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

诊断
• (左甲状腺)非霍奇金淋巴瘤,粘膜相关 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周围甲状腺组 织呈桥本氏甲状腺炎改变。
常见小B细胞淋巴瘤
• 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 • 套细胞淋巴瘤 • 滤泡性淋巴瘤 •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小B细胞性淋巴瘤 •等
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
• 结内、脾脏、结外,起源于滤泡边缘区的小B细胞。 • 结外淋巴瘤最常累及胃、其次是肺、涎腺、眼附属
骨髓侵犯(63%),发病时III/IV期多见(81%),中度侵 袭性,平均存活3-4年。 • 套细胞淋巴瘤可原发于肠道,表现为多发性淋巴瘤性息肉 病(multiple lymphomatous polyposis)。 • 遗传学特征:t(11:14)(q13;q32)易位。
形态要点
细胞形态一致,小-中等细胞,似中心细胞。 根据病变发展,呈套区增宽型、结节型、弥漫型三种结
免疫组化
阳性:CD20,CD43,CD21(FDC+),BCL2,Kappa, Lambda,CD38; 阴性:CD3,CD5,CD10,BCL6,CD23,CyclinD1。
套细胞淋巴瘤
• 来自生发中心的外套层细胞的淋巴瘤。 • 发病年龄多为中老年,男性明显居多。 • 临床表现病人有淋巴结肿大、巨脾、肝大、外周血受累和
IIIa(中心母细胞与少量中心细胞) IIIb(中心母细胞与免疫细胞,约等于弥漫大B)
CD20 Bcl2
CD10 BCL6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小B细胞性淋巴瘤
• 成熟B细胞来源肿瘤。 • 好发中老年人,中位年龄65y,男性多见。 • 临床可无明显表现,进展缓慢,五年生存率51%。 • CD38、ZAP-70存在一个或者两个的表达提示预
• 肿瘤细胞主要为中等大小的单核样肿瘤细胞,大 小较一致,胞浆较丰富,淡染,染色质稍粗,核 仁可见,部分细胞核偏位,伴浆细胞样分化;
观察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

观察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摘要】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淋巴瘤类型,具有一定的临床和病理特点。
临床特点包括部位特异性表现、慢性炎症过程、易误诊等特点;病理特点主要表现为小淋巴细胞发生增生,具有典型的外边缘区B细胞特征;影像学表现可见边缘清晰的软组织肿块;诊断方法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测;治疗方案包括化疗、放疗和免疫疗法等。
综合研究发现,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对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
在未来,可以进一步探索该病的发病机制、精准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关键词】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临床特点、病理特点、影像学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方案、结论总结、展望未来。
1. 引言1.1 疾病概述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起源于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的B 细胞。
该疾病通常发生在消化道、呼吸道、泪腺等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处,极少数也可发生在其他器官。
MALT淋巴瘤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与慢性感染、自身免疫疾病等因素有关。
MALT淋巴瘤病变通常较为局限,生长缓慢,临床症状轻微,易被忽略或误诊。
早期症状常表现为局部不适、轻微疼痛等,晚期可出现出血、溃疡等严重症状。
治疗方案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但效果因个体差异而不同。
MALT淋巴瘤是一种较为罕见但值得重视的恶性肿瘤,在临床工作中应谨慎对待。
了解其临床和病理特点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增进对该疾病的认识,提高临床诊断水平,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带来更多希望与机遇。
1.2 研究背景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B细胞淋巴瘤,通常发生在淋巴结结外的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中。
该病在临床上表现为慢性进行性肿块,常见症状包括局部疼痛、肿胀以及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状。
观察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

观察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1. 引言1.1 研究背景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淋巴瘤类型,通常发生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如MALT(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和GALT(肠系膜淋巴组织)。
这种淋巴瘤通常由边缘区B细胞发展而来,其病理学特点和临床表现与其他类型的淋巴瘤有所不同。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与慢性炎症、自身免疫疾病、感染和遗传因素等有关。
近年来,随着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对于这种淋巴瘤的认识不断深入。
由于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与其他类型的淋巴瘤重叠,因此临床医生需要结合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染色等技术手段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本文将就该疾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进行系统综述,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探讨其诊断、治疗和预后的相关问题。
通过对该疾病的深入研究,可以提高对其的认识,明确其诊断要点,优化治疗策略,改善患者的预后,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通过比较与其他类型淋巴瘤的区别,可以进一步深化对该疾病的理解,为未来的研究和治疗提供依据。
本研究的目的旨在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实践和科研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为进一步深入探讨该疾病的特点和机制打下基础。
2. 正文2.1 临床表现特点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稀有的淋巴瘤,其临床表现特点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和多样性。
1. 首发症状:患者常常出现咽喉部不适、颈部淋巴结肿大、发热、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呕吐等呼吸道症状,或是消化道症状如腹痛、恶心、呕吐等。
2. 局部症状:患者多数出现局部部位的症状,如鼻腔、口腔、咽喉等处的溃疡、肿块、出血等症状。
对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再认识与思考

7
胃MALT淋巴瘤与HP感染
1982年 Warren和Marshall提出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MALT淋巴瘤 HP感染引起免疫反应,致慢性胃炎伴胃内淋巴滤泡形成 胃MALT淋巴瘤有HP感染> 90% 抗生素清除HP后,50~80%早期胃MALT淋巴瘤消退 当HP重新感染后,病变又可能会再次出现
2021/5/10
Ferreri 2004 Roggero 2000 9
诊断要点
内镜检查及活检 手术 B超或CT引导下穿刺活检 呈散在多点分布和粘膜下病变的特点 应不同部位多点或多次活检及深取 影像学检查
– 超声内镜 – 胶囊内镜
2021/5/10
10
2021/5/10
11
胃肠淋巴瘤影像学特点
%,特异性为100%和86%。
2021/5/10
14
皮肌炎图片——皮肌炎的症状表现
皮肌炎是一种引起皮肤、肌肉、 心、肺、肾等多脏器严重损害的, 全身性疾病,而且不少患者同时伴 有恶性肿瘤。它的1症状表现如下:
1、早期皮肌炎患者,还往往伴 有全身不适症状,如-全身肌肉酸 痛,软弱无力,上楼梯时感觉两腿 费力;举手梳理头发时,举高手臂 很吃力;抬头转头缓慢而费力。
影像学类型为肿块型、溃疡型、浸润型和结节型 粘膜下肿瘤,管壁伸展受限程度相对较轻 CT表现为弥漫性胃壁增厚,累及胃多个部位。 与胃癌不同的是,淋巴瘤胃壁的增厚与胃腔狭窄不成比例,
很少引起梗阻 小肠淋巴瘤的CT表现主要为多发的节段性的肠壁显著增厚,
但肠腔狭窄并不明显,而呈“动脉瘤样扩张” 病变多位于回肠末端 继发性肠套叠较常见
2021/5/10
8
非胃MALT淋巴瘤与感染
干燥综合征和桥本氏甲状腺炎与涎腺和甲状腺MALT淋巴瘤 为正常人70倍。
粘膜相关淋巴瘤-2023年学习资料

·粘膜相关淋巴瘤ppt课件
粘膜下结节粘膜相关淋巴瘤ppt课件
CM-肌壁间结节粘膜相关淋巴瘤ppt课件
肌壁间结节粘膜相关淋巴瘤ppt课件
肠管-浆膜外结节粘膜相关淋巴瘤ppt课件
腹腔播散粘膜相关淋巴瘤ppt课件
CM-山-GIST肝转移结节
镜下:-梭形细胞60-70%-细胞排列成编织状或鱼骨状,核形呈杆状,两端稍钝,胞-浆轻中度嗜伊红性。-上皮 胞(30-40%-呈卵圆形、星状或多极性,核圆形、胞浆透亮、核周形成-亮区,甚至形成印戒样细胞,核周空亮区 人工假象,在-充分固定的组织中表现为弱嗜酸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大体形态-肿瘤大小不一,境界清楚,但无包膜-·多位于肌壁间66%,少数位于浆膜层26%-向外突起,或位于粘 下8%向腔内突起呈-息肉状-·良性肿瘤通常≤2cm,结节状,质坚实,切面灰-白色,均一-·恶性肿瘤通常>5 m,可浸润周围组织或粘连,-粘膜溃疡形成,质较软,切面灰白,灰红或暗褐-色,可见出血、坏死和囊性变
病理特点:-·粘膜内瘤细胞弥漫浸润。-中心细胞样CCL瘤细胞-细胞中等大小、-胞质发白、核不规则;有多少不 的肿瘤性-浆细胞-·淋巴细胞浸润胃粘膜腺体(淋巴上皮病变)-■-Dutcher小体(由免疫球蛋白组成的核内 酸-性包涵体
粘膜相关淋巴瘤ppt课件
粘膜相关淋巴瘤ppt课件
鉴别诊断-旺炽性胃炎:-固有层内围绕淋巴滤泡浸润的主要是浆-细胞-MALT淋巴瘤-淋巴上皮病变、致密的淋巴 胞浸润-轻度细胞不典型性、粘膜肌层被浸润-不能明确区分,则诊断“不确定本质的不-典型性淋巴浸润
GIST中CD117的表达-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花瓣状排列-印戒样细胞-栅栏状排列
GIST中CD34的表达-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栅栏状排列-核端空泡细胞-印戒样细胞-片巢状排列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临床研究

伴有 MALT淋巴瘤表现。存在浆细胞分化是其区别 于结内淋巴瘤的主要依据。此外,胃 MALT淋巴瘤 病灶由多少不等的反应性淋巴滤泡和滤泡周围弥漫 浸润的淋巴细胞构成,受损上皮出现如肿胀、嗜红性 变等退行性改变,形成特征性淋巴上皮病变,据此可 与反应性 淋 巴 增 生 相 鉴 别[6]。 瘤 细 胞 具 有 亲 上 皮 性,此类淋巴瘤细胞进入血液循环后又可回到黏膜 上皮部位局部,这种特征 称 为 “返 家 现 象”[3]。胃 MALT淋巴瘤 病 程 长,进 展 缓 慢,可 数 年 保 持 局 限 性,预后相对较好,但部分病灶可进展为高度恶性的 DLBCL[4]。
超声内镜是惟一能够显示胃壁不同层次及周围 淋巴结情况的检查方法,对胃 MALT淋巴瘤的临床 分期有重 要 作 用,可 明 显 提 高 其 术 前 诊 断 的 正 确 率[7]。超 声 内 镜 引 导 下 细 针 穿 刺 (fine needle aspiration,FNA)活检对胃 MALT淋巴瘤的诊断价值 临床上 尚 有 争 议,美 国 国 家 综 合 癌 症 网 (National ComprehensiveCancerNetwork,NCCN)最 新 的 NHL 诊疗指南提出:胃 MALT淋巴瘤的诊断需要病理活 检,而 FNA则不足以作为诊断依据[8]。此外,随着 胃 MALT淋巴瘤的治疗方式由手术治疗向保守治疗 转变,超声内镜对疗效随访的价值逐渐为人们所关 注,目前认为其有助于低度恶性 MALT淋巴瘤复发 的早期监测 。 [7,11]
1983年 Isaacson和 Wright[1]报道了 2例胃肠道 淋巴瘤患者,其肿瘤组织学特征更接近于 MALT而 非淋巴结来源,并就此提出 MALT淋巴瘤的概念。 1994年修订 的 欧 美 淋 巴 瘤 分 类 (REAL分 型 )[2]首 次将 MALT淋巴瘤作为一种独立疾病归类于 NHL。 2008年修订的 WHO淋巴瘤分类[3]将 NHL中边缘 带淋巴瘤(marginalzonelymphomas,MZL)分为结外 MZL、淋 巴 结 MZL和 脾 MZL,其 中 结 外 MZL即 MALT淋巴瘤,其 组 织 病 理 学 定 义 为 发 生 于 黏 膜 和 腺体等组织、具有边缘区 B细胞分化和表型的低度 恶性的结外淋巴瘤。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是一种少见的胃恶性肿瘤,约占恶性肿瘤的1%-5%
占胃淋巴瘤的三分之一 ,胃非霍奇金淋巴瘤的8 % ,胃肿瘤的3 %左右
概 述
01
起源于结外黏膜组织免疫系统
病理类型:多为低度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病变表现为呈局限性
02
03
04
MALT淋巴瘤多起源于黏膜、分泌导管有关的内胚叶组织,如消化道、肺、眼等,70%发病于胃
胃MALT淋巴瘤与Hp的关系密切,仅根除Hp的治疗可使多数早期患者病变完全消退 推荐的一线三联药物:质子泵抑制剂、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或者甲硝唑
根治Hp感染
放疗在胃M A LT 淋巴瘤的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有效的照射野应包括全胃以及胃周淋巴结;如果食管下端或者十二指肠也受到侵犯,放射野应该相应的扩大,治疗剂量通常为30Gy左右
03
超过90%的胃MALT淋巴瘤患者可以检测Hp感染
04
实验也证实Hp感染可导致胃MALT淋巴瘤
05
根除Hp可使早期胃MALT淋巴瘤消退
病因
发病机制假说
Hp感染导致免疫反应,导致T辅助细胞诱导B细胞增殖,异常B细胞增殖出现单克隆的低度恶性淋巴瘤细胞,合并染色体异位的b细胞可独立增殖,抑癌基因缺失导致高度恶性增殖
临床表现:起病隐匿,症状非特异性,晚期与胃癌鉴别困难
01
发病年龄:老年人多见,女多于男,发病年龄高峰为6 0 - 7 0 岁
02
临床特点
X线钡餐:粘膜皱裂粗大而无狭窄,病变多发、多灶及跨区域、跨幽门多见
内镜检查 :以胃窦部多见,病变虽多形性、多灶性、跨区域但胃蠕动功能尚存
内镜超声(EUS):对胃壁各层浸润深度和胃周淋巴结受累的敏感性、准确性优于CT
普通外科
【呼吸系统】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lymphoma

【呼吸系统】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lymphoma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内容是【MALT lymphoma】欢迎大家批评指正!欢迎添加小编微信!.......1病史64/F, Incidental radiologic abnormality.64岁女性,偶发影像异常表现。
2影像学检查图1 胸片正位图2 胸部CT肺窗图3 胸部CT肺窗图4 胸部CT增强纵隔窗图5 3年前胸部CT肺窗图6 9年前胸部CT肺窗3影像学表现Fig 1. Chest PA shows focal increased opacity in the right upper lung field.图1胸片显示右肺上野局灶性高密度影。
Fig 2-6. Chest CT images demonstrate an ill-defined mass-like consolidation with air-bronchogram in the right upper lobe. Enhanced CT shows a relatively homogeneously enhancing consolidation.图2-6.胸部CT显示右肺上叶肿块样实变,边界不清,半支气管充气征。
增强CT显示实变相对均匀强化。
Former CT reveals that the size of the consolidation has slowly increased over the span of nine years.老片显示9年内实变大小缓慢增长。
Percutaneous needle biopsy revealed 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LT) lymphoma.经皮穿刺活检显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4诊断MALT lymphoma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5诊断要点MALT lymphoma is a monoclonal lymphoid proliferation arising from a B-cell progenitor within bronchial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BALT), and is classified as low-grade marginal zone B-cell lymphoma.MLAT淋巴瘤是一种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BALT)内B细胞的祖细胞引起的单克隆淋巴增生,为低度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我们!不胜感激!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一概述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是起源于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的B细胞淋巴瘤,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种独立类型,约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8%左右。
它被认为是一种具有独特病因、病理和临床预
后特征的低度恶性淋巴瘤。
根据肿瘤发病部位,临床将MALT淋巴瘤分为胃和非胃MALT淋巴瘤。
胃MALT淋巴瘤约占50%左右,以成人多见,男女比例相近,约为1:1.2。
二病因胃、甲状腺等器官并不含有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原发性胃MALT淋巴瘤中的幽门螺杆菌感染
率非常高,因此认为胃MALT淋巴瘤的发生可能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有关。
幽门螺杆菌感染可
导致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
病变激活大量炎症性T细胞,在T细胞的作用下B细胞增殖,形成类似MALT的淋巴组织,最终导致淋巴瘤的发生。
有研究(组)证实,临床上清除Hp后,部分胃MALT淋巴瘤获得缓解,但仅对早期黏膜和黏膜下层
的MALT有效。
这些现象均说明,Hp感染与一部分胃MALT淋巴瘤的关系。
部分患者发生MALT淋巴瘤之前也常常有慢性炎症或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甲状腺桥本病、肌上皮
性唾液腺炎等。
提示这部分疾病与MALT淋巴瘤发病相关。
故有学者建议,将继发于自身免疫性疾
病或感染的MALT淋巴瘤称之为“获得性MALT淋巴瘤”。
多数人还认为,环境、微生物、宿主遗传因素的共同作用促进了MALT淋巴瘤的发生。
三临床表现MALT淋巴瘤临床表现因发生部位的不同而呈现多样性。
总体发展较为缓慢,属于惰性淋巴瘤。
胃是MALT淋巴瘤是最常累及的部位。
常见症状为腹痛、消化不良、反酸、腹胀、黑便、恶心等。
全身系统性症状不常见。
腹部包块及淋巴结肿大少见。
使用中的分期系统有多种,如Musshoff改良的AnnArbor分期系统、Blackledge分期系统、AJCC系统、TNM分期系统等,但均不能反映肿瘤
浸润深度。
目前有学者将各个分期系统进行表格式对应比较,实现系统之间的等价互换。
非胃MALT淋巴瘤可以发生在胃外各种组织,包括甲状腺、小肠、唾液腺、眼附属器(结膜、泪腺、
眼眶)、呼吸道(肺、咽喉、支气管)、皮肤、乳腺、泌尿生殖道(膀胱、前列腺、输尿管、肾脏),甚至硬脑膜等多个器官。
非胃MALT淋巴瘤临床表现的描述比较困难,主要是胃外累及部位的相应
临床特征,例如最常见的胃外累及是肺,可表现咳嗽、呼吸困难、咯血和胸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