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俄林波斯神系:俄林波斯神系是希腊神话中神的故事的一部分。

神的故事包括天地的开辟、神和人的起源、四季的成因、动植物的出现,以及以宙斯为首的俄林波斯神族成员的活动。

古希腊人按照人的形象创造了神,并认为天上也和人间一样有一个神的大家庭,因其居住在希腊北部的俄林波斯山上而称为俄林波斯神系。

主要的神有神王宙斯,神后赫拉,宙斯的哥哥冥王哈得斯、海神波塞冬,还有宙斯的儿子太阳神阿波罗、战神阿瑞斯、工匠之神赫淮斯托斯,女儿智慧女神雅典娜、爱神和美神阿佛洛狄忒。

此外,还有9个缪斯是文艺女神,3个摩伊勒是命运女神。

2.“不和的金苹果”:相传阿喀琉斯的父母举行婚礼时,没有邀请不和女神厄里斯,她来到席间扔下一个“不和的金苹果”,写着“赠给最美的女子”。

赫拉、雅典娜和阿弗洛狄忒三位女神果然争夺起这个苹果来。

宙斯要她们找特洛伊王子帕里斯评判。

三位女神各许帕里斯以最大的好处,赫拉许他成为最伟大的君主,雅典娜许他成为最勇敢的战士,阿弗洛狄忒答应他娶一个最美丽的女子。

帕里斯判定阿弗洛狄忒是最美的。

他随后到斯巴达做客,拐走了斯巴达国王墨涅拉俄斯的妻子,美丽的海伦,并劫走大批财富。

希腊各部落公推阿伽门农为首领,联合攻打特洛伊。

战争进行了十年,众神各助一方。

最后,奥德修设计把一只内藏兵将的巨大木马遗弃城外,假装撤退。

木马被特洛伊人拖进城中。

入夜,希腊人里应外合,终于攻陷特洛伊。

战后,希腊人各携财宝奴隶还乡。

3.荷马史诗:包括《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是古希腊最早的两部史诗,一般认为是吟颂诗人荷马所作,故称荷马史诗。

这两部史诗描写发生于公元前12世纪的特洛亚战争,各分二十四卷,反映了氏族制度趋于瓦解,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广泛的社会生活,塑造了一系列英雄形象,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和艺术成就。

4.骑士文学:是西欧封建骑士制度的产物,以描写骑士爱情和冒险故事为基本内容,包括骑士抒情诗和骑士叙事诗两种。

抒情诗产生于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有破晓歌、牧歌、怨歌等。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1,“托尔斯泰主义”思想:列夫托尔斯泰在基督教影响下提出的一套道德学说。

核心是爱的原则,手段是勿以暴力抗恶、道德的自我完善等,以实现全人类的友爱和平等。

2,“迷茫的一代”:代表作家是: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

“迷茫的一代”语出美国女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她有一次指着海明威等人说:”你们都是迷茫的一代”.海明威把这句话作为他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的一句题词,于是“迷茫的一代”成了以文学流派的名称。

这些作家的共同特点是厌恶帝国主义战争,却又找不到出路。

3,长河小说:罗曼.罗兰创作《约翰.克里斯朵夫》开创了“长河小说”这是一个新的类型。

通过一个人的命运或者一个家族的历史反映民族或时代的变迁。

这种长河小说优点在是描写集中,容量较大。

罗兰认为,生活就行一条长河那样,连续不断的流动,小说也反应这种丰富、博大、不停发展的状态,种种小说气势雄浑,具有史诗规模。

同时发展脉络清楚,一气呵成,从结构上来说显得更完整4,存在主义文学:存在主义文学是在存在主义哲学的基础形成的文学流派,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产生于法国,战后盛行于整个西方世界。

存在主义文学的题材可能是现实的,也可能是神话的,虚构的,不管怎么样,它总表现出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密切关注,基本主题是揭露世界和人的存在的荒诞性。

5,黑色幽默:黑色幽默是六七十年代主要流行于美国的文学流派。

所为黑色幽默,就是阴郁的幽默,绞刑架下的幽默。

他一表面上的轻松调侃,玩世不恭,实则无可奈何的语调叙述沉郁而可恐的故事,从而产生荒诞不经,滑稽可笑的喜剧效果。

6,境遇剧:萨特的环境描写,是要表述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观点:世界荒谬,人生孤独。

他认为每个自为的人出身自在的世界中,常常遇到的是障碍、限制和奴役,感受的是反感。

恶心和孤独。

萨特把这种作品中的环境条件称之为“境遇”描写。

因为作为主体的人,只有在特殊境遇中才能作“自由选择”。

外国文学上名词解释完整版

外国文学上名词解释完整版

名词解释1荷马史诗:相传是公元前9至前8世纪由一个名叫荷马的盲诗人根据小亚细亚口头流传的史诗短歌综合编成的,因而被称为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塞》两部分,各有24卷,均以特洛依战争为背景。

《伊利亚特》写战争本身,描写阿喀琉斯的愤怒及战争最后51天内发生的事件;《奥德塞》写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战争结束后回返家乡的经历。

荷马史诗的主题是歌颂希腊全民族的光荣史迹,赞美勇敢、正义、无私、勤劳等善良品德,讴歌克服一切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肯定人与生活的价值。

荷马史诗充满了浓厚的宿命论思想,人与人之间的斗争成为神与神之间斗争的缩影。

荷马史诗塑造了一系列的英雄人物,结构巧妙,布局完整,比喻丰富。

它不仅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优秀作品,也是研究希腊早期社会的重要文献。

2英雄史诗:又叫英雄叙事诗,是在民间长期口口相传,以歌颂民族英雄为内容的人民文学,是中世纪欧洲文学的重要成就。

根据史诗形成的时间和表现内容,可分为早期英雄史诗和后期英雄史诗。

前期英雄史诗形成于中世纪初期,具有较浓的神魔色彩和巫术气氛,著名的有《贝奥武甫》、《埃达》等,歌颂部落英雄的光荣事迹。

后期英雄史诗形成于封建国家逐渐形成的中世纪中期,中心主题是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

主要作品有法国的《罗兰之歌》,西斑牙的《熙德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俄国斯的《伊戈尔远征记》。

3《工作与时日》:古希腊流传下来的第一首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诗作,作者是赫希俄德,较详细地记载了古希腊时期的种种宗教祭日赫从事不同工作时的黄道吉日。

诗人最后总结说,在不朽的众神面前,聪明人的工作是无可指责的,因为他懂得吉兆,所以能够避免犯罪。

该作具有史诗的体裁,但实际上可以说一部道德格言集和农业历书。

风格清新自然,平易简洁。

4《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

取材于英雄传说,写忒拜王子俄狄浦斯反抗杀父娶母的神示,然而又逃不出命运支配的故事。

悲剧从传说故事将近结尾的地方写起,当时俄狄浦斯已是忒拜国王,时值瘟疫流行,按照神示,只有追查出杀死先王的凶手,才能免除瘟疫,挽救忒拜城。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1.拜伦式英雄“拜伦式英雄”是指拜伦在“东方叙事诗”等作品中塑造的一系列孤立傲世、富有叛逆精神的主人公形象。

他们是海盗、异教徒、造反者、无家可归者,都是具有出众的才华、坚强的意志、反叛的热情、敢于蔑视传统秩序和专制暴政。

但是他们的反抗总是和孤独、忧郁结合在一起,乃至傲世孤立、离群索居,并以悲剧而告终。

最典型的形象是《海盗》中的康德拉。

2.湖畔派湖畔派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运动中较早产生的一个流派。

主要代表有华兹华斯、柯勒律和骚塞。

由于他们三人曾一同隐居于英国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先后在格拉斯米尔和文德美尔两个湖畔居住,以诗赞美湖光山色,所以有“湖畔派”诗人之称。

他们都喜欢歌颂大自然,描写宗法制农村生活,厌恶资本主义的城市文明和金钱关系。

湖畔派诗人起初都同情法国革命,随着革命的深入,由害怕革命而退却,进而逃避现实,迷恋过去,美化中世纪的宗法制,幻想从古老的封建社会中去寻找精神的安慰与寄托。

骚塞和华兹华斯曾先后被敕封为桂冠诗人。

湖畔派诗人在于古典主义的斗争中有过贡献,在诗歌的艺术上有较深的造诣,但是一般而言,湖畔派诗人代表消极浪漫主义倾向。

3.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欧洲文坛占主导地位的文学思潮。

它是由法国革命开始的民族民主革命新时代的产物;它在德国古典哲学、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和感伤主义文学的基础上,在与古典主义的斗争中发展起来。

浪漫主义作家热爱大自然,重视民间文艺,以此与他们厌恶的城市文明相对立。

在艺术上,他们反对古典主义因袭陈规,主张创作自由,喜用夸张、对比等手法。

4.《瓯那尼》决战《欧那尼》是雨果创作的一部浪漫主义悲剧,剧中完全打破了古典主义戏剧的惯例,地点任意转换,不遵守时间的一致律,并把悲剧因素和戏剧因素糅合在一起。

《欧那尼》的上演产生了巨大影响,掀起了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的决战,结果古典主义遭到彻底的失败。

这次事件被称为是《欧那尼》决战。

5.多余人多余人最早由赫尔岑在《往事与随想》中提出。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1. 小说(Novel):一种长篇故事性的文学形式,通常以虚构的情节和人物为基础。

2. 诗歌(Poetry):一种以韵律、节奏和表达深层意义为特点的文学形式。

3. 戏剧(Drama):一种以对话和行动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文学形式,通常在舞台上演出。

4. 散文(Prose):一种不受特定韵律和节奏限制的文学形式,通常以故事、评论或描述为主。

5. 自传(Autobiography):一种以作者自己的生活经历为基础的文学作品。

6. 传记(Biography):一种以某个人的生平事迹为基础的文学作品。

7. 文学批评(Literary Criticism):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的学术研究领域。

8. 现实主义(Realism):一种文学流派,强调对现实生活的客观描写和真实性。

9. 浪漫主义(Romanticism):一种文学流派,强调个人情感、幻想和想象力。

10. 象征主义(Symbolism):一种文学流派,强调使用象征和隐喻来传达深层意义。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1.荷马史诗:《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是古希腊最早的两部史诗,一般认为是吟诵诗人荷马所作,故称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以特洛伊战争为背景。

公元前8世纪,小亚细亚一带的民间歌人、双目失明的职业乐师荷马把有关特洛伊战争的短歌、传说整理加工,巧制精编,创作了《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这两部长篇叙事佳作。

到了公元前6世纪中叶,在雅典执政者庇士特拉妥的带领下,学者们将其删改完善,《史诗》正式用文字记录下来,整理成书。

到公元前3至2世纪亚历山大城的学者又进一步审校、定本,这便是流传至今的“荷马史诗。

”2.新喜剧:新喜剧不谈政治,以描写爱情故事和家庭关系为主要内容,又称世态喜剧。

新喜剧中的重要角色是一些新的人物类型,如农夫、鞋匠、医师、食客、兵士、艺妓、和家奴等。

新喜剧情节曲折,风格雅致,讽刺生动,注重劝善说教。

最著名的新喜剧作家是雅典的米南德。

3 .教会文学:又称僧侣文学,是中世纪欧洲盛行的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正统文学,主要指的是当时的教士和修士写的文学作品。

使用的文字主要是拉丁文、希腊文和教会斯拉夫文。

体裁有圣经故事、圣徒传、祷告文等。

文学题材大多取材于《圣经》,创作目的主要是宣传基督教教义,宣扬禁欲主义和来世主义思想。

4.骑士文学:骑士文学盛行于11至13世纪西欧封建制度巩固繁荣的时期,以法国的成就最高。

其基本内容是描写骑士爱情和他们的冒险,宣扬和美化骑士精神。

有骑士抒情诗和骑士叙事诗两种。

5.英雄史诗:是在民间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从作品形成的时间和内容来看,大致可分为早期英雄史诗和后期英雄史诗两种。

早期英雄史诗形成于中世纪初期,是氏族社会末期各部落的民间集体创作。

后期英雄史诗的中心主题是爱国主义。

6.城市文学:市民文学也称城市文学,是从11世纪随着城市的出现和市民阶级的形成而产生的文学。

它大多是民间创作,直接取材于现实,反映市民的审美情趣,强调“机智”和“乐观”。

其主要体裁有韵文故事、讽刺叙事诗、抒情诗和市民戏剧。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3、人文主义文学: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资产阶级世界观被称为“人文主义”。

其内容具体来讲,人文主义用人性反对神权,肯定人的价值和人的力量,反对教会的神权;用个性解放、个人幸福来反对禁欲主义,政治上人文主义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具有反封建反教会的进步意义。

成就:近代文学的抒情诗、短篇小说、长篇小说、戏剧都发源于这一时期,在整个人类文化以展的历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4、古典主义17世纪产生于法国并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文艺思潮,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主张以古希腊罗马为典范。

是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文学思潮,拥护王权,颂扬贤明君主;提但是理性;讲究艺术规范,要求遵守“三一律”。

代表作家有高乃依、拉辛、莫里哀等。

5、“三一律”要求戏剧的时间、地点、情节一致,戏剧故事发生的时间不能超过24小时,地点只有一个,情节单一。

先由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提出,后被古典主义者视为清规戒律。

对戏剧结构严整、清情节集中起到促进作用,但易导致艺术形式的绝对化和程式化。

6、感伤主义文学是18世纪后期产生于英国并影响到欧洲其它国家的一种文学思潮,有英国感伤主义代表作家斯泰恩的小说《感伤旅行》得名。

感伤主义文学体裁多样,包括小说、戏剧、诗歌等,其主要特点是:以人物的情绪、感受、心理为主体,关心普通人的不幸和痛苦,显现出文学的主观情和情感情的审美特质,成为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先导。

7、启蒙戏剧也称“正剧”或“市民剧”。

它是一咱着重反映市民尤其是新兴资产阶级的日常生活,打破悲剧、喜剧的严格界限而又兼具悲剧、喜剧某些优点,能够充分发挥道德教化作用的新型剧种。

最初由狄德罗在《论戏剧艺术》中提出,博马舍是启蒙戏剧的成功实践者。

11、湖畔派诗人指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

他们都在英国西北部的湖区居住过,在思想观点和创作理论上有不少相同之处。

华兹华斯在《抒情歌谣集》序言中提出了浪漫主义的理论纲领,强调想象和情感对于诗歌的重要性。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偏执狂:把某种请与加以强化、凝聚、并集中放在某个人物身上,让人物的这种请与片面地发展,从而压倒其他一切情欲,成为一种不可扼制的力量,最后在人物身上造成骇人听闻的结果。

2、自然主义:是法国19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文学运动,认为不存在超自然的事物,一切都是包含在自然的法则之中,人生活在一个可被感知的现实世界之中。

3、象征主义:把某种物质的东西借助联想而表示其他非物质的东西,把一个形象同这个形象暗示的或唤起的一种观念和概念联结在一起。

4、多余人;指贵族知识分子既不能满住自己,又不能和群众在一起,他们无所事事。

5、新人:指平民知识分子,能承担改变社会的人,像革命者形象。

6、托尔斯泰主义:指托尔斯泰晚年形成的思想体系,包括道德的自我完善,不以暴力抗恶,把对上帝的信仰和道德的自我完善作为消除社会邪恶和改良社会的根本途径。

7、长河小说:以多卷本的方式或者通过一个人的经历或通过一两个家庭的变迁,反映一个历史时期的现实生活,以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为代表。

8、迷惘的一代:指20年代流落在欧洲大陆的一些年轻的美国作家,他们大都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身心都留下了战争造成的创伤,他们厌恶一切,陷入迷惘、痛苦之中,于是一玩世不恭的态度对待人生和社会,靠寻找感官刺激打发时日。

9、解冻文学思潮:是指由爱伦堡的中篇小说《解冻》所起的干预生活,写阴暗面,表现重大的政治问题,关注人物命运的创作倾向。

10、现实主义文学:又名先锋主义,是20世纪欧美文坛上与古典传统特别是与现实主义传统相对立的追求新的艺术形式的各种思潮流派的总称。

11、意识流小说:20世纪30年代流行于英法美等国家的现代主义流派,他们不重视描摹客观世界,而着力表现人的内心真实,特别是着力表现人的意识流程,从而打破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和结构方法,用心理逻辑去组织故事。

12、存在主义文学:是20世纪40年代产生于法国,50年代盛行西方文坛的重要流派,实在存在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和发展起来的,主要表现对人的存在状态的深切关注,肯定人的存在先于本质,主张人的自由选择,揭示世界的荒诞和痛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整理死一串脑细胞也要背完这群混蛋,只为从此可以俯视外国文学2013年6月27日张雪琴宣一、奥林波斯神话系统1 相传俄林波斯山上居住了一个神的大家族。

众神之王掌管天上人间,其它神有太阳神阿波罗、月神阿忒弥斯等。

2 他们和人同形同性,有时还和人间美貌男女恋爱,不同之处他们长生不死。

3 希腊众神没有主宰人类的绝对力量,体现了希腊神话的民主性和进步性。

二神人同形同性1神人同形同性是希腊多神教的基本特点,它反映了自然宗教的朴素特征,使得希腊诸神具有十足的感性魅力;2同形是指诸神具有人的形体,同性是指诸神具有人的性情。

3这种以人为中心的神话回荡着昂扬乐观健康的现实气息对希腊文学影响颇深。

三、《荷马史诗》1包括《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是古希腊最早的两部史诗,相传是由盲诗人荷马在流传已久的英雄短歌基础上对大量关于特洛伊战争的素材进行加工、整理、润色写成的情节完整、风格统一的两部史诗。

故称荷马史诗。

2这两部史诗描写发生于公元前12世纪的特洛亚战争,各分24卷,反映了氏族制度趋于瓦解,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广泛的社会生活,塑造了一系列英雄形象,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和艺术成就。

前者写故事,重在展现英雄的雄武;后者写海上的冒险经历,重在展示英雄的智慧。

3 它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社会生活情况,还具有人文主义思想,其精巧完整的结构和形象生动的语言更使它成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史诗,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四《俄狄浦斯王》1 是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以希腊神话中关于忒拜王室的故事为题材,紧紧围绕俄底浦斯杀父娶母的预言和寻找凶手这两条线索展开。

2这是一部十分悲惨的剧作,主要表现的是人个意志与命运的冲突,英雄人物在面对厄运中显示了人的精神的神圣崇高。

3剧作结构复杂而严谨,亚里士多德认为该剧是希腊悲剧的典范。

五、骑士文学1是西欧封建骑士制度的产物,以描写骑士爱情和冒险故事为基本内容,包括骑士抒情诗和骑士叙事诗两种。

2抒情诗产生于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有破晓歌、牧歌、怨歌等。

3叙事诗又称骑士传奇,重要作品有《特里斯丹和伊瑟》等。

六、英雄史诗1分前期和后期。

2前期英雄史诗形成于中世纪初期,具有较浓的神魔色彩和巫术气氛,著名的有《贝奥武甫》、《埃达》等,歌颂部落英雄的光荣事迹。

3后期英雄史诗形成于封建国家逐渐形成的中世纪中期,中心主题是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

主要作品有法国的《罗兰之歌》,西班牙的《熙德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俄国斯的《伊戈尔远征记》。

七、城市文学1反映中世纪城市和新兴市民阶层思想愿望的文学,取材于现实生活,揭露封建主和僧侣的暴虐、愚昧和虚伪,赞颂市民的才智,2主要创作手法是讽刺,体裁有韵文故事、讽刺故事诗、抒情诗和市民戏剧等。

3代表作有法国的《列那孤的故事》,通过动物间的斗争反映城市内部各阶层间的矛盾冲突。

八、但丁1 是意大利从中世纪向文艺复兴过渡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家、诗人、人文主义先驱者2 《新生》是但丁作为温柔的新体诗人的主要创作成果,开创了文艺复兴抒情诗的先河。

流放初期但丁写了三部理论著作:《论俗语》《飨宴》《帝制论》。

而《神曲》则是他最具代表的作品。

3 他被恩格斯称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和新世纪最初的一位诗人”。

九、《神曲》1 是意大利著名诗人、人文主义先驱者但丁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2 全诗分为三个部分《地狱》、《炼狱》和《天堂》。

采用中世纪文学特有的幻游形式讲诉作者幻游三界的经历。

结构工整、严谨、宏大。

3 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十、《新生》1是意大利诗人但丁早期的代表作,记述他对贝雅特丽齐的爱情和她芳魂早逝的悲剧。

2 一个关于灵魂危机和成长的寓言,融合了散文和诗歌,记叙与沉思,梦幻、歌曲和祈祷。

3 这部有着水晶般美丽和迷人的复杂性的作品,一直是爱情文学中最高的启示之一。

是西欧文学史上第一部向读者揭露作者最隐秘的思想情感的自传性作品。

十一、文艺复兴1 文艺复兴是14-17世纪初欧洲一系列新兴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的总称。

它以发掘、整理和研究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复兴古典文化为标志,并借此反对封建观念和中世纪宗教教义的束缚,建立适应新兴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

2它的指导思想是以“人”为主题的人文主义3文艺复兴开辟了欧洲历史上的新纪元,是西方近代文化的开端。

十二、人文主义文学1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坛上占主导地位的文学思潮,2是以人文主义为思想的文学,就其本质而言是反映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理想。

展示人的精神世界、情感特征、欲望要求成为人文主义文学基本主题。

3特点是以人权(本)反对神权(本);以世俗幸福反对禁欲主义;以理性反对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十三、大学才子派1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流派,16世纪活跃于英国戏剧界的一批青年知识分子的统称。

他们是一批受过大学教育的剧作家,被称为“大学才子”。

2代表剧作家有约翰·李利、托玛斯·基德、罗伯特·格林、马洛。

3他们是莎士比亚的先驱剧作家,为莎士比亚的成就准备了条件。

他们从语言、风格、情节方面影响了莎士比亚。

代表作马洛《浮士德博士的悲剧》。

是欧洲近代现实主义小说的先驱。

代表作是《堂吉诃德》,它标志欧洲长篇小说的新发展。

十五、《堂吉诃德》1 它是西班牙文艺复兴代表塞万提斯的代表作。

作品通过疯疯癫癫的堂吉诃德的一系列可怜可笑的遭遇反应时代反映现实。

2 《堂吉诃德》中出现了近700个人物,描写的生活画面十分广阔,真实而全面的反映了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西班牙的封建社会现实,揭露了正在走向衰落的西班牙王国的各种矛盾,谴责了贵族阶级的荒淫无耻,对人民的疾苦表示了深切的同情。

3 作者以史诗般的宏伟规模,以农村为主要舞台,出场以平民为主,人数近700多人,在这广阔的社会背景中,绘出一幅幅各具特色又互相联系的社会画面。

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它标志着欧洲长篇小说的新发展十六、古典主义1指17世纪流行于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文学思潮,由于它在理论和实践上皆效法古代希腊罗马而得名。

2其特征为1政治上拥护中央主权,主张国家统一,宣扬公民义务,歌颂贤明君主。

2思想崇理性,强调人的行为应受理智和意志的支配,表现荣誉、责任观念战胜感情的过程。

3艺术上提倡模仿古代,重视规则,遵守“三一律”.十七、“三一律”1 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创作规则,它规定戏剧的情节、时间、地点必须保持一致,从开始到结束的时间不可以超过一昼夜,情节必须在一个地点上发展,并且情节冲突要始终一致,要服从统一原则。

2 意义及弊端:“三一律”使戏剧情节在时空上高度集中,使作品结构更加紧凑。

但是古典主义要求作家恪守“三一律”原则,这就束缚了作家的创造性,不利于文学创作的发展。

十八、《伪君子》1 它是法国古典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作家莫里哀的代表作。

2 《伪君子》写伪装圣洁的教会骗子答尔丢夫混进商人奥尔恭家,图谋勾引其妻子并夺取其家财,最后真相败露,锒镗入狱。

剧作深刻揭露了教会的虚伪和丑恶,答尔丢夫也成为“伪君子”的代名词。

3其剧作在许多方面突破古典主义的陈规旧套,结构严谨,人物性格和矛盾冲突鲜明突出,语言机智生动,手法夸张滑稽,风格泼辣尖利,对世界喜剧艺术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十九、流浪汉小说1产生于16世纪中叶,它受中世纪市民文学的影响,以城市下层人物的活动为中心,以人物流浪史的形式,幽默俏皮的风格,简洁流畅的语言,广泛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

2小说一般采用第一人称,描写主人公的所见所闻,3对欧洲近代长篇小说产生深远影响。

代表作为西班牙无名氏的《小癞子》二十、启蒙文学1 启蒙文学是是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产生的以宣扬启蒙思想为内容的文学,它既是启蒙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启蒙运动的重要工具和思想武器。

2 它具有鲜明的倾向性;正面歌颂第三等级的资产阶级和平民;创造出许多新的文学形式。

二十一、哲理小说1 18世纪法国启蒙作家创立的一种新型小说。

2它以人物活动为主线,描绘社会现实,把叙事、议论、抒情、讽刺融为一体,手法灵活多样语言简洁,生动活泼。

表现作家关于政治、法律、道德、文学方面的启蒙观点3富于哲理性代表作有伏尔泰的《老实人》《爱弥儿》等二十二、狂飙突进运动118世纪70——80年代发生在德国的一场文学运动。

2一大群文学青年,在英法启蒙思想的影响下,强烈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和压抑,要求个性解放。

他们崇高天才和叛逆,推崇自然和自我,提倡民族风格。

3他们的理论旗手是赫尔德尔,代表作品有席勒的《强盗》、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等。

这一名称源于克林格尔的同名剧本《狂飙突进》二十三、感伤主义文学.1 60年代至80年代末,在英国出现了感伤主义文学。

因斯泰恩的小说《感伤旅行》而得名2 感伤主义开辟了一种以心理感觉为载体掺和外部现实世界的投影的叙述方式。

3感伤主义文学在形式上注重心理感觉,因此成为19世纪浪漫主义的先驱,也是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源头,在欧洲文学史上占据很重要的地位。

二十四、百科全书派1 18世纪法国一部分启蒙思想家所形成的派别。

因他们都参加过《百科全书》的编撰工作,故称。

2包括狄德罗、伏尔泰、卢梭、爱尔维修、霍尔巴赫等。

3他们都反对天主教会、经院哲学以及封建等级制度,在当时影响很大。

二十五、湖畔派1英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诗派,包括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2他们都喜欢歌颂大自然,描写淳朴的乡村生活,厌恶城市工业文明和冷酷的金钱关系。

3由于他们曾经隐居远离城市的昆布兰湖区,由此人称“湖畔派”三诗人二十六、浪漫主义文学1是出现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一股文学思潮。

2英国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一方面刺激了人的精神个性觉醒,另一方面又使人们对现实产生失望,在这个大起大落的激情时代,思想界出现傅立叶等人的空想社会主义,德国哲学家康德、费希特等对“自我”的关注。

3在这个大背景上,出现一大批作家、诗人,他们打破了传统古典主义的束缚,着重抒发个人感受和体验,歌颂大自然,喜欢异国情调,在诗歌、小说、戏剧各领域均创造了辉煌的成就。

代表作家有雨果、拜论、普希金等。

二十七、拜伦式英雄1在拜伦的《东方叙事诗》中,出现了一批侠骨柔肠的硬汉,他们有海盗、异教徒、被放逐者,这些大都是高傲、孤独、倔强的叛逆者,他们与罪恶社会势不两立,孤军奋战与命运抗争,追求自由,最后总是以失败告终。

2拜伦通过他们的斗争表现出对社会不妥协的反抗精神,同时反映出自己的忧郁、孤独和彷徨的苦闷。

3由于这些形象具有作者本人的思想性格特征,因此被称作“拜伦式英雄”。

二十八、美丑对照原则1“美丑对照”是雨果著名的美学主张,也是他不少作品的鲜明特色。

2雨果认为:“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善与恶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

”作者在《巴黎圣母院》中就是通过这种原则来表现主题和塑造人物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