萃取过程及设备

合集下载

萃取分离原理及设备

萃取分离原理及设备
• 混合罐 • 混合管
交错喷嘴混合
同向射流混合
混合孔板
萃取分离原理及设备
萃取操作过程及设备
分离设备
• 管式离心机 • 碟式离心机
萃取分离原理及设备
萃取操作过程及设备
离心萃取机
萃取分离原理及设备
萃取操作过程及设备
离心萃取机
• 多级离心萃取机
Luwesta三级离心萃取机
萃取分离原理及设备
F
1 =
E K E 1 K m
萃取分离原理及设备
溶剂萃取
溶剂萃取方法和理论收率的计算 多级错流萃取
S1
混 合 器 分 离 器
L1
S2
混 合 器 分 离 器
L2
S3 L3
混 合 器
分 离 器
F 第一级
n
R1
第二级R2 第三级 NhomakorabeaR3
多级错流萃取的理论收率: ( E 1) 1 1 = 或 ( E 1)
萃取分离原理及设备
萃取分离原理及设备
溶剂萃取
溶剂萃取方法和理论收率的计算 单级萃取
分配系数K和萃取因数E:
L
K c1 ; c2 E c1VS V 1 K S K c2 VF VF m
S
混 合 器 分 离 器
所以单级萃取的理论收率:
R
溶质在萃余液中的量 溶质总量 c2 VF 1 = c2 VF c1VS E 1 未被萃取的分率 =
萃取操作过程及设备
离心萃取机
• 立式连续逆流离心萃取机
α-Laval ABE-216离心萃取机
ABE-216离心萃取机轻重液走向示意图
萃取分离原理及设备

萃取分离原理及设备

萃取分离原理及设备
创新研究
科研人员正在不断探索新的萃取分离 原理,以期在理论上突破现有技术的 限制,推动萃取分离技术的发展。
萃取分离设备的改进和优化
设备改进
为了提高萃取分离的效率和效果,科研人员正在对萃取设备 进行改进和优化,如增加设备的通量、提高设备的稳定性、 降低设备的能耗等。
智能化发展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萃取分离设备也在逐步实现智 能化控制,以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和操作便捷性。
萃取分离原理及设备
• 引言 • 萃取分离原理 • 萃取分离设备 • 萃取分离的应用 • 萃取分离的未来发展
01
引言
主题简介
01
02
03
萃取分离
是一种基于不同物质在两 种不混溶的液相之间分配 原理的分离技术。
涉及领域
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 食品、环保等领域。
重要性
对于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在食品行业的应用
食用油提取
萃取分离技术用于从植物中提取 食用油,如大豆油、菜籽油等。
风味物质提取
萃取分离可用于提取食品中的风 味物质,如香精、香料等。
食品添加剂制备
通过萃取分离技术,可以制备食 品添加剂,如色素、防腐剂等。
在制药行业的应用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
萃取分离技术用于提取中药中的 有效成分,如黄酮类、皂苷类等。
可以分为静态萃取和动态萃取。
萃取分离的原理和方法
原理
利用物质在两种不相溶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通过适当的操作条件和工艺流程, 使目标物质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方法
包括单级萃取、多级萃取、连续逆流萃取和分部萃取等,具体方法的选择应根 据待分离物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和分离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

萃取设备的操作与控制概要

萃取设备的操作与控制概要

萃取设备的操作与控制概要萃取设备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分离技术设备,主要用于对混合溶液进行分离。

萃取设备的操作与控制主要包括设备的准备、操作步骤、参数控制以及安全措施等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萃取设备的操作与控制概要。

一、设备的准备在进行萃取操作之前,需要对设备进行准备工作。

首先,要检查设备的状态,确保设备没有损坏。

其次,要检查设备的接口和管道是否清洁,并确认设备的工作条件和要求。

最后,要准备好所需要的试剂和溶液,并根据实验需要调整好设备的工作温度和压力。

二、操作步骤1.打开设备安全阀:保证设备内部的压力能够得到适当的释放。

2.打开设备加热系统:根据实验需要设定好设备的温度,并注意设备加热系统的运行情况。

3.选择适当的分离液:根据待分离物质的化学性质和需求选择适当的溶剂,并将其加入设备中。

4.将混合溶液加入设备:将待分离的混合溶液加入设备的进样口,并注意控制进样量的大小。

5.开始萃取操作:根据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实验需求选择适当的操作方式,如搅拌、混合或者提取液的循环等。

6.控制操作参数:根据实验需求,控制操作参数,如搅拌速度、温度、压力、时间等。

7.定期采集样品:根据实验需求,在适当的时间点采集样品以进行分析检测。

8.完成操作工作:根据实验结束条件,完成萃取操作并关闭设备。

三、参数控制控制萃取设备的参数可以有效地提高萃取效果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常见的参数控制有以下几个方面:1.温度控制:根据所需的操作温度,设置设备的加热系统,并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设备的温度。

根据实验需求,可以进行温度的调节和控制,以保持温度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2.搅拌控制:通过调节搅拌速度和时间,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合均匀度和分离效果。

搅拌控制可以通过设备的搅拌器或搅拌电机来实现,并可以根据实验需求进行调整。

3.压力控制:根据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要求,对设备的压力进行控制。

如压力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设备的压力,并根据实验需求进行调节和控制。

4.时间控制:萃取操作中的循环时间、反应时间、提取时间等,都可以通过设备的计时器进行控制。

第七章 萃取

第七章 萃取


一个实际萃取级的分离能力达不到一个理论级,两者的差 异用级效率校正。 一、单级萃取的计算
二、多级错流接触萃取的计算
三、多级逆流接触萃取的计算
一、单级萃取的计算

萃取操作物系的平衡关系一般难以表示为简单的函数关系, 用三角形相图表示比较简便易行。基于杠杆定律的图解方法
kA
B
yA 分配系数 k A xA
yB
式中β --选择性系数 y --组分在萃取相E中的质量分率; x --组分在萃余相R中的质量分率; k --组分的分配系数。 (下标A组分A,B示组分B)
(2)溶剂与原溶剂的互溶度

互溶度越小,两相区越大,萃取操作的范围越大。对于B、S
完全不溶物系,选择性系数达到无穷大,选择性最好,对萃
四、分配系数和分配曲线
1. 分配系数(以kA表示)
溶剂B的分配系数:
分配系数与温度和浓度有关
kA越大,愈有利于萃取分离
对于溶剂S和原溶剂B完全不互溶物系,浓度常用质量分 率X、Y表示,其分配系数表示如下: 溶质A的分配系数:
原溶剂B 的分配系数:
2. 分配曲线
将共轭相组成转换到直角坐标中得到的曲线,将三角形相
y’max的萃取液。y’max 与组 分B、S 之间的互溶度密切相
八. 溶剂(萃取剂)的选择

萃取剂的选取是萃取操作分离效果和经济性的关键。 萃取剂的性能由以下几方面衡量: 选择性是指萃取剂对混合液中各组分的溶解能力的差异。 要求萃取剂对溶质的溶解度要大,对其他组份的溶解度要 小。这种选择性的大小或选择性的优劣通常用选择性系数 β 衡量。
(1) 萃取剂的选择性


选择性系数β 类似于蒸馏过程的α ,反映了A、B组分溶解

萃取分离原理及设备介绍

萃取分离原理及设备介绍

萃取分离原理及设备介绍1. 萃取分离原理萃取分离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分离技术,它利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将混合物中的成分分离出来。

其原理基于成分在不同溶剂相中的溶解度差异,实现了混合物的分离。

在萃取分离过程中,通常使用两种溶剂:萃取剂和被萃取物。

萃取剂是选择性地溶解其中一种或几种成分,而被萃取物是需要被分离的混合物。

萃取剂和被萃取物相接触后,它们会通过扩散作用逐渐分离,并在两相界面上达到平衡分配。

最终,我们可以通过分离两相,将萃取物和被萃取物分别提取出来。

2. 萃取分离设备萃取分离设备是实现萃取分离过程的关键工具。

根据不同的需求,有多种不同类型的设备可供选择。

2.1 液液萃取设备液液萃取设备是最常见的一类设备,它主要用于两相体系的分离。

常见的液液萃取设备包括:•液液萃取漏斗:它是最简单的分离设备之一,通常用于小规模实验室萃取。

液液混合物被注入漏斗中,通过分离液液两相的重力作用,实现分离。

•回流萃取器:回流萃取器是一种连续操作的设备,可以用于大规模的工业生产。

它通常由萃取塔和回流装置组成,具有较高的分离效率和生产能力。

2.2 固液萃取设备固液萃取设备主要用于将溶质从固态物质中萃取出来。

常见的固液萃取设备包括:•过滤装置:过滤装置通过滤网或滤纸将混合物中的固体颗粒分离出来。

这种设备适用于溶液中含有较多固体颗粒的情况。

•离心机:离心机利用离心力将溶质从固体基质中分离出来。

这种设备适用于溶液中含有微小颗粒的情况。

2.3 气相萃取设备气相萃取设备主要用于将挥发性物质从液体或固体基质中萃取出来。

常见的气相萃取设备包括:•萃取头:萃取头是一种装有吸附材料的小型装置,用于从气体中吸附目标物质。

它常用于分析实验室中进行样品前处理。

•挥发性物质萃取器:这种设备通过加热产生蒸汽,将挥发性物质从基质中蒸馏出来。

蒸馏后的气体再通过冷凝器冷却并收集。

3. 萃取分离的应用萃取分离技术在化工、制药、环境保护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化工领域,萃取分离常用于提纯化学品、回收溶剂和分离相互溶解的成分等。

水污染控制工程-4.4 萃取法

水污染控制工程-4.4 萃取法

杂质 溶质 原溶剂
3
二、萃取原理
• 基于溶质在两种互不混溶的溶剂(通常其一是水) 中具有不同的分配能力。
1、分配系数
• 在一定温度下,某溶质A在两溶剂相分配达平衡
时,A在两相中的浓度符合分配定律,即A在两相
中的浓度比为一常数,这个常数称为分配系数,
用K表示。 • K的表达式:
K = [ A](o)
[ A](o) [ A](a)
• D表示出了溶质在两相中的实际平衡分配关系。
• D越大,被萃取物在有机相中的浓度越大,越 容易被萃取。
5
3、萃取率
萃取率(E)=
被萃取物在有机相的总 被萃取物在两相中的总
量 量
×100%
∑ =
[ A]( V o) (o)
×100%
∑ ∑ [ A](a)V(a) + [ A]( V o) (o)
对含酚二甲 苯进行脱酚
进水酚平均浓 度为1400mg/L
2014-7-11
酚浓度为 l00~150mg/L ,脱酚率
为90 ~93%
含酚30% 左右,可 作为回收 酚的原料
18
9
2、萃取操作流程
• 料液被萃取的次数叫级数。
• 萃取剂使用的次数叫效数。
• 萃取操作流程可分为三种:
(1)单级或单效萃取:指料液被萃取一次,同时萃取 剂只使用一次的萃取操作。
(2)多级单效萃取:指料液被多次萃取,每次萃取都 加入新萃取剂(即萃取剂只使用一次)的萃取操作。
(3)多级多效萃取(多效萃取):指料液被多次萃 取,只在第一次萃取时加入新萃取剂的萃取操作。
连续式操作
14
筛板萃取塔
2014-7-11
脉冲筛板萃取塔

4.3 萃取计算

4.3 萃取计算
原料 A+B 萃取剂 S 萃取相 E
萃余相 R
4.3.1 单级萃取
1、原溶剂和萃取剂部分互溶的体系(杠杆规则)
原料 A+B 萃取剂 S
萃取相 E
S用量的计算:
S = F(MF / MS)
R、E的计算:
萃余相 R
A E’m E’
R+E=F+S
R / E = ME / MR R’、E’组成计算:
F
B R’ R M
Y2 =
Y3 =
( B / S 1 )( X
( B / S 1 )( X
2
- X 1)
- X 2)
3
··· ··· ···
YN = ( B / S 1 )( X
N
- X
N
1
)
(4-8c)
12.3.2 多级错流萃取
(1)图解法
Y 1 = - ( B / S 1 )( X 1 - X F )
Y1
E1 E2 E3
(2)解析法
平衡线 Y=mX
1
Y 1 = mX
Y 1 = - ( B / S 1 )( X 1 - X F )
Y1
Y2 Y
E2 E3 E4
E1
E
mS X1 = X
F
/( B
1
+ 1)
萃取因数
令 b1=mS1/B ,则X1=XF/( b1 +1)
Y1 = mX
F
Y3 Y4
0
/( b1 + 1 )
/( b 1 + 1 )
例4-4 含丙酮20%(质量百分率,下同)的水溶液,流量 F=800kg/h,按错流萃取流程,以1,1,2-三氯乙烷萃取其中的丙酮, 每一级的三氯乙烷流量S1=320kg/h。要求萃余液中的丙酮含量降到 5%以下,求所需的理论级数和萃取相、萃余相的流量。操作温度为 25℃,此温度下的平衡数据示于下表。

萃取分离原理及设备论述

萃取分离原理及设备论述

萃取分离原理及设备论述1. 萃取分离原理萃取分离是一种通过溶剂从混合物中选择性地将目标成分分离出来的方法。

在萃取分离中,溶剂的选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常根据所需分离的成分的化学性质和相对亲和力来选择合适的溶剂。

萃取分离的原理基于以下两个基本概念:1.1. 分配系数分配系数是描述物质在两相(通常为液相和液相)之间分配的相对比例的量。

它定义为物质在两相中的浓度比值。

分配系数的大小取决于物质与两相之间的亲和力。

在萃取分离中,我们希望目标成分在两相之间的分配系数较大,以便将其从混合物中有效地分离出来。

1.2. 萃取剂的选择萃取剂是实现萃取分离的核心组成部分。

根据目标成分的化学性质和相对亲和力,我们选择合适的萃取剂。

萃取剂可以是有机溶剂,如醚类、酮类和醇类,也可以是无机溶液,如盐酸、硫酸等。

通过选择合适的萃取剂,可以有效地实现目标成分的分离。

2. 萃取分离设备萃取分离设备是用于实现萃取分离过程的工程设备。

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萃取分离设备:2.1. 液液萃取装置液液萃取装置是一种常见的萃取分离设备,它通常由一个萃取塔和相应的进料、出料管道组成。

在液液萃取装置中,混合物通过萃取塔,并与萃取剂进行接触。

目标组分在两相之间进行分配,并通过出料管道从装置中收集。

2.2. 固液萃取装置固液萃取装置主要用于固体样品中目标成分的萃取分离。

这种设备通常由一个装料筒和相应的溶剂进料、溶剂回收管道构成。

在固液萃取装置中,固体样品与溶剂进行接触,目标成分在两相之间的分配过程中从固体中萃取出来。

2.3. 气液萃取装置气液萃取装置主要用于气体混合物中目标成分的萃取分离。

这种装置通常由一个吸附塔和相应的进气、出气管道组成。

气体混合物通过吸附塔,在吸附剂的作用下,目标成分被吸附并从气体中分离出来。

3. 萃取分离应用萃取分离在许多领域中都有重要的应用,其中一些包括:•化学工业:用于分离和纯化有机化合物,如药物、香料和食品添加剂。

•石油工业:用于分离和提取原油中的有用成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萃取是利用系统中组分在溶剂中有不同的溶解度来分离混合物的单元操作,利用相似相溶原理,萃取有两种方式:液-液萃取,用选定的溶剂分离液体混合物中某种组分,溶剂必须与被萃取的混合物液体不相溶,具有选择性的溶解能力,而且必须有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并有小的毒性和腐蚀性。

如用苯分离煤焦油中的酚;用有机溶剂分离石油馏分中的烯烃;用CCl4萃取水中的Br2.固-液萃取,也叫浸取,用溶剂分离固体混合物中的组分,如用水浸取甜菜中的糖类;用酒精浸取黄豆中的豆油以提高油产量;用水从中药中浸取有效成分以制取流浸膏叫“渗沥”或“浸沥”。

虽然萃取经常被用在化学试验中,但它的操作过程并不造成被萃取物质化学成分的改变(或说化学反应),所以萃取操作是一个物理过程。

萃取是有机化学实验室中用来提纯和纯化化合物的手段之一。

通过萃取,能从固体或液体混合物中提取出所需要的化合物。

用溶剂从液体混合物中提取其中某种组分的操作称为液/液萃取。

萃取是利用溶液中各组分在所选用的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使溶质进行液液传质,以达到分离均相液体混合物的操作。

萃取操作全过程可包括:1.原料液与萃取剂充分混合接触,完成溶质传质过程;2.萃取相和萃余相的分离过程;3.从萃取相和萃余相中回收萃取剂的过程。

通常用蒸馏方法回收。

现以提取含有A、B两组分的混合液中的A组分为例说明萃取操作过程。

选用一种适宜的溶剂S,这种溶剂对欲提取的组分A应有显著的溶解能力,而对其它组分B应是完全不溶或部分互溶(互溶度越小越好)。

所选用的溶剂S称为萃取剂。

待分离的混合液(含A+B)称为原料液,其中被提取的组分A称为溶质,另一组分B(原溶剂)称为稀释剂。

萃取过程的三个步骤:(1)首先将原料液(A+B)与适量的萃取剂S在混合器中充分混合。

由于B与S不互溶,混合器中存在S与(A+B)两个液相。

进行搅拌,造成很大的相界面,使两相充分接触,溶质A由原料液(稀释剂B)中经过相界面向萃取剂S中扩散。

这样A 的浓度在原料液相中逐渐降低,在液相S中逐渐增高。

经过一定时间后,两相中A的浓度不再随时间的增长而改变,称为萃取平衡。

(2)在充分传质后,由于两液相有密度差,静置或通过离心作用会产生分层,以此达到分离的目的。

以萃取剂S为主,并溶有较多溶质A 的一相称为萃取相,以E表示;以稀释剂B为主并含有少量未扩散的溶质A的一相称为萃余相,以R表示。

(3)通常用蒸馏的方法回收S。

脱除S后的萃取相称为萃取液;脱除S 后的萃余相称为萃余液。

选用的萃取剂的原则:①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②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③要易于挥发。

萃取分离设备编辑词条编辑摘要摘要萃取是有机化学实验室中用来提纯和纯化化合物的手段之一。

通过萃取,能从固体或液体混合物中提取出所需要的化合物。

萃取分离设备就是利用萃取方法,将化合物提纯和纯化的设备。

目录1基本原理2名词解释3工作流程4设备类型5设备选择6微波萃取设备展开目录1基本原理2名词解释3工作流程4设备类型5设备选择6微波萃取设备7全自动射流萃取…8罐式微波萃取设备9萃取剂的选择收起编辑本段基本原理利用化合物在两种互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系数的不同,使化合物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外一种溶剂中。

经过反复多次萃取,将绝大部分的化合物提取出来。

分配定律是萃取方法理论的主要依据,物质对不同的溶剂有着不同的溶解度。

同时,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加入某种可溶性的物质时,它能分别溶解于两种溶剂中,实验证明,在一定温度下,该化合物与此两种溶剂不发生分解、电解、缔合和溶剂化等作用时,此化合物在两液层中之比是一个定值。

不论所加物质的量是多少,都是如此。

编辑本段名词解释对于液体混合物的分离设备,除可采用蒸馏的方法外,还可采用萃取的方法,即在液体混合物(原料液)中加入一个与其基本不相混溶的液体作为溶剂,造成第二相,利用原料液中各组分在两个液相中的溶解度不同而使原料液混合物得以分离。

液-液萃取,亦称溶剂萃取,简称萃取或抽提。

选用的溶剂称为萃取剂,以S表示;原料液中易溶于S的组分,称为溶质,以A表示;难溶于S的组分称为原溶剂(或稀释剂),以B表示。

如果萃取过程中,萃取剂与原料液中的有关组分不发生化学反应,则称之为物理萃取,反之则称之为化学萃取。

编辑本段工作流程萃取操作的基本过程:将一定量萃取剂加入原料液中,然后加以搅拌使原料液与萃取剂充分混合,溶质通过相界面由原料液向萃取剂中扩散,所以萃取操作与精馏、吸收等过程一样,也属于两相间的传质过程。

搅拌停止后,两液相因密度不同而分层:一层以溶剂S为主,并溶有较多的溶质,称为萃取相,以E表示;另一层以原溶剂(稀释剂)B为主,且含有未被萃取完的溶质,称为萃余相,以R表示。

若溶剂S和B为部分互溶,则萃取相中还含有少量的B,萃余相中亦含有少量的S。

萃取操作并未有得到纯净的组分,而是新的混合液:萃取相E和萃余相R。

为了得到产品A,并回收溶剂以供循环使用,尚需对这两相分别进行分离。

通常采用蒸馏或蒸发的方法,有时也可采用结晶等其它方法。

脱除溶剂后的萃取相和萃余相分别称为萃取液和萃余液,以和表示。

对于一种液体混合物,究竟是采用蒸馏还是萃取加以分离,主要取决于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

一般地,在下列情况下采用萃取方法更为有利:(1)原料液中各组分间的沸点非常接近,也即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接近于1,若采用蒸馏方法很不经济;(2)料液在蒸馏时形成恒沸物,用普通蒸馏方法不能达到所需的纯度;(3)原料液中需分离的组分含量很低且为难挥发组分,若采用蒸馏方法须将大量稀释剂汽化,能耗较大;(4)原料液中需分离的组分是热敏性物质,蒸馏时易于分解、聚合或发生其它变化。

编辑本段设备类型据两相接触方式的不同,萃取设备可分为逐级接触式和微分接触式两类。

在逐级接触式设备中,每一级均进行两相的混合与分离,故两液相的组成在级间发生阶跃式变化。

而在微分接触式设备中,两相逆流连续接触传质,两液相的组成则发生连续变化。

根据外界是否输入机械能,萃取设备又可分为有外加能量和无外加能量两类。

若两相密度差较大,萃取时,仅依靠液体进入设备时的压力差及密度差即可使液体有较好分散和流动,此时不需外加能量即能达到较好的萃取效果;反之,若两相密度差较小,界面张力较大,液滴易聚合不易分散,此时常采用从外界输入能量的方法来改善两相的相对运动及分散状况,如施加搅拌、振动、离心等。

1.混合澄清器混合澄清器是使用最早,而且目前仍广泛应用的一种萃取设备,它由混合器与澄清器组成。

在混合器中,原料液与萃取剂借助搅拌装置的作用使其中一相破碎成液滴而分散于另一相中,以加大相际接触面积并提高传质速率。

两相分散体系在混合器内停留一定时间后,流入澄清器。

在澄清器中,轻、重两相依靠密度差进行重力沉降(或升浮),并在界面张力的作用下凝聚分层,形成萃取相和萃余相。

混合澄清器可以单级使用,也可以多级串联使用。

混合澄清器具有如下优点:(1)处理量大,传质效率高,一般单级效率可达80%以上;(2)两液相流量比范围大,流量比达到1/10时仍能正常操作;(3)设备结构简单,易于放大,操作方便,运转稳定可靠,适应性强;(4)易实现多级连续操作,便于调节级数。

混合澄清器的缺点是水平排列的设备占地面积大,溶剂储量大,每级内都设有搅拌装置,液体在级间流动需输送泵,设备费和操作费都较高。

2.萃取塔通常将高径比较大的萃取装置统称为塔式萃取设备,简称萃取塔。

为了获得满意的萃取效果,萃取塔应具有分散装置,以提供两相间良好的接触条件;同时,塔顶、塔底均应有足够的分离空间,以便两相的分层。

两相混合和分散所采用的措施不同,萃取塔的结构型式也多种多样。

其分类为:(1)喷洒塔;(2)填料萃取塔;(3)筛板萃取塔;(4)脉冲筛板塔;(5)往复筛板萃取塔;(6)转盘萃取塔(RDC塔)。

3.离心萃取器离心萃取器是利用离心力的作用使两相快速混合、分离的萃取装置。

离心萃取器的类型较多,按两相接触方式可分为逐级接触式和微分接触式两类。

在逐级接触式萃取器中,两相的作用过程与混合澄清器类似。

而在微分接触式萃取器中,两相接触方式则与连续逆流萃取塔类似。

(1)转筒式离心萃取器重液和轻液由底部的三通管并流进入混合室,在搅拌桨的剧烈搅拌下,两相充分混合进行传质,然后共同进入高速旋转的转筒。

在转筒中,混合液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重相被甩向转鼓外缘,而轻相则被挤向转鼓的中心。

两相分别经轻、重相堰流至相应的收集室,并经各自的排出口排出。

转筒式离心萃取器结构简单,效率高,易于控制,运行可靠。

(2)芦威式离心萃取器(Luwesta)芦威式离心萃取器简称LUWE离心萃取器,它是立式逐级接触式离心萃取器的一种。

其主体是固定在壳体上并随之作高速旋转的环形盘。

壳体中央有固定不动的垂直空心轴,轴上也装有圆形盘,盘上开有若干个喷出孔。

(3)波德式离心萃取器(Podbielniak)波德式离心萃取器亦称离心薄膜萃取器,简称POD离心萃取器,是一种微分接触式的萃取设备,波德式离心萃取器由一水平转轴和随其高速旋转的圆形转鼓以及固定的外壳组成。

离心萃取器的优点是结构紧凑,生产强度高,物料停留时间短,分离效果好,特别适用于两相密度差小、易乳化、难分相及要求接触时间短,处理量小的场合。

缺点是结构复杂、制造困难、操作费高。

编辑本段设备选择萃取设备的类型较多,特点各异,物系性质对操作的影响错综复杂。

对于具体的萃取过程,选择萃取设备的原则是:在满足工艺条件和要求的前提下,使设备费和操作费之和趋于最低。

萃取设备的选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人员的实践和经验。

常见体系以及要求不高的场合,可以采用类比法选用。

对于分离目标要求较高的特定对象,则应当进行萃取实验研究,取得相应的萃取动力学、热力学数据,避免选型失误。

通常选择萃取设备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需要的理论级数当需要的理论级数不超过2~3级时,各种萃取设备均可满足要求;当需要的理论级数较多(如超过4~5级)时,可选用筛板塔;当需要的理论级数再多(如10~20级)时,可选用有外加能量的设备,如混合澄清器、脉冲塔、往复筛板塔、转盘塔等。

2.生产能力处理量较小时,可选用填料塔、脉冲塔;处理量较大时,可选用混合澄清器、筛板塔及转盘塔。

离心萃取器的处理能力也相当大。

3.物系的物性对密度差较大、界面张力较小的物系,可选用无外加能量的设备;对密度差较小、界面张力较大的物系,宜选用有外加能量的设备;对密度差甚小、界面张力小、易乳化的物系,应选用离心萃取器。

对有较强腐蚀性的物系,宜选用结构简单的填料塔或脉冲填料塔。

对于放射性元素的提取,脉冲塔和混合澄清器用得较多。

物系中有固体悬浮物或在操作过程中产生沉淀物时,需定期清洗,此时一般选用混合澄清器或转盘塔。

另外,往复筛板塔和脉冲筛板塔本身具有一定的自清洗能力,在某些场合也可考虑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