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作业指导书最新版课件

合集下载

液压系统装配作业指导书课件

液压系统装配作业指导书课件

对安全阀进行调整和校验,确 保其能够在规定压力下正常开 启或关闭,保证液压系统的安 全运行。
对调试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 如有需要则进行修正和改进。
06
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油缸动作迟缓或无动作
总结词
油缸动作迟缓或无动作可能是由于油缸密封 件磨损、活塞杆弯曲、油缸内壁拉伤或划痕 、油泵输出压力不足等原因导致的。
检查质量
确认物料的质量符合要求,无瑕疵、损坏或变质 等问题。
标识与记录
对有疑问的物料进行标识,并及时记录在案,待 后续处理。
确认工装和工具的准备情况
检查工装
确认装配所需的工装、夹 具、模具等准备齐全,并 处于良好状态。
检查工具
检查所需的各种工具,如 螺丝刀、榔头、扳手等, 确保其完好、准确、锋利 。
管道连接处松动会导致液压油泄漏,密封件老化或磨损则 会使密封性能下降,管道破裂或堵塞会影响液压油的流动 。
泵站噪音大或振动大
总结词
泵站噪音大或振动大可能是由于泵站组件松动、泵站内 有异物、泵站内零件损坏、液压油不足或污染等原因导 致的。
详细描述
泵站组件松动会导致泵站运行不稳定,泵站内有异物则 会影响泵站的正常运行,泵站内零件损坏则需要进行维 修或更换,液压油不足或污染则会影响泵站的润滑效果 和常运行。
01
确保零部件的清洁度是液压系统 装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02
在装配前,应对零部件进行仔细 清洗,以去除油污、尘土和杂质

清洗过程中应使用干净的清洗剂 和去污剂,避免使用含有颗粒或 纤维的清洗剂。
03
清洗后应立即进行干燥处理,确 保零部件无残留的水分和清洗剂

04
确保密封件的正确安装
01

组装作业指导书最新版课件演示教学

组装作业指导书最新版课件演示教学

组装作业指导书最新版课件演示教学作业指导书最新版课件演示教学一、引言作业指导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料,用于向学生介绍作业的要求、步骤和注意事项。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需要制作一份最新版的作业指导书课件,并进行演示教学。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组装作业指导书最新版课件,并提供相关数据和内容。

二、课件设计1. 封面设计课件的封面应包含课程名称、作业指导书标题、教师姓名和日期等基本信息。

可以使用美观的背景图片和合适的字体进行设计,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目录页设计目录页应列出作业指导书的各个章节和对应的页码,方便学生快速定位所需内容。

可以使用清晰的标题和缩略图进行设计,使目录页更加直观和易于使用。

3. 内容页设计每个章节的内容页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章节标题:清晰地标明当前章节的标题,以便学生了解所学内容的范围。

- 学习目标:列出学生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完成作业。

- 作业要求:详细说明作业的具体要求,包括完成方式、时间要求、提交方式等。

- 步骤说明:按照完成作业的步骤,逐步指导学生进行操作。

可以使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跟随。

- 注意事项:列出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如安全注意事项、常见错误等。

4. 附件设计如果作业指导书中有相关的附件或参考资料,可以将其以附件的形式添加到课件中。

可以使用链接或直接插入文件的方式,方便学生查阅和使用。

三、数据和内容1. 课程名称:数学2. 作业指导书标题:解方程3. 教师姓名:张老师4. 日期:2022年10月1日四、演示教学在进行演示教学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打开课件:在电脑上打开制作好的课件文件。

2. 介绍封面:向学生展示课件封面,介绍课程名称、作业指导书标题、教师姓名和日期等基本信息。

3. 导航目录:向学生展示目录页,讲解如何使用目录页进行导航和查找所需内容。

4. 章节内容讲解:逐个讲解各个章节的内容,包括学习目标、作业要求、步骤说明和注意事项等。

某公司手机装配作业指导书(PPT21张)

某公司手机装配作业指导书(PPT21张)

注意: A. 电动起子扭矩应于每班开班前用校准仪校准一次;
校准后用胶带封好,并填写校准记录;
B. 打螺钉置具上严禁有散落的螺钉,以免划伤外壳;
C. 锁附时电动起子须垂直作业。
元件名称
Assy, Slide PCBA 01-10130A000 1
注 : 为Bracket 上的定位柱
文字说明
5.2 前滑盖组装
(1). 取一Receiver,以侧面的定位柱进行定位,将其安装到前 滑盖上;
(2). 取一键盘,以前滑盖上的定位柱进行定位,将其安装到 前滑盖上;
(3). 揭去Lens的内保护膜,后使用离子风枪及专用的Lens 清 洁 纸将Lens内表面的异物除去;
⑴Assy ,Lens (2)Front Slide (3) Receiver ⑴Slide PCBA (2) Motor (3) Speaker (4) LCM ⑴Rear Slide ⑵ Gasket
⑴ Antenna (2) Microphone (3) Rear Housing (4) Side key
(1) Assy Front Slide (2) Assy Key Pad Slide (3) Meide PCBA (5) Assy Rear Slide (6) Screw Slide*4 (7) Screw Cover Slide ⑴ Assy Front Housing (2) Key Pad, Digit (3) Metal Dome,Digit (4) Main PCBA (5) Assy Rear Housing (6) Screws Base*4
(2). 检查前、后滑盖之间缝隙是否符合标准,键盘所有 的按键弹性是否良好。
注意: A. 在安装过程中,防止后滑盖变形; B. 在装配过程中,避免强行弯折FPC软缆。

组装作业指导书

组装作业指导书
生效日期
分类编号
文件质
工作指示
组装作业指导书
版本(次)
A/0
修改记录
1.范围
适用于组装工序
2.生产设备
2.1切割机
3.过程辅助工具
3.1铁锤
3.2直钉枪
3.3卷尺
3.4电钻
3.5凿子
3.6开孔器
4.操作步骤
4.1按照图纸生产要求,把门扇铣形定位;
4.2按图纸要求选择好玻璃压线,根据玻璃洞的尺寸,进行加工玻璃压条;
4.11钉装密封条时,注意按照图纸生产要求,确定开向、正反再加工。
4.12其它五金件根据图纸要求和配件说明书进行安装。
编制: 审核: 批准:
4.3加工好玻璃压条后,按照图纸要求,在正面进行钉装,用直钉固定好玻璃压条。
4.4把门扇翻面,紧靠固定好的玻璃压条,须用铁钉固定;
4.7按照图纸, 定好位置,开锁孔;
4.8按照图纸生产要求,定好位置,开门扇合页位;
4.9门框上亮钉装玻璃和门扇上钉装玻璃操作一样;
4.10防火条安装,先在密封条的内面贴上防火皮条,按图纸要求进行尺寸加工;

组装作业指导书最新版课件

组装作业指导书最新版课件
作业指导书
第0页 共 17 页
1.工程概况
2. 编制依据
3. 电动升模系统组装主要部件
4. 施工准备
5. 组装作业施工顺序及方法
6.卷扬机地锚稳定性验算
7.吊料拔杆及吊笼选绳计算
8.荷载组合
9.承重螺杆强度验算
10.组装安全注意事项
11.附图
A烟囱工地平面布置图(共3页) B组装层平面示意图
C提升系统组装剖面图 D吊平台装配图(共2页)
1.1轨道、模板部分
外模板由轨道模板、大模板(P6015)和补缝模板组成,内模板由P3015模板和部分补缝模板组成,轨道模板通过φ25、其它模板通过φ16对拉螺杆对拉。
轨道模板每节(即1.5米高度)共24块,在外筒壁上均匀分布。首先以烟道中心线为基线,在夹角7.5°处外筒壁上定出第1榀门架就位点,然后每15°依次定出其余23榀的定位点。
3.5.5平台铺板G9——采用50厚松木板 自重共约9.2t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吊平台G10——用途:随升安全隔离平台吊杆、小鼓圈规格[8 鼓圈直径5
作业指导书
第 3 页 共 17 页
米 辐射梁规格φ48*3.5 斜拉索为4*12道6*37φ13钢丝绳 自重共约3t
3.7内吊架G11——用途:内侧操作数量24榀 规格50*50*4角铁 铺600宽 50厚木板 含铺板自重共约2.3t
3. 8门架系统G12——用途:平台顶升共24榀 包括操作架(外围操作)和提
升架(系统顶升)、电机、丝杠、夹板、轴头等自重共约33.17 t
3.9其它G13——包括操作室、电渣焊机、氧乙炔瓶等2.0t
4. 施工准备
4.1 认真清点核对现场升模装置各部件的加工、准备情况,对不足部分及时组织加工,保证组装的顺利进行。

装配作业指导书

装配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INSTRUCTION型号:xxxx内容:装配指导版本:A00结构件安装1. 先安装固定边框左,右,用12颗M3*6平弹垫组合螺钉按A B C D E F G H I J K L 顺序锁付;2. 安装连接件上,下,用16颗M4*6平弹垫组合螺钉按1、2、3、4、5、6、7、8、9、10、11、12、13、14、15、16顺序锁付;3. 安装固定边框上,下,用16颗M4*4十字槽沉头螺钉按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Z1 Z2顺序锁付;4. 安装电子座,用5颗M3*6十字槽沉头螺钉按17、18、19、20、21顺序锁付;5. 安装壁挂支架,用8颗M3*6平弹垫组合螺钉按22、23、24、25、26、27、28、29顺序锁付;6. 安装电源固定板,用4颗M3*6平弹垫组合螺钉按30、31、32、33顺序锁付;7. 安装电源板,用4颗M3*6平弹垫组合螺钉按34、35、36、37顺序锁付;8.安装AD 板,用6颗M3*6平弹垫组合螺钉按38、39、40、41、42、43顺序锁付;副班主板连线D1. 安装AD 端口右用2颗M4*10十字槽沉头螺钉锁付;2. 安装AD 端口下用2颗M4*10十字槽沉头螺钉锁付;3. 安装固态继电器,用2颗M3*8平弹垫组合螺钉锁付;4. 安装电源开关组件,船型开关标识(左零右一),用2颗M3*8组合仪表螺钉锁付;5. 安装AD 板,用6颗M3*8平弹垫组合螺钉锁付;6. 安装副板用2颗M3*8平弹垫组合螺钉锁付;7. 连接主副板连接线(MIC TVE.MSV69XDT.4与副板,200mm) (A-A 位置连接到CON44)8. 连接主副板连接线(分量 TVE.MSV69XDT.4与副板,200mm )(B-B 位置连接到主板CON10) 9. 连接主副板连接线(AV TVE.MSV69XDT.4与副板,250mm )(C-C 位置连接到主板CON15) 10. 连接主副板连接线(VGA TVE.MSV69XDT.4与副板,200mm )(D-D 位置连接到主板CON18) 11. 连接主副板连接线(AUDIO TVE.MSV69XDT.4与副板,200mm )(E-E 位置连接到主板CON13) 12. 连接USB ,连接到主板CON34) 13 . G (VGA2)连接到主板CON19)(附件)副板连接主板图12345AABBC CDDEE FFGG连接USB / HDMI主副板连接线1. A USB 连接到主板 (A 位置CON27)2. B USB 连接到主板(B 位置CON33)3. C HDMI 主副板连接线(HDMI TVE.MSV69XDT.4与副板,200mm )连接到主板(C 位置CON37)转接板 / 遥控按键线AABBCCB 锁地位置1. 安装转接板,用4颗M3*8平弹垫组合螺钉锁付;2. 连接遥控按键线(按键转接线,TVE.MSV69XDT.4与51 board touch 板,50mm )(A-B-C 位置)注意:D 位置线连接在芯片34引脚上)作 业 指 导 书1AB C DINSTRUCTION从你我做起!注意:确认线材锁付紧固;版序变更ABC D1. 插PC 电源板红色线连接到固态继电器“2”位置;2. 插电源板红色线连接到固态继电器“1”位置;3. 将主板电源板连接线,右起第4P (黑色)第6P (黄色)挑出;黄色连接到固态继电器“+3”位置;黑色连接到固态继电器“-4”位置;作 业 指 导 书21INSTRUCTION从你我做起!注意:确认插接紧固;版序变更PC主板部件安装ABPC盒组装1. 安装电脑主板用4颗M3*8平弹垫组合螺钉锁付;2. 安装硬盘(2.5寸500GB,串口)用4颗M3*8平弹垫组合螺钉锁付;(将硬盘固定架安装在硬盘上,用4颗M3*8平弹垫组合螺钉锁付;) 3. 安装电源用4颗M3*8平弹垫组合螺钉锁付; 4. 插接PC 按键线(A-A1位置) 5. 插接电源板连接线(B-B 位置) 6. 插接硬盘供电线(C-C 位置) 7. 插接硬盘数据线(D-D 位置)8. 插接USB(一分为二) 主板端E 位置安装PC 电器盒/理线123AA1BBCCDDE1. 安装电源板屏体连接线(主线)(A 为面板端口,B 为电源板CON2端口,C 为主板CON3接口);2. 安装屏线,(D 为面板接口,E 为板卡CON6端口);3. 安装主板电源板连接线,(F 为电源板CON4端口,G 为AD 板卡CON7端口);主板电源板连接线红色线锁付在继电器“+3”位置上,黑色线锁付在继电器“4-”位置上; 4. 安装232控制线,(H 为触摸转接板TOUCH 端口,另一端插接在触摸小板上); 5. 安装遥控线,(I 为触摸转接板) 6. 插接PC 电源供电线J 位置;7. 插接喇叭线K 位置,板卡CON42; 8. 插接电源板供电线K 位置;作 业 指 导 书INSTRUCTION从你我做起!机 种 站 别面板边框粘贴防尘泡棉作业代码A 建档日期制 表核 准版 序A00ABC DEFGHI JK K次序操作步骤说明1 在面板边框四周粘贴2层防尘泡棉;2 将面板CELL擦拭干净,无灰尘无手印;345 注意:注意泡棉不允许粘贴到面板CELL组装简图版序变更CONTROLLIST图号 1 2 3 4 5 6料号防尘泡棉20宽规格说明注意事项!工具用品作业指导书INSTRUCTION从你我做起!机种站别安装玻璃/玻璃压条作业代码 A建档日期制表核准版序A00 次序操作步骤说明1 安装玻璃压条上下,分别用10颗M4*4十字槽沉头螺钉按A B C D E F G H I J顺序锁付;2 安装玻璃压条左右,分别用8颗M4*4十字槽沉头螺钉按K L M N O P Q R 顺序锁付;3 45 注意: 确认锁付紧固;组装简图版序变更 CONTROL LIST图号1 23456料号规格 玻璃压条上玻璃压条下玻璃压条左玻璃压条右M4*4十字槽沉头螺钉说明注 意 事 项 !工具用品作 业 指 导 书INSTRUCTION从你我做起!机 种 站 别安装后壳/铝把手/维修盖板作业代码A 建档日期制 表核 准版 序A00次序 操 作 步 骤 说 明1 安装后壳,用18颗M4*4十字槽沉头螺钉按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顺序锁付;用4颗M3*6十字槽沉头螺钉按S T U V 顺序锁付;锁付后壳螺钉用4颗M4*6盘头螺钉按W X Y Z 顺序锁付; 2锁付壁挂螺钉,用4颗M6*15平弹垫组合螺钉按1234顺序锁付;A BCDEF GHIJKL M NO P Q R3 安装维修盖板,用4颗M3*6十字槽沉头螺钉按5678顺序锁付;4 安装铝把手,用4颗M6*15平弹垫组合螺钉(黑色)按9、10、11、12顺序锁付;5 注意: 确认锁付紧固;组装简图版序变更 CONTROL LIST图号1 23456料号规格 后壳铝把手M6*20平弹垫组合螺钉(黑色)M4*10盘头螺钉M4*10十字槽沉头螺钉维修盖板说明注 意 事 项 !工具用品电动螺丝起子作 业 指 导 书INSTRUCTION从你我做起!机 种 站 别粘贴后铭牌及端口贴纸作业代码A 建档日期制 表核 准版 序A00次序 操 作 步 骤 说 明1 粘贴后铭牌(A 位置)2 粘贴端口贴纸;(BCD 位置)3 45注意:不允许出现倾斜、气泡、起翘等不良;A B E CDFGH IJKLMNOPQRS T UV W XYZ123 45 6 789 10 11 12组装简图版序变更 CONTROL LIST图号 1 23456料号规格 后铭牌交互式端口贴纸长端口贴纸短电源端口贴纸(宽)说明注 意 事 项 !工具用品作 业 指 导 书INSTRUCTION从你我做起!机 种站 别安装型材/触摸PCB作业代码A 建档日期制 表核 准版 序A00次序 操 作 步 骤 说 明1 安装型材部件(含滤光条)上下用8颗M4*10十字槽沉头螺钉锁付;2 安装型材部件(含滤光条)左右用6颗M4*10十字槽沉头螺钉锁付;3 将调试合格的触摸PCB 安装在型材中;4 安装型材拐角,每个拐角用4颗M4*10十字槽沉头螺钉锁付; 5注意: 确认锁付紧固;AAB DC组装简图版序变更 CONTROL LIST图号 1 2345678料号规格 前框型材上下前框型材左右IR 透镜M4*10十字槽沉头螺钉IR 拐角USB 拐角普通拐角导光按键盖说明注 意 事 项 !工具用品电动螺丝起子作 业 指 导 书INSTRUCTION从你我做起!机 种站 别老化测试/粘贴认证标签作业代码A 建档日期制 表核 准版 序A00次序 操 作 步 骤 说 明1 测试合格后将认证标签粘贴在后铭牌空白区域(A-B )23 45注意:USB 拐角 IR 拐角普通拐角。

作业指导书(组装)

作业指导书(组装)

作业指导书(组装)作业指导书(组装)一、准备工作在进行组装之前,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组装过程的顺利进行。

以下是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1. 集中准备所需材料和工具。

这包括配件、螺丝、螺丝刀、扳手、电源线等。

2. 清理组装区域,确保工作台面干净整洁,方便进行组装操作。

3. 阅读产品说明书。

在组装之前,详细阅读产品说明书,了解各个部件的功能和正确的组装方式。

4. 准备静电防护措施。

组装电子设备时,要注意防止静电对电路造成损害,可以使用静电手环或静电垫来保护电子元件。

二、组装步骤在完成准备工作后,可以开始进行组装。

以下是一般组装步骤的概括:1. 安装主机箱首先,打开主机箱,将主板安装在箱内的预留位置上,并紧固螺丝。

接下来,根据需要,安装硬盘、光驱、电源等设备。

2. 连接电源线和数据线将电源线和各种数据线连接到相应的设备和接口上。

确保连接牢固,并正确地连接到主板和其他设备上。

3. 安装散热器和风扇在主板上安装散热器,这有助于散热,保持电脑运行的稳定性。

同时,安装风扇以提供足够的风冷散热。

4. 安装内存条和显卡将内存条插入主板上的内存插槽,并确保插入牢固。

接下来,将显卡插入相应的插槽中。

5. 连接前面板线将主板上的前面板线连接到主机箱上的开关和指示灯上。

这些线通常包括电源按钮、重置按钮、硬盘指示灯等。

6. 连接外部设备根据需要,连接键盘、鼠标、显示器等外部设备。

确保连接正确并牢固。

7. 完成组装在完成以上步骤后,检查所有连接是否正确,确保没有任何松动或错误。

然后关闭主机箱,并连接电源线。

三、开机测试在完成组装后,需要进行开机测试,以确保组装的电脑能够正常运行。

以下是开机测试的基本步骤:1. 连接电源并打开电源开关。

2. 观察主机箱内的风扇和指示灯是否运转,以确认电源供电正常。

3. 检查显示器是否显示正常。

如果显示器没有信号,可以检查显卡和连接线是否插紧。

4. 检查键盘和鼠标是否工作正常。

尝试按下键盘上的按键和移动鼠标。

组装作业指导书

组装作业指导书

江苏伟信电子有限公司
组装作业指导书
一.组装
1.针盘的制作
a.检查针盘每一片板有无破孔,未钻透的孔、塞孔及影响品质的问题,如有问题应及时处理并报知上级主管。

b.用8.0钻咀将B1,T1的正面和B5, T5的反面沉针盘支柱孔,深度1.5mm 在B5和T5正面测点的部分贴上黑胶棉,锁上针盘支柱。

c.按照B1、B2、B3、B4 B5(T1、T2、T3、T4、T5)的顺序结合,并锁上平头螺丝。

B1测试面螺丝不能锁太紧。

d.针盘锁好插针。

2.线盘的制作
a.将钻好孔的线盘板检查一遍,看有无破孔,未钻透的孔、塞孔及影响品质的问题,如有问题应及时处理并报知上级主管。

b.用8.0钻咀将6mmTK.B各一片的正面沉支柱孔与牛角架螺丝孔。

C.用© 3.175pin将TK,BK三片钉在一起,上面两片6mm下面一片3mm沉孔的一片在最上面。

d.检查所有孔是否都通。

如有问题应及时处理并报知上级主管。

e.准备穿线。

3.线盘的组装
a.先锁线盘支柱不能压到线(注:支柱须均匀且高低一致)
b.按顺序把牛角理好,缺口朝内锁于牛角支架上。

c.将锁好的牛角架锁于线盘上,理好线,不让线高于支柱。

d.装上针线盘结合柱,锁上底板。

4.针线盘的结合
a.装弹簧护板盖于线盘上,装针盘垂直放下,用pin对好位.
b.用手按下针,确认弹力。

c.锁上针线盘结合柱螺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途:载人、料G3采用2部施工吊笼砼运送量0.5方/次吊笼采用双钢丝绳(6×37φ19.5)自重共约4.37(含钢丝绳)t
3.4吊料拔杆
用途:材料运输G4一部起重量0.4t材料φ159×6 L=12.5米自重共约1.3t
3.5施工平台
3.5.1中心鼓圈G5——直径5.0米高度3.5米上圈[28a中圈[10a
作业指导书
第0页共17页
1.工程概况
2.编制依据
3.电动升模系统组装主要部件
4.施工准备
5.组装作业施工顺序及方法
6.卷扬机地锚稳定性验算
7.吊料拔杆及吊笼选绳计算
8.荷载组合
9.承重螺杆强度验算
10.组装安全注意事项
11.附图
A烟囱工地平面布置图(共3页)B组装层平面示意图
C提升系统组装剖面图D吊平台装配图(共2页)
井架斜撑采用φ133钢管,均匀设置8根(间隔3根辐射梁设置1根),增加随升井架的稳定性。
作业指导书
第2页共17页
1.6吊笼部分
为实施垂直运输,设置2部施工吊笼,吊笼的上下采用2台5吨双滚筒卷扬机提升,电梯沿导索钢丝绳上升。电梯的下部装载砼,上部为载人或载其它物料。
1.7电气控制部分
主要由提升动力用电、照明用电、信号控制等组成。
3.5.5平台铺板G9——采用50厚松木板自重共约9.2t
3.6吊平台G10——用途:随升安全隔离平台吊杆、小鼓圈规格[8鼓圈直径5
作业指导书
第3页共17页
米辐射梁规格φ48*3.5斜拉索为4*12道6*37φ13钢丝绳自重共约3t
3.7内吊架G11——用途:内侧操作数量24榀规格50*50*4角铁铺600宽50厚木板含铺板自重共约2.3t
1.2提升架和操作架部分
门架由提升架和操作架两部分组成,提升架和操作架通过电机带动丝杠,提升的过程为:操作架固定电机带动丝杠正转提升架上爬并通过固定小方钢与轨道模板固定电机带动丝杠反转操作架上爬并通过固定大方钢与轨道模板固定。按照上两个动作的循环实施提升,由门架共同作用顶升辐射梁,从而完成整个系统的提升过程(机械提升每节速度:1500/{(1420/43)*16}=2.8≈3分钟)。
3.电动升模系统组装主要部件
3.1施工平台随升井架
用途:垂直运输G1平面尺寸2.148×4.606米高度10米立杆采用φ89×4.5平、斜撑采用φ89×4.5,自重约1.577t
3.2井架大斜撑
用途:支撑井架G2选用φ133×6数量8根单根长度11.8米固定钢圈[14自重共约2.44t
3.3施工吊笼
下圈2[12a立杆[14a自重共约3.751t
3.5.2辐射梁G6——数量24根规格2[25自重共约17.387t
3.5.3钢圈G7——共设5道R1=3.79m R2=5.29m R3=6.79m R4=8.29m R5=9.79m规格[16自重共约4.209t
3.5.4斜拉索G8——采用5道钢丝绳规格6×37φ19.5自重共约1.626t
E鼓圈与辐射梁连接示意图F门架与辐射梁连接示意图
G辐射梁与钢圈连接示意图H鼓圈与辐射梁连接示意图
I吊装示意图(共4页)
12.附表(一)机具设备及仪器
(二)劳动力组合及人员分工
(三)平台组装危险点及预控措施
(四)应急预控措施
(五)风险控制计划表(RCP
作业指导书
第1页共17页
1.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概况
国电常州发电厂一期240米烟囱工程为双钢内筒烟囱,烟囱砼筒壁设计高度229米,18米以下筒壁施工利用脚手架施工,16.5米以上筒壁施工采用电动升模工艺施工。烟囱电动升模装置共使用24榀提升门架,电动升模装置系统主要由轨道、模板部分,门架(由提升架和操作架组成)部分,中心鼓圈(直径5米,高度3.5米)、辐射梁(2[25,长度10米]部分,井架及斜撑部分,起重设备、吊笼部分,电气控制部分共计6部分组成。
3. 8门架系统G12——用途:平台顶升共24榀包括操作架(外围操作)和提
升架(系统顶升)、电机、丝杠、夹板、轴头等自重共约33.17 t
3.9其它G13——包括操作室、电渣焊机、氧乙炔瓶等2.0t
4.施工准备
4.1认真清点核对现场升模装置各部件的加工、准备情况,对不足部分及时组织加工,保证组装的顺利进行。
4.5在16.5米层砼强度达到6Mpa以上后,将筒壁施工外脚手架拆除至标高12.00米(不影响门架就位高度),内满堂架拆落至标高14.84米,然后在内脚手架上满铺脚手板,要求脚手板必须铺平并固定牢固,在脚手架拆除过程中应将所有担门架的大方钢穿在15米、16.5米层轨道模板中间的方孔内,为门架吊装作好准备。
1.4辐射梁部分
辐射梁共设置24根,与中心鼓圈的连接端头通过钢销连接,自由端担在门架顶部的滚筒上。辐射梁底部设置5道[16钢圈,钢圈与辐射梁通过夹板和3根φ16螺栓连接,增强平台系统的整体稳定性。
1.5井架及斜撑部分
为解决电梯系统的天杠布置和吊料拔杆的固定问题,在中心鼓圈上部设置1座10米高度的随升井架,井架由立杆、平杆、平撑和斜撑通过螺栓连接组装而成。
1.8起重设备部分
起重部分包括起重卷扬机、导索卷扬机、钢丝绳、天地轮、卷扬机地锚等组成。
2.编制依据
2.1《240米高双钢内筒烟囱基础施工图》(图纸分册号F271S-T0422)。
2.2《DL50091-200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
2.3《DZSM-Ⅲ型烟囱电动升模组装图》
2.4《电力建设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措施》
4.2所有地面组装部分分单元组装完成后,在施工现场分开堆放。
4.3操作架及提升架、电机提前在地面进行组装。
4.4提前在15.0、16.5米层模板支设时,按照附图(门架布置图)位置(见1.1条),设置轨道模板,预埋承重对拉螺栓(φ25),竖向间距@600和900交替,并安装剪力环,为门架就位、安装作好准备。
1.3中心鼓圈
中心鼓圈直径5.0米,高度3.5米,其上钢圈外侧按15°夹角焊制辐射梁连接端头,辐射梁就位后通过钢销与连接端头连接在一起,然后用斜拉索将鼓圈下部与辐射梁连接(斜拉索下端穿过预插绳环固定在鼓圈下钢圈上,上端挂在穿过辐射梁的φ30钢销上,4个卡头连接,或者如果夹板影响兜绳,可将钢销焊在辐射梁内),形成平面桁架体系。
1.1轨道、模板部分
外模板由轨道模板、大模板(P6015)和补缝模板组成,内模板由P3015模板和部分补缝模板组成,轨道模板通过φ25、其它模板通过φ16对拉螺杆对拉。
轨道模板每节(即1.5米高度)共24块,在外筒壁上均匀分布。首先以烟道中心线为基线,在夹角7.5°处外筒壁上定出第1榀门架就位点,然后每15°依次定出其余23榀的定位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