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不等式知识点归纳

合集下载

高考数学复习专题 基本不等式 (文 精讲)

高考数学复习专题 基本不等式  (文 精讲)

专题7.3 基本不等式【核心素养分析】1.了解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2.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大(小)值问题. 【知识梳理】知识点一 基本不等式ab ≤a +b2(1)基本不等式成立的条件:a >0,b >0. (2)等号成立的条件:当且仅当a =b . 知识点二 几个重要的不等式(1)a 2+b 2≥2ab (a ,b ∈R);(2)b a +ab ≥2(a ,b 同号);(3)ab ≤⎝⎛⎭⎫a +b 22(a ,b ∈R);(4)⎝⎛⎭⎫a +b 22≤a 2+b22(a ,b ∈R); (5)2ab a +b≤ab ≤a +b 2≤a 2+b 22(a >0,b >0). 知识点三 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设a >0,b >0,则a ,b 的算术平均数为a +b2,几何平均数为ab ,基本不等式可叙述为: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知识点四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问题 已知x >0,y >0,则(1)如果xy 是定值p ,那么当且仅当x =y 时,x +y 有最小值是2p (简记:积定和最小). (2)如果x +y 是定值q ,那么当且仅当x =y 时,xy 有最大值是q 24(简记:和定积最大). 【特别提醒】1.此结论应用的前提是“一正”“二定”“三相等”.“一正”指正数,“二定”指求最值时和或积为定值,“三相等”指等号成立.2.连续使用基本不等式时,牢记等号要同时成立. 【典例剖析】 高频考点一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例1】【2020·江苏卷】已知22451(,)x y y x y +=∈R ,则22x y +的最小值是 ▲ .【举一反三】(2020·江苏省南京模拟)函数y =x 2+2x -1(x >1)的最小值为________【方法技巧】利用基本不等式解决条件最值的关键是构造和为定值或积为定值,主要有三种思路: (1)对条件使用基本不等式直接求解.(直接法)(2)针对待求最值的式子,通过拆项(添项)、分离常数、变系数、凑因子等方法配凑出和或积为常数的两项,然后用基本不等式求解.(配凑法)(3)已知条件中有值为1的式子,把待求最值的式子和值为1的式子相乘,再用基本不等式求解.(常数代换法)【变式探究】(2019·天津卷)设x >0,y >0,x +2y =4,则(x +1)(2y +1)xy 的最小值为 .【变式探究】(2020·辽宁省葫芦岛模拟)已知a >0,b >0,且2a +b =ab -1,则a +2b 的最小值为( ) A .5+2 6B .8 2C .5D .9高频考点二 利用基本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例2】【2019·北京卷】李明自主创业,在网上经营一家水果店,销售的水果中有草莓、京白梨、西瓜、桃,价格依次为60元/盒、65元/盒、80元/盒、90元/盒.为增加销量,李明对这四种水果进行促销:一次购买水果的总价达到120元,顾客就少付x 元.每笔订单顾客网上支付成功后,李明会得到支付款的80%.①当x =10时,顾客一次购买草莓和西瓜各1盒,需要支付__________元;②在促销活动中,为保证李明每笔订单得到的金额均不低于促销前总价的七折,则x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方法技巧】利用基本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三个注意点 (1)设变量时,一般要把求最大值或最小值的变量定义为函数. (2)解应用题时,一定要注意变量的实际意义及其取值范围.(3)在应用基本不等式求函数最值时,若等号取不到,可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解.【变式探究】(2020·山西省大同模拟)经测算,某型号汽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每小时耗油量y (L)与速度x (km /h )(50≤x ≤120)的关系可近似表示为y =⎩⎨⎧175(x 2-130x +4 900),x ∈[50,80),12-x60,x ∈[80,120].(1)该型号汽车的速度为多少时,可使得每小时耗油量最少?(2)已知A ,B 两地相距120 km ,假定该型号汽车匀速从A 地驶向B 地,则汽车速度为多少时总耗油量最少?专题7.3 基本不等式【核心素养分析】1.了解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2.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大(小)值问题. 【知识梳理】知识点一 基本不等式ab ≤a +b2(1)基本不等式成立的条件:a >0,b >0. (2)等号成立的条件:当且仅当a =b . 知识点二 几个重要的不等式(1)a 2+b 2≥2ab (a ,b ∈R);(2)b a +ab ≥2(a ,b 同号);(3)ab ≤⎝⎛⎭⎫a +b 22(a ,b ∈R);(4)⎝⎛⎭⎫a +b 22≤a 2+b22(a ,b ∈R); (5)2ab a +b≤ab ≤a +b 2≤a 2+b 22(a >0,b >0). 知识点三 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设a >0,b >0,则a ,b 的算术平均数为a +b2,几何平均数为ab ,基本不等式可叙述为: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知识点四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问题 已知x >0,y >0,则(1)如果xy 是定值p ,那么当且仅当x =y 时,x +y 有最小值是2p (简记:积定和最小). (2)如果x +y 是定值q ,那么当且仅当x =y 时,xy 有最大值是q 24(简记:和定积最大). 【特别提醒】1.此结论应用的前提是“一正”“二定”“三相等”.“一正”指正数,“二定”指求最值时和或积为定值,“三相等”指等号成立.2.连续使用基本不等式时,牢记等号要同时成立. 【典例剖析】高频考点一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例1】【2020·江苏卷】已知22451(,)x y y x y +=∈R ,则22x y +的最小值是 ▲ . 【答案】45【解析】∵22451x y y +=∴0y ≠且42215y x y -=∴422222222114144+2555555y y y x y y y y y-+=+=≥⋅=,当且仅当221455y y =,即2231,102x y ==时取等号. ∴22xy +的最小值为45. 【举一反三】(2020·江苏省南京模拟)函数y =x 2+2x -1(x >1)的最小值为________【答案】23+2【解析】∵x >1,∴x -1>0,∴y =x 2+2x -1=(x 2-2x +1)+(2x -2)+3x -1=(x -1)2+2(x -1)+3x -1=(x -1)+3x -1+2≥23+2.当且仅当x -1=3x -1,即x =3+1时,等号成立.【方法技巧】利用基本不等式解决条件最值的关键是构造和为定值或积为定值,主要有三种思路: (1)对条件使用基本不等式直接求解.(直接法)(2)针对待求最值的式子,通过拆项(添项)、分离常数、变系数、凑因子等方法配凑出和或积为常数的两项,然后用基本不等式求解.(配凑法)(3)已知条件中有值为1的式子,把待求最值的式子和值为1的式子相乘,再用基本不等式求解.(常数代换法)【变式探究】(2019·天津卷)设x >0,y >0,x +2y =4,则(x +1)(2y +1)xy 的最小值为 .【答案】92【解析】(x +1)(2y +1)xy =2xy +x +2y +1xy =2xy +5xy =2+5xy ,∵x >0,y >0且x +2y =4, ∴4=x +2y ≥22xy ,∴xy ≤2,∴1xy ≥12,∴2+5xy ≥2+52=92.【变式探究】(2020·辽宁省葫芦岛模拟)已知a >0,b >0,且2a +b =ab -1,则a +2b 的最小值为( ) A .5+2 6 B .8 2 C .5 D .9【答案】A【答案】∵a >0,b >0,且2a +b =ab -1, ∴a =b +1b -2>0,∴b >2,∴a +2b =b +1b -2+2b =2(b -2)+3b -2+5≥5+22(b -2)·3b -2=5+2 6.当且仅当2(b -2)=3b -2,即b =2+62时取等号.∴a +2b 的最小值为5+26,故选A 。

(完整版)高考数学-基本不等式(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高考数学-基本不等式(知识点归纳)

高中数学基本不等式的巧用一.基本不等式1.(1)若R b a ∈,,则ab b a 222≥+ (2)若R b a ∈,,则222b a ab +≤(当且仅当b a =时取“=”)2. (1)若*,R b a ∈,则ab b a ≥+2(2)若*,R b a ∈,则ab b a 2≥+(当且仅当b a =时取“=”) (3)若*,R b a ∈,则22⎪⎭⎫ ⎝⎛+≤b a ab (当且仅当b a =时取“=”) 3.若0x >,则12x x +≥ (当且仅当1x =时取“=”);若0x <,则12x x+≤- (当且仅当1x =-时取“=”) 若0x ≠,则11122-2x x x x x x +≥+≥+≤即或 (当且仅当b a =时取“=”) 3.若0>ab ,则2≥+a b b a (当且仅当b a =时取“=”) 若0ab ≠,则22-2a b a b a bb a b a b a+≥+≥+≤即或 (当且仅当b a =时取“=”) 4.若R b a ∈,,则2)2(222b a b a +≤+(当且仅当b a =时取“=”) 注:(1)当两个正数的积为定植时,可以求它们的和的最小值,当两个正数的和为定植时,可以求它们的积的最小值,正所谓“积定和最小,和定积最大”. (2)求最值的条件“一正,二定,三取等” (3)均值定理在求最值、比较大小、求变量的取值范围、证明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应用一:求最值例1: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1)y =3x 2+12x 2 (2)y =x +1x解:(1)y =3x 2+12x2 ≥23x 2·12x2 = 6 ∴值域为[ 6 ,+∞)(2)当x >0时,y =x +1x≥2x ·1x=2; 当x <0时, y =x +1x = -(- x -1x )≤-2x ·1x=-2∴值域为(-∞,-2]∪[2,+∞)解题技巧: 技巧一:凑项 例1:已知54x <,求函数14245y x x =-+-的最大值。

高考数学知识点:不等式

高考数学知识点:不等式

高考数学知识点:不等式1500字高考数学中的不等式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几乎在每年的高考试卷中都会出现。

不等式在很多实际问题中都有重要的应用,如经济学中的利润最大化问题、几何学中的面积最大最小问题等。

下面将对高考数学中常见的不等式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形式为ax+b>0(或ax+b≥0)、ax+b<0(或ax+b≤0),其中a和b为已知实数,x为未知数。

要求解这类不等式,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若a>0,则当a>0时,不等式两侧都乘以正数a;当a<0时,不等式两侧都乘以负数a,不等号方向不变。

2. 若a<0,则当a>0时,解的不等式两侧都乘以负数a,不等号方向相反;当a<0时,解的不等式两侧都乘以正数a,不等号方向不变。

3. 若a=0,则不等式只有在b>0(或b≥0)和b<0(或b≤0)时有解。

二、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是形如ax²+bx+c>0(或ax²+bx+c≥0)、ax²+bx+c<0(或ax²+bx+c≤0)的不等式,其中a、b、c为已知实数,a≠0。

要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a的正负性,若a>0则为开口向上的抛物线,若a<0则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

2. 计算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即x₀=-b/2a。

3. 根据a的正负性确定抛物线的上升段或下降段。

4. 根据a的正负性确定不等式的解集。

三、绝对值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是形如|ax+b|>c(或|ax+b|≥c)、|ax+b<c(或|ax+b|≤c)的不等式,其中a、b、c为已知实数,a≠0且c>0。

要求解绝对值不等式,需要根据绝对值的定义和性质进行推导,具体步骤如下:1. 根据绝对值的定义,将不等式分为正数和负数两个部分。

2. 对于正数部分,去掉绝对值符号,并得到一个二次不等式。

高考不等式知识点汇总

高考不等式知识点汇总

高考不等式知识点汇总不等式是高考数学中的重要知识点,是解决数学问题中常用的一种工具。

它不仅涉及到基本的不等式性质,还包括不等式的求解、图像表示以及应用等方面。

下面将对高考中常见的不等式知识点进行汇总。

一、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 不等式的传递性:若a < b,且b < c,则有a < c。

传递性是不等式推导中常用的重要性质。

2. 不等式的加减性:若a < b,则有a±c < b±c,其中c为实数。

加减性运算是在不等式两边同时加减一个数时成立的性质。

3. 不等式的倍乘性:若a < b,且c > 0,则有ac < bc;若a < b,且c < 0,则有ac > bc。

倍乘性是在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一个正数或负数时成立的性质。

二、不等式的求解1. 一元一次不等式:例如ax + b < c或ax + b > c,其中a、b、c 为已知实数,x为未知数。

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时,可以采用移项和分段讨论等方法。

2. 一元二次不等式:例如ax^2 + bx + c < 0或ax^2 + bx + c > 0,其中a、b、c为已知实数,x为未知数。

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时,可以利用函数图像、判别式、因式分解等方法来进行求解。

3. 绝对值不等式:例如|ax + b| < c或|ax + b| > c,其中a、b、c为已知实数,x为未知数。

求解绝对值不等式时,可以利用绝对值的性质,将其转化为对应的复合不等式进行求解。

三、不等式的图像表示1. 不等式的区间表示:例如a < x < b或a ≤ x ≤ b,其中a、b为已知实数,x为未知数。

不等式的区间表示可以通过画数轴,标示出解集所在的区间。

2. 不等式的图像表示:例如y < ax + b或y > ax + b,其中a、b 为已知实数,x、y为未知数。

高考数学不等式知识点解析

高考数学不等式知识点解析

高考数学不等式知识点解析不等式在高考数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数学知识体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解决各种数学问题和实际应用问题的有力工具。

掌握不等式的相关知识,对于提高数学解题能力和思维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对称性:若 a>b,则 b<a;若 a<b,则 b>a。

比如,5>3,那么 3<5。

这一性质非常直观,也很好理解。

2、传递性:若 a>b 且 b>c,则 a>c。

例如,7>5,5>3,所以 7>3。

传递性在比较多个数的大小时经常用到。

3、加法性质:若 a>b,则 a + c > b + c。

比如,因为 8>5,那么 8 + 2 > 5 + 2,也就是 10 > 7。

4、乘法性质:若 a>b 且 c>0,则 ac>bc。

若 a>b 且 c<0,则 ac<bc。

例如,4>2,当 c = 3 时,4×3 > 2×3,即 12 > 6;当 c =-2 时,4×(-2) < 2×(-2),即-8 <-4。

这些基本性质是解决不等式问题的基础,必须牢记并能熟练运用。

二、一元一次不等式形如 ax + b > 0 或 ax + b < 0(a ≠ 0)的不等式称为一元一次不等式。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1、去分母(如果有分母的话):在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注意当乘以一个负数时,不等号方向要改变。

2、去括号:根据乘法分配律去掉括号。

3、移项:将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不等式的一边,常数项移到另一边,注意移项要变号。

4、合并同类项:将同类项合并。

5、系数化为 1:在不等式两边同时除以未知数的系数,如果系数是负数,不等号方向要改变。

例如,解不等式 3x 5 > 2x + 1。

首先,移项得到 3x 2x > 1 + 5,即 x > 6。

三、一元二次不等式形如 ax²+ bx + c > 0 或 ax²+ bx + c < 0(a ≠ 0)的不等式称为一元二次不等式。

高考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高考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高考不等式知识点总结高考数学中不等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占据着较大的比重。

下面是对高考数学中不等式知识点的完整总结:一、基本概念和性质1.不等关系:对于实数a和b,如果a=b,则称a等于b;如果a≠b,则称a不等于b。

当a不等于b时,可以断定a大于b(记作a>b),或者a小于b(记作a<b)。

2.不等式:不等式是由不等关系得到的等式,包括大于等于不等式(a≥b)和小于等于不等式(a≤b)。

3.基本性质:(1)若a>b且b>c,则a>c;(2) 若a>b且c>0,则ac>bc;(3) 若a>b且c<0,则ac<bc;(4)若a>b且c≥0,则a+c>b+c;(5)若a>b且c≤0,则a+c>b+c。

4.解不等式:与解方程类似,解不等式是指寻找满足不等式的解的过程。

5.不等式的性质:对于不等式两边同时加减一个相同的数,不等号方向不变;对于不等式两边同时乘除一个同号的数,不等号方向不变;对于不等式两边同时乘除一个异号的数,不等号方向改变。

二、一元一次不等式1.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键是确定x的取值范围。

在解过程中,可以通过加减法、乘除法保持不等式不变。

2.不等式组:由多个不等式组成的方程组,称为不等式组。

求解不等式组的关键是确定每个不等式的集合和并集。

三、一元二次不等式1.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关键是确定不等式的根及开口方向。

可以根据系数的正负、零点的位置和变号法等来确定解的范围。

2.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不等式:通过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可以进一步理解和应用二次函数的性质。

四、绝对值不等式1.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对于绝对值不等式,可以利用绝对值的性质将其拆分为多个实数的不等式。

2.解绝对值不等式的关键是分情况讨论。

将绝对值不等式中的绝对值拆分出来,分别讨论绝对值内外的情况,从而得到解的范围。

2024年高考数学高频考点(新高考通用)柯西不等式(精讲+精练)解析版

2024年高考数学高频考点(新高考通用)柯西不等式(精讲+精练)解析版

【一轮复习讲义】2024年高考数学高频考点题型归纳与方法总结(新高考通用)
素养拓展01柯西不等式(精讲+精练)
1.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
.),,,,,()())((22222等号成立时当且仅当bc ad R d c b a bd ac d c b a =∈+≥++2.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的变式
bd ac d c b a +≥+⋅+2222)1( .),,,,,(等号成立时当且仅当bc ad R d c b a =∈bd ac d c b a +≥+⋅+2222)2(
.),,,,,(等号成立时当且仅当bc ad R d c b a =∈.)
,0,,,(())()(3(2等号成立,时当且仅当bc ad d c b a bd ac d c b a =≥+≥++3.
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的向量形式
.),,,(等号成立时使或存在实数是零向量当且仅当βαβk k =≤注:有条件要用;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用。

比如,对2
2
2
c b a ++,并不是不等式的形状,但变成
()()
2222221113
1
c b a ++∙++∙就可以用柯西不等式了。

4.扩展:()()233221122322212
2322
21)(n n n n b a b a b a b a b b b b a a a a ++++≥++++++++ ,当且仅当n n b a b a b a :::2211=== 时,等号成立.
【题型训练1-刷真题】
二、题型精讲精练
一、知识点梳理。

2023年高考_基本不等式知识点高考数学

2023年高考_基本不等式知识点高考数学

2023年基本不等式知识点高考数学2023年基本不等式知识点高考数学11.不等式的定义:a-bb, a-b=0a=b, a-b0a①其实质是运用实数运算来定义两个实数的大小关系。

它是__的基础,也是证明不等式与解不等式的主要依据。

②可以结合函数单调性的证明这个熟悉的知识背景,来认识作差法比大小的理论基础是不等式的性质。

作差后,为判断差的符号,需要分解因式,以便使用实数运算的符号法则。

2.不等式的性质:①不等式的性质可分为不等式基本性质和不等式运算性质两部分。

不等式基本性质有:(1) abb(2) acac (传递性)(3) ab+c (cR)(4) c0时,abcc0时,abac3.运算性质有:(1) ada+cb+d。

(2) a0, c0acbd。

(3) a0anbn (nN, n1)。

(4) a0N, n1)。

应注意,上述性质中,条件与结论的逻辑关系有两种:和即推出关系和等价关系。

一般地,证明不等式就是从条件出发施行一系列的`推出变换。

解不等式就是施行一系列的等价变换。

因此,要正确理解和应用不等式性质。

4. 关于不等式的性质的考察,主要有以下三类问题:(1)根据给定的不等式条件,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判断不等式能否成立。

(2)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及实数的性质,函数性质,判断实数值的大小。

(3)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判断不等式变换中条件与结论间的充分或必要关系。

2023年基本不等式知识点高考数学2基本不等式是不等式的重要内容,也是历年高考重点考查的知识之一。

它的应用几乎涉及高中数学的所有的章节,高考命题的重点是大小判断、求最值、求范围等.大多为填空题,试题的难度不大,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也出现了不少考查基本不等式的实际应用问题。

【例2】心理学家研究某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若这位学生刚学完的知识存留量为1,则x 天后的存留量y?1=4x+4;若在t(t0)天时进行第一次复习,则此时这似乎存留量比未复习情况下增加一倍(复习的时间忽略不计),其后存留量y?2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恰好为直线的一部分,其斜率为a(t+4)?2(?a(1) 若a=-1,t=5,求二次复习最佳时机点(2) 若出现了二次复习最佳时机点,求a的取值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数学不等式知识点归纳
不等式概念
用不等号可以将两个解析式连接起来所成的式子。

在一个式子中的数的关系,不全是
等号,含不等符号的式子,那它就是一个不等式.例如x+y≥xy,-2x≤1,x>0 ,x<3,
3x≠5等。

根据解析式的分类也可对不等式分类,不等号两边的解析式都是代数式的不等式,称为代数不等式;也分一次或多次不等式。

只要有一边是超越式,就称为超越不等式。

例如lg1+x>x是超越不等式。

不等式性质
①如果x>y,那么yy;对称性
②如果x>y,y>z;那么x>z;传递性
③如果x>y,而z为任意实数或整式,那么x+z>y+z;加法原则,或叫同向不等式可加

④ 如果x>y,z>0,那么xz>yz;如果x>y,z<0,那么xz
⑤如果x>y,z>0,那么x÷z>y÷z;如果x>y,z<0,那么x÷z<y÷z;
⑥如果x>y,m>n,那么x+m>y+n;充分不必要条件
⑦如果x>y>0,m>n>0,那么xm>yn;
⑧如果x>y>0,那么x的n次幂>y的n次幂n为正数或负数 [1]
或者说,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有:
①对称性;
②传递性:
③加法单调性:即同向不等式可加性:
④乘法单调性:
⑤同向正值不等式可乘性:;
⑥正值不等式可乘方:
⑦正值不等式可开方::
⑧倒数法则。

[2]
……
如果由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出发,通过逻辑推理,可以论证大量的初等不等式,以上
是其中比较有名的。

不等式原理编辑
主要的有:
①不等式Fx< Gx与不等式 Gx>Fx同解。

②如果不等式Fx < Gx的定义域被解析式H x 的定义域所包含,那么不等式 Fx<Gx
与不等式Fx+Hx<Gx+Hx同解。

③如果不等式Fx<Gx 的定义域被解析式Hx的定义域所包含,并且Hx>0,那么不等式Fx<Gx与不等式HxFx<H x Gx 同解;如果Hx<0,那么不等式Fx<Gx与不等式H xFx>HxGx同解。

④不等式FxGx>0与不等式同解;不等式FxGx<0与不等式同解。

例题解析
例1: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并说明理由. 若a>b,c=d,则ac2>bd2;假若,则a>b;真若a>b且ab<0,则;假若a若,则a>b;真若|a|b2;充要条件命题A:a命题A:,命题B:0说明:本题要求学生完成一种规范的证明或解题过程,在完善解题规范的过程中完善自身逻辑思
维的严密性. a,b∈R且a>b,比较a3-b3与ab2-a2b的大小.≥ 说明:强调在最后一步中,
说明等号取到的情况,为今后基本不等式求最值作思维准备.
例2:设a>b,n是偶数且n∈N*,试比较an+bn与an-1b+abn-1的大小. 说明:本例条
件是a>b,与正值不等式乘方性质相比在于缺少了a,b为正值这一条件,为此我们必须对
a,b的取值情况加以分类讨论.因为a>b,可由三种情况1a>b≥0;2a≥0>b;30>a>b.由此得到总有an+bn>an-1b+abn-1.通过本例可以开始渗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练习: 1.若a≠0,比较a2+12与a4+a2+1的大小.> 2.若a>0,b>0且a≠b,比较a3+b3与a2b+ab2的大小.> 3.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并说明理由. 1若a>b,则a2>b2;假 2若a>b,则a3>b3;真 3若a>b,则ac2>bc2;假 4若,则a>b;真若a>b,c>d,则a-d>b-c.真.
1.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时,你是否注意到:“一正;二定;三等”。

2.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及其几何意义是什么?
3.解分式不等式应注意什么问题?用“根轴法”解整式分式不等式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4.解含参数不等式的通法是“定义域为前提,函数的单调性为基础,分类讨论是关键”,注意解完之后要写上:“综上,原不等式的解集是……”。

5.在求不等式的解集、定义域及值域时,其结果一定要用集合或区间表示;不能用不等式表示。

6.两个不等式相乘时,必须注意同向同正时才能相乘,即同向同正可乘;同时要注意“同号可倒”。

1记数学笔记,特别是对概念理解的不同侧面和数学规律,教师在课堂中拓展的课外知识。

记录下来本章你觉得最有价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题,以及你还存在的未解决的问题,以便今后将其补上。

2建立数学纠错本。

把平时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或推理记载下来,以防再犯。

争取做到:找错、析错、改错、防错。

达到:能从反面入手深入理解正确东西;能由果朔因把错误原因弄个水落石出、以便对症下药;解答问题完整、推理严密。

3熟记一些数学规律和数学小结论,使自己平时的运算技能达到了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熟练程度。

4经常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形成板块结构,实行“整体集装”,如表格化,使知识结构一目了然;经常对习题进行类化,由一例到一类,由一类到多类,由多类到统一;使几类问题归纳于同一知识方法。

5阅读数学课外书籍与报刊,参加数学学科课外活动与讲座,多做数学课外题,加大自学力度,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6及时复习,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进行适当的反复巩固,消灭前学后忘。

7学会从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总结归类。

如:①从数学思想分类②从解题方法归类③从知识应用上分类等,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专题化、网络化。

8经常在做题后进行一定的“反思”,思考一下本题所用的基础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想,是否还有别的想法和解法,本题的分析方法与解法,在解其它问题时,是否也用到过。

9无论是作业还是测验,都应把准确性放在第一位,通法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速度或技巧,这是学好数学的重要问题。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