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治疗脑积水的偏方
脑积水偏方

脑积水偏方
关于《脑积水偏方》,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脑积水是因脑部病症造成的脑组织代谢过多或(和)循环系统、消化吸收阻碍而导致脑部脑组织总量提升。
脑积水小偏方
小偏方一
生吃蒜头或圆葱10-15克可降低血脂,并有提高游离脂肪酸
特异性和抗动脉硬化的功效。
小偏方二
羌活10g,桂枝10g,鸡血藤手镯30g,茯苓12g,羌活10g,归身10g,北芪60g,地龙10g,三棱10g(炒),炒莪术10g,石菖蒲
10g,乌梢蛇10g,白芍10g,甘草6g,醋15g (服用)。
水煎服,每日1剂。
有活血化淤之作用。
小偏方三
吃鲜山楂果或用山楂果泡沸水,加适当纯蜂蜜,制冷后当奶茶。
若中风高并发糖尿病,不适合加纯蜂蜜。
脑积水的饮食搭配急性症状确保营养成分供应、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搞好饮食搭配医护,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亚急性脑积水
病人病况平稳时不可以进餐者由静脉打点滴补充营养成分和水份。
脑部积水如何治疗方法

脑部积水如何治疗方法脑部积水,又称脑积水或脑水肿,是指由于脑脊液在脑室或蛛网膜下腔内潴留过多而引起的病症。
脑部积水会给患者带来头痛、恶心、呕吐、视力障碍等不适,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因此,及时治疗脑部积水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脑部积水的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
对于轻度脑部积水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缓解症状。
利尿剂可以帮助患者排出多余的体液,减轻脑部积水的症状。
此外,也可以使用镇痛药来缓解头痛,以及抗恶心药物来缓解恶心和呕吐。
2. 外科手术。
对于严重的脑部积水患者,外科手术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方法。
常见的手术包括脑室分流术和脑膜下腔分流术。
脑室分流术通过植入脑室分流管,将多余的脑脊液引流至其他部位,从而减轻脑部积水的压力。
脑膜下腔分流术则是通过植入脑膜下腔分流管,将多余的脑脊液引流至其他部位。
这些手术能够有效缓解脑部积水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 脑室造瘘术。
脑室造瘘术是一种通过手术在脑室和蛛网膜下腔之间建立通道的治疗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脑脊液顺畅地流动,减轻脑部积水的症状。
脑室造瘘术是一种相对较为简单的手术,对于一些特定类型的脑部积水患者来说,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4. 药物植入治疗。
除了传统的手术方法外,药物植入治疗也是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通过植入药物泵或药物植入器,将药物直接输送至脑部,可以有效地缓解脑部积水的症状。
这种治疗方法可以减少药物的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5. 保守治疗。
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脑部积水患者,如年老体弱或合并其他疾病者,也可以采用保守治疗的方法。
这包括限制饮水、限制盐分摄入、保持适当的体位等措施,以减轻脑部积水的症状。
总之,脑部积水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结合医生的建议,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希望本文介绍的治疗方法能够帮助患者早日康复,重拾健康。
治小儿脑积水(解颅)秘方(方4首)

治小儿脑积水(解颅)秘方(方4首)治小儿脑积水(解颅)秘方22.1 健脑利水丸【来源】何世英,《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熟地、山药、鹿角胶、牛膝、茯苓、黄精、猪苓、茺蔚子、车前子、肉苁蓉、丹皮各10克,当归6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5克,备用。
每日早晚各服1次,3岁以下者,每次服半丸。
【功用】补肾填精、益脑健脾利水。
【方解】脑积水,古称“解颅”。
是由于肾虚髓海不充、水湿停聚颅内所致。
故方用熟地、鹿角胶、肉苁蓉补肾填精;山药、黄精健脾益气,以促进脑的发育;同时以茯苓、猪苓、车前子利水;当归、丹皮、茺蔚子活血,血液流畅,更有利于颅内积水的排出;牛膝一味,既补肾,又活血,还能引颅内之水自下而排出。
诸药配合为用,共奏排出积水、促进脑组织发育的功效。
【主治】婴幼儿脑积水。
【疗效】治疗10例,显效(症状基本消失、超声波检查正常)4例,好转(症状减轻、脑室波缩小)5例,无效1例。
【附记】本方为丸剂,作用较缓,服药要有耐心,一般连服药9个月后收效,亦有长达2年零2个月而完全恢复正常者。
若颅内高压十分剧烈,合并感染和胃纳差、舌苔厚腻者,不宜服用本方。
22.2 通窍利水汤【来源】张学文,《陕西中医》(8)1991年【组成】丹参、川芎、赤芍各5~10克,川牛膝、车前草各6克,白茅根10克,葱白2寸、生姜2片、大枣3枚、茯苓15~30克,麝香0.1克(冲服)、桃仁、红花各3~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2次以黄酒送服,必要时可同时使用西药利尿剂。
【功用】活血化瘀、通窍利水。
【方解】颅脑水淤、脑络壅塞是本病之关键,化瘀利水,祛邪通窍又是治疗的关键。
故方用丹参、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活血化瘀;白茅根、牛膝散瘀利水;以车前草、茯苓、葱白、姜、枣健脾利水;麝香芳香通窍。
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通窍利水之功,故用之每收良效。
【主治】小儿脑积水。
【加减】一般茯苓、川牛膝用量宜重,并可根据病情选用当归、益母草、琥珀等药。
中医治疗脑积水的5则经典医案分享

中医治疗脑积水的5则经典医案分享[病案]温某,男,3个月。
1959年9月1日就诊。
患儿出生后二十天从床上跌下,当时未见异常,数天后,突见患儿阵发性尖声哭啼,烦躁不安,有阵发性抽搐,口吐白沫,面色青紫,眼向上视,角弓反张,但无呕吐、汗出,喉中有痰鸣声。
经治数天,抽搐减轻,但头围增大,颅缝变宽,头皮静脉怒张,颈硬,活动不灵活。
舌苔腻白,脉弦滑,指纹气关出现弦滑。
[治则]养血利水,平肝熄风。
[方药]僵蚕4.5克,钩藤6克,丹皮4.5克,桑寄生7.5克,茯苓6克,全蝎2.4克,当归4.5克,牡蛎7.5克,白芍4.5克,黄芪6克。
服2剂头部肿大稍减,颈项转动稍灵。
上方去牡蛎、白芍、茯苓,加葛根6克,地龙6克,蒺藜6克,其余药剂略有进出。
又服2剂,头肿减半,颈项转动灵活。
上方加蜈蚣1条,再服2剂,病愈。
(见《广东中医》1961年第3期) [评析]脑积水,祖国医学称为“解颅”。
该患者因从床上跌下,脑受刺激津血伤,影响脑干,使脑的吸收与分泌发生障碍,水不下行致脑积水,津血伤,血不养肝则致抽搐。
方中僵蚕、地龙、全蝎、钩藤、桑寄生、蒺藜平肝熄风;当归、白芍养血柔肝;丹皮凉血;牡蛎潜阳;黄芪补气,蜈蚣搜风;茯苓利水,全方配伍起到养血利水平肝熄风的功用,使抽搐止,脑积水消除,病愈。
展开剩余80%脑积水(解颅二)[病案]陈某,男,7个月。
1981年4月11日初诊。
乳儿系第一胎,出生后四月经常发热便溏,头大向一侧倾斜、颈软,日渐加重,脊柱及胸部凸起,神志呆痴,不会发音,眼脸下垂,眼球外突,巩膜发蓝,面色晄白虚浮,头发黄细且稀,头皮光亮绷急。
按及前囟有鸡蛋大小如囊裹水。
检查头颅大,骨质软,骨状缝,冠状缝未闭合。
约6×6厘米大小。
头颅摄片提示:头颅骨变薄,尤以头顶骨明显,头颅增大与颅底骨不成比例,后颅加深。
诊断为“脑积水”。
[治则]补肾益髓。
[方药]山萸肉3克,茯苓3克,泽泻3克,淮山药5克,菟丝子4克,熟地4克,白术4克,丹皮2克,肉桂粉1克(冲),制附片1克。
脑积水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脑积水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导语:脑积水这种疾病主要是发生在新生儿的身上的,一般遗传的因素是比较多的,所以我们应该要禁止近亲结婚。
对于脑积水的治疗,我们一般有中医治
脑积水这种疾病主要是发生在新生儿的身上的,一般遗传的因素是比较多的,所以我们应该要禁止近亲结婚。
对于脑积水的治疗,我们一般有中医治疗方法跟西医治疗方法,对于中医治疗方法一般是通过扎穴位导致体内的积水释放出来,而西医的方法是进行手术进行将脑积水完全放出去。
脑积水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脑积水中医治疗方法
针灸治疗本病,在古代医学典籍尚未发现有关记载。
不仅在穴位刺激方法上作了多方面的实践,如以针刺配合艾条温和灸、药线灼灸、中药外敷等,而且在临床证治规律上作了比较深入的探索。
已初步认为,从中医辨证分型看,以肾阳虚者疗效好,而脾肾阴虚者,针灸效果为差;而从西医分类看,发现针灸治疗交通性脑积水有效率高,远期疗效也较稳定;阻塞性脑积水疗效低,且预后亦差。
(一)取穴
主穴:百会透四神聪、三焦俞透肾俞、三阴交透复溜。
配穴:分型选取。
肾阳虚:患儿头大,颅缝开裂,前囟饱满,无呕吐及落日征,肢体活动尚好,纳食二便均正常。
仅取主穴。
脾肾阳虚:患儿头大,颅缝裂开,前囟饱满,张力高,无呕吐,落日征不明显,腹胀便溏,神疲纳可,四肢活动尚好。
(二)治法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治疗脑积水的食疗方法

第二诊疗,专家咨询; 健康管理,生活无忧。
仟康顾问为患者提供顶级专家的第二方诊疗服务万康世纪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得了脑积水该怎么治疗呢?对于脑积水治疗要从多方面入手。
那么治疗脑积水的食疗方法有哪些呢?水患者的三种食疗方法:现代研究显示,与脑积水食疗密切相关的物质主要有脂肪(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糖、维生素C 、维生素B 族、维生素E 、钙、微量元素锌、铜、硒等。
含此类物质较多的有:野兔、猪、羊、鸭、鸡、鹌鹑、麻雀等动物肉;牡蛎、章鱼、海鱼类;核桃仁、芝麻、松子、花生仁、南瓜籽、葵花籽、西瓜籽、杏仁、干果、植物油等。
脑积水食疗之一川芎10g ,桂枝10g ,鸡血藤30g ,葛根12g ,羌活10g ,归身10g ,北芪60g ,地龙 10g ,三棱10g(炒),炒莪术10g ,石菖蒲 10g ,乌梢蛇10g ,赤芍10g ,甘草6g ,醋15g (冲服)。
水煎服,每天1剂。
有活血化瘀之功效。
脑积水食疗之二黑木耳6克,用水泡发,加入菜肴或蒸食。
可降血脂、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
脑积水食疗之三吃鲜山楂或用山楂泡开水,加适量蜂蜜,冷却后当茶饮。
若中风并发糖尿病,不宜加蜂蜜。
急性脑积水的两方面饮食调理:急性脑积水患者因病情危重,加之病人常有呕吐、多汗、发热、呼吸困难、缺氧、应用脱水剂和利尿剂,很容易出现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因此在急性期保证营养供应、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做好饮食护理,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急性脑积水患者病情稳定时不能进食者由静脉输液补充营养和水分。
每日的入量不宜过多,一般在2000ml 左右。
病情较轻,意识较清醒、无吞咽障碍者,可帮助进食流质或半流质。
食物宜清淡,少食多餐,温度不宜过冷过热。
中医治疗脑积水偏方

中医治疗脑积水偏方文章目录*一、中医治疗脑积水偏方*二、脑积水病人要做哪些检查*三、检查脑积水费用是多少中医治疗脑积水偏方1、中医治疗脑积水偏方1.1、中药偏方一,解颅饮。
药物组成:党参、白术、甘草、陈皮、黄精、何首乌、龟板、生地。
以上中药水煎服,每日一剂。
此方具有补脾益肾的功效。
此方主要用于先天不足,脾肾两虚的脑积水的治疗。
1.2、中药方偏方二,参苓地黄汤。
药物组成:党参、熟地、茯苓、山药、炒白术、覆盆子、玉竹、破故子、狗脊、甘草、红枣。
以上中药水煎服,每日一剂。
此方具有滋肾养肝,调补脾胃的功效。
此方主要用于肾气虚弱,精血不足的脑积水的治疗。
1.3、中药偏方三,通窍活血利水汤。
药物组成:当归、赤芍、川芎、红花、桃仁、丹参、黄芪、地龙、全蝎、车前子、川菖蒲、葱白、大枣。
以上中药水煎服,每日一剂。
此方具有通窍活血利水的功效。
2、如何预防新生儿脑积水2.1、加强产前早期诊断及早终止妊娠,预防脑积水儿的出生。
脑积水儿的产前早期诊断是预防脑积水儿出生的重要途径。
由于明显的脑积水,在孕12-18周即可通过B超查出,所以要加强B超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及早终止妊娠,预防脑积水儿的出生,降低先天性脑积水的出生率。
2.2、宣传优生知识,减少胎次。
据有关资料表明,胎儿患脑积水的危险度可因孕妇产次增加而升高。
两胎以上者脑积水发生率明显上升。
因此,宣传优生知识,减少胎次,是防止脑积水儿的途径之一。
2.3、提倡适当年龄生育。
从有关资料显示,脑积水畸胎的发生率有随孕妇年龄增加而递增的趋势。
一般25-29岁组发生率最低,但差异无显着性,30岁以后发生率就有递增趋势。
因此,提倡适当年龄生育,对预防脑积水儿的发生有一定意义。
3、脑积水是什么症状3.1、颅骨X线平片可显示头颅增大,头面比例不对称,颅骨变薄,颅缝分离及前、后囟延迟闭合或明显扩大等。
3.2、头颅CT扫描可显出扩大的脑室系统及脑实质性质,有助于鉴别是否有脑瘤等病。
3.3、头颅超声检查中线波多无移位,侧脑室或第三脑室均有扩大等。
脑积水用中医治疗方法

脑积水用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将脑积水视为“脑水肿”的一种表现,常采用中药治疗,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1. 清热解毒法:采用中药清热解毒,消除体内积聚的热毒,常用药物有黄连、连翘、板蓝根等。
2. 利水消肿法:使用中药利水消肿,促进体内积水的排出,常用药物有茯苓、泽泻、车前草等。
3. 祛湿化痰法:采用中药祛湿化痰,以消除体内湿气的聚集,常用药物有半夏、苍术、陈皮等。
4. 扶正固本法:中医强调调整体质,增强体内液体循环和排除功能,常用药物有参、黄酒、甘草等。
需要强调的是,中医治疗脑积水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体质来确定治疗方案,并结合针灸、推拿等辅助疗法,最好在中医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同时,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诊疗,定期就诊,遵循医嘱进行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些治疗脑积水的偏方
脑积水是我们人体比较常见的一种脑科疾病,而且脑积水的病况也是挺严重的,一般的患者常见的症状是颅缝分离,这也是很多脑积水患者所惧怕和担心之处,所以一般的脑积水患者都会在尽快的时间内寻求医生的帮助,但是现如今的医学对于脑积水的治疗并没有什么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案,所以这也致使很多患者们私下里寻找一些治疗脑积水的偏方。
脑积水的偏方一
(1)通窍活血利水汤
①内服方:
组成:当归、赤芍、川芎、红花、桃仁、丹参、黄芪、地龙、全蝎、车前子、川菖蒲各3~9克,葱白1根,大枣 3枚。
加减:眼球震颤加天麻、钩藤、僵蚕;眼球不旋重用黄芪;纳少便稀加党参、白术。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3~4次匀服。
②外用方:
组成:红花、艾叶各10克,皂角1500克,麝香1克。
用法:将前三味加水2500毫升,煎2小时后去渣取汁,浓缩成药液能吊起如线为止,再加人麝香调匀,装入瓶内冷藏备用。
用时,先剃光患儿头发,将上药均匀涂于头上,颅缝及囟门处适当涂厚一些。
然后用绷带包裹,早晚以温水湿敷绷带各1次,使其保持一定湿度,每周换药1次。
以上内外兼治,30天为一疗程,中间休息3~7天。
疗效:内外合治共7例,基本痊愈4例,显效2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100%。
脑积水的偏方二
(2)脑积水丸
组成:熟地、山药、鹿角胶、牛膝、茯苓、黄精、茺蔚子、猪苓、丹皮、车前子、肉苁蓉各10克,当归6克。
上药制成蜜丸,每丸重1.5克。
用法:每日早晚各服1次。
3个月以内患儿,每次半丸;3个月以上患儿,每次1丸。
疗效:共治疗10例,显效4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0%。
脑积水的偏方三
(3)双胶双角合剂
组成:鹿角胶、阿胶、熟地、山药、山萸肉、
丹皮、当归、茯苓、猪苓、泽泻、茺蔚子各6克,羚羊角、
用法:本方主要用于脑脊膜膨出症手术后之并发脑积水。
上方为1岁以内患儿之剂量,于术前、术后每日1剂,水煎服。
疗效:本方结合西医方法治疗85例,均获得显着疗效。
脑积水的偏方四
(4)加味五苓散
组成:茯苓、大腹皮各15克,猪苓、泽泻、牛膝、车前子各10克,白术5克,桂枝2克。
加减:烦躁加生石膏20克,琥珀面1克(冲服);呕吐加竹茹10克;大便干加大黄7.5克,知母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频服。
疗效:共治脑积水4例,均收到一定疗效。
上面讲述的四种脑积水的偏方,主要就是中药材的偏方,但是这几种偏方在治疗脑积水方面还是有着一定的效果的。
因为是中药材,所以这些脑积水的偏方一般给患者带来的副作用是非常小的。
但是这些偏方的治疗效果却是因人而异的,所以患者朋友们不要一心想着治好自己的脑积水而放弃了医生的常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