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配电基础知识
供配电面试基础知识

供配电面试基础知识1. 供配电系统概述供配电系统是指将电力从发电厂输送至用户终端的过程中,经过变电站、配电站和配电线路等设备进行输电和配电的系统。
其主要功能是实现电力的输送、分配和控制,确保用户终端获得可靠、稳定的电力供应。
2. 供配电系统组成供配电系统由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组成:2.1 发电厂发电厂是电力系统的起点,负责将各种能源转换为电能。
常见的发电厂包括火力发电厂、水电站、核电站等。
发电厂通过发电机产生交流电,然后通过变压器提高电压进行输送。
2.2 变电站变电站是供配电系统中重要的环节,负责将发电厂输送过来的高压电能进行分配和转换。
变电站包括主变电站和分支变电站,主要设备有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等,用于实现电能的转换、分支和控制。
2.3 配电站配电站是将变电站输送过来的中压电能进一步降压并分配至用户终端的场所。
配电站设备包括变压器、开关设备、电能计量设备等,用于实现电能的降压、分支和计量。
2.4 配电线路配电线路是将配电站输送过来的低压电能分配至用户终端的线路系统。
常见的配电线路有架空线路和地下电缆线路两种形式。
配电线路的设计和敷设需要考虑线路的容量、电压降、线损等因素。
3. 供配电系统运行原理供配电系统的运行原理主要涉及电能的输送、分配和控制。
3.1 电能输送电能从发电厂输送至用户终端,需要经过变电站、配电站和配电线路等设备。
在输送过程中,电能经过变压器进行电压的升降,以适应不同电压等级的需求。
3.2 电能分配变电站将高压电能分配至各个配电站,配电站则进一步将中压电能分配至用户终端。
分配过程中,通过变压器实现电能的降压,使其适应用户终端的用电需求。
3.3 电能控制供配电系统通过各种开关设备和保护装置实现对电能的控制和保护。
例如,通过断路器实现对电能的开关控制,通过避雷器和继电器实现对电能的保护。
4. 供配电系统安全与优化供配电系统的安全性和优化性是设计和运行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4.1 安全性供配电系统在设计和运行过程中需要考虑电流、电压、功率因素等因素的合理控制,以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
供配电技术基本知识

接线方式 星形和三角形接线等
配电保护
过载保护 防止设备长时间工作在超负荷 状态
接地保护 保护人身安全,防止触电事 故发生
短路保护
快速切断短路故障,避免设备 损坏
配电线路
架空线路
01 安装在电杆上,适用于远距离输送电力
电缆线路
02 埋设在地下,适用于城市建设
03
配电线路的重要性
配电线路的绝缘性能和电流容量是影响系统 运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良好的线路设计和 维护能够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04
第4章 供配电的节能技术
节能技术概述
合理电能使用
01 有效降低供配电系统能耗
能效监测
02 监测系统运行状态,提高能源利用率
节电设备
03 减少电费支出,降低能源消耗
●06
第6章 供配电技术发展趋势
供配电技术智能化
供配电技术智能化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通过智能化技术可以提高供配电系统的自动 化程度和运行效率。智能化的发展将极大地 改变现有的供配电系统运行模式,带来更高 效、更可靠的电力供应体验。
绿色能源融合
风能
利用风力发电,环保且 可再生
生物能
利用生物质资源发电, 可持续利用
提升运行效率
03 智能化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操作,提高供配电系统运行效率
智能电网未来发展趋势
电力交易市场
实现电力市场的开放和 自由竞争
多能互补
不同能源形式之间相 互补充和协同利用
区域协同
不同地区电力系统之间 实现协同运行
●07
第7章 总结回顾
供配电技术基本 知识总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供配电技术作为电力系统重要 组成部分的重要性,贯穿了电力生产、传输、 分配全过程。随着技术发展,供配电技术将朝 着智能化、绿色化、信息化方向前进。
供配电系统基础知识学习

供配电系统基础知识供配电系统常用电气设备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变电所的结构与布置供配电网络的网络结构供电网络的结构与敷设1、供配电系统常用电气设备1.1 电力变压器电力变压器:是变电所的核心设备,通过它将一种电压的交流电能转换成另一种电压的交流电能,以满足输电、供电、配电或用电的需要。
1). 常用电力变压器的种类:(1)按相数分类:有三相电力变压器和单相电力变压器。
大多数场合使用三相电力变压器,在一些低压单相负载较多的场合,也使用单相变压器。
(2)按绕组导电材料分类:有铜绕组变压器和铝绕组变压器。
目前一般均采用铜绕组变压器。
(3)按绝缘介质分类:有油浸式变压器和干式变压器。
油浸式变压器由于价格低廉而得到了广泛应用;干式变压器有不易燃烧、不易爆炸的特点,特别适合在防火、防爆要求高的场合使用,绝缘形式有环氧浇注式、开启式、六氟化硫(SF6)充气式和缠绕式等。
干式变压器现已在中压等级的电网中逐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常用变压器的容量系列我国目前的变压器产品容量系列为R10系列,即变压器容量等级是按为倍数确定的,如:100kVA、125 kVA、160 kVA、200 kVA、250 kVA、315 kVA、500 kVA、630 kVA、800 kVA、1000 kVA、1250 kVA、1600 kVA等。
3). 电力变压器的型号标示◆电力变压器的型号代表符号:绕组的耦合方式:自耦—O;互耦—无标示。
1.按相数:单相—D;三相—S。
2.按冷却方式:油浸自冷—缺省或无标示。
油浸风冷—F油浸水冷—S强迫油循环风冷——FP强迫油循环水冷——SP3.按绕组数:双绕组—缺省;三绕组—S绕组导线材料:铜—无标示;铝—L。
4.按调压方式:无载调压(无励磁调压)——缺省。
有载调压——Z。
◆变压器的并联运行及其并联条件:两台或两台以上变压器的一次侧绕组共同接到一次母线上,二次绕组共同接到二次母线上的运行方式:并联运行的条件:1、连接组别必须相同(否则将产生环流)2、变比应相等3、阻抗电压应相同◆变压器的损耗:铁损——消耗在铁心上的电能,发热,属于有功功率损耗,属于固定损耗——简称:励磁损耗。
十个供配电知识点总结

十个供配电知识点总结1. 供电系统的基本组成供电系统是由发电厂、变电站、输电线路和配电线路组成的。
发电厂负责发电,变电站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升压输送到远距离,并在需要的地方进行降压,输电线路用于长距离输送电能,配电线路将电能输送到用户的用电设备上。
2. 电力的三相四线制电力系统采用三相四线制,即由三个相位导线和一个中性导线组成。
三相的电源可以提供更稳定的电能,并且可以通过合理的配线方式提供更大的电力容量。
3. 电力的传输与配送电力传输是指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通过输电线路输送到远距离的地方,而电力配送则是指将输送过来的电能通过配电线路输送到用户的用电设备上。
4. 电能的计量与计费电能的计量是指对使用电能的用户进行计量,以确定使用的电能量及其费用。
通常采用电能表进行计量,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计费方式,如按度数计费或按容量计费等。
5. 电力系统的保护与控制电力系统的保护与控制是指通过各种保护装置和控制装置来保护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保护装置可以对电力系统中的故障情况进行检测并及时采取措施,以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6. 电力系统的负荷特性电力系统的负荷特性是指电力系统在不同负荷条件下的运行特性。
负荷特性的变化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对负荷特性进行分析和评估。
7. 电力系统的地线与接地电力系统中的地线是指为了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而设置的一种特殊的导线。
而电力系统的接地则是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而设置的一种接地装置。
8. 电力设备的选型与安装在电力系统中,需要选择适合的电力设备,并正确地安装在合适的位置上。
选型与安装的不当可能会导致电力系统的故障,甚至造成严重的事故。
9. 电力系统的维护与检修电力系统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与检修,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维护与检修包括设备的清洁、检测设备的电气参数、检修设备的机械部件等。
10. 电力系统的节能与优化在电力系统中,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节约能源,并优化电力系统的运行。
2.供配电基础知识

4.高压熔断器
可作短路和 过负荷保护
5.高压开关柜
• 高压开关柜是指用于电力系统发电、输电、配电、电能转 换和消耗中起通断、控制或保护等作用,电压等级在 3.6kV~550kV的电器产品,主要包括高压断路器、高压隔 离开关与接地开关、高压负荷开关、高压自动重合与分段 器,高压操作机构、高压防爆配电装置和高压开关柜等几 大类
供配电基础知识
一.供配电系统的基本构成
•
电力系统是指由各种电压的电力线路将一些发电厂、
变电所和电力用户联系起来的一个发电、输电、变电、配 电和用电的整体。
电力系统的包括:
1.发电厂:生产电能的工厂 按发电的方式可分为: 水力发电厂,火力发电厂(热电厂),核能发电厂,风力发电 厂,地热发电厂,太阳能发电厂,潮汐发电厂等。 2.电力网:电力系统中各级电压的电力线路及其联系的变电所,称为电 力网或电网。其作用是输送和分配电能。 可分为:区域电网:电压一般在220kV及以上; 地方电网:电压一般不超过110kV 3.变电站:变换电压和交换电能的场所,由变压器和配电装置组成。 可分为:升压变电站,降压变电站 特例:仅装有受、配电设备而没有变压器的称为配电所。 4.电力用户:电能用户就是电能消耗的场所。 可分为:工业电能用户和民用电能用户
8.低压配电屏 (或低压开关柜 )
2.独立变电所
独立变电所(6~10/0.4/0.23kV ) 设置独立变电所的原因:
(1)相邻几个车间负荷大,将变电所建到某一车间不适宜; (2)由于车间环境的限制,如制药车间、化工车间之间由于管道 较多或有腐蚀性气体、易燃易爆气体等环境限制,必须建立独 立变电所; (3)中小型企业负荷不太大,建立一个全厂独立变电所,向全厂 各车间供电。
5.柱上(或杆上)变电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供配电系统基础知识

三相交流电路—教学楼照明系统电路
三相三线制系统 特点:只提供380V一种电压,负载必须对称。
小结
• 用电负荷不同,应采用不同的供电电压和供电方 式。
• 三相对称:相电压相等、线电压相等、工频 (50Hz)。
• 中性线的主要作用是,星形连接时,保证三相负 载不对称时相电压也能保持对称,而起到保护作 用。
• 三相负载对称时,可以采用三相三线制;若三相 负载不对称则一定要加中线,用三相四线制或三 相五线制。
小结
• 相电压:相线与中性线之间的电压。 • 线电压:相线与相线之间的电压。
• 零线与地线的区别:零线:中性点接地 时的中性线,浅蓝色线;地线:接地装 置引出的线,对人身设备起保护作用, 黄绿双色线
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
• 相电压:相线与中性线之间的电压。即 U-N、V-N、W-N之间的电压。
• 线电压:相线与相线之间的电压。即UV、V-W、U-W之间的电压。
• 三相对称:相电压相等、线电压相等。
• 中性线的主要作用是,星形连接时,保 证三相负载不对称时相电压也能保持对 称,而起到保护作用。
• 4、特点:三相四线制系统提供 380V/220V两种电压。
• (2)二类负荷:指中断供电将造成较大的政治影 响、较大的经济损失的负荷。——要求尽可能有两 个独立电源供电,若地区供电条件困难,可由一路 6KV以上专用架空线供电。
• (3)三类负荷:不属于一类、二类的负荷。—— 可非连续性供电。
10KV变配电所接线图
(一)三相四线制系统
电源的分类
1、相线(火线):从绕组首端引出的三根电源线。 即U、V、W。用黄、绿、
供配电系统基础知识
图1 电力的产生及传输分配源自一、电力系统概述1、电力系统:由发电、送电、变电、 配电和用电组成的“整体”。
供配电常识

供配电常识:
供配电是指电力系统从发电、输电到配电的整个过程,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供配电的一些常识:
1.电压等级:电力系统中的电压等级有高压、中压、低压等不同等级,以满足不同用
户的需求。
在我国,常见的电压等级有35kV、10kV和380V等。
2.输电和配电:输电是指将电能从发电厂传输到用户的过程,而配电则是将电能从输
电系统分配到用户的过程。
3.变压器:变压器是供配电系统中的重要设备之一,用于将电压升高或降低以满足用
户的需求。
4.开关柜:开关柜是供配电系统中的控制设备之一,用于控制电能的流向和通断。
5.配电箱:配电箱是供配电系统中的终端设备之一,用于将电能分配给用户。
6.供电可靠性:供配电系统的可靠性是指系统在一定时间内对用户连续供电的能力。
为了保证供电的可靠性,供配电系统需要具备备用电源、备用线路等设备。
7.电力负荷分类:电力负荷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分为一级负荷、二级负荷和三级负荷
等。
一级负荷是指对中断供电有较大影响的负荷,需要进行特殊保护;二级负荷是指对中断供电有一定影响的负荷,可以进行适当的保护;三级负荷是指对中断供电没有太大影响的负荷,一般不需要特殊保护。
8.无功补偿:在供配电系统中,无功补偿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用于提高功率因数、
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线路损耗。
常见的无功补偿方式有并联电容器、静止无功补偿器等。
供配电基础知识

110KV 220KV
35KV 110KV 35KV
负荷变电站
35KV
电力网
10KV
~
发电厂
1.发电厂 发电厂是将自然界蕴藏的各种一
次能源(如煤、水、风和原子能等)转换 为电能(称二次能源),并向外输出电能 的工厂。
发电厂的种类很多,根据所利用
能源的不同,有火力电厂、水力发电
厂、原于能发电厂、地热发电厂、潮
仅用来接受和分配电能而不改变电压的 场所称为配电所。
3.电力网 电力系统中各种不同电压等级的电力线路及其 所联系的变电所,称为电力网。其任务是将发 电厂生产的电能输送、变换和分配到电能用户。 电力网按其功能常分为输电网和配电网两大类。 由35KV及以上的输电线路和与其连接的变电所 组成的电力网称为输电网,它是电力系统的主 要网络。它的作用是将电能输送到各个地区或 直接输送给大型用户。 由10kv及以下的配电线路和配电变压器所组成 的电力网称为配电网。它的作用是将电能分配 给各类不同的用户。
➢由于用电设备运行时线路上要产生 电压降,所以线路上各点电压都略 有不同.
Hale Waihona Puke (3)发电机的额定电压➢发电机的额定电压规定高于同级电网额 定电压5%。
➢由于电力线路允许的电压偏差一般为 ±5%,即整个线路允许有10%的电压损 失,
➢所以为了维持线路的平均电压在额定值, 线路首端(电源端)的电压可较线路额 定电压高5%,而线路末端则可较线路 额定电压低5%.
4.电能用户 电能用户是所有用电设
备的总称。
1.1.2 电力系统的电压
一切电力设备都是在一定的电压下和频率下 工作的。电压和频率是衡量电能质量的两个 基本参数。我国交流电力设备的额定频率为 50Hz,此频率通常为“工频”。 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并获得最佳经济效果的电压。如果设备的端 电压偏离其额定电压,则设备的工作性能和 寿命都将受到影响。 对建筑供配电系统来说,提高电能质量主要 是提高电压的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供配电系统基本知识一、电力系统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电力网和电能用户组成的一个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的整体。
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和使用的全过程,实际上是同时进行的,即发电厂任何时刻生产的电能等于该时刻用电设备消耗的电能与输送、分配中损耗的电能之和。
发电机生产电能,在发电机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变压器、电力线路输送、分配电能;电动机、电灯、电炉等用电设备使用电能。
在这些用电设备中,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光能、热能等等。
这些生产、输送、分配、使用电能的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线路及各种用电设备联系在一起组成的统一整体,就是电力系统,如图7-1所示。
与电力系统相关联的还有“电力网络”和“动力系统”。
电力网络或电网是指电力系统中除发电机和用电设备之外的部分, 即电力系统中各级电压的电力线路及其联系的变配电所;动力系统是指电力系统加上发电厂的“动力部分”,所谓“动力部分”,包括水力发电厂的水库、水轮机,热力发电厂的锅炉、汽轮机、热力网和用电设备,以及核电厂的反应堆等等。
所以,电力网络是电力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而电力系统又是动力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三者的关系也示于图7-1。
图7-1 动力系统、电力系统、电力网络示意图1.发电厂发电厂是将自然界蕴藏的各种一次能源转换为电能(二次能源)的工厂。
发电厂有很多类型,按其所利用的能源不同,分为火力发电厂、水力发电厂、核能发电厂以及风力、地热、太阳能、潮汐发电厂等类型。
目前在我国接入电力系统的发电厂最主要的有火力发电厂和水力发电厂,以及核能发电厂(又称核电站)。
(1)水力发电厂,简称水电厂或水电站它利用水流的位能来生产电能,主要由水库、水轮机和发电机组成。
水库中的水具有一定的位能,经引水管道送入水轮机推动水轮机旋转,水轮机与发电机联轴,带动发电机转子一起转动发电。
其能量转换过程是:水流位能→机械能→电能。
(2)火力发电厂,简称火电厂或火电站它利用燃料的化学能来生产电能,其主要设备有锅炉、汽轮机、发电机。
我国的火电厂以燃煤为主。
为了提高燃料的效率,现代火电厂都将煤块粉碎成煤粉燃烧。
煤粉在锅炉的炉膛内充分燃烧,将锅炉的水烧成高温高压的蒸汽,推动汽轮机转动,使与之联轴的发电机旋转发电。
其能量转换过程是:燃料的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
(3)核能发电厂通常称为核电站它主要是利用原子核的裂变能来生产电能,其生产过程与火电厂基本相同,只是以核反应堆(俗称原子锅炉) 代替了燃煤锅炉,以少量的核燃料代替了煤炭。
其能量转换过程是:核裂变能→热能→机械能→电能。
(4)风力发电、地热发电、太阳能发电简介风力发电利用风力的动能来生产电能,它建在有丰富风力资源的地方。
地热发电利用地球内部蕴藏的大量地热能来生产电能,它建在有足够地热资源的地方。
太阳能发电厂是利用太阳光能或太阳热能来生产电能,它应建在常年日照时间长的地方。
2.变配电所变电所的任务是接受电能、变换电压和分配电能,即受电―变压―配电。
配电所的任务是接受电能和分配电能,但不改变电压,即受电-配电。
变电所可分为升压变电所和降压变电所两大类:升压变电所一般建在发电厂,主要任务是将低电压变换为高电压;降压变电所一般建在靠近负荷中心的地点,主要任务是将高电压变换到一个合理的电压等级。
降压变电所根据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又分枢纽变电站、地区变电所和工业企业变电所等。
3.电力线路电力线路的作用是输送电能,并把发电厂、变配电所和电能用户连接起来。
水力发电厂须建在水力资源丰富的地方,火力发电厂一般也多建在燃料产地,即所谓的“坑口电站”,因此,发电厂一般距电能用户均较远,所以需要多种不同电压等级的电力线路,将发电厂生产的电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各级电能用户。
通常把电压在35kV及以上的高压电线路称为送电线路,而把10kV及以下的电力线路,称为配电线路。
电力线路按其传输电流的种类又分为交流线路和直流线路;按其结构及敷设方式又可分为架空线路、电缆线路及户内配电线路。
4.电能用户电能用户又称电力负荷。
在电力系统中,一切消费电能的用电设备均称为电能用户。
用电设备按电流可分为直流设备与交流设备,而大多数设备为交流设备;按电压可分为低压设备与高压设备,1000V及以下的属低压设备,高于1000V的属高压设备;按频率可分为低频(50Hz以下)、工频(50Hz)及中、高频(50Hz以上)设备,绝大部分设备采用工频;按工作制分为连续运行、短时运行和反复短时运行设备三类;按用途可分为动力用电设备(如电动机)、电热用电设备(如电炉、干燥箱、空调器等)、照明用电设备、试验用电设备、工艺用电设备(如电解、电镀、冶炼、电焊、热处理等)。
用电设备分别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热能和光能等不同形式的适于生产、生活需要的能量。
二、供配电系统概况供配电系统由总降压变电所(高压配电所)、高压配电线路、车间变电所、低压配电线路及用电设备组成。
下面分别介绍几种不同类型的供配电系统。
1.一次变压的供配电系统(1)只有一个变电所的一次变压系统对于用电量较少的小型工厂或生活区,通常只设一个将6~10kV电压降为380/220V 电压的变电所,这种变电所通常称为车间变电所。
图7-2a所示为装有一台电力变压器的车间变电所,图7-2b所示为装有两台电力变压器的车间变电所。
图7-2 有一个降压变电所的一次变压供配电系统a)装有一台电力变压器的车间变电所b)装有两台电力变压器的车间变电所(2)拥有高压配电所的一次变压供配电系统一般中、小型工厂,多采用6~10kV电源进线,经高压配电所将电能分配给各个车间变电所,由车间变电所再将6~10kV电压降至380/220V,供低压用电设备使用;同时,高压用电设备直接由高压配电所的6~10kV母线供电,如图7-3所示。
图7-3 具有高压配电所的供电系统(3)高压深入负荷中心的一次变压供配电系统某些中小型工厂,如果本地电源电压为35kV,且工厂的各种条件允许时,可直接采用35kV作为配电电压,将35kV 线路直接引入靠近负荷中心的工厂车间变电所,再由车间变电所一次变压为380/220V,供低压用电设备使用。
图7-4所示的这种高压深入负荷中心的一次变压供配电方式,可节省一级中间变压,从而简化了供配电系统,节约有色金属,降低电能损耗和电压损耗,提高了供电质量,而且有利于工厂电力负荷的发展。
图7-4 高压深入负荷中心的供配电系统2.二次变压的供配电系统大型工厂和某些电力负荷较大的中型工厂,一般采用具有总降压变电所的二次变压供电系统,如图7-5所示。
该供配电系统,一般采用35~110kV电源进线,先经过工厂总降压变电所,将35~110kV 的电源电压降至6~10kV,然后经过高压配电线路将电能送到各车间变电所,再将6~10kV的电压降至380/220V,供低压用电设备使用;高压用电设备则直接由总降压变电所的6~10kV母线供电。
这种供配电方式称为二次变压的供配电方式。
图7-5 两次变压的供配电系统图7-6 低压进线的供配电系统3.低压供配电系统某些无高压用电设备且用电设备总容量较小的小型工厂,有时也直接采用380/220V低压。
电源进线,只需设置一个低压配电室,将电能直接分配给各车间低压用电设备使用,如图7-6所示。
三、供电的基本要求为了切实保证生产和生活用电的需要,并做好节能工作,供配电工作必须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安全在电能的供应、分配和使用中,不应发生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
2.可靠应满足电能用户对供电可靠性即供电连续性的要求。
3.优质应满足电能用户对电压和频率等方面的质量要求。
4.经济应使供配电系统的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并尽可能地节约电能和减少有色金属的消耗量。
此外,在供电工作中,应合理地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等关系,既要照顾局部和当前的利益,又要有全局观点,能顾全大局,适应发展。
第二节电力系统的电压一、额定电压的国家标准由于三相功率S和线电压U、线电流I之间的关系为:S=3UI,所以在输送功率一定时,输电电压愈高,输电电流愈小,从而可减少线路上的电能损失和电压损失,同时又可减小导线截面,节约有色金属。
而对于某一截面的线路,当输电电压愈高时,其输送功率愈大,输送距离愈远;但是电压愈高,绝缘材料所需的投资也相应增加,因而对应一定输送功率和输送距离,均有相应技术上的合理输电电压等级。
同时,还须考虑设备制造的标准化、系列化等因素,因此电力系统额定电压的等级也不宜过多。
按照国家标准GB156-1993《标准电压》规定,我国三相交流电网、发电机和电力变压器的额定电压见表7-1。
表7-1 三相交流电网和电力设备的额定电压220 330 500 ---2203305002423635501 .电力线路的额定电压电力线路(或电网)的额定电压等级是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及电力工业的水平,经全面技术经济分析后确定的。
它是确定各类用电设备额定电压的基本依据。
2 .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由于用电设备运行时,电力线路上要有负荷电流流过,因而在电力线路上引起电压损耗,造成电力线路上各点电压略有不同,如图7-7的虚线所示。
但成批生产的用电设备,其额定电压不可能按使用地点的实际电压来制造,而只能按线路首端与末端的平均电压即电力线路的额定电压U来制造。
所以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规定与同级电力线路的额定电压相同。
3 .发电机的额定电压由于电力线路允许的电压损耗为±5%,即整个线路允许有10% 的电压损耗,因此为了维护线路首端与末端平均电压的额定值,线路首端(电源端)电压应比线路额定电压高5%,而发电机是接在线路首端的,所以规定发电机的额定电压高于同级线路额定电压5%,用以补偿线路上的电压损耗,如图7-7所示。
图7-7 用电设备和发电机的额定电压4 .电力变压器的额定电压(1)电力变压器一次绕组的额定电压有两种情况:1)当电力变压器直接与发电机相连,如图7-8中的变压器T1,则其一次绕组的额定电压应与发电机额定电压相同,即高于同级线路额定电压5% 。
2)当变压器不与发电机相连,而是连接在线路上,如图7-8中的变压器T2,则可将变压器看作是线路上的用电设备,因此其一次绕组的额定电压应与线路额定电压相同。
(2)变压器二次绕组的额定电压变压器二次绕组的额定电压,是指变压器一次绕组接上额定电压而二次绕组开路时的电压,即空载电压。
而变压器在满载运行时,二次绕组内约有5% 的阻抗电压降。
因此分两种情况讨论:图7-8 电力变压器一、二次额定电压说明图1)如果变压器二次侧供电线路很长(例如较大容量的高压线路),则变压器二次绕组额定电压,一方面要考虑补偿变压器二次绕组本身5% 的阻抗电压降,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变压器满载时输出的二次电压要满足线路首端应高于线路额定电压的5%,以补偿线路上的电压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