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的配平

合集下载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方法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方法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方法1.半反应法配平: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写成两个独立的半反应式,并进行配平。

配平的方法包括调整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以及在需要的情况下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添加水分子、氢氧根离子或氢离子,以保持电荷的平衡。

最后,将配平好的半反应式合并即可得到原始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例如,将以下反应方程式配平:Cu+HNO3→Cu(NO3)2+NO+H2O首先,可以将该反应式分解为两个独立的半反应式:Cu→Cu2++2e-(还原反应)HNO3+3e-→NO+2OH-(氧化反应)通过观察可知,还原反应中的铜离子需要2个电子,而氧化反应中的硝酸需要3个电子,因此需要将这两个半反应式配平。

首先,将还原反应中的系数设为1,氧化反应中的系数设为2,则配平后的半反应式如下:Cu→Cu2++2e-2HNO3+6e-→2NO+4OH-然后,对两个半反应式中的电子数进行等量消除,最后将配平好的半反应式两侧的离子数进行平衡,将平衡后的半反应式合并即可得到原始的氧化还原反应式。

2.代数法配平:将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写成半反应式,并用代数符号表示它们的电子转移。

然后,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离子电荷平衡,将两个半反应式中的电子数进行等量消除,最后将消除后的反应式相加即可得到原始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例如,将以下反应方程式配平:Cl2+KI→KCl+I2首先,将该反应式分解为两个独立的半反应式:Cl2→2Cl-+2e-(还原反应)2I-→I2+2e-(氧化反应)然后,可以看到还原反应中需要2个电子,而氧化反应中需要2个电子,两个半反应式中的电子数已经相等。

接着,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离子电荷平衡,将两个半反应式相加即可得到原始的氧化还原反应式。

在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时,还可以使用其他方法,如电子平衡法、离子电荷平衡法等。

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选用不同的方法主要取决于具体的反应条件和需要。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氧化数有变化的一类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三大基本反应之一。

1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步骤1、一般方法:从左向右配.
2、步骤:标变价、找变化、求总数、配系数.即
⑴标出变化元素化合价的始态和终态;
⑵始态终态变化的总价数= 变化×系数
注:假设以上变化均以正价表示,其中(b-a)×(d-c) 为最小公倍数.
⑶将上的系数,分别填在还原剂和氧化剂化学式的前面作为系数;
⑷用观察法配平其它元素;
⑸检查配平后的方程式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离子方程式还要看是否符合电荷守恒)
例1、C + HNO3(浓)- NO2 + CO2 + H2O
分析:⑴标变价
C(0) + HN(+5)O3(浓)- N(+4)O2 + C(+4)O2 + H2O
⑵找变化
始态终态变化的总价数= 变化×系数
⑶求总数
1 × 4 = 4
⑷配系数。

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的配平

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的配平

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的配平
对于一般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基本步骤是:标变价,列变化,求总数,配系数。

再根据反应的类型找出相应的方法:如歧化型(cl2+naoh→nacl+naclo3+h2o)用逆向配平法;归中型(反歧化型)(ki+kio3+h2so4→i2+k2so4+h2o)用正向配平法等。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则是氧化剂得电子总数和还原剂失电子总数相等,即电子守恒原则,表现为化合价降低总数和升高总数相等。

配平三原则:
1、得失电子守恒:氧化剂和还原剂得失电子总数相等,化合价升高总数==化合价降低总数;
2、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维持不变;
3.电荷守恒:离子反应前后,所带电荷总数相等。

配平基本方法:化合价滑行法
1、标价态: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标出有化合价变化的元素的化合价
2、列于变化:列举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值。

3、求总数:将化合价升高数和化合价降低数的最小公倍数定为电子转移总数。

依据电子守恒,确定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系数。

4、分体式系数:用观察法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配平后,把单线换成等号。

5、细检查:利用守恒三原则,检查是否配平
任何的水解还原成反应方程式,分体式平时都必须严苛的经过这些步骤,特别就是最后的检查一定必须存有,以保证恰当!
当然,仅仅通过一两个练习就想熟练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是不可能的,一定要多找些例子勤加练习!。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四川宣汉县南坝中学雅龙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一直是中学化学的难点之一,化合价升降法是配平氧化还原方程式基本方法,但学生在运用此方法进行配平时容易出错,原因在于氧化还原反应繁杂多样,各有其特点。

但是只要我们掌握一些方法技巧,结合练习进行巩固,就可以做到对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得心应手。

一、配平原则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发生了电子转移,因而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必然有升有降,故可根据电子得失总数相等即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将氧化还原方程式配平。

二、氧化还原反应配平的步骤一般步骤:标变价、列变化、求相等、观察配平。

例1.以C +HNO 3(浓)CO 2↑+NO 2↑+H 2O 为例说明化学方程式配平的一般步骤(1)标变价:正确标出有化合价变化元素化合价的始态和终态;0 +5 +4 +4C +HNO3(浓)→CO 2+NO 2+H 2O (2)求升价元素或降价元素变化数:反应中C 从0价升高到+4,升高了4价;N 从+5降低到+4,降低了1价,表示如下:0 +5 +4 +4C +HNO 3(浓)→CO 2↑+NO 2↑+H 2O(3)求相等:根据元素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确定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化学计量数。

根据反应中化合价升降总数必然相等,应在C 前面乘以1(1省略),HNO3前面乘以4(相当于升降变化数相互交叉即得对方的化学计量数),再据此根据C 、N 质量守恒定律确定CO 2和NO 2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1和4,表示如下:0 +5 +4 +4C +4HNO3(浓)→CO 2↑+4NO 2↑+H 2O (4)观察配平:用观察法配平其它元素。

根据H 元素质量守恒,H 2O 的化学计量数为2,配平后将“→”改为“=”,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C +4HNO 3(浓)CO 2↑+4NO 2↑+2H 2O若反应中化合价升降变化有公约数,可同时除以公约数再交叉。

例2.配平化学方程式:C +H 2SO 4(浓)CO 2↑+SO 2↑+H 2O解析:0 +6 +2 +4 C +2H 2SO 4(浓)CO 2↑+2SO 2↑+2H 2O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时除熟练掌握上述基本方法外,还应掌握一些技巧才能△△△△14 14 2/24/2快速准确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有:化合价升降法、离子-电子法、待定系数法等;配平技巧有:零价配平法、平均标价法、化整为零法、整体分析法等等。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体味到:只要掌握一般的标价原则,确定好配平方向,从而灵活运用好“化合价升降法“这一基本方法,便能解决中学化学中绝大多数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问题。

为使同学们快速灵活地运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本文介绍如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步骤1.正确标出反应前后变价元素的化合价(注:有机物中,H为+1价,O为-2价,C 的化合价由物质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来确定。

)2.确定配平方向:氧化剂、还原剂不属于同一种物质,正向配平,即从氧化剂、还原剂着手;氧化剂、还原剂属于同一种物质,逆向配平,即从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着手。

(注:从哪边配平,以哪边变价元素的原子个数为准来表示价态变化。

)3.求最小公倍数,使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从而确定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系数。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用观察法配平其它物质的系数。

5.检查是否符合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和电子守恒。

二、常见三种形式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1.一般化学方程式的配平+1 -2 +5 +2 +2 +6例:Cu2S+HNO3─Cu(NO3)2+NO↑+H2SO4+H2O【分析】从化合价的变化可知,Cu2S为还原剂,HNO3为氧化剂,氧化剂、还原剂不属于同一种物质,应正向配平,以正向变价元素的原子个数为准来表示价态变化。

Cu2S 中两个+1价的Cu变为两个+2价的Cu化合价升高了2,一个-2价的S变为一个+6价的S化合价升高了8,共升高了10;而在HNO3中,一个+5价的N变为+2价的N化合价降低了3。

求最小公倍数使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则Cu2S的系数为3,HNO3的系数为10。

这一过程可直观的表示为(“↑“表示化合价的升高,“↓“表示化合价的降低,对应“ד前的数值;“ד后的数值表示含变价元素物质的系数。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是化学中重要的一步,它可以使得化学反应方程式符合守恒原理,即化学反应前后所有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是相同的。

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有多种,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方法。

一、半反应法半反应法是氧化还原反应中最常用的配平方法。

它基于氧化还原反应中产生/失去的电子数目相等原理,将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别按照氧化和还原两个方向进行配平,并在两个方向上达到电子数目相等,最终得到平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例如,下面是钾过氧化物和硫酸的氧化还原反应:K2O2 + H2SO4 → K2SO4 + H2O2首先,将反应中涉及到的原子离子的氧化态列出:K2O2:K+1 O-1(较稳定的离子态是O-1)H2SO4:H+1 S+6 O-2可以发现,反应中涉及到的氧化态种类有两种,即O-1和O-2。

因此,我们需要先将两个离子态配平,使得它们之间的氧化态相同。

首先考虑氧化的部分,也就是钾过氧化物与硫酸之间的反应。

考虑通过添加一些电子使得反应中的氧化态达到平衡,即:这样,氧化的部分中涉及到的氧化态已经平衡了,但是电荷并不相等。

为了使得电子数也相等,我们在两个反应物的左右分别乘以对方所产生的电子数,即:最终,通过半反应法我们得到了平衡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二、氧化数法氧化数法也是一种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方法,它是通过对化学反应中涉及到的原子离子的氧化态进行修改来实现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目的。

具体来说,它可以通过修改原子离子的氧化态来平衡相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以符合守恒原理。

例如,在氧化还原反应 Cu + HNO3 → Cu(NO3)2 + NO 中,我们可以通过修改Cu 和NO 的氧化态来平衡两边的反应物和生成物:Cu:0 → +2HNO3:+5 → NO:+23Cu + 8HNO3 = 3Cu(NO3)2 + 2NO + 4H2O这种方法在反应物和生成物氧化态种类较多时,效果较明显,但需要较强的数学计算能力。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知识要点】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得失电子守恒方程式配平原则:质量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离子方程式)配平方法:化合价升降法(电子得失法)配平步骤:1、标价态:列出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的元素的化合价;2、列变化:列出元素得失电子数(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

3、定系数:使得失电子总数(化合价的升高和降低)相等;4、配其他:利用观察法,配平其它物质的系数,把单线改成等号。

【典型例题】【例1】:C+HNO3——CO2↑+NO2↑+H2O【例2】:NH3+O2——NO+H2O【例3】:H2S+HNO3——H2SO4+NO2+H2O配平技法:1、全变左边配:某元素化合价完全变化,先配氧化剂或还原剂的系数①KNO3+FeCl2+HCl——KCl+FeCl3+NO↑+H2O②Pt+HNO3+HCl——H2PtCl4+NO2↑+H2O2、部分变两边配:某元素化合部分变,含该元素的物质先配生成物。

①Mg+HNO3——Mg(NO3)2+NH4NO3+H2O②KMnO4+HCl——MnCl2+Cl2↑+KCl+H2O3、自变右边配: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包括歧化反应)先配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①NO2+H2O——HNO3+NO②Cl2+NaOH——NaCl+NaClO3+H2O③AgNO3——Ag+NO2↑+O2↑4、多变整体配:某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同时升高或同时降低时,将这种物质当作一个整体来计算化合价变化数【例4】:FeS2+O2——Fe2O3+SO2①Cu2S+HNO3——Cu(NO3)2+NO↑+H2SO4+H2O②P4+CuSO4+H2O——Cu3P+H3PO4+H2SO45、离子方程式的配平(可利用电荷守恒进行配平)【例5】①Cr(OH)4-+OH-+ClO-——CrO42-+Cl-+H2O②MnO4-+Cl-+H+——Mn2++Cl2↑+H2O③MnO4-+H2O2+H+——Mn2++O2↑+H2O6.关于有缺项的方程式的配平:(缺项一般是酸、碱或水)【例6】:KMnO4+KNO2+_______——MnSO4+K2SO4+KNO3+H2O①Mn2++S2O82-+H2O——SO42-+MnO4-+________②Zn+H ++NO 3-——Zn 2++NH 4++_________③KMnO 4+K 2SO 3+________——K 2MnO 4+K 2SO 4+H 2O例7.实验室制Cl 2反应为4HCl(浓)+MnO 2=====△MnCl 2+Cl 2↑+2H 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 .还原剂是HCl ,氧化剂是MnO 2B .每生成1mol Cl 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C .每消耗1mol MnO 2,起还原剂作用的HCl 消耗4molD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 时,生成标准状况下Cl 2的体积为11.2L 例8、单质X 和Y 相互反应生成X 2+和Y 2-,现有下列叙述:①X 被氧化②X 是氧化剂③X 具有氧化性④Y 2-是还原产物⑤Y 2-具有还原性⑥X 2+具有氧化性⑦Y 的氧化性比X 2+氧化性强,其中正确的是(B)A .①②③④B .①④⑤⑥⑦C .②③④D .①③④⑤例9.ClO 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 2:2KClO 3+H 2C 2O 4+H 2SO 4=====△2ClO 2↑+K 2SO 4+2CO 2↑+2H 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 .KClO 3在反应中是还原剂B .1mol KClO 3参加反应,在标准状况下能得到22.4L 气体C .在反应中H 2C 2O 4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D .1mol KClO 3参加反应有1mol 电子转移例10.在5NH 4NO 3=====△2HNO 3+4N 2↑+9H 2O 中发生氧化反应的氮原子和发生还原反应的氮原子的质量比是(C)A .1∶1B .3∶5C .5∶3D .2∶8【经典练习】2、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C )A 、3Cl 2+6KOH =5KCl +KClO 3+3H 2OB 、2NO 2+2NaOH =NaNO 3+NaNO 2+H 2OC 、SnCl 4+2H 2O =SnO 2+4HClD 、3CCl 4+2K 2Cr 2O 7=2CrO 2Cl 2+3COCl 2+2KCl3、氮化铝(AlN )广泛应用于电子、陶瓷等工业领域。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是正确书写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一个重要步骤,是高中化学教学的一项基本技能。

其配平原则就是反应中还原剂化合剂升高总数(失去电子总数)和氧化剂化合价降低总数(得到电子总数)相等,但前提是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必相等,即前提是原子先守恒。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主要有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和离子方程式的配平两大类。

下面结合实例阐释氧化-还原反应的常用配平方法。

一、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一)、分数配平法特征是:有单质参加反应或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万能配平法”,即先将化学方程式中“单质外”元素原子配平,最后再添加适当分数配平“单质”元素原子。

例1(单质在方程式左侧):FeS2+O2 -- Fe2O3+SO2(单质O2在方程式左侧)简析:(1)观察配平“单质外”元素原子——Fe、S:2FeS2+O2—→Fe2O3+4SO2;(2)配平“单质”元素原子O——O2位置在方程式左侧,可根据右侧O的原子总数来确定O2的计量数为11/2:2FeS2+11/2O2→Fe2O3+4SO2;(3)分数系数化整并标。

4FeS2+11O22Fe2O3+8SO2例2(单质在方程式右侧):KMnO4+HCl—→KCl+MnCl2+Cl2+H2O简析:(1)观察配平“单质外”元素原子——K、Mn、H、O:KMnO4+8HCl—→KCl+MnCl2+Cl2+4H2O ;(2)配平“单质”元素原子Cl——Cl2位置在方程式右侧,可根据左侧Cl的原子总数来确定Cl2的计量数为5/2(此时KCl、MnCl2认为已配平):KMnO4+8HCl—→KCl+MnCl2+5/2Cl2+4H2O ;(3)分数系数化整并标注: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当然,针对氧化剂或还原剂中的某元素发生歧化的反应也有限度,如8Cu Fe S2+21O2=8Cu+4FeO+2Fe2O3+16SO2;但对CuFeS2+O2——CuO + Fe2O3+ SO2则可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
Fe2++ ClO- —— Fe3++ Fe(OH)3+ Cl-
依据电子得失守恒进行配平可得
2Fe2++1ClO-—— Fe3++Fe(OH)3+1Cl-
现在表面看来铁元素原子质量守恒,但电荷不等,且反应式左边 没有氢原子,缺少反应物,应先添加。若在反应物中加H+,酸性 条件下不可能生成Fe(OH)3;若在反应物中加OH- ,碱性条件下不可能有Fe3+生成;只能是添加水(H2O)。即
电荷守恒的配平方法是:若正、负电荷全部在方程式的同一 边,则应使正、负电荷的代数和为零;若正、负电荷分布在 反应方程式的两边,则两边电荷的差为零

MnO4-+Fe3O4——Fe3++Mn2+ Fe2++ClO-——Fe3++Fe(OH)3+Cl-
缺项配平法
• 先确定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及其化学计量数 (电子守恒),再通过比较反应物与生成物(充分利用电荷守恒 和质量守恒),确定缺项(一般为H2O、H+或OH-),最后观察 配平的方法
例题解答
MnO4-+ Fe3O4—— Fe3++ Mn2+
依据电子得失守恒进行配平可得
1MnO4-+5Fe3O4+ ——15Fe3++1Mn2++
观察上述反应式,反应物中有氧原子,生成物中没有,添加生成物时必定要加 上含氧原 子的微粒,OH-或水中都含有氧原子。若加上OH-,OH- 与产物中 的Fe3+、Mn2+不能共存, 而溶液中不可能存在O2- 离子,也不能添加,只有 加上H2O。这样,上式变为
1MnO4-+5Fe3O4+ ——15Fe3++1Mn2++H2O
例题解答
1MnO4-+5Fe3O4+ ——15Fe3++1Mn2++H2O
再观察上式,左边没有氢原子,H+或OH-离子中都含有氢,依据电荷守恒,要 左右两边的电荷相等,也只有添加带正电荷的H+离子。即
1MnO4-+5Fe3O4+48H+——15Fe3++1Mn2++H2O
依据氧元素或氢元素质量守恒,在H2O分子前配24即可。将单线改为等号, 1省去不写得:
MnO4-+5Fe3O4+48 H+==15Fe3++Mn2++24H2O Nhomakorabea总结
离子方程式的配平与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不同,不仅遵循质量守恒、电子守恒, 还要遵循电荷守恒。有的还要添加反应物或生成物中的缺少的物质。其配平 必须按以下四步顺序进行。 第一步:依据电子守恒,配定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化学 计量数; 第二步:依据电荷守恒并根据具体情况,添加反应物或生成物中的缺项,配 定各离子的化学计量数; 第三步:依据质量守恒,配定其他分子的化学计量数; 第四步:检查约简或化整化学计量数,将单线改等号,加上反应条件、沉淀 或气体符号。
在添加缺项时应注意:
1)要判断添加的缺项一般是反应介质。如酸(H+)、碱(OH-)或水 (H2O)等,需要根据反应的具体情况判断添加。 2)H+和OH-不可能添加在同一边,因H+和OH-不可能大量共存。 3)若反应物中添加H+或OH-离子,则生成物中往往需添加水;若反应物 中添加水则生成物中往往需添加H+或OH-离子。 4)添加H+或OH-离子时,不必考虑与反应物能否共存,但一定要考虑与 生成物能否共存,不能共存,就不能添加。
依据质量守恒,检查氢和氧,配得H2O的化学计量数为1。将分数化成整数, 单线改等号,加上沉淀符号即可。
6Fe2++3ClO-+3H2O==4Fe3++2Fe(OH)3↓+3Cl-
谢谢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祝您成功!
2Fe2++1ClO-+H2O —— Fe3++Fe(OH)3+1Cl-
练习
2Fe2++1ClO-+ H2O —— Fe3++ Fe(OH)3+1Cl-
要使电荷守恒,Fe3+前应配4/3。再依据铁元素质量守恒,Fe(OH)3前配2/3。 即
2Fe2++1ClO-+H2O —— 4/3Fe3++2/3Fe(OH)3+1Cl-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 配平
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的配平
配平原则
• 电子守恒:氧化剂和还原剂得失电子总数相等,化合价升高总数 =化合价降低总数
• 电荷守恒:离子反应前后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相等 • 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
电荷守恒
定义:离子反应前后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相等 例如:NaCl==Na++C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