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操作系统的安全与保护
《操作系统安全》第七章_Windows系统安全增强

• 面對網路攻擊時,端口對於駭客來說至關重要。TCP/IP協 議中的端口,端口號的範圍從0到65535。每一項服務都對 應相應的端口。比如我們流覽網頁時,需要伺服器提供 WWW服務,端口是80,smtp是25,ftp是21,如果企業中 的伺服器僅僅是檔服務或者做內網交換,關閉一部分端口 未嘗不可。因為在關閉端口後,可以進一步保障系統的安 全。
• 對Windows操作系統的絕大部分攻擊均是針對系 統服務來進行的,Windows2000、NT等系統默認 安裝時,啟動了許多不必要的系統服務。對於默 認啟用的服務,在確認不需要的前提下儘量關閉。 關閉不必要的服務能有效降低系統風險。除應用 程式需要外,禁止安裝和啟用IIS服務、檔與列印 共用服務。對於其他默認啟用的服務,在確認不 需要的前提下,儘量關閉。
NOVELL 服务器
IPX
行情组件
B 银行
IPX:9001 刷卡自助 热自助 DOS 电话委托 第三方
柜台终端
UDP: 18515 服务部 AR
UDP: 18515 柜台终端
NOVELL 服务器
IPX
TCP:8888 行情组件 老版 AR IPX: 9001 刷卡自助 热自助
7.1.2服務
• Windows服務使用戶能夠創建在它們自己的 Windows會話中可長時間運行的可執行應用程式。 這些服務可以在電腦啟動時自動啟動,可以暫停 和重新啟動而且不顯示任何用戶介面。這使服務 非常適合在伺服器上使用,或任何時候,為了不 影響在同一臺電腦上工作的其他用戶,需要長時 間運行功能時使用。還可以在不同於登錄用戶的 特定用戶帳戶或默認電腦帳戶的安全上下文中運 行服務。
• 1. TCP/IP • TCP/IP(傳輸控制協議/Internet協議)的歷史應當追溯到 Internet的前身————ARPAnet時代。為了實現不同網路 之間的互連,美國國防部於1977年到1979年間制定了 TCP/IP體系結構和協議。TCP/IP是由一組具有專業用途的 多個子協議組合而成的,這些子協議包括TCP、IP、UDP、 ARP、ICMP等。TCP/IP憑藉其實現成本低、在多平臺間通 信安全可靠以及可路由性等優勢迅速發展,並成為 Internet中的標準協議。目前,TCP/IP已經成為局域網中的 首選協議,在最新的操作系統(如Windows XP、Windows Server 2003等)中已經將TCP/IP作為其默認安裝的通信協 議。
计算机操作系统(徐甲同版)第7章

第7章 Linux操作系统简介
多年以来,BSD版本的UNIX一直在学术环境中占据主导 地位,但最终AT&T的UNIX System V版本则成为商业领域的 主宰。System V UNIX吸收了BSD大多数重要的优点,并且增 加了一些自己的优势。然而,BSD的进一步改进由外界开发者 延续下来,到今天还在继续进行。正在进行的UNIX系列开发 中有几个独立的版本是直接起源于BSD 4.4。
第7章 Linux操作系统简介
(2) 它的开发是基于一组优秀的概念。UNIX是一个简单却 非常优秀的模型。在Linux创建之前,UNIX已经有20年的发展 历史。Linux从UNIX的各个流派中不断吸取成功经验,模仿 UNIX的优点,抛弃UNIX的缺点,使Linux 成为了UNIX系列 中的佼佼者。
第7章 Linux操作系统简介
(5) 速度(Speed)。速度几乎是最重要的衡量标准,虽然其 等级比健壮性、安全性和(有些时候的)兼容性的等级要低,然 而它却是代码最直观的几个方面之一。Linux内核代码经过了 彻底的优化,而最经常使用的部分(例如调度程序)则是优化工 作的重点。
第7章 Linux操作系统简介
第7章 Linux操作系统简介
(3) 它的开发过程是公开的。Linux最强大的生命力还在于 其公开的开发过程。每个人都可以自由获取内核源程序,每个 人都可以对源程序加以修改,而后他人也可以自由获取你修改 后的源程序。如果你发现了缺陷(bug),则可以对它进行修正。 如果你有什么最优化或者新的创意,则也可以直接在系统中增 加功能。当发现一个安全漏洞后,你可以通过编程来弥补这个 漏洞。由于你拥有直接访问源代码的能力,因此可以直接通过 阅读代码来寻找缺陷,或是效率不高的代码,或是安全漏洞, 以防患于未然。
计算机安全 第7章 病毒防护

第7章病毒防护主讲:×××7.1 病毒的基本特征7.1.1 常见的计算机的病毒7.1.2 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结构7.1.3 计算机病毒的共同特征7.1.4 计算机病毒的新特点7.1.1 入侵检测方法1.木马病毒木马病毒源于古希腊的特洛伊木马神话,它是把自己伪装在正常程序内部的病毒,这种病毒程序还是木马。
木马病毒带有黑客性质,它有强大的控制和破坏能力,可窃取密码、控制系统、7.1.1 入侵检测方法2.宏病毒宏是一系列由用户编写或录制的命令和指令,用来实现任务执行的自动化。
的具有病毒特征的宏集合。
它的危害性大,以二进制文件加密压缩格式存入.doc或.dot文件中,所有打开的Word文档都会在自动保存时被传染。
7.1.1 入侵检测方法3.宏病毒蠕虫病毒是一种能自我复制的程序,并能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传播,它消耗大量系统资源,网络瘫痪。
蠕虫病毒的传染目标是互联网内的所有计算机,其传播方式分为两类:一类是利用系播。
7.1.1 入侵检测方法4.宏病毒PE病毒是指所有感染Windows操作系统中PE文件格式的病毒。
PE病毒大多数采用Win 32文件)并把自己的代码加到EXE文件尾部,修改原程序的入口点以指向病毒体,PE病毒没本身没有什么危害,但被感染的文件可能被破坏。
7.1.1 入侵检测方法5.宏病毒脚本病毒通常是用JavaScript或者VBScript 通过网页进行传播,一旦用户运行了带有病毒的给用户使用计算机带来不便。
VBS脚本病毒是使用VBScript编写的,以宏病毒和新欢乐时光病毒为典型代表。
VBS脚本病毒编写简单,破坏力大,感染力强。
这类病毒通传播范围大。
7.1.1 入侵检测方法5.恶意网页病毒网页病毒主要是利用软件或系统操作平台等本标记语言)内的Java Applet小应用程序、JavaScript脚本语言程序或ActiveX控件,强行程序,或非法控制系统资源,盗取用户文件,或恶意删除硬盘文件、格式化硬盘。
第七章 信息系统、信息设备和保密设施设备管理制度

第七章信息系统、信息设备和保密设施设备管理制度一、总则1.为加强和规范公司信息系统、信息设备和存储设备的保密管理工作,确保国家秘密的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保密标准》要求,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规定。
2.本规定适用于公司范围内的信息系统、信息设备和存储设备的保密管理工作。
本规定所称信息系统、信息设备和存储设备是指公司在日常工作中配备和使用的各类应用系统、服务器、计算机、网络设备、外部设施设备、存储介质、办公自动化设备、声像设备和安全保密产品。
3.信息设备包括:服务器、终端、堡垒机、交换机、路由器、网关、网闸、VPN设备、KVM设备、各类台式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各种工作站、非线性编辑机、工业控制机、打印机、制图机、绘图仪、扫描仪、投影仪等。
4.存储设备包括:移动硬盘、光盘、U盘、软盘、存储卡、记忆棒等。
5.安全保密产品包括:计算机病毒查杀工具、密码产品、身份鉴别设备(IC卡、USB Key、指纹仪等)、访问控制设备、输入输出控制产品、安全审计系统、入侵监测系统、边界控制和防护系统、电磁辐射和传导泄漏发射防护产品、存储保护系统、信息消除工具、移动存储设备销毁工具、检查工具等。
6.信息设备和存储设备的保密管理工作,遵循“谁主管,谁负责”和“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制度、分清职责、分级管理、逐级落实、责任到人。
7.本单位没有建设涉密信息系统,采用单台计算机处理涉密信息。
二、信息设备和保密设施设备管理要求1.计算机安全保密管理员负责信息系统、信息设备和存储设备的运行维护及信息系统、信息设备和存储设备的安全保密管理;该岗位组织制定由信息安全策略、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等组成的信息安全保密管理体系文件,维护工作的操作内容和处理过程应留有工作记录和日志文档,并妥善保存,组织对信息系统、信息设备和存储设备的安全保密检查。
2.各部门主管领导对本部门信息系统、信息设备和存储设备的保密管理工作负领导责任,信息系统、信息设备和存储设备的责任人和使用人员负直接责任。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七章】 汤子瀛版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七章】1.试画出微机和主机中常采用的I/O系统结构图。
微机中常采用的I/O系统结构图为:主机中常采用的I/O系统结构图为:2.试说明设备控制器的构成。
设备控制器的构成如图所示:由上图可见,设备控制器由以下三部分组成:(1)设备控制器与处理机的接口,该接口用于实现CPU与设备控制器之间的通信,提供有三类信号线:数据线、地址线和控制线。
(2)设备控制器与设备的接口,可以有一个或多个接口,且每个接口连接一台设备。
每个接口都存在数据、控制和状态三种类型的信号。
(3)I/O逻辑,用于实现对设备的控制。
其通过一组控制线与处理机交互,处理机利用该逻辑向控制器发送I/O命令,I/O逻辑对收到的命令进行译码。
3.为了实现CPU与设备控制器之间的通信,设备控制器应具有哪些功能?为了实现CPU与设备控制器之间的通信,设备控制器应具有如下功能:(1)接受和识别命令。
CPU可以向控制器发送多种不同的命令,设备控制器应能接收并识别这些命令。
设置控制寄存器来存放所接收的命令和参数。
(2)数据交换,指实现CPU与控制器之间、控制器与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
设置数据寄存器来存放有关数据。
(3)设备状态的了解和报告。
控制器记录下所连接设备的状态以供CPU了解。
为此,要在控制器中设置一状态寄存器,用其中的每一位反映设备的某一状态。
(4)地址识别。
配置地址译码器以便于正确识别设备地址。
4.分别就字节多路通道、数据选择通道和数组多路通道进行解释。
①字节多路通道含有许多非分配型子通道分别连接在低、中速I/O设备上,子通道按时间片轮转方式共享主通道,按字节方式进行数据传送。
具体而言,当第一个子通道控制其I/O 设备完成一个字节的交换后,便立即腾出字节多路通道(主通道),让给第二个子通道使用;当第二个子通道也交换完一个字节后,又依样把主通道让给第三个子通道使用,以此类推。
转轮一周后,重又返回由第一个子通道去使用主通道。
②数组选择通道只含有一个分配型子通道,一段时间内只能执行一道通道程序、控制一台设备按数组方式进行数据传送。
网络信息安全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网络安全综述1.什么是网络安全答: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计算机系统安全的定义是: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和采用的技术和管理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遭到破坏、更改和泄露。
由此可以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理解为:通过采用各种技术和管理措施,使网络系统正常运行,从而确保网络数据的可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
美国国家安全电信和信息系统安全委员会(NSTISSC)对网络安全作如下定义:网络安全是对信息、系统以及使用、存储和传输信息的硬件的保护。
2.网络安全包括哪些内容答:1)物理安全(1)防静电(2)防盗(3)防雷击(4)防火(5)防电磁泄漏2)逻辑安全(1)用户身份认证(2)访问控制(3)加密(4)安全管理3)操作系统安全4)联网安全3.网络安全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哪几方面答:1)物理威胁(1)身份识别错误。
(2)偷窃。
(3)间谍行为。
(4)废物搜寻。
2)系统漏洞造成的威胁(1)不安全服务。
(2)乘虚而入。
(3)配置和初始化。
3)身份鉴别威胁(1)编辑口令。
(2)口令破解。
(3)口令圈套。
(4)算法考虑不周。
4)线缆连接威胁(1)拨号进入。
(2)窃听。
(3)冒名顶替。
5)有害程序(1)病毒。
(2)更新或下载。
(3)特洛伊木马。
(4)代码炸弹。
4.在网络安全中,什么是被动攻击什么是主动攻击答:被动攻击本质上是在传输中的窃听或监视,其目的是从传输中获得信息。
被动攻击分为两种,分别是析出消息内容和通信量分析。
被动攻击非常难以检测,因为它们并不会导致数据有任何改变。
然而,防止这些攻击是可能的。
因此,对付被动攻击的重点是防止而不是检测。
攻击的第二种主要类型是主动攻击,这些攻击涉及某些数据流的篡改或一个虚假信息流的产生。
这些攻击还能进一步划分为四类:伪装、重放、篡改消息和拒绝服务。
5.简述访问控制策略的内容。
答:访问控制是网络安全防范和保护的主要策略,它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用和非常访问。
网络安全技术 习题及答案 第7章 Linux 操作系统安全

网络安全技术习题及答案第7章 Linux 操作系统安全
网络安全技术习题及答案第7章linux操作系统安全
第7章linux操作系统安全
练习题
1.单项选择题
(1)ssl所指的就是(b)。
a.加密认证协议c.授权认证协议
b.安全套接层协议d.安全地下通道协议
(2)以下不属于gpg加密算法特点的是(d)。
a.排序量小c.采用两个密码
b.处理速度慢d.适合加密长数据
(3)gpg可以同时实现数字签名,以下关于数字签名观点恰当的就是(d)。
a.数字签名是在所传输的数据后附加上一段和传输数据毫无关系的数字信息b.数字签名能够解决数据的加密传输,即安全传输问题c.数字签名一般采用对称加密机制
d.数字签名能化解盗用、假造等安全性问题(4)ca所指的就是(a)。
a.证书授权c.虚拟专用网
采用(②a)去传送和发送报文。
(①)a.ipsec
b.ssl
c.set
d.ssh
b.加密认证d.安全套接层
(②)a.tcp的443端口
c.tcp的80端口
b.dp的443端口d.udp的80端口
2.填空题
(1)selinux的模式存有disable、permissve、enforce三种。
(2)当不使用luks技术加密的磁盘的时候,先载磁盘,再锁定磁盘。
(3)gpg加密文件采用的现在加密体制的非对称加密算法。
(4)aide是通过生成一个数据库文件来验证系统的文件有没有被用户或黑客所修改过。
操作系统安全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1 操作系统是最基本的系统软件,是计算机用户和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接口程序模块,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控制软件,其功能简单描述就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内部各种资源,有效组织各种程序高效运行,从而为用户提供良好的、可扩展的系统操作环境,达到使用方便、资源分配合理、安全可靠的目的。
2 操作系统地安全是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的基础。
3 信息系统安全定义为:确保以电磁信号为主要形式的,在计算机网络化(开放互联)系统中进行自动通信、处理和利用的信息内容,在各个物理位置、逻辑区域、存储和传输介质中,处于动态和静态过程中的机密性(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审查性和抗抵赖性,与人、网络、环境有关的技术安全、结构安全和管理安全的总和。
4 操作系统面临的安全威胁可分为保密性威胁、完整性威胁和可用性威胁。
5 信息的保密性:指信息的隐藏,目的是对非授权的用户不可见。
保密性也指保护数据的存在性,存在性有时比数据本身更能暴露信息。
6 操作系统受到的保密性威胁:嗅探,木马和后门。
7 嗅探就是对信息的非法拦截,它是某一种形式的信息泄露.网卡构造了硬件的“过滤器“通过识别MAC地址过滤掉和自己无关的信息,嗅探程序只需关闭这个过滤器,将网卡设置为“混杂模式“就可以进行嗅探。
8 在正常的情况下,一个网络接口应该只响应这样的两种数据帧:1.与自己硬件地址相匹配的数据帧。
2.发向所有机器的广播数据帧。
9 网卡一般有四种接收模式:广播方式,组播方式,直接方式,混杂模式。
10 嗅探器可能造成的危害:•嗅探器能够捕获口令;•能够捕获专用的或者机密的信息;•可以用来危害网络邻居的安全,或者用来获取更高级别的访问权限;•分析网络结构,进行网络渗透。
11 大多数特洛伊木马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两个部分。
不管特洛伊木马的服务器和客户程序如何建立联系,有一点是不变的,攻击者总是利用客户程序向服务器程序发送命令,达到操控用户机器的目的。
12 木马的作用是赤裸裸的偷偷监视别人和盗窃别人密码,数据等,达到偷窥别人隐私和得到经济利益的目的.13 后门:绕过安全性控制而获取对程序或系统访问权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州理工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操作系统原理
Principle of Operating System
➢ 安全问题 ➢ 安全威胁 ➢ 安全目标 ➢ 操作系统安全
精品课程
兰州理工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操作系统原理
Principle of Operating System
精品课程
➢安全问题
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问题大致可分为恶意性和意
兰州理工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操作系统原理
Principle of Operating System
精品课程
➢安全目标
一般来说,一个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目标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⑴ 安全性
安全性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包含了系统的硬件安全、软件安
全、数据安全,也包含了系统的运行安全。
安全又分为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外部安全包括:物理安全、
外性两种类型。所谓恶意性安全问题是指未经许
可对敏感信息的读取、破坏或使系统服务失效。
在网络化时代,这类问题占极大比例,可能会引
起金融上的损失、犯罪以及对个人或国家安全的
危害。所谓意外性安全问题是指由于硬件错误、
系统或软件错误以及自然灾害造成的安全问题。
这种意外性安全问题可能直接造成损失,也可能
为恶意破坏留下可乘之机。
业或军事间谍。
⑵恶意程序
恶意程序是指非法进入计算机系统并能给系统带来破坏和干扰
的一类程序。恶意程序包括病毒和蠕虫、逻辑炸弹、特洛伊木马
以及天窗等,一般我们把这些恶意程序都用病毒一词来代表。
⑶数据的意外受损
除了恶意入侵造成的威胁外,有价值的信息也会意外受损。造
成数据意外受损的原因有:自然灾害、意外故障、人为攻击。
人事安全和过程安全。内部安全指在计算机系统的软件、硬
件中提供保护机制来达到安全要求。内部安全的保护机制尽
管是有效的,但仍需与适当的外部安全控制相配合,应该相
辅相成,交替使用。
人们花了很大力气用于营造计算机系统的外部安全与内部安
全。但是,有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防止非法用户的入侵,
特别要防范冒名顶替者假冒合法的授权用户非法访问计算机
安全问 题
操作系统原理
➢安全威胁
Principle of Operating System
精品课程
对计算机系统和网络通信的四项安全要求: ⑴机密性(Confidentiality)。要求计算机系统中的 信息只能由被授权者进行规定范围内的访问。 ⑵完整性(Integrity)。要求计算机系统中的信息 只能被授权用户修改。 ⑶可用性(Availability)。防止非法独占资源。 ⑷真实性(Authenticity)。要求计算机系统能证实 用户的身份,防止非法用户侵入系统,以及确认数据 来源的真实性。
精品课程
随着越来越多的个人生活信息被编码并保存 到计算机中,我们的身份信息也潜在地可能被其 他的用户所访问。除了个人信息外,商业和政府 部门的核心信息也存储在计算机上,这些信息必 须可以被拥有它和依赖它的用户使用,但是不能 被未授权的组织或用户访问。除了保护信息外, 保护和安全的另一个方面是确保属于个人或组织 的计算机资源不能被未授权的个人或组织访问。
精品课程
安全和保护在现代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性日益增 加,系统中用户的所有文件都存储在计算机的存储 设备中,而存储设备在所有的用户间是共享的。这 意味着,一个用户所拥有的文件可能会被另一个用 户读写。系统中有些文件是共享文件,有些文件是 独享文件。那么操作系统如何来建立一个环境,使 得用户可以选择保持信息私有或者与其他用户共享 呢?这就是操作系统中的安全与保护机制的任务。 当计算机被连接到网络中并与其他计算机连接时, 保持私有信息会更加困难。当信息通过网络传递时 以及当信息存储在存储设备上时都应该受到保护。
兰州理工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操作系统原理
Principle of Operating System
精品课程
计算机系统本身也存在着许多固有的脆弱性,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数据的可访问性。 ⑵存储数据密度高,存储介质脆弱。 ⑶电磁波辐射泄露与破坏。 ⑷通信网络可能泄密,并易于受到攻击。
兰州理工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兰州理工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操作系统原理
Principle of Operating System
精品课程
第7章 操作系统的安全与保护
7.1 安全 7.2 保护 7.3 入侵者 7.4 恶意软件 7.5 实例:Windows安全机制
兰州理工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操作系统原理
Principle of Operating System
(b)切断
(c)截取
(d)篡改
兰州理工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பைடு நூலகம்)伪造
安全威 胁
操作系统原理
Principle of Operating System
精品课程
操作系统的安全威胁
针对操作系统安全的主要威胁 :
⑴入侵者
入侵者表现为两种形式:被动入侵者和主动入侵者。包括:普
通用户的随意浏览、内部人员的窥视、尝试非法获取利益者、商
系统的各种资源。
兰州理工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操作系统原理
Principle of Operating System
精品课程
⑵ 完整性
操作系统原理
Principle of Operating System
精品课程
第7章 操作系统的安全与保护
7.1 安全 7.2 保护 7.3 入侵者 7.4 恶意软件 7.5 实例:Windows安全机制
兰州理工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本章主要内 容
操作系统原理
Principle of Operating System
⑶篡改。未经授权的用户不仅获得了对某资源的访问,
而且进行篡改。这是对完整性的攻击。
⑷伪造。未经授权的用户将伪造的对象插入到系统中。
这是对合法性的威胁。
兰州理工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安全威 胁
操作系统原理
Principle of Operating System
信息源端
信息目的端
(a)正常的信息流
精品课程
兰州理工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操作系统原理
Principle of Operating System
精品课程
计算机或网络系统在安全性上受到四种普通的威胁:
⑴切断。系统的资源被破坏过变得不可用或不能用。
这是对可用性的威胁。
⑵截取。未经授权的用户、程序或计算机系统获得了
对某资源的访问。这是对机密性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