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史复习提纲
八年级历史上册专题知识提纲,孩子提分必背!(可打印)

八年级历史上册专题知识提纲,孩子提分必背!(可打印)八年级历史(上)专题知识提纲一、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止,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1840年-20世纪初,列强发动了四次侵华战争,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进行了不屈抗争;自强不息,先后进行了四次近代化的探索。
事件顺序: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一、中国近代史开篇——屈辱史】★★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过程:★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是:外国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综合国力的衰弱。
1.鸦片战争(1840—1842年):——道光帝(1)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
(2)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销烟。
(禁烟原因:鸦片走私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历史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3)英国发动侵略战争:1840.6-1842.8,虎门战役关天培殉国,吴淞战役陈化成牺牲。
(4)《南京条约》: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内容:割地、赔款、五口通商、协商关税]※内容: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②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③赔款2100万银元。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协议关税,为了倾销商品)。
★哪一条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打开中国的市场)?(5)附件:中英《虎门条约》: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6)美国、法国与中国签订了《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扩大了侵略权益。
(7)影响:鸦片战争使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8)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所以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咸丰帝(1)英、法发动战争的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1856~1860
1900~1901 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1912
1921
1927
1934~1936
1937
1946~1949 ( 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八国联军 中华民国成立
↑ “八一”南昌起 红军长征 “七七事变” 三年解放战争 义 日侵略者全面侵华 中国共产党成立 (打响了打击国 (开天辟地) 民党反动统治的 第一枪)
强学会 兴中会(团体) 《新青年》 《万国公报》 中国民主”“科 民族 学” 民权 (“德赛”两先 民生 生)
9. 口号或 指导思想
前期:“自强” 后期:“求富”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改革政府机构, 裁撤冗官,任 用维新人士; 鼓励私人兴办 开办近代军事 工矿企业;开 工业和民用工 办新式学堂培 业,筹建海防, 养人才,翻译 兴办新式学堂。 西方书籍,传 播新思想;创 办报刊,开放 言论;训练新 式军队等。 失败。在社会 上起了思想启 蒙作用,对后 来资产革命产 生深远影响。
6. 根本目的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7. 探索方式 及性质 8. 团体与 刊物
学器物(学技 术) 经济近代化 是封建统治者 的自救运动。 学制度(君主 立宪制) 政治近代化 是资产阶级改 良运动
学制度(资产 阶级民主共和 制) 政治近代化 资产阶级革命
学思想(民主 与科学) 思想近代化 资产阶级革命
中国近代史年代尺 (1840~1949)
甲午中日战争 国共两党 “九一八事变” 日侵略者 “双十二事变” 侵占东北 (“西安事变”) 1931.9.18 1936.12.12 第一次合作 鸦片战争 《马关条约》 辛亥革命 《南京条约》 ↓ 武昌起义 五四爱国运动 ↓ 1840 1894~1895 1911 1919 1924 抗日战争胜利 重庆谈判 新中国 成立 “双十协定” 1945 1949 国共签订
【深圳中考历史复习提纲】八上:中国近代史

八年级(上)中国近代史复习提纲(整理人:柴穗蓉)中国近代史考试要点:1. 列强侵华史: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和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2. 近代化的探索史: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3. 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和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4、中国抗战史: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和第二次国共合作、南京大屠杀、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5. 解放战争史:重庆谈判、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民国以来社会习俗的变化考点一.中英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1、战争的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工业原料。
2、导火线(直接原因):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4、结果: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5、影响:①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
.....的开端★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签订):内容:①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协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影响:中国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考点二.第二次鸦片战争和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战争的根本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时间:1856—1860年3、参战国家: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
4、主要经过:1856年10月英、法发动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抢劫并火烧圆明..园.;俄国趁火打劫,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5、影响: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中国近代史(1840.6—1949.4.23)复习提纲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40.6—1919.5.4前)第一、二单元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一、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1、鸦片战争(1842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原因:根本原因是为了打开中国大门,把中国变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销烟(1939.6.3——25);(2)、重大事件:①、关天培虎门炮台抗击英军;②、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2)结果:中国战败,签定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原因(目的):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2)主凶:英法帮凶:俄;(3)、重大事件:①、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②、沙俄侵占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瑷珲条约》60万)3、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1)重大事件:①、黄海海战邓世昌率致远舰全舰官兵英勇奋战,壮烈牺牲;②、1895年1月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2)结果:中国战败,签定《马关条约》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原因: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进一步瓜分中国;(2)八国联军:英俄德法美日意奥;(3)重大事件:义和团在廊坊、杨村打败八国联军;聂士成英勇抗击侵略军;(4)结果: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外国列强的历次侵华战争战败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战胜新兴的资本主义;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是硬道理。
三、中国人民的抗争1、农民阶级:(1)、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①领导人洪秀全;②、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③、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转折点;④、在浙江慈溪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
(2)、义和团运动(1898):①提出扶清灭洋口号;②、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③、意义: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梦想2、地主阶级:洋务运动(学西方先进技术)(1)、目的:维护清朝的统治;(2)、开始的标志:1861年总理衙门的设立;(3)、口号:“自强”“求富”;(4)、内容:①、创办军事工业: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规模最大的军用工业;②、创办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③、创办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④、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是京师同文馆;派遣留学生到欧美留学。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人教版)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⑷失败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落后的封建制度)⑸启示:落后必然挨打;我国要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一、第二次鸦片战争1、原因:英、法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力。
2、时间:1856年—1860年3、侵略者: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
4、主要事件: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清朝皇帝逃走,侵略者火烧圆明园。
5、经过: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掠夺财宝并火烧圆明园;1860年10月,中英、中法签订《北京条约》。
6、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两次鸦片战争的关系: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二、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罪行1、英法——火烧圆明园(掠夺珍宝,焚烧罪证)2、沙俄——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割地最多”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领土表三、太平天国运动1、时间及领导人:1851年、洪秀全2、攻占南京的时间:1853年(定都南京,改南京为天京)3、抗击洋枪队:太平军在青浦大败洋枪队。
1862年,太平军在浙江慈溪的一次战斗中,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
4、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反封建反侵略洋枪队头目华尔时间1858年1860年1860年1864年十九世纪80年代 中俄《瑷珲条约》 中俄《北京条约》 中俄《北京条约》 中俄《堪分西北界约定》 不平等条约名称 割占领土范围 割占领土面积 中俄《改订条约》以及五个勘界议定书 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 中国巴尔喀什湖以南 中国西北部 60多万平方公里 约40万平方公里 44万多平方公里 7万多平方公里洪秀全第3课收复新疆一、阿古柏侵占新疆1865年,中亚浩罕国派陆军司令阿古柏率兵侵入新疆(支持国:俄、英)。
二、左宗棠收复新疆1、过程:①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②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分三路进入新疆,他采取了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
历史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经历四次战争】
1.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条约:《南京条约》(近代第一部不平等条约)——五口通商
影响:开始沦为
2.第二次鸦片战争
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罪行:火烧圆明园、俄国占土地
3.甲午中日战争
条约:《马关条约》——设厂
影响: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条约:《辛丑条约》——赔款4.5亿(最多)
影响:完全沦为
【进行四次探索】
1.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口号:自强、求富
性质: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器物学习
2.戊戌运动
序幕:康有为、梁启超——公车上书
结果:百日维新,变法失败——戊戌六君子:谭嗣同
性质: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制度学习(君主立宪)
3.辛亥革命
爆发:武昌起义——首义
结果:建立中华民国,结束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封建帝制文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性质:资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制度学习(民主共和)
4.新文化运动
兴起: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
口号:民主、科学
阵地:北京大学、《新青年》
代表人物:鲁迅(抨击封建道德礼教)、胡适(倡导白话文)
性质:思想解放运动——思想学习
【新民主主义革命914-3083】1919 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921 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共一大
1924 国共合作实现——国民党一大
1924-1927 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伐战争
1927-1937 第一次内战时期——红军长征
1937-1945 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战争
1946-1949 第二次内战时期——解放战争。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鸦片战争(道光帝时)时间:1840.6-1842.8年1、林则徐虎门硝烟(1)原因:鸦片走私造成中国银荒兵弱,吏治腐败,严重威胁清王朝的统治(2)时间;1839年6月3日至25日(3)影响: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英国发动侵华战争(1)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工业品,掠夺中国廉价的原料(2)直接原因(导火线):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虎门销烟(3)战争结果:清政府战败求和,1842年8月签订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4)《南京条约》的内容: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②割香港岛给英国;③赔款2100万银元;④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5)鸦片战争的影响:①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②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鸦片战争使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③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烟片战争给我们的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
(6)为什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因为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7)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
3、补充:(1)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2)魏源编成《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帝时)时间:1856.10-1860.10年(1)根本原因:西方列强想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参战国: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3)结果:①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②1858年《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国被迫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史知识提纲

2、俄国侵占的领土: 150多万平方千米 1858年《瑷珲条约》,割占外兴安岭以南,黑 龙江以北60万平方千米 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 割占乌苏里江以东, 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千米 3、60年代阿古柏入侵新疆,占据天山南北; 1871 年沙俄侵占伊犁 1876年缓进急战阿古柏; 1881年收回伊犁——1884年新疆建省
二、 近代军事与国防建设带动了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发展
1880----1893年,( )竣工,中国开始有了自己铁路。 ( )年,( )设立。 ( )年天津至上海之间的电线架设完工。 (一)状元实业家——( ),他抱着实业救国的志向, 在南通创办( ) 。他兴办实业的历程,成为中国民 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 (二 )( )——( )年建成( )。
评价:
第7课 维新变法运动
背景:(---------------------) 代表人物:(----------------) 揭开序幕:(----------------) 运动的发展:(--------------) 运动的高潮:(---------------) ①变法开始的标志:(-------) ②内容: 经济: 军事: 政治: 文化教育: ③作用: ④失败的原因:
2、鸦片战争 : (1)借口: 中国禁烟;——直接原因 (2)原因: 打开中国国门,把中国变为英国原料产地 和商品市场;——根本原因 (3)开始: 1840年6月侵入中国广东海面; (4)结果: 1842年8月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
3、1842.8《南京条约》
(一)内容: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 款2100万银元;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 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二)影响: 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 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国开 始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魏源与《海国图志》 魏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杰出代表。 主张: 师夷长技以制夷。 作用: 对闭关自守的传统观念的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
1、列强的侵略与中国的反抗《八上P2~P23》
注:1865年阿古柏在英俄支持下侵占我国新疆,1878年左宗棠收复
除伊犁外的新疆。
19世纪80年代初,通过谈判,清收回伊犁。
1884年,清政府设新疆行省。
2、三个不平等条约的比较《八上P2~P23》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李
中国近代化的特点:先学习科技器物层面,再到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层面,呈现出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特点。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经过前期:北京学生举行游行示威,大罢课(口号
五四爱后期:上海工人大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
国运动结果:取得初步胜利(释、罢、拒)
1919年 意义: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条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中共早期组织的建立
时间、地点:1921年7
月、上海
代表:毛泽东、董必武、
李达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成立:“一大”召开通过党的纲领,确定党的中心任务
主要内容:选举中央局
和局书记:陈独秀
意义: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第11课北伐战争《八上P50》
背景国民党一大:1924年国民党同共产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
黄埔军校的建立:1925年,广州黄埔
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北伐战争主要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主要战场:湖南湖北
北伐胜利进军攻占武昌、江西,基本消灭吴佩孚主力、
孙
传
芳
主
力
胜利进军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
长江流域
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原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四.一二反革命政
变)
影响: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
裂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时间、定都:1927年4月、南京
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政
府
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八上P54》
南昌起义时间、领导者: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
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星星之火,时间、领导者、地点:1927年9月、毛泽东、湘赣边界可以燎原秋收起义过程、意义:从攻打城市到进军农村,开辟了第
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
开始走上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时间:1928年4月
井冈山会师会师的双方:朱德、陈毅和毛泽东率领的
军队改编成立中国工农
红军第四军(朱德为军
长、毛泽东为党代表)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八上P59》
背景(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开始:时间、地点、:1934、10、中央革命根据地、
时间、地点:年1月、贵州遵义
遵义会议主要内容:解决…取消…肯定…确定…确立…
意义: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是党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长征路线:1934.10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长征开始)冲破四道
封锁线渡过湘江,改向贵州突破乌江,
占领遵义(召开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打乱了
敌人的追缴计划)渡过金沙江(跳出敌人
的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
雪山,过草地1935年到达陕北吴起镇与
陕北红军会师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在
甘肃会宁胜利会师(长征结束)
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
本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4课难忘九一八《八上P70》
九时间:1931年9月18日
一概况: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八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致使东北三省沦陷
事中国各界反应人民:要求停止内战,抵抗日本侵略,在东北组织抗日义勇军局部
变中共:派杨靖宇在东北开展抗日游击队抗战
背景:张学良、杨虎城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遭拒绝
时间:1936年12月12日
西安概况:张、杨实行“兵谏”。
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又称“双十二事变”。
事变结果:在中共等各方面的努力下,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从此,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第15课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八上P74》
背景:日本侵占东北三省后,继续向南进发,企图占
领华北
卢沟桥事变时间:1937年7月7日
(七七事变) 概况:日军进攻卢沟桥,炮轰宛平城。
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影响: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八路军、新四军)
时间:1937年12月
南京大屠杀概况:屠杀中国军民达30万人以上
中国七大地点:延安
主要内容: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意义: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背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
抗日战争的胜利景 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局部反攻
1945年8月15日日军无条件投降,9月2日签署
投降书,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17课 内战烽火
背景:抗日胜利后,人民渇望和平,而蒋介石阴谋发动内战,中共争取国内和平
1、重庆谈判时间:1945年8月
《八上P88》结果:国共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内战爆发的标志:1946年6月,蒋介石进攻中原解放区。
《八上P89》
2、解放战争的四个阶段
第六单元经济和社会生活
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办实业的目的:发展本国工商业,挽回中国的利益
1、状元实业家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创办大生纱厂等企业
办实业的历程一战期间,其企业获得较大发展
一战结束后,纱厂陷入困境,被吞并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八上P101》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征:a.受三座大山的压迫,发展水平
落后;b.发展不平衡。
轻工业发达,重工业落后;沿海沿江发达,
广大内地落后。
《八上P102》
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八上P104》
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交通:轮船、火车
通讯:电报
照相和电影从西方传入中国
文化生活的变迁外文报纸和中文报纸的创办、商务印书馆的成
立
社会习俗的变化:旧俗(男子留辫、女子缠足、翎顶补服、跪拜礼
等
)
新风(剪辫、禁缠足、中山装、握手等)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有限性:在城市才有大的变化
第七单元第21、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二)《八上
P112~P119》
科学技术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詹天佑;京张铁路
中国近代化学工业奠基人:侯德榜——侯氏制碱法
魏源:编《海国图志》,主张“师夷长技以
制夷”
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严复:翻译《天演论》,宣扬“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的观点;激励人们救亡图存,反对外
来侵略
洋务运动时期:创办新式学堂(1862年京师同文馆)
新式教育的开端戊戌变法时期:创办京师大学堂(1898年)
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
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张之洞请废科举)
鲁迅:《狂人日记》、《孔乙己》
郭沫若:《屈原》
赵树理:《李有才板话》
讴歌文明,鞭鞑黑暗的文学、艺术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徐悲鸿:《愚公移山》、《马》
聂耳:《义勇军进行曲》
冼星海:《黄河大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