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淋巴瘤病理分类的一些新认识

合集下载

淋巴瘤的病理分类与治疗效果评估

淋巴瘤的病理分类与治疗效果评估

淋巴瘤的病理分类与治疗效果评估1. 引言淋巴瘤是一类起源于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两大类。

根据病理学特征和分子遗传学特征,淋巴瘤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多个亚型。

本文将重点讨论淋巴瘤的病理分类及治疗效果评估。

2. 淋巴瘤的病理分类2.1 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种淋巴组织恶性增生性疾病,其特点是在淋巴结中存在非肿瘤性细胞(霍奇金细胞)和混合细胞组织。

根据霍奇金细胞的形态学特征、细胞数量以及混合细胞的类型,可将霍奇金淋巴瘤分为经典型和淋巴细胞为主型。

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又可进一步细分为混合细胞型、结节硬化型、淋巴细胞富集型和淋巴细胞消减型。

2.2 非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是指除了霍奇金淋巴瘤以外的所有淋巴瘤。

根据WHO分类标准,非霍奇金淋巴瘤可分为多种亚型,包括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滤泡中心区淋巴瘤(FL)、结外边缘区淋巴瘤(MALT)、小B淋巴细胞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SLL/CLL)等。

3. 治疗效果评估治疗效果评估是评估淋巴瘤治疗效果的关键指标。

主要通过临床表现、病理学检查和影像学等手段进行评估。

3.1 临床表现评估临床表现评估主要包括症状缓解情况、体温、淋巴结大小、体重变化以及肝、脾、胃肠道等器官的受累情况。

治疗后,可以观察患者症状是否减轻,淋巴结是否缩小等指标,以评估治疗效果。

3.2 病理学检查评估病理学检查对淋巴瘤的治疗效果评估至关重要。

通过淋巴结或其他受累器官的活检样本,病理学家可以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细胞分裂活性、病灶扩散情况等指标,进而评估治疗效果。

3.3 影像学评估影像学评估主要通过放射学技术对淋巴结、肝、脾和其他受累器官进行检查。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摄影、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以及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

通过观察肿瘤的大小、形态、代谢活性等指标,可以评估治疗效果。

3.4 分子遗传学评估近年来,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淋巴瘤患者可以通过检测肿瘤细胞的分子遗传学特征,为个性化治疗提供指导。

如何解读淋巴瘤的病理报告

如何解读淋巴瘤的病理报告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网状系统的恶性肿瘤,发生于淋巴结或结外部位,包括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后者较为常见。

病理诊断是确定恶性淋巴瘤类型的关键步骤。

同时,一份明确的病理报告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

病理报告中的淋巴瘤类型第五版WHO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分类中列举的淋巴瘤类型有60余种,这些淋巴瘤类型名称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如下内容:1.细胞起源大多数淋巴瘤名称直接体现了细胞起源,如淋巴结边缘区淋巴瘤、淋巴结滤泡辅助T 细胞淋巴瘤、原发皮肤滤泡中心淋巴瘤等。

2.生长方式部分淋巴瘤类型名称直接体现了显微镜下主要组织学特征,比如:慢性炎症相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单形性侵上皮性肠T细胞淋巴瘤、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等。

3.特异发生部位一些淋巴瘤有部位特异性,如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纵隔灰区淋巴瘤、肝脾T 细胞淋巴瘤、原发免疫豁免部位大B细胞淋巴瘤等。

4.生物学行为一些淋巴瘤名称已经在提示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了,如胃肠道惰性NK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原发皮肤CD8阳性侵上皮性细胞毒T细胞淋巴瘤、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等。

5.病因淋巴瘤发病机制复杂,但某些淋巴瘤类型有独特的病因,如KSHV/HHV8阳性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EBV阳性皮肤黏膜溃疡、免疫出生错误相关淋巴瘤等,这些淋巴瘤直接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治疗方向。

6.涉及分子改变随着研究进展,淋巴瘤发生涉及的分子机制逐渐被证实,有些淋巴瘤名称中直接体现了主要的分子机制,如伴IRF4重排大B细胞淋巴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伴MYC和Bcl-2重排、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伴11q异常等。

病理报告中的免疫组化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是病理诊断中最常用的技术,免疫组化在病理诊断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判断细胞起源、靶向治疗及预后评估:1.细胞起源淋巴细胞主要分为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前者的主要免疫标记有CD20、CD19、CD79a、PAX-5等,后者的免疫标记主要有CD3、CD4、CD8、CD2等。

恶性淋巴瘤病理常识介绍

恶性淋巴瘤病理常识介绍

恶性淋巴瘤病理常识介绍引言恶性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

它包括多个亚型,每个亚型都具有不同的病理特征和临床表现。

本文将介绍恶性淋巴瘤的基本病理常识,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这种疾病。

什么是淋巴瘤?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主要包括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和霍奇金淋巴瘤(HL)两大类。

淋巴瘤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中年和老年人更容易患病。

它的病理特征是淋巴组织中淋巴细胞或淋巴细胞的前体异常增生和扩散。

恶性淋巴瘤的分类恶性淋巴瘤根据影响的淋巴细胞类型和病理特征,可以分为多个亚型。

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根据不同的细胞起源和分化程度,可分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滤泡中心B细胞淋巴瘤、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等。

而霍奇金淋巴瘤(HL)主要有混合细胞型和结节性硬化型两种亚型。

恶性淋巴瘤的病理特征对于恶性淋巴瘤的病理诊断,常规组织病理学是必不可少的。

病理检查主要通过组织切片的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染色来确定淋巴瘤的类型和亚型。

形态学观察病理学家通常检查病人切除的肿瘤组织标本。

在显微镜下观察,恶性淋巴瘤呈现出淋巴细胞或其前体异常增生的病态表现。

恶性淋巴瘤细胞分布呈不同的形态学图式:弥漫性、结节状、滤泡状等。

免疫组化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在恶性淋巴瘤病理中起到关键作用。

它利用抗体识别和染色病变细胞中的特定蛋白质表达,以帮助确定淋巴瘤的类型和亚型。

常用的免疫组化标记包括CD20、CD3、CD15和CD30等。

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可以因亚型的不同而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临床表现:1.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是恶性淋巴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

肿大的淋巴结通常无痛,质地坚硬。

2.发热和盗汗:恶性淋巴瘤患者常常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和盗汗。

3.体重下降:体重下降是恶性淋巴瘤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主要由于患者食欲减退和消耗增加。

4.皮肤病变:某些亚型的淋巴瘤会在皮肤上出现斑块、肿块或其他异常改变。

恶性淋巴瘤的治疗与预后恶性淋巴瘤的治疗方法包括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等。

淋巴瘤的分类及病理诊断概述

淋巴瘤的分类及病理诊断概述
B2细胞生长很缓慢,恶性程度低。特例:滤泡母细胞产生的是博基特淋巴瘤。
2.与年龄的关系 儿胞 淋巴瘤把它归为老年病了。
3.什么是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 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是指肿瘤细胞与其起源的成熟细胞(相应的正常细胞)的相似程度。肿瘤细 胞的形态、功能、代谢、行为等方面与相应的正常细胞相似,则视为分化高;否则就是分化差或 称为低分化。 一般情况下,淋巴瘤细胞分化程度高的恶性程度低,分化程度低的恶性程度高。
17/24
免疫组化
常见标志物
1.白细胞共同抗原(CD45RB,LCA) CD20、CD79a、CD19、PAX5、CD38、CD138、CD23、免疫球蛋白轻链(κ、λ)、 Oct-2、Bob.1、IgM、IgG4、IgM、IgA CD3、CD2、CD5、CD7、CD4、CD8、CD43、CDRO(UCHL1)、CD56、CD57(Leu7)、细胞
13/24
淋巴结活检
二、脾切除
部分淋巴瘤患者主要表现为脾肿大,部分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来源于脾,患者的淋巴结可无 明显肿大,在这种情况下,脾脏切除病理活检成为确诊淋巴瘤的重要手段。 1.适应证 不明原因发热合并脾肿大的患者,即使经过细致的检查仍病因不明的,脾脏切除 成为最终确诊病因的手段。
腹腔镜技术因其切口小、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等特点使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正逐 渐取代开放性术用于脾脏切除。 3.重要性 脾切除不但有诊断作用,还有治疗作用,它可治愈所有脾功能亢进导致的 血细胞减少症,也是脾边缘区淋巴瘤的首选治疗方案。
✓CD38,CD138
正常或肿瘤性浆细胞/浆母细胞表达 CD38和CD138,可用于浆细胞瘤、淋巴浆细胞性淋巴 瘤、浆母细胞性淋巴瘤及B淋巴母细胞型淋巴瘤等肿瘤的诊断。
20/23

淋巴瘤病理学

淋巴瘤病理学

淋巴瘤病理学淋巴瘤是一类获得性淋巴组织恶性肿瘤,它的病理学表现多种多样,包括表达型、细胞学、分子遗传学等各个方面。

淋巴瘤的发病原因及发展机制尚有待深入研究,其中病理学研究一直是淋巴瘤研究的核心。

本文将从病理学的角度介绍淋巴瘤的分类、病理变化、诊断及治疗等方面。

一、淋巴瘤的分类淋巴瘤的分类既有临床分期,也有病理分型。

病理分类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帮助。

根据淋巴细胞系的不同,淋巴瘤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包括T/NK细胞淋巴瘤和B细胞淋巴瘤。

B细胞淋巴瘤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其分类包括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滤泡中心淋巴瘤、小淋巴细胞淋巴瘤和边缘区淋巴瘤等。

二、淋巴瘤的病理变化淋巴瘤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淋巴结和外周血液中。

淋巴瘤的细胞特征、异常核仁、染色体异常、免疫表型等方面的病理变化可用于淋巴瘤的分型和诊断。

其中,粒小B淋巴瘤(CLL)是一种B细胞淋巴瘤,其病理学特征为淋巴细胞周围有羊羔毛状,核浆比较大,细胞膜发生改变等。

另外,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也是一种常见的B细胞淋巴瘤类型,其病理学表现为蔓延生长的大B淋巴细胞团块,其细胞核在形态和大小上均有明显差异。

三、淋巴瘤的诊断淋巴瘤的诊断依靠多个方面的综合分析,包括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组织病理学和分子遗传学等。

对于淋巴瘤的病理学诊断,主要依赖淋巴组织病理学的检测方法。

淋巴瘤的组织病理学检查包括组织的形态、细胞的细胞形态学特征、免疫表型、细胞学遗传模式等。

通过这些检查来确定淋巴瘤的类型、性质、分级、临床阶段和预后等方面的信息。

四、淋巴瘤的治疗淋巴瘤的治疗主要分为化疗、放疗、手术和免疫治疗等。

对于不同分型的淋巴瘤,可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

例如,常规的COP/CHOP化疗方案是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常用方案,而对于淋巴结型边缘区淋巴瘤,则通常采用手术切除。

此外,还可以借助靶向治疗提高淋巴瘤的治疗效果,例如抗CD20抗体、抗癌症疫苗等。

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讨论

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讨论

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讨论淋巴瘤简介淋巴瘤是一种恶性肿瘤,起源于淋巴组织的白血病性肿瘤。

它是由淋巴组织中的恶性淋巴细胞克隆增殖而引起的,在世界范围内都十分常见,对患者的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威胁。

淋巴瘤被分为两大类别: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

HL是一种相对较少见的白血病性肿瘤,主要影响年轻成人和中年人群。

NHL是一种更常见的病理类型,也可见于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患者。

淋巴瘤的临床特征淋巴瘤的临床特征主要包括肿块、全身症状和转移。

1.肿块:淋巴瘤患者常常在淋巴结区域出现可触及的肿块。

这些肿块可能是无痛的、可压缩的、柔软的或有明显的弹性,大小可变。

2.全身症状:淋巴瘤患者常常会出现发热、盗汗、体重减轻和疲劳等全身症状。

这些症状可能是由炎症反应或肿瘤本身引起的。

3.转移:淋巴瘤可以通过淋巴系统或血液而转移到身体的其他部位。

转移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相关症状和体征,如骨髓受累可以导致贫血和血小板减少。

淋巴瘤的病理特征淋巴瘤的病理特征主要通过镜下病理学检查来确定。

1.显微镜下观察:淋巴瘤的病理特征包括淋巴细胞克隆增殖、细胞异质性和瘤细胞分布。

瘤细胞的类型可能是不同的,如霍奇金和非霍奇金淋巴瘤有不同的病理学表现。

2.免疫组化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可以帮助确定淋巴瘤的类型和亚型。

常用的免疫组化标记包括CD20、CD30、CD15等,根据染色结果可以进一步确定淋巴瘤的分类和临床分期。

3.分子遗传学检查:分子遗传学检查可以帮助确定淋巴瘤的亚型和诊断。

例如,通过检测B细胞淋巴瘤中的柚木桉(C-MYC)、Burkitt淋巴瘤(IgH/MYC)和Burkitt淋巴瘤(IgH/MYC)重排等遗传异常,可以提供有关淋巴瘤患者预后和治疗反应的信息。

淋巴瘤的治疗方法根据淋巴瘤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淋巴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疗法。

1.放疗:放疗是治疗淋巴瘤的常用方法,通过射线的高能量照射来杀死淋巴瘤细胞。

放疗可以针对淋巴结和其他受累器官进行定向治疗。

淋巴瘤科普文章

淋巴瘤科普文章

淋巴瘤科普文章引言:淋巴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起源于淋巴系统的恶性克隆细胞,通常在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中形成肿块。

淋巴瘤的类型多样,包括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等。

本文将对淋巴瘤进行科普介绍,以提高大众对该疾病的认识和理解。

一、淋巴瘤的定义和分类淋巴瘤是一种恶性血液病,起源于淋巴系统的恶性细胞克隆。

根据病理特征和临床表现,淋巴瘤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

霍奇金淋巴瘤的特点是单一淋巴结受累,同时伴有Reed-Sternberg细胞的存在。

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组淋巴瘤的总称,其中包括多种亚型,如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等。

二、淋巴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淋巴瘤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已知一些与淋巴瘤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如免疫缺陷、感染、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等。

淋巴瘤的发病机制包括基因突变、免疫失调和肿瘤微环境的改变等。

这些机制的紊乱导致淋巴细胞的异常增殖和生存优势,最终形成肿瘤。

三、淋巴瘤的临床表现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因病情和类型而异。

一般常见的症状包括无痛性淋巴结肿大、乏力、体重下降、发热、夜间盗汗等。

不同类型的淋巴瘤还可能出现其他独特的症状,如皮肤瘙痒、肝脾肿大、骨痛等。

四、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淋巴瘤的诊断通常需要进行淋巴结活检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确定病理类型和分级。

此外,还需要进行全身影像学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查,以评估疾病的分期和临床表现。

淋巴瘤的治疗包括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多种方法。

治疗方案的选择取决于淋巴瘤的类型、分期和患者的整体情况。

五、淋巴瘤的预后和康复淋巴瘤的预后因病情不同而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淋巴瘤患者预后较好。

但对于晚期和复发的淋巴瘤,预后较差。

淋巴瘤的康复过程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

定期复查和随访也是康复的重要环节。

六、淋巴瘤的预防和注意事项目前尚无特效的淋巴瘤预防方法。

但可以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管理来降低患病风险,如戒烟限酒、均衡饮食、保持适度运动等。

病理学淋巴瘤分类

病理学淋巴瘤分类

病理学淋巴瘤分类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根据其组织形态和临床表现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以下是常见的病理学淋巴瘤分类:1. 霍奇金淋巴瘤(HL):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淋巴瘤,通常表现为淋巴结肿大、发热、盗汗等症状。

HL的组织形态较为独特,包括R-S细胞、炎症细胞等。

2.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NHL是除HL以外的所有淋巴瘤的总称,其组织形态和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常见的NHL包括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等。

3. 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的霍奇金淋巴瘤:这是一种较为少见的HL类型,其组织形态以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包括爆米花样细胞等。

4. 经典霍奇金淋巴瘤:这是HL中最常见的类型,其组织形态包括R-S细胞、炎症细胞等。

5.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NHL类型,其组织形态以大B细胞弥漫性浸润为主。

6. 边缘区淋巴瘤:这是一种起源于边缘区B细胞的NHL 类型,其组织形态以小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免疫母细胞为主。

7. 滤泡性淋巴瘤:这是一种起源于生发中心后B细胞的NHL类型,其组织形态以滤泡样结构为主。

8. 套细胞淋巴瘤:这是一种起源于生发中心前B细胞的NHL类型,其组织形态以套细胞样结构为主。

9. Burkitt淋巴瘤/白血病: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儿童淋巴瘤类型,其组织形态以弥漫性大B细胞为主,具有高度侵袭性。

10.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这是一种较为少见的NHL类型,其组织形态以血管免疫母细胞样结构为主。

11.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这是一种较为少见的NHL类型,其组织形态以间变性大细胞为主。

12. 外周T细胞淋巴瘤:这是一种起源于外周T细胞的NHL类型,其组织形态以小到中等大小的T细胞为主。

13. 蕈样肉芽肿/Sezary综合征:这是一种较为少见的NHL类型,其组织形态以蕈样肉芽肿样结构为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关于淋巴瘤病理分类的一些新认识
作者:李小秋
作者单位:200032,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刊名:
中华病理学杂志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Pathology
年,卷(期):2013,42(9)
1.Mamessier E.Song JY.Eberle FE In situ follicular lymphoma:a genetic viewpoint 2013(Suppl 1)
2.Roulland S.Sungalee S.Morgado E Interative germinal centre re-entries of memory B cells with t (14;18) translocation and early steps of follicular lymphoma progression 2013(Suppl 1)
3.Gibson SE.Swerdlow SH.Ferry JA Reassessment of small lymphocytic lymphoma in the era of monoclonal B-cell lymphocytosis 2011(08)
4.Petrella T.Maubec E.Cornillet-Lefebvre P Indolent CD8positive lymphoid proliferation of the ear:a distinct primary cutaneous T-cell lymphoma 2007(12)
5.Takeuchi K.Yokoyama M.Ishizawa S Lymphomatoid gastropathy:a distinct clinicopathologic entity of self-limited pseudomalignant NK-cell proliferation 2010(25)
6.Mansoor A.Pittaluga S.Beck PL NK-cell enteropathy:a benign NK-cell lymphoproliferative disease mimicking
intestinal lymphoma:clinicopathologic features and follow-up in a unique case series 2011(05)
7.Hu S.Xu-Monette ZY.Tzankov A MYC/BCL2 protein coexpression contributes to the inferior survival of activated B-cell subtype of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and demonstrates highrisk gene expression signatures:a report from the International DLBCL Rituximab-CHOP Consortium Program Study 2013(20)
8.Eberle FC.Rodriguez-Canales J.Wei L Methylation profiling of mediastinal gray zone lymphoma reveals a distinctive signature with elements shared by classical Hodgkin's lymphoma and primary mediastinal large B-cell lymphoma
2011(04)
9.Fernàndez V.Salamero O.Espinet B Genomic and 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defines indolent forms of mantle cell lymphoma 2010(04)
10.Cairns RA.Iqbal J.Lemonnier F IDH2 mutations are frequent in angioimmunoblastic T-cell lymphoma 2012(08)
本文链接:/Periodical_zhblx201309001.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