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外观设计专利对“图或照片”的要求:
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要求

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要求外观设计专利应当符合以下要求:(1)是指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结合的设计;(2)必须是对产品的外表所作的设计;(3)必须富有美感;(4)必须是适于工业上的应用。
外观设计作为知识产权的一种,它同时也会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专利人有了一项外观设计过后,那么又该如何申请专利呢,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要求具体又有什么?这是大家申请外观设计专利所需要了解的相关内容。
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整理出的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要求。
外观设计是指工业品的外观设计,也就是工业品的式样。
它与发明或实用新型完全不同,即外观设计不是技术方案。
我国《专利法》第二条中规定:“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做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外观设计专利(Industrial Design)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结合所做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
可见,外观设计专利应当符合以下要求:(1)必须是对产品的外表所作的设计;(2)是指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结合的设计;(3)必须是适于工业上的应用:(4)必须富有美感。
一、版权法版权法保护思想观念的表述。
其中的思想观念包括美学思想观念,其中的表述也包括形状、图案、色彩及其结合的表述方式。
因而,当一件富有美感,以图案、形状和色彩组成的外观设计构成作品时,就可以受到版权法的保护。
显然,外观设计既有专利权的特征,又有版权的特征。
这样,在外观设计的保护上,版权法就与专利法有所重叠。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英国和德国等国家才制订了专门的外观设计注册法或工业版权法,对外观设计采取了既具有专利法特征又具有版权法特征的保护方式。
从观念上说,专利法保护富有美感的具有工业实用性的外观设计,版权法保护以形状、图案、色彩为表述形式的作品,二者似乎可以区分开来。
然而,具体到实用艺术品时,就很难区分究竟是受专利法保护的外观设计还是受版权法保护的作品了。
外观设计授予专利权的条件有哪些

外观设计授予专利权的条件有哪些一、外观设计授予专利权的条件有哪些《专利法》所规定外观设计取得专利权的实质条件为:新颖性、美观性和合法性。
新颖性是指申请专利的外观设计与其申请日以前已经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的外观设计不相同和不相近似;与其申请日前已在国内公开使用过的外观设计不相同和不相近似。
美观性是指外观设计被使用在产品上能使人产生一种美感,增加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合法性是指申请专利的外观设计"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而且不得违反法律、社会公德,也不得损害公共利益。
二、申请外观设计专利对于图片有什么要求?1、按照相关的要求规定,照片应当清晰,避免因对焦等原因,从而导致产品的外观设计无法清楚地显示。
2、照片背景不要花花绿绿的,而是应当选择单一的背景,应避免出现该外观设计产品以外的其他内容。
产品和背景之间需要存在适当的明度差,以清楚地显示产品的外观设计。
3、通常情况下,照片的拍摄需要严格遵循正投影规则,要注意避免因透视产生的变形影响产品的外观设计的表达。
4、另外,还需要注意避免照片因强光、反光、阴影、倒影等影响产品的外观设计的表达。
5、此外,各位要注意的是,照片中的产品按照常规要求来讲,应当避免包含内装物或者衬托物。
不过,我要提醒大家一点,对于必须依靠内装物或者衬托物才能清楚地显示产品外观的,则允许保留内装物或者衬托物。
简而言之,各位在申请外观设计专利的时候,图片需要满足以上要求。
申请外观涉及专利的,从申请日期起大约6至8个月完成审查,会收到专利局发出的授权通知书,通知缴纳证书费和年费等,在缴费后大约两个月左右会收到专利局发出的外观设计专利证书。
整个过程大约8个月至1年。
如果在审查期间由于申请文件有问题,需要补正、答辨等,则授权的时间会相应后延。
哪些情况下不能授予专利权专利权转让的费用是多少?发明专利权的取得的程序是怎么样的?。
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书

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书外观设计专利是为了保护外观样式、图形、形状、颜色等属于实用性设计领域的一种知识产权形式。
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需要提交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书,该申请书是申请专利的重要材料之一。
一、申请书的基本要求1、形式要求在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书中必须明确写出以下信息:申请人的名称、地址、邮政编码,以及申请人的授权代表人或代理人的名称和地址,还要注明授权代表人或代理人和申请人的代理或委托文件,文件中必须注明是否有权申请外观设计专利及代表人或代理人的身份证实。
申请的商品或者服务名称、分类号和申请的外观设计中的主要特征及构成部分的名称。
外观设计申请书必须附有外观设计说明书和外观设计图样,说明书要详细描述产品外观形状、结构特点、构造要点等,说明书最好不少于500字,以确保描述清晰确切,外观设计图样是整个申请的关键部分,它要真实完整地呈现出申请外观设计的主要特征,必须在表面平坦、整洁无瑕疵、具有清晰度和对比度的图纸上呈现外观设计的立体和颜色效果。
2、材料要求申请人应当提交以下材料:1.外观设计申请书。
2.外观设计图样。
3.外观设计说明书。
4.授权代表人或代理人的代理或委托文件和身份证实。
5.若为申请人之间共同申请外观设计专利,还需提供合作申请书及其他合作申请材料。
6. 若陈述申请日起前已经在海外申请外观设计保护的,必须附加此限的书面文件。
二、申请书的填写要求1、标题标题一般是以设计名称或其它可辨识性名称或编号作为首选。
2、申请人名称、地址、邮编申请人名称记录的必须是主体的名称,而不能是某个简称。
必须注明申请人的地址和邮编。
注:地址和邮编必须如实填写。
3、代表人或代理人名称和地址、邮编代表人或代理人名称和地址必须写清楚。
4、外观设计名称必须注明在申请外观设计专利权范围内具有外观特征的商品或服务的通用名称简称,以及所申请的该设计的专有名称或编号。
注:注重表述语言的准确性和简洁性。
5、分类号必须根据分类表,选定相应的分类号码,并按其规定标注。
实用性外观专利申请书模板(3篇)

第1篇一、申请人信息1. 申请人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2. 申请人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3. 申请人国籍:____________________4. 申请人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5. 申请人联系方式: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电子邮箱: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发明人信息1. 发明人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2. 发明人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3. 发明人国籍:____________________4. 发明人联系方式: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电子邮箱: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专利代理机构及代理人信息1. 专利代理机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2. 专利代理人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3. 专利代理人执业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4. 专利代理人联系方式: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电子邮箱: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专利申请信息1. 专利申请类别:实用性外观设计专利2. 专利申请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3. 专利申请号:____________________4. 专利申请日:____________________5. 专利申请提交日:____________________五、外观设计描述1. 外观设计产品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2. 外观设计产品类别:____________________3. 外观设计产品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4. 外观设计简要说明:(1)本外观设计的产品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
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要求

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要求外观设计专利应当符合以下要求:(1)是指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结合的设计;(2)必须是对产品的外表所作的设计;(3)必须富有美感;(4)必须是适于工业上的应用。
外观设计作为知识产权的一种,它同时也会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专利人有了一项外观设计过后,那么又该如何申请专利呢,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要求具体又有什么?这是大家申请外观设计专利所需要了解的相关内容。
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整理出的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要求。
外观设计是指工业品的外观设计,也就是工业品的式样。
它与发明或实用新型完全不同,即外观设计不是技术方案。
我国《专利法》第二条中规定:“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做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外观设计专利(Industrial Design)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结合所做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
可见,外观设计专利应当符合以下要求:(1)必须是对产品的外表所作的设计;(2)是指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结合的设计;(3)必须是适于工业上的应用:(4)必须富有美感。
▲一、版权法版权法保护思想观念的表述。
其中的思想观念包括美学思想观念,其中的表述也包括形状、图案、色彩及其结合的表述方式。
因而,当一件富有美感,以图案、形状和色彩组成的外观设计构成作品时,就可以受到版权法的保护。
显然,外观设计既有专利权的特征,又有版权的特征。
这样,在外观设计的保护上,版权法就与专利法有所重叠。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英国和德国等国家才制订了专门的外观设计注册法或工业版权法,对外观设计采取了既具有专利法特征又具有版权法特征的保护方式。
从观念上说,专利法保护富有美感的具有工业实用性的外观设计,版权法保护以形状、图案、色彩为表述形式的作品,二者似乎可以区分开来。
然而,具体到实用艺术品时,就很难区分究竟是受专利法保护的外观设计还是受版权法保护的作品了。
外观设计图片或照片

正视图后视图左视图右视图立体图注意事项一、申请外观设计专利应当提交图片或者照片。
图片或者照片应当清楚地显示要求专利保护的产品的外观设计。
申请人请求保护色彩的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应当提交彩色图片或者照片。
二、图片或者照片的首页用此表,续页可使用同样大小和质量相当的白纸。
纸张只限使用正面,四周应当留有页边距:左侧和顶部各25毫米,右侧和底部各15毫米。
三、对图片或照片的要求1.就立体产品的外观设计而言,产品设计要点涉及六个面的,应当提交六面正投影视图;产品设计要点仅涉及一个或几个面的,应当至少提交所涉及面的正投影视图和立体图,并应当在简要说明中写明省略视图的原因。
就平面产品的外观设计而言,产品设计要点涉及一个面的,可以仅提交该面正投影视图;产品设计要点涉及两个面的,应当提交两面正投影视图。
2.必要时,申请人还应当提交该外观设计产品的展开图、剖视图、剖面图、放大图以及变化状态图。
此外,申请人可以提交参考图,参考图通常用于表明使用外观设计的产品的用途、使用方法或者使用场所等。
3.色彩包括黑白灰系列和彩色系列。
对于简要说明中声明请求保护色彩的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图片的颜色应当着色牢固、不易褪色。
4.六面正投影视图的视图名称,是指主视图、后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俯视图和仰视图。
各视图的视图名称应当标注在相应视图的正下方。
其中主视图所对应的面应当是使用时通常朝向消费者的面或者最大程度反映产品的整体设计的面。
例如,带杯把的杯子的主视图应是杯把在侧边的视图。
5.①对于成套产品,应当在其中每件产品的视图名称前以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标注,并在编号前加以“套件”字。
例如,对于成套产品中的第4套件的主视图,其视图名称为:套件4主视图。
②对于同一产品的相似外观设计,应当在每个设计的视图名称前以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标注,并在编号前加以“设计”字。
例如:设计1主视图。
③组件产品,是指由多个构件相结合构成的一件产品。
分为无组装关系、组装关系唯一或者组装关系不唯一的组件产品。
外观设计专利电子申请文件提交规范注意事项

外观设计专利电子申请文件提交规范注意事项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外观设计专利电子申请文件提交规范注意事项
一、简要说明
为XML格式,且填写内容符合相关规定,如按规定填写了产品名称、用途、设计要点、指定一幅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者照片等四项必填内容。
二、图片或者与照片
1.外观图片仅限JPG和TIFF两种格式;图形大小不大于150X 220mm;图片分辨率在72dpi-300dpi;
2.外观设计图片或者照片以单幅视图为单位提交;
3.视图内容中不应包括视图名称,视图名称应该通过电子申请客户端填写,不应该显示在视图内容中;
4.申请人通过电子申请提交的视图将直接用于公告出版,出版社不会再对视图进行裁切加工。
图形应当尽量充满图纸,不要留多余的空白,以保证公告视图大小清晰;
5.补正的视图与申请日提交的视图比例一致。
10-08-26。
专利申请文本的要求

专利申请文本的要求
专利申请文本的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请求书:请求书中应包括发明或实用新型的名称、发明人或设计人的姓名、申请人或设计人的地址等基本信息。
此外,还需明确提出专利申请的类型,如发明专利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
2. 说明书:说明书是对发明或实用新型的详细描述,应包括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发明内容、附图说明等部分。
说明书的作用在于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和实施发明或实用新型。
3. 权利要求书:权利要求书中应明确指出发明或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以及要求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书是确定专利保护范围的重要依据。
4. 摘要和关键词:摘要应对发明或实用新型的内容进行简明扼要的概括,便于检索和阅读。
关键词应选取与发明或实用新型相关的技术术语,以便在检索时被识别和匹配。
5. 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图像或照片:对于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需要提交产品的正投影六面视图和立体图,以展示产品的外观设计。
视图和照片应清晰、准确、无遮挡地展示产品的各个面和细节。
6. 文件格式和字体要求:专利申请文件应按照规定的格式和字体要求进行撰写和打印。
字体大小、行距、页边距等应符合规定,不得涂改、不得有折叠或损毁等现象。
7. 保密审查:对于涉及国家安全或重大利益的发明或实用新型,需要进行保密审查。
保密审查的程序和要求另行规定,一般需要提交保密审查申请和相关材料。
以上是专利申请文本的一般要求,具体要求可能会因国家、地区或专利局的规定而有所不同。
在提交专利申请前,建议仔细阅读相关规定并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