结构的可能性,引物中间或5’端的要求可适当放宽。

引物自身形成的发卡结构,也以3’端或近3’端对引物-模板结合影响更大;影响发卡结构的稳定性的因素除了碱基互补配对的键能之外,与茎环结构形式亦有很大的关系。

应尽量避免3’末端有发卡结构的引物。

③引物GC含量和Tm值:PCR引物应该保持合理的GC含量。

含有50%的G+C的20个碱基的寡核苷酸链的Tm值大概在56~62℃范围内,这可为有效退火提供足够热度。

一对引物的GC含量和Tm值应该协调。

协调性差的引物对的效率和特异性都较差,因为降低了Tm值导致特异性的丧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四设计PCR引物
一、实验目的
学习引物设计软件PrimerPremier5的基本使用方法。

二、PCR引物设计原理与参数要求
引物设计的目的是在两个目标间取得平衡:扩增特异性和扩增效率。

特异性是指发生错误引发的频率。

特异性不好或劣等的引物会产生额外无关和不想要的PCR扩增产物,在EB 染色的琼脂糖凝胶上可见到;引物效率是指在每一PCR循环中一对引物扩增的产物与理论上成倍增长量的接近程度。

①引物长度:特异性一般通过引物长度和退火温度控制。

如果PCR的退火温度设置在近于引物Tm值(引物/模板双链体的解链温度)几度的范围内,18到24个碱基的寡核苷酸链是有很好的序列特异性的。

引物越长,扩增退火时被引发的模板越少。

为优化PCR反应,使用确保溶解温度不低于54℃的最短的引物,可获得最好的效率和特异性。

总的来说,最好在特异性允许的范围内寻求安全性。

每增加一个核苷酸,引物特异性提高4倍;这样,大多数应用的最短引物长度为18个核苷酸。

引物设计时使合成的寡核苷酸链(18~24聚物)适用于多种实验条件仍不失为明智之举。

②引物的二级结构:包括引物自身二聚体、发卡结构、引物间二聚体等。

这些因素会影响引物和模板的结合从而影响引物效率。

对于引物的3’末端形成的二聚体,应控制其ΔG大于-5.0kcal/mol或少于三个连续的碱基互补,因为此种情形的引物二聚体有进一步形成更稳定结构的可能性,引物中间或5’端的要求可适当放宽。

引物自身形成的发卡结构,也以3’端或近3’端对引物-模板结合影响更大;影响发卡结构的稳定性的因素除了碱基互补配对的键能之外,与茎环结构形式亦有很大的关系。

应尽量避免3’末端有发卡结构的引物。

③引物GC含量和Tm值:PCR引物应该保持合理的GC含量。

含有50%的G+C的20个碱基的寡核苷酸链的Tm值大概在56~62℃范围内,这可为有效退火提供足够热度。

一对引物的GC含量和Tm值应该协调。

协调性差的引物对的效率和特异性都较差,因为降低了Tm值导致特异性的丧失。

这种情况下引物Tm值越高,其错误引发的机率也越大。

若采用太高的退火温度,Tm值低的引物对可能完全不发挥作用。

在从一批在特定序列范围内已合成好的寡核苷酸中选择一对新的引物时,这种GC含量和Tm值的协调非常关键。

一般来说,一对引物的Tm值相差尽量不超过2~3摄氏度,同时引物和产物的Tm值也不要相差太大,20摄氏度范围内较好。

④引物的额外序列与退火温度:若有额外的序列信息要加到引物中,例如T7RNA聚合酶结合位点、限制酶切位点或者GC发夹结构可以使用加长的引物。

一般说来,引物5’端添加无关序列不会影响引物特异序列的退火。

有时候,引物中添加了大量与模板不配对的碱基,可以在较低退火温度的条件下进行4到5个扩增循环;然后在假定引物5’端序列已经加入到模板中,计算得出的退火温度下进行其余的循环。

在引物上添加限制酶位点时一个重要的考虑是,大多数限制酶的有效切割要求在它们的识别序列的5’端有2至3个非特异的额外碱基,这样就会增加引物的非模板特异序列的长度。

长引物序列的另一个缺点是影响溶解温度的精确计算,而这对于确定PCR反应时的退火温度又是必须的。

对于低于20个碱基的引物,Tm值可以根据Tm=4(G+C)+2(A+T)计算。

而对于较长的引物,Tm值需要考虑动力学参数、从“最近邻位”的计算方式得到,现有的PCR 引物设计软件大多数都采用这种方式。

⑤引物的3’末端核苷酸组成:引物3’末端和模板的碱基完全配对对于获得好的结果是非常重要的,而引物3’末端最后5到6个核苷酸的错配应尽可能的少。

如果3’末端的错配过多,通过降低反应的退火温度来补偿这种错配不会有什么效果,反应几乎注定要失败。

引物3’末端的另一个问题是防止一对引物内的同源性。

应特别注意引物不能互补,尤其是在3’末端。

引物间的互补将导致不想要的引物双链体的出现,这样获得的PCR产物其实是引物自身的扩增。

这将会在引物双链体产物和天然模板之间产生竞争PCR状态,从而影响扩增成功。

引物3’末端的稳定性由引物3’末端的碱基组成决定,一般考虑末端5个碱基的ΔG。

此值的大小对扩增有较大的影响,负值大,则3’末端稳定性高,扩增效率更高,同时也更易于异位引发。

需要注意的是,引物3’末端应尽量避免T。

实验证明,以T结尾的引物即使与T, G或C错配仍可有效延伸。

⑥PCR产物的长度及在靶序列内的位置:所有的计算机程序都提供对PCR产物长度范围的选择。

一般说来,PCR产物长度对扩增效率有影响。

特定的应用情况下,PCR产物长度部分取决于模板材料。

预期产物的特定长度经常取决于应用的需要。

若目的是建立测定特异DNA片段的临床检验方法,120~300bp的小DNA扩增产物可能是最好的。

产物应具有好的特异性和高的产生效率,并含有能用于探针捕捉杂交实验的足够信息。

这一长度范围的产物可以通过采用两步扩增循环方法得到,从而减少扩增时间。

其他PCR方法有不同的最佳产物长度。

例如,通过定量的RNA-PCR检测基因表达时,产物应该足够大以便构成竞争性模板,这样,产物和竞争物都能够在凝胶上很容易的分辨出来。

这些产物一般在250~750bp范围内。

此外,若在cDNA序列内找寻PCR引物,需特别注意两点:首先,尽力将引物和产物保持在mRNA的编码区域内,因为这是生成蛋白质的独特序列,不像3’末端非编码区域与许多其他mRNA有同源性;第二,尽力把引物放在不同的外显子上,以便使RNA特异的PCR产物与从污染DNA中产生的产物在大小上相区别。

若PCR的目的是克隆一个基因或cDNA的特异序列,产物的大小是根据具体应用预选的。

在这里,计算机程序可以提供关于期望区域侧翼选择引物对的信息。

选择用来扩增来自不同物种DNA的引物时,应避开mRNA的5’和3’末端非翻译区序列,因为它们可能没有任何的同源性。

三、实验内容
1.从NCBI的数据库查出PRRSV的ORF5基因并存为plain text记事本格式。

2.下载并安装PrimerPremier5,导入Key,激活软件.
3.进行primer search,找出"sense"、"antisense"及"pairs"最合适的引物.
1.“Premier”软件启动界面如下:
“Premier”的主要功能分四大块,其中有三种功能比较常用,即引物设计()、限制性内切酶位点分析()和DNA基元(motif)查找()。

“Premier”还具有同源性分析功能()。

此外,该软件还有一些特殊功能,其中最重要的是设计简并引物,另外还有序列“朗读”、DNA与蛋白序列的互换()、语音提示键盘输入()等。

2.进行引物设计时,点击“Premier”按钮,界面如下:
3.进一步点击search按钮,出现“search criteria”窗口,有多种参数可以调整。

搜索目的(Seach For)有三种选项,PCR 引物(PCR Primers),测序引物(Sequencing Primers),杂交探针(Hybridization Probes)。

搜索类型(Search Type)可选择分别或同时查找上、下游引物(Sense/Anti-sense Primer,或 Both),或者成对查找(Pairs),或者分别以适合上、下游引物为主(Compatible with Sense/Anti-sense Primer)。

另外还可改变选择区域(Search Ranges),引物长度(Primer Length),选择方式(Search Mode),参数选择(Search Parameters)
等等。

使用者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设定各项参数。

如果没有特殊要求,建议使用默认设置。

然后按,随之出现的 Search Progress窗口中显示 Search Completed 时,再按,这时搜索结果以表格的形式出现,有三种显示方式,上游引物(Sense),下游引物(Anti-sense),成对显示(Pairs)。

默认显示为成对方式,并按优劣次序(Rating)排列,满分
为 100,即各指标基本都能达标(如下图)。

点击其中一对引物,如第1#引物,并把上述窗口挪开或退出,显示“Peimer Premier”
主窗口,如图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