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构成设计(课堂PPT)
合集下载
展示陈列设计 ppt课件

•
是指以壁
面、空间的某
一点为中心,
分别在其上下、
左右、前后组
合布置成各种
放射状的构图
形式,给人以
富有动感和节
奏变化的形式
美感。
• 4、圆形构成
•
是指将
某种展品以
壁贴组合或
吊挂悬置的
方式构成圆
形,使其富
有图案的装
饰美感。
• 5、半圆形构成
• 是指把同种展品或同类展品,如具有相 同造型不同色彩的系列展品,组合成半圆 状态的构成形式。利用半圆形构成,既可 造成具有形式美感和节奏变化的直觉审美 效应,又可展示其大同小异的微妙变化。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一、展示陈列的设计手法
• 1、中心陈列法
•
中心陈列法是以整
个陈列空间或展示摊位
的中心为重点的陈列品
编组法。一般是把大型
陈列品或者重要的陈列
品放置在醒目的中心,
其他展品按类别组合放
置在四周,这种陈列手
法优点在于有利于展示
主题的表达,具有突出、
明快的效果。
陈列使观众可以重四面八方来欣赏展品,几乎可
以说说是全方位的展示。特别在层高较高的展厅,
我们可以利用这种陈列形式,既可以利用空间,
不使人感觉上部空旷,又可以很好地展示展品。
• 9、立体场景陈列
•
除了柜台、货架、橱窗摆放商品外,还在展示空
间中搞一些场景展示。
• 10、动态陈列
•
利用机械传动
或电动手段,带动
• 是指使用沙 盘、模型、布景 箱、花草树石、 电动技术与音响 设施等,创造出 真实感极强的生 活场景,用以表 现展品存在或应 用的环境,强化 临场感的气氛。
图案的空间构成-正负形

正负形在海 报中的妙用
正负形在海 报中的妙用
反对暴力
快乐生活
正负图形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1975年为日本京王百货设计的宣传海报
发挥你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利用英文字母设计正形和 负形.
要求:构思巧妙
例
返回
黑色 背景上白色的 花瓶
图底反转
返回
完成正负图形的方法
图中的正形是什么? 负形过渡方面有什么奇 妙之处?
总结方法
图底反转过渡之处共用轮廓线
案例赏析
课堂练习
利用所给素材,发挥你的想象力 完成图底反转
图底反转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正负形在海 报中的妙用
图案空间构成
学校: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教师:修雪艳 注:此节课被省专家所听,效果不错!把此课件分享到网上给美术教师
提供参考!谢谢!里面部分图片为本人作品!
返回
返回
以上图片有何特点???
图案的空间构成 ——图与底
图底概念:
图底关系,有时也被称为正负形、反转现象, 我们将形体本身称为正形,也称为图;将其周围 的“空间”(纯粹的空间)称为负形,也称为底。
例:鲁宾之杯
多数情况下,当你注视杯子的 时候,杯子就是图形,黑色的部分 就成了背景;
但当你注视2个头影时,头影 就成为了图形,而白色的部分就 成了背景.
形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古 代的太极图就是一种正负形
白色背景 上两张对视的 黑脸
衬托图案的部分 有机 (“地”,负形) 结合
图案的部分 (“图”,正形)
分子的空间构型(课件PPT)

sp2 杂化轨道。sp2 杂化轨道间的夹角是120°,分子的几何构型
为平面正三角形。
BF3分子形成
2s
2p
激发 2s
2p
正三角形
B的基态
激发态
F
B
120°
F
F
sp2 杂化态
碳的sp2杂化轨道
sp2 杂 化 : 三 个 夹 角 为 120° 的 平 面 三 角 形 杂 化轨道。
等性sp 杂化
同一原子中 ns-np 杂化成新轨道:一个 s 轨道和一个 p 轨 道杂化组合成两个新的 sp 杂化轨道。
4、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杜威 5、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贝尔纳 6、学习要注意到细处,不是粗枝大叶的,这样可以逐步学习摸索,找到客观规律。——徐特立 7、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朱自清 8、一般青年的任务,尤其是共产主义青年团及其他一切组织的任务,可以用一句话来表示,就是要学习。——列宁 9、学习和研究好比爬梯子,要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企图一脚跨上四五步,平地登天,那就必须会摔跤了。——华罗庚 10、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末,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苏霍姆林斯基
BeCl2分子形成
2p 2s
2p 2s
激发
直线形 杂化
Be基态
Cl
180
Be Cl
激发态
键合
sp杂化态 直线形
化合态
碳的sp杂化轨道
sp 杂 化 : 夹 角 为 180° 的直线形杂化轨道。
为平面正三角形。
BF3分子形成
2s
2p
激发 2s
2p
正三角形
B的基态
激发态
F
B
120°
F
F
sp2 杂化态
碳的sp2杂化轨道
sp2 杂 化 : 三 个 夹 角 为 120° 的 平 面 三 角 形 杂 化轨道。
等性sp 杂化
同一原子中 ns-np 杂化成新轨道:一个 s 轨道和一个 p 轨 道杂化组合成两个新的 sp 杂化轨道。
4、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杜威 5、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贝尔纳 6、学习要注意到细处,不是粗枝大叶的,这样可以逐步学习摸索,找到客观规律。——徐特立 7、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朱自清 8、一般青年的任务,尤其是共产主义青年团及其他一切组织的任务,可以用一句话来表示,就是要学习。——列宁 9、学习和研究好比爬梯子,要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企图一脚跨上四五步,平地登天,那就必须会摔跤了。——华罗庚 10、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末,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苏霍姆林斯基
BeCl2分子形成
2p 2s
2p 2s
激发
直线形 杂化
Be基态
Cl
180
Be Cl
激发态
键合
sp杂化态 直线形
化合态
碳的sp杂化轨道
sp 杂 化 : 夹 角 为 180° 的直线形杂化轨道。
空间构成设计(课堂PPT)

空间构成设4计5
空间构成设4计6
空间构成设4计7
空间构成设4计8
加法构成的组合关系可以采用点接触,线接触,面 接触或体接触等形式,其组织形式即可采用线形,发射, 聚集,又可采用框架式和轴线式。
空间构成设4计9
形态组合关系示意图
空间构成设5计0
此外单体外形的构成还可将减法构成与加法构成综 合应用,获得分割聚集的凹凸,正负形态变化和富有起 伏的节奏韵律力象视感,这也是建筑类外形组织的重要 手法。
空间构成设6计1
线形集结
中心集结
空间构成设6计2
5.4.3 以空间体为主的集结
以空间体为基点,在其主立面周围配置外空间的组合方式: A、内空体正立面朝向动线的空间组织:体量高大的内空体, 前立面应设置稍深些的外空间与之匹配,而对于体量宽且矮 的内空体,前立面应配置稍宽阔的外空间。
空间构成设6计3
设计控制的主要目标是创造一个和谐优美的城市结构组 织秩序,从而为将来的发展提供概念性依据。
空间构成设计9
世界著名建筑师丹下建三
他说:“虽然建筑的形态、空间及外观要符合必要的逻辑 性,但建筑还应该蕴涵直指人心的力量。这一时代所谓的创造 力就是将科技与人性完美结合。”1987年他获得成为普利兹 克建筑奖。
Space Form Design
空间构成设计
空间构成设计1
目录 CONTENTS
1 空间知觉形式与构造
2
空间构成原理
3 基本空间力象构成形式
4 内部空间构成形式 5 外部空间构成形式 6 内外空间的部空间的基本形式 5.2 动线的拟定 5.3 构筑外空间的空间体 5.4 各类空间单体的集结 5.5 外部空间构成的艺术手法
B、加法构形的接触组合。
空间构成设4计6
空间构成设4计7
空间构成设4计8
加法构成的组合关系可以采用点接触,线接触,面 接触或体接触等形式,其组织形式即可采用线形,发射, 聚集,又可采用框架式和轴线式。
空间构成设4计9
形态组合关系示意图
空间构成设5计0
此外单体外形的构成还可将减法构成与加法构成综 合应用,获得分割聚集的凹凸,正负形态变化和富有起 伏的节奏韵律力象视感,这也是建筑类外形组织的重要 手法。
空间构成设6计1
线形集结
中心集结
空间构成设6计2
5.4.3 以空间体为主的集结
以空间体为基点,在其主立面周围配置外空间的组合方式: A、内空体正立面朝向动线的空间组织:体量高大的内空体, 前立面应设置稍深些的外空间与之匹配,而对于体量宽且矮 的内空体,前立面应配置稍宽阔的外空间。
空间构成设6计3
设计控制的主要目标是创造一个和谐优美的城市结构组 织秩序,从而为将来的发展提供概念性依据。
空间构成设计9
世界著名建筑师丹下建三
他说:“虽然建筑的形态、空间及外观要符合必要的逻辑 性,但建筑还应该蕴涵直指人心的力量。这一时代所谓的创造 力就是将科技与人性完美结合。”1987年他获得成为普利兹 克建筑奖。
Space Form Design
空间构成设计
空间构成设计1
目录 CONTENTS
1 空间知觉形式与构造
2
空间构成原理
3 基本空间力象构成形式
4 内部空间构成形式 5 外部空间构成形式 6 内外空间的部空间的基本形式 5.2 动线的拟定 5.3 构筑外空间的空间体 5.4 各类空间单体的集结 5.5 外部空间构成的艺术手法
B、加法构形的接触组合。
立体构成形态要素(面、体、块)(课堂PPT)

.
62
3、利用卡纸制作四棱柱体变异。 可对界面进行弯曲、切割或凹凸等手段增加结构 的变化 柱式结构要求柱端、柱身、柱棱三部分的 变化。附一底座。
.
63
Thanks
.
64
.
4
面材的特点和种类
一、层面构成 它的排列指若干直面(或少量柱面、
锥面)在同一个面上进行各种有秩序的连 续排列。基本面型简洁、丰富有变化。 变化形式:有重复、交替、渐变、近似等。 排列方式:有直线、曲线、折线、分组、
错位、倾斜、渐变、放射、 旋转等。
.
5
.
6
.
7
.
8
.
9
二、嵌合的构成 用一个基本形为单元或几个基本形为单元,做上、下、左、右相
其造型的变化部位,归纳起来有:柱端变化、柱面变化和主体棱线 上的加工变形等。
柱端变化\柱面变化\柱体的棱线变化
.
43
.
44
.
45
.
46
.
47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8
.
49
.
50
.
51
.
52
.
53
块立体是以三次元的形态在空间构成的完全封闭的立体,它富 有厚实和浑重的感觉;
.
54
.
55
.
56
二、色(before) 色也是构成形态的必要原质,除无形的空气之外,其余各种有 形的东西都存在有色的要素;
.
27
面材构成的基本加工手段: 折屈加工\压屈加工\弯曲加工\切割加工
.
28
折屈加工
.
29
直线折屈加工
立体构成块材综合课堂PPT

5
在切割过程中要注意:(1)数量不要过多 (2)形体比例要均匀 (3)考虑好形体的方向、 大小、转折面的变化 (4)切后表面的交线要舒 展流畅、富有变化
2、自由式切割 凭感觉去切 割,使原本单调的整块形体产生造型 变化。例如,正方体稳定、单纯,但 由于在方向上没有特别的面,造成四 平八稳的静止状态。为了打破这种静 态就要在其形体上创造一种具有强烈 个性、充满情感的动态造型。
切割构成 块体的切割是指对整块形体进行多 种形式的分割,产生新的形态。切割的手法是切和 挖.也就是“减” 形体。切割的材料常用黏土、橡 皮泥、海绵、泡沫等,切时要用规则、理想的形的 面来进行。切割后在立体的切口会产生新的面。对 立体的形态进行切割有两种:
1、几何式切割:它的特点是在 切割的形式上强调数理秩序。其 切割的方式包括:水平切割、垂 直切割、倾斜切割、曲面切割、 曲直切割、综合切割以及等分切割 (把立体分割成相等的若干小立 体)和等比切割从一个立体上切 出一个与之成某种比例关系的小 立体)。
3、强调形式的构成 就是要注重把材料要素(点 材、面材、线材、块材)按照一定的运动变化规律组 织构成整体的艺术样式,把内容与形式有机结合。使 形态具有和谐的艺术表现效果。
技法的运用 运用线材、面材、块材的构成方法作综合构
成。 综合空间与肌理的运用
在进行组合创造的过程中,“废物利用”是基 本点,将找到的一些物品材料进行重新组合。 二、立体综合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
积聚构成
10
(一)重复形、相似形的积聚 指采用相同或相似的单位形体组合成新的
空间形态。主要通过位置的变化和连接方式的不 同来构成不同的空间形态(就像砌墙一样)。组 织方式主要有线型、放射型、中心型、中轴型等。 若在整体中加入局部的变化可以得到很丰富的造 型变化。如以简单几何形体作为构成单位,通过 面接触方式和位置的变化会形成具有强烈动感的 造型。
室内设计风格简单解析(课堂PPT)

三要素:
(1)形状:以规则的几何形体为元素,线条多采用直线表现现代功能; (2)颜色:多用黑、白、灰等中间色为基调色,通过色块来表现内涵,如澄色等暖色 调表现家居的温暖,红、黄、蓝、绿等相对跳跃艳丽的色彩提升感观刺激等; (3)材质:玻璃、金属材料、钢结构等来拓宽视觉感及表现光与影的和谐。
适合人群:
充分了解材料的质感与性能,注重环保与材质之间的和谐与互补。新技术 和新材料的合理应用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人与空间的组合中反映流行与 时尚才更能够代表多变的现代生活。
家中的声色不在于多,在于搭配。过多的颜色会给人以杂乱无章的感觉, 在现代简约风格中多使用一些纯净的色调进行搭配,这样无论家具造型和空间 布局,才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惊喜。
想从繁忙工作中解脱出来,不愿花许多心思打理房间、享受简单生活的人,沉浸于工 作的高级白领、教师、单身贵族等。
5
现代
6
特点:
现代风格家居的空间,色彩就要跳跃出来。高纯色彩的大量运用,大胆而 灵活,不单是对现代风格家居的遵循,也是个性的展示。以多功能组合柜为沙 发背景,组合柜上推拉门的造型滑轮,以及铝合金与钢化玻璃等材料的大量应 用,都是现代风格家具的常见装饰手法,给人带来前卫、不受拘束的感觉,组 合柜上造型时尚简单的饰品因其纯净的色彩亦使空间多了几分时尚元素。
装饰要素:金属材料、玻璃+色彩+线条简洁的家具、简洁大方的装饰造型、 时尚的软装饰。
●金属是工业化社会的产物,也是体现简约风格最有力的手段。各种不同造型的 金属灯,都是现代简约派的代表产品。
●空间简约,色彩就要跳跃出来。苹果绿、深蓝、大红、纯黄等高纯度色彩大量 运用,大胆而灵活,不单是对简约风格的遵循,也是个性的展示。
中式风格的代表是中国明清古典传统家具及中式园林建筑、色彩的设计造型。 特点是对称、简约、朴素、格调雅致、文化内涵丰富,中式风格家居体现主人的 较高审美情趣与社会地位。
(1)形状:以规则的几何形体为元素,线条多采用直线表现现代功能; (2)颜色:多用黑、白、灰等中间色为基调色,通过色块来表现内涵,如澄色等暖色 调表现家居的温暖,红、黄、蓝、绿等相对跳跃艳丽的色彩提升感观刺激等; (3)材质:玻璃、金属材料、钢结构等来拓宽视觉感及表现光与影的和谐。
适合人群:
充分了解材料的质感与性能,注重环保与材质之间的和谐与互补。新技术 和新材料的合理应用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人与空间的组合中反映流行与 时尚才更能够代表多变的现代生活。
家中的声色不在于多,在于搭配。过多的颜色会给人以杂乱无章的感觉, 在现代简约风格中多使用一些纯净的色调进行搭配,这样无论家具造型和空间 布局,才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惊喜。
想从繁忙工作中解脱出来,不愿花许多心思打理房间、享受简单生活的人,沉浸于工 作的高级白领、教师、单身贵族等。
5
现代
6
特点:
现代风格家居的空间,色彩就要跳跃出来。高纯色彩的大量运用,大胆而 灵活,不单是对现代风格家居的遵循,也是个性的展示。以多功能组合柜为沙 发背景,组合柜上推拉门的造型滑轮,以及铝合金与钢化玻璃等材料的大量应 用,都是现代风格家具的常见装饰手法,给人带来前卫、不受拘束的感觉,组 合柜上造型时尚简单的饰品因其纯净的色彩亦使空间多了几分时尚元素。
装饰要素:金属材料、玻璃+色彩+线条简洁的家具、简洁大方的装饰造型、 时尚的软装饰。
●金属是工业化社会的产物,也是体现简约风格最有力的手段。各种不同造型的 金属灯,都是现代简约派的代表产品。
●空间简约,色彩就要跳跃出来。苹果绿、深蓝、大红、纯黄等高纯度色彩大量 运用,大胆而灵活,不单是对简约风格的遵循,也是个性的展示。
中式风格的代表是中国明清古典传统家具及中式园林建筑、色彩的设计造型。 特点是对称、简约、朴素、格调雅致、文化内涵丰富,中式风格家居体现主人的 较高审美情趣与社会地位。
三大构成(课堂PPT)

•
发射的前提,是确定发射中心。虽然中心有时有几个或更多,或是
移出画面之外等等。中心,是方向变化的根据,方向变化应有一定的规
律,而中心的编排是规律的主要部分。
(二)、种类:
1 离心式发射 3 同心式发射
2 向心式发射
4 多心式
四、特异构成
• (一)、概念:特异是规律的突破,是在重 复和渐变骨架基本形中一种特异变化,在规 律中出现轻微差异或局部突破,有意地出现 数个不规律的基本形或骨格单位,以突破规 律的单调感,造成动感增加趣味。
程度太慢,会变生重复之感,但慢的渐变在设计中会显示出细致的效果。
•
渐变的含义非常广泛,除形象之渐变外,还可有排列秩序之渐变。
渐变从形象上讲,有形状、大小、色彩、肌理方面的渐变;从排列上讲,
有位置、方向、骨骼单位等等渐变。形状的渐变可由某一形状开始,逐
渐地转变为另一形状,或由某一形象渐变为另一完全不同的形象。
(二)面的特性
1.可辨性 即可辨认性,面在具有可辨性后,就
称之为形或形象。依据其外轮廓的形态, 可以分为规范的抽象形、具有习惯性的具 象形以及偶然妙得的偶然形。
2.大与小 大小面形组织在一起时,会有空间感、
律动感、节奏感。大的面形在前为主要形 象,小的面形往后为次要形象。
3.虚与实 虚实的面与面的转折或延续,都会形成体和
(二)空间分类
• 1、自然的空间
• 自然空间是现实中的真实空间。在平面设计中即使其形象是抽象化的, 但因形与形、形与空间的关系是合乎现实逻辑的,故亦可以表现出自然 的空间。
• 2、暧昧的空间
• 所谓暧昧的空间,即是一种模棱两可的空间,属于非真实的空间。一般 暧昧的空间中总是有两个以上的视点。由于视点的变动,形象的空间关 系-一或凹或凸,就会交替发生变化。视此为凸,反之亦然。(马赛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就单体形态而言,自然 景观的参与可使外空间 视觉力象更加丰富。
就群体组团形态而言,由于天空、透 视、光线等影响,在进行空间构筑时 既要特别重视其平面布局的合理性又 要顾及单体及群体形态的启、承、转、 合、对比和衬托等艺术手法的巧妙应 用。
空间构成设计6
外部空间的构成:收敛构成和扩散构成两种形式。 收敛构成指空间周边具有鲜明的界限范围,并从外围向
空间构成设1计1
日本东京代代木体育馆 1964
空间构成设1计2
丹下建三对尼日利亚新首都阿布扎的空间规划中提出的设计控 制方案,可为我们构筑此类空间提供借鉴与参考。(具体阅览课本 P93-95)
A、柱网控制 B、墙线控制 C、高度控制 D、标高控制 E、容积率 F、建蔽率 G、政府区核体定位 H、中央商业区步行街定位 I、柱廊 J、出入口区 K、通道要求
空间构成设2计4
空间构成设2计5
空间构成设2计6
5.3 构筑外空间的空间体
构筑外空间主要依靠空间体进行限定,其中包括各类自 然形态物和人工形态雕塑体、建筑体等。
空间构成设2计7
5.3.1 单一内空体的外形构成
就单一内空体外形特征而言,既能体现出内空间的构成体 态又可表现主体空间的功能特点和象征意义。
空间构成设1计9
空间动线统一性的形态感知包括两类: 1、在视觉中容易组合构形且能维持其个体的统一。
(具有个体又有共性的统一体,如朝同一方向飞行 的鸟类。) 2、在构成整体视觉力象时个体构筑为新的视觉整体。 (个体转化为另一群体的统一体,如夜空下的城市 空间。)
空间构成设2计0
第1类统一的力象特征即具个体又有共性的统一体,其构成 原理包括: A、近接(空间构成的形态位置互为近邻而易于统一) B、近似(空间构成的形态在形状,尺度,方向,材质,色彩,
空间构成设1计0
代代木体育馆
日本建筑大师丹下健三设计的代代木体育馆是60年代的技术进 步的象征,它脱离了传统的结构和造型,被誉为划时代的作品。采 用高张力缆索为主体的悬索屋顶结构,创造出带有紧张感、力动感 的大型内部空间。特异的外部形状加之装饰性的表现,似乎可以追 溯到作为日本古代原型的神社形式和竖穴式住居,具有原始的想象 力。这可以说是丹下健三结构表现主义时期的顶峰之作,最大限度 地发挥出材料、功能、结构、比例,直至历史观高度统一的杰出才 能。该建筑是丹下健三,也是日本现代建筑发展的一个顶点,日本 现代建筑甚至以此作品为界,划分为之前与之后两个历史时期。
动线:是作为主体的人在空间中活动路线的时序; 时序:是带有明确方向和次序的活动行为路线。
空间构成设1计7
5.2.1 动线的力象特征
动线力象主要取决于内力的运动变化,在所界定的空间边框 外形的内应力运动形式是确定动线的依据,也是构筑空间力象 的基点。
空间构成设1计8
5.2.2 动线空间
动线空间:由各类空间构筑物以线形集结而成,即为空间构 筑物通过维护动线构成.空间构筑物有单体形态和群体组团式 形态.都是按统一性原则进行组织的。
设计控制的主要目标是创造一个和谐优美的城市结构组 织秩序,从而为将来的发展提供概念性依据。
空间构成设计9
世界著名建筑师丹下建三
他说:“虽然建筑的形态、空间及外观要符合必要的逻辑 性,但建筑还应该蕴涵直指人心的力量。这一时代所谓的创造 力就是将科技与人性完美结合。”1987年他获得成为普利兹 克建筑奖。
创造空间形态的方法:加与减
加法重点首先是内空间次序的组织,再依次构筑外部形态。 减法重点首先是建立外部形态的次序,再一次分隔内空间。
前种方法更利于内空间的创造,后种方法更适合外空 间的组织。
空间构成设2计8
内空间的力象特征:是通过空间的流动组合和人的运动序列 所感知体验到的,内空体的外形力象由形态的虚实,凹凸等构形 关系体现并依靠人的视线运动所感知体验,二者既有其统一性的 特点又具有差异性的方面。
因此,就内外构形而言,应当同时协调空间与形体之间的矛 盾,获的两全其美的效果。
空间构成设2计9
动势等方面互为近似而易于统一) C、同属环境(空间构成的形态在相同环境状态下易于统一)
空间构成设2计1
空间构成设2计2
空间构成设2计3
第2类统一的力象特征是个体转化为另一个群体形态的统 一体,其构成原理包括: A、良好的连续,其空间构成的形态之间产生连贯的力象而易 于统一。 B、良好的闭合,其空间构成的形态之间构成较好的闭合势态 而易于统一。
Space Form Design
空间构成设计
空间构成设计1
目录 CONTENTS
1 空间知觉形式与构造
2
空间构成原理
3 基本空间力象构成形式
4 内部空间构成形式 5 外部空间构成形式 6 内外空间的组织与构成
空间构成设计2
5 外部空间构成形式
5.1 外部空间的基本形式 5.2 动线的拟定 5.3 构筑外空间的空间体 5.4 各类空间单体的集结 5.5 外部空间构成的艺术手法
中心进行分隔组织的空间形式,如喷泉景观空间设计。
空间构成设计7
收敛构成的方法:
分区组织:即在具有明确界限范围的空间中,根据功能要 求进行分区,再依据主体在各部分中的活动规律进行空间的细 划分,最后再将明确的各区域联系起来,并将之称为流动的整 体。
空间构成设计8
设计控制:是收敛构成的重要体现,是整个城市空间设计 中决定各种规划线的依据,是依据特定的物质形式与功能安 排获得最佳空间环境的过程。
空间构成设计3
5. 加以改造的有实用性且无天覆的外部环境。
空间构成设计4
外部空间的特征:
A、无天覆顶盖的限制,靠地载和围闭界面确定其力象特质。
空间构成设计5
B、外空间由单体形态(山石,树木花草雕塑)和群体组团形态(人工建 筑,自然景观)所限定构筑的。
空间构成设1计3
扩散构成的方法:是从既有空间体或围绕建筑空间展开,并使 其构成各类展开式空间组织形式.
主要包括均布式和中心式,有放射形、矩形、星形、环形、直 线形、树枝形、卫星形、群星形和自由形等,都是依据动线作为 构成骨架的.
空间构成设1计4
空间构成设1计5
空间构成设1计6
5.2 动线的拟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