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一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ppt

合集下载

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教版 )课件:第十一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32张)

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教版 )课件:第十一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32张)

该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①水土流失 ②雾霾严重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 ④海平面上升
③珊瑚退化
解析:D 本题考查岛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图示岛国由珊瑚礁、岛组 成,地势低平,不易发生水土流失;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大气对流旺盛, 不易出现雾霾;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岛国因地势低易被淹没;珊瑚 的生存环境也因此而发生改变,导致珊瑚退化。
第十一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考纲解析
考纲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示
1.人地关系思想 的历史演变 2.人类所面临的 主要环境问题 2016·天津卷, 10~11 2016·上海卷,32 2016·全国Ⅱ卷, 37(3) 2016·上海卷,33 ~35 2016·江苏卷,23 ~24 2016·海南卷,18 2016·上海卷,37 ~38
节约资源力度;第三,大力推行科教兴国战略。
我们怎么学
考点1 ◇要点导学◇
环境 问题
具体表现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 土壤污染 环境 污染 主要成因 任意排放工业“三废”和喷洒有害人体健 康的农药
主要环境问题成因与表现
固体废弃物污染
海洋污染 噪声污染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生物多样性减少 水资源短缺 土地资源短缺
确目标·明考向
真题回放 考情分析
区域环境问题的表现、危害是高考中考查的 重点问题,大多结合重大的环境问题考查其成 因、危害与治理,考查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 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可持续发展的 基本内涵,协调 人地关系的主要 途径
可持续发展是最近几年的高频考点,注重考查 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的理解、应用,注 重对学生图表资料的分析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的考查。
可持续发展之路主要是发展循环经济,此部分 往往以区域图、关联图及文字、数据材料为 线索,结合典型案例和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案例, 考查学生对图表资料的分析能力及获取信息、 判断推理、描述阐释的能力。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方案 第11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方案 第11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

我国 ________面临着极大的危机。


第十页,共44页。
返回 (fǎnhuí)目
第23讲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xiétiáo)发展
• 基 础•
2.实施可持续(chíxù)发展的途径
自• (1)目前国际推进的,也是我国循环展经济的重要模式是实无施害化
理 ________。生即态效以益环境 ______环_境_友技好术为手段,
我国沿海的赤潮,日 本九州岛水俣汞污染, 墨西哥湾油井泄漏
第十三页,共44页。
返回 (fǎnhuí)
第23讲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xiétiáo)发展

环境 问题
具体表现
原因
典型事例
•考 点 互 动 探 究
生态 破坏
森林的环境调 节功能下降
滥伐森林
水土流失、土 地荒漠化加剧
53
图图 滥伐--、滥垦、 滥牧,自然植被
• 基 础• 自•
二、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1.走可持续发展道路(dàolù)的必然性
主 梳• (1)我国以占世界约7% ________的耕地养 理 活着约22%占世界 ________的人口。
• (2)我国淡水______耕、地 ____森_林_、 ___矿__产_
和 ______等的人均占有量均不到自世然环界境的1/3,
• 材料二 1987—2006年上海市F围垦 (wéikěn)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
•考 点 互 动 探 究

图23-2
第二十二页,共44页。
返回 (fǎnhuí)
第23讲 人类与地理环境(dì lǐ huán jìnɡ)的协调发展
• 上海市在F围垦(wéikěn)区内规划建 设工业开发区,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 在引进工业企业与开发区建设中应防止出 现哪些问题?

解密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十一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件

解密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十一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件

4. 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
地区
环境问题
形成原因
城市 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如大气 交通、工业活动与人类居住地的
地区 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 过分集中,造成污染物的集中
乡村 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如水土 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者强度过
地区 流失、荒漠化、土地盐碱化等 大
一般都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
发展 中国
第十二页,共57页。
考向·出彩探究
第十三页,共57页。
考向一 环境问题的产生
1. (2015·重庆卷)马尔代夫是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著名岛 屿。2014 年 12 月 4 日,马累海水淡化 厂设备摧毁导致该岛淡水供应中断。应 马尔代夫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及时向其 提供了饮用水等物资和资金援助。下图 是马尔代夫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回 答下题。
第六页,共57页。
3. 环境问题的分布
全球性
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土地荒漠化等危及人类 的生存
局域性
环境污染等,有些演变成社会公害,制约经济发展和 危害人体健康
城市环境 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
乡村地区 主要表现为 生态(shēngtài)破坏
发达国家 过分消耗资源带来的环境影响
发展 承受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以及发达国家污染严重工
第九页,共57页。
考点三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1.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 2. 可持续发展 (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 求的发展。 (2)内涵: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 条件(,tiá社oj会iàn) 持续发展是目的。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系统。 (3)基本原则:公平性、共同性、持续性原则。
历史时期 人地关系思想

(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1单元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详细课件新人教版

(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1单元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详细课件新人教版

2.(双选)关于该山区立体农业系统叙述正确的是( A.山上河谷养种鱼,便于捕捞 B.村寨秧田育鱼苗,便于管理 C.山腰梯田种水稻,适宜机械化耕种 D.稻田蓄水养成鱼,可以获得更多饵料
)。
3.(双选)该农业生产系统的特点是( )。 A.商品率高,受市场影响显著 B.专业化程度高,利于安排农事活动 C.注重资源循环利用,降低生产成本 D.减少农药使用,农产品绿色无污染
【解析】本题考查岛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图示岛国由珊瑚 岛、礁组成,地势低平,不易出现水土流失问题;受赤道低压控制,大 气对流旺盛,不易出现雾霾现象;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岛 国因地势低,易被淹没,珊瑚的生存环境也因此发生改变,导致珊瑚 退化。 【答案】D
对比 项目 考查 落点 求同 教材
【解析】第 2 题,从图甲可知,山上河谷养种鱼并不是为了便于 捕捞,而是为了提供鱼苗;秧田鱼苗分布在村寨周围,便于进行管理; 山腰处海拔较高,并不适宜机械化耕种;稻田蓄水养成鱼可以形成良 性生态循环,获得更多饵料。 第 3 题,从图乙可知,该山区种植的水稻 和养的成鱼主要供应农户,因此商品率较低;该立体农业是在秧田育 鱼苗,谈不上专业化程度高,也体现不出农事活动的安排。 【答案】2.BD 3.CD
,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
原则、共同性原则。
提高社会生产力 2.肩负的历史任务 增强综合国力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庞大的人口基数 3.面临严峻挑战 人均资源不足 环境污染严重
4.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行动:1994 年 3 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 21 世纪议程——中国 21 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五、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发展循环经济 1.手段: 无害技术。
3.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地域差异
问 题 资源短缺 水资源、土地 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1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1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件

ppt精选
22
③水域条件:相对封闭的水域,流速缓慢,使水体更新速度减 慢,降低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容易引起水体污染。
(2)环境问题的防治对策应针对具体的环境问题具体分析,问 题不同,解决措施不同。
①环境污染问题: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 利用率、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 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 合作。
(1)首先要把握该图的中心思想,认真理解题意,从中提取有效
信息;
(2)根据关联图的核心内容,联系课本中所学的知识,并进行正
确、严密的推理、分析、判断;
(3)做这类题目,若有填空,应该先把最直接、最容易的先填出
来,剩余得越少就越容易填了;
(4)解答后要进行验证,以确保判断的正确性。
ppt精选
36
针对训练3
ppt精选
16
ppt精选
17
2.环境问题的表现
ppt精选
18
ppt精选
19
3.环境问题的区域差异 由于各地区经济结构、产业政策和环境政策的不同,所面临的 环境问题有所不同。环境问题的地域性特点表解如下:
ppt精选
20
ppt精选
21
方法点拨
解答有关环境问题的思路 (1)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为原因引起的,而自然原因也是环境问 题形成的重要原因。分析自然原因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①地形条件:封闭低洼的地形,使污染物不容易向外扩散,容 易产生大气污染和酸雨。 ②逆温天气:空气的垂直运动受阻,使污染物停留在地面附近, 加剧了大气污染。
工业革命在给英国带来财富的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大气污 染。1952 年 12 月的伦敦烟雾事件震惊世界。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一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一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件

第十一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考纲点击全国卷5年8考命题方向2016・全国卷11・T36(保护生物多样性)2016・全国卷U・T37(保护生物多样性)2015・全国卷II・T37(环境污染)2014・全国卷I・T7〜9(污染对生物影响)2013・全国卷I • T37(生物资源的保护)2013・全国卷U・T37(生物的环境)1.命题特点:(1〉常结合清洁生产流程示意图,考査对清洁生产流程中区域布局、集聚原因的分析能力(2)常结合生态农业模式图•考查对生态农业特点的分析能力(3)常结合区域图和题干信息•考查不合1・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凋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3•走nJ持续发展之路考纲点击全国卷5年8考命题方向理的农业活动引发的生态问题及解决措施2.考查方式:以非选择题考查为+:考点一环境问题的成因与表现【基础知识•过关测】1 •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历史时期釆集渔猎时代人地关系人类依赖与崇拜自然,两者之间呈现原始的平衡关系农业文明时期人类还不能正确地认识人地关系的不协週,但已有了科学的萌芽,两者间的对抗性增强“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开始提出“征服自然”的口号,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两者间全面呈现丕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2.直面环境问题:读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问题。

%甲豆丙旨农田土壤侵蚀卜去讨受污染海域(1)环境问题的表现。

①资源短缺:如土地资源、水资源等。

②生态破坏:如土地荒漠化(图例甲)、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图例乙)。

③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海洋污染等,图例丙为酸雨危害。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人口的过度增长、自然资源利用不合理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3)环境问题的地区差异。

①城市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乡村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②发达国家主要面临的环境问题是环境污染,发展中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更为严峻。

【高频考点•互动研】【典题升华】(2015 •全国卷II)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一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可修改版ppt]

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一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可修改版ppt]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庞大的人口压力
2.资源短缺令人担忧
3.深刻的环境危机
[例2] (2011·天津高考节选)结合图文材料,回 答问题。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乙省人口总数超过了甲省, 居全国首位。
甲省
乙省
人口自然 2003年 2009年 2003年 2009年
增长率(%) 5.64 4.99
B.印度 居民环护意识弱
C.美国 工业发达,能源消耗量大
D.俄罗斯 经济总量大
(2)若图中某国家退出《京都议定书》,从可持续发
展的角度分析,其违背了
(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
————————[获取和解读信息]———————— 由图可知人均排放量最大的国家是 美国 ,其次是
(2)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推行生态农业 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调整原有的 生产结构,把粮食生产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相结合,发 展种植业与林、牧、副、渔业相结合,协调经济发展与 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生态上和 经济上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适度消费 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适度消费,对经济和社会 发展有重要的作用,能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消费 具有动力功能,对经济发展具有拉动作用。
[例3] 2011 年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南非 德班闭幕,会议最终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绿 色气候基金等方面达成多项协议。下图为“2005年世界 部分国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量图”。读图回 答(1)~(2)题。
(1)人均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及其原因是 ( )
A.中国 经济水平高
手段 核心 方式 目的

(广东专用)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 第十一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件

(广东专用)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 第十一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件

[深 度 思 考 ]
1.环境问题的产生及表现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是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不协调而 造成的,对其成因及表现的分析理解,可从以下方面进行:
(1)正确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对立统一的关系
箭头①②分别代表人类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箭头③④指人类将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 费)的产物,以废弃物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去。 箭头⑤⑦是指人类通过生活、生产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可分 为两个方面:一是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资源,使环境得到 保护或改善;二是不合理利用,使环境质量下降。
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必须进 各国共同参与经济发展 共同 行国际合作;对于全球共有的 和环境保护,地方决策 性原 资源,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 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 则 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 全球整体的协调 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
[高 考 探 究 ]
1.(2014·广东文综,2)近年来,我国南方沿海出现“填海造房
风”,所建“海景房”将吸引居民居住在海岸线附近。“海 景房”面临的灾害风险最小的是 A.台风引发风暴潮 C.海岸受侵蚀后退 B.寒潮造成冰冻 D.地表下沉塌陷 ( )
解析
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受寒潮影响小,所以“海景房”
面临的灾害风险最小的是寒潮造成冰冻。 答案 B
(2014·天津文综,6)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③资源短缺是指资源数量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
环境污染往往引起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往往引起资
源短缺,资源短缺也会引起生态破坏。
3.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1)概念: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
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2)内涵:生态持续 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 社会持续 发展是目的。 (3)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 共同性 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