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内熔丝模拟

合集下载

内熔丝电容器耐受涌流能力的试验研究

内熔丝电容器耐受涌流能力的试验研究

JA Hu I a
( i nX o e aairC , Ld i l70 8 , hn ) X D Pw r pct o , t,X l 10 2 C ia a C o a
Ab t a t S i h n h n a a i r b n u d g n r t r e t n in n u h c re ti o e s r c : w t i g S u t c p c t a k wo l e e a e a l g r se t i r s u r n n p w r c o a a s se y tm. S c i d o u e t o l a g h o o e t i a a i r ,e p cal h n en - u h k n fc r n u d d ma e t e c mp n n s n c p c t s s e il t e i tr a f c o y l u s s o i r a o ir s u e t t s d c p b l y o a a i r h u d b h c e .I i p - e .F r h s e s n, n u h c r n h mn a a i t f p ct s s o l ec e k d n t s a t wi i c o h
丝的熔断特性 , 并初步判断其在某一数值电流作 用时的熔断时间。该试验选择 的单元电容器, 元
{收稿 日期 :060 -4 2 0 -1 0
维普资讯
20 6年
第1 期
内熔丝 电容器耐受涌流能力 的试验研究
・ 7・ 2
件额定电流为 37 。设计人员根据元 件的电压 .A 电流参数和以往的设计经验通过理论计算选取了
短路 , 如果周围并联运行的电容器较多 , 会对故障 电容器放电导致其严重损坏甚至起火爆炸 。通过 借鉴 国外厂家的生产运行经验 , 结合我 国的实际 情况 ,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 , 我国也开始研制生

电容器模拟汇编含答案

电容器模拟汇编含答案

电容器模拟汇编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020•昌平区二模)某电容器的外壳上标有“1.5μF9V”的字样。

该参数表明()A.该电容器只有在电压为9V时电容才为1.5μFB.当两端电压为4.5V时,该电容器的电容为0.75μFC.该电容器正常工作时所带电荷量不超过1.5×10﹣6CD.给该电容器充电时,电压每升高1V,单个极板的电荷量增加1.5×10﹣6C2.(2019•海淀区二模)某同学按如图1所示连接电路,利用电流传感器研究电容器的放电过程。

先使开关S接1,电容器充电完毕后将开关掷向2,可视为理想电流表的电流传感器将电流信息传入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电流随时间变化的I﹣t曲线,如图2所示。

定值电阻R已知,且从图中可读出最大放电电流I0,以及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S,但电源电动势、内电阻、电容器的电容均未知,根据题目所给的信息,下列物理量不能求出的是()A.电容器放出的总电荷量B.电阻R两端的最大电压C.电容器的电容D.电源的内电阻3.(2019•朝阳区一模)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给一个原来不带电的电容器充电在充电过程中,电路中的电流为i,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为q,两极板问的电势差为u,电容器储存的能量为E电.下面的四幅示意图分别表示i、q、u和E电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其中可能正确的是()A.B.C.D.4.(2018•丰台区模拟)有一个电容器,当它所带的电荷量q=1×10﹣6C时,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U=0.5V,这个电容器的电容大小是()A.0.5μF B.2μF C.5×105μF D.1.5×10﹣6μF5.(2018•丰台区二模)电流和电压传感器可以测量电流和电压,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并拟合出相应的函数图象。

如图所示,把原来不带电的电容器接入电路,闭合电键后,下列图象中能够正确反映充电过程中电荷量与电压、电流与时间关系的是()A.B.C.D.6.(2018•海淀区一模)电容器充电后就储存了能量,某同学研究电容器储存的能量E与电容器的电容C、电荷量Q及电容器两极间电压U之间的关系。

串联电容器仿真与建模

串联电容器仿真与建模

串联电容器仿真与建模1 引⾔随着国内电⼒系统等⾏业对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以下简称串补) 需求量的的逐年增加,研究串联电容器型式试验就显得⾮常重要、可靠、准确地检测其试验电流更是重中之重,它对确保型式试验成功起关键作⽤。

本⽂主要从理论、实践⽅⾯分析研究串联电容器型式试验中的阻尼放电问题,提出⽤罗⽒线圈作为检测阻尼放电电流波形的常规传感器,并建⽴⼀套仿真模型⽤于优化串联电容器型式试验和罗⽒线圈等电磁参数,确保串补⽤电容器型式试验可靠成功进⾏[1]。

利⽤MATLAB强⼤的数值仿真和数据处理能⼒,可对电⽓⼯程及其⾃动化专业的“⾃动控制原理”、“电⼒电⼦技术”、“电机及拖动基础”、“电⼒系统稳态分析”和“数字信号处理”等课程内容进⾏仿真、研究,然⽽在这⽅⾯的教学应⽤⽂献较多.引,并且⼤都停留在如何对MATLAB/sIMuLINK软件的操作和使⽤问题,其实对于⼤多数软件本⾝操作和使⽤可参照其详细的帮助说明。

本⽂重点以两个学⽣的毕业设计内容和仿真结果为例,从专业教学环节⾓度探讨该仿真软件在电⽓⼯程类教学中的应⽤,从⽽培养本科⽣应⽤所学专⽤知识提⾼⼯程问题的建模和分析能⼒。

串补电容器就是在电⼒系统中串补使⽤的⼀种电⼒电容器。

它在灵活交流输电技术中起着提⾼系统的功率因数、改善系统的电压调整率、增加系统的传输容量和提⾼系统的稳定性等重要作⽤[2]。

2 电容器及其相关知识2.1 电容器的基础知识电容器是在两个⾦属电极中间夹⼀层绝缘材料(介质)构成,它是⼀种储存电能的元件,在电路中具有交流耦合、旁路、滤波、信号调谐等作⽤。

(1)电容器的分类①电容器按结构可分为固定电容器、可变电容器、微调电容器.②按介质可分为空⽓介质电容器、固体介质(云母、陶瓷、涤纶等)电容器及电解电容器.③按有⽆极性可分为有极性电容器和⽆极性电容器。

(2)常⽤的电容器①圆⽚形瓷介电容器瓷介电容器的主要特点是介质损耗较低,电容量对温度、频率、电压和时间的稳定性都⽐较⾼,常⽤在⾼频电路及对电容器要求⽐较⾼的场所。

高压电容器内熔丝动作引起的过电压及其对策

高压电容器内熔丝动作引起的过电压及其对策
量 分 析 。 进 行 了试 验 验 证 。提 出 了解 决 办 法 。 关键 词 : 内熔 丝 ; 内 熔 丝 电 容 器 ; 元 件 ; 直 流 分 量 ; 过 电 压 ; 放 电 电 阻
中图分 类号 : 丁M5 1 4 文献标 识码 : 文章 编号 :1 0 —3 9 2 0 ) 20 0 — 7 3 . A 0 20 4 (0 2 0 — 0 10
有 内 部 熔 丝 , 种 带 内 部 熔 丝 的 电 容 器 在 实 这 际运行 中, 当有 个 别 不 良元 件发 生击 穿 时 , 与 该 元 件 串联 的 熔 丝 就 会 迅 速 将 击 穿 元 件 切
特 征 进 行 定 性 定 量 的 分 析 , 中 找 出 其 解 决 从 办法 , 各 位 同行 和 专 家 参 考 。 供 2 内熔 丝 动 作 引 起 过 电压 的 机 理 如 图 1所 示 , 压 内熔 丝 电容 器 由 m 个 高
s c e su x e in e u c s f le p re c s,pr v ntv a u e r r po e e e ie me s r s a e p o s d. Ke wor s: I t r a f s y d n e n l u e;Ca c t wih i t r a f s pa ior t n e n l u e;El me s; D. C. c e nt omp e ; on nt Ov r o g e v ha e;Dic r e r ss a c s ha g e it n e
串有 内熔 丝 的元 件 相 互 并 联 后 构 成 一个 串联
除 , 整 台电 容器 仍 能 在 电 网中 继续 运 行 , 使 这
是 内熔 丝起 的正 面作 用 。 是 , 但 内熔 丝 在 动 作 时还 有 另 一 面 , 就 是 在 内熔 丝 动 作 后 会 在 那

特高压串补电容器内熔丝试验研究

特高压串补电容器内熔丝试验研究

0 引 言
晋东南一南 阳一荆 门交 流 特 高压 扩 建工 程 串
1 试 验 依 据 和 试 验 结 果
c o m p e n s a t i o n f o r S o u t h e a s t e n r S h a n x i -N a n y a n g -J i n g z h o u U H V p r o j e c t e x p a n s i o n p r o j e c t u n d e r
Ab s t r a c t : I n c h i n a,t h e d e t e c t i o n o f s e r i e s c o mp e n s a t i o n d e v i c e b y t h e u s e o f i n t e r na l f u s e o f s e ie r s
关键 词 : 特 高压 ;串补装 置 ;串联 电容 器 ; 试 验研 究 中图 分类 号 : T M5 3 1 . 4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1 6 7 4 . 1 7 5 7 ( 2 0 1 3 ) 0 2 - 0 0 2 8 - 0 6
Re s e a r c h o n Te s t o f I nt e r na l Fu s e f o r UHV Se r i e s Co m pe ns a t i o n Ca pa c i t o r
s u g g e s t i o n s a r e ma d e i n a c c o r d a n c e wi t h t h e t e s t a n d s t u d y r e s u l t s .
Ke y wo r d s: UHV ;s e ie r s c o mpe n s a t i o n d e v i c e;s e ie r s c a pa c i t o r;t e s t s t u d y

内熔丝全膜高压并联电容器的发展与相关问题的探讨

内熔丝全膜高压并联电容器的发展与相关问题的探讨
维普资讯
第2 9卷 第 2期 20 0 8年 4月
电力 电容 器与无功补偿
P we p ct r& Re ci e P we o me s t n o rCa a i o a t o rC p n ai v o
Vo | NO. l29 2 Apr 2 08 . 0
采 用 内熔丝 结构 J 。
件并联数多, 一般都装有内熔丝 ; 而高压并联 电容
器 由于单 台容 量 较小 、 子 中元 件 并 联 数 少 且介 心
质为油浸纸或复合介质, 只能做成无内熔丝结构,
后来 在 电容 器 外 部 装 一 个 熔 断 器 ( 称 外 熔 丝 ) 或 来 隔离 故 障 电 容 器 。相 对 于 装 置 整 体 的保 护 而
0 引 言
内熔 丝结 构 的 出现 , 串联 段 内并 联元 件 数 应 至 其
少在 1 以上 , 好不 少 于 1 0个 最 5个 ~ 0个 。有 了 2
我 国电力 电容 器 发 展之 初 , 其 单 台保 护方 按 式 就有 内熔 丝 和外熔 丝之 分 。上世 纪八 十年 代之 前 , V 以下 的并 联 和串联 电容 器 由于心 子 中元 2k
o r o n r ,r v asa d a ay e ef sn r c s e f h u e n t e c n c l r b e .T e u u t c y e e l n n s st i g p o e s so e f s sa d o h r e h ia o lms h l h u t t p
内 熔丝全膜高压并联电 容器的 发展与相关问题的探讨
谭 艺玲 董 燕 陈 温 良 , , , 徐 哲
( . 安 电: 电容 器研 究所 ,10 2 2 西 安西 电 国际 T程有 限责 任公 司 , 1西 / - j 7 08 ; . 西安膜并 联 电容 器在我 国的 发展 , 示 和 分 析 了 内熔 丝 动作 特 点 、 理 和 一 揭 机

高压电容器内熔丝动作引起的过电压及其对策(续)

高压电容器内熔丝动作引起的过电压及其对策(续)
Ab t a t:The o e v t g n s un l me s c s d by i e na u e t i ng i he hi h— sr c v r ola e o o d e e nt au e nt r lf s rppi n t g vo t g owe a a ior i n l e ot ua ia ie y a d q ntt tv l Ba e e ou la e p r c p c t s a a yz d b h q lt tv l n ua ia i e y. s d on pr vi s s c s f xp re c s,p e e tv e s e r r p e uc e s ule e in e r v n i e m a ur s a e p o os d. Ke wor y ds: I e na f s nt r l u e; Ca a io w ih i t r l f s p ct r t n e na u e; El me s; D. e nt C. c mpon nt o e ; Ov r la e vo t ge;Dic r e i t n e s ha ge r ss a c
莉 ,张 建 平
安 70 8 ) 102
摘 要 :对 内熔 丝 电容 器 中 , 内熔 线动 作 引起 的作 用在 完好 元 件 上 的过 电压进 行 了定 性 、 因 定
量 分 析 。 进 行 了试 验 验 证 。提 出 了解 决 办 法 。 关键词 : 内熔 丝 ; 内熔 丝 电容 器 ; 元 件 ; 直 流 分 量 ; 过 电 压 ; 放 电 电 阻
( 接 第 2 ) 上 熔 丝 动 作 后 障 串联 段 所 上 期 加 故 分 担 的 交 流 电压 的 升 高 , 际 实 峰值可 能会更高些 。

基于等效电路的电容器内熔丝设计

基于等效电路的电容器内熔丝设计

c u i t c u r r e n t w i l l l f o w t h r o u g h t h e p r o t e c t i o n f u s e . An d t h e f a u l t e l e me n t i s c u t o f wh e n t h e p r o t e c t i o n
f u s e a t t h e f a u l t y u n i t i s d e d u c e d i n a c c o r d a n c e w i t h e q u i v a l e n t e l e c t r i c c i r c u i t d i a g r a m o f i n t e r n a l U -
a r e c o n n e c t e d t o e a c h o f t he p a r a l l e l u n i t s e ie r s . On c e a c o mpo ne n t o f a l l i s d a ma g e d.t h e s h o r t — c i r -
p a p e r ,t h e e n e r g y g e n e r a t e d b y t h e h e a t o f f u s e i t s e l f i s h i g h e r t h a n e v a p o r a t i o n e n e r g y o f f u s e ma t e -
f us e b u r n o u t . T he r e f o r e。t h e c a pa c i t o r f us e s ha l l b e c h o s e n wi t h t h e f u s i n g c h a r a c t e is r t i c s .I n t h i 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i′an XD Power Capacitor Co. , L td , Xi′an 710082, China) Abstract: The physical p rocess of internal fuses is p resented. Some important param eters are intro2 duced in the article. 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internal fuses is established and some op inions are advised by resolving the m athematical model. Keywords: Internal fuse; M athematical model; Capacitor
关键词 :内熔丝 ; 数学模型 ; 电容器 中图分类号 : TM531.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67421757 (2009) 0120007205
S im ula tion of Capac itor In terna l Fuses YAO Cheng, ZHAO Hong2wei
当故障元件上的熔丝将电流限制到最大电流
的 1%时 ,认为熔丝将故障电容元件切除 。 4. 1 正常运行熔丝的熔断过程
将电源电压设置为 6. 351 kV ,初相位为 0°, 当电压达到峰值时 17#电容元件击穿 。流过故障 元件的电流 ,相邻元件的电流 、电压波形以及与之 串联的熔丝电阻率如图 3所示 。
如图 5 所示 。相邻熔丝的电阻率有 3 次突 变 ,分别反映了元件击穿 、第一次重燃 、第二次重 燃 ,三个时期的熔丝状态 。
计算结果显示 ,内熔丝的上限开断能力非常强 ,只 要故障元件熔丝不出现重燃 ,相邻的熔丝通常不 可能被振荡电流熔断 。当然 ,直流隔离试验中通 常不可能出现电容器熔丝群爆 (机械损伤除外 ) 。 4. 2 内熔丝出现重燃过程
如果不能充分汽化故障元件的内熔丝 ,有可 能发生重燃 ;内熔丝的重燃会对相邻元件造成很 大的冲击 ,重燃过程中的高频振荡电流会直接造 成相邻熔丝熔断 。
·9·
第 30卷 第 1期 2009年 2月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Vol. 30 No. 1
Power Capacitor &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Feb. 2009
与向故障熔丝的放电电流大小相当 。 虽然振荡电流对相邻元件的冲击最大 ,但是
第 30卷 第 1期 2009年 2月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Vol. 30 No. 1
Power Capacitor &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Feb. 2009
电容器内熔丝模拟
姚 成 ,赵红伟
(西安西电电力电容器有限责任公司 ,西安 710082) 摘 要 :描述了内熔丝熔断的物理过程 ,对熔丝熔断过程中一些重要的参数进行了阐述 。利用 金属铜的“作用量 - 电阻率 ”试验数据对内熔丝熔断过程建立数学模型 ,提出了一些对内熔丝 群爆以及内熔丝选取的想法 。
图 3 熔丝熔断过程波形 故障元件在 0. 025 s时击穿 ,熔丝在 0. 1 m s 后熔断切除故障元件 ;相邻元件上出现直流电压 ,
直流电压的大小与击穿瞬间的元件电压降相等 ; 熔丝熔断后相邻元件上的电流还会存在较长的过 渡过程 ,过渡过程完成后相邻完好元件上熔丝的 电阻率为 2. 6 ×10 - 6 Ω ·cm ,查表 1可知 ,熔丝还 没有开始熔化 。电容器内熔丝正常熔断 ,熔断瞬 间 (0. 024 98 s~0. 025 15 s)波形见图 4。
263 1 409
1. 240 08
爆炸
ρ
Q
g
(nΩm) (J·g - 1) (1017A2s·m - 4)
6 200 5 909
1. 730 0
熔化结束点 Q = 663 J / g,铜的密度 δ= 8. 9 g / cm3 , Q ×δ = 5. 9 kJ / cm3 , 与 我 们 常 用 的 W = 5. 67 LS ,系数相当 。 3 等效电路及计算方法
由于熔丝电弧的特性非常复杂并具有一定的 分散性 ,内熔丝重燃的电弧电阻在模拟计算时简 化为常数 。虽然电弧电阻作为常数处理较为粗 糙 ,但是也可以粗略地看到熔丝重燃对其相邻熔 丝的影响 。
将电源电压设置为 1. 1 ×6. 351 kV 初相位为 0°, 0. 025 s后电压达到峰值 , 17#电容元件击穿 , 0. 035 s熔丝重燃 , 0. 000 5 s后电弧熄灭 ; 0. 045 s 熔丝再重燃 , 0. 000 5 s后电弧熄灭 。
1、参数见表 1。
3)液态定相加热阶段 。熔丝温度再次上升 ,
电阻率增加 ,这一阶段同样可以用 (4)式来描述 。
4)液气相变阶段 。熔丝开始汽化 ,电阻率继 续增加 ,这一阶段同样可以用 (6)式来描述 。
图 1 比作用量与电阻率
5)气体定相加热电阻率迅速上升 ,最终迅速 膨胀高阻切断电路 。由于电流造成的磁压作用 , 气体可能不能迅速膨胀而出现过热现象 。
分别标记为 0# ~17# ,元件电容量为 5. 527 μF;假
设故障发生在 17#元件 ; 单台电容器额定电压为
6. 351 kV;连接片选为 0. 5 mm ×30 mm ,连接片长
度为 250 mm;选用熔丝为 <0. 45 mm ×160 mm ,
容易验算该熔丝可以满足熔丝选择的能量不等
式 。可以采用《电机工程手册 第 29篇 》中的公式 计算图 2中的各个参数 : L = 6. 2 nH; R = 3 ×10 - 5 Ω; Lf = 338 nH。
ρ—熔丝电阻率 ; α—铜的电阻温度系数 ; p0 —20 ℃时电阻率 。
由 (1) (2) (3)式可以得出 :
ρ( t)
=
ρ 0
E
x
p{
[ g ( t)
/ gmax
] ln (ρmax
/ρ0 )
}
(4)
式中 gmax、ρmax分别为定相加热终点时的比作
用量与电阻率 (在熔丝仍然为固体状态时 ) 。
(5)
式中 H—变相潜能 、R —熔丝的电阻 。
由 ( 1) ( 5)式可得出 :
ρ
ρ=
1
(6)
1
-
ρ2 2
-
ρ2 1
g
(
ρ2 2
gm ax
t)
式中 :ρ1 、ρ2 分别表示固体状态熔丝的电阻率
和液体状态熔丝的电阻率 ; gmax表示变相完成时
的比作用量 。
2 内熔丝熔断过程中的一些重要参数 铜材料电 阻 率 与 比 作 用 量 的 函 数 关 系 如 图
丝温度上升电阻率增加 ,此阶段可以用能量守恒
关系以及铜的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描述 。
能量守恒 :
( jA ) 2 ρl d t = CM dφ
(2)
A
铜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 :
ρ
=
ρ 0
(1
+αφ)
(3)
式中 : j—电流密度 ; A —熔丝截面积 ; l—熔丝
长度 ; C—比热容 ; M —熔丝质量 ; φ—熔丝温度 ;
热过程 ,并可以利用能量守恒定律建立起燃弧前
的数学模型 。
1 内熔丝熔断过程
1. 1 比作用量 比作用量的定义为
∫ g
=
1 A2
t
i2 d t
0
(1)
式中 : i—流过熔丝的电流 ; t—通电时间 、A — 熔丝的初始截面积 。比作用量反映了注入熔丝的
能量密度 。
熔丝熔断 过 程 中 的 电 阻 率 是 比 作 用 量 的 函
un
= Lf
d icn dt
+ Rfn icn
(7)
·8·
第 30卷 第 1期 2009年 2月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Vol. 30 No. 1
Power Capacitor &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Feb. 2009
uk
= uk - 1
通常熔丝的熔断经过上述的 5个过程 ,如果 熔丝只发生液化而没有汽化将可能出现较大的金 属颗粒 。
图中用“3 ”标出的点为熔丝的相变点 ,第一 个点为固态开始熔化 ,第二个点为固体完全变为 液体 ,第三个点为液态开始汽化 ,第四个点为熔丝 爆炸点 ,第四个点之后由于形成电弧与等离子 ,导 致回路闭合电阻率迅速降低 ,可以理解为注入能 量超过熔丝的开断能力不能切断电流 。
0 引言 导体通电发热 ,其电阻率会不断地上升 ,尤其
在爆炸时刻其电阻率发生突发性的增加 ,可使导
电回路高阻断路 。电容器内熔丝就是利用这一原
理隔离故障元件 ,使其他完好元件正常运行 。
电容器内 熔 丝 熔 断 电 流 是 一 个 高 频 脉 冲 电
流 ,作用时间非常短 ,通常认为熔丝熔断过程为绝
2)固液相变阶段熔丝温度不再上升 , 熔丝表
面开始融化 ,固体铜的截面积减小 ,总的电阻为固
体铜与液体铜并联 ,电阻率快速增加 。
·7·
第 30卷 第 1期 2009年 2月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Vol. 30 No. 1
Power Capacitor &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L
d ik dt
+ R ik
(8)
uk
= uck
-
Lf
d ick dt
- Rfk ick
(9)
u0
= uc0
-
Lf
d ic0 d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