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守株待兔

合集下载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判断题考点练习及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判断题考点练习及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判断题考点练习及答案一、我很喜欢背诵古诗,我能给下列诗句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海内存知己,天涯共此时。

(_________)2.七夕今霄看碧宵,长河渐落晓星沉。

(__________)3.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__________)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是剪刀。

(___________)二、根据《我们奇妙的世界》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课文按先总写,再分写,最后再总写的结构方式行文,这种结构叫总-分-总。

(________)2.课文是按春、夏、秋、冬的季节顺序写的。

(________)3.本文描写天空这一部分时,分别描写了日出、云彩、雨点、雨后、落日和群星等景象。

(________)4.课文主要描写看天空和看大地两方面的内容,告诉我们世界上存在的奇妙事物是无穷的,只要我们去寻找。

(________)三、判断题,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独”字的部首是“犭”,笔顺是:撇、弯勾、撇。

(_____)2.“酒”的结构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共11笔。

(_____)3.“阿”字共有7笔,第3笔是横。

(_____)4.“匠”字是半包围结构,最后一笔是竖。

(_____)5.“赵”和“历”的结构不一样,“赵”是左右结构,“历”是半包围结构。

四、课文一点通(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我们奇妙的世界》一文从天空和大地两个方面展示了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

(_________)2.《海底世界》一文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

(_________)3.火烧云上来的时候,红公鸡和黑母鸡都变成了红色的。

(_________)4.《火烧云》这篇课文描写了夕阳西下时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展现了大自然美丽的景色,表现了人们看到火烧云时的喜悦心情。

2021年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判断题专项练习(15道)

2021年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判断题专项练习(15道)

2021年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判断题专项练习(15道)一、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美丽的鹿角无关紧要,实用的鹿腿才是重要的。

(______)2.寓言故事能让我们想到许多人和事。

(______)3.《克雷洛夫寓言》是德国杰出的寓言家克雷洛夫的作品集。

(______)4.《守株待兔》告诉我们:做事可以不靠自己的努力,可以心存侥幸。

(______)5.陶罐和铁罐最后都找不到了。

(______)二、根据本学期学过的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文房四宝”是指琴棋书画。

(______)2.《燕子》一课描绘出的四幅画面分别是:燕子外形图、春光燕子图、燕子飞行图、燕子休息图。

(______)3.《鹿角和鹿腿》是《伊索寓言》中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各有自己的价值,不能只凭外表去判断事物的好坏。

(______)4.《蜜蜂》一文中,“我”通过做实验知道了蜜蜂是靠记忆力辨别方向的。

(______)5.方帽子店的主人因循守旧不懂变通,最终被时代淘汰了。

(_____)三、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其他同学提到的春游地点,如果我不同意,应该马上站起来反对。

(______)2.春游最好约上几个好友,想去哪里玩就去哪里玩,如果不知道地方,可以向当地的人们请教。

(______)3.建议去哪儿玩要说清楚想法和理由。

(______)4.春游主要是观赏景物,因此自己不感兴趣的景物最好一扫而过,自己喜欢的景物则可以细细观赏。

(______)5.耐心听别人讲完,尽量不打断别人的话。

(______)6.先确定春游的地方,然后规划具体的时间,以及有效的游玩路线。

春游最好在老师或家长的带领下进行。

(______)四、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守株待兔》故事的结果是宋人守在树下,因此捡到了许多兔子。

(________)2.《陶罐和铁罐》故事中铁罐傲慢,但最终却随着时间而消失,没有任何价值。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内容填空及答案(往年真题)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内容填空及答案(往年真题)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内容填空及答案(往年真题)一、按课文内容填空。

1.《卖火柴的小女孩》主要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富人合家欢乐、举杯共庆的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

通过擦燃火柴的________美好幻想与她______________的显示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个童话故事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________和对当时社会的________,无情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罪恶。

2.《那一定会很好》讲述了一粒种子的一段生命历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牛肚子里旅行》讲述了两只蟋蟀玩捉迷藏时,________被吞进牛肚子,________想办法帮助________侥幸逃脱的一次惊险“旅行”。

4.《一块奶酪》是一篇童话故事,通过写蚂蚁队长指挥蚂蚁们搬运奶酪时的________,表现了动物之间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_____。

2.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小牧童屏住呼吸,准备捕鸣蝉的情景。

3.课文《海滨小城》重点描写了海滨小城的海上、海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本学期所学的课文中,我感受到了外国名人_____________对青少年的尊重、关怀和爱护;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把手术台当成阵地的忘我的工作精神;也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小时候破瓮救人的机智;__________________小时候勤奋好学的可贵品质。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人影给溪水染绿了,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这句话写出了溪水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判断题及答案(往年真题)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判断题及答案(往年真题)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判断题及答案(往年真题)一、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美丽的鹿角无关紧要,实用的鹿腿才是重要的。

(______)2.寓言故事能让我们想到许多人和事。

(______)3.《克雷洛夫寓言》是德国杰出的寓言家克雷洛夫的作品集。

(______)4.《守株待兔》告诉我们:做事可以不靠自己的努力,可以心存侥幸。

(______)5.陶罐和铁罐最后都找不到了。

(______)二、回忆课本内容,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是慈琪写的一篇神话故事。

(________)2.读故事时的预测就是随意猜测,不需要依据。

(_______)3.读书时如果你预测的内容跟作者写的不一样,说明你读书不认真。

(_______)4.胡萝卜的胡子不可能用来放风筝,所以作者这样写是没有道理的。

(_______)5.写对话时,可以根据不同情况来确定提示语的位置。

(________)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带刺的朋友》是宗介华的一篇童话,实际上刺猬是没有这样的偷枣本领的。

(______)2.“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这句话表达了“我”对鸟的喜爱和保护之情。

父亲太了解鸟了,如果他是猎人,会伤害很多鸟。

(______)3.“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中“淙淙”是用来描写声音的,这类词叫拟声词。

(______)4.“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中的“白银”是指天上的白云。

(______)5.“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是一个比喻句。

(______)四、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橙”字的第七笔是捺,“印”的第二笔是竖提。

(________)2.“靴”“鞋”“鞭”都是革字旁,三个字最初的意思都和皮革有关。

(________)3.“知有儿童挑促织”中“挑促织”是“逗蟋蟀”的意思。

(________)4.“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中“五彩缤纷”一词联系上下文和想象画面,可以解释为“颜色繁多,色彩绚丽”。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判断题及答案(最新)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判断题及答案(最新)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判断题及答案(最新)一、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妈妈住进了那个长方形的鸟窝。

(________)2.“我”变成树后,为了让人能住进来会弯下腰缩短距离。

(________)3.妈妈根本不知道这“树”是“我”变的。

(________)4.“我”的肚子咕噜噜地叫,是因为“我”饿了。

(________)5.树上不断往下滴的水珠是一只虫子撒的尿。

(________)二、哪句是比喻句,在括号内画“√”,不是的画“×”1.小刚长得实在太像他的父亲了。

(_____)2.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_____)3.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_____)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_____)三、请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落”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氵”,再查9画。

(________)2.“处理、处方、到处”中的“处”字都是一样的读音。

(________)3.因为小蜘蛛找不到一个安心织网抓虫的地方,所以老屋到现在还站在那儿,没倒下去。

(________)4.《去年的树》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做人要信守承诺、珍惜友情的道理。

(________)5.泰戈尔是享誉世界的中国诗人、哲学家。

他出版过《飞鸟集》《园丁集》等五十多部诗集。

(________)四、明辨是非。

(是比喻句的打对号,不是的打错号)1.太阳出来了,放射出千万缕想离间一样的金花。

()2.他长得很像他爸爸。

()3.今天好像是要下雨了。

()4.小兴安岭像个美丽的大花园。

()5.那些被闷久了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五、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守株待兔》悦明了“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只是一个偶然现象。

(______)2.《陶罐和铁罐》中的铁罐最后变成了古董。

(______)3.《鹿角和鹿腿》说明了美丽的鹿角无关紧要,实用的鹿腿才是重要的。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九月开学必备)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九月开学必备)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九月开学必备)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一、易读错的字惠崇(chóng)芦芽(yá)泥融(róng)鸳鸯(yuānyāng)减(jiǎn)少河豚(tún)伶(líng)俐掠(lüè)过荡漾(yàng)几痕(hén)形(xíng)成沾(zhān)水闲散(sǎn)凑(còu)成饱胀(zhàng)破裂(liè)姿势(zīshì)随(suí)风仿(fǎng)佛昆(kūn)虫款(kuǎn)款地瞎(xiā)子备忘录(lù)黑绸(chóu)二、易写错的字融:左下里面是“点、撇、横、竖”;崇:上下结构,下面是“宗”;聚:上下结构,下面是“”;倦:右下部分是“”,不要写成“巳”;瓣:左中右结构,中间是“瓜”;露:上面的雨字头写法为“”。

三、重点词语融化燕子鸳鸯优惠崇高芦芽梅花小溪广泛减法绝句杜甫花草春风取长补短凑成吹拂聚拢赶集形成掠过偶尔沾水疲倦纤细痕迹乌黑剪刀活泼春日轻风洒落加入春光湖面电线花瓣莲蓬饱胀破裂姿势仿佛随风舞蹈停止荷花清香赶紧圆盘眼前画家本领飘动了不起花骨朵儿第二单元宋(sòng)人解释(shì)触株(chùzhū)耕(gēng)者折颈(jǐng)懦弱(nuòruò)陶(táo)罐谦(qiān)虚价(jià)值尘(chén)土捧(pěng)起狮(shī)子别致(zhì)欣赏(xīnshǎng)不禁(jīn)皱(zhòu)眉匀称(yúnchèn)挣(zhèng)脱倒映(yìng)遵循(zūnxún)传(chuán)来尊(zūn)敬碌(lù)碌无为二、易写错的字释:左边是“釆”。

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内容填空及答案(考题)

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内容填空及答案(考题)

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内容填空及答案(考题)一、按课文内容填空。

1.《陶罐和铁罐》一文的体裁是__________,作者通过了对比的方法来写__________,开始时,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陶罐对铁罐的态度是__________,二者形成了鲜明的__________;许多年过去了,陶罐__________,铁罐__________,二者形成了对比。

这个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

2.“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这句话是________说的,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小女孩第一次撩燃火柴,感觉自己坐在________前面;第二次擦燃火柴,看到了在地板上走着的________;第三次擦燃火柴,看到了美丽的________;第四次擦燃火柴,看到了________;最后她擦燃了整把火柴,幻想 ________。

2.《那一定会很好》一文中,种子想要站起来,于是努力生长,长成了________;它想跑来跑去,于是被做成了________;它变老了,想要停下来,于是被做成了________;它坐着很吃力,想要躺下,于是被做成了________。

三、根据课文理解填空。

1.宋人有_______者。

田中_______。

兔走触株,________。

因释其耒而_______,冀___________。

兔不可复得,__________。

2.《守株待兔》是一篇_____________,这则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

3.《陶罐和铁罐》这则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鹿角和鹿腿》说明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还告诉我们____________。

5.《池子与河流》是一篇用_______的形式来表现的寓言故事。

通过池子与河流的对话,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判断题及答案(考题)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判断题及答案(考题)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判断题及答案(考题)一、判断题,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燕子》一文主要描写了燕子小巧灵活、活泼可爱的特点。

(________)2.《蜜蜂》的作者法布尔是英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文学家。

(________)3.河豚是人间的美味,与蒌蒿和芦芽等一起烹煮最适宜。

诗人的联想是有根据的,这时正是河豚肥美上市的时节。

(________)4.有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

(________)5.赵州桥是隋朝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

(________)二、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赠刘景文》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_______)2.《秋天的雨》全文以秋雨为线索,为我们勾勒出一个色彩缤纷、喜乐丰收、动物可爱的秋天图。

(_______)3.《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表现了作者对水泥道的喜爱之情。

(_______)4.《听听秋的声音》一文作者以散文的形式抒发了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_______)三、我当“小法官”(正确打“√”错误打“×”)1.“树么,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儿,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了。

”加横线的字读 qiè。

(________)2.小鸟和大树是一对好朋友。

(________)3.小鸟每年都要到南方过冬是因为南方的冬天好玩。

(________)4.“落”有三个音“ luò”“ là”“ lào ”。

(_______)5.“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

”这是一个拟人句。

(_______)四、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

1.“人间四月芳非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出自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________)2.《方帽子店》一文告诉我们要懂得变通,与时俱进。

(________)3.《漏》一文中,“漏”是一只可怕、厉害的怪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寓言《守株待兔》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守株待兔、树桩、乐滋滋、锄头”。

2、朗读和背诵课文,抄写最后一个自然段。

3、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心存侥幸,做人要老老实实,成功要靠诚实的劳动。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寓言《守株待兔》。

(板书课题)
“株”是什么?“待”又指什么?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老师相信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学习能解决这些问题。

二、确立学习目标。

学生自主确立本课的学习目标,集体再讨论修订。

三、课堂自学,整体感知。

1、提出自学要求: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2)划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3)在不懂的字词或句子后面做上记号。

(4)思考题目《守株待兔》的意思。

(5)完成学习任务后同小组交流。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字词的投影片检查字词的读音及词语的理解。

(2)指读课文。

(正音通句)
(3)指名说出题目的意思。

(株:树根或树桩。

待:等待。

守在树桩旁等待,希望在得到撞死的兔子。


3、激发学生情趣,初步感知课文。

朗读《守株待兔》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理解课文内容。

1、第一、二自然段。

(1)那只兔子是怎么死的?(抓住“不知怎么的”“一头撞倒”理解兔子撞桩而死完全是偶然的。

)能读出这个意思来吗?(学生试读)
(2)他为什么这样乐滋滋的?(“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拣”)他还会想些什么?(启发想象)能读出这个种田人此时的心情吗?(试读)
2、第三自然段。

(1)如果你碰到这种事该怎样想,怎样做?
(事情完全偶然,不必专门等这件事再发生,该做什么事就做什么事。


(2)这个人是怎么做的?(“整天坐在”、“等着”“看看有没有……”)当时他会怎么想?(着急、盼望、失意)学生想象,如果你看见了他,会怎么劝他?
3、事情的结果是怎样的呢?对这个结果你觉得怎样?(可笑)能读出这个意思来吗?(学生读)
五、寓意揭示,总结扩展。

1、讨论:《守株待兔》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不能存侥幸心理,想得到意外收获,要主动努力地去做。


2、“守株待兔”是一个成语,就是从我们学的这个寓言故事中得来的,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成语的意思?
3、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发生过?讨论交流。

六、布置作业。

1、熟记生字词。

2、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抄写课文最后一段。

3、把这个故事讲给邻居小弟弟获小妹妹听。

附:板书设计
守株待兔
白捡野兔→坐等野兔→庄稼全完
(不存侥幸心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