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明代中后期其他长篇小说案例

合集下载

5、西游记及明代中后期的其他长篇小说

5、西游记及明代中后期的其他长篇小说

三、作者问题
四、版本问题
现存最早刻本是明万历二十年(1592)
金陵世德堂刻本,共一百回。是今天最 通行的版本。 《西游》也有繁简之分。世德堂刻本为 繁本。简本有两种:朱鼎臣编辑《唐三 藏西游释厄传》;杨志和的《西游记 传》。一般认为简本是繁本的删节本。
世 德 堂 刻 本 书 影
世德堂刻本插图
玄奘的两名弟子慧立彦悰所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为了宣扬佛教和师父的丰功伟绩对取经事迹作了夸张的描绘并插入一些带神话色彩的故事演绎了许多佛经故事如狮子王劫女产子西女国生男不举等为后世想象取经途中光怪陆离的神魔传说开了先河
西游记
一、关于玄奘取经



《西游记》源于唐僧玄奘只身赴天竺(今印度)取经的 史实。 玄奘于贞观元年(627)出发,贞观十九年(645)返回, 一路上历经险阻。归国后,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 写成《大唐西域记》,记载了取经途中的艰险和异域风 情,介绍了途经西域各国的山川地貌、政治历史、宗教 文化等状况。 玄奘的两名弟子慧立、彦悰所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 师传》中,为了宣扬佛教和师父的丰功伟绩,对取经事 迹作了夸张的描绘,并插入一些带神话色彩的故事演绎 了许多佛经故事,如狮子王劫女产子,西女国生男不举 等,为后世想象取经途中光怪陆离的神魔传说开了先河。
(二):物性、神性、人性的巧妙结合
小说常常根据精怪所属的动植物习性给
予其神异本领,赋予其相应性格以及人 的七情六欲。 这种手法使每个形象既新奇陌生,又似 曾相识。 孙悟空和猪八戒是典型范例。
(三)浓厚的喜剧色彩
将降妖除魔游戏化。
着力塑造了猪八戒喜剧人物形象。
猪八戒好笑并非因为有缺点,而是因为他对缺 点丝毫不加掩饰或掩饰得很拙劣。

经典:第六章--《水浒传》与英雄传奇小说

经典:第六章--《水浒传》与英雄传奇小说
现在比较通行的说法是:施耐庵作《水 浒传》,在创作过程中得到另一位通俗小 说大师罗贯中的支持与合作。
7
《水浒传》的版本: 版本很复杂,鲁迅先生《中国小说史略》将常
见版本分为繁本与简本两大系统,以行文描写的 详略为区别的标准: • 繁本:文繁事简本,情节丰富,描写细腻,文学 性强。有71回、100回、120回三种;没有征田虎、 王庆的故事。 • 简本:文简事繁本,叙事简约,细节描写少,文 字比较粗糙。有102回、110回、115回、120回、 124回;有征田虎、王庆的故事。
10
《水浒传》的主题思想和主导倾向: 通过描写众多英雄人物的人生道路、性
格命运,就是他们奋斗、成长,以及最终 失败的心路历程,反映了中国社会特定阶 段严峻的历史现实,揭示“官逼民反”, 民不得不反“的历史规律和社会现实,展 现人民群众呼唤英雄、向往平等和谐的社 会秩序的美好愿望。
11
一、小说暴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揭示 了“官逼民反“的社会根源。
2
1、英雄崇拜。从上古神话传说中的英雄,到 水浒英雄,在他们的身上积淀着深厚的英 雄崇拜的民族文化心理。
2、爱国情怀。小说关乎国家和民族存亡的历 史事件为主要内容,歌颂英雄们拯救国家 和民族,具有强烈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 体现出高度的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
3、阳刚风格。小说英雄群像,大力弘扬了震 撼人心的阳刚风格。
1
最早将《水浒传》称为英雄传奇的可能是胡 适先生,他在1920年作《〈水浒传〉考证》中指 出,英雄传奇小说流行的原因在于民间固有的 “崇拜草泽英雄的心理”。稍后的郑振铎发挥了 这一点,明确称《水浒传》是“中国英雄传奇中 最古的著作”(《〈水浒传〉的演化》);在20 世纪30年代所著《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他又 专门列出“讲史与英雄传奇”一章。(“讲史演 义”以记叙历史为主体,艺术上追求历史真实。) 英雄传奇小说的思想、艺术特征主要表现为:

明代文学第六章

明代文学第六章
朱 有 燉 画 像



朱有燉的杂剧创作在体式上对于元杂 剧来说有所改进。比如打破了元杂剧一本 四折、一人主唱等等模式,《牡丹园》一 本五折二楔子,旦、末、外都可以唱。在 《仗义疏财》中有李逵和燕青的对唱。



(二)明代前期的御前侍从剧作家
1、贾仲明
山东淄川人,明成祖时御用侍从。著杂 剧16种,现存5种。相传《录鬼薄续编》出 自其手,这是一本记载元明之际杂剧作家 作品的史料性著作。

明初较少道学气、八股气,有较好艺术 性的戏曲有《精忠记》、《金印记》、 《连环记》、《千金记》等。

二、明中叶传奇
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到了明代中叶 嘉靖年间,明传奇剧的体制逐渐发展完备, 成为了明代剧坛上的主流艺术形式。作家 的创作也更为自觉,更能直面现实,更加 具备战斗精神。这一时期产生了著名的 “三大传奇”。
《宝剑记》剧照
(二)梁辰鱼的《浣纱记》

《浣纱记》剧照
《浣纱记》45出,全剧 以范蠡、西施二人悲欢离 合的爱情为主线,演述了 吴、越两国的兴亡历程。 戏剧歌颂越国君臣的艰苦 奋斗,批判吴国君臣的骄 奢腐化,特别是赞美了范、 西二人为国献身的高尚情 怀。

《浣纱记》是第一部用改进后的昆腔进 行演唱的戏剧,曲腔悠扬柔美,曲辞典雅 工丽。对昆腔的传播有很大的推动力。


(一) 明代前期宫廷剧作家
明代前期的宫廷剧作家的代表 人物主要有皇族朱权、朱有燉以 及御前侍从贾仲明、杨讷等人。



1、朱权
朱元璋第十七子,世称宁献王, 淡泊于政治,而醉心于艺术。

朱权画像

(1)戏曲理论著作: 朱权所写的《太和 正音谱》是我国第一部 戏曲理论著作。在书中 探讨众多的戏曲理论问 题,如古代戏曲的体制 、流派、制曲方式、戏 曲声乐理论以及北杂剧 曲谱等。

第六章:三言与二拍

第六章:三言与二拍

第六章市井闾巷的世态人情——“三言”与“二拍”第一节“三言”、“二拍”的编创者明代的小说名著除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以外,还有古代短篇通俗小说的代表作——“三言”与“二拍”。

“三言”是《喻世明言》(又名《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短篇小说集的简称,由当时著名通俗文学家冯梦龙编纂而成。

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别署龙子犹,又号墨憨斋主人、绿天馆主人、无碍居士、可一居士等,长洲(今苏州)人。

他“早岁才华众所惊”,可在科举场上屡屡败北,直至57岁才选为贡生,61岁任福建寿宁知县,“政简刑清,首尚文学,遇民以恩,待士有礼”(《寿宁县志》)。

65岁归隐乡里。

清兵南下时,曾参与抗清活动,后忧愤而卒。

冯梦龙年轻时曾“逍遥艳冶场,游戏烟花里”(王挺《挽冯梦龙》),与妓女、艺人、市民打成一片。

他酷嗜李贽的学说,崇尚真情,喜爱俗文学。

当时,苏州地区俗文学刊售风气甚浓,受书坊主邀请,他开始从事俗文学的编创活动,曾改编过章回小说《平妖传》、《列国志》,鼓动书商购印《金瓶梅》;纂辑过文言小说及笔记《情史》、《古今谭概》、《智囊》和散曲选集《太霞新奏》;编创了传奇剧本十馀种,合刊为《墨憨斋定本传奇》;收录、编印了民歌《挂枝儿》、《山歌》等等。

而最能代表其俗文学编创成就的,当属“三言”。

“三言”每集40篇,共120篇,分别刊于天启元年(1621)前后、天启四年(1624)、天启七年(1627)。

它们网罗了宋元明以来一些脍炙人口的短篇通俗小说,并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冯梦龙的加工、润饰乃至于再创作,因此艺术成就斐然,出版后受到广泛欢迎。

凌濛初就说:“独龙子犹氏所辑《喻世》等诸言,颇存雅道,时著良规,一破今时陋习,而宋元旧种,亦被搜括殆尽。

肆中人见其行世颇捷,意余当别有秘本,图出而衡之。

不知一二遗者,皆其沟中之断芜,略不足陈已。

”(《拍案惊奇序》)凌氏本人也正是受冯梦龙的影响和书商的请求,才动手编创“二拍”的。

第六章 明代传奇

第六章 明代传奇

3、爱情悲剧中周朝俊的《红梅
记》写得较好。
四、吴江派群体与玉茗堂风格 影响下的剧作家
1、沈璟与吴江派 沈璟改编、创作了17本昆剧, 合称为《属玉堂传奇》。流传至今 的有《红蕖记》、《埋剑记》等。 沈璟的曲学主张比他的戏剧创作 影响大。
他的思想保守,倡导封建伦理
道德的气息比较浓厚;
本色论,强调语言的通俗自然;
《浣纱记》,原名《吴越春秋》。 写范蠡与西施的故事。 以范蠡、西施之间悲欢离合的爱 情为线索,将男女爱情与国事兴亡 结合在一起,将爱情主题与政治主 题融为一体。在戏曲史上具有开创 意义。
3、《鸣凤记》
传为王世贞或其门人所作 它堪称戏曲史上较早、较完整 地反映当时政治事变的悲剧现代戏。
《鸣凤记》,写嘉靖年间夏言、 杨继盛等忠臣义士与严嵩及其党羽 殊死斗争的当朝实事。 “前后同心八谏臣,朝阳丹凤一 时鸣。”剧名即取此意。 它的最大贡献是第一次将当代的 重大政治斗争搬到舞台上,这对后世 的传奇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清代的 《清忠谱》就是受其影响的结果。
二、明代中期三大传奇
1、李开先《宝剑记》
抒发心内愤意、化解胸中垒块,
以其充满战斗激情的烈烈雄风, 强悍地掠过明代开国后近两个世纪 的沉闷剧苑。
《宝剑记》全剧一共五十二出, 是第一部根据小说《水浒传》改编 成的戏曲。 情节作了较大的改动 :主导 思想是忠君爱国,剪除权奸,写 忠与奸的矛盾 这种改动,可能与嘉靖时的 黑暗政治有关。
声律论,强调戏曲创作要讲究
音律。
2、玉茗堂风格的剧作家
戏曲史上将宗汤、学汤较为
明显并有所成就的剧作家们称为
“临川派”,或者称以汤显祖室名 为题的“玉茗堂派”。
强调男女至情,重视个人的感

《满江红》全文

《满江红》全文

《满江红》全文满江红第一章凤求凰(概述故事背景)《满江红》是中国明代作家贵阳新编文学家李之仪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

小说的故事背景设定在明末清初的江南地区,通过描写凤求凰的传奇故事,展示了社会动荡时期的人性、伦理和爱情的历程。

第二章凤鸣岐山(主要人物介绍)1.凤离:________故事的男主人公,一个才华横溢的青年才子,他聪明、机智,为人正直,热血激昂。

2.红袖:________故事的女主人公,一个美丽娴静、聪明伶俐的女子,她是乡村的富家子弟,对凤离一见钟情。

3.岐山:________凤离的好友,他与凤离一同经历了许多挫折与风雨,是他的知己和支持者。

第三章心有人间事(故事的起点)故事从凤离与红袖的相遇开始。

凤离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见到了红袖,被她的美丽和温柔所吸引。

他们之间悄悄地建立了一份纯洁的友谊,但是凤离内心深处却渴望更深一层的感情。

第四章掷地金书(凤离的追求)凤离决心要追求红袖,他写下了一封动情的情书,希望能打动红袖的心。

在他的诚挚和热情之下,红袖终于接受了他的感情,并答应成为他的妻子。

他们坚定地决定一同面对众多的困难和风雨。

第五章春水共长天一色(困难与挑战)婚后不久,凤离和红袖就面临了许多困难和挑战。

社会动荡使得他们的安稳生活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经历了艰难的时刻,他们仍然坚守爱情,互相扶持,共同面对生活的苦难。

第六章芙蓉出水(爱情的蜕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凤离和红袖的爱情也发生了蜕变。

他们逐渐成长为互相信任、理解和支持的伴侣。

他们齐心协力,共同建立了一个美满的家庭,他们的爱情和甜蜜渐渐弥漫在他们的生活中。

第七章锦绣河山(结局与展望)凤离和红袖在经历了许多风雨之后,终于达到了他们的目标。

他们相互扶持,共同努力,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和理想。

最终,他们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走进了幸福的婚姻殿堂。

本文档涉及附件:________1.图片附件:________凤离与红袖的照片。

2.音频附件:________小说中的插曲《满江红》的演唱版本。

明代文学

明代文学

明代文学第一章明代文学概述根据几种目前通行文学史的分期方式,我们可以大致将明代文学划分为三个时期:即前期、中期和后期。

前期为从明初到成化年间,约一百年。

这一时期的文学成就不高,诗歌方面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高启、宋濂和刘基等人,这些人经历了元末战乱,作品较有现实内容;其后出现了歌功颂德的“台阁体”,以杨士奇、杨荣、杨溥为代表。

在小说方面出现了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与施耐庵的《水浒传》。

文言短篇小说的创作则以瞿佑的《剪灯新话》与李昌祺的《剪灯余话》为代表,主要上承唐人传奇笔法而少创变。

戏曲的创作则落入低潮,仅有邱濬、邵璨等人可以一提,然其皆以剧载道,殊无艺术感染力。

中期从成化末年至隆庆年间,约一百年。

这一时期,先是在苏州一带出现了以唐寅、祝允明为首的“吴中四才子”,同时在京城出现了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

他们都提出了复古的口号,比如“前七子”提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主张,给予台阁体文风以沉重打击。

此后又出现了以唐顺之为首的“唐宋派”(著名散文家归有光即被划入此派)和以王世贞、李攀龙为首的“后七子”,均带有复古倾向。

这一时期戏剧的创作开始走出低谷,出现了徐渭的《四声猿》以及梁辰渔的《浣纱记》,后者专为当时经魏良辅改良的昆腔而创作。

著名的长篇小说《水浒传》在这一时期开始流行,神魔小说《西游记》亦于此时问世。

后期为万历至明亡,约七十余年。

这一时期,戏曲创作进入丰收期,汤显祖陆续完成其包括《牡丹亭》在内的“临川四梦”四部剧作。

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沈璟、王骥德等对戏剧进行理论探索的文人。

小说创作在此时也进入高潮,长篇人情小说《金瓶梅词话》、《醒世姻缘传》及神魔小说《封神榜》等先后问世。

在白话短篇小说方面,则有冯梦龙的“三言”与凌蒙初的“二拍”等相继刊刻流行。

诗歌方面则主要出现了以“三袁”兄弟为首的“公安派”和以钟惺、谭元春为代表的“竟陵派”,提倡一种“独抒性灵”或“深幽冷峭”的风格。

晚明时期又出现了一种抒写情性的短小散文——小品文,其代表作家有“三袁”和张岱等人。

第六章-明代传奇

第六章-明代传奇
第六章
明代传奇旳发展与繁华
明代传奇概况
一、概念界定
传奇名称旳演化:最早特指唐代旳短篇文言 小说,宋代话本小说中也有“传奇”一类。 元末明初时也有人将元杂剧称为“传奇”。 自从宋元南戏在明代规范化、典雅化、声腔 化和全国化之后,传奇就成为不涉及杂剧在 内旳明清中长篇戏曲剧本旳总称。
明传奇:在宋元南戏基础上发展演化而 成旳,以南曲为主旳中长篇戏曲旳总称。 带有浓厚旳南方戏剧特征,但又融合了 北曲声腔和元杂剧精髓。伴随四大声腔 发展起来。
《宝剑记》把林冲与高俅旳冲突写成忠与奸旳 斗争;突出了林冲正直不苟、嫉恶如仇旳人格精神; 林冲由小说中旳被动对抗变为主动出击。
2、梁辰鱼旳《浣纱记》,在戏剧史上有着主要旳 位置,一般被以为是第一部用改革后旳昆山腔谱曲 并表演旳传奇剧本。
一、沉重旳政治悲剧。 此剧热情赞美了勾践虚 心纳谏,与臣子团结一致,奋发图强旳精神以及范 蠡、文种等人忠贞不贰旳品格;而夫差旳刚愎自用、 信任奸佞、排斥贤良旳行为予以批判。作品明显地 寄托了作者对明代朝政旳不满和自己旳政治理想。
沈璟编有《南九宫十三调曲谱》被誉为“词 林指南车”。整顿昆曲曲牌达七百种。
沈璟旳理论主张
其一,基本出发点是提倡封建伦理道德。
其二,“本色论”,强调语言旳通俗自然。
其三,“声律论”,影响最大旳方面。
套曲【二郎神】《词隐先生论曲》说:“名为乐府, 须教合律度腔。宁使时人不鉴赏,无使人挠喉捩 嗓。”
二、高尚而又苦涩旳爱情剧。爱情要服从于政治 上旳需要。西施作为范蠡旳情人,却成了范蠡施展 美人计旳工具,对彼此都是一种巨大旳伤害。最终 范蠡看透世事,挂冠归隐,与西施漫游西湖去了。
3、王世贞或其门人所作旳《鸣凤记 》。
全剧四十一出,极写奸相严嵩及其子严世藩独 断专行、残害忠良。他杀害了力主收复河套地域旳 大学士夏言、曾铣;兵部主事杨继盛上奏皇帝,痛 陈严嵩五奸十罪,又惨遭杀害;其妻亦殉节;吴时 中、张鹤楼、董传策等,联名弹劾严嵩,亦发配充 军;郭希颜以“不剪奸雄死不休”旳决心向朝廷进 谏,成果反遭毒手;最终,邹应龙、孙丕扬、林润 等人又经过波折旳斗争,严氏父子终于受到惩处。 作品称上述十大臣为“双忠八义”,热情赞美他们 前仆后继,不惜献出生命旳斗争精神,称誉他们是 “朝阳丹凤一齐鸣”。故以“鸣凤”为此剧命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金瓶梅》
• 艺术价值与影响: • 在中国小说史上,《金瓶梅》有着划时 代的意义。它是古代长篇小说中世情小 说的开山之作,显示了中国小说逐步摆 脱说唱艺术的影响向近代小说转变的轨 迹。它还在中国小说迈向近代写实文学 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步,为古代小说的 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第三节 《金瓶梅》
第二节 《封神演义》和其它神魔小说
• 《封神演义》 100回,明天启年间由钟山逸叟 许仲琳、李云翔根据民间创作(宋元讲史话本 《武王伐纣》)改编而成。主要内容:写殷商 动乱和武王伐纣的历史故事,较多仙佛斗法的 描写,以姜子牙封诸王和武王分封诸侯作结。 它一面托古讽今,曲折反映社会现实、一面描 写神魔斗法,宣扬宿命论和“三教合一”的思 想,糟粕很多,宣扬神权、王权、女人祸水的 封建观念,严重歪曲了小说所反映的社会斗争。 • 艺术价值:人物描写大都概念化;个别细节 较生动,如“哪咤闹海”。
第四节 世情小说及公案小说
• 世情小说有荑荻散人《玉姣梨》,二十 回,写苏有白与白红玉、卢梦梨爱情故 事;《平山冷燕》叙平如衡与冷绛雪, 燕白颔与山黛的爱情故事;《好逑传》 十八回,题“名教中人编次”,写铁中 玉与水冰心的爱情故事。 • 公案小说有《包龙图判百家公案演 义》、《龙图公案》等。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三、艺术价值与影响: • 1,它是我国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 说,而以前的《三国演义》等小说都经过了长 期的民间流传的阶段,是群众与文人共同创作 的结晶; • 2,它创造性地通过一个家庭的普通人物和日 常生活来反映广阔的社会,从此,中国小说史 上除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话小说之外又有 了“世情小说”,而世情小说更接近现代意义 上的“小说”观念;
第三节 《金瓶梅》
• 《金瓶梅》是明代著名的世情小说,是 第一部作家个人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 我国第一部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 说。其作者署名为兰陵笑笑生,有人据 《野获编》书中提到的“为嘉靖间大名 士手笔”推测作者可能是王世贞,或李 开先,或赵南星,或薛应旂,或屠隆, 或贾三近。
第三节 《金瓶梅》
第二节 《封神演义》和其它神魔小说
• 《四游记》 这是四种神魔小说的合称。 《东游记》,又名《上洞八仙传》,作 者兰江吴元泰,写八仙得道的故事 (道);《南游记》,又名《五显灵官 大帝华光天王传》,余象斗编,写华光 救母的故事(佛);《北游记》,又名 《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志传》,余象 斗编,写真武成道降妖的故事(道、 佛);《西游记传》,杨志和编,删节 《西游记,艺术结构更完整、人物描写更细腻, 在题材和细节方面对《红楼梦》有明显 的影响; • 4,它有大量的色情淫秽的描写,对后来 的一些小说创作起了消极作用,如《玉 娇李》、《续金瓶梅》等。
第三节 《金瓶梅》
• 在中国小说史上,《金瓶梅》成功地实现了六项 转变: • 1、从反映古老的历史题材转变为直接反映当前的 现实生活,具有强烈的现实性,明确的时代性;2、从 以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神仙鬼怪转变到以社会上的 普通人物为小说的主人公;3、由追求离奇曲折的故事 情节转变为着力表现普通的日常生活,变传奇的手法 为写实的手法;4、从夸张、粗略的描写转变为细腻逼 真甚至是不避琐屑的细节描写;5、从线性结构开始过 渡到网状结构;6、从相沿加工“说话”艺人的集体创 作转变为作家个人的独立创作。
• 全书一百回,从《水浒传》“武松杀 嫂”一段推衍而成。最早版本为万历四 十五年“东吴弄珠客”序的《金瓶梅词 话》,随后有崇祯年间的《原本金瓶 梅》,两种版本在回目文字及回前韵文 上略有出入,个别章回也有不同。此外 还有清代张竹坡评《金瓶梅》一百回, 实属崇祯本系统。
第三节 《金瓶梅》
• 二、《金瓶梅》的主人公西门庆,金、 瓶、梅分别指他的妾潘金莲、李瓶儿、 庞春梅。全书以土豪恶霸西门庆发迹、 纵欲、暴亡为中心,具体暴露了明中叶 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和统治阶级糜烂的 生活和堕落的灵魂,批判了封建的婚姻 制度、家庭制度、奴婢制度,刻画了一 群帮闲人物的谄媚、卑鄙、欺诈的行为 与寄生生活。
第一节 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小说
• 主要作品有: • 《列国志传》,余劭(sh ao)鱼编,共 八卷,刊于明嘉靖、隆庆年间; • 《新列国志》,冯梦龙编著(《三国演 义》外影响较大的历史演义小说); • 《西汉演义》,甄伟编著
第一节 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小说
• 二、英雄传奇 以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为描写重 点。主要作品有 • 《北宋志传》,熊大木编著,演杨家将故事, 把南宋以来流传的杨家将故事定型化了; • 《隋史遗文》,吉衣主人(袁于令号),其序 是古典小说理论的重要文章。属于“说唐”小 说系统,中心人物是秦琼; • 《英烈传》,相传是武定侯郭勋组织门客所写。
第六章
明中叶后其它长篇小说
• 第一节 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小说 • 一、历史演义 此时大为繁荣,原因有三:1, 社会政治黑暗,作者对时事心怀忧愤却又顾忌 重重,只好借古讽今,寄托理想;2,历史故 事非常丰富,客观上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大 多数文人缺乏现实社会生活的经验,扬长避短, 更易于走创作历史演义小说的道路;3,“讲 史”小说日趋成熟,《三国演义》等历史演义 可资借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