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油藏超前注水理论及其应用
低渗透油藏超前注水理论研究

过外界补充能量来稳 定甚 至提 高低渗透油藏产能。而传统 的三次采油技术并不能适应低渗透 油藏 的储层特征 , 针 对低渗储层弹 塑性 突出、应 力敏 感性强 等特点 , 超 前注水技 术能够 弥补常规注水技术的不足 ,有效保护低渗储层、提 高单井产量 。
一
、
超前 注水技术 的提 出
我 国 目前 已发 现 和投 入开 发 的低 渗 透 油藏 大 部分 都伴 生 着 裂缝 。 这些 裂缝在 原始 的地 层 条件 下绝 大多 数为 隐性 裂缝 ,不 能成 为油气 渗 流通 道 。但 是经 过 人工 压裂 措施 改造 后 ,原始 的与 主应 力方 向一 致 的 隐性 裂缝将 成 为具 备渗 流能 力 的显性 裂缝 ,能够 增 大储 层 的有效 渗流 面积 ,提 高渗 流能 力 。但是 当压 裂强 度过 大或 者常 规注 水压 力过 高 时 这些 裂缝 就会 引起 水窜 。所 以低 渗透 油藏 中裂 缝在 注水 过程 中具 有双 重影 响作 用 ,一方 面能 够提 高储 层 的吸水 能 力 ,而 另一 方面 也容 易形
到 及时 的补 充 ,地层压 力就 会 大幅 度下 降 ,引起 油井 产量 和采 油指 数 迅 速减 小 。而低 渗储 层强 应力敏 感性 使 得 即使在 后期 通过 常规 注水 提 高了地 层压 力后 油井 的产 量和 采油 指数 也难 以恢 复 ,这就 是造 成常 规 注 水开发 不能适 用于低 渗透 油气藏 的一个 主要 原 因。 为 了解 决常 规注 水开发 对 低渗透 储 层造 成伤 害的 问题 ,超 前注 水 技术 已经成 为开 发低 渗透 油藏 的 一种有 效方 法 ,它是 注水 井在 采 油井 投产之 前投 注 ,并且 要求 地 层压 力达 到一 定水平 后再 建 立起 有效 驱替 压力 系统的 一种注采 方式 。
超前注水技术在低渗透油井的应用

超前注水技术在低渗透油井的应用摘要:超前注水在采油井投产前注水,提高地层初始压力,避免了压力降低过快造成的油藏渗透率下降、启动压力梯度增大和原油豁度增大,超前注水使压力梯度升高,加快了渗流速度。
另外,超前注水也能有效地防止指进现象,降低油井产量递减率,最终提高了油藏的采收率。
通过超前注水还可防止原油物性变差,从而导致渗流条件的变差,有效地保证原油渗流通道的畅通,提高注入水波及体积。
而超前注水作为一种全新的注水开发模式能较好地改善开发效果。
关键词:超前注水,低渗透,油井,应用前言低渗透油藏由于受储层物性、敏感性、地应力、压敏等因素影响,对开发技术要求较高,同时随着低渗油藏中高含水期开发难度的加大,注水时机的选择显得更加重要,如何充分发挥低渗油藏的作用,提高低渗油藏储量控制程度、不断提高低渗油藏采收率,同时如何保障注水开采油田良性开发,攻克低渗透油藏开发过程中孔吼变化、压敏等问题,这要求必须进行统筹优化注水时机。
受低渗油藏储层压力下降快,大部分低渗油藏呈现“三低”的开采状态:即:采出程度低,采油速度低,采收率低。
从而造成低渗油藏剩余油富集,剩余油储量规模大,为低渗油藏后期精细开发提供了潜力资源。
同时,受压敏影响,岩石被压缩,孔隙尺寸及结构发生变化,渗透率下降,造成低渗透油藏能量恢复差,油井产能低。
在地层压力低于原始地层压力时,受应力敏感性影响,岩石覆压变化,引起储层孔隙度与渗透率变化,其过程不可逆,最终影响油藏产能与开发效果。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超前注水的开发方式,在保持储层压力基础上,有效抑制压敏相应,保持原始储层孔吼物性,提升区块采收率,从而改善低渗透油田三低现状,提高低渗透区块单井产能,提升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
1超前注水的理念超前注水,指注水井在采油井投产前先期投注,当地层压力上升至高于原始地层压力后,油井再投产并保持该状态进行开采的开发方式。
在现有技术和条件下,优化注采井网、采用先期投注,提前注水时机,精细注采调控,完善工艺配套,强化地面管理,在准确信息录取分析基础上运行节点管理,实现低渗油藏注水开发效益最大化,应用超前注水开发的管理模式和开发理念,优化注水时间,统筹注水量,实现适应油藏特点、能够有效补充地层能量,提升注水效率,满足开发需求的超前注水开发模式,最终让低渗油藏成为油田提高采收率的重要阵地。
低渗透油田超前注水技术应用研究

低渗透油田超前注水技术应用研究低渗透油田超前注水技术应用研究摘要:低渗透油田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和介质变形的特点,超前注水机理的研究及现场试验表明,在低渗透油藏中建立有效的驱替压力系统,降低了因地层压力下降造成的地层伤害和油井的初始含水率,因而提高了投产初期油田的产量,降低了递减率。
?关键词:低渗透油田超前注水启动压力梯度采收率为了改善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提高最终采收率,必须采取保持压力的开发方式。
我国大多数低渗透油田弹性能量小,渗流阻力大,油井投产后,压力下降快,产量递减大,而且压力、产量降低之后,恢复起来十分困难。
为避免产生这种情况,对天然能量小的低渗透油田,宜实行超前注水,保持地层压力的开发原则。
一、超前注水增产机理超前注水是指注水井在采油井投产前投注,油井投产时其泄油面积内含油饱和度不低于原始含油饱和度,地层压力高于原始地层压力,并建立起有效驱替压力系统的一种注采方式。
1.建立了有效的压力驱替系统减小了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低渗透油藏中,描述具有启动压力梯度的渗流规律为:其中:V—渗流速度, cin/s;K—油层渗透率,×103um2;U—液体粘度, mPa.S;入—启动压力梯度;由上式可以看出,只有当gradp>入时,液体才能流动。
亦即当压力梯度增大时,启动压力梯度对液体的影响相应减弱了。
2.降低了因地层压力下降造成的渗透率和油井产能损失油井投产后,排出井眼附近储层中的流体,由于低渗透油藏天然能量小,传导能力差。
短时间难以补充油井能量的消耗,于是出现产量递减,压力下降的现象。
油层压力下降,会导致储层骨架发生弹塑性变形而造成孔隙减小。
渗透率降低。
这样就加剧了油井产量。
压力的递减和下降。
超前注水就可以较好地保持地层压力,减弱储层因压力下降而造成渗透率和油井产能的损失。
3.提高了注入水的波及体积当低渗透油藏采用滞后注水开发方式时,主要是较高渗透层段供液,使得较高渗透层段的压力降落较大。
超前注水技术在低渗透油井的应用

超前注水技术在低渗透油井的应用摘要:低渗透油藏是指渗透率较低的油藏,其开发难度较大,需要采用特殊的采油技术。
其中,超前注水是一种常用的采油技术,其机理是通过在油藏中注入高压水,将岩石中的原油推出来,从而提高采收率。
关键词:超前注水;低渗透油井;机理;应用;1低渗透油藏超前注水概述1.1低渗透油藏的特点低渗透油藏是指渗透率较低的油藏,其特点如下:(1)渗透性差:低渗透油藏的岩石孔隙度和裂缝发育程度较低,导致原油流动阻力大,天然驱动力弱。
(2)启动压力梯度较高:由于地层孔隙度低,原油在流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增大,从而使得启动压力梯度较高。
(3)注水开发效果不佳:由于低渗透油藏的特性,采用传统注水开发方式难以取得良好的开发效果。
1.2超前注水的目的在低渗透油藏开发过程中,超前注水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提高地层压力:通过注入水分子,增加地层压力,降低原油流动阻力,提高原油产量。
(2)促进原油流动:超前注水有助于形成有效的驱动压力,促使原油向井口流动,提高采收率。
(3)减缓地层压力的下降:随着开发的进行,地层压力会逐渐下降,超前注水有助于减缓这种趋势,保持地层压力在合理范围内。
(4)防止井底压力下降:井底压力下降会导致原油流动性变差,超前注水可以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
1.3超前注水机理(1)增加油藏压力:通过注入高压水,可以增加油藏的压力,从而减小原油的黏度,提高流动性。
(2)驱动作用:超前注水形成的压力差驱动原油向井口流动,提高采收率。
(3)促进裂缝扩展:注入水分子可以促进地层裂缝的扩展,增加原油流动通道,提高原油产量。
(4)提高驱油效率:超前注水有助于提高水驱油效率,减少水的波及系数,提高原油采收率。
2低渗透油藏超前注水技术要点分析2.1注水量的控制注水量是超前注水技术的关键之一。
过大或过小的注水量都会影响采收率和生产成本。
因此,需要根据油藏的特点和生产情况,合理控制注水量。
一般来说,注水量应该控制在油藏孔隙度的50%左右,以保证能够充分地扩大孔隙度,提高饱和度,推动原油流动。
超前注水提高特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

收稿日期:2002209229作者简介:车起君(1961-),男,甘肃定西人,工程师,从事石油开发研究。
文章编号:100023754(2003)0120020203超前注水提高特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车起君1,雷均安2,冉玉霞1,贺治勇2(11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安 710021;21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一采油厂,黑龙江大庆 163001)摘要:安塞油田是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地质储量最大的整装级大油田,也是世界著名的特低渗透油田。
因此,进一步提高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及最终采收率是油田开发首要任务。
安塞油田在大面积同步注水开发取得较好效果的同时,不断探索开发的新途径。
通过对超前注水机理的研究及现场试验,建立了有效的驱替压力系统,使地层压力始终保持较高的水平,降低了因地层压力下降造成的地层伤害,抑制了油井的初始含水率,从而提高了投产初期油田的产量,使得油田能够保持较长的稳产期,减缓了递减,提高最终采收率。
关键词:超前注水;理论依据;特低渗透油田;开发试验效果中图分类号:TE35716 文献标识码:A 低渗透油田由于岩性致密、渗流阻力大、压力传导能力差,一般天然气能量都不足、油井自然产能低,如果仅仅依靠天然能量开发,油井投产后,地层压力下降快,产量递减大,一次采收率很低,而且压力、产量降低之后,恢复起来十分困难[1]。
因此,低渗透油田为了提高开发效果,必须采取保持压力的开发方式,实行早期注水。
安塞油田油藏评价、水驱油试验和开发结果,实施早期注水,水驱采收率为20%~25%,较自然能量开采提高215~310倍。
在同步注水采油保持压力水平开发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下。
经过室内研究和试验,生产实践中部分超前注水井的分析总结,得出超前注水是提高低渗透油田最终采收率的又一重要途径。
1 超前注水提高单井产量机理及作用(1)超前注水建立了有效的压力驱替系统根据渗流流体的理论,在极限供油半径内,可动原油的动用程度与渗透率、压力梯度的关系为[2]F =1-51714K -12[A /(Δp/L )n ]+81613K-1[A 2/(Δp/L )2n ]式中 F ———可动油动用程度;K ———渗透率;Δp/L ———压力梯度。
低渗透油藏注水采油技术分析

低渗透油藏注水采油技术分析1. 引言1.1 低渗透油藏注水采油技术分析低渗透油藏注水采油技术是一种提高油田采收率的重要方法,通过向低渗透油藏注入水来增加地层压力,推动原油向井口移动,从而提高油井产量。
这种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限制。
低渗透油藏的特点在于储层孔隙度小、渗透率低,原油粘度大,使得原油开采难度较大。
常见的注水方法包括水平井注水、垂直井注水、注水井组合等,其原理主要是通过水的压力和流动来推动原油移动。
对于低渗透油藏的注水效果评价,可从增产效果、注水井产量、注水效率等方面进行评估。
注水采油技术在低渗透油藏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能够有效提高油田采收率,延长油田寿命。
该技术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如需要大量的水资源、成本高昂等问题。
低渗透油藏注水采油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未来的发展方向可能是在提高注水效率、研究新型注水技术、优化注水方案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实现更高效、更环保的油田开发。
2. 正文2.1 低渗透油藏的特点与挑战低渗透油藏是指孔隙度低、渗透率较小的油藏,通常指渗透率低于0.1md的油藏。
这类油藏的开发面临着很多挑战和特点。
低渗透油藏的渗透率低,导致原油采收率低,开发难度大。
在传统的油田开发中,常规方法往往难以有效开发低渗透油藏,注水采油技术因此成为开发低渗透油藏的重要手段。
由于油藏孔隙度小,岩石紧密,油、水、气三相之间的相互作用较为复杂。
注水采油技术需要更加精细的调控,以确保注水效果和增产效果。
低渗透油藏的特点包括渗透率低、孔隙度小、相互作用复杂等。
克服这些挑战,提高低渗透油藏的采收率,需要有针对性的注水采油技术,以及精细的油田管理和调控措施。
2.2 常见的注水方法及原理分析1. 常见的注水方法包括自然注水、人工注水和压裂注水等。
自然注水是指利用地层自然的水体来进行注水,适用于较浅层低渗透油藏;人工注水是通过人工注入高压水体来提高地层压力,从而推动油向井口流动;压裂注水是利用施加高压力于地层,使地层发生微裂缝,增加地层渗透性,促进注水。
低渗透油藏注水采油技术分析

低渗透油藏注水采油技术分析低渗透油藏是指岩石孔隙度低、孔隙构造复杂、渗透率小的油藏,采收难度大。
针对低渗透油藏的特点,注水采油技术成为了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的有效手段。
本文将就低渗透油藏注水采油技术进行分析,探讨其在低渗透油藏开发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一、低渗透油藏注水采油技术概述低渗透油藏注水采油技术是指通过向油藏中注入压力适当的水来提高油藏压力,改善原油的流动性,促进原油向井口运移的一种采油方法。
该技术通过提高油藏的有效压力,增加原油产量,提高采收率,是提高低渗透油藏开采效果的主要手段之一。
注水采油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注入的水形成压力驱动力,推动油藏中的原油向井口方向移动,从而提高原油产量。
其关键在于合理确定注水井开采方式和注水井井网布局,通过优化注水参数,最大限度地提高注水效果,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二、低渗透油藏注水采油技术的应用及效果分析1. 注水井开采方式低渗透油藏注水井开采方式一般采用短距离水平井,以提高地层的有效开发面积,增加注水效果。
通过水平井的井壁完井技术,可有效降低油水界面的升降程度,减少水淹油层的程度,从而提高了开采效果。
2. 注水井井网布局低渗透油藏注水井井网布局对于注水采油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低渗透油藏开发中,注水井井网布局应根据油藏地质、水驱规律、油气分布等因素进行合理布置,优化井网密度和注水井的位置,以期望在整个油藏中形成合理的水驱体系,从而提高注水效果,提高采收率。
3. 优化注水参数通过调整注水井注入量、注水井开采压力、注水井注水周期等优化注水参数,可以有效提高注水效果。
合理的注水参数设计对于提高采收率非常重要,能够有效调控原油流动方向和速度,提高采收率。
低渗透油藏注水采油技术通过合理的注水井开采方式、井网布局和注水参数优化,能够有效地提高采收率,提高油田开采效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开采方法。
三、低渗透油藏注水采油技术的发展前景随着油田勘探开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低渗透油藏注水采油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
低渗透油藏超前注水理论及其应用

第 2 8卷
第 6期
石
油
学
报
Vo . 8 No 6 12 .
NO . V 20 7 0
20 0 7年 1 1月
Hale Waihona Puke A CTA PET RO LEISI I N CA
文 章 编 号 : 2 32 9 ( 0 7 0 — 0 80 0 5 —6 7 2 0 ) 6 0 7 — 4
低 渗 透 油 藏 超 前 注 水 理 论 及 其 应 用
王道 富 李 忠 兴 赵 继 勇 何 永 宏 郝 斐
( 中 国石 油 长 庆 油 田公 司 陕 西 西 安 1 702 ; 2 101 .中 国 石 油 长 庆油 田公 司勘 探 开 发研 究 院 北 京 12 4 ) 0 2 9 陕西西安 702 ; 1 0 1 3 .中 国石 油 大 学 石 油 天 然 气 工 程 学 院
线性 渗 流 数 学模 型 , 出 了在 超 前注 水 期运 用保 持 合 理 地 层 压 力 水 平 、 水 压 力 、 水 强度 和 注 水 时 机 的 开 发 技 术 , 长 庆 等 低 渗 提 注 注 在 透 油 田现 场 应 用 后 取 得 较 好 的开 发 效 果 , 高 单 井 产 量 1 % ~ 2 % 。 提 5 0
W a g Da f LiZ o g i g n ou h n xn Z a io g h oJy n H eYo g o g n h n Ha i oFe
( . to iaCh n ig l ed Co a y,Xia 1 0 1 C ia 1 PerCh n a gqn oifil mp n ’n70 2 , hn 2 Ree rh I siu eo Per lu Ex oa ina d Deeo me t . sa c n t t f toe m plr to n v lp n ,Per C i aC a g ig Oi ed Co a y, t to h n h n qn l l mp n fi Xia 1 0 1 Ch n ’ n7 0 2 , ia; 3 Colg f Per lu En ie rn . le eo toe m g n e ig,C i aUn v riy o toe m ,Bejn 0 2 9,Chn ) h n ie st f Per lu ii g 1 2 4 i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低渗透油藏渗流特征
11 1 介质变形的影响
低渗透油藏大多属应力敏感性油藏 , 随着注入水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90210019 ) 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 20060425001 ) 联合资助 。 作者简介 : 王道富 ,男 ,1955 年 10 月生 ,1982 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 ,现为长庆油田公司总经理 ,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 主要从事低渗透油气藏勘探开 发研究与管理工作 。EΟ mail :wdf _ cq @pet rochina. com. cn
Abstract : The low2permeability reservoir is noticeably characterized wit h t hreshold p ressure gradient and medium defo rmation , which makes high filt ration resistance , low oil p roductivity , quickly decline of oil p roduction and low oil recovery during reservoir develop2 ment . The changing rules of t hreshold p ressure and medium deformatio n were described quantitatively o n t he basis of p hysical simu2 latio n experiment . The effect s of media deformatio n on fo rmation parameters were analyzed. A model for non2linear seepage of low2 permeability reservoir was built on t he basis of labo ratory experiment , filt ration t heory ,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pilot testing. The st udy result shows t hat reaso nable p ressure level , injection p ressure , injectio n intensity , and injection time in t he stage of advance water2flooding should be determined. The t heo ry of advance water2flooding was applied in Changqing Oilfield , and t he p roduction rate of oil was raised by 15 % to 20 % . Key words : low2permeability reservoir ; t hreshold p ressure gradient ; medium defo rmation ; no n2linear flow ; advance water2flooding ; injectio n parameters ; mat hematical model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 11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 陕西西安 710021 ; 21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陕西西安 710021 ;
31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 北京 102249 )
摘要 : 低渗透油藏最显著的特征是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和介质变形现象 ,这使其在开发过程中渗流阻力增大 、 单井产量降低 ,递减速 度加快 ,稳产难度加大 ,并降低最终采收率 。对低渗储层启动压力梯度和介质变形进行了物理模拟实验 ,定量描述了两者的非线性 变化规律 ,分析了介质变形对储层物性参数的影响 。通过室内实验 、 渗流理论 、 数值模拟以及矿场试验研究 , 建立了低渗透油藏非 线性渗流数学模型 ,提出了在超前注水期运用保持合理地层压力水平 、 注水压力 、 注水强度和注水时机的开发技术 ,在长庆等低渗 透油田现场应用后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 ,提高单井产量 15 %~20 % 。 关键词 : 低渗透油藏 ; 启动压力梯度 ; 介质变形 ; 非线性渗流 ; 超前注水 ; 注水参数 ; 数学模型 ; 中图分类号 : T E3571 6 文献标识码 : A
- 3
式中 p 为地层压力 , Pa ; pc 为上覆岩层压力 , Pa ; pw 为井底流压 , Pa ; pe 为地层压力 , Pa ;μ 为流体粘度 , Pa・ s ; B 为流体体积系数 ; r 为半径 , m ; rw 为井眼半 径 ,m ; re 为供给半径 , m ; h 为油藏厚度 , m ; Q 为油井 产量 , m3 / s 。 11 4 低渗透油藏不稳定渗流 在任一时刻 ,油藏径向上可分为压力波影响到的 激动区及其边界外的原始油藏区域 ,激动区边界 R ( t) 随时间向外拓展 。考虑流体运动方程和边界条件 , 最 终得到地层压力分布表达式为 Q ( t) μB pc - pw S r ln +1 p = pe + σ R ( t) 2π K0 h 0
第 28 卷 第6期 2007 年 11 月 文章编号 : 0253Ο 2697 ( 2007 ) 06Ο 0078Ο 04
石
油
学
报
Vol. 28 Nov.
AC TA P E TROL EI SIN ICA
No . 6
2007
低渗透油藏超前注水理论及其应用
王道富1 李忠兴1 赵继勇2 何永宏2 郝 斐3
Advance water2flooding theory f or lo w 2permeabil ity reservoirs and its application
Wang Daof u1 Li Zho ngxing1 Zhao J iyo ng2 He Yo ngho ng2 Hao Fei3
G = c K0
-
n
(2)
图1 岩心渗透率与有效覆压关系曲线
Fig . 1 Relative curves of core permeability with effective stress
式中 G 为启动压力梯度 , Pa/ m ; c 和 n 为实验系数 , 其中 n 约为 1 。 11 3 低渗透油藏稳定渗流模型 在低渗透油藏开发过程中 , 综合考虑非线性影响 因素的产能方程为 S π K0 h ( A - G re ) pc - pe 2 (3) Q = ・ σ μB 0
S
+ Gre
rw rw +1 re re
从图 2 中 可以 看出 , 当岩 心渗 透率 小于 11 0 × 2 10 μm 以后 ,应力敏感系数急剧增加 。对于特低渗 油藏 ,应力敏感的影响显著增强 , 只要存在压力降 , 就 会有渗透率的损失 。因此 , 搞好低渗油藏开发的关键 是保持合理的地层压力 ,优化超前注水参数 。 11 2 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第6期
王道富等 : 低渗透油藏超前注水理论及其应用
79
着岩心渗透率的减小 ,启动压力梯度急剧增加 ,两者之 间呈幂函数关系 ,其表达式为
( 1 . Pet roChi na Chan gqi n g Oi l f iel d Com p any , X i’ an 710021 , Chi na; 2 . Research I nstit ute of Pet roleum Ex p loration an d Develop ment , Pet roChi na Chan gqi n g Oi l f iel d Com p any , X i’ an 710021 , Chi na; 3 . Col le ge of Pet roleum En gi neeri n g , Chi na U ni versit y of Pet roleum , B ei j i n g 102249 , Chi na)
-
应力敏感系数与实验中岩心所受的最大围压无 关 ,在直角坐标系中与初始渗透率为幂函数关系 (图 2) 。
地层压力分布公式为
p = pe
-
pe - pw
-
A 1
-
rw re
-
B
-
1
・ ln
r
r re (4)
rw pe - pw + A ln B re
1
・1
-
re
其中
A = [ pe - pw - G ( re - rw ) ]/ 1 +
-
rw re
-
rw
-
ln
rw re
1 +
re re
-
rw
rw ・ re
pc pe pc - pw B = ln
图2 岩心初始渗透率与应力敏感系数的关系 Fig . 2 Relation bet ween core permeability and sensitive stress factor
G[ R ( t)
-
低渗透油藏存在启动压力梯度 。分别用模拟油 、 地层水 、 注入水和蒸馏水测量了长庆油田某油层 119 块特低渗岩心的启动压力梯度 , 岩心空气渗透率为 - 3 2 ( 01 022 ~81 057 ) × 10 μm 。实验结果 ( 图 3 ) 表明 : 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