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反应器初步设计说明书

(完整)反应器初步设计说明书
(完整)反应器初步设计说明书

1

目录

第 1 章反应器设计 (1)

1.1 反应器设计概述 (1)

1.2 反应器的选型 (1)

第 2 章催化剂 (3)

2.1 催化剂的选择 (3)

2.2 催化剂失活的原因 (3)

2.3 催化剂再生的方法 (3)

第 3 章丙烷脱氢反应器 (4)

3.1 主反应及副反应方程式 (4)

3.2 反应机理 (4)

3.3 动力学方程 (4)

3.3.1 催化反应动力学模型 (4)

3.3.2 失活动力学 (5)

3.4 反应器设计思路说明 (6)

3.4.1 反应条件 (6)

3.4.2 反应器类型的选择 (7)

3.4.3 反应器数学模拟 (7)

3.4.4 反应器体积的计算 (7)

3.5 催化剂设计 (11)

3.5.1 催化剂用量 (11)

3.5.2 催化剂来源 (11)

3.5.3 催化剂的装填 (11)

3.6 反应器内部结构设计 (11)

3.6.1 催化剂床层开孔 (11)

3.6.2 催化剂分布器 (12)

3.6.3 气体分布器 (12)

2

3.7 反应器管口计算 (12)

3.7.1 进料管(以第一台反应器为例) (12)

3.7.2 出料管 (13)

3.7.3 吹扫空气入口 (13)

3.7.4 催化剂进料口 (13)

3.7.5 催化剂出口 (13)

3.7.6 排净口 (13)

3.7.7 人孔 (14)

3.7.8 催化剂床层固定钢 (14)

3.8 加热炉 (14)

3.9 机械强度的计算和校核 (14)

3.9.1 反应器材料的选择 (14)

3.9.2 反应器筒体厚度的选择 (14)

3.9.3 反应器封头厚度的计算 (15)

3.9.4 液压试验校核 (16)

3.9.5 反应器强度校核 (16)

3.9.6 反应器封头的选择 (25)

3.10 设计结果总结(以第一台反应器为例) (26)

第 4 章乙炔选择性加氢反应器 (26)

4.1 概述 (26)

4.2 反应方程式 (27)

4.3 催化剂的选用 (27)

4.4 设计简述 (27)

4.5 在Polymath中的模拟与优化 (29)

4.6 选择性加氢反应器总结 (30)

第 5 章参考文献 (30)

3

第 1 章反应器设计

1.1反应器设计概述

化学反应器是将反应物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产物的装置,是化工生产流程中的中心环节。由于化学反应种类繁多,机理各异,因此,为了适应不同反应的需要,化学反应器的类型和结构也必然差异很大。反应器的性能优良与否,不仅直接影响化学反应本身,而且影响原料的预处理和产物的分离,因而,反应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工艺和工程因素应该是多方面的。

反应器的设计主要包括:

1)反应器选型;

2)确定合适的工艺条件;

3)确定实现这些工艺条件所需的技术措施;

4)确定反应器的结构尺寸;

5)确定必要的控制手段。

在反应器设计时,除了通常说的要符合“合理、先进、安全、经济”的原则,在落实到具体问题时,要考虑到下列的设计要点:

1)保证物料转化率和反应时间;

2)满足物料和反应的热传递要求;

3)设计适当的搅拌器和类似作用的机构;

4)注意材质选用和机械加工要求。

1.2反应器的选型

反应器按结构大致可以分为釜式、管式、固定床、流化床、移动床等类型。它们的主要适用范围和特性见下表1-1:

1

福建联合石化联产25万吨丙烯项目

2

表1-1 反应器类型

反应器类型 适用范围 特性

釜式反应器 液液,气

液,液固,气液

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传质、传热效率

高,温度浓度分布均匀,操作灵活性大,便于控制和改变反应条件,适合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但返混程度大,间歇操作时辅助时间所占比例大。

管式反应器

气相,液相 返混小,所需反应器体积较小,比传

热面大;但对慢速反应,管很长,压降很

固定床反应器

气固相催化反应

返混小,高转化率时催化剂用量少,催化剂不易磨损;但传热控温不易,催化剂装卸麻烦

流化床反应器 气固相,尤

其是催化剂失

活很快的反应

传热好,温度均匀,易控制,催化剂有效系数大;但床内返混大,不适于高转化率反应

移动床反应器 气固相,尤

其是催化剂失

活很快的反应

床层返混小,固气比可操作性大;但床内温差大,调节不易

本反应器主要针对的是丙烷脱氢生成丙烯的反应,该反应的高效反应温度在550-650℃,反应压力为0.1MPa 。反应两个最大的特点是:

(1)反应为强吸热,分子数增加的可逆反应,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若要获得较高的脱氢转化率,则该反应需在高温和负压下进行,然而,高温又会使烷烃容易发生裂解和深度脱氢反应,导致反应的选择性降低。

(2)催化剂容易结焦失活:高温对C —C 键断裂的裂解反应比对C —H 键断

福建联合石化联产25万吨丙烯项目

3

裂的脱氢反应更为有利,从而容易导致催化剂表面积碳,进而使催化剂失活加速。而连续工业化不允许频繁停车来更换催化剂,否则会导致产品质量的不稳定以及额外的能量与原料消耗。

本项目包括4台脱氢反应器和1台选择性加氢反应器。综合反应以及催化剂特点,我们分别选择移动床反应器和固定床反应器。

第 2 章 催化剂

2.1 催化剂的选择

本反应综合生产实际以及环境友好的要求,丙烷脱氢(PDH)反应器选用Sn 为助剂、Pt 为活性中心,Al 2O 3为载体的Pt-Sn/Al 2O 3催化剂。催化剂为颗粒直径2mm 的球形颗粒,密度为3800kg/m 3,床层孔隙率ε取0.4。乙炔选择性加氢(SHP)反应器选用最常用的钯系催化剂。

2.2 催化剂失活的原因

丙烷脱氢反应在热力学上是一个分子数增加、强吸热(116KJ/mol )的可逆反应。为了使反应向脱氢反向进行,需要提高反应温度和降低反应器中的压力。但是在高温下,丙烯容易发生深度脱氢,导致选择性降低,而且在高温下C-C 键裂解反应在热力学上比C-H 键裂解更有利,从而加剧了碳在催化剂表面沉积导致Pt-Sn/Al 2O 3催化剂失活。

2.3 催化剂再生的方法

利用CCR TM 再生装置,对结焦的Pt-Sn/Al 2O 3催化剂进行烧炭再生。其有4项主要功能:烧去催化剂的焦炭,铂催化剂的重新分配,移去额外的水分及将催化剂返回到还原状态(催化剂再生)。缓慢移动的催化剂床在通过反应器和再生器的环路中循环,常用的循环时间为5~10天。反应部分和再生部分相互独立设计,因此即使再生器停车,也不用中断反应器内催化脱氢反应过程。

福建联合石化联产25万吨丙烯项目第 3 章丙烷脱氢反应器

3.1主反应及副反应方程式

主反应:C3H8→C3H6+H2 △Hr=116.0754KJ/mol

副反应:C3H8→C2H4+CH4 △H r=75.8671KJ/mol

C2H4+H2→C2H6△H r=-136.98KJ/mol

C3H8+H2→C2H2+C+4H2 △H r=330.595KJ/mol

3.2反应机理

图3-1 丙烷脱氢反应机理

3.3动力学方程

3.3.1催化反应动力学模型

-r1=k1*(P(C3H8)-P(C3H8)*P(H2)/Keq)/(1+P(C3H6)/K1);

-r2=k2*P(C3H8);

-r3=k3*P(C2H4)*P(H2);

单位:mol/(min*g).

其中:Keq=exp(16.858-15394/t+148728/t2)atm

4

福建联合石化联产25万吨丙烯项目

5

R=8.314J/(mol*K);

P(C 3H 8)是C 3H 8在反应器中的分压; P(C 2H 4)是C 2H 4在反应器中的分压; P(H 2)是H 2在反应器中的分压; t 为反应器中的温度.

3.3.2 失活动力学

c k Cm C c k dt

dC

2)max (*12+-=

C=C m +C M

]*1max*1*1[*max 2t

c k C t

c k C Cm +=

C M =k2c*t ))1

1(*exp(

*0tm

t R Eaic ic k kic --= ]*3exp[**2)*11(Cm

CM

a Cm a Cm a a -+-= ))1

1(1exp(*011tm

t R Eaa a a --=

动力学方程中各参数如下图3-2:

福建联合石化联产25万吨丙烯项目

6

图3-2 动力学参数

3.4 反应器设计思路说明

3.4.1 反应条件

反应温度:866K 反应压力:1 atm

稀释剂的选择:为了提高转化率,可以在反应气中添加稀释剂。水蒸汽是最 早作为稀释气体引入丙烷脱氢过程的,它能有效促进丙烷脱氢反应,提高反应转化率,而且水蒸汽还是一种很好的载热剂,但是水蒸气会对催化剂结构产生影响,给产物分离造成困扰,并且催化剂价格昂贵,因此我们选择廉价的H2作为稀释剂,并且H2作为反应产物,也可以做到循环利用,提高原子利用率。本设计选用的氢烃比为1:1。

反应器:径向绝热式移动床反应器,四台串联 催化剂:球形,规格 dp=2mm ,空隙率4.0=ε

福建联合石化联产25万吨丙烯项目

7

反应进口流量:G=64869.711mol/min 3.4.2 反应器类型的选择

由于该反应体系的原料是以混合气体进料,且进料量比较大,考虑到环保因素以及所采用的催化剂易失活问题,如若采用流化床反应器,则床层返混比较大,不适于做高转化率反应,而该反应要求丙烷最终转化率为88%,因此我们考虑选用床层返混较小且利于催化剂再生的移动床反应器。绝热式反应器相较于列管反应器具有造价低,反应器空间利用率高,操作简单的优点,故考虑选用。 3.4.3 反应器数学模拟

本次反应器设计利用设计软件POLYMATH 进行优化和模拟。首先根据经验值确定反应器床层高度,然后利用软件语言写出反应程序,进而运行得到反应器物料的摩尔分率和温度沿反应器径向的变化情况及个点的反应状态。最后通过改变工艺参数,如管长、管径、进口温度等,对反应器结果进行优化,得到最优转化率和产量。

3.4.4 反应器体积的计算

(一) 基本衡算方程

研究对象选丙烯,甲烷,乙烷,体系选反应器的一个小微元,(考虑结焦对反应的影响)对这个微元体系做物料衡算,如下:

主反应:

Nt r m r m r a m l r r m /)3)12(211)11((14.323800000d 1

d ?-+?-??-?????-=副反应:Nt r m r m r m l r r m /)322)21(1a 2-14.323800000d 2

d ?-?-+???????=(

Nt

r m r m r a m l r r m /)3)31(2313-14.323800000d 3d ?-+?-???????=(

对这个微元体系做热量衡算,如下:

)33221r a 1(*14.323800000dr d r Hr r Hr Hr Cp Nt t ?-?-??-???=

其中a 是结焦浓度和催化剂活性的关联系数,Nt 是不同床层位置的进料流量,Cp 为进料物流的平均热容,Hr1,Hr2,Hr3分别是主副反应的反应热,r1,r2,r3分别是主副反应的反应本征动力学。 (二)Polymath 模拟过程

有了基本的化学反应动力学,用平推流(PFR )通过polymath 来模拟,进口

总的物料流量是Aspen模拟整个流程达到稳态时的数据。得到模拟程序如下:

图3-3 Polymath模拟程序

8

得到以下反应器中产物丙烯的摩尔分率沿径向的变化(以第一台反应器为例):

图3-4 丙烯摩尔分率沿径向的变化

反应器温度沿径向的变化如下:

图3-5 反应器温度沿径向的变化

从表格中查得转化率最大时对应的催化剂厚度为△D1=26cm。

同理可得其他反应器催化剂床层厚度如下:

△D2=22cm,△D3=22cm,△D4=27cm。

床层空隙率ε=0.4,所以可得各反应器床层厚度分别为40cm,34cm,34cm,42cm。

9

福建联合石化联产25万吨丙烯项目

10

(三)反应器结构参数

表3-1 反应器的结构参数

反应器位号 气体出口内径/mm 反应器内径/mm 催化剂床层厚度/mm 催化剂床层长

度/m 材料 R201 1200 2400 400 6 0Cr18Ni9 R202 1200 2400 340 6 0Cr18Ni9 R203 1200 2400 340 6 0Cr18Ni9 R204

1200

2400

420

6

0Cr18Ni9

(四)反应器塔压降校核

H

)1(dp

2

?-??

=?ε

ερu f

p f m

75.1Re 150

+=

m f ε

μρ-11u dp e ???=R

其中:

f μ——流体黏度,kg/(m .s) f ρ——流体密度,kg/m 3 ε——空隙率

dp ——催化剂直径 H ——反应器高度 工艺数据如下:

)./(1016-s m kg f ?=μ

dp=0.002m

3/317.0m kg f =ρ

4.0=ε

6m =H

福建联合石化联产25万吨丙烯项目

11

s m u /49.1=

由计算公式得到反应器床层压降为△P=5843.93Pa <10%P=15198.75Pa ,可见床层压降很小,可以看做恒压反应,这是符合设计要求的。

3.5 催化剂设计

3.5.1 催化剂用量

选用密度为3800kg/m 3的Pt-Sn/Al 2O 3催化剂,各催化剂床层的体积分别是: V1= 7.16m 3,V2=5.89m 3,V3=5.89m 3,V4=7.48m 3。 对应一次催化剂的装填量为m=m1+m2+m3+m4=∑ρV=100.4吨 3.5.2 催化剂来源

由于催化剂的制备比较繁琐,我们采取从UOP 公司购买。 3.5.3 催化剂的装填

对反应器进行喷砂处理,以清除反应管壁上的铁锈。将催化剂从反应器顶部入口注入,然后利用自重辅以压缩空气作用使催化剂填入床层。测量床层压降,使其符合正常压降的±25%即可。

3.6 反应器内部结构设计

3.6.1 催化剂床层开孔

为了使反应气体进入催化剂床层与其充分接触反应,我们需要在催化剂床层器壁上开孔。床层的开孔率是开孔面积与总的有效传质面积的比值,其大小开孔方式的影响。所开孔直径要小于催化剂颗粒直径,以保证催化剂不泄漏,我们选择催化剂床层两侧对称交叉开孔,开孔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总面积开孔区的面积

φ=

因为丙烷脱氢是一个分子数增加的反应,所以在催化剂床层两侧开孔大小是不一样的,所设计反应布气器的开孔率为4%,集气开孔率为6%。催化剂床层外侧的总面积为S=2x3.14X1.04x6=39.207m 2,所以布气开孔区的面积为

福建联合石化联产25万吨丙烯项目

12

S1=Sx φ1=1.568m 2

,开孔直径为 1.5mm ,由此可算得开孔个数为

孔面积开孔区面积54.8877560015.00015.0785.0568

.1n =??==

,圆整后的开孔个数为

887757个。

同理可得催化剂床层内侧的总面积为S=2x3.14X0.6x6=22.608m 2,集气开孔区面积为S2=Sx φ2=1.356m 2,开孔直径为1.5mm ,由此可算得开孔个数为

孔面积开孔区面积24.7677280015.00015.0785.0356

.1n =??==

,圆整后的开孔个数为

767729个。

为了保证布气均匀,还需要有一定的料封高度,取上段为0.75m ,下段为0.25m ,

总的开孔高度为5m ,内外侧高度相同。

3.6.2 催化剂分布器

反应体系为气固相催化反应,反应器为模拟移动床反应器,反应气径向通过催化剂床层,因此要求反应气与催化剂能均匀接触,并且缓慢移动的催化剂床是在反应器和再生器的环路中循环的,所以各催化剂床层顶部需设置储存分布器。

催化剂分布器最大能储存催化剂的质量为25.1吨 ,催化剂密度为3800kg/m 3,所以分布器的体积为6.6 m 3,根据反应器大小直径为2000mm ,则高度为2.2 m 。 3.6.3 气体分布器

由于气体的流动扩散性和可压缩性,所以在反应气进入催化剂床层反应之前有必要对气体进行分布使其均匀的进入床层,与催化剂充分均匀的接触,提高催化剂的利用率,进而提高反应转化率。

3.7 反应器管口计算

3.7.1 进料管(以第一台反应器为例)

反应器混合气进料流量G=46113.576h m /3=12.837s m /3

福建联合石化联产25万吨丙烯项目

13

混合气在管内的流速取30m/s

2d u uA V π==

进料管

m u V d in 738.030

837.1244=??==ππ

选择接管尺寸:

Φ820×10

3.7.2 出料管

反应器混合气出料流量

s m h m /763.13/49545.884=G 33=

出料管

m

d out 764.030763

.134=??=

π

连接管尺寸:

φ820×10

3.7.3 吹扫空气入口

根据工艺需要选择接管尺寸:

φ630×10

3.7.4 催化剂进料口

根据工艺需要选择接管尺寸:

φ25×2.5

3.7.5 催化剂出口

根据工艺需要选择接管尺寸:

φ25×2.5

3.7.6 排净口

根据工艺需要选择接管尺寸:

福建联合石化联产25万吨丙烯项目

14

φ45×2.5

3.7.7 人孔

根据工艺需要选择接管尺寸:

φ500 3.7.8 催化剂床层固定钢

根据工艺需要,我们选用六个规格为45*6mm ,质量为3.99kg/m 的角钢来连接床层外壁和筒体内壁,起到固定的作用。

3.8 加热炉

丙烷脱氢是分子数增加的强吸热反应,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应后,反应器出口的温度会降到反应活性温度一下,为了保证反应正常进行,我们选择对反应器进行级间加热,加热方式是加热炉,所用燃料是从泉港石化工业园区的新奥燃气公司购买的天然气。

3.9 机械强度的计算和校核

3.9.1 反应器材料的选择

鉴于本设计的反应温度为593℃,反应压力为0.1MPa ,所以在选材上我们选耐热耐蚀等性能都比较好的合金钢:0Cr18Ni9。 3.9.2 反应器筒体厚度的选择

设计温度:T=593℃

设计压力:Pc=0.1x1.1=0.11MPa 钢板负偏差C 1=-0.3mm

考虑氢腐蚀,取腐蚀裕量C 2=4mm

材料在设计温度下的许用应力[σ]t =68.2MPa 焊接接头系数φ=1 可得计算厚度为: mm Pc Di 94.111

.012.6822400

11.0]t [2Pc =-???=-=

φσδ

福建联合石化联产25万吨丙烯项目

15

不锈钢的最小厚度是2mm 。 名义厚度:

δn =δ+C 1+C 2=2+0.3+4=6.3mm

查阅筒体标准,最终将名义厚度圆整为7mm 。 筒体的有效厚度: δe =t n -C 1-C 2=2.7mm 。 3.9.3 反应器封头厚度的计算

本工段工艺采用绝热式径向移动床反应器,为了美观,我们选用带有折边为100mm 的上封头,即公称直径DN=2200mm ,和带有折边为200mm 的下封头,即公称直径DN=2000mm 。型号是EHA 型。封头需要与反应物质直接接触,根据物性及腐蚀数据,材料选择与筒体材料相同的0Cr18Ni9,腐蚀余量为4mm ,钢板负偏差为0.3mm

理论计算厚度 :

[]mm Pc D Pc t

i h 77.111.05.0-12.6822200

11.05.02=????=-?=

φσδ

不锈钢的最小厚度是2mm 。

名义厚度:

mm C C h nh 3.621=?+++=δδ

查阅封头标准,最终将名义厚度圆整为7mm 。即mm nh 7=δ。 有效厚度:

mm

C C h h e 7.23.04721=--=--=δδ

同理可得下封头的厚度数据: 理论计算厚度 :

[]mm Pc D Pc t

i h 61.111.05.0-12.6822000

11.05.02=????=-?=

φσδ

不锈钢的最小厚度是2mm 。

名义厚度:

福建联合石化联产25万吨丙烯项目

16

mm C C h nh 3.621=?+++=δδ

查阅封头标准,最终将名义厚度圆整为7mm 。即mm nh 7=δ 有效厚度:

mm

C C h h e 7.23.04721=--=--=δδ

3.9.4 液压试验校核

液压试验的压力: MPa 28.02.68/13711.025.1][]

[25.1P =??=?

=t

Pc t σσ 液压试验容器应力: MPa 58.1247

.227.2240028.02)(P t =?+?=+=)

(φδδσe e Di t

查表得,σs=205MPa,0.9σs=184.5MPa,因为σt<0.9σs,所以可以进行液压试验。

最大允许工作压力:

MPa 153.0)

7.22400(2.6817.22][2]P [=+???=+=

)δ(σφδe Di e 因为[P]>Pc=0.11MPa,所以反应器的压力符合设计要求。 反应器的最大工作应力:

σt =Pcx(D i +δe )/2δe φ=48.94MPa ,σt <[σ],所以反应器所受应力符合设计要求。

3.9.5 反应器强度校核

对催化剂床层段进行SW6强度校核见下表:

表3-2 SW6第一次校核结果

圆筒计算

计算单

河北工业大学-烷转工艺

福建联合石化联产25万吨丙烯项目

17

计算所依据的标准

GB 150.3-2011

计算条件

筒体简图

计算压力 Pc 0.11 MPa

设计温度 t 593 ? C 内径 Di 2400.00

mm

材料 S30408(板材 )

试验温度许用应力

[σ]

137

MPa

设计温度许用应力

[σ]t

68.2

MPa

试验温度下屈服点

σs 205

MPa 钢板负偏差 C1 0.30 mm 腐蚀裕量 C2 4.00

mm

焊接接头系数 φ

1.00

厚度及重量计算

计算厚度

δ =

P D P c i t c

2[]σφ- = 1.94

mm

有效厚度 δe =δn - C1- C2= 2.70

mm 名义厚度 δn = 7.00 mm 重量

2493.06

Kg

压力试验时应力校核

压力试验类型 液压试验

试验压力值 PT = 1.25Pc [][]

σσt

=0.2762 (或由用户输入)

MPa

压力试验允许通过

的应力水平 [σ]T

[σ]T ≤ 0.90 σs = 184.50

MPa

软件开发-项目初步设计规格说明书

1引言 (2) 1.1编写目的 (2) 1.2背景 (2) 1.3定义 (2) 1.4参考资料 (2) 2总体设计 (3) 2.1需求规定 (3) 2.2运行环境 (3) 2.3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 (3) 2.4结构 (3) 2.5功能器求与程序的关系 (3) 2.6人工处理过程 (3) 2.7尚未问决的问题 (3) 3接口设计 (4) 3.1用户接口 (4) 3.2外部接口 (4) 3.3内部接口 (4) 4运行设计 (4) 4.1运行模块组合 (4) 4.2运行控制 (4) 4.3运行时间 (4) 5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4) 5.1逻辑结构设计要点 (4) 5.2物理结构设计要点 (5) 5.3数据结构与程序的关系 .......................................................... 错误!未定义书签。6系统出错处理设计 (5) 6.1出错信息 (5) 6.2补救措施 (5) 6.3系统维护设计 (5)

项目初步设计规格说明书 1引言 1.1编写目的 使用ERP管理架构,对医药公司各部门进行管理。 1.2背景 a.待开发的软件系统的名称: b.提出者: 开发者: 用户: 计算机中心: c.该软件系统同其他系统或其他机构的基本的相互来往关系:根据本系统内部的各职 能部门的要求,方便快捷的实现同其他机构软件有机连接,使资源最大化利用。 1.3定义 提示: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英文缩写的原词组。如: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 GSP:Good Supplying Practice《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HR:Human Resourses人力资源技术 OA:Office Autoation办公自动化 IM:Inventory Management库存管理 EIP:Enterprise Information partal企业信息门户 1.4参考资料 有关的参考文件: 本文件中各处引用的文件、资料,包括所要用到的软件开发标准: 1.实训教学PPT及相关ERP项目文档; 2.软件开发标准按照机房配置统一标准。

道路工程初步设计说明

1 项目地理位置图 2 概述 2.1 设计依据 10、国家有关政策、交通部及建设部有关公路与城市道路建设的现行标准、规范和规程。 2.2 工程内容简介 2.2.1 工程位置、范围、规模 1、工程位置 Xxx路位于综合产业区西南部,工程起点与xxx相交,终点与xxxx相交,沿线分别与3#路、4#路相交。 2、工程建设范围 根据设计委托书,本工程建设范围包括: (1)道路工程; (2)管网工程; (3)照明工程; 3、工程规模 道路全长5000米,设计速度:40km/h,红线宽度30米。 新建机动车道面积xxxx平方米。 2.2.2 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 根据本项目可研报告的批复意见,我院在初步设计过程中认真执行相关批复意见,积极与建设单位配合并沟通,优化设计方案,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踏勘并开始外业测量工作,落实了可研报告的批复意见。 2.2.3 测设经过及设计过程简述 根据规划要求,多次进行汇报。并对道路横断面形式、道路结构等进行多方案比较,并进行了方案论证,确定了最终设计方案。此基础上形成了结论性意见。 2.2.4 工程分期建设的计划安排 2010年1月~2010年4月,完成勘察、设计工作; 2010年5月底前,完成征地、拆迁等前期准备工作; 2010年5月开工建设; 2010年5月~2010年8月,完成道路、管网工程的主体施工;2010年8月~2010年10月,完成道路面层施工;完成交通工程施工。 2010年10月建成通车,施工总工期6个月。 具体实施计划,以上级主管部门最后审批意见为准。 2.3 工程场地自然条件 2.3.1 道路现状 拟建地区内,现有骨架路网。 2.3.2 现状交通量及技术标准 根据目前的建设状况,大部分地块尚处在规划阶段,区域内路网还没有形成,现阶段交通主要为xx路沿线与xx沿线产生的交通,随着综合产业区一批重点项目的开工建设,区内交通量将呈几何性增长。 2.3.3 自然条件 1、气候特征 xxx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海岸,地处北半球的中纬度。xxx三面环海,一面连接陆地,形成依山傍水的自然地理环境。本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并具有海洋影响的特点。其主要特征是冬夏风向明显交替,影响整个气候的变化。冬季主要受蒙古及西伯利亚冷高压的控制,多为偏北季风,气温较低,降水少。夏季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控制,盛行东南季风,气温较高,降雨多。春、秋两季则为过渡性变化气候。在季风气候的基础上并受海洋影响的情况下,本区气候总的特点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空气湿润,降水集中,风力较大。 2、气温、降水、风向 历年年平均温度10.08oС,极端最高温度36.7oС,极端最低温度-25.1oС。 历年年平均总降水量470.9mm;年平均蒸发量1866.5mm。 历年年平均风速4.4-5.4m/s;历年最大风速25m/s;全年最多风向SE、N;最大积雪厚度18cm;土壤标准冻结深度0.7米,最大冻结深度1.01米。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本市基本风压0.50kN/m2,基本雪压0.30kN/m2。 2.3.4 工程地质资料 1、地形、地貌 千山余脉沿境内由东北向西南延伸渐缓,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东北部低山重叠,山峰连绵,河流湍急,谷地狭窄;西北部及西南部丘陵低缓,溪流短小,谷地开阔;沿海岛屿坨礁密布,亦有开阔的海积平原;中部复州河、岚崮河中下游流域,有小范围的平原分

玻璃棉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DOC 42页)

8000t/y玻璃棉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 玻璃棉生产线设计所 二○○四年七月二十九日

投标说明 我公司拥有在玻璃棉企业工作10年的工艺技术人员,电气工程设计师,玻璃棉企业生产管理人员。具有丰富的企业技术服务的经验,设计过两条玻璃棉10000t/y生产线.具有丰富的设计经验。能够设计4000t/y-10000t/y玻璃棉生产线。可以根据投资者的需要完成玻璃棉生产线的总包设计或分项设计。 设计内容: 1.基建总体布置 2.生产线工艺设计 3.生产线设备设计 4.电气控制设计 5.生产机构配置 6.生产操作培训

8000t/y玻璃棉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概述 离心喷吹法(简称离心法)生产玻璃棉的工艺是法国圣哥本公司于1956年发明的,也称Tel法。这项技术工艺先进,单机产量高,可连续制造毡、板等各种制品,可以全面实施自动控制技术,能耗低,仅是火焰法工艺的1/3-1/4,因此,离心法问世不久就为各国所采用。现在用离心法生产的玻璃棉产品占世界玻璃棉总产量的80%以上。 我国60年代开始研究离心棉生产技术,对所用玻璃组成、离心机结构、成纤技术、制品加工设备、固化炉等进行了全面研究,并在1982年、1983年分别建成一条3t/d火焰窑试生产线,一条1.2t/d全电熔窑试生产线。为了加快技术进步,1987年以后从日本、美国、意大利等国引进了部分技术装备。到90年代末,我国玻璃棉装备生产能力达到近10万吨,生产技术也达到国际水平。 从产量规模上看,美国自1967年离心喷吹法进入工业化生产以后,玻璃棉产量直线上升,年产量目前达120余万吨,居世界首位,其中,欧文斯·科宁、约翰斯·曼维尔等都是著名的大公司;法国圣哥本公司的Tel技术,目前已在世界22个国家建立了32个工厂,近80条生产线,在一条生产线上最多装8台离心机,其中,奥日郎日玻璃棉工厂年产量就在10万吨以上;日本有7家公司生产玻璃棉制品,其中有4家采用离心喷吹法,其余3家

工程初步设计范文

工程初步设计

第四章结构 1.设计说明书 1.1工程概况: 1.1.1公安局业务技术用房位于吉林省辽源市白泉镇东交大街以北、规划路以东、溢洪道以西。 1.1.2总建筑面积:㎡。 1.1.3建筑物长58.3m,宽为16.64m,局部十三层:长为45.60m,宽为13.90m。 1.1.4本工程地主体十二层、局部十三层。 1.1.5建筑总高度为45.9m。 1.1.6建筑物各层层高:一层 3.6m,二、三层层高 4.5 m,四至十二层层高3.6 m,局部十三层层高3 m。 1.1.7主要柱网尺寸:7.2×5.7 m、7.2× 2.5m、7.2×8.1 m。。 1.1.8 本工程图纸中所标注标高均为相对标高,±0.000设在一层室内地面面层,假定其绝对标高为249.20m。 1.2设计依据 1.2.1使用年限:50年。 1.2.2自然条件: 1.2.2.1风、雪荷载见下表:

1.2.2.2抗震设防的有关参数见下表: 1.2.3工程地质勘查报告:河南省地矿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于 6月27日提交的《公安局业务技术用房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2.4建设单位提出的结构设计要求: 各类建筑物应按建筑的规模、功能与用途结合工程地质情况确定基础形式与地上结构形式,结构形式的确定以满足建筑物的功能要求和当地规划要求为原则,力求结构形式简单、节省投资。 1.2.5法律、法规、标准: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 )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 )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 )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 )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 (TGT137- )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 )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3- )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1.3建筑分类等级: 1.4主要荷载取值: 设计使用活荷载: 办公、会议室: 2KN/m2走廊、楼梯间、会客休息区: 2.5KN/m2行政服务大厅: 3KN/m2

味精生产工艺初步设计说明书完成

年产1.5万吨味精生产工艺初步设计 摘要 我国味精生产虽然发展很快,但还有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脱色效果不理想、污水处理不彻底等缺陷,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造成了很大的浪费。本设计在生产流程的各个方面加以完善,尤其在味精脱色、污水处理等方面摒弃了传统不十分理想的方法,采用了新技术,进一步消除了因脱色和污水处理不彻底造成的资源浪费。味精脱色采用XSX-8吸附树脂,具有脱色好、投资省、处理成本低的优势;污水处理采用两步生物处理法酵母反应器和活性污泥的连续系统处理味精废水,可以去除味精废水中95%的COD,达到节能环保的要求。 关键词:味精;新技术;脱色;污水处理

A PRELIMINARY DESIGN OF TECHNOLOGICAL PROCESS FOR MSG PRODUCTION 15,000 TONS PER YEAR Abstract Although the production of monosodium glutamate in China has developed rapidly, poor colour and lustre, low productivity, high production cost and bad treatment system of wastewater, which still have a big gap compared with the international advanced level, result in lots of waste. The design improve various aspects of production processes, especially in bleaching of MSG, treatment of wastewater and so on. Those rejecte traditional method which are not good and use new technology. Therefore it saves lots of money in bleaching and treatment of wastewater. XSX - 8 polymeric adsorbent is used in MSG decoloring,which has good decoloration efficiency. It can save investment and make low cost .Wastewater treatment by two-step method of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activated sludge and yeast reactor system, can remove monosodium glutamate wastewater treatment in 95% of COD monosodium glutamate wastewater,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quirement. KEY WORDS:monosodium glutamate(MSG); new technique ;decolor; treatment of wastewater

初步设计说明书

机场变电站至桑海、盘龙山线路工程综合部分施工图设计 第一卷第全册 总说明书(架空部分) 江西信能电力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2010年03月南昌

签署页批准: 审核: 校核: 设计:

施工图设计卷册目录 第一卷第全册总说明书及附图(架空部分)第二卷第一册平断面图及杆塔位明细表 第三卷第一册机电施工说明书及附图 第三卷第二册机场变至桑海变地埋电缆部分第四卷第全册机场变至盘龙山地埋电缆部分第五卷第全册机电施工说明书及附图 第六卷第一册铁塔施工图说明书及附图 第六卷第二册

目录 1 总述 (1) 2主要技术经济特性 (1) 3 对初步设计审查意见执行情况 (2) 4 线路路径及进出线情况 (2) 5 气象条件 (3) 6 导线和地线 (3) 7绝缘子串和金具 (5) 8 绝缘配合、防雷和接地 (6) 9 导线对地和交叉跨越距离 (7) 10 杆塔与基础 (8) 11 对邻近弱电设施的影响与防护 (9)

1 总述 1.1 设计依据 本工程评审会议纪要(暂缺) 1.2 概述 本工程包括机场变~桑海变,机场变—盘龙山变2条110KV送电线路;分为架空、地埋电缆2个部分分别进行设计,本说明为机场变—桑海变110KV线路架空部分说明书,机场变~桑海变电缆部分见卷册363-T003S-A0203,长度为2.7958km,机场变~盘龙山110kV 送电线路(全为地埋电缆)部分见卷册363-T003S-A0202,长度为2.7463km。 1.3设计范围及说明 本工程线路全长13.554 km,其中架空部分长10.758km,地埋电缆部分长2.796 km。桑海变电站构架至5#塔采用双回路共塔设计(与备用至桑海变间隔的线路共塔),5号至41号分支塔部分为单回路设计。41号至机场变为地埋电缆。地埋电缆部份见另册。 架空部分导线采用LGJ-240/30钢芯铝绞线,地线一根采用JL/LB14-50/30良导体,一根为OPGW通讯光缆。 1.4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及建成期限 建设单位:昌北国际机场集团公司 运行单位:南昌供电公司 施工单位:待定 2主要技术经济特性 2.1主要技术经济一览表

初步设计说明

1.总说明 1.1 设计依据 1.1.1甲方提供的星星村改造工程项目设计任务委托书; 1.1.2 台州市建设用地规划要求〔台路规要字(2003)011号〕; 1.1.3台州市建设规划局文件——台建规[2003]360号《关于星星村改造详细规划 的批复》; 1.1.4甲方提供的地形图等原始资料; 1.1.5 当地自然气象和地质条件; 1.1.6 国家有关设计规范、规定。 1.2设计范围 设计范围包括建筑、结构、给排水、强弱电、通风专业的技术规划设计。本次设计不包括小区环境、建筑内部装修、燃气设计。 1.3 设计规模及性质 本项目位于台州市解放南路与二号路交汇区域,是台州椒江区城市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规划用地为12.08公顷,项目涵盖了原居民还建住宅、幼儿园及用于商业开发的商住楼等内容,结合邻近的山体、广场、住宅区、办公楼、酒店构成一个相对独立又与整个片区融为一体的城市新区。总建筑面积283738.61平方米,其中地下室面积50420.00平方米。地上6-18层,地下一层,多层建筑高度18.6米,小高层建筑高度35.8米,高层建筑高度55.4米。1.4 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 1.4.1 在设计中认真贯彻国家政策和相关的法令、法规; 1.4.2 严格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满足消防车道、防火分区要求, 采用自动喷淋系统和自动防排烟系统,提高安全和经济性; 1.4.3引入无障碍设计,在商场主要出入口及有电梯住宅一层 住户大堂入口处设有供残疾人使用的坡道。 1.4.4 以山为源、以人为本;星星村是“城中村”旧城改造项目,其 环境的市场价值在于相邻白云山的存在,以山为源是其特色和卖点,也是延续城市地域景观特色的重要手段。本设计尽可能多的表现山体和其自然景观,在社区开发中采用山色渗透的手法,为人们提供观山、亲山、近山、游山的机会和可能。 1.5 主要数据和技术经济 建筑总平面主要数据详见表1.5-1。 表1.5-1 主要数据和技术经济指标

电气初步设计说明书

1.电气系统设计 1.1电气设计范围 本设计的范围仅包括荆门热电厂#5炉电除尘器本体电气系统改造、烟气脱硫设备及其相关的电气系统设计。 1.2电气部分概述 1.2.1电气系统和电气设备的设计基于如下全面地考虑: ●运行和检修的人员的安全以及设备的安全。 ●可操作性和可靠性。 ●易于运行和检修。主要部件(重部件)能方便拆卸、复原和修理, 同时提供吊装和搬运时用的起吊钩、拉手和螺栓孔等。 ●相同(或相同等级)的设备和部件的互换性。 ●系统内所有元件恰当的配合。比如绝缘水平、开断能力、短路电 流耐受能力、继电保护和机械强度等。 ●环境条件保护,如对腐蚀性气体和(或)蒸汽、机械震动、振动 和水等的防护。所有电力设备如:低压开关控制设备,变压器,直流屏,UPS等安装于有环境保障的室内。 ●电气设备在使用环境条件下,带额定负荷连续运行。 ●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为30年。 1.2.2采用标准 电气系统和电气设备按照下列标准和规范的合理技术条款进行设计。但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高于下列标准的标准、规程和规范。 ●GB 中国国家标准

●DL 中国电力行业的规程和规范 1.3电气设备设计 1.3.1 电气设备防护等级 ●电气设备安装在有空调或通风装置的室内,其外壳的防护等级为 IP30。 ●电气设备安装在环境洁净的室内,其外壳的防护等级为IP30。 ●在配电室、办公室及控制室的照明设备,其防护等级不低于IP30。 ●在其余环境条件下的电气设备和照明设备,其防护等级为IP54。 ●对于有防晒、防雨、防尘、防沙、防酸等要求的电气设备,其外 壳的防护等级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1.3.2 电气设备的颜色标识 (1)指示灯 -断路器合闸红色 -断路器跳闸绿色 -电动机运转红色 -电动机停运绿色 -报警及故障信号黄色或采用相应铭牌的分合指示 (2)按钮 -断路器合闸红色 -断路器跳闸绿色 -所有其他按钮黑色并带有相关铭牌文字

年产20万吨乙二醇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

年产20万吨乙二醇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2) 1.1项目概况 (12) 1.2设计依据 (12) 1.3设计原则 (12) 1.4产品规模及方案 (13) 1.4.1项目规模 (13) 1.4.2产品方案 (13) 1.5原料来源 (14) 1.6辅助设计软件 (14) 第二章技术经济 (16) 2.1 工程概况 (16) 2.2 设计依据 (16) 2.3主要经济数据 (16) 2.4表格 (16) 第三章总图运输 (18) 3.1设计依据 (18) 3.1.1.设计法规和标准、规 (18) 3.2设计围 (20) 3.3厂区概况 (20) 3. 3.1厂址位置 (20) 3. 3.2厂址交通条件 (21) 3.3.3 环境治理条件 (24) 3.3.4 产业基础条件 (25) 3. 3.5 公用工程条件 (25) 3.3.6 人力资源条件 (26) 3.4总平面布置 (27) 3.4.1总平面布置的一般要求 (28)

3.4.2 总平面布置的要求 (31) 3.4.3 厂区总体布局概述 (32) 3.4.4 总平面布置的各项技术指标 (32) 3.4.5 工艺装置的布置 (33) 3.4.6 辅助生产及公用工程设施 (33) 3.4.7 仓储设施的布置 (33) 3.4.8 运输设施的布置 (34) 3.4.9 生产管理及生活服务的设施 (34) 3.5 场运输设计 (36) 3.5.1 厂运输设计要求 (36) 3.5.2 本厂运输设计 (37) 第四章化工工艺及系统 (38) 4.1项目背景 (38) 4.2生产工艺的选择 (40) 4.2.1工艺方案的比较 (40) 4.2.2工艺方案的确定 (41) 4.3工艺简要流程图: (42) 4.3.1环氧乙烷生产 (42) 4.3.2乙二醇生产 (43) 4.4工艺路线简介 (43) 4.4.1环氧乙烷生产工段 (43) 4.4.2二氧化碳吸收工段 (49) 4.4.3乙二醇生产工段 (53) 4.4.4乙二醇精制工段 (63) 4.4.5乙二醇生产全流程 (65) 4.5催化剂的选择 (65) 4.5.1银催化剂的选择 (65) 4.5.2负载型双核桥联配合物催化剂 (66) 4.5.3碳酸乙烯酯水解催化剂 (66)

初步设计说明

湖南现代资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交易市场及 猪产品加工车间 初步设计说明 1总说明 1.1工程设计主要依据 1.1.1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01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 48-88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0189-2005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95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版 1.1.2宁乡县规划信息中心提供的规划设计要点和地形图; 1.1.3国家有关建筑设计消防和抗震规范; 1.1.4业主提供的设计要求; 1.1.5工程设计有关文件 1本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对本工程可行性报告(方案)的批复文件(文件号) 2城市建设规划部门对方案设计(总体规划)的批复文件(文件号) 3建设方所提的设计任务书(日期、文件号) 4有关部门编绘的地形图(编制单位及日期) 5规划部门核发的坐标通知书(文号) 6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湖南天翼工程勘察有限公司2010.01 7其它设计依据 1.1.3本地区气象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 1气象条件 (1)位于北纬27°55′,东经111°53′; (2)最冷月平均气温16.8℃,一月日平均4.5℃,七月日平均28.9℃,年平均无霜期274天;(3)最大积雪深度320㎜,最大冻土深度100㎜; (4)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81%,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70%; (5)主导风向及频率:SSW(七月),NNE(一月); (6)年平均风速:2.5m/s(夏),2.6m/s(冬); (7)基本风压:0,35Kpa 2 工程地质条件根据湖南天翼工程勘察有限公司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工程场地类别为三级,地貌属剥蚀残丘急山间洼地地貌单元,以粉质粘土4作为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240 kpa,场地内地下水类型为上上层滞水,需考虑土和水对混凝土的侵蚀性。抗震设防烈度6度。 1.2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湖南现代资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交易市场和猪产品加工厂。该交易市场和厂房位于湖南现代资源农业科技园。该地块经改造后,场地现在已经基本平整。 1.3 建设规模和设计范围

项目实施方案(初步设计)编写大纲

实施方案(初步设计)编写大纲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建设背景 从区域发展及企业自身发展角度简要阐明项目提出的的主要依据及理由。 1.2建设规模及产品(或经营)方案 如种植项目之种植面积、作物种类、产量等;畜禽养殖项目之畜(禽)舍面积,养殖种类,畜禽存栏数、出栏数等;加工项目之车间面积,年生产能力等;流通类项目之库容、配送能力等。 1.3项目建设目标和任务 预期实现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1.4项目设计依据和设计范围 第二章工艺设计 2.1工艺技术方案 2.1.1项目工艺技术选择的原则或路线 2.1.2项目工艺技术方案 2.1.3工艺流程说明 包括工艺流程框图、各工艺环节的技术参数或说明。 2.1.4工艺技术可靠性和可得性 阐述所选工艺技术的先进性、成熟性、可靠性及经济实用性。 2.2设备方案

221 设备选型 根据项目类别、工艺技术要求、建设标准选择配置相应的仪器设备,阐述拟选工艺设备和附属配套设备的依据和理由。 2.2.2设备清单 编制仪器设备清单,将已有和新增分别列表;仪器设备清单内容包括设备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及主要技术参数说明等。 2.2.3设备来源 第三章建筑、结构设计 3.1设计依据及设计要求 3.2设计范围 3.3设计内容及主要建筑(构筑物)清单 3.4总图布置及主要技术指标 第四章给排水、采暖及通风设计 4.1给排水、采暖及通风设计方案 4.2给排水、采暖及通风建设内容 第五章电气设计 5.1电气设计方案 含供电、电力、照明、防雷接地设计等。 5.2电气设施设备建设内容 第六章农业生产措施及基础设施设计 6.1基础设施设计

含田间工程、育秧大棚、网室、附属工程设计等。 6.2机械选型说明 含田间耕作机械等选型说明。 第七章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设计 7.1环境影响 说明并分析项目建设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 7.2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措施 对于有污染的项目,要提出具体处理技术方案及措施,污染物处 理后能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 农产品加工项目要对有可能发生威胁人身、生产设施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和描述。 第八章工程概算和资金筹措方案 8.1投资概算 8.1.1投资概算内容 包括概算说明和总投资概算表、单项工程投资概算表、仪器设备投资概算表的编制。 8.1.2投资概算编制说明 要分别对总投资概算、单项工程投资概算表和仪器设备投资概算表中的工程量核定、建筑工程的结构类型(仪器设备指规格)、单价(或单位工程造价)及各种税费费率的取值依据和理由做逐一说明。 8.1.3编制投资概算表

反应器设计说明书

反应器设计 工艺计算 (1)计算反应物的流量 污水的体积流量V A 为: V A = 10m 3 /h 液氧的体积流量V B 为: V B =0.0772m 3/h 进料气的总体积流量为: V o = 10+0.0772=10.0772 m 3 /h=0.0028 m 3 /s 空间时间 τ=500s (5)计算所需反应器的容积 V R =τV 0 所需反应器的容积为: V R =τV O =500×0.0028=1.4 m 3 按照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进行结构设计计算。 1、筒体 (1) 筒体内径:900mm (2) 筒体高度h=2200mm 设计压力:P c =30MPa 设计温度取400? C 筒体材料:2520钢 焊接接头系数 Φ=1.0 钢板厚度负偏差C 1=0,腐蚀裕量C 2=1.0mm,厚度附加量C= C 1+ C 2=1.0mm. 筒体的计算厚度计算 δ = P D P c i t c 2[]σφ-=26.73mm 考虑厚度附加量并圆整至钢板厚度系列,得材料名义厚度δn = 28. 强度校核 有效厚度δe =δn - C 1- C 2= 27 σt = e e i c d p δδ2) (+=497 <[σ]t φ=520mpa 符合强度要求。 (2)根据筒径选用非金属软垫片: 垫片厚度:3 垫片外径:865 垫片内径:815

表3-2 筒体法兰数据 2、封头 (1)封头内径:900mm 设计压力:c p =30mpa 设计温度取400? C 封头材料:2520钢 焊接接头系数 Φ=1.0 钢板厚度负偏差C 1=0,腐蚀裕量C 2=1.0mm,厚度附加量C= C 1+ C 2=1.0mm. 封头的计算厚度计算 选用标准椭圆形封头,K=1.0 δ = c t i c 5.0][2P D KP -φσ= 1.03090026.34m m 25201-0.530??=??? 考虑厚度附加量并圆整至钢板厚度系列,取封头名义厚度与筒体厚度相同,得材料名义厚度δn = 28mm. 强度校核 有效厚度δe =δn - C 1- C 2=27mm σt = e e i c 2) 5.0(δδ+KD P =30 1.09000.527507.5227??+?=?() MPa<[σ]t φ = 520MPa 符合强度要求。 接管计算(按照GB150-1998) 接管材料为2520号钢,筒体材料为2520号钢 (1)污水进口接管 []3090026.7325201302c i t c p d m m p δσ??===??-- u V d i π04=取u=3 m/s,求的34.3i d m m = 圆整取 485?? 接管材料2520钢 液氧进口接管 体积流量为V=2.14?10-5 取u=0.5 m/s 管径为7.38i d m m == 取174??的热轧无缝钢管

初步设计说明书范本

初步设计说明书本

工程设计责任人

附件 1 市***[201*]***号《关于***工程项目立项的批复》; 2市人民政府渝府(201*)***号文,关于《关于***工程设计方案的批复》; 3 市规划局渝规建审(201*)***字第***号文,《市建设工程方案设计审查意见通知书》; 4 市公安局消防局建筑工程消防设计的审核意见书,(201*)渝公消(建方)字第***号文,《关于同意***工程设计方案消防设计的审核意见》; 5 市园林事业管理局重园建方(201*)***号文,《关于***工程设计(方案)配套绿地的意见》; 6 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

设计说明书 1概况 1.1工程概况 表1.1 工程概况表 建筑主体结构合理使用年限***年 1.2 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 1.2.1市***委员会,[200*]***5号《关于***工程项目立项的批复》;1.2.2市人民政府,(200*)***号文,《***工程设计方案的批复》; 1.2.3市规划局,重规建审(200*)***字第***号文,《市建设工程方案设计审查意见通知书》; 1.2.4 市规划局***年***月下达的本工程现状规划红线地形图;

1.2.5 市公安局消防局建筑工程消防设计的审核意见书,(200*)渝公消(建方)字第***号文,《关于***工程方案消防设计的审核意见》; 1.2.6 市园林事业管理局重园建方(200*)***号文,《关于***工程(方案)配套绿地的意见》; 1.2.7 市人民防空委员会***年***月***日下发的修建防空地下室设置意见书; 1.2.8 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准书渝(*)环准[201*]*号; 1.2.9 顾客提供的设计委托书、本阶段的设计要求及各种有关设计的基础资料和双方会商纪要; 1.2.10 顾客提供的由***单位***年***月编制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2.11 有关部门批准并经顾客确认的由***院编制的本工程方案设计文件; 1.2.12 顾客与我院签定的《建筑工程设计合同》; 1.2.13 与本工程设计有关的国家和地方现行法规、规、规程、标准; 1.3 建设场地概况 1.3.1项目区位:位于市奉节中心城区。 1.3.2工程所在地区气象条件: 气象台装置位置:北纬29 0 35‘;东经106 0 28‘。温度:年平均温度18.3℃;极端最高温度44.0℃;极端最低温度-1.8℃。降雨量:历年平均降雨量1081.7mm;最大小时降雨量65mm。湿度:历年平均相对湿度79%;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76%;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81.3%。风向:全年主导风向北风;最大风速28.4m/s;冬季风向C频率36%,北向频率15%;夏季风向C频率31%,北向频率10%。历年平均风速2.2m/s。基本风压

项目初步设计任务书(综合).docx

` 项目初步设计任务书(综合) 第一章项目概况及设计围 一、项目位置 二、用地规划 三、设计围 第二章设计依据和相关基础资料 1 、规划局地块设计条件通知书 2 、已批准的方案设计文件。 3 、市规划局所提设计条件红拨图 4 、项目周边道路及雨污水设计图 5 、市政综合管网图、给水、排水、天然气、电力、电信接驳口资料 6 、地质初堪报告 7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市政府相关条例、规定 8 、国家、地方现行设计规、图集 9 、设计合同 10、初步设计任务书 第三章初步设计文件深度要求及其过程控制要求 一、初步设计文件深度要求 1 、设计成果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国建设部批准的《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2008 年版) 2 、必须满足甲方对项目要求的设计深度和标准 二、初步设计文件的容要求 1 、设计总说明。 2 、总平面图:包括说明书、设计图纸。 3 、建筑部分:设计说明书和设计图纸。 4 、结构部分:设计说明书、结构方案及布置图、基础方案及布置图、钢筋混凝土用量估算、 计算书。 5 、建筑电气部分: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电气设备表、计算书。 6 、给水排水部分: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设备表、计算书。 7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部分: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设备表、计算书。 三、初步设计过程控制要求 1 、初步设计过程中按照各个专业相互间提交设计中间成果的时间点作为阶段控制节点,设

计过程中与甲方及相关设计管理人员保持沟通。 2 、设计成果提交:应在正式出图前一周,以非正式的白图形式提交甲方审查,与甲方进 行充分沟通,作出必要的修改并经甲方认可后才能正式出图。 第四章总图专业 一、总平面 1 、设计规模及组成 ( 1)、建设工程项目方案综合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及建筑工程项目建筑面积明细表(详下表) 综合技术指标 一、项目总用地面积 二、项目净用地面积 三、规划总建筑面积 (一)、地上建筑面积 1、居住建筑面积 其中:住宅建筑面积 公寓建筑面积 2、酒店建筑面积 其中:客房建筑面积 酒店配套建筑面积 3、办公建筑面积 4、商业建筑面积 5、配套设施建筑面积 (二)、地下建筑面积 1、地下商业建筑面积 2、地下停车库建筑面积 3、地下设备用房建筑面积 4、人防建筑面积 5、地下建筑层数 四、居住户(套)数 1、住宅户(套)数 1)、 22 的户(套)数M < 建筑面积

(完整)反应器初步设计说明书

1

目录 第 1 章反应器设计 (1) 1.1 反应器设计概述 (1) 1.2 反应器的选型 (1) 第 2 章催化剂 (3) 2.1 催化剂的选择 (3) 2.2 催化剂失活的原因 (3) 2.3 催化剂再生的方法 (3) 第 3 章丙烷脱氢反应器 (4) 3.1 主反应及副反应方程式 (4) 3.2 反应机理 (4) 3.3 动力学方程 (4) 3.3.1 催化反应动力学模型 (4) 3.3.2 失活动力学 (5) 3.4 反应器设计思路说明 (6) 3.4.1 反应条件 (6) 3.4.2 反应器类型的选择 (7) 3.4.3 反应器数学模拟 (7) 3.4.4 反应器体积的计算 (7) 3.5 催化剂设计 (11) 3.5.1 催化剂用量 (11) 3.5.2 催化剂来源 (11) 3.5.3 催化剂的装填 (11) 3.6 反应器内部结构设计 (11) 3.6.1 催化剂床层开孔 (11) 3.6.2 催化剂分布器 (12) 3.6.3 气体分布器 (12) 2

3.7 反应器管口计算 (12) 3.7.1 进料管(以第一台反应器为例) (12) 3.7.2 出料管 (13) 3.7.3 吹扫空气入口 (13) 3.7.4 催化剂进料口 (13) 3.7.5 催化剂出口 (13) 3.7.6 排净口 (13) 3.7.7 人孔 (14) 3.7.8 催化剂床层固定钢 (14) 3.8 加热炉 (14) 3.9 机械强度的计算和校核 (14) 3.9.1 反应器材料的选择 (14) 3.9.2 反应器筒体厚度的选择 (14) 3.9.3 反应器封头厚度的计算 (15) 3.9.4 液压试验校核 (16) 3.9.5 反应器强度校核 (16) 3.9.6 反应器封头的选择 (25) 3.10 设计结果总结(以第一台反应器为例) (26) 第 4 章乙炔选择性加氢反应器 (26) 4.1 概述 (26) 4.2 反应方程式 (27) 4.3 催化剂的选用 (27) 4.4 设计简述 (27) 4.5 在Polymath中的模拟与优化 (29) 4.6 选择性加氢反应器总结 (30) 第 5 章参考文献 (30) 3

市政工程初步设计编制深度

[资料]市政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A 市政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1 设计说明书 1.1概述 1.1.1 道路地理位置图 示出道路在地区交通网络中的关系及沿线主要建筑物的概略位置。 1.1.2设计依据 设计委托书、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设计)的批复意见、相关评审报告、规划、地形等相关资料。 1.1.3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设计)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 如技术标准、规模有重大变化,应予以论证并履行报批手续。 1.1.4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1.1.5测设经过及设计过程简述 1.1.6需要说明的其它事项 1.2 现状评价及沿线自然地理情况 1.1.1道路现状评价 1.2.2现状交通量及技术评价 交通量、车辆组成、路口交通流量与流向特征及路口、路段饱和度等。 1.2.3沿线基本情况 沿线(控制性)建筑、河流、铁路及地上、地下管线情况。 1.2.4水文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 如河流设计水位、流速、地下水位、气温、降雨、日照、蒸发量、主导风向、风速等。 1.2.5工程场地自然条件 1.3 工程概况 1.2.1工程地点、范围及规模 1.3.2建设期限、分期修建计划 1.3.3规划简况

着重阐述设计道路、立交在规划路网中的性质、功能、位置、走向,相交道路的性质、功能。 1.3.4远期交通流量流向的分析,设计小时交通量的确定,荷载等级的确定。 1.3.5主要交叉路口渠化处理方式 如选用立交,需阐明其必要性及选型依据。 1.3.6工程修建的意义 对道路路网的影响,缓减干扰提高车速和服务水平的程度。根据以上内容,阐明工程修建的意义。 1.4 工程设计 1.4.1方案设计思路 1 对规划思路及各项指标进行说明,阐述对规划的理解,分析项目实施的意义。 2 提出主要技术难点与关键技术问题。 3 结合规划提出优化或更改思路,阐述合理性。 1.4.2技术标准与设计技术指标 1 列表说明各方案主要技术指标,包括道路等级、设计年限、设计车速、标准路幅宽度、最小平曲线半径、最大纵坡、最大坡长、最小坡长、凹曲线凸曲线半径、停车视距、最小净空、交织段长度、设计荷载、抗震设防标准等。对以上指标与规范要求进行对比分析。 2 对设计年限、设计荷载、最小净空、抗震等级结合规范进行说明。 3 对因条件限制不满足规范要求的所有非强制性技术指标需特别说明。 1.4.3道路平面设计 1 提出平面布置控制因素,包括用地、道路、管线、轨道、隧道、桥梁、文物、其它构筑物、以及工程费用控制等,分析主要控制因素。 2 阐述各方案平面布置情况,结合以上控制因素进行分析,论证各方案设计合理性。 1.4.4道路纵断面设计 1 提出纵断面布置控制因素,包括坡度、控制标高、坡长、挖填土方、排水、等,分析主要控制因素。 2 阐述各方案纵断面布置情况,结合以上控制因素进行分析,论证各方案设计合理性。 1.4.5方案比选 列表对方案的交通功能、占地、工程费用、景观效果、近远期结合情况、技术要求、工期、拆迁与施工组织等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推荐方案。

市政工程初步设计说明

初步设计说明 一、概述 (一)工程概况及设计范围 本项目位于XX市XX工业区内,按《XX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XX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地规划,本次设计道路位于XX工业区芝麻地块,与XX路相交。 随着XX开发区地建设力度不断加大,负责南城经济开发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地XX南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于2012年7月份委托我单位进行XX南城芝麻地企业专用道路工程设计,设计内容为本道路工程和排水工程地设计。2012年8月业主委托XX市测绘中心进行工程测量,于2012年11月完成工程地形图和横纵断面测量地任务交我单位进行工程初步设计。 XX南城芝麻地企业专用道路工程道路起点在XX路,桩号为K0+000,并向西布线,道路终点与原村庄道路相接,桩号为K0+232.992,路线全长232.992米。路线路福宽度9.0米。与本道路工程同步实施地还有排水管线。 (二)设计依据 1、业主XX南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设计任务委托书; 2、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3、《XX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XX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4、由XX市测绘中心提供地现状地形图及道路横纵断面资料; 5、XX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关于XX南城芝麻地企业专用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地批复 文件。X开经【2012】99号。 二、主要技术规范及设计标准 (一)技术规范 本工程设计采用现行国家规范和标准,主要有: 2.1.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2.1.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2.1.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2.1.4《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2.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 2.1.6《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 2.1.7《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2.1.8《公路砼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二)道路设计标准 道路等级:城市支路 设计时速:20 km/h 圆曲线不设超高最小半径:70m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20m 设超高推荐半径:40m 设超高最小半径:20m 平曲线最小长度:40m 圆曲线最小长度:20m 凸型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150m 凹型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150m 竖曲线最小长度:20m 最小坡长:60m 停车视距:20m 设计标准轴载:双轮组单轴载100KN 设计年限:水泥混凝土路面20年 三、道路工程设计 (一)道路平面线形设计 本项目起于XX路(0+0.000),止于村庄道路(0+232.992),东西走向,路线全长232.992米,路线路福宽度为9.0米。 道路平面设计详见道路平面设计图。 道路全线设2处平曲线半径R为:40m、50m。 (二)道路纵断面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