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矫正原理与技术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行为问题矫正与训练方法考核试卷

行为问题矫正与训练方法考核试卷
6.对于学生的不当行为,教师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方法进行矫正。
答案:
7.在行为矫正过程中,如果目标行为是由外部环境因素引发的,那么应该采用__________策略。
答案:
8.对于一些复杂的行为问题,可以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将复杂行为分解为简单的小步骤。
答案:
3.在行为矫正中,为了帮助个体逐步接近目标行为,可以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
答案:
4.在课堂上,为了鼓励学生保持良好行为,教师应该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
5.有效的行为矫正策略需要具备一致性、及时性和__________等原则。
答案:
答案:
2.在你看来,哪些因素会影响行为矫正策略的有效性?请列举至少三个因素,并对每个因素进行简要解释。
答案:
3.描述如何使用逐步引导法来帮助学生逐步接近目标行为。请提供一个实际情境的例子,并解释逐步引导法的优点。
答案:
4.请阐述在行为矫正过程中,教师如何与家长合作,以支持学生的行为改善。请提供至少三种合作策略,并解释每种策略的重要性。
2.影响因素包括:个体的特点、环境因素、目标行为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例如,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会影响行为矫正的效果。
3.逐步引导法通过将复杂行为分解为小步骤,逐步引导学生接近目标行为。例如,对于不愿完成作业的学生,可以先从完成一小部分作业开始,逐步增加难度,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动机。
4.合作策略包括:定期沟通、共同制定干预计划、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家长的参与和支持有助于学生在家庭和学校环境中保持一致的行为标准。
A.目标行为的频率
B.目标行为的发生情境

行为矫正试题及答案

行为矫正试题及答案

行为矫正试题及答案:(题目黑色,答案为蓝色标示)一、名词解释:1、强化:行为受其结果影响由少而多不断增加的现象,称之为“强化”。

该结果称之为“强化物”。

2、消退原理:是指某强化的行为一旦其行为之后不再给予强化物,则该行为的频率就会减少至消失。

3、区分强化原理:是指在同样的前提背景下,个体可能有很多行为表现,但只有某一种行为会得到强化,其他任何行为都得不到强化,则该情境下该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增加,而其他任何行为都将减少或者消失。

4、目标行为:这个人言行中哪些内容构成了行为过度或行为不足,也就是将要被改变的行为。

5、功能评估:收集与问题行为的发生有关的前提和后果的过程。

这些前提和后果与问题行为的发生有着功能上的联系。

6、消退爆发:指的是在开始实施消退法时,行为反应不降反而短暂性的增加或者出现新的非预期行为的现象。

7、惩罚:一个具体的行为发生之后紧随着一个结果,于是,将来这个行为不太可能再次发生。

(或是指行为者在一定情境或刺激下产生莫某一行为后,若即时使之承受厌恶刺激(又称惩罚物)或撤除正在享用的正强化物,那么其以后在类似的情境或刺激下,该行为的发生频率就会降低)8、罚时出局:在负惩罚中,如果暂时丧失掉的是一段时间喜欢的活动。

二、问答题及简述题:(答案仅供参考,可酌情给分)1、简述“强化物”与“奖励”的关系?答: 1、“奖励”是施予者认为行为者想要的。

例:多发工资。

2、“强化物”是动态的后验概念,“奖励”是静态的先占概念。

3、惩罚有时可作为强化物起作用。

2、影响强化物的因素并解释或举例说明?答:依从原则,例如,强化小明写作业的行为,选取可以玩游戏为强化物就不合适,因为玩游戏可以通过很多途径获得,不一定非要写作业才可以。

即时原则,行为出现立刻给予强化,不能隔得时间过久否则就没有效果。

匹配原则,强化物要和行为匹配,例如想让他写作业,用一片薯片或给他买游戏机都是与行为不相匹配的。

剥夺原则,空间管理时间管理。

3、运用消退法的注意事项?答:1、消退法获得长期效果的前提:对孩子需求敏感,能够实时发现并强化孩子日常生活中建设性行为。

行为矫正技术试题

行为矫正技术试题

行为矫正技术试题行为校正技术考试题09级应用心理专业203、204宿舍出题一、填空题(每题2分)1、行为评估的方法:访谈、直接观察、、和标准化的评估工具。

答案:行为检核表2、用于行为形成和增加的行为矫正技术:正强化、负强化、、行为养成技术、代币制和行为契约。

答案:间歇强化3、行为矫正的实验设计方法:倒反实验设计、交替式实验设计、、和逐变标准设计。

答案:多重基线设计4、用于行为减少或停止的行为矫正技术包括----------、-------------、------------、-----------等。

答案:惩罚、消退、区别强化、厌恶疗法、系统脱敏疗法(五选四)。

5、示范模仿疗法的理论基础是-------------。

答案:社会学习理论。

6、消退技术中导致行为减少甚至消失的关键是--------------。

答案:撤除强化或者撤消原先维持行为的结果。

二、选择题(每题2分)1、某个体与同龄个体相比其行为的发生频率或者强度不够指的是()问题行为。

A、行为过度B、行为不足C、行为不适当D、挑战性行为答案:B2、行为养成技术中的()技术误用主要表现在将其错误的使用在不良行为上。

A、负强化B、塑造C、渐隐D、链锁答案:C3、观察和测量行为不使用的维度是()A、频率B、持续时间C、行为发生的强度D、行为发生的情景答案:D4、下列哪项不可以用来促使个体表现出要塑造的目标行为()A、用言语对个体的行为进行指导B、采用身体引导的方式进行指导C、采用身体示范、模仿的方法进行指导D、用文字进行详细说明答案:D5、ABC记录法中不包括以下哪个项目()A、认知B、行为C、前奏事件D、行为结果答案:A6、正强化实施的方法是()A、增加一个喜爱刺激B、撤销一个厌恶刺激C、撤销一个喜爱刺激D、增加一个厌恶刺激答案:A7、王老师上课每次都要点名,所以学生们每次都不敢逃课。

上述行为中,老师上课点名对于学生而言属于()A、条件正强化物B、条件负强化物C、无条件正强化物D、无条件负强化物答案:B8、目前,在应用行为分析领域,用于评估行为干预效果中使用最广的一种实验设计是()A、倒转实验设计B、交替式实验设计C、多重基线设计D、逐变标准设计答案:C9、下列哪个选项不是用来收集可能的强化物的方法()A.访谈法B.问卷调查C. 心理测量D. 实际观察答案:C10、下列选项不是根据刺激物强化作用的起源或者性质划分的是()A无条件强化物B习得性强化物C泛化性的条件强化物D条件强化物答案:C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正惩罚的主要形式的有()A.谴责B.反应限制C.反应代价D.矫枉过正答案:C12、采用消退技术之后行为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A.行为迅速减少B.忽视或忘记所发生的行为C.方应限制D.行为的自然恢复答案:D13、行为契约的组成不包括()A.任务B.行为当事人C.奖励物D.任务完成的记录答案:B14、下列不属于行为形成和增加的行为矫正技术的是()A.负强化B.区别强化C.渐隐D.代币制答案:B15、下列对代币选择中要注意的事项叙述不正确的是()A.代币只有训练者才能控制B.制作代币不需要花费很多金钱和精力C.代币本身要是一个具有吸引力的东西D.所选代币在使用过程中要是安全答案:C16、在示范模仿疗法中,减弱不良行为的效果不能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获得()A.解除抑制B.替代的低比例强化C.替代的不相容行为强化D.替代消退答案:A17、下列不属于问题行为的功能的是()A.正强化功能B.负强化功能C.感觉刺激或感觉调整功能D.行为获得功能答案:D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消退就是以往强化过的行为不再进行强化的过程B.积极行为支持的策略强调要从问题行为功能出发设计和实施行为的干预计划C.在示范模仿疗法过程中,学习者的动机状态不会影响示范模仿疗法的效果D.刺激的促进线索主要有动作线索、位置线索和冗余线索答案:C19、下列不能用于正强化功能的干预策略是()A.停止对问题行为进行强化B.教个体适当的良好行为C.将原来用于问题行为的强化物用类强化良好行为D.环境布置、活动内容的调整答案:D20、区别强化的有效实施不包括()A.确定需要强化的目标行为B.根据所选择的区别强化程序确定相应内容C.确定区别强化的程序D.实施之前要认识到所选择的区别强化程序所存在的缺点答案:A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16分)1、间歇强化的种类及其概念。

行为矫正

行为矫正

模拟试卷答案模拟试卷A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4分)1、行为矫正是指依据学习原理处理行为问题,从而引起行为改变的一系列客观而系统的方法。

2、正强化指行为在某种情境或者刺激下出现后立即得到一种刺激物,如果这一刺激物能够满足行为者的需要,则以后在类似的情境或者刺激下,该行为的出现概率会升高。

3、塑造指的是通过对连续趋近于目标行为的行为进行系统的有区别的强化,并最终帮助个体学会新的目标行为的过程,是个体从不会到一步步学会某个新行为的过程。

4、行为契约指的是这样一份特殊的合同,这份合同对特定行为完成与特定奖励物的获得、发放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约定,可用于多种行为的矫正。

可分为单向契约和双向契约。

5、反应代价,惩罚方式的一种,个体不良行为发生之后要损失一定数目的强化物从而使问题行为的发生率减少的一种惩罚方式,其关键在于让个体为自己的问题行为付出代价。

6、间歇强化就是一种偶然地或者间歇地、不是每一次都对所发生的行为进行强化的方法,可用于行为的维持。

二、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1、由经典条件反射形成的行为,需要条件刺激物和无条件刺激物紧密结合,且无条件刺激物的出现一定要在条件刺激物之前。

2、(×)负强化就是通过在行为之后出现一种厌恶刺激进行行为矫正的技术。

3、(×)当个体没有产生良好行为时,不可以对他进行强化。

4、(×)行为减少就是消退。

5、(√)采用塑造进行行为矫正,实验设计可采取逐变标准设计。

6、(×)负惩罚中所指“负”指的是消极的意思。

7、(×)在地上打滚与唱歌是一对不相容行为。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1、班杜拉的观察学习可以分为几个过程?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行为不是以强化为主的直接学习,班杜拉将观察学习分为四个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

对这四个过程进行解释。

2、简述行为评估有哪些方法?行为评估常用的方法主要有访谈、观察、行为检核表以及标准化测验。

儿童行为矫正考试题及答案

儿童行为矫正考试题及答案

儿童行为矫正考试题及答案儿童行为矫正是教育心理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到对儿童不良行为的识别、分析以及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矫正。

以下是一份关于儿童行为矫正的考试题及答案,供参考: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儿童行为矫正的目的是:A. 惩罚儿童B. 奖励儿童C. 改善儿童行为D. 忽视儿童行为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儿童行为矫正的常用方法?A. 正强化B. 负强化C. 惩罚D. 忽视答案:D3. 正强化是指:A. 增加不良行为发生的概率B. 减少不良行为发生的概率C. 通过奖励来增加某种行为的发生D. 通过惩罚来减少某种行为的发生答案:C4. 负强化是指:A. 通过奖励来增加某种行为的发生B. 通过移除不愉快刺激来增加某种行为的发生C. 通过惩罚来减少某种行为的发生D. 通过忽视来减少某种行为的发生答案:B5. 惩罚在行为矫正中的使用应该:A. 经常使用B. 尽量避免使用C. 只在其他方法无效时使用D. 作为首选方法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儿童行为矫正的基本原则之一是________。

答案:一致性7. 行为矫正中,________是指在不良行为发生后立即给予反馈。

答案:及时性8. 行为矫正计划应该根据儿童的________来制定。

答案:个体差异9. 行为矫正过程中,________是评估矫正效果的重要手段。

答案:记录和监测10. 在行为矫正中,________是指通过减少某种行为的发生来达到矫正目的。

答案:消退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行为矫正中的正强化和负强化的区别。

答案:正强化是通过给予儿童某种奖励来增加其某种行为的发生概率,而负强化是通过移除儿童不喜欢的刺激来增加其某种行为的发生概率。

12. 描述在制定儿童行为矫正计划时需要考虑的几个关键因素。

答案:在制定儿童行为矫正计划时,需要考虑儿童的年龄、性格、行为问题的具体表现、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以及儿童的个体差异等因素。

最新行为矫正期末考试试卷资料讲解

最新行为矫正期末考试试卷资料讲解

行为矫正期末考试试卷一、填空( 共10分)1、收集可能的强化物的方法( 访谈) 、(问卷调查)、实际观察。

2、问题行为的类型(行为过度)、(行为不足)、(行为不当)。

3、间歇强化的类型(固定比例强化)、(可变比例强化)、(固定时距强化)、(可变时距变化)。

4、实施代币制通常有三个阶段:(代币制学习阶段)、( 实际实施阶段)、推出阶段。

5、在示范模仿技术中增进良好行为的效果可以分为解除抑制的效果、(行为获得效果)、(行为的促进效果)。

二、单项选择题(共20分)1、一下是行为矫正技术的是(B)A、系统脱敏B、行为契约C、满贯疗法D、生物反馈疗法2、下列关于间歇强化说法不正确的是(C)A、容易操作B、实施经济C、用在行为形成的最初阶段D、行为保持的更巩固3、以下属于链锁实施方式的是(A)A、全部任务呈现法B、确定个体需要完成的任务C、确定等级排列D、积极地练习4、以下不是用于行为减少的是(D)A、惩罚B、消退C、刺激控制D、行为契约5、在示范模仿疗法中,示范者的哪些特性会影响到该技术的效果(D)①示范者和学习者之间的相似性②示范者能力水平③示范者的声誉和地位④示范者的态度和举止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6、以下不属于条件强化物的是(C)A、表扬B、微笑C、温暖D、赞许7、以下不属于行为契约内容的是(B)A、任务B、拟定行为契约C、任务完成的记录D、奖励物8、幼儿园老师发现某儿童在游戏期间拽别人的头发,就不让他继续玩这个游戏,这是(B)A、正惩罚B、负惩罚C、正强化D、负强化9、在消退技术的运用过程中,行为会出现哪些变化(A)①行为的缓慢减少②消退爆发③自然恢复④感觉消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0、不属于刺激控制中促进个体反应方式的是(D)A、言语指导B、行为示范C、身体引导D、自我监控11、积极行为支持实施中要遵循的原则(D)①注重个体良好行为②注重小组成员共同合作③注重正常化的原则④注重问题行为的预防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2、(D)是一组建立在行为功能评估基础上的行为干预策略。

正畸学实验考试题及答案

正畸学实验考试题及答案

正畸学实验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正畸治疗中,哪种力量是移动牙齿的主要力量?A. 咬合力B. 正畸力C. 咀嚼力D. 牵引力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正畸治疗的适应症?A. 错位牙B. 拥挤牙列C. 牙周病D. 反颌答案:C3. 正畸治疗中,牙齿移动的生物学基础是什么?A. 牙槽骨的可塑性B. 牙槽骨的不可塑性C. 牙槽骨的弹性D. 牙槽骨的硬度答案:A4. 正畸治疗中,哪种类型的牙齿移动是可逆的?A. 倾斜移动B. 旋转移动C. 水平移动D. 垂直移动答案:C5. 正畸治疗中,哪种矫治器主要用于纠正前牙的覆盖问题?A. 功能矫治器B. 固定矫治器C. 活动矫治器D. 舌侧矫治器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正畸治疗的目的是达到______、______和______的和谐统一。

答案:美观、功能、健康2. 正畸治疗中,牙齿移动的生物学基础是______的可塑性。

答案:牙槽骨3. 正畸治疗中,______是牙齿移动的主要力量。

答案:正畸力4. 正畸治疗的适应症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答案:错位牙、拥挤牙列、反颌5. 正畸治疗中,______矫治器主要用于纠正前牙的覆盖问题。

答案:固定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正畸治疗中牙齿移动的基本原理。

答案:正畸治疗中牙齿移动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施加正畸力,使牙槽骨发生吸收和重建,从而实现牙齿的移动。

在施加力的作用下,牙齿一侧的牙槽骨发生吸收,而另一侧则发生骨质重建,牙齿沿着力的方向移动。

2. 描述正畸治疗中常用的几种矫治器及其特点。

答案:正畸治疗中常用的矫治器包括固定矫治器、活动矫治器和功能矫治器。

固定矫治器通常由金属托槽和弓丝组成,适用于各种错牙合畸形的矫正,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精确性。

活动矫治器由塑料基托和金属钩组成,适用于早期矫治和部分简单错牙合畸形的矫正,便于清洁和摘戴。

功能矫治器主要用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通过改变颌骨的生长方向和速度来矫正错牙合畸形,具有促进颌骨生长和发育的作用。

行为矫正原理与技术试卷及答案

行为矫正原理与技术试卷及答案

核试卷行为矫正原理与技术 (A 卷)( 闭卷)课程性质:必修 考核方式:考试 专业:应用心理学 年级:2004级本科1班本卷满分100分 完卷时间:120分钟1. 爱德华·桑代克对心理学的主要贡献是对以下哪一方面进行了描述。

( )A. 反应性条件反射B. 条件情绪反应C. 效果定律D. 操作性条件反射 2. “任何时候马克把手指放在嘴里并把牙齿咬合在指甲上、表皮上或指甲周围的皮肤上”这一描述是“咬指甲”这一行为哪方面的描述。

( )A. 归类B. 判断C. 类别名称D. 行为定义3. 一位老师在记录一个孩子上课时间每15分钟是否有扰乱课堂的行为,这位老师让定时器每15分钟响一次。

当扰乱行为出现时,老师在数据单相应的地方做一记录。

当一个间隔上已经做子记录后,老师就不用观察这个孩子或记录他的行为了,直到下一个间隔开始。

这是以下哪一种记录方法。

( )A. 成果记录B. 间隔记录C. 连续记录D. 时间样本记录4. 在科学研究中,可以接受的最低观察者间信度值是多少 。

( )A. 60%B. 70%C. 80%D. 9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5. 以下哪一种设计不是真正的实验设计,因为它没有重复。

()A. A-BB. A-B-A-BC. 多基线跨行为D. 改变标准6. 王老师在对一个孩子说“请”和“谢谢”的行为记录。

在一周的基线期之后,王老师开始使用强化来增加说“请”的行为。

两周基线期之后王老师又用强化来增加说“谢谢”的行为。

王老师使用的是什么研究设计?()A. 多基线跨行为设计B. 多基线跨被试设计C. 多基线跨环境设计D. 改变标准设计7. 小冉是一名电话销售员。

他通过电话来销售产品。

他不知道谁会买他的产品。

但他知道大约平均打13个电话就有一个人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试卷行为矫正原理与技术 (A 卷)( 闭卷)课程性质:必修 考核方式:考试 专业:应用心理学 年级:2004级本科1班本卷满分100分 完卷时间:120分钟1. 爱德华·桑代克对心理学的主要贡献是对以下哪一方面进行了描述。

( )A. 反应性条件反射B. 条件情绪反应C. 效果定律D. 操作性条件反射 2. “任何时候马克把手指放在嘴里并把牙齿咬合在指甲上、表皮上或指甲周围的皮肤上”这一描述是“咬指甲”这一行为哪方面的描述。

( )A. 归类B. 判断C. 类别名称D. 行为定义3. 一位老师在记录一个孩子上课时间每15分钟是否有扰乱课堂的行为,这位老师让定时器每15分钟响一次。

当扰乱行为出现时,老师在数据单相应的地方做一记录。

当一个间隔上已经做子记录后,老师就不用观察这个孩子或记录他的行为了,直到下一个间隔开始。

这是以下哪一种记录方法。

( )A. 成果记录B. 间隔记录C. 连续记录D. 时间样本记录4. 在科学研究中,可以接受的最低观察者间信度值是多少 。

( )A. 60%B. 70%C. 80%D. 9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5. 以下哪一种设计不是真正的实验设计,因为它没有重复。

()A. A-BB. A-B-A-BC. 多基线跨行为D. 改变标准6. 王老师在对一个孩子说“请”和“谢谢”的行为记录。

在一周的基线期之后,王老师开始使用强化来增加说“请”的行为。

两周基线期之后王老师又用强化来增加说“谢谢”的行为。

王老师使用的是什么研究设计?()A. 多基线跨行为设计B. 多基线跨被试设计C. 多基线跨环境设计D. 改变标准设计7. 小冉是一名电话销售员。

他通过电话来销售产品。

他不知道谁会买他的产品。

但他知道大约平均打13个电话就有一个人买。

小周打电话的行为被什么强化程序所强化?()A. 固定比例B. 可变比例C. 固定间隔D. 可变间隔8. 剥夺使得一个强化物力量如何变化。

()A. 更小B. 更大C. 没有变化D. 失去作用9. 明明一边骑自行车一边看着脚下的地面。

突然间,他撞上了一辆停着的轿车,他从车上弹起来,重重地摔在地上,把门牙摔掉了。

这件事之后,明明再也不敢在骑车时看着地面了。

这是属于何种惩罚方式。

()A. 撤销惩罚B. 强化物损失惩罚C. 负性惩罚D. 正性惩罚10. 杰克在他妻子向他大喊大叫之后再也不把脚放在茶几上了。

当他的妻子不在家时,他也不把脚放在茶几上的时候,这是属于以下哪种行为矫正的原理。

()A. 刺激控制B. 刺激辨别C. 刺激泛化D. 刺激反应11. 条件情绪反应这个术语是由谁于1920年首次提出的。

()A. 雷纳B. 华生C. 华生和雷纳D. 斯金纳12. 以下哪种条件反射是NS先于US,并与US重叠。

A. 回溯条件反射B. 滞后条件反射C. 同步条件反射D. 后置条件反射13. 为了让病人在手术后可以走路,这时使用塑造的目的是什么。

()A. 产生新行为B. 恢复以前的行为C. 改变已有行为的一个方面D. 给病人安慰14. 娟娟在学习英语时,妈妈出示给她写有CAR的卡片并说“car”,这时妈妈所用的促进类型是()。

A. 言语促进B. 姿势促进C. 示范促进D. 躯体促进15. 当你想吃一片口香糖时,就会进行一系列的行为:(1)将手伸时口袋;(2)掏出一包口香糖(3)从这包口香糖里抽出一片;(4)剥开口香糖包装;(5)将口香糖放进嘴里。

这一系列的过程在行为矫正学里叫什么。

()A.逆向链接B. 前进链接C. 文字任务分析D. 反向链接16. 直接观察评估的方法包括以下哪一部分内容。

()A. 实验法B. 调查法C. 间接法D. 描述法17. 小学一年级的晓晓上课时喜欢咬铅笔,老师和她约定如果在上课时咬铅笔的行为少于2次,就给她一张她最喜欢的贴纸,这种方式叫做什么。

()A. 间隔反应DRLB. DROC. 全时段DRLD. 全时段DRA18. 为了让自己不可能在商店买垃圾食品,只在饭后去采购。

这属于以下何种行为矫正的原理。

()A. 消除S D或提示B. 消除已形成事件C. 安排已形成事件D. 增加反应难度19. 让个体和所有与问题行为相关的强化来源隔离开,这种行为矫正的原理是什么。

()A. 反应代价B. 消失C. 罚时出局D. 消退20. 一个学生由于吃手,老师把他的手按在身边30秒,这种行为矫正的原理是什么。

()A. 引导服从B. 过度补偿C. 反应阻断D. 身体限制1、行为2、A-B-A-B设计3、强化4、任务分析5. 负性惩罚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1. 简述行为矫正的特点。

2. 简述实施塑造的步骤。

3. 在使用消失之前必须考虑哪些问题?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 怎样确定强化物。

5. 为了取得问题行为减少的泛化,应注意哪些方面?1. 假设你受雇于某机构对脑外伤后大脑损伤的病人进行康复训练,这些人通常要重新学习一些基本技能,其中之一就是铺床。

请你对铺床这个行为作任务分析。

四、案例分析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7分,共35分)2. 肖文的办公室门口外就有一个自动售货机,他每天都要去那儿买汽水喝,尽管办公室里有饮水机,但他经常忘记带杯子来,最主要的是他喜欢喝汽水。

在最热的日子里,他每天能喝光10瓶汽水。

可是汽水里所含的热量已经使他的腰围越来越大,于是他决定减少每天喝汽水的数量。

描述肖文如何运用前提操纵方法,减少每天喝汽水的数量的。

至少介绍三种前提操纵方法。

3. 你14岁的侄儿波波要你教他开车,你终于拗不过他,带他到附近的一个空置的停车场上了每一课,试述你将怎样应用最大——最小促进和渐消法来教她开车。

4. 多米尼克是个5岁男孩,有好几个兄弟姐妹。

多米尼克在两个月前出现口吃。

他的口吃包括反复重复向个字及音节,倒如,他会说“下面轮到我……我……我了”。

当他激动时更易口吃。

出现口吃时弟妹们总是笑话他,有时父母帮他把话说完。

如果这个家庭到你这儿来寻求帮助,你会给予他们什么样的建议,帮助多米克尼减少他的口吃?5. 刘先生在不经意中让儿子彬彬养成了好乱发脾气、纠缠不休的坏毛病。

刘先生离婚后一直在外工作。

当彬彬发脾气的时候,刘先生努力不去理他而继续工作,但最后多半会几下阵来并给彬彬他想要的东西。

试述刘先生应如何使用消退来消除彬彬的问题行为。

重庆师范大学第2006至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核试卷行为矫正的原理与方法(A卷)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一、单项选择。

(每小题1分,共20分)1. C2. D3. B4. B5. A6. A.7. D8. B9. D 10. C11. C 12. B 13. B 14. A 15. B 16. D 17. C 18. A 19. C 20. D二、名词解释。

(每小题3分,共15分)1. 行为:行为是个体所说所做,是个体的行动。

2. A-B-A-B设计:是一种包括基线和治疗期的研究设计,在治疗期之后取消治疗(第二个基线期),然后又是一个治疗期。

3. 强化:是指当行为发生后有一个直接结果紧随着之个行为,这导致了这个行为的加强或将来这个行为发生的可能性的增加。

强化是导致操作性行为出现的过程。

4. 任务分析:将一个行为链区分成一个个单一的刺激-反应进行分析的过程叫任务分析。

5. 负性惩罚:惩罚的一种。

指行为的发生跟随着移除强化刺激,结果是降低行为将来发生的可能性。

三、简答下列各题。

(每小题6分,共30分)1. 简述行为矫正的特点。

(1)研究领域集中于人的行为。

(1分)(2)程序和方法以行为学原理为基础。

(1分)(3)行为矫正强调当前环境事件的重要性。

(1分)(4)行为矫正通常由日常生活中的人们实施。

(1分)(5)行为矫正强调行为改变的测量。

(1分)(6)行为矫正不再将过去的事件作为引发行为的原因加以重视。

(1分)(7)行为矫正拒绝对行为的潜在动因进行假设。

答对6点就给满分2. 简述实施塑造的步骤。

(1)定义目标行为。

(1分)(2)判断塑造对于治疗对象是否是最合适的方法。

(1分)(3)确认初始行为。

(1分)(4)选择塑造步骤。

(1分)(5)选定强化物。

(1分)(6)对各个连续的趋近行为实施差别强化。

(1分)(7)按照合适的速度完成塑造的各个步骤。

答对6点就给满分3. 在使用消失之前必须考虑哪些问题?(1)确认强化物了吗?(1分)(2)可以消除强化物吗?(1分)(3)消失可以安全使用吗?(1分)(4)可以容忍消失爆发吗?(1分)(5)可以保持一致性吗?(1分)根据描述情况给0-1分4. 怎样确定强化物?(1)观察来访者以确定问题行为的强化物。

(1分)(2)观察来访者以确定高频率的行为。

(1分)(3)询问来访者、父母或老师。

(1分)(4)使用强化物问卷。

(1分)(1分)(5)使用可能的强化物,对接近行为进行评估。

(6)将可能的强化物与操作反应联系起来,测量反应率和持续时间。

(1分)5. 为了取得问题行为减少的泛化,应注意哪些方面?(1)对问题行为进行功能性评估。

(1分)(2)预先对泛化进行规划。

(1分)(3)强调一功能相同的替代行为代替问题行为。

(1分)(4)在各种情景和时间里保持消退(或惩罚)的发生。

(1分)根据描述情况给0-2分四、案例分析(每小题7分,共35分)1. 整理床铺的任务分析如下:S D1(未整理的床——枕头放在别处,被单、毯子和床罩有一半搭在床下)→R1(把枕头放在床头应在的位置)(1分)S D2(枕头放在床头)→R2(把被单拉过来盖住枕头)(1分)S D3(被单盖住枕头)→R3(被单在枕头上面被折起)(1分)S D4(被单在枕头上被折起)→R4(将毯子铺在被单上)(1分)S D5(毯子铺在被单上)→R5(将毯子折起来)(1分)S D6(毯子在被单上面被折起来)→R6(将床罩拉过来盖在毯子上)(1分)S D7(床罩盖在毯子上)→R7(将床罩折起来)→强化物(1分)2. 肖文可以经常从工作地点的大饮水机里取水喝(1分),这能够解渴并消除喝汽水的既成操作。

肖文可以带着自己的冷水瓶装上矿泉水或低糖饮料(2分),他可以一直带着它以便减少饮用替代饮料花费的努力,他也可以口袋里不装零钱(2分),以防止自己休息或吃午饭时使用自动售卖机。

肖文还可以向同事宣布,谁看见他喝汽水,他就给谁一瓶汽水钱(2分)。

3. 最具强制性的促进方法是躯体促进,由于波波是主动要求学,因此不必用此方法,(1分)但可以用示范加言语促进的方法(2分)。

可以向波波边示范边解释每个动作(2分)。

当他自己操作时,可以继续对他进行言语促进,同时对他的每个正确行为都给予称赞(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